D-二聚体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医学PPT课件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医学PPT课件
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5


APE、AAD、DVT、CVA、ACS等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 急诊科医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
新一代高敏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度和高阴性预 测性,在急诊科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 角色。
6
6
D-二聚体简介
7
7
D-二聚体:形成机制
血液中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活化的纤溶酶水解 产生特异的降解产物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5151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脓毒症的循证医学证据rodelojr等对急诊科684例感染或脓毒症病人第1天d二聚体的浓度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也发现d二聚体的浓度与患者28天的死亡率显着相关浓度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李春盛等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与apacheii评分和sap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随着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apacheii评分和saps评分也显着增加28天的病死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52高敏度的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认可利用POCT方法排除静脉血栓栓
塞症等疾病。
13
13
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浓度参考值和单位换算
D-二聚体浓度有两种不同的单位:D-二聚体单位(DDU)和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 ( FEU)。 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等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后的分子量,纤维蛋白原
肺栓塞在危重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012年法国学者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176位发生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了CT检查,发现其中18.7% 患者罹患肺栓塞,而其中60%并没有任何肺栓塞的症状
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医师要重视危重病患者发生肺栓-肺栓塞(PE)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深静脉血栓(DVT) 肺栓塞(PE)
血管造影——金标准 D-Dimer——常规筛查,排除性诊断
几乎所有的VTE患者D-Dimer呈阳性,D-Dimer阴性可排除VTE的可能性 D-Dimer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因此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 导及疗效观察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检验科 冯强 2015.7.16
ppt课件
1
1 D-二聚体简介
目录
2 D-二聚体检测标准化 3 D-二聚体检测现状
4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2
简介
D-二聚体(D-Dimer) 是纤维蛋白单体 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 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ppt课件
24
THANK YOU .
ppt课件
25
?
组织修复 <3倍
?
血栓性疾病 或高凝状态
?
肝脏疾病
?
恶性肿瘤
D-Dimer升高
ppt课件
19
溶栓治疗监测
溶栓后D-Dimer含量在短期内明显升高,而 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溶栓后D-Dimer含量持续升高或缓慢下降, 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含量再升高,预 示血栓再发生。
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Dimer含量下降至正常 范围。恢复正常的D-Dimer是停止溶栓的指 征。
>3mg/L FEU
可作为临床干预的医学决定水平,对高度怀疑有VTE疾病患 者,应做影像学检查
妇科>6mg/L FEU 高风险,危急值
产科>20mg/L FEU
ppt课件
21
D-Dimer结果解读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优秀课件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优秀课件

❖ 5种检测D-D方法在排除VTE中的价值
Ⅱ>Ⅰ>Ⅲ>Ⅴ>Ⅳ。故D-D缺乏特异性, 不能用于诊断VTE;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 可用于排除VTE。
❖ 5种方法都有极好的相关性。其中: Ⅰ与 Ⅱ相关性最好(r=0.9106);Ⅲ与Ⅳ相关 性最差(r=0.3048);Ⅰ、Ⅱ与Ⅴ的相关 性分别为0.8360和0.8764,也较好。
80~90%
浅静脉曲张
40~50%
全身症状
38~70%
栓塞后综合征
20~70%
17
DVT主要影像检查
加压超声显像 (CUG)
磁共振 (MRI)
静脉造影 (“金标准”)
敏感性(%) 73~97 90~100 近100
特异性(%) 98
90~100 近100
18
DVT的诊断程序
Wells评分标准判断DVT临床可能性
D-D检测方法的四步评估包括: ❖ 检测方法所用的技术;
❖ 与标准诊断方法作全面比较,确定新方法的严格临 界(采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re,ROC曲线分析)以及相应的对确诊VTE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
❖ “管理”实验,即D-D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停 服抗凝剂,随访三个月以观察其是否有迟后发病现 象,由此判断新方法的真正诊断价值;
32
诊断DIC实验的评价(2)
检测指标
异常指标
单个实验 Plt(×109/L) <130* PT(s) 延长>3 PTT(s) 延长>3△ TT(s) 延长>3 Fg(g/L) <1.5 AT:A(%) <75△△ FDP(mg/L) >10 D-D(μg/L) >0.25 SC(%) >2

D二聚体ppt课件

D二聚体ppt课件

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
在感染性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 能会升高,如脓毒症、肺炎等。检测 D-二聚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和病情评估。
肾脏疾病
在肾脏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可能会 升高,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评估肾脏 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05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
由于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高,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假阳性结 果。例如,高龄、妊娠、恶性肿瘤等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可能升高。
操作规范
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避免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样本处理
正确处理样本,避免样本污染或降解,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疾 病状态等个体差异可能 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D-二 聚体的生成或降解,导
致检测结果特殊。
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 可能对D-二聚体的水平
D-二聚体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12-30
contents
目录
•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D-二聚体检测的局限性 •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01
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
D-二聚体的定义
06
D-二聚体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01
02
03
自动化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D二聚体的检测将更加自动 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 检测效率。
免疫层析技术
利用免疫层析原理,开发 出更快速、简便的检测方 法,以便在床旁或基层医 疗机构使用。

D-二聚体的检测和应用课件PPT共25页

D-二聚体的检测和应用课件PPT共25页
17
8.D-二聚体与动脉血栓
• 静脉血栓:排除诊断 • 动脉血栓: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 D-二聚体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 • 目前普遍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增高提示患
者病情严重。 • 冠脉综合征、冠脉再灌注损伤、慢性心衰、主动脉夹层
房颤等均可引起D-二聚体不同程度升高,需动态监测
12
妊娠36周D-二聚体与FDP的变化
13
我国健康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应用
•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集健 康孕妇669例、健康产妇947例、健康非孕妇女80例、静脉血栓或 DIC 孕产妇8例。
• 健康孕产妇人群血浆D-二聚体的95%参考范围:≤13周:≤0.64 mg/L;14-20周:≤1.54 mg/L;21-27周:≤2.60 mg/L;28-34周 :≤3.01 mg/L;≥35周:≤3.19 mg/L;自然分娩后第1天:≤7.83 mg/L;剖宫产后第1天:≤10.78 mg/L;自然分娩后第2天:≤3.29 mg/L;剖宫产后第2天:≤3.80 mg/L。
7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 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DIC形成早 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 续升高达10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 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
D-二聚体与FDP同时测定,可大大提高其诊断效率。
D-二聚体的检测和应用课件
DTit-e二lma聚ste体rfor的ma检t du测rch与Kl应icke用n
bearbeiten
1.DVT和PE的排除

D二聚体ppt医学课件

D二聚体ppt医学课件

临床应用及意义
• 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中含强烈促凝物质,可激活外源凝血 系统,血D-D可达5000ug/L,发病早期D-DS水平即升高, 化疗后下降,动态观察血D-D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判读 和疗效观察。 • 肿瘤辅助诊断 肿瘤细胞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液凝固和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而引起肿瘤细胞增殖、局部浸润 和转移,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与肿瘤生长、浸润、迁移密 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生率越10%-30%。癌症 术后血栓特别是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可高达50 %,其中90%患者D-D升高,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时D -D升高显著高于良性,而形成血栓多为静脉血栓,少数D IC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检测,对病人是否有D IC和血栓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D-二聚体及其临床意义Fra bibliotek• • • • • •
概述 正常范围 生理学背景 临床应用及意义 应用局限性 展望
定义
•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 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 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 D-二聚体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 指标。
临床应用及意义
D-二聚体的浓度和血栓的位置有关,在肺动脉干主要分 支的浓度较高,而在次要分支的浓度较低。在大分支的敏 感性为93%,小分支的敏感性为50%。虽然D-二聚体对 于小分支血栓的诊断意义不够明显,然而其他检查对于小 的血栓同样不明确,如肺动脉造影等。对于这些小的血栓, 只要D-二聚体是阴性的,在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比较好的 情况下,可以不采取抗凝治疗。临床随访的结果表明这样 做是安全的。Perrier等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对怀疑有PE 和DVT的病人采取无创的诊断策略。在他们的实验中,15 9名怀疑有PE而D-二聚体结果正常的病人没有采取任何治 疗措施,对这些病人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血栓或者 栓塞,Hull等对627名怀疑DVT的而D-二聚体是阴性的患 者,不采取任何抗凝治疗,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为期六个 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这些患者只有12人(1.9%)发生 了血栓和栓塞。

D二聚体与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D二聚体与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2.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血浆D一二聚体含量检测 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
• D一二聚体<500ng/ml基本上可以排除 DVT。
• 但当D一二聚体>500ng/ml时,因其特异 性差,假阳性率较高,发生误诊的机会就 多,不能完全确定DVT。
临床应用及意义
1.D一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
• 由于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都不具有特 异性,因此临床上诊断PE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情。因为诊断不易,所以很多 临床评分系统以帮助评估患者发生PE 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关的危险分层。 这些评分系统结合了临床状态、实验 室结果(如D-二聚体检测)、影像学 资料以及患者特征。
• 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降解过程中,释放的碎 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片段D-二聚体。
• 在病理状态下,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遭 到破坏,凝血倾向增强,从而纤维蛋白降 解产物增加,导致D-二聚体含量增加。
• 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 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所以临床上可作 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1.D一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
• 小于500ng/ml强烈提示无肺栓塞,有排 除诊断的价值。从而可以减少有创的检查 ,如通气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避免盲 目的抗凝治疗。
1.D一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
• PE的临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基础心肺功能储备、 栓子的大小以及栓子阻塞肺循环的程度有关。大 的栓子可导致心源性休克,而小的栓子则可能是 无症状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怀疑患者是大面积的肺栓塞及心源性休克, 治疗措施应为抗凝治疗外加溶栓治疗/或栓子切除 术(通过插管或手术)。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ppt课件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ppt课件
.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应用及意义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早期排除诊断)
DIC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
外科手术后的血栓监测
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
恶性肿瘤、白血病 早期识别、血栓监测
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
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术后)
溶栓治疗评估及血栓复发的监测
心血管疾病病情评估(心力衰竭、房颤、旁路手术)
.
住院病人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是不争的事实,不应过多纠结。而应专 注于为什么会升高?增高多少需要临床干预(抗凝治疗);应结合病 人人群建立D-二聚体检测的医学决定水平(反映某一病种患者罹患血 栓的风险程度);排除 VTE 和 PE 的 CUTOFF值(0.5mg/L FEU,已获 美国 FDA 的认证)接近正常人参考范围上限(0.55mg/L FEU),具有 更高的阴性预示值。同时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监测,已得到欧洲血液 学协会(EHA),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委员会(ICTH)和日本病理学会 接受。
✓ 标本必须立即送检及时检查,时间过久引起血浆中凝血因子被活化 且有纤溶酶被激活,从而导致交联纤维蛋白的形成并随之发生降解, 使D-二聚体产生过多
.
D-二聚体检测的注意事项
✓ 静脉采血需用含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枸橼酸钠与血液 标本比例为1:9,抗凝剂的量要准确。如抗凝剂量减少会使D-二聚 体值偏高,抗凝剂量增多会使D-二聚体值偏低,失去检测的准确性。
(2)检测设备 Sysmex CA15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
9
(3)配套试剂 西门子公司INNOVANCE D-Dimer试剂
D-Dimer 样本稀释液
D-Dimer 补充试剂
D-Dimer 缓冲液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

总结
D-二聚体阳性的DVT病人,对抗凝 及溶栓敏感,近期疗效好,但DVT 容易复发,而D-二聚体阴性的DVT 病人,对抗凝及溶栓一般敏感,但 DVT治愈后复发率低,因此,从这 一角度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 DVT确诊后检验一下这一指标可以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重度组>急肝组>慢性肝炎组,这可能 与抗凝系统受损有关,抗纤溶酶及AT— III等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其合成减少, 造成纤溶亢进,在纤溶酶激活下纤维蛋 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其降解产物D—二 聚体等明显升高,因此D—二聚体的浓度 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标志。
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 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水 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疾病的病期、 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在 这些疾病中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 作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 一项评判标志。
外原性途径被认为是由宿主 的单核细胞或者血管内皮细 胞激活的(19,20)。非组织因 子相关的肿瘤促凝作用被认 为是直接激活因子X
尿激酶(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cator)激活纤溶是肿瘤的另一 个特征(21),肿瘤间质细胞分 泌的u-PA由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结合,不仅激活纤溶酶原, 造成纤维蛋白降解;而且激活蛋
参考值<0.3mg/L;接近或
>0.3mg/l应考虑疾病状态。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
1、DIC的早期诊断
DIC病人D-二聚体水平都 明显升高。
对于亚临床DIC诊断更有 帮助。
D-二聚体检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
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阳 性。可作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指 导及疗效观察。

D—二聚体检测在PPT幻灯片课件

D—二聚体检测在PPT幻灯片课件
20
流行病学情况
美国:年发病60万人 法国:年发病10万人 英国:年发病6.5万人 我国发病率则更高。
21
临床误诊和漏诊情况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60年代主要是漏诊 80年代主要为过诊
22
肺梗塞(PE)的诊断流程图
疑诊肺梗塞 病史、体格检查、血气、胸片、心电图
临床判断评分〈4
19
肺梗塞(PTE)的临床应用
肺梗塞是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肺组 织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胸痛、低热、咳血。急性肺栓塞约10%的病 人于发病1小时内死亡。若未及时诊断及治疗, 大约有30%的病人因肺栓塞复发而死亡。 常 易误诊为肺炎、胸膜炎、肺水肿、肺不张等, 应与之鉴别。准确诊断,积极治疗,如立即 进行取栓、溶栓或抗凝等治疗,肺梗塞是可 以治愈的。
8
因而在脑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 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诊断、疗效 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专家建议:溶栓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 6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检测D-二聚体 含量。
9
静脉栓塞中的临床中的应用
1、监测方法:第1天、第3天、1周、2周 2、VTE患者早期溶栓治疗D-二聚体检测结果表明,
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1
什么是D-二聚体(D-dimer)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单 体或中间聚合物在XIIIa的作用下 形成交联纤维蛋白,从而发生凝 血,而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 用下产生一种最稳定和特异的降 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
2
凝血与抗凝血
在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两个系统处于动 态平衡中,使血液在血管中始终保持液体状态。 血栓发生后,体内纤溶系统被激活,启动降解 纤维蛋白最后形成D-二聚体。这种自动保护机 制可溶解极少的微血栓,说明人体内纤溶酶和 抑制酶之间动态平衡一直在调整并保证血液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dimer 检测历史演进
11



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推动高敏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 其中,酶联荧光分析法如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优异的阴性预测值 该产品已经进展到第二代,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快速 检测,其准确度与第一代相同 因此,VIDAS D-二聚体检测法是现阶段临床上用来 排除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塞等疾病的金标准方法
1
D-dimer 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老调重弹?
2
或 超乎想象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发表D-dimer相关论文数量趋势
3
D-dimer 急诊专家共识
4
急诊科医生全面认识和灵活运用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数据分析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专家共识
提纲
5


D-二聚体的生成 D-二聚体的检测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
VTE的临床预测-D-dimer检测
20
D-二聚体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
2007 J Thromb Haemost
Vidas D-dimer检测适合低/中度风险人群
21
2008 Chest
2008 Eur Heart J
D-dimer 血栓相关疾病临床应用
22
筛查和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最佳选择:
10




1972年,Gaffney首先提出D-二聚体的检测,作为监测 凝血性疾病的“有用的工具” 1983年,Rylatt等首先报道了用单克隆单体检测(乳胶 凝集法),当时被誉为作“金标准” 90年代,ELISA分析法和乳胶增强免疫分析法 目前有30多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检测技术 和方法不同,不同方法和试剂间差异很大 低敏的方法导致许多病理状态无法正常、及时的反应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Sepsis ACS AECOPD
D-dimer与肺栓塞/深静脉血栓
1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肺栓塞、深静脉栓塞
VTE中国发病率趋势
15

中国PTE-DVT防治协作组 (NCPPT,1997-2008)
12年间、全国60家三级医院
VTE中国发病率趋势
16

中国肺栓塞年住院发生率:>0.1% ,推估每年有26万人罹患肺栓塞 (Vs.美国肺栓塞年住院发生率0.3-0.4%)
D-dimer生成
6
凝血系统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溶系统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FDP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FXIII FXIIIa 交联纤维蛋白
X,Y,D,E 碎片 X’,Y’,D’,E’碎片
DD,DXD,DD/E, YXD等复合物
D-dimer升高
7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FXIIIa 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后,再经过纤溶酶水解所产 生的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表明存 在继发性的纤溶亢进 理论上讲,所有能够启动凝血系统的疾病均会 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某些生理状态下也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如: 长时间坐姿、剧烈运动、高龄和妊娠


肺栓塞PE/深静脉栓塞DVT 老年人与孕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 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 脑卒中( Stroke, CVA)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脓毒症(Sepsi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AECOPD

D-二聚体在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越大其肺栓塞发生率也呈倍数上升。 肺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地域分布有关,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 但死亡率低于南方

VTE中国发病率和致死率
17
VTE的临床的诊断
18
临床预测准则(Clinical Precision Rule)


临床预测评分系统: Clinical Probability score)
引起D-dimer升高的疾病
8

静脉血栓形成(VTE/PTE) 动脉血栓形成 (ACS/AAD/Stroke) 微循环血栓形成 (Sepsis/DIC) 肿瘤,肝硬化,外伤,……..
提纲
9


D-二聚体的生成 D-二聚体的检测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



脑卒中( Stroke, CVA)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Sepsis ACS AECOPD
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
24

老年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
D-dimer浓度与年龄的关系
25
老年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由于生理现象血浆D-二聚体 实质浓度随着年纪增加而上升,当年纪超过80岁时 体内D-二聚体实质浓度小于500 ng/ml的比率只占 老年人5%(Vidas D-dimer试验结论)
肺栓塞PE/深静脉栓塞DVT 老年人与孕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 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 脑卒中( Stroke, CVA)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脓毒症(Sepsi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D-二聚体在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

D-dimer 检测历史演进
Wells Score -2 level+ VIDAS D-二聚体检测
提纲
23


D-二聚体的历史演进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

肺栓塞PE/深层静脉栓塞DVT
老年人与孕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 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

D-二聚体在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
D-dimer检测历史演进
12
提纲
13


D-二聚体的生成和历史演进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

肺栓塞PE/深层静脉栓塞DVT
老年人与孕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 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

D-二聚体在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


脑卒中( Stroke, CVA)
危险度分级(Risk Category):
三级分类3-Level(低-中-高三群)
两级分类 2-Level(可能-不可能两群)

Hale Waihona Puke 高敏感度D-二聚体分析方法(High Sensitivity D-dimer Assay)
2010 J Throm Thrombolysis
临床预测准则评分
19

Well Scores 危险分级(Risk Category):三级分类3-Level(低-中-高三群)与两级 分类 2-Level (可能-不可能两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