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基本原理、常见应用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则相反,它能够提供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同时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电子的转移导致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的转移和能级的变化。
在反应中,还原剂的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被氧化剂的电子所接受。
这个过程导致了能级的变化,同时释放出能量。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燃烧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火柴和煤都是通过燃烧产生热能,这是燃料被氧化剂氧化的结果。
此外,电池也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工作的。
电池通过将还原剂和氧化剂隔开,使得氧化还原反应逐步进行。
电子在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常见的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储存。
此外,高聚物的合成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例如,常见的聚合反应中,单体被还原剂的电子氧化,从而形成多聚物。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合成高聚物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解题方法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
要掌握解题的方法,首先需要了解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等。
对于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氧化剂的变化程度。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各种金属离子等,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概念⑴.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
如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类型之一,包括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等。
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了很多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电子转移反应。
它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一个物种失去或得到电子,从而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化学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根据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加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物质的氧化状态增加。
(2)脱氧反应:物质与还原剂反应,物质的氧化状态减少。
(3)还原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反应,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自身被还原。
(4)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自身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是电子转移,即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能够给予电子,而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反映了物质电子的转移过程。
这个转移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反应过程中能量和物质的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般情况下,氧化剂能够得到电子,从而将自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从而将自身氧化。
这种电子转移过程,可以通过配位化学、红外光谱等方式进一步证实。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产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被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催化、分离、提纯等方面。
例如,氧化剂可以用于合成某些酸、碱、氧化物等物质,还原剂可以用于某些金属的提纯。
在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也经常用于除臭、净水、消毒等方面。
例如,用氯等氧化剂消毒、汲取井水可以用还原剂使铁水离子还原等等。
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反应平衡、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需要我们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知识点解析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知识点解析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多个方面,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深入解析一下这部分内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氧化,自身被还原,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还原剂则是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还原,自身被氧化,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例如,在反应 2H₂+ O₂= 2H₂O 中,氢气(H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氢气被氧化,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氧化产物;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2 价,氧气被还原,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还原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分别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同一种元素,桥上标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总数以及化合价的升降情况。
以 2KClO₃= 2KCl + 3O₂↑为例,从氯酸钾(KClO₃)中氯元素指向氯化钾(KCl)中的氯元素,桥上标明“得到6e⁻,化合价降低6”;从氯酸钾(KClO₃)中氧元素指向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桥上标明“失去 12e⁻,化合价升高12”。
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从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桥上标明转移电子的总数。
比如在反应 Fe + 2HCl = FeCl₂+ H₂↑中,从铁(Fe)指向盐酸(HCl)中的氢元素,桥上标明“2e⁻”。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氧气(O₂)、氯气(Cl₂)等。
高中化学学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考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氧化还原反应》①基本定义:简单来说,氧化还原反应就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反应里一些原子失去电子,这就是被氧化了,另一些原子得到电子,那就是被还原了。
比如我们平常说的生锈,铁和氧气反应变成铁锈,铁原子就失去电子被氧化了。
②重要程度:在高中化学里非常重要,基本贯穿了化学学习的各个板块,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电化学等都离不开它。
③前置知识:得先懂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元素化合价有一定认识,像常见元素如氧通常是-2价等。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就是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还有像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高中化学里它属于化学反应类型这一块的核心内容,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去解释。
②关联知识:和元素周期律有关联,因为元素的化合价跟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还和电化学紧密相连,像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中等。
难点在于电子转移的数目计算,以及一些复杂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关键点就是准确判断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④考点分析:在考中相当重要。
考查方式包括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有电子的转移,同时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不过要注意,单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电子的转移有时候需要仔细分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②特征分析:最主要特点就是元素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
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氢元素从0价变成+1价,铜元素从+2价变成0价。
③分类说明:可以按照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类型分类,比如金属单质做还原剂与非金属单质做氧化剂的反应等。
④应用范围: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要考虑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在一些离子反应的环境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离子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的电子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通常,一个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而得到电子的过程则称为还原反应。
二、氧化数的表示方法氧化数是一个描述原子或分子电子分布的数值,常用来表示原子或分子的氧化状态。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单质化合价为零。
三、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及其实例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替代另一种单质的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多种单质的反应,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4.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计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是重要的考点。
电子转移数等于化合价变化数乘以参与反应的原子个数。
五、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1.工业制硫酸:利用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酸。
2.汽车尾气处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金属的冶炼:金属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如铁的冶炼。
六、歧化与归中反应特点及实例分析1.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特点是在一个分子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特点是电子转移发生在同一元素之间。
七、酸碱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酸碱条件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通常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减弱;在碱性条件下则相反。
此外,酸碱条件还可能影响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生成。
八、配平技巧和策略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采用多种技巧和策略,如化合价升降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法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Ⅴ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电子转移的反应(2)特征: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架构3.相关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抓住概念、正确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其关键1.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的分析[讨论]1.在5NH4NO32HNO3+N2↑+9H2O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5B.5:5C.5:3D.5:82.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 具还原性、⑥X2+具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D.①③④⑤2.电子得失的分析及其守恒原理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方法分析: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
[讨论]1.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以5: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2B.N2OC.NOD.NO22.在化学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发生时,1molCu2+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是()A.1/5molB.11/5molC.2/5molD.1/3mol三、氧化剂、还原剂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同种物质的不同元素(离子)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如:HCl与活泼金属、MnO2(2)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3)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性一种具体的物质在与不同的物质反应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性。
如:SO2与H2S、Cl2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利用周期表判断(2)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4)根据电化学原理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放电顺序等(5)一般同种元素的离子氧化性;高价离子>低价离子[讨论]1.常温下,下列反应都能向右进行:2W+X2=2X-+W2,2Y-+W2=2W-+Y2,2X-+Z2=2Z-+Y2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X-、Y-、Z-、W-中的Z-的还原性最强B.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弱C.2Z-+Y2=2Y-+Z2不能向右进行D.还原性X->Y-2.用X、Y、Z三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经一段时间后,合金的表面只有Y的化合物出现。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高考化学讲义氧化还原反(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会判断有关概念。
(中频)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频)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和本质2.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间的关系(1)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2)与电极反应的关系:①原电池: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②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1.常见氧化剂(1)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一般被还原为Cl-。
(2)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3)过氧化物:如H2O2,一般被还原为H2O。
2.常见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一般被氧化为Zn2+。
(2)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一般被氧化为H2O。
(3)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CO2。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用单线箭头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如MnO2与浓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2)双线桥法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得失及电子数目。
如Cl2和NaOH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5)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6)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故浓H2SO4不能干燥SO2( )【答案】(1)×(2)×(3)√(4)×(5)×(6)×2.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题二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二氧化还原反应【主干知识整合】一.了解基本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 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 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氧化性、还原性大小的比较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a、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b、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2KMnO4+ 16HCl = 2KCl + 2MnCl2+ 5Cl2↑ + 8H2O(常温)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加热)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2Fe + 3Cl 22FeCl3,S + Fe FeS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Fe3+、Fe2+),可判断氧化性:Cl2>S。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的应用。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相关概念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的还原性比Al强。
应用举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KMnO4发生__________反应,HCl发生________反应,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生成1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答案KMnO4HCl Cl2MnCl2还原氧化还原酸2×6.02×1023(或1.204×1024)2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H2O。
归纳。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O2↑+2H2O。
归纳。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归纳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
注意事项: (1)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2)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3)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得(或失)电子数=元素化合价变化数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子数,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又有还原性,如 ( Fe2+、S、Cl2)。
应用于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3.强弱律: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强还原性的还原性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 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剂 + 还原性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
↓
↓
↓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还原性 弱氧化性
应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 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中失电子被氧化,而不是失电子被还原。
答案:A
1.守恒律: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还原性失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 反应)。
应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Fe3+、KMnO4中
等);元素
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
【例1】 (2009·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整理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整理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片:概述1.概念:一种物质被氧化,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注意:该处的“一种”是广义的“一种”,非就是一种,可能是多种。
有被氧化、还原的物质即可)2.特征:有化合价的改变。
3.实质:有电子的转移。
(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形成极性共价键,统称电子转移)4.关系:⑴氧化和还原的关系:是一个反应的不同对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是两个孤立的反应。
像“买和卖”一样。
⑵和四类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
(注意: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的转变等)⑶和有机氧化还原的关系有机的氧化是除氢或加氧,还原是除氧或加氢,若从化合价(氧化数)的改变看,和无机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致的。
⑷几个重要概念间的关系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做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5.表示:⑴单线桥法例:⑵双线桥法例:第二片:规律1.守恒规律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各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
2.先后规律氧化、还原性强的氧化、还原剂,优先被还原或氧化,如在FeBr2和FeI2的混合液中滴入氯水,因还原性I->Fe2+>Br-,所以,I-最先被氧化,当Fe2+部分被氧化时,溶液中肯定没有I-,Br-一定还没有被氧化。
3.价态规律:⑴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注意:非价态愈高氧化性愈强,价态愈低还原性愈强)。
⑵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处于不同价态时,生成物往中间价态靠拢(注意只靠近,不交叉。
也有叫归中规律的)如:H2S+H2SO4(浓)=S+SO2+H2O,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S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拔高)(学生版)
第0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定义: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之为氧化还原反应2.特征: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3.本质: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两种情况。
(1)从原子结构来看,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当Na与Cl2反应时,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这样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如图)。
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Na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Cl2被还原。
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Na发生了氧化反应,Cl2发生了还原反应。
(2)H2与Cl2的反应则与此不同。
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发生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
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H2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C12被还原。
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H2发生了氧化反应,C12发生了还原反应。
二、两剂两产物(升失氧降的还)1.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2.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3.氧化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即化合价升高的生成物)。
4.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即化合价降低的生成物)。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总结
离子反应方程式与离子共存(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SiO32-、AlO2-、S2O3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重要方程式S2O32-+2H+=S↓+SO2↑+H2O)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 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不能共存。
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由于Fe3++SCN-[Fe(SCN)]2+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双水解” Al3+和HCO3-,Al3+和CO32-,Al3+和S2-,Al3+和HS-,Al3+和AlO2-,Fe3+和AlO2-,Fe3+和HCO3-,Fe3+和CO32-,NH4+和AlO2-等。
特别注意:NH4+和CO32-、NH4+和HCO3-、NH4+和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五)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注意有NO3-时产生的不是氢气而是氮氧化物)、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等。
知识清单03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03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01 元素的化合价1.化合价的定义、实质和表示方法:(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2)实质: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①位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如+1-22H O);②书写顺序:先写正负,后写数值;2.正确理解化合价:(1)离子化合物的化合价(2)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的化合价3.化合价的数值及正负判定4.元素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价原则:①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0②离子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电荷③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价;④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非金属元素显正价;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⑥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如:硫、碳等;⑦“根”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
(2)常用等量关系①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或2③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a.等于0的短周期元素:H、C、Sib.等于2的短周期元素:N、Pc.等于4的短周期元素:Sd.等于6的短周期元素:Cl(3)化合价的范围:+1≤最高价≤+7,-4≤最低价≤-15.化合价的特殊点(1)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2)O元素有正化合价,但是没有其所在族的最高正化合价(3)硼元素只有+3价(4)氢元素的化合价①金属氢化物中,氢显-1价,如NaH、NaAlH4、②非金属氢化物中,氢一般显+1价,如NH3、CH4、B2H6(5)氧元素的化合价①普通的含氧微粒中,氧显-2价②含O 22―或―O ―O ―的微粒中,氧显-1价③在S 2O 82―()中,过氧键中的两个O显-1价,其余的O 显-2价。
④在CrO 5中,两个过氧键中的4个O 显-1价,其余的O 显-2价。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1.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3.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4.电子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典型例题】题组一电子转移数目判断与计算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B项,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正确;C项,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D项,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整理
对于化学的高考复习,其实很简单,我们要善于用联系法,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理出主线,在逐项、逐个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拓展分析记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片:概述
1.概念:一种物质被氧化,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注意:该处的“一种”是广义的“一种”,非就是一种,可能是多种。
有被氧化、还原的物质即可)
2.特征:有化合价的改变。
3.实质:有电子的转移。
(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形成极性共价键,统称电子转移)
4.关系:
⑴氧化和还原的关系:
是一个反应的不同对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是两个孤立的反应。
像“买和卖”一样。
⑵和四类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
(注意: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的转变等)
⑶和有机氧化还原的关系
有机的氧化是除氢或加氧,还原是除氧或加氢,若从化合价(氧化数)的改变看,和无机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致的。
⑷几个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做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
5.表示:
⑴单线桥法例:
⑵双线桥法例:
第二片:规律
1.守恒规律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各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
2.先后规律
氧化、还原性强的氧化、还原剂,优先被还原或氧化,如在FeBr2和FeI2的混合液中滴入氯水,因还原性I-Fe2+Br-,所以,I-最先被氧化,当Fe2+部分被氧化时,溶液中肯定没有I-,Br-一定还没有被氧化。
3.价态规律:
⑴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中间价
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注意:非价态愈高氧化性愈强,价态愈低还原性愈强)。
⑵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处于不同价态时,生成物往中间价态靠拢(注意只靠近,不交叉。
也有叫归中规律的)如:H2S+H2SO4(浓)=S+SO2+H2O,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SO2。
另:浓硫酸可以干燥SO2(二者硫元素无中间价态,不反应)。
⑶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一般可以向相邻价态歧化(也有叫歧化规律的),如:Cl2+2NaOH=NaCl+NaClO+H2O.条件不同时,也有可能其他歧化方式。
第三片:对比
即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对比,其常见标准有:
1.依据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所有物质中,氧化剂氧化性最强,还原剂还原性最强。
2.依据反应条件。
和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的不同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条件要求愈高,如:浓度、温度、压强等(不包括催化剂),其还原性(或氧化性)就愈弱。
反之,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愈靠前,还原性愈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愈弱,Fe3+氧化性强于Cu2+,是正常价态的对应离子)。
4..依据元素周期表。
金属的还原性:同周期原子序数愈小(靠左)、同主族原子序数愈大(靠下),还原性愈强,。
非金属的氧化性:同周期原子序数愈大(靠右)、同主族原子序数愈小(靠上),氧化性愈强(对应阴离子氧化性愈弱)。
5.根据电化学判断。
⑴原电池中:
①负极还原性强于正极,
②正极优先放电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⑵电解池中:
①阳极优先放电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②阴极优先放电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第四片:配平(1)
1.原则:遵循三大守恒。
2.步骤: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3.方法:十字交叉法。
附:例题:NH3+O2=NO+H2O,
⑴先正确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及1mol的该物质得失电子总数:
⑵交叉电子得失总数目为对方系数:→4NH3+5O2=NO+H2O,
⑶调整氧化还原产物系数:4NH3+5O2=4NO+6H2O,
⑷最后调整非氧化还原元素系数,该反应已平,无需调整。
①若得失电子有公约数,要约掉再交叉,例:2H2S+SO2=3S+2H2O
②若系数出现分数,要扩大相应倍数,例:8NH3+6NO2=7N2+12H2O
③化合反应和归中反应要从前往后配,而分解反应及歧化反应要从后往前配,具体方法和前面一样。
例: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④部分氧化还原的反应,应先配平氧化还原部分后,再加上未被氧化还原的。
例:过量的铁粉和稀硝酸的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⑤多种元素变价的反应,一定注意是1mol的该物质得失电子总数。
例:
如果是生成多个价态物质,按照要求,按一种物质处理。
例:一定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Fe2+和Fe3+之比是2∶3,其方程式的配平如下:15Fe+52HNO3(稀)=6Fe(NO3)2+9Fe(NO3)3+13NO↑+26H2O
第四片:配平(2)
⑦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先配电子守恒、再配电荷守恒(有时根据反应环境补充H+或OH-等相关离子)、最后配质量守恒。
例: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⑧复杂的离子反应,亦如此。
例:Cu2S使酸性K2Cr2O7溶液褪色3Cu2S+5Cr2O72-+46H+=6Cu2++3SO42-+10Cr3++23H2O
⑨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关键标对C元素的化合价(氧化数),方法完全一致。
例:碱性条件下乙烯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MnO2,同时被氧化为乙二醇的离子方程式。
3CH2=CH2+2MnO4-+4H2O=2MnO2+3HOCH2CH2OH+2OH -
很明显,标对化合价是解决配平的根本出发点,至关重要,通常的标
价通常是:先标金属后标非金属(因金属只有正价,有负价的一定是非金属),非金属内部的标价顺序及标价为:,后标的非金属都是以化合价代数和等于O进行计算而得(计算得的数值0、分数、带X的都无所谓)
⑸计算:均利用的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