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油井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

3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3 1数 据采集功能 .
数据定时采集: 能够采集各种可以通过通道传递 到主站的遥测、 遥信 、 电度及其它类型的量测数据。 按需数据采集 : 采油厂用户终端可在任何时刻请 求召唤一口或多 口 井的数据 ; 通讯控制功能 : 启动/ 停止对油井终端的数据采 集、 切换终端使用的通道等 ; 通道质量监视及故障诊断 , 通讯流量计算; G S校时: P 接人 G S时钟信号 , P 定时统一全系统 时钟 , 向各油井终 端发送对 时命令 ; 并 可支持多种通讯规约、 多种通讯通道; 添加/ 删除油井终端 , 修改终端通讯参数 , 如地 址、 通讯规约、 数据召唤周期等; 修改油井终端参数 , 如各种报警 限值, 抽油机冲 程、 冲次 、 各传感器量程等参数, 并将必要的参数下发 到油井终端。
维普资讯
监 控 系 统 设 计
李 健
2新疆油 田公 司准东采油厂 )
摘 要 油 田 自动 化信息 系统建设 主要 包括 油 井远程 监 控 、 配电 线路 自动 化 系统 、 油 管线 泄露 监 输 测、 集输站库 自 动化监控等四个部分, 目的是利用现场监控 系 , 其 统 实现数据源头 自动采集 , 借助油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设计原 则
自动化工程必须按照“ 统一规划 、 统一标准 、 统一 数据库” 的原则建设, 系统方案必须整体考虑网络通 讯、 系统安全等问题 , 保证实时数据库标准开放 , 使整 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系统设计遵循 “ 实用性 、 可靠性 、 先进性 、 易维 护” 的基本原则 , 以方便操作、 可靠运行为实施根本; 方案设计既立足于实际, 便于实施 , 又着眼于未来 , 为 发展留有余地。技术方案普遍采用近几年发展和改 进的新技术 、 新设备 、 新系统 , 其所有硬件和软件均应 经过生产现场考验 , 经验证具有先进陛和 可靠性。
远程油井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bs r c ta t
Su oRe by om pue t hn ogys ns tch ol y pp d c t r ec ol .e or e n og an c d omm u a i newor, e ec i o auo a i mont r cit on t kt t hnque f h tm t c i i o ng ad n m e suig y t a r s sem f pu n or mpig n unt h v be u ed n oii d Usn te y t m . on t o pu pn welon h i s ae en s i lel ig h s se t f he c dion f i m ig l t e be m c n e oniu sy obs r d .bn mi c dion an a a b c t ou l n eve a or t y on t c be e i rpoR j ean p ametr ed on t m . d ar e man emen l ec ag twi l b ome a daa s s e an n wor s s e .h e per t y t m d a et k y tm T e x i men s o h tt i s se t h ws t a hs y tm c m e tt e e s o pr an e h n ed f odu t n n i r ci a d s e— o l bl n i e i pef man e.i i it lge e a r or c hgh n n el nc i Key wors:at ol t n, lwelm o t y t m . as ig.en or d d a c l i oi ec o l ni s s e me ur or n s s
基于ARM9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系 统 总 体 方 案 如 图 1 下 位 .
机 采用 变送 器
油 井
_ ÷ (
AR 处 M
理 器
和 模 拟 量 测 量
模 块 完 成 对 油
井 大钩 抽 油杆
_ . 5
图 1 系统 硬 件 结 构 图
的 负荷 、油管
内 压 力 和 原 油
有 通信 速 度快 .传 递 距离 远 的优 点 . 但
可 靠 等诸 多 因素 . 发 了 图 2中 电源模 开 块 以满 足 系统 不 同部 件 的供 电需 求 : 电
压 设 计 采 用 5 可 充 电锂 电池 输 入 . V 经 电 压 稳 压 . 由 电 源 芯 片 AME 17 33 1 1— .V 提 供 IO 端 口需 要 的 电 压 33 在 核 心 / . V. 板 上 采 用 稳 压 块 MI 5 0 B C 2 7 M5 提 供 C U 内 核 电 压 25 或 18 P .V .V
器 等 这 使 它 特 别 适 用 于 工 业 控 制 . 监 测 系 统 应 用 . 接 口 电 路 与 功 能 方 面 可 在 以 减 少 硬 件 电 路 的 开 销 . 降 低 产 品 的 以
成本。 22 电 源 模 块 .
虽然 降 低 了成本 . 是该 技术 具 有 产 品 但
度 快 . O 口 资 源 丰 富 . 因 此 采 用 以 I /
A RM9 D T MI为 内 核 的 ¥ C 4 0芯 片 作 321 为 监 测 系 统 处 理 器 ¥ C 4 0是 S m— 321 a
sn u g公 司 推 出 的 1/ 2 位 R S 处 理 63 IC
本 系 统 权 衡 低 功 耗 、 成 本 、 定 低 稳
基于GPRS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计 算机 与 网络
基于 GP S昀油并 远程监 控系统 设计 R
莱芜职 业技 术 学 院计算机 系 刘 霞
[ 摘 要】 本文针 对油井分布特点及传 统油井信息监测 方法时效性低 、 成本 高、 维护 困难等 问题 , 出了 G RS 提 P 通信模块构成 的油井 远 程监 测 系统的设计方案 , 并详细介绍 了该 系统结构和各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流程 。 [ 关键 词 ] P G KS网络 远程监控 系统
图 4测控终端数据传输图 系统软件 流程 图 , 如图 4所示。系统上电后 , 首先对 L C I4内部 P 2I 资源进行初始 化 , 得 M 5 模块 和各传感器上 电, 并使 C5 然后启 动 M 5 , E 5 。 初始化 完成后 ,P 2 1 L C 1 4定时启 动测试 ,通 过不 同 ( 下转第 20页 ) 3
MC 5与 SM 卡 连 接 原 理 图如 图 3所 示 。1 5 I 3 1
8 蹦 卡
图 3 MC 5与 SM 卡的连接 5 I 34测控终端软件设计 I
数据服务器
.
I 宙∞ l… … …
I l 一 ’ I Nhomakorabeal
煎 砖 L一 单元 荷巷 主控
璧 r一 C1 壁 L 24 P1
M 5 的 以太 网接入 、 信控制 和数据传输 , C5 通 是通过控 制器 的串 口 发送 A (t nin指令来实 现的。A TAt t ) e o T指令是属于 MOD M 自身通信的 E 套规则和标准 。AT指令 由 A CI S I字符组成 ,以 A T开头和 < R c >结 束, 每条 指令 被执行后 , 无论成功与否 , 模块均会返 回相应的信息 。 由于
油井远程监控系统采集层设备RTM的设计与实现

油井远程监控系统采集层设备RTM的设计与实现李凤民;潘居臣;宋松;肖棋;丁大伟;张威;梁华庆;曹旭东【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6(24)5【摘要】所设计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分别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数据处理层;文章详细介绍了采集层设备RTM(remote terminal measurement)主要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RTM采用ARM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485通信与传输层设备RTU (remote terminal unit)相连,可完成油井油压、油温等生产参数的自动采集、抽油机皮带轮转速的实时检测以及油井启停的远程控制等功能,具有兼容性好、易拓展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所设计的系统已在油田现场部署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及时发现油井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了油井生产安全运行.【总页数】4页(P89-92)【作者】李凤民;潘居臣;宋松;肖棋;丁大伟;张威;梁华庆;曹旭东【作者单位】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数据中心,河北任丘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数据中心,河北任丘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数据中心,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3【相关文献】1.油井监控系统传输层设备RTU的设计与实现 [J], 王文星;梁华庆;曹旭东;李凤民;潘居臣2.基于RTU油井远程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层软件设计 [J], 董明明;孙万蓉;陈梓馥;程璐璐;王政;贾海龙3.基于网络的自动化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现场层设计与实现 [J], 赵建新4.基于网络的自动化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现场层设计与实现 [J], 赵建新5.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梁昌晶;裴宗贤;巩峰;陈亚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范本模板】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技术设计方案介绍公司简介我公司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
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
我公司用户拥有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
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为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最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
我们认为,用户企业运做效率的提升是莱安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
油气田SCADA方案

油气田SCADA方案油气田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方案是一种用于监控和实时控制油气开采过程的系统。
它通过使用传感器、测量设备和数据通信网络,收集油气田中各种参数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一个中央控制中心,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做出实时决策和进行远程控制。
实施一个油气田SCADA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系统:在油气田中布置一系列传感器和测量设备,用于采集各种参数的实时数据,如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并能够通过现场总线或其他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
2.数据传输系统:在油气田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分散和远距离的要求,数据传输是一个关键问题。
可以使用有线通信(如光纤、电缆等),也可以使用无线通信(如无线电、卫星通信等)。
在选择通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传输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3.中央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是油气田SCADA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油井和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显示和存储。
中央控制中心应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能够通过图形界面和报警系统及时展示数据和报警信息。
4.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油气田SCADA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控油井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和维护建议。
5.远程控制:油气田SCADA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对油井和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远程操作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操控设备,进行开关操作、调整参数等。
6.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油气田SCADA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分析可以涉及油气开采效率的分析、投资回报率的计算等。
此外,系统还应提供实时报表和数据可视化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油气田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分析。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油水井实时监控、智能控制和数据分析的系统。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油井开采也日益进入了智能化、自动化阶段。
传统的油井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时监控不足、生产数据反馈不及时、人工干预过多等,制约了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通过在油井井底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参数,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油井的远程监控。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产策略。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智能控制策略,使油水井的生产运行更加高效和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和实现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可以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促进油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油井的开采对于能源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油井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人工监测不及时、数据获取困难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效率低下和生产安全隐患。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油井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测井底传感器实时获取油井状态参数,实现对油井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油井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升油井管理的便利性和效率。
数据分析与反馈则可以通过对油井生产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油井生产情况的精准判断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控制策略的引入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决策,实现对油井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实现与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评估,验证智能油水井管理系统的效果,并为智能油井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公司简介
我公司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
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
我公司用户拥有
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
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为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最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
我们认为,用户企业运做效率的提升是莱安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
承蒙广大用户的厚爱,我公司得以健康发展。
在跨入新的世纪后,公司将加快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更多地开展行业用户的服务工作,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我公司全体员工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未来!我们秉承真诚合作精神向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价格合理,欢迎来人来电咨询、洽谈业务!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该系统是一套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油气田开发专业技术于一体,采用高精度微功耗无线传感器,测量载荷、冲程、冲次、油温、油压、套压、回压、转速、电量等工况数据,为用户提供的油田单井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对油井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时分析,还有间抽、采集密度、开关井、远程变频等远程控制功能。
二、系统拓扑图
采集到的载荷、冲程、冲次、转速、压力、温度等各类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RTU,RTU利用GPRS/CDMA等无线网络将数据传到油田中控室,通过中控室安装的油井生产实时分析优化专家系统对油井进行实实时计算、实时诊断、实时优化、实时发布、实时控制,
从而提出更佳的设计方案。
同样,中控室发出的相关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RTU,实现油井专家对油井的远程控制。
系统拓扑图如下所示:
三、系统组成和功能
3.1 硬件系统
抽油机井采集数据类型: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电量、载荷、冲次、冲程、井口压力、动液面、油温、生产时率、开停井时间等生产参数,并可进行人工/自动远程控制。
螺杆泵井采集数据类型: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电量、回压、油温、载荷、扭矩、转速、动液面、开停井时间等生产参数,并可进行人工/自动远程控制。
电潜泵井采集数据类型: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电量、油压(油嘴前压力)、回压(油嘴后压力)、油温、动液面、开停井时间等生产参数,并可进行人工/自动远程控制。
自喷井数据采集类型:采集油压(油嘴前压力)、回压(油嘴后压力)、油温等生产参数,并可进行人工/自动远程控制采集。
视频监控:能够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的运作情况实时录制,并存入数据库,便于对运作情况的勘查,直观查看现场工况;生产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远程查看现场,初步进行诊断,从而准确安排维修人员,一步到位;使用视频监控功能,防范偷油、破坏等事件发生。
主要硬件产品:一体化示功仪、无线压力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载荷传感器、油井RTU等。
3.1.1 主要硬件产品如下所示:
无线压力变送器无线温度变送器
油井RTU 一体化示功仪
云台(内置摄像机)电量模块
3.1.2 现场安装图
游梁机井现场配置安装图(全无线)
螺杆泵现场配置安装图
电潜泵井、自喷井现场配置安装图
3.2 软件系统
油井生产实时分析优化专家系统的独创内容包括:利用功图、压力、温度、电流、功率等数据,实现油井生产工况实时诊断;远程实时产液量计量、用电消耗计量及能耗分析;应用扭矩法、电能法、功率曲线法等计算和调节抽油机平衡;钢丝绳、玻璃钢、碳纤维等特种抽油杆的抽油机井优化设计;基于诊断、优化设计结果的专家解决方案发布。
系统依据以上复杂的油井工况诊断和工艺参数设计结果,远程实时实现对油井的“大闭环”智能控制。
3.2.1 数据采集功能: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实时的发布在WEB 上。
3.2.2 故障报警功能
停电、停机、回压异常、缺相及电流异常、抽油机抽空、防盗红外监控。
3.2.3 控制保护功能
对油井间抽控制;缺相、三相电流不平衡、自动停机;远程启停控制和开关井场照明灯;井口加药装置、投球装置的自动控制;实现对油井产/掺水液量的自动计量控制;采用生产数据的远程监控与视频图像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
3.2.4 数据通讯功能
单井采用远程数据集散控制中心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中控室采用无线宽带/光缆网络通讯方式实现联网。
3.2.5 数据管理功能
图形方式实时显示压力、温度、载荷、电流、电压、功率等各种生产参数及泵、机等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生产参数超限报警及设备故障报警,预测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提示。
3.2.6 生产管理及遥控指挥
自动记录巡井时间;与油田局域网数据共享;可以通过现有局域网络,在网上远端监控油水井生产现场并进行指挥。
3.2.7 油井产量、电量计量功能
在油井正常运行期间,能够实现远程测试数据的自动录取,根据采集的压力、转速、地面示功图、电量等数据,应用油井量油技术,计算油井产液量,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能及时掌握油井的动态变化和用电情况。
3.2.8 油井生产系统分析与优化决策功能
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生产井参数优化设计、在线诊断、抽油井系统效率分析等。
3.2.8 网络查询功能
通过IE浏览器和专用的视频播放软件,在油田信息网上可随时浏览各油井的各个监控画面、实时生产数据、液量计量、工况诊断、优化设计等结果,查询有关生产报表及分析结果。
四、系统特点
1.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功图测试仪等硬件产品采用个无线、低功耗设计。
一体化示功仪可以直接将数据传送到中控室,省去了RTU,简化了地面流程。
2. 视频监控与数据采集融合技术实现油田专家对油井生产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3. 丛式井系统支持丛式井或距离不大于500 米的井群通过无线模块与井群RTU交互数据,该系统突破了远程控制终端单元只能管理一口井的瓶颈,减少了远程控制终端的使用数量,节省成本和通讯费用,更大程度上优化了井群工况数据采集系统。
4. 软硬一体实现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实时优化、实时发布;
5. 数据采集、管理与深度挖掘利用的完美结合;
6. 综合应用功图、电参、压力、温度等多元数据的实时油井故障综合诊断分析及优化设计;
7. 远程实时系统效率与能耗计算分析;
8. 量化专家经验,实现基于自学习能力的远程智能优化决策与控制;
9. 远程实时对油井的“大闭环”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