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原文及教案
【原文】[孟母正在織布,孟子推門走了進來。
]孟子:娘,我回來了。
孟母: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今天不上課嗎?孟子:娘,我不想上學了。
孟母:你為什麼不想上學呢?孟子:娘,我覺得整天呆在學堂裏,沒有意思。
[孟母聽了,一句話也不說。
她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剪斷了。
孟子嚇呆了。
]孟子:娘,布都快織好了,您為什麼把它剪斷呢?孟母:剪斷的布還能接起來嗎?孟子:當然不能接起來。
孟母:剪斷的布還有用嗎?孟子:當然沒用。
孟母:娘把你送到學堂念書,想不到你卻翹課了。
剪斷的布,是一塊沒有用的布;翹課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
[孟子低下頭,眼淚不斷地流出來。
]孟子:娘,我錯了,我一定改正。
【教案】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孟、推、剪”等10個字,會寫“母、淚、孩”等7個字及本課的詞語。
2、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能演一演。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恆,否則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表演課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收集關於孟子的資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學方法:講授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師述: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篇和我們平時不大一樣的課文,它就是24課。
(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學時借助拼音讀准字音。
1、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畫出生字並讀准字音。
2、師範讀課文。
3、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啟發學生認識與以前學過的課文的不同之處,初步感知劇本的特點。
)三、識記生字1、學生自主識字。
2、形近字比較:黨——堂稚——推繼——斷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強調易錯字:念(不要少寫一點)四、寫字教學1、自主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範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一、故事導入以“孟母三遷”的故事導入。
孟母是一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而又講究教育方法的母親。
2024年《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尊敬父母。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讨法和角色扮演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典故,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孟母断织劝学》两遍,以加强记忆。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父母对我的教育”的作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八、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如课文文本、PPT、角色扮演的道具等,并提前布置好教室,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九、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语文S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老师示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示范。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
三、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该用什么语气。
2.练习分角色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二年级语文上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案
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认识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基本认识剧本的特色,懂得学习不行半途而废的道理。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的意思,累积“推门、剪刀、织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够和同学分角色表演。
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孟母断织劝学的用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孟母断织劝学( 剧本)[孟母正在织布,孟子推门走了进来。
][句导读:这句是场景描绘。
]孟子:娘,我回来了。
孟母: 你怎么这么早①就回来了?今日不上课吗?[句导读: 读出孟母吃惊的语气。
]孟子: 娘, 我不想上学了。
孟母:你为何不想上学呢? 孟子:娘, 我觉②得成天呆在学堂里, 没存心思③。
第一部分:写孟子逃学。
[孟母听了,一句话也不说。
她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
孟子吓④呆了。
][ 句导读: 场景描绘, 写孟母断布。
]孟子 :娘 ,布都快织好了,您为何把它剪断呢?[句导读: 要读出孟子不理解的语气。
] 孟母: 剪断的布还可以接起来吗? 孟子: 自然不可以接起来。
孟母:剪断的布还实用吗?孟子:自然没用。
孟母: 娘把你送到学堂读书,想不到你却逃学了。
剪断的布,是一块没实用的布 ;逃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前途⑤的孩子。
[句导读:读出孟母意味深长的语气。
]第二部分:写孟母剪断布,以此教育孟子学习不可以功亏一篑。
[孟子低下头, 眼泪不停地流出来。
][句导读:写孟子知道自己错了。
]孟子 :娘 ,我错了,我必定更正⑥。
第三部分: 写孟子信心悔过。
字词导读?①早 :比某一时间靠前。
②觉③意思:本文指趣味。
(例句)老师给我们做的实验太有意思了。
④吓:使害怕。
⑤出息:指发展前途或志气。
⑥改正: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
(例句) 我们要更正不良的作息习惯。
1.学习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了解剧本的特点,懂得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和同学分角色表演。
生字卡片;重点句子的投影。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 你们必定听闻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导学案
24.《孟母断织劝学》导学案编写人:杨丽娟审核人:李青青目标导航: 1、认识“孟、织、推”等10个生字,会写“泪、孩、该”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关心弱小。
3、懂得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学生前置性学习要求:搜集孟母劝学的故事。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诱思导学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感知研学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3、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推()推()逃()堂()稚()继()桃()4、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三、读悟品学(1)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4)小组汇报交流。
第三课时四、得知博学(1)指导分角色朗读(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反思促学1、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2、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3、总结全文板书设计:24 孟母断织劝学孟子逃学知错就改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六、追因分析---------------------------------------------------------------------------------------------------------------------------------------------------------------------------------。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吉首市二小向丹丹
教学目标
1.认识“孟、推、剪”等8个生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导人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次,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是如何记住的。
3.指名分部分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三、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班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四、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
(要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
五、再读课文,从人物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讨沦:
1.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2.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想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
六、指导分角色朗读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七、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二年级语文上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了解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基本了解剧本的特点,懂得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推门、剪刀、织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和同学分角色表演。
重点难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孟母断织劝学的用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孟母断织劝学[孟母正在织布,孟子推门走了进来。
][句导读:这句是场景描写。
]孟子:娘,我回来了。
孟母:你怎么这么早①就回来了?今天不上课吗?[句导读:读出孟母惊讶的语气。
]孟子:娘,我不想上学了。
孟母:你为什么不想上学呢?孟子:娘,我觉②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③。
第一部分:写孟子逃学。
[孟母听了,一句话也不说。
她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
孟子吓④呆了。
][句导读:场景描写,写孟母断布。
] 孟子:娘,布都快织好了,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句导读:要读出孟子不理解的语气。
]孟母:剪断的布还能接起来吗?孟子:当然不能接起来。
孟母:剪断的布还有用吗?孟子:当然没用。
孟母:娘把你送到学堂念书,想不到你却逃学了。
剪断的布,是一块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出息⑤的孩子。
[句导读:读出孟母语重心长的语气。
]第二部分:写孟母剪断布,以此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孟子低下头,眼泪不断地流出来。
][句导读:写孟子知道自己错了。
]孟子:娘,我错了,我一定改正⑥。
第三部分:写孟子决心改过。
字词导读☜①早:比某一时间靠前。
②觉③意思:本文指趣味。
老师给我们做的实验太有意思了。
④吓:使害怕。
⑤出息:指发展前途或志气。
⑥改正: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
我们要改正不良的作息习惯。
.学习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了解剧本的特点,懂得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和同学分角色表演。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任何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幻灯片,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解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学生跟老师写题目。
2、学生读题。
想到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划线。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注意拼音。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出笔画的位置。
2、老师范写。
同时交代学生注意的地方。
3、学生描红、临写。
4、大家交流,找出写得好的字和写得不好的字。
5、选出写得优秀的字,作为范字。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分为三个场景,是哪三个?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3、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4、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5、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朗读,注意语气。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原文及教案【原文】[孟母正在织布,孟子推门走了进来。
]孟子:娘,我回来了。
孟母: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今天不上课吗?孟子:娘,我不想上学了。
孟母:你为什么不想上学呢?孟子:娘,我觉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
[孟母听了,一句话也不说。
她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
孟子吓呆了。
]孟子:娘,布都快织好了,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孟母:剪断的布还能接起来吗?孟子:当然不能接起来。
孟母:剪断的布还有用吗?孟子:当然没用。
孟母:娘把你送到学堂念书,想不到你却逃学了。
剪断的布,是一块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孟子低下头,眼泪不断地流出来。
]孟子:娘,我错了,我一定改正。
【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石元珠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目标:1、认识“孟、推、剪”等10个生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孟母断织劝学二、读课文、感悟剧本内容。
(一)、师提问:孟子为什么要逃学,孟母是怎么劝说他的,故事的结果又将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来读一读吧!(二)学生交流汇报1、孟子逃学的原因生:他觉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孟子觉得上学很无聊,甚至很烦人?生:“整天”“呆”“没有意思”。
师:是啊,整天都要呆在学堂里,又没有动画片,老师也不组织大家玩游戏,真是有些无聊、烦人哦!谁能把孟子厌烦的语气读出来?生:表演读,厌烦地,无聊的语气。
师:既然读书这么无聊,又要费钱,还不如回家帮帮母亲干活,也能让母亲轻松一些是吧!如果孟子是这么想的话,那他在回答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自己很懂事的样子,他会自豪地,理直气壮地说——生:很自豪的,理直气壮的读。
2、孟母断织劝学师:看着儿子不认真上学,反而还这么自以为是的样子,孟母的心理真难过啊,她该怎么引导孩子,才能让他明白应该认真读书的道理呢?生:孟母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她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
师:为了劝孟子读书,家里那么困难,孟母也毫不心疼的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了,我仿佛看见了母亲正含着眼泪拿起剪刀把布剪断的情景。
这下可把孟子给吓呆了。
他赶紧走上去拉住母亲的手问:(生齐说)“娘,布都快织好了,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师:剪断的布还能接起来吗?生:当然不能接起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word教案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材分析《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
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教学时指导学生初步认以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目标1.认识“孟、推、剪”等8个生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次,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是如何记住的。
3.指名分部分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二、指导书写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班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三、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导人四、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
(要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五、再读课文,从人物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讨沦:1.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2.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想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六、指导分角色朗读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七、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孟母断织劝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4.课堂问答: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5道问答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检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道理启示的掌握。
5.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以“孟母断织劝学”为主题的情景剧,下周课堂上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故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精神品质;通过故事中孟母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6.拓展阅读:鼓励学生课后查找关于古代家庭教育的故事,了解古代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下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字迹工整,内容充实。
2.家长要积极配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共同参与家庭教育。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孟母”的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可以从孟母的教育方法、孟子的勤奋好学等方面进行描述,表达自己对孟母的敬仰之情。
2.家长辅助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状况,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4.道理启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道理,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孟母为什么断织劝学?”、“孟母的教育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问题进行讨论。
二上语文S24孟母断织劝学第1课时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个故事了,谁知道“断织”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孟子的母亲把正在织的布剪断。
师:嗯,为了劝说孟子读书,家里那么困难,孟母也毫不心疼的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了,我仿佛看见了母亲正含着眼泪拿起剪刀把布剪断的情境。我们在读读题目,就像我们经历过这件事一样,把“孟母断织”连起来读得重一点。
板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
泪孩改织布呆念拿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抄写生字时数
两课时
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个性思考部分(手写)
一.第一幕解读题目
师:同学们,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
生:孟母。
师: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述——(提前布置学生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生:读“孟母断织劝学”(如见其事)
师:你听见孟母在劝说孟子读书的声音了吗?你听——“儿啊,读书可不能半途而废啊!……”(师轻声的情境引导读)我们在读读这句话,把“断织劝学”连起来读的重一点。
生:读“孟母断织劝学”(如闻其声)
师:孟子为什么要逃学,孟母是怎么劝说他的,故事的结果又将怎样呢?
今天,老师做导演,你们就是演员,咱们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同学们有兴趣吗?不过当好演员可不容易哦,必须要先熟悉剧本,尤其要把人物的话读好。你们看,剧本老师已经带来了,(投影出示课本剧)。快来读一读吧!(同学们也可以打开书,先自己练一练,注意,先把字音读准确了。
师:多么了不起的的母亲啊!孟子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们尊敬的称他为亚圣!可是像孟子这样的人小的时候也逃学呢!为了劝说孟子读书,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孟母断织劝学教案
孟母断织劝学教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孟母断织劝学教案孟母断织劝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S版二年级上册24孟母断织劝学教案张玲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城区四十八校张玲说课:我今天讲得这篇课文是《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全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布——孟子悔悟。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想创设一种“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氛围。
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学语文。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抓住三个情节进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演结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孟子和孟母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让每一个孩子都做一名小演员。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首先:让学生观看孟子图像,了解孟子。
其次,让学生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
再次,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教学目标:1、认识“孟、织、推”等10个生字,会写“泪、孩、改”等7个字及一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1、认读10个生字,书写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用具:孟子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收集孟子的故事。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孟子图片,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孟子)2、了解孟子。
问:读了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生讲述: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有“亚圣”之称。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与孔子合称“孔孟”。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孟子小时候的故事——《孟母断织劝学》(师板书课题)4、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如:断织是什么意思?劝学是什么意思?……过渡:同学们,你们可真是提问题的小能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赶快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看孟子图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拓展学生课外积累。
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悟1、回忆读书要求。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注意读书姿势。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电子教案
24 孟母断织劝学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 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 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
( 剧 本 )
织布机
自读要求:
1.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多读 几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源自我会认mèng zhī tuī jiǎn duàn
孟织推 剪 断
dāi jiē táng táo gǎi
呆接 堂逃 改
孟织推 剪 断 呆接 堂逃 改
【孟母正在织布,孟子推门走了进来。】 你今你怎天为么不什这上么么课不早吗想就?上回学来呢了??
娘娘,娘,我,我觉我不得回想整来上天了学呆。了在。 学堂里,没有意思。
孟母
孟子
【孟母听了,一句话也不说。她拿起剪刀 ,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孟子吓呆了。】
【孟母听了,一句话也不说。她拿起剪刀 ,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孟子吓呆了。】
娘,布都快织好了,您为 什么把它剪断呢?
娘把你送到学堂念书,想不 到你却逃学了。剪断的布, 是一块没有用的布;逃学的 孩子,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 子。
娘,我错了,我一 定改正。
课文主要内容
《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 讲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孟子的(母亲)通过 (剪断)布无法再接,教育他 ( 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 的事。
剧情一
剧情二
剧情三
【孟母正在织布,孟子推门走了进来。】
孟子:娘,我回来了。 孟母: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今天不上课吗? 孟子:娘,我不想上学了。 孟母:你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孟子:娘,我觉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孟、织、推、剪”等8个字,会写“泪、孩、改”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生:孟母)师: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师:多么了不起的的母亲啊!正是因为孟母教子有方,孟子后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出示课件,进一步了解孟子。
可是,像孟子这样伟大的人,小的时候也逃学呢!为了劝说孟子读书,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孟母断织劝学(出示题目),“断织”是什么意思?“劝学”是什么意思?劝学的结果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2、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多读几次。
三、学习生字、词语。
四、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1、想一想: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师引导学生说出:这篇课文是剧本,剧本是由场景和人物对话两部分组成。
方括号里的内容描写的是场景,其它的是人物对话。
2、这篇课文有几个场景?全文可分为几个情节?每个情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全文可分为三个情节,即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五、再读课文,理解剧本内容。
(一)学习情节一:孟子逃学1 、自由读情节一,思考:孟子为什么要逃学呢?2、指名回答:他觉得整天呆在学堂里,没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李娜
教学目标:
1、会认10 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否则一事无成。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给生字注音组词
泪孩改呆念
织拿
二、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圈出课文中的认字词语。
)
2、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读字词,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展示提升
孟母为什么要断织?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正说呆没
的觉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合作探究
1、两人一组,互相说会写字的笔划顺序。
指导写字
三、展示提升
1.同桌互相欣赏所写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2、给会写字组词
3、区分形近字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形近字组词
堂逃新
常挑断
六、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