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酒与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氰化物易挥发,蒸煮时尽量多排气,使它随 挥发气排出,也可用水充分浸泡原料, 使氰化物大部分溶解。
(4)酒的主要有害成分及排查分
④ 铅 氰化物酒中的铅主要来自蒸馏器、冷 凝器、导管和贮酒器。 可采取措施: 尽量不采用铅制品
2、酒的生理代谢方式
(1)
酒的吸 收和排 除
(2)
酒在人 体的生 理阈值
(1)酒的吸收和排出
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氨基酸 维生素
(4)啤酒的化学成分
啤酒的化学成分复杂,选用的原辅料、酵 母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成品啤酒中的 成分和含量都有很大区别。

(4)啤酒的化学成分
(4)酒的主要有害成分及排查分
① 甲醇 甲醇是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无色液体, 可导致中毒,严重者可致失明。 为了保证成品酒中甲醇含量不超标,可 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高质原料;控制蒸煮压力不要过高;增 大酒精浓度,提高甲醇分离量;选用天 然沸石或人造分子筛等。
(4)酒的主要有害成分及排查分
② 杂醇油 有酿酒原料中蛋白质含量越高, 杂醇油含量也越高。 可采取措施: 控制杂醇中主要成分异戊醇的挥发系数;适 量加大酵母接种量。
(4)酒的主要有害成分及排查分
③ 氰化物 氰化物有剧毒,主要来自原料, 以木薯、野生植物酿制的酒中氰化物含 量较高。 可采取措施:
脂肪沉积
氧化
乙酸
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CO2、H2O
(2)酒在人体的生理阈值
由于中国酒种类众多,成分复杂, 人们饮酒能力的个体差异较大,有 关中国酒的生理阈值主要体现为人 们对酒精的耐受程度。
(2)酒在人体的生理阈值
① 不同人群的酒精耐受能力 由于氧化脱氢酶在 肝脏中含量及其类型的差异,不同人种对酒 精的耐受程度不一。一般而言,白种人对酒 精的耐受力强于黄种人。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基本成分: 黄酒中的基本成分除了水和乙 醇外,还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等。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基本成分
① 糖类 黄酒中的糖类分为单糖、其他糖类。
单糖:以葡萄糖为主,50%-60%; 其他糖类:主要有戊糖、麦芽糖、异麦芽糖、低聚糖,其中异麦芽糖是双 歧杆菌的有效增殖因子,是功能性低聚糖。
1、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1) • 白酒 的化 学成 分 (2) • 黄酒 的化 学成 分 (3) • 葡萄 酒的 化学 成分 (4) • 啤酒 的化 学成 分 (5) • 酒中 的主 要有 害成 分及 排除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 白酒中的乙醇和水占总质量的98%左右, 其余约2%为微量成分或称香味成分。微量 成分又可分为芳香成分和风味物质。 •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含量较低,但是种类复 杂、繁多,对白酒的质量和风格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在各类香型白酒中已经发现 的微量成分有321种,这些成分大体可归 纳为酸类、酯类、醇类、羰基化合物、焦 香和其他化合物。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③ 醇类 除乙醇外,醇类化合物在 白酒中占微量成分的12%,已发 现的醇类化合物有37种。
醇类以饱和一元醇最多,含少量高级醇。 高级醇可赋予酒特殊的香味,并有衬托酯香 的作用,使香气更加完美,既是芳香成分, 又是呈味物质。 高级醇大多似酒精气味,含量过少会失 去传统的白酒风格,过多则导致酒味辛辣苦 涩,易上头,容易醉。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Fra Baidu bibliotek
② 酯类 酯类化合物在白酒中占微 量成分的60%左右,是含量最多 的一类组分。
酯类也是白酒的主要香味物质。 酒中不同酯的含量和比例关系是构成 不同香型白酒的主要因素。
目前,白酒中已经检测出的酯类化合物有 100种左右,其中多以乙酯形式存在,其中己 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为三大酯类。
(1)酒的生理功效
• 黄酒的生理功效
促进消化
可镇静降压 提高免疫力 具有保护心脏的效果 有助于美容养颜
杀菌、抗病毒
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1)酒的生理功效
• 葡萄酒的生理功效
开胃健脾
预防心血管疾病
延缓衰老
防止癌细胞的形成 镇静安神
(1)酒的生理功效
• 啤酒的生理功效
主要体现在其含有的功效成分
酒的生理代谢主要是乙醇的吸 收和排除。乙醇在人体内直接被肠 胃吸收,快速扩散进入血液,分布 到全身各个器官,主要在肝脏和大 脑中。它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 靠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 酶,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酒的吸收和排出
① 酒精的吸收 酒精通过口腔、食管、胃、肠黏 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个器官中,首先胃吸收 20%,酒精浓度越来越高,吸收越来越快。 酒精经胃进入小肠,吸收近80%的酒精,大 部分进入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 再到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 静脉,再到大脑和中枢神经。
(1)酒的吸收和排出
② 血液酒精含量与人的行为表现 人体本身也能 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为0.003%。
(1)酒的吸收和排出
人体血液酒精含量 0.02% 会感到头胀,觉得不愉快而健谈 0.04% 行动稍微迟缓,会感到略有酒意 0.06% 说话逻辑性变差 0.08% 反应迟钝,会感到微醉 0.12% 倦睡,明显表现为醉意 0.2% 意识模糊,呈木僵状,任由别人差使0.4% 人会深度麻醉,少数人会致死
(2)黄酒的化学成分
④ 酚类 儿茶酚、表儿茶酚、没食子酸、绿 原酸等。 ⑤ 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⑥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主要有钙、钠、镁、 钾、锰等常量元素,还有铁、铜、锌、 硒、钼等。
(3)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除了水和 乙醇外,也由呈香成分和呈味成分组成。
目前已经鉴定出的葡萄酒成分有800多种,除含糖、醇、酸、 单宁、多酚外,还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矿物质及多种微量 香味成分。
(3)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① 醇类 主要的醇类物质包括乙醇、甲醇和 一些高级醇。 ② 有机酸 有机酸主要包括酒石酸、苹果酸、 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和乙酸等,其中 酒石酸和苹果酸占90%。 ③ 糖类和甘油 主要包括戊糖和少量未发酵 的葡萄糖及果糖。
(3)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④ 酚类 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非黄酮类 化合物,类黄酮物质有黄酮醇、儿茶素, 红葡萄酒中有花色苷。 单宁可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成熟特性 色素则主要影响颜色 ⑤ 其他成分 各种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 素及多种维生素。
② 酒精的排出 酒饮入的酒精,少量直接经呼吸、 汗腺、尿液等方式排出,但主要是在肝脏中先 经乙醇脱氢酶氧化成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氧 化为乙酸,最后分为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呼 吸、汗腺、尿液等形式排出体外。
酒 精
体内代谢
吸收
90%在肝脏 代谢分解
乙醛脱氢酶
排出
胃20% 小肠80%
乙醛
乙醇脱氢酶
10%左右经呼吸、 汗腺直接排出
一般认为,血液中酒精含量的致死剂量为0.7%。
3、酒的生理功效与饮酒之道 • 酒的生 理功效 • 过量饮 酒的生 (1) (2) 理危害 (3) (4) • 解酒与戒酒
• 饮酒之道
(1)酒的生理功效
a • 黄酒 的生 理功 效
b • 葡萄 酒的 生理 功效
c • 啤酒 的生 理功 效
d • 白酒 的生 理功 效
醇类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和各种醇 之间的比例,对白酒风味有重要影 响,各香型白酒含醇量:
• 酱香型(茅台酒):2-3-丁二醇(28.4)、异戊醇(24.9)、 丙醇(11.1) • 清香型(汾酒):异戊醇(48) 、甲醇(15.3)、 2-3-丁 二醇(14.6) • 米香型(三花酒):异戊醇(56.7) 、异丁醇(27.3)、 甲醇(23.8) • 其他香型(董酒):异戊醇(40) 、异丁醇(15) 、丙 醇(12) • 浓香型(五粮液):异戊醇(36)、 2-3-丁二醇(16.7)、 甲醇(16.4)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① 酸类 白酒中的酸都是有机酸, 占总微量成分的14%~16%,是 形成白酒口味的主要香味成分。
酒中酸量少,邪杂味露头,酒味短淡不 谐调;酸量过大,酒味粗糙,闻香不正。
目前,白酒中已经检测出的酸有57种,其 中乙酸和乳酸为主要成分。不同香型白酒中 的有机酸种类有所不同。
• • • • • 酱香型(茅台酒):乙酸(37.7)、乳酸(35.9)、丁酸(6.9) 清香型(汾酒):乙酸(73.5) 、乳酸(22) 米香型(三花酒):乳酸(81.4) 、乙酸(17.9) 其他香型(董酒):乙酸(54.4) 、丁酸(22) 、己酸(9.7) 浓香型(五粮液):乳酸(44.6)、乙酸(44.4)、己酸(20) (泸州特曲):己酸(39.5) 、乙酸(30.7)、乳酸(18)
含氮化合物形成的焦香在白酒中占 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检出的焦香物质有 67种,其中含氮化合物38种,酚类化合 物13种,呋喃化合物6种,醚类化合物 10种。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是中华民族独创 的最古老的一种酒,以大米等为原料,属 于低度酿造酒,酒度14-20% 。黄酒成分极 其复杂,已检出10多个类别,100多种物 质,按物质在酒中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基 本成分和微量成分两类。
• 酱香型(茅台酒):乙酸乙酯(38.3)、乳酸乙酯(35.9)、己酸乙酯 (11) • 清香型(汾酒):乙酸乙酯(53.2) 、乳酸乙酯(45.5) • 米香型(三花酒):乳酸乙酯(82.6) 、乙酸乙酯(17.4) • 其他香型(董酒):己酸乙酯(54.6) 、乳酸乙酯(30.6) 、乙酸乙酯 (8.3) • 浓香型(五粮液):己酸乙酯(40.6)、乳酸乙酯(29.6)、乙酸乙酯 (20.7) (泸州特曲):己酸乙酯(40.3)、乳酸乙酯(26.2)、乙酸乙酯 (20.7)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微量成分: 含量虽少,但构成了黄酒的香 气和风味,主要有醛类、酯类、醇类、酚 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2)黄酒的化学成分
① 醛类 主要有乙醛、糠醛、苯甲醛、异丁 醛、异戊醛、香草醛等。 ② 酯类 主要有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琥珀 酸乙酯、甲酸乙酯、戊酸乙酯等。 ③ 醇类 除乙醇外,还含有甲醇、正丙醇、 正丁醇、丁二醇、异丁醇、异戊醇等。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基本成分
② 蛋白质 黄酒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2-16g/L,绍兴黄酒中的蛋白质含量 在黄酒中最高,也是所有酒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
(2)黄酒的化学成分
• 基本成分
③ 有机酸类 黄酒中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乙酸、琥珀酸、焦谷氨酸、柠 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香草酸等。黄酒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18中氨 基酸都能检测到,包括8中必须氨基酸,其中亮氨酸。颉氨酸、苯丙氨 酸和赖氨酸含量最丰富。
白种人60%都能喝酒 黄种人60%不太能喝 黑种人能喝不能喝各占50%
(2)酒在人体的生理阈值
我国与欧美国家不同,人群中乙醛脱氢酶缺陷 所占比例很大,所以酒量小的人较多。 另外,乙醛脱氢酶的缺陷,从性别上看,一般 女性比男性占的比例大;从地区看,南方人比北方 人占的比例大。所以,男性通常比女性能喝酒,北 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数据是 在大的范围内的宏观描述,个体差异也不容忽视。
(1)酒的吸收和排出
① 酒精的吸收 酒精通过口腔、食管、胃、肠黏 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个器官中,首先胃吸收 20%,酒精浓度越来越高,吸收越来越快。 酒精经胃进入小肠,吸收近80%的酒精,大 部分进入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 再到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 静脉,再到大脑和中枢神经。
(1)酒的吸收和排出
第十一章 酒与养生
1、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2、酒的生理代谢方式
3、酒的生理功效与饮酒之道
1、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CH3CH2OH。乙醇 呈微甜味,其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酒的度数,它不 是酒的主要营养成分,也不是有害成分,经过氧 化后产生高热量。据研究测定,每毫升乙醇可产 热量29.4J。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④ 羰基化合物 白酒中的羰基化合 物占总微量成分的6%~8%,以 醛类为主,酮类为辅。目前已 发现31种。
羰基化合物对白酒香气起平衡作和 谐调作用,特别是乙醛和乙缩醛。不同 香型名酒中主要的羰基化合物含量不同。
(1)
白酒的化学成分
⑤ 焦香和其他成分 焦香在食品风 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喜 爱的焙炒香气,在白酒中不同 程度地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