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89a14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a.png)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一、仁爱篇1. 《论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用自己不希望遭受的待遇对待他人,倡导了一种宽容、仁爱的道德观念。
2. 《孟子·尽心上》:“人之性,善恶皆备焉;其所先学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本善,人们应该以良好的品德作为先学之事,从小就培养出善良的品性。
二、修身篇3. 《大学·修身》:“修身而正其家,其身之理也。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先修身,使自己道德修养完善,然后才能影响和改善家庭,实现个人与家庭的和谐共处。
4. 《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要通过不断温习已学知识,使其牢固掌握,从而能够运用于新的学习和教学中。
三、治国篇5. 《大学·治国》:“治国必先齐其家。
”这句话强调了治国之道的首要是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使家庭和睦,个人品德高尚,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6. 《孟子·滕文公上》:“礼者,治之纲纪也。
”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它是治理国家的纲领和准则,能够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四、修身篇7. 《中庸·中庸》:“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中庸,才能使国家和民众长久稳定。
8. 《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少言而多行,注重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五、修身篇9. 《论语·颜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应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给他人。
10. 《大学·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说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和逻辑,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儒家经典名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仪等,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诗经论语孟子名句
![诗经论语孟子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11d0a830b4c2e3f572763bd.png)
《论语》名句补充1.巧言令色,鲜矣仁。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8.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孟子》名句补充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2.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荀子》名句补充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5.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26.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老子》名句补充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9.治大国,若烹小鲜。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庄子》名句补充3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4.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诗经》名句补充3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国风·卫风·硕人》3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国风·周南·汉广》3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豳(bīn)风·七月》38.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文言文中的巅峰之作,十大名句
![文言文中的巅峰之作,十大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e7c0b6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1.png)
文言文中的巅峰之作,十大名句文言文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其中的十大名句是:
1. 孟母三迁,不善始者不善终。
2.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 史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 春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 尚书,民无信不立。
8. 詩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9. 庄子,逍遥游,饮酒酣歌,人生在世不称意。
10. 荀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些名句凝练地表达了古代文言文的智慧和哲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言文中的巅峰之作。
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名句不仅在古代文言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引用。
通过这些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智者的睿智和睿智,从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5645c3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f.png)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论语》《孟子》名篇名句从孔子到孟子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人的起点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8.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9.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仁者爱人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孟子》名句70句背诵
![《论语》《孟子》名句70句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09ba1343767f5acfa1c7cdbc.png)
论孟名句背诵70句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译文:孔子说:“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在其中也是很快乐的。
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一般轻。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篇》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样,子路没有说。
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哪,发愤努力以至都忘了吃饭,而快乐以至忘掉了忧愁,竟然连自己就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啊。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篇》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篇》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
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
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6、子曰:“乡(一乡之中)愿(貌似忠厚者),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篇》译文: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孔子说:“没有是非的好好先生,是损害德行的人。
儒家经典名句关于弘扬传统 -回复
![儒家经典名句关于弘扬传统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42c5d4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2.png)
儒家经典名句关于弘扬传统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典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关于弘扬传统的儒家经典名句:1.孔子《论语》:●"不学礼,无以立。
" - 意指学习礼仪是确立立场的关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表明通过对古人智慧的学习,可以成为他人的良师。
2.孟子《孟子》:●"父母呼,应勿缓;朋友呼,应不迟。
" - 强调恪守家庭和友情的道德义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 表达通过艰苦努力才能担负起伟大使命的观念。
3.孙子《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提醒人们重视军事的重要性,保障国家的安危。
4.荀子《荀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 强调通过教化和道德引导,可以培养出有责任感和自律的公民。
5.孔子《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对国家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提倡对古代智慧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后来者。
6.孟子《尽心上》:●"弘扬仁义,不忘传统德行。
" - 呼吁人们在追求利益和个人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 表达了担起社会重任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观念。
7.荀子《劝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 鼓励人们不断进取,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强调尊重和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传统中的亲情和社会责任。
这些儒家经典名句强调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如学习礼仪、尊敬父母、恪守道德规范等。
论语 孟子 情景式名句默写
![论语 孟子 情景式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ba57d628e9951e79b8927ef.png)
•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 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
• 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 者也。 •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 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 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来自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 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 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论语》
•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 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 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 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 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年级《论语》《孟子》经典名句
![五年级《论语》《孟子》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cca26a2010661ed9ad51f3a6.png)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而卑贱的小人仅仅狭隘得从自身利益出发。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弄不明白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
4、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谋划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自己是否温习了?6、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件事能容忍,哪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吗?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的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缺点。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10.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敬自己家的长辈,再推及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再推及别人家的孩子。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有道义的人,支持的人就多;没道义的人,支持的人就很少。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这样的人才可称作大丈夫。
(完整版)常见论语孟子庄子名句打印版
![(完整版)常见论语孟子庄子名句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9ebbe7375a417876f8f37.png)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70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学而》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a91b25a45177232f60a2cb.png)
高考《论语》《诗经》名句及翻译《论语》名句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孟子》名句
![《论语》、《孟子》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bd8da1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论语》、《孟子》名句《论语》、《孟子》名句集锦《论语》及《孟子》中的名句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论语》、《孟子》名句,欢迎阅读。
《论语》名句集锦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四大圣贤(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经典名言名句及解释
![四大圣贤(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经典名言名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885c0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png)
四⼤圣贤(孔⼦、⽼⼦、孟⼦和庄⼦)经典名⾔名句及解释⼀、孔⼦经典名⾔名句:1、⾔必信,⾏必果。
(论语·⼦路)解释:说话⼀定守信⽤,⾏动⼀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安下必来。
3、朝闻道,⼣死可矣。
(论语·⾥仁)解释: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佾)解释: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解释:(教学⽣)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形的)⼀个⾓,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解释:聪明,爱好学习,向下⾯的⼈请教⽽不以为耻。
分7、⼰所不欲,勿施于⼈。
(论语·颜渊)解释:⾃⼰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
8、仰之弥⾼,钻之弥坚。
(论语·⼦罕)解释: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努⼒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不厌,诲⼈不倦。
(论语·述⽽)解释:学习永不满⾜,耐⼼地教导别⼈⽽不倦怠。
10、⼈⽆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解释:⼈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解释:学习知识并按⼀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兴的吗?12、⼯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解释:做⼯的⼈想把活⼉做好,必须⾸先使他的⼯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解释:过去的已经⽆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坦荡荡,⼩⼈长戚戚。
(论语·述⽽)解释:君⼦⼼胸平坦宽⼴,⼩⼈局促,经常忧愁。
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cb30ddd0b4c2e3f5627639d.png)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儒家经典名言摘录国学十六句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篇:1、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周官》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四书五经》名句50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五经》名句50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33aae3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png)
《四书五经》名句50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孟子曰:“道不远人,人远道。
”4.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 孟子曰:“人之君子,于人也谓之仁。
行义以仁,行义以仁,使民无有怨心。
”6. 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孟子曰:“人皆有不已之心,而未之有也。
”8. 孟子曰:“人皆有才,我不如人之才,我有志,人皆有志,我不如人之志。
”9. 《大学》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1. 《中庸》曰:“为政不以苛,政民以德,与之怨。
”12. 《中庸》曰:“中庸之道,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知,即为中庸,中庸即可乐也。
”13. 《中庸》曰:“人不知而不愠,时不行焉,虽曷的之、关雎之类,不得於心。
”14. 《中庸》曰:“小人未知,阅之使止。
”15. 《中庸》曰:“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道生,则德修,德修,则茂,茂则覆。
视之楼然天下。
”16. 《中庸》曰:“未知,莫若炳,未知,莫若炳,炳而后知止,知止所以容,容所以久。
”17. 《中庸》曰:“言听律而立,得其天也,得天,啬哉?为天下立,什为而设?为利也。
”18.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9. 《论语》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0. 《论语》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有鬼神。
”21. 《论语》曰:“未能信,焉能治?”22. 《论语》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4. 《论语》曰:“政在我也,不能宽,多难责也。
”25.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6. 《论语》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7. 《论语》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72e0b964431b90d6c85c7b9.png)
《论语》《孟子》《诗经》名句及翻译《论语》名句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和朋友交往,能够说话算数。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上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孟子》常见名句
![《论语》《孟子》常见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b0198e044431b90d6c85c71d.png)
《论语》、《孟子》常见名句1.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蔽:概括。
思无邪:思:思想。
无邪:不邪恶。
译文:《诗经》三百篇,一句话概括,就是它的思想纯正无邪。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译文: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5.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译文:“不埋怨天,不责备人,我学了些平凡的知识,从中领悟了高深的道理。
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译文: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译文:八佾: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
是:此,这个。
忍:容忍;一说忍心,狠心。
孰:什么。
意谓这件事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啊!一说这样的事都忍心干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心干出来呢!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作者: ————————————————————————————————日期:ﻩ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论语》简介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4、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
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论语》十则课文译评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2、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2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4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4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49、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50、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5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
他犯论语经典语录1、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yi)》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5、不迁怒,不贰过。
《雍也》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7、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子张)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学而)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季氏)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13、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学而)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述而)16、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2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2、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灵公) 3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7、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3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微子)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4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4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4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4、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4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46、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本文摘自励志人生,《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