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2019 中考历史总练习 -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国际关系是国际利益在某一期间的集合。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分三种种类: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抢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②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侵略与反侵略、称霸与反称霸的矛盾与斗争;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抗衡。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进国际格局变化的最全然缘由是生产力的进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办理国际关系的全然缘由。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略特点重要矛盾结果17 世纪- 19 世纪早期西欧国家抢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从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英国战胜荷兰、法国,成为殖民国家19世纪后期-一战帝国主义从头分割殖民地和抢夺世界霸权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兴起,出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从头分割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系统形成并逐渐崩溃。
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现在期还增添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遇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向进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系统崩溃,第三世界盛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缘由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进展不均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从头切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公司扩军备战;③1914 年 6 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烽火。
〔导火线〕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进展不均衡;②经济危机的阻碍;③法西斯权力的扩充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
经过 1、迸发— 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特别快卷入战争。
2、开战两方—联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4、二大战斗—马恩河战斗、凡尔登战斗、5、结果— 1918 年奥匈帝国崩溃,德国投诚。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近代史:1. 近代史的定义和时期划分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欧洲各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的时期,直至20世纪末,尤其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点。
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初期(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和帝国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纺织业和矿业所引发的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一时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
3. 帝国主义时期与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张领土并控制他国的时期。
欧洲列强争夺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帝国。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参战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全球性的冲突。
战后,多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德国等失败国的负重发展,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国际联盟的建立试图维持和平与国际秩序,但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现代史:1. 冷战与两个阵营的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冷战是指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对抗。
该时期两个阵营分别以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为核心,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斗争。
冷战的高潮主要体现在古巴导弹危机和朝鲜战争中。
2. 联合国的建立与全球治理联合国是1945年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联合国拥有安全理事会和大会等机构,承担着维和、调解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等任务。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 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 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 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 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 基本特征
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 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 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 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关 系,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斗争. 斗争.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等内容。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 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 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 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
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 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 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 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 断加剧。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10_大国崛起试题_含答案
历史专题十大国崛起一、19世纪-20世纪初,英国领先于世界,号称“日不落”。
1、①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③对外侵略,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其聚敛大量财富。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被美、德所超越。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4、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5、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6、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二、法国1、17——18世纪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2、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削弱老对手德国。
5、二战前后同样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6、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致力于发展经济。
欧洲走向联合,1967年加入欧共体。
促进经济发展。
“冷战”期间加入北约组织。
三、德国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经济状况:德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外交: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人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2、一战前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
1914年挑起一战,对协约国宣战,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
3、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4、1919年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法西斯势力抬头。
6、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7、制造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干涉西班牙内战8、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9、二战期间:①1939年9月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专题十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
专题十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重点精华】一、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进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大国强国的争霸”。
其演化过程为:欧洲中心→美苏争霸→多极化趋势。
其基本表现类型为: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二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三是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斗争。
(一)一战前的国际关系1.16~18世纪的殖民扩张与争夺(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过程:①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对外扩张;②17世纪,英、法、荷对外扩张;③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结果:英国成了最大的殖民国家,开始了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不平等的国家关系。
2.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表现:形成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三国协约(英、法、俄)。
(4)影响:两大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最终导致一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5.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6.影响:(1)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德、俄、奥匈、土耳其四大帝国瓦解。
(3)欧亚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4)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开展,如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5)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等,构成该体系。
2019中考历史十四大热点专题知识复习资料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三角贸易(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玻利瓦尔、章西女王)①16世纪初,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出程)(中程)(归程)②后果:从16—19世纪300多年间,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社人口。
③作用: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却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①德、意、奥匈于1882年组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
②英法俄于1907年组成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
(2)、理解: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起止时间:1914年7月底——1918年11月。
①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②结束标志: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4)、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①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②主要战场:欧洲。
③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
④根本原因:各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⑤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基本内容(1)巴黎和会:①1919年1月战胜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英法美操纵。
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②基本内容有: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说明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领土的再分割)和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
③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①1921年,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九国公约》和《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②《九国条约》的基本内容:《九国条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与国际关系总结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与国际关系总结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与国际关系总结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承载着国家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密的时期。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及其与国际关系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一、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内忧主要体现为社会经济问题的多发和政权的腐败。
外患则来自于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尤其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中国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领土丧失的增多,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
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彻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也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更平等的国际关系打下了基础。
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节点,它是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革命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与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四、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力量合作的重要体现。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时期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新中国的成立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新阶段。
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国际关系,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又一重要转折点,它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初三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国际关系解析
历史初三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国际关系解析现代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件和现代世界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塑造了我们所处的国际格局。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探讨现代历史中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美苏关系:冷战格局的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由美国和苏联领导的两极格局时期,称为冷战。
美苏两国代表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经济体系。
双方之间的对抗导致了全球范围的军备竞赛和政治角力。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紧张,但双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与美国的联合国成员国共同抗击纳粹德国,展现了双方在某些领域的合作能力。
然而,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的竞争和对抗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历史的发展。
二、中美关系:合作与竞争中美关系是现代历史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
1972年,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中美两国重新建立了外交关系。
自那时以来,中美关系逐渐从对抗走向合作,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美两国在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中美关系也存在竞争和摩擦,尤其是在贸易和军事领域。
中美两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既影响了中美两国的发展,也对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欧盟和脱欧: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挑战欧盟(European Union)是一个由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旨在通过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来促进欧洲的和平和经济发展。
欧盟的成立促使欧洲国家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一体化,共同制定政策和解决各种共同问题。
然而,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也面临着挑战。
英国于2016年举行了脱欧公投,决定退出欧盟。
这一事件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政治震荡和经济不确定性。
欧盟和脱欧之间的关系紧张,也对现代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亚洲与美国:权力平衡与地缘政治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洲际之一,拥有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专题十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十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归纳整理知识要点
1、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和平。
2、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发展
3、二战启示:见九下笔记P48-49
4、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等。
5、合理化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大反恐力度
6、美国、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①科教兴国;②“制度创新”;③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④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化步伐。
7、西欧、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①美国的援助和扶持;②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③采用最新科学技术等。
8、美国、日本崛起的启示:
①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②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9、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二)国际联盟(国联)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四)联合国
(五)欧洲联盟(六)北约和华约
(七)世界贸易组织(WTO):见课本(八下78)
(八)亚太经合组织(APEC):见课本(八下78)
其中至今存在的全球性政治组织:联合国;
全球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联合国”;区域性军事政治组织:北约;
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区域性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点整理讲解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点整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分别为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
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衡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及意义:1648年10月24日,在德意志威斯特法利亚的闵斯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天主教同盟和法国及奥斯纳布鲁克谈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所分别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威伐和约》的主要内容是:(1)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可以单独宣战与媾和;荷兰与瑞士获得完整主权,摆脱神圣罗马帝国而真正独立;(2)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割让给法国,梅斯、土耳与凡登三个教区归属法国得到进一步确认;瑞典得到波米瑞尼亚等地,控制了波罗的海与北海沿岸;(3)瑞典和法国通过领土扩张,可以在任何时侯干涉德意志事务;(4)卡尔文教派与路德教派应享有同等的权利;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
(1)开创了以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确立了主权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确立了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违约则须予以集体制裁的原则,确立了常设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极大推动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3)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形成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在国关史上占重要地位。
世界史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
国际合作是指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活动,以实现共同利益。
国际冲突则是指各国之间由于利益分歧、意识形态差异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和争端。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数字经济的崛起、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关系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应加强数字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数字安全、数据隐私等挑战,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总结词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近3000人死亡。
1. 9/11事件
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旨在消灭恐怖组织并防止恐怖袭击再次发生。
2. 反恐战争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维护全球公共安全。
3. 国际合作
国际恐怖主义与全球公共安全
世界史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CATALOGUE
目录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概述 国际关系核心概念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大事件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与挑战 Nhomakorabea01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概述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指的是自16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主要涉及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受到欧洲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错综复杂。
两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国际关系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了解国际关系的知识,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当代国际局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历史中关于国际关系的知识点整理。
一、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1. 国家:具有独立政权和领土的社会组织,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
2.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国土、政权和外交权力,不受其他国家干涉。
3. 国际法:为规范国家间关系而制定的法律和准则,包括国际公约、习惯法等。
二、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1. 古代国际关系: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希腊等文明古国之间有贸易和战争等相互关系。
2. 现代国际关系:15世纪开始,欧洲的殖民扩张和经济竞争导致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导致多国间的战争和冲突,结束了以欧洲强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国际关系的主要流派1. 冷战时期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追求自身国家利益,并通过强硬的态度与引导力来保护自身利益。
2. 和平主义:强调国际和平和合作,反对战争和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3. 世界系统理论:将国家视为一个国际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强调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四、国际关系的重要组织和机构1. 联合国(United Nations):成立于1945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等。
2.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负责处理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并促进全球自由贸易。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协调全球货币政策,促进国际金融稳定。
五、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和议题1.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长期对抗。
2. 非洲独立运动:20世纪中期,非洲多个殖民地纷纷独立,标志着以欧洲殖民帝国主义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的动荡。
初中历史现代史与现代国际关系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初中历史现代史与现代国际关系知识点的详细总结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涵盖了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众多重要事件和关系。
了解现代史的知识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培养历史观和国际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总结初中历史现代史与现代国际关系的知识点。
一、近代史的背景与基本概念1. 近代史的起点:近代史通常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为起点,标志着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宗教改革则引起了欧洲的宗教分裂和宗教战争。
3.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近代史见证了农奴制的瓦解、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工业革命更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影响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列强探索和殖民扩张的篇章,推动了欧洲文明向全球的传播。
2. 科学革命:16世纪至17世纪的科学革命对于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3. 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了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变革之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开启了现代化的道路。
三、列强争霸与帝国主义1. 列强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通过武力和经济手段在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广泛的殖民地。
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成为全球帝国。
2. 帝国主义的背后动因:列强争霸的背后是经济利益、土地资源和政治势力的角逐。
帝国主义导致了殖民地经济剥削、文化传播和民族意识觉醒。
3. 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重新分布。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 冷战与两极格局: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代表性事件是东西方在柏林进行的分裂和封锁,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抗。
中国近现代外交与国际关系(2019年10月)
一、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
1、明清外患与中国的盛世危机(倭与西葡)
2、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华侵略(鸦片战争) 与不平等条约(《南》《天》《北》)
3、二工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甲午 与八国)与不平等条约《马关》辛丑》
4、一战前后日本扩大对华侵略与美国矛盾
( 占领山东—21条—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一、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
5、 30年代日本突破华盛顿体系与40年代美 国对华援助
(日本侵略中国史实:1931—1935—1937)
(美国对华援助的史实:帮助中国抗日与帮 助国民政府反共)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43年—1945年与 美国40年代后期对华控制)
近代外交特点:弱国—不自主—权利丧失— 不平等
二、新中国独立外交成就
(二)17世纪为第二阶段,以荷兰、英国、法 国的殖民活动为主。争霸活动已经由国家公开 直接进行,战争成为最重要的斗争手段。
(三)18世纪为第三阶段,荷兰衰落、英法激 烈争夺,英国取得海外殖民霸权
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2. 18世纪末期—19世纪上半期法英俄三国 对欧洲霸权的争夺
资幻想帝支持,承认 90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21
国民政府二战中地位有所提高:抗日 反法 西斯同盟
出席开罗会议《开罗宣言》等
; 赋能 赋能网
;
今无忧矣 仁智请一言而死 大首领悔落拽何已下 因拜之 三军冤痛不为用 思明居驿 仍令袭其兄官爵 "臣是蕃人 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兵击奚 乌罗浑 猪儿以头戴之 其君长咄罗遣使贡名马丰貂 思明先遣李归仁以步卒一万 为贼覆败 累拜右领军大将军 李庭坚 少孤 临汝太守韦斌降于 贼 禄山不敢过 宏晖弃甲而遁 兼特进 浑部为皋兰州 过折为可突于余党泥礼所杀 为其副 逾墙出 "骆悦入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专题五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争霸世界的斗争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2.表现: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结果: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统治秩序,20年代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为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一体系内部隐含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等矛盾。
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它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3.解体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遭到破坏。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打破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状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三、二战前的国际关系(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英法的绥靖政策(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
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本质。
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4.应对危机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意、日)1.原因:①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2.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法西斯国家加紧扩军备战,疯狂对外扩张,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8【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考点解析及精练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8【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考点解析及精练专题线索考点串讲世界格局的变化建立(1)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2)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提出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维持“一超多强”局面。
“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重要的国际会议法国巴黎操纵国:英、美国华盛顿操纵国:美、等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苏、英对德国进行民主化改造和分区占领;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重点拓展1.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①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遭拒引发五四运动;②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第二次:①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②美国对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发生内战,结果国民党败退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孤立政策,还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在中共的领导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2019中考历史重点-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doc
2019中考历史重点-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矛盾。
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2、17世纪: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8、一战后: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10、二战后: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2019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八 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专题八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一、重要的国际会议1、巴黎和会:(1919年,法国巴黎)①参加者:英、法、美等27个国家参与会议。
但是会议被三巨头即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②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签订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
④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①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②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其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毛泽东:“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3、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①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②主要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③影响:是英翻绥靖政策的典型产物,使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
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4、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联雅尔塔)①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②目的: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③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缔结《雅尔塔秘密协定》,以牺牲中国国家利益为条件,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④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重要的国际组织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②三国同盟:德、意、奥。
三国协约:英、法、俄;③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一、三角贸易(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①16世纪初,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出程)(中程)(归程)
②后果:从16—19世纪300多年间,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社人口。
③作用:三角贸易
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却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
展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①德、意、奥匈于1882年组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
②英法俄于1907年组成三国
协约,核心是英国。
(2)、理解: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起止时间:1914年7月底——1918年11月。
①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
②结束标志: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4)、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①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②主要战场:欧洲。
③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④根本原因:各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⑤重大
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基本内容
(1)巴黎和会:①1919年1月战胜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英法美操纵。
签
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②基本内容有:阿尔萨斯、洛林归
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说明凡尔赛体系
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领土的再分割)和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权益移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
③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①1921年,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九
国公约》和《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②《九国条约》的基本
内容:《九国条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
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意义:它打破了
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局面。
④华盛顿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
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确立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自身利益和
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1、理解: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德、意、英、法举行会议,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割让给德国。
这就是慕尼黑阴谋。
影响: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即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妥协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妥协政策。
)
2、识记: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3、识记: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
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①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
扩大。
1941年9月,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4、识记:《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5、识记: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1945年初,美英苏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有:①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战
后德国由苏美英分区占领。
②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③组建联合国。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和开罗会议决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
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
6、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
①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②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于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③1945年4月,苏军攻占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战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阿里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
五、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①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②经济上,实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影响: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①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了
巨大影响。
②1991年和2003年的海湾战争。
③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首次越过联合国以“人权”为幌子打击南联盟。
3、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和发展
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①“一超多强”指:一超:美国;多强: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
②世界政治
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