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字经测试题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ffe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d.png)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______,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他生活在______时期。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4.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三才者,天地人”,其中“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三字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韩愈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答案:D3. 《三字经》中“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以下哪一部?A. 《春秋》B. 《论语》C. 《孝经》D. 《道德经》答案:A4.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三字经》的哪一部分?A. 序言B. 正文C. 结尾D. 附录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古代教育的哪六种基本技能?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词C. 诗、书、礼、乐、易、春秋D. 算术、几何、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和“五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的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三字经》中“三才”、“四书”、“五经”、“六艺”等概念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启蒙读物2. 王应麟,南宋3. 教育4. 天、地、人5. 《孟子》二、选择题1. C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授,它的内容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字经》测试卷子,百分制的
![《三字经》测试卷子,百分制的](https://img.taocdn.com/s3/m/a6bbe2d089eb172ded63b7ad.png)
《三字经》测试卷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80分)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
C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4、《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5、“香九龄,能温席。
”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7、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是( )的意思。
A 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8、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9、“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A灯光 B火光 C星光10、“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 B鸭 C鸽子11、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A木 B丝 C竹12、《论语》共有()篇。
A篇 B篇 C篇13、《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14、有一本书,“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这本书是()A《孟子》 B《中庸》 C《大学》15、有一本书,曾子写的,“自修齐,至平治。
”这本书是()A《孟子》 B《中庸》 C《大学》16、“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A《水浒传》 B《左氏传》 C《右传》17、为了帮人们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尝遍百草的是()A伏羲 B神农 C黄帝18、传说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唐尧 B虞舜 C大禹19、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是()A夏 B商 C周20、“家天下”是从谁开始的?()A唐尧 B虞舜 C大禹21、楚汉相争,最后谁胜利了?()A刘邦 B项羽 C刘备22、刘备“三顾茅庐”是要请谁出山帮助自己呢?()A庞统 B贾诩 C诸葛亮23、魏国的创建者是()A孙权 B曹丕 C刘备24、蜀国的创建者是()A孙权 B曹丕 C刘备25、戏曲《小放牛》唱到“赵州桥什么人儿修?”,你知道赵州桥是谁负责设计建造的吗?()A鲁班 B李春 C李泌26、“宋齐继,梁陈承。
(完整版)三字经测试题
![(完整版)三字经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e63e7c89eb172dec63b78d.png)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一、选择题(100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告诉我们(A )A、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B、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C、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D、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2、人之初,(B )。
性相近,习相远。
A、性乃迁B、性本善C、贵以专D、习相远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 B )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5、“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 )。
A、猪B、鸭C、鸽子D、狗6、“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8、“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B)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B)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10、“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哪位皇帝?(C)A、周武王B、秦始皇C、刘邦1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12、“昔孟母,择邻处。
”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搬了(D)次家。
A、4B、2C、1D、313、“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C)上的布来告诫孟子求学不能半途而废。
A、洗衣机B、纺纱机C、织布机14、养不教,(A )。
A、父之过B、师之过C、子之过D、母之过15、(B),非所宜。
A、幼不学B、子不学C、老不学16、“养不教,父之过。
”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好好教育他是(D)的过失。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39f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5.png)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它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________。
答案:善良的2. 《三字经》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意味着人们在________上可能有所不同。
答案:习惯3. “苟不教,性乃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性格将会________。
答案:改变4. “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应该________。
答案:专注5. “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孟母为了________而搬家。
答案:孟子的教育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答案:C2.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比喻的是:A. 玉石需要雕琢B. 人不学习无以成才C. 教育的重要性D. 环境对人的影响答案:B3. “香九龄,能温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黄香D. 颜回答案:C4. “融四岁,能让梨”中的“融”指的是:A. 孔融B. 孟融C. 黄融D. 颜融答案:A5. “首孝悌,次见闻”中的“孝悌”是指:A. 孝顺和尊敬B. 尊敬和礼貌C. 孝顺和友爱D. 友爱和礼貌答案:C三、简答题1. 《三字经》中“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亲近师长和朋友,学习礼仪。
2. “幼学如漆,壮学如石”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幼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容易记忆,而壮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则难以忘记。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字经》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个人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反复阅读书籍,其含义和道理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个人理解是,学习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2. 《三字经》中“知某数,识某文”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数学和文学的重要性,指出了教育应该包含对数学和文学知识的掌握。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1dea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d.png)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字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一、填空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二、选择题1、“养不教,父之过”中“过”的意思是()A 过错B 经过C 超过答案:A2、“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指的是()A 器官B 器具C 人才答案:C3、“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 要学会分享B 要尊敬兄长C 要谦虚有礼答案:A三、判断题1、“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黄香九岁就知道给父亲暖被窝,这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答案:对2、“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
()答案:对3、“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三种才能。
()答案:错(“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四、简答题1、请简述“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的含义。
答: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能有什么作为呢?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要从小抓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说一说“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中“五常”的具体内容。
答:“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仁是指仁爱之心;义是指行为符合正义;礼是指礼仪、礼节;智是指聪明才智;信是指诚实守信。
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混乱。
五、论述题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的理解。
答:“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就会有收获,嬉戏玩耍没有益处。
要以此为戒啊,应当勤勉努力。
在生活中,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在学业、事业上有所成就。
比如,学生勤奋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工作者勤奋工作,才能提升能力,获得职业发展。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a914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8.png)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一、单选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答案:C解析:“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是《三字经》开篇的句子。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A 母亲要严格教育孩子B 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C 学习要持之以恒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剪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他,体现了母亲的严格以及学习要持之以恒。
3、“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A 玉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B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C 学习的重要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既说明了玉需要雕琢,也强调了人需要学习,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4、“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讲的是()A 孔融让梨的故事B 要尊敬兄长C 要懂得谦让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这个典故讲述了孔融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体现了谦让和尊敬兄长的美德。
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三字经》中提到的古代启蒙教育内容的有()A 六艺B 四书C 五经D 百家答案:ABC解析:《三字经》中提到了“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其中涉及到的启蒙教育内容有六艺、四书、五经。
2、下列人物与典故对应正确的有()A 头悬梁——孙敬B 锥刺股——苏秦C 囊萤——车胤D 映雪——孙康答案:ABCD解析:孙敬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这是头悬梁;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大腿来提神,即锥刺股;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叫囊萤;孙康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称作映雪。
三、填空题1、三才者,()。
三光者,()。
答案:天地人日月星2、曰水火,()。
此五行,()。
答案:木金土本乎数3、稻粱菽,()。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0c724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a.png)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2. “苟不教,性乃迁”中“苟”是什么意思?答案:如果。
3. “教之道,贵以专”中“专”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专心致志。
4. “养不教,父之过”中“养”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养育。
5. “教不严,师之惰”中的“惰”字是什么意思?答案:懒惰。
6. “子不学,非所宜”中“非所宜”指的是什么?答案:不适宜,不应该。
7. “幼不学,老何为”中“幼”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年幼。
8. “玉不琢,不成器”中“琢”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雕琢。
9. “人不学,不知义”中“义”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道义,正义。
10. “为人子,方少时”中“方”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正当,正在。
11. “亲师友,习礼仪”中“习”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学习。
12. “香九龄,能温席”中“香”字指的是谁?答案:黄香。
13. “孝于亲,所当执”中“执”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坚持。
14. “融四岁,能让梨”中“融”字指的是谁?答案:孔融。
15. “弟于长,宜先知”中“弟”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弟弟,指年幼的。
16. “首孝悌,次见闻”中“悌”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尊敬兄长。
17. “知某数,识某文”中“数”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数学。
18. “一而十,十而百”中“一”和“十”分别指什么?答案:“一”指数字一,“十”指数字十。
19. “百而千,千而万”中“百”和“千”分别指什么?答案:“百”指数字一百,“千”指数字一千。
20. “三才者,天地人”中“三才”指的是哪三才?答案:天、地、人。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08c1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
2. “苟不教,性乃迁”的下一句是______。
3. “教之道,贵以专”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1. 性相近,习相远。
2. 教不严,师之惰。
3. 子不学,非所宜。
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2.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智D. 人不学,不知信3. “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香”指的是谁?A. 黄香B. 王羲之C. 诸葛亮D. 孔子答案:1. C2. A3. A三、判断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
()2. “三字经”的作者被认为是宋朝的朱熹。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恶”。
()答案:1. √2. ×(“三字经”的作者不详,但一般认为成书于宋朝)3. ×(“三字经”中提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四、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中“教子有方”的教育理念。
2. 描述“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1. “三字经”中提倡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强调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持之以恒。
2.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的故事。
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孟子模仿丧葬仪式;第二次搬到市场附近,孟子模仿商人的叫卖声;最后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开始学习礼仪和读书。
这个故事寓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567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8.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哪一位学者编写的?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老子答案:C2. 《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是什么?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教之道,贵以专答案:A3.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典?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史记》答案:D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什么?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酒C. 诗、书、礼、易、春秋、乐D. 医、卜、星、相、山、命答案:A6.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是指哪三纲?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师为生纲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答案:A7.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指哪五个道德准则?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节、义、廉C. 温、良、恭、俭、让D. 智、信、仁、勇、严答案:A8.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维”是指哪四个方面?A. 礼、义、廉、耻B. 忠、孝、节、义C. 温、良、恭、俭D. 仁、义、礼、智答案:A9. 《三字经》中提到的“八德”是指哪八个德行?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B. 温、良、恭、俭、让、谦、和、平C. 忠、孝、节、义、廉、耻、勇、慎D. 仁、义、礼、智、信、勇、严、恕答案:A10. 《三字经》中提到的“九族”是指哪九个家族关系?A.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B.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C.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D.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答案:A。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a893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1.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诗经答案:C2. “性相近,习相远”的下一句是什么?A. 苟不教,性乃迁B. 教之道,贵以专C. 子不学,非所宜D. 幼不学,老何为答案:A3.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言D. 人不学,不知数答案:A4. “养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教不严,师之惰B. 教不严,父之惰C. 教不严,母之过D. 养不教,母之惰答案:A5. “香九龄,能温席”的下一句是什么?A. 孝于亲,所当执B. 孝于亲,所当敬C. 孝于亲,所当顺D. 孝于亲,所当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地、人2. “三光者,日月星”中的“三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月、星3. “三纲者,君臣义”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 “曰春夏,曰秋冬”中的“四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夏、秋、冬5. “曰仁义,礼智信”中的“五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义、礼、智、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教育的方法,认为教育应该专一,即教育应该集中精力,专注地进行,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三字经》中“父子恩,夫妇从”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伦理观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父子之间应有深厚的恩情,夫妇之间应相互尊重和顺从。
3. “兄则友,弟则恭”在《三字经》中有何教育意义?答案:这句话教育人们在兄弟关系中,兄长应该对弟弟友爱,弟弟应该对兄长恭敬,强调了兄弟之间应有和谐相处的美德。
三字经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语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b96a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7.png)
三字经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
3. 请列举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
4. 在三字经中,如何描述“孝”的重要性?
5. 三字经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6. 三字经中“弟子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 请解释三字经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
8. 三字经中“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9. 三字经中“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10. 三字经中强调了哪些学习态度?
答案
1. 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
2. “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人在出生时,其本性是善良的。
3.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4. 三字经中描述“孝”的重要性是“孝为百行之先”,强调孝顺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的。
5.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尧、舜、禹等。
6. “弟子规”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弟子。
7. “百善孝为先”的含义是所有美德中,孝顺是最为重要的。
8. “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是指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
9.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是指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10. 三字经中强调的学习态度包括勤奋、谦虚、持之以恒等。
这份测试题及答案涵盖了三字经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适合用于检验学习者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3c3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e.png)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之句,其中“性本善”指的是______。
3.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4.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黄帝”是中国古代的______。
5. “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其意思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个方面?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师D. 仁、义、礼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之一?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D3.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教育的重要性C. 家庭的重要性D. 个人努力的重要性答案:A4. “弟子规”是《三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A. 孝悌B. 礼仪C. 学习D. 历史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什么?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仁、义、礼C. 智、信、勇D. 温、良、恭、俭、让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孝”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指哪五种关系?请分别解释它们的意义。
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四、论述题1. 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请以《三字经》为依据,分析古代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历史、哲学、道德、礼仪2. 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3. 《孟子》4. 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始祖5. 如果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还能做什么?二、选择题1. A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略2. 略3. 略四、论述题1. 略2. 略。
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824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8.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在各个领域,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20分)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______朝,前后延续______年,它的建立者是______。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______河,全程长达______里。
3、苏老泉到______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______,沁______岁,能赋棋。
5、 ______,蜂酿蜜。
______,不如物。
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1、成功游说六国,身配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是()A 张仪B 屈原C 苏秦D 勾践2、被称为上古时期三皇的是()A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B 黄帝、伏羲氏、神农氏C 黄帝、炎帝、伏羲氏D 神农氏、炎帝、黄帝3、“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 孙敬和苏秦B 李白和杜甫C 程颐和程颢D 毛泽东和周恩来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A 刘邦B 李渊C 朱元璋D 赵匡胤5、南宋的抗金名将是()A 岳飞B 关羽C 张飞D 韩信6、“囊萤映雪”告诉我们每个人要()A 家虽贫,学不辍B 彼不教,自勤苦C 身虽劳,犹苦卓D 彼无书,且自勉7、“梁唐晋,及汉周”的下一句是()A 十八传,南北混B 梁灭之,国乃改C 称五代,皆有由D 传建文,方四祀8、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秦朝传到()就灭亡了。
A 十世B 七世C 八世D 二世9、“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的“一经”指()A 《诗经》B 《三字经》C 《孝经》D 《书经》10、“蔡文姬,能(),谢道韫,能咏吟。
”A 赋棋B 咏诗C 咏雪D 辨琴『本资料来自puXuewAng、com』三、判断题(结合阅读内容,对的打“√”,错的打“×”)(40分)1、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e19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6.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答案:专5. 子不学,断机______。
答案:杼6. 玉不琢,不成______。
答案:器7. 人不学,不知______。
答案:义8.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______。
答案:友9.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______。
答案:亲10.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______。
答案:长#### 二、选择题1.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选择邻居的原因是什么?A. 邻居家有好书B. 邻居家有好学校C. 邻居家有好榜样D. 邻居家有好风景答案:C2.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父亲应该多赚钱B. 父亲应该多陪伴孩子C. 父亲应该教育孩子D. 父亲应该宠爱孩子答案:C3. "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告诉我们:A. 老师应该严厉B. 老师应该懒惰C. 老师应该放松D. 老师应该懈怠答案:A4. "子曰: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A.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B. 规矩是多余的C. 规矩是不必要的D. 规矩是有害的答案:A####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孝"的含义。
答案:《三字经》中的"孝"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它强调子女应尊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以及在父母年老时给予照顾。
2. 《三字经》中提到的"悌"是什么意思?答案:"悌"在《三字经》中指的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帮助。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6e2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4.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哪位儒家学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张子答案:A. 孔子2. 以下哪一句不属于《三字经》的开头第一句?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从小学,必须根答案:B. 性相近,习相远3. 下面哪一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A. 夫子何为者?树立子孙正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C. 教父母,诲儿郎D. 黄发儿童,白首方知时答案: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4. 《三字经》总共有多少首?A. 120B. 150C. 300D. 360答案:D. 3605. 以下哪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友爱的内容?A. 众善奉行,自有公道B. 内外圣明,顺天应人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D.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二、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__。
”答案:善2. “教父母,_________。
”答案:诲儿郎3. “黄发儿童,_________。
”答案:白首方知时4. “不识字,________。
”答案:不算人5. “养不教,_________。
”答案:父之过三、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三字经》的作者孔子。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
孔子对于儒家经典的著述很多,其中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重要著作。
《三字经》是孔子晚年时期的作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授儿童基本的道德、礼仪和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传承中。
2. 《三字经》中强调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答:《三字经》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主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其中包括孝敬父母、友爱互助、持之以恒、知行合一等价值观。
通过反复诵读《三字经》,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修养。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13e7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6.png)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涵盖了历史、文化、道德教育等内容。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失的字。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2. 请根据《三字经》的内容,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失的字。
-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三才者,天地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才”?A. 天B. 地C. 人D. 物答案:D2. 《三字经》中“教五子,名俱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曾子D. 荀子答案:C3. 《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描述的是什么?A. 数学计算B. 学习的重要性C. 道德修养D. 历史发展答案:A三、简答题1. 《三字经》中“父子恩,夫妇从”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伦理观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家庭伦理和孝道的观念,强调父子之间应有深厚的恩情,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和顺从。
2. 《三字经》中“幼而学,壮而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幼年时期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到了成年时期则应该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论述题请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百艺不如一艺精”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专注和精通某一技艺的重要性。
在《三字经》中,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教育观念,即在众多技艺中,能够精通一门技艺比浅尝辄止地学习多种技艺更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能的精进提出了要求,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推崇。
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依然具有启发性,鼓励我们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以达到更高的成就。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0b8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b.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本恶,习相远D. 性本善,习相近3. 以下哪句不是《三字经》的内容?A. 教不严,师之惰B. 子不学,非所宜C. 幼不学,老何为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者?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兄D. 仁、义、礼5.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朝代,从最早的朝代开始,依次是?A. 夏、商、周B. 商、周、秦C. 周、秦、汉D. 秦、汉、唐6.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孟母很挑剔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C. 孟母很会教育孩子D. 孟母很有钱7. 《三字经》中“孝经通,四书熟”中的“四书”是指?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孝经》、《礼记》、《易经》、《春秋》8.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法D. 人不学,不知仁9. 《三字经》中“弟子规,圣人训”的“弟子规”是指什么?A. 孔子的弟子B. 一种古代的礼仪规范C. 一种古代的学习方法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三字经》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A. 此谓知本B. 此谓知终C. 此谓知始D. 此谓知常答案1. D. 朱熹2. A. 性相近,习相远3.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A. 天、地、人5. A. 夏、商、周6. 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7.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8. A. 人不学,不知义9. 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A. 此谓知本这份测试题涵盖了《三字经》的作者、内容、历史知识、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适合用于检测学习者对《三字经》的全面理解。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39516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9.png)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的开头三句是“人之初,性本善,______。
”2. 描述四季更替的三字经句子是“春______,秋收冬藏。
”3. 描述五行相生相克的三字经句子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______,金生水。
”4. 描述六畜的三字经句子是“马牛羊,______犬豕。
”5. 描述古代帝王的三字经句子是“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A. 天B. 地C. 人D. 物2.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自然现象?A. 日、月、星B. 风、雨、雷C. 云、雾、露D. 电、火、光3.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之一?A. 君为臣纲B. 父为子纲C. 夫为妻纲D. 兄为弟纲4. “四书”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5.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之一?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什么,并解释其含义。
2. 描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3. 根据三字经,解释“七情”指的是什么,并讨论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4. 阐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八音”是什么,并说明其在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讨论三字经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探讨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性相近2. 种3. 金4. 鸡5. 称盛世二、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三、简答题1. 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其含义是强调在这些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2.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们是古代教育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现代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仍有重要启示。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7f4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4.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______启蒙读物,作者是______。
2.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______善”,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向善的。
3. 在《三字经》中,有“______而后家,家而而后国”的说法,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______”是《三字经》中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名句。
5. 《三字经》中提到“______有义,礼顺父母”,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A. 春秋战国时期B. 宋朝C. 明朝D. 清朝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______之过。
”这句话说明了教育责任的归属。
A. 母B. 子C. 师D. 兄3. “______之交淡如水”是《三字经》中描述友情的一句经典话语。
A. 君子B. 小人C. 兄弟D. 夫妇4.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A. 天、地、人B. 父、母、子C. 君、臣、民D. 春、夏、秋5. “______则无不成者”体现了《三字经》中对坚持的重视。
A. 恒心B. 毅力C. 勤奋D. 专心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2. 描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籍。
3. 阐述《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的教育理念。
4.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解释“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含义。
5. 讨论《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论述题1. 分析《三字经》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2.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3. 探讨《三字经》中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异同。
4. 评价《三字经》对于儿童启蒙教育的贡献及其在当代的适用性。
5. 以《三字经》为例,探讨如何将传统经典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
答案:一、填空题1. 道德,王应麟2. 性3. 身4. 知5. 孝二、选择题1. C2. C3. A4. A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是一部以三个字为一句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传统道德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人物传记等,旨在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儿童传授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常识。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aa94352ea551810a687e7.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二、选择题1、“昔孟母,择邻处。
”这个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B)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C)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B)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B)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种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一、选择题(100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告诉我们()A、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B、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C、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D、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2、人之初,()。
性相近,习相远。
A、性乃迁B、性本善C、贵以专D、习相远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5、“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
A、猪B、鸭C、鸽子D、狗6、“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8、“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10、“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哪位皇帝?()A、周武王B、秦始皇C、刘邦1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12、“昔孟母,择邻处。
”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搬了()次家。
A、4B、2C、1D、313、“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上的布来告诫孟子求学不能半途而废。
A、洗衣机B、纺纱机C、织布机14、养不教,()。
A、父之过B、师之过C、子之过D、母之过15、(),非所宜。
A、幼不学B、子不学C、老不学16、“养不教,父之过。
”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好好教育他是()的过失。
A、母亲B、孩子C、父亲D、爷爷1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告诉我们人如果不()就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A、学习B、做事C、做手工18、告诉我们要从小做起,向老师和朋友不断学习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
B、人不学,不知义。
C、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19、《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荀子20、《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A 孟子的母亲B 老子的母亲C 孔子的母亲2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A 黄香B 曾参C 窦燕山22、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A、乐器B、精美的工艺品C、才23、《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A 要认真学习B 要帮助别人C 要学会谦让24、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A 李白B 黄香C 曾参25、“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6、“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A.如果,假如。
B.苟且C.尚且D.姓苟的老师27、“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A.为了B.因为C.为什么D.作为28、“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29、“苟不教,性乃迁”中的“迁”的意思是()A、避开,离散B、晋升或调动官职C、放逐,贬谪D、改变30、“首孝弟,次见闻”中“弟”的意思是()A.弟弟B.弟,即“悌”,指尊敬兄长C.弟,即“啼”,哭泣的意思D.兄弟之间31、“此五行,本乎数”中“数”的意思是()A.数字B.数学C.音shǔ,数(shǔ)数(shù)D.道理,数理32、“丝与竹,乃八音”中“丝竹”的意思是()A.丝绸和竹子B.一种名叫丝竹的竹子C.指琴瑟类弦乐器和箫管类乐器,或制作这两类乐器的材料。
D.泛指音乐。
3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这“五子”指的是哪五位人物?()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庄子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庄子。
D.荀子、扬雄、王通、老子、庄子34、“中不偏,庸不易”中“中”的意思是()A.中间,当中。
B.分寸恰当,不偏不倚,古代认为是一种最高的德行。
C.适当,适中。
D.内心,内情。
35、“自修齐,至平治”中“修”的意思是()A.整治,修理B.长,高C.修身,提高修养、完善自身。
D.修饰,装饰36、“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讲的《六经》指的是()A.《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乐经》B.《诗经》、《尚书》、《易经》、《周礼》、《春秋》、《乐经》C.《诗经》、《大学》、《易经》、《周礼》、《春秋》、《孝经》D.《诗经》、《尚书》、《中庸》、《周礼》、《春秋》、《孝经》37、“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中《四书》指的是()A.《小学》、《大学》、《孝经》、《六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论语》、《春秋》、《尚书》、《诗经》D.《诗经》、《尚书》、《周易》、《礼记》38、“孝经通,四书熟。
”中“通”的意思是()A通过B通知C通晓39、《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B曾参C黄香40、周公著作了什么书?()A《诗经》B《论语》C《周礼》41、《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A古诗B四诗C唐诗42、“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说明学习要()、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A自觉B靠父母C靠老师43、《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A成人B老年人C儿童44、“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一句教育我们要向黄香一样()。
A孝顺父母B爱学习C爱游戏45、《三字经》中介绍了一位四岁能让梨的孩子是谁呢?()A司马光B孔融C李白46、“三传者,有公羊,有左传,有谷梁。
”《公羊传》《左传》《谷梁传》是为()做的注解和补充。
A《春秋》B《论语》C《大学》47、《三字经》告诉我们阅读()应该理清朝代的更迭变化,知道历代兴衰的概况。
A经书B史书C音乐书48、《三字经》中的“三皇”指的是()A唐尧、伏羲氏、黄帝B神农氏、伏羲氏、虞舜C伏羲氏、神农氏、黄帝49、《三字经》中的“三王”指的是()A唐尧、伏羲氏、黄帝B神农氏、伏羲氏、虞舜C伏羲氏、神农氏、黄帝D大禹、成汤、文王和武王50、“八百载,最长久。
”是说历史上统治最长久的王朝是()A商朝B夏朝C周朝51、“五霸强,七雄出。
”指的是()A春秋时出现了五位霸主,战国时出现了七个诸侯国称雄。
B春秋时出现了七位霸主,战国时出现了五个诸侯国称雄。
C战国时出现了五位霸主,春秋时出现了七个诸侯国称雄。
52、“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中的“赢秦氏”指()A刘邦B秦始皇C项羽53、“光武兴,为()。
”A商朝B夏朝C东汉D西汉5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
”A两晋B东汉C西汉55、隋朝和秦朝一样,灭亡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由于()。
A统治者的残暴B国家的贫穷C统治者的无能56、“五代”指()A商朝、夏朝、周朝、东汉、西汉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唐、宋、元、明、清57、“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说的是()A商朝B夏朝C周朝D宋朝58、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广阔的时期是()。
A商朝B夏朝C元朝D周朝59、“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是说学习经、史、子、集要()A早晚诵读B早晚思考C早晚诵读、思考60、《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A坚持不懈B凭着小聪明C小时候努力就行了61、“举神童,作正字。
”中“神童”指()A孔融B刘晏C黄香62、“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
”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是()。
A知识B金钱C满箱的金银63、《三字经》中的周处除的是()。
A独角蛟、白额虎B独角蛟、白额虎、雄狮C周处、白额虎、雄狮D独角蛟、周处、雄狮64、《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A长大后B一辈子C刚出生的时候65、《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最终成为了()的一代名臣。
A东晋B西晋C东汉D西汉66、《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 )是三害之一。
A周处B蛇C狮子67、《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身上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6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A《孔融让梨》B《孟母三迁》C《周处除三害》69、《三字经》中()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A孔子B孟母C窦燕山70、()这一句的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A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
B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C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71、“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 )。
A子不学B名俱扬C断机杼72、( )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A子不学,非所宜。
B教五子,名俱扬。
C幼不学,老何为?73、( )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
A子不学,非所宜。
B教五子,名俱扬。
C幼不学,老何为?74、()的意思是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
A子不学,非所宜。
B父子恩,夫妇从。
C幼不学,老何为?75、“君则敬,臣则忠”是( )中的两义。
A十义B九义C八义76、兄折友,弟则恭的意思是()。
A哥哥要让着弟弟,弟弟要和哥哥和睦B弟弟要让着哥哥,弟弟要和哥哥和睦C哥哥要让着弟弟,弟弟要和哥哥不和睦77、“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中的六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
A 《左传》B《乐》C《公羊传》78、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
A “三皇”B“三王”C“三帝”79、“人之初,性本善。
”的下一句是()。
A性相近,习相远。
B苟不教,性乃迁。
C号六经,当讲求。
80、“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中的“杼”读作()。
A shūB chùCzhù81、《三字经》中女子成才的榜样有( )。
A孙二娘和谢道韫B蔡文姬和谢道韫C蔡文姬和孙二娘82、“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说的是( )A小孩子从小就会作诗、下棋的,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刻苦努力。
B小孩子从小就会作诗、下棋的,只凭聪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