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一、说教材《登鹳雀楼》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21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课文中配有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诗的特点,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1.能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

2.能结合自己的感悟说说古诗所要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古诗的思想内容。

(四)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一)情境教学法本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学生无法亲自感受。

这样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大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极富思想感情的范读及壮观的画面带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的兴趣。

21(二)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针对本课的特点,采用“扶放结合法”。

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一、二行诗句,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行诗句,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人教版部编版(共17张PPT)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人教版部编版(共17张PPT)

欲穷千里目, பைடு நூலகம்上一层楼。
背诵古诗
登鹳雀楼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我会写

黄河 黄色

依山 依靠
拓展古诗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给家人听。 2.讲一讲“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景色。
8 古诗二首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鹳 雀 楼
[唐] 王之涣
lóu
登鹳雀楼
yī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欲 穷 千 里 目,
cénɡ
更 上 一 层 楼。
停顿符号我会画
白 日/依 山/尽, 黄 河/入 海/流。 欲 穷/千 里 目, 更 上/一 层 楼。
白日——指傍晚的太阳 依——太阳靠近群山 尽——太阳落下山了
连在一起说一说
品读诗句
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色?
诗人真的看到 黄河奔流到海
了吗?
鹳雀楼和黄河入海口有多远
鹳雀楼
入海口
“入海流”写出了黄河 奔流不息的样子, 展现 了黄河入海的雄浑气势。
品读诗句
有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品读诗句
这些的景物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怎
样的景象呢?读一读诗句“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想象画面,
再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一说你想象到 的画面。
傍晚的太阳靠近山头,慢 慢地落下山,黄河水奔腾 不息地向大海流去。
品读诗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对朗读体验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朗读技巧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例如停顿、重音、语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我要更加耐心地进行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登鹳雀楼》的基本内容、诗人的情感表达以及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登鹳雀楼》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2.提高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3.培养思维品质,通过解读诗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发展语言能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些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举例:针对这些字的书写难点,教师可以分解字形,逐步指导学生书写。
(2)古诗的韵律感:二年级学生对古诗的韵律感可能不够敏感,难以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诗意理解: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诗意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赏析》名师精品课件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赏析》名师精品课件
意思。
6 .穷:尽,使达到极点。 7 .千里目:眼界宽阔。 8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高才能望远
再上一层楼会有什么景象?诗人不说了, 留给读者去想象。看似平淡,实有言外之 意,含蓄有味。
“欲穷”“更上”两个词语告诉读者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 看到更加广远、更加雄壮的景象,将意境提到一个更加高远的层次, 渗透着诗人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更加美好的 事物的向往。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 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 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 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 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 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 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 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 和外交场合。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 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 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 得更
3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 、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 ②同意
(① ) ③按照
2 、黄河入海流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或出去
③收入
3 、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 ②将要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共12张PPT)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共12张PPT)人教(部编版)

毕业八年的她被迫重返人才市场,但 彼时的 她与毕 业时相 比毫无 长进, 面试屡 屡碰壁 。
李尚龙曾说: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 改革, 需要裁 员,高 学历出 身的她 赫然在 列。环 境影响 下,公 司面临 改革, 需要裁 员,高 学历出 身的她 赫然在 列。
彼时才发现,面临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自己 的体力 和脑力 都已经 拼不过 ,几年 来累积 下来的 阅历和 经验没 有转化 成核心 竞争力 。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优胜劣汰的世界里,你必须不断提升 自己的 价值。 一、放下大概就是这样,即使我们没在 一起, 我也会 好好的 ,谢谢 时间惊 艳了那 段有你 的记忆 ,也谢 谢现在 更努力 变好的 自己。

Hale Waihona Puke 二、抱歉啊,不能为你金戈铁马,也不 能许你 一世繁 华,不 过我能 给你一 个小家 ,里面 温了杯 暖茶。

十一、不相信下辈子,只想善待你今生 。因为 我不知 道,下 一辈子 是否还 能遇见 你,所 以我今 生才会 那么努 力把最 好的给 你。

十二、世上最好的缘,便是有个聊得来 的伴, 永远不 嫌你的 话多, 不厌其 烦且久 处不厌 ,永远 会陪在 身边, 念你冷 暖,且 懂你悲 欢。

十三、你相信吗,未来要和你共度一生 的那个 人,其 实在与 你相同 的时间 里,也 忍受着 同样的 独。那 个人一 定也怀 着满心 的期待 ,拥着 一腔孤 勇,穿 过茫茫 人海, 也要来 与你相 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欲登高望远,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 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再读诗歌要求:
(1)再读诗歌,在文中勾画出表示动作的 词、表示颜色的词、表示数量的词。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8登鹳雀楼》一课。

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笔下,描绘了登上鹳雀楼所见景色的宏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诗句的朗读与背诵;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诗句的朗读与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诗人王之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登鹳雀楼》。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4. 理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例,分析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小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登鹳雀楼2. 板书生字词: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 板书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登鹳雀楼》的诗意,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小诗。

例:答案太阳落山了,天空染上了红霞。

河水流淌不息,流向远方的家。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进行欣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和诗句的朗读与背诵。

但在讲解诗句意象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需加强引导和启发。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靖敏
dēng guàn
登 /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qióng qiān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楼楼 尽尽 层层
依依 黄黄
一读解词: 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一读一解词
二读解句: 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读
三读解诗: 把四句诗连起来,想一想这
首诗是什么意思。
一读解词: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二读解句: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 三读解诗:把四句连起来,想一想这首 诗的意思。
dēng guàn
登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yù∕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登鹳雀楼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 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 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 句子的 深刻含 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 法体现 白鹭的 美,体 会作者 对白鹭 的喜爱 、赞美 之情, 激发.学 生对鸟 类,对 大自然 的热爱 。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 通过对 比的手 法和从 多角度 描写白 鹭的美 。理解“ 白鹭实 在是一 首诗, 一首韵 在骨子 里的散 文诗”的 含义。 5.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 法体现 白鹭的 美,体 会作者 对白鹭 的喜爱 、赞美 之情, 激发学 生对鸟 类,对 大自然 的热爱 。 6.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内容, 学习本 课通过 多角度 描写白 鹭的美 的方法 。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赏析》名师精品课件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赏析》名师精品课件

文学常识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
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 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 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意思。
6 .穷:尽,使达到极点。 7 .千里目:眼界宽阔。 8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 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唐]王之涣
【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停顿朗读】
3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 、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 ②同意
(① ) ③按照
2 、黄河入海流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或出去
③收入
3 、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4 、拓展应用
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答:这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
3 、后两句是诗人所 感 ,要想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最远方,就要 更上一层楼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课件
雀楼依

欲 目 更穷
诗歌导入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 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 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 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 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
《登鹳雀楼》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节拍。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登鹳雀楼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古、诗、首、登、依、欲、 勒、川、盖、苍、茫 ),会写8个字(古、诗、首、登、 依、川、盖、苍); 2、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感受诗中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字词积累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 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字词积累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 到俯瞰“黄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 壮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 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 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 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 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 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拼音:lóu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结构
学习字词
笔画:8 拼音:yī,yǐ 结构:左右结构
学习字词
笔画:6 拼音:jǐn、jìn 结构:半包围结 构/上下结构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 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 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 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 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 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也有说 法是这首诗乃朱斌所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译文: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 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 着大海汹涌奔流。
注释: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 傍山峦沉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 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注释: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 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396年),东晋 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
自幼学习书法,善行草书。黄伯 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 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 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 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 源。”
学习字词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 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 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 “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 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 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 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 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 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 个名词相对,“白”与“黄” 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 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 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共9张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共9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课文欣赏 作者简介
题目释疑 词义解释
诗句解释
课堂复习
作业
课文欣赏
题目释疑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 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 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 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 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 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 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 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 《登鹳雀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陵,晋阳人, 唐代著名诗人。他描写边疆风光 的作品很有特色。其中《凉州词》 和《登鹳雀楼》最有名。
Hale Waihona Puke 词义释疑白日:落山的太阳。
依: 挨着、靠着。
尽: 消失。 这句话是 说太阳依傍山峦 沉落。
欲: 想要 穷: 尽
目: 眼睛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 方
更: 再
诗句释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上鹳雀楼,看见大阳 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 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
课堂复习
诗句补充 白日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
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王之涣,是 唐 朝著名诗人。
谢谢大家! 祝大家更上一层楼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ppt课件

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ppt课件
欲穷千里目, 感想 更上一层楼。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 中的画面画下来: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 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 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 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 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 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唐)王之涣 终流入大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 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目千里
欲:想要。
更:再。 就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再登上一层楼
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 上一层楼。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 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 上,做生活的强者!

我会写
lóu

音序:L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城楼 钟楼 造句:我很喜欢这座大楼 的设计风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左下格。
huáng

音序:H 部首:黄 结构:上中下
组词:黄河 金黄 造句:黄河是我们的母 亲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 学古诗要求二:读通诗句
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 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 不打结。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 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四大历史名楼遥 相呼应,各有千秋,其它三楼在长江流域,只有鹳 雀楼在黄河流域。鹳雀楼在南北朝时,北周蒲州守 将宇文护所建,到元初方毁,此后一直未得修复。 鹳雀楼的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 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 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 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 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 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 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四、指导学生会写生字
(1)出示我会写的9个生字
楼依尽层 照炉烟挂 川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书空。

组词:城楼、楼房 部首:木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依赖、依据 部首:亻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尽兴、尽量 部首:尸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底层、上层 部首:尸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 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所以他被世人 称为“诗仙”。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 “六”、“九”、“千”、“万”等大多是 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 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描写瀑布的诗句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湖口望庐山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望庐山瀑布》
布置作业
背诵《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 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
炉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 从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 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 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 不由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 上落了下来。
一、从“疑”说起 ❖ 疑: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 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学古诗要求三:知诗人
王之涣,是唐代著 名诗人,他的诗, 很多都被当时乐工 制成乐曲,广为传
唱,深受人们喜爱。
学古诗要求四:理解字词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
欲 穷 千 里 目, 添加变通顺
向看海着眼前壮丽的美景,
他想:要想___看得,远就
得__站_得高。于是他吟诵
道:__白_日依_山_尽 ,__
黄_河入_海。流 __欲穷_千里,目

这就是著更名上的一层古楼诗《_
__ 》。
登鹳
雀楼
课外阅读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lú pù
望庐山瀑布
zǐyān
日照香炉生紫烟,
yáo
遥看瀑布挂前川。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 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 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 烟而得名。
布置作业
背诵《登鹳雀楼》
第三课时
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听课文朗读,并借 助字典,理解词句,再 放声朗读几遍古诗,标 出不懂的地方。
词语学习
香炉 直下 九天
紫烟 瀑布 庐山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伟大诗人。他的诗 歌具有丰富的想象,运用大 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被人 们称为“诗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诗,领略 古诗的魅力吧!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 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 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 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学古诗要求七: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学古诗要求八:背诵默写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Leabharlann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有一天,唐代的大诗
人__王之_涣登上了__鹳雀_楼,
他抬头远望,只见太阳
___快要,黄落山河___。奔流

组词:按照、护照 部首:灬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炉火、锅炉 部首:火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烟雾、吸烟 部首:火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挂念、牵挂 部首:扌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山川、四川 部首:川 结构:单一结构
四、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会认的12个生字宝宝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录音;想想刚 才提出的问题。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想要 全部 看到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 部景色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调整顺序——“千里目”
就是“目千里”。
学古诗要求六: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 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 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 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 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 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 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