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创新

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虽然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主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并发挥相应的建设职能,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内部审计职能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讨论。

一、现阶段的内部审计职能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都遵照有关规定直接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按道理,经过内部审计这道防线,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秩序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相对应比较好。但众所周知,近年来,一些单位违规经营、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屡禁不止,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的稳定,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内部审计虽然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和群众性等优势,但同时具有其局限性,其职能很容易受到侵害,使之流于形式,难于监督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收支。许多机构内部审计职能中监督、检查、评价、建设诸项职能都有被普遍弱化现象,但是其中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我认为以监督为最甚,建设次之,评价鉴证再次之。

1、内部审计按规定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绩效工资、奖金等都由单位主要负责

人决定,导致内部审计经济上不独立,依附于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2、内部审计的内容、报告的形成以及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完全依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识和行动,当内部审计在行使其检查、监督职能时,若属上级监督下级,将有显著效果;若属同级之间的监督,会因权力相等、互相制约、互相抗衡而使审计效果大打折口;若属下级监督上级,不但不能直接产生效力,而且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即使内部审计发现了本单位有违反财经纪律、会计制度和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无权处理,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故意违法、违纪问题,若被内审人员揭露,必将受到打击报复,如调离、辞退等,因此对于单位主要负责人来说内部审计只能是形同虚设。同理,内审的评价、建设职能的发挥也受到同样的限制。

3、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存在单纯片面的任务观点,以完成当年下达的审计任务为目标,被动接受审计任务,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的内容与单位经营管理的关系,主观上弱化了监督、检查、评价、建设的内部审计职能。

4、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是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务会计审计,而且只注重事后监督,很少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作用,使内审工作仍停留在部分职能上。

5、审计人员原则性不强,在加上具体审计过程中,面

临着被审计单位及被审人员不配合和方方面面的阻力与干扰,因此不太愿意主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浅尝辄止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往往在尖锐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息事宁人,不得罪人的观点,使监督、评价职能难以体现。另外,个别审计人员平时不注重业务的全面学习,素质不高,很难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二、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创新

针对以上情况和问题,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防止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强化内审职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内审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顺关系、进行综合治理。

1、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彻底改变内部审计机构的体制和定位。公司治理结构是籍以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中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三个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大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审计部,即:将内审机构由现在的一个改为两个,分别隶属于不同机构或领导,以更好地体现内审职能在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也解决了因内审独立性的不强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在上述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总经理管辖的审计部,其设置应高于其它各职能部门,它在业务上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应向审计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在行政上应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而审计委员会,则受董事会直接领导,如果公司引

入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应直接受独立董事的领导、监督,或向独立董事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规模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这种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有利于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避免了内部审计工作依附于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对于单位主机负责人来说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的现象发生,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受到的阻力和干扰。

2、抓紧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章程、准则、标准体系,使审计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市场经济属法治经济,伴随市场经济的审计只有在一个完善的法治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财政部虽在1999年7月1日批准施行了《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准则,但由于准则大都是原则性的东西,即使“具体准则”,执行起来也要靠更为具体或细化了的程序,那么究竟应当具体或细化到什么程度,迄今并没有统一标准,加之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历史不长,审计人员对其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应加紧健全内部审计章程、准则、标准体系,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管理控制,使审计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3、强化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制订内审人员约束激励考核办法。单位和有权威部门应及时研究制订出内审人员约束激励考核办法,从审计的过程到审计的结果都应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有效的完成内审职能,提高审计质量。

4、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更新审计监督观念,

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职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内审也是一样。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加剧,审计风险范围将会不断扩大,潜在风险转化为现时风险的可能性日趋增长,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系统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性审计技术方法,以促进审计人员学习和运用有关审计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从财务会计审计转移到经营效益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审计,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提高对信息经济的认识,树立面向经济的竞争观念,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经济的灵活高效的内部审计和方法,力避审计风险。

5、强化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严把内审队伍的入口关和敞开出口,要求进入内审机构的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一定其他相关业务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内审人员应及时清退;其次,深入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要结合整个经营环境,精挑细选,科学合理地安排审计项目,既要能保证审计质量,又能使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总结、学习,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最后,单位应进一步加大对审计经费的投入,保证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后续教育、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