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课堂练习题修订版
《浪淘沙》训练单
![《浪淘沙》训练单](https://img.taocdn.com/s3/m/19e0f4bdd1f34693daef3e20.png)
《浪淘沙》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姓名:设计者:李小龙亲爱的同学们,敢于挑战吗?试试看,你一定行!相信自己!【基础训练】
默写古诗《浪淘沙》并回答问题。
1、《浪淘沙》的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诗用()的手法,描绘了黄河的()。
作者用()的口吻,表明了他们对()的向往。
2、“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中“曲”的读音是();这句采用的是()的修辞手法,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画:
【拓展训练】
古诗七彩园(填颜色)。
1、九曲()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
3、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4、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自己评:组长评:教师评:。
第11课 《古代诗歌三首》(分层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第11课 《古代诗歌三首》(分层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2776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c.png)
第11课古代诗歌三首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 环绕(rào) 天涯B.花木成畦(qí) 南朝(cháo) 黄莺C.浪淘风簸(bǒ) 织女(zhī) 毛檐D.两山排闼(dá) 银河(yín) 酒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选项A,九曲黄河(qǔ)改为:九曲黄河(qū),意思是迂回曲折的黄河。
选项B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选项C,毛檐改为:茅檐,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
茅檐指茅屋。
选项D,两山排闼(dá)改为:两山排闼(tà),意思是两座大山打开门。
2.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山城,山村。
C.茅檐长扫净无苔 苔:青苔。
D.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一千里地。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选项A句子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句意“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其中“簸”意思是“掀翻,上下簸动。
颠簸”。
此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B句子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句意“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其中“山郭”意思是“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此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C句子出自宋代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句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其中“苔”意思是“青苔”。
此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D句子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句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其中“千里”意思是“形容面积广阔”。
此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3.“浪淘风簸自天涯”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边际B.范围C.限度【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部编版最新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加深练习题
![部编版最新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加深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68946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6.png)
部编版最新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加深练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回忆所学课文,完成练习。
1.在心里背一背刘禹锡《浪淘沙其一》,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个四字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2.____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画线句子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从“腾细浪”“走泥丸”中,我体会到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_____情感。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揭示渔夫__________的特点。
二、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
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
结,是_______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_____,又有解结的_____。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_________。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___。
这是一首刻画______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______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c09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b.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浪淘风簸.自天涯。
()A.颠簸B.簸箕C.巅峰(2)水村山郭..酒旗风。
()A.一个地名B.依山而建的城C.山顶(3)书.湖阴先生壁。
()A.书法B.写C.一本书(4)两山排闼..送青来。
()A.排列B.推开门C.门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4.下列关于《江南春》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交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5.下面对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9bf5aa300a6c30c229f9d.png)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
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新课教学()分钟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3】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第17课古诗三首(有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第17课古诗三首(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78b0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a.png)
第17课古诗三首基础部分一、静心练字。
涯莺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南朝(chāo cháo) 浪淘风簸(bō bǒ) 九曲黄河(qū qǔ)排闼(dá tà) 花木成畦(qí pí) 水村山郭(guō kuō)三、查字典,再填空。
1.“涯”是结构,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天涯中“源”的意思是。
2.“淘”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画,“淘”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水冲洗去杂质;②顽皮“淘”在“浪淘风簸”中应选第种解释,在“淘气”中应选第种解释。
(填序号)四、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意思。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 烟雨:句意: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 簸:五、根据提示写诗句。
1.《浪淘沙》(其一)一诗中表现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
2.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描写院外山水的千古名句。
六、默写(江南春》。
七、把下面有关黄河的诗句补充完整。
1. ,长河落日圆。
2.黄河远上白云间, 。
3. ,黄河入海流。
4.黄河之水天上来, 。
提优部分一、下面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B.如今/直上/银河去C.千里/莺啼/绿映红D.茅檐长/扫净/无苔二、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一)浪沙(其一)黄河沙,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诗的一、二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的伟气势。
整首诗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
3.诗中的“牵牛织女”引用的是《》的故事,这样写的目的是。
4.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正确的是( )。
A.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二)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四百八十”在诗中并不是确数,而是 , 。
18.《古诗三首》——课中随堂填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18.《古诗三首》——课中随堂填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454174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2.png)
18.《古诗三首》——课中随堂填【趣味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课堂练习】1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多少楼台烟雨中(亭台楼阁)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C.茅檐长扫净无苔(青苔)D.南朝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座寺庙)2 .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3 .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4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小题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有“诗圣”之称。
(_______)【小题2】《江南春》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律诗。
(_______)【小题3】南朝是我国历史上对建都于建康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_______)【小题4】王安石是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
(________)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小题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c44c16edb6f1afe001f04.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同步练习训练册一、书写1.请完成这幅书法作品。
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九曲.(曲折迂回)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颠簸)自天崖.。
B.水村山郭.(外城)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C.茅瞻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小路)手自栽。
D.一水护田将绿绕.(围绕),两山排闼.(小门)送青来。
3.下面诗句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如今直到银河去,同上牵牛织女家。
B.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下列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下列诗句诵读节奏有误的是()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下列错误的选项是()①《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于词牌名。
②《江南春》在描绘江南明媚可爱春光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兴亡之叹。
③《书湖阴先生壁》是一首写在王安石家的墙壁上的诗。
④“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是诗人展开的丰富想象。
⑤“茅檐长扫净无苔”一句中的“净”意思是“干净”,是说主人非常爱干净,经常打扫庭院。
A.①⑤B.②③C.③④D.③⑤三、信息匹配7.用“√”给下面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船夫唱着小曲.(qūqǔ)沿着曲.(qūqǔ)折的河道漂流。
2.张奶奶端着簸.(bǒbò)箕走在颠簸.(bǒbò)起伏的山路上。
3.妹妹拿着扫.(sǎo sào)帚去打扫.(sǎo sào)院子。
4.一大早,他就迎着朝.(zhāo cháo)阳,朝.(zhāo cháo)着学校的方向出发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步练习(精选1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步练习(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4ae22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f.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步练习(精选12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步练习篇1知识广角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桑田(sāng shāng )总相宜(yí yǐ )遂令(suì shuì )潋滟(liǎn liàn )雨亦奇(yì yī )空蒙(méng mēng )二、多音字组词语yǐn( ) hǎo( )饮好yìn( ) hào( )三、比一比,组词语。
桑()轼()亦()宜()叠()试()恋()谊()趣味课堂三、根据理解写出下列各词的相宜----()欲把----()遂令----()平沙----()四、解释加点字,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平沙浩浩四无边平沙:诗句:2、水光潋滟晴方好潋滟:诗句:五、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默写下来,比较这两首写“水”的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点?拓展训练思维碰碰车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反映的壮美博大的画面。
五、两首诗都是描写“水”的,请你认真读一读,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首呢?试说说自己的理由。
自由空间六、小小资料员1、查找一下作者的相关资料和他们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诗人。
2、你还知道描写“水”的诗文吗?找一找,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首抄工整地抄写在下面吧!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步练习篇2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母亲河”为主题,《古诗二首》是第三篇课文。
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刘禹锡的《浪淘沙》,用浪漫主义手法,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一课一练2(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一课一练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ec9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用“√”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畦田(qí wa) 排闼(tà fá) 颠簸(bǒ bō) 淘沙(táo tāo)二、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三、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粗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1.九曲黄河万里沙( )A.九个弯的 B.有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的2.多少楼台烟雨中( )A.房屋和亭台B.寺庙3.两山排闼送青来( )A.排开 B.推开门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2.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涯()绕()郭()檐()畦()闼()旗()二、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有“诗圣”之称。
( )2.《江南春》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律诗。
( )3.南朝是我国历史上对建都于建康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 )4.王安石是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浪淘沙》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以神奇的想象追溯黄河之源的句子是:。
2.《江南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一带季的景色,这些景色有。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情景,表达了。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代的,这是他写在家(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和“”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
第二句中,“”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7cdda482fb4daa48d4b5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基础训练1.读句子,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bò)自天涯。
(2)李大婶手上拿着簸.(bǒbò)箕,嘴里哼着小曲.(qūqǔ)儿向村口走去。
(3)下雨了,我们躲在屋檐.(yán zhān)下看门前菜园里种的畦.(qíwā)菜,心里盼着它们喝饱水,快快长大。
2.选字填空。
壁臂避(1)手( ) 墙( ) ( )免载裁栽(2)( )剪 ( )树 ( )人飞船静净竞竟(3)安( ) ( )净 ( )然干( )3.选择题。
(1)下列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四百八十”是( )。
A.虚指,说明南朝寺庙多B.实数,说明南朝寺庙多(3)如果我们赞美高铁建设者不畏艰险、勇猛前行的精神,可以引用诗句(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4)“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淘金者向往牛郎织女( )生活。
A.衣食无愁的富贵B.想有就有的神仙C.宁静的田园D.受人管制的奴隶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浪淘沙》一诗是模仿淘金者的口吻写的。
( )(2)《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
( )(3)“闼”的意思是“大门”。
( )(4)《书湖阴先生壁》中“净无苔”,写出了庭院的干净,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5)《浪淘沙》一诗由黄河联想到银河,为本诗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 ) 5.理解诗句内容,回答问题。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诗句中“九曲”强调______________,“万里”说明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浪淘沙令》预习作业和答案
![高二语文《浪淘沙令》预习作业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9a27291a37f111f0855b83.png)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课堂内容整理浪淘沙令①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罗衾④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饷⑥贪欢⑦。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⑧,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⑨春去也,天上人间⑩。
(一)注释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②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
③阑珊:衰残、凋落。
④罗衾:丝绸被子。
⑤身是客: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
⑥一饷(xi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晌(shǎng)”。
⑦贪欢:指梦里相会。
⑧无限江山:指原属南唐的大好河山。
一说为无限江山所阻隔。
⑨流水落花:落花随流水而去。
⑩天上人间:这里有迷茫渺远,难以寻觅的意思。
(二)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就不要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是容易的,再要相见就很艰难。
像流水落花跟随春天一起逝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写作背景《西清诗话》中谓本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可见李煜在开宝八年(975)降宋后,由国君变为囚徒,终日忍受着亡国的屈辱与悲恸,于是含泪写下这首婉转凄苦的哀歌。
(四)内容赏析1.词上片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倒叙手法:先梦后,后梦中。
季节:暮春。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3.首句从哪两个角度描写的?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视觉听觉两个角度。
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浪淘沙》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浪淘沙》](https://img.taocdn.com/s3/m/63c4ab59cc22bcd127ff0c01.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浪淘沙》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簸:掀翻。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4分)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2.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540e2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f.png)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课堂实录)《浪淘沙》课堂实录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自学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
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
今天我们自学其中的一首。
二、念背诵顺。
请大家看着书,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多练读几遍,还可以同位互读。
(板书:簸bǒ)谁去念恳请你念!其他同学特别注意听到,他与否把字音读准了。
预设: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评者:你第一个东站出来朗诵,就能够把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都念恰当,真有意思!不过,我想问一下,曲就是多音字桃坞qǔ你为什么读qū师:对,你真会学习,根据字义来选择字音。
谁还想读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哪个字音不正确师:你想再读读吗评者:这一遍,进步真小,把字音都读准了,请坐!谁还要念评者:你把平翘舌\直上时\和鼻音\牛\\女\都念得恰当。
评:你读得很认真。
字正腔圆,真好!还有谁想读来,我们一起读。
三、读懂诗意。
1.同学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古诗的意思能够记住吗行,那就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
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位交流。
2.同学们,存有哪些字词还稀奇古怪吗?预设一:万里沙为什么理解沙多你想想\万里\还形容什么对,\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
预设二:浪淘风簸谁知道形容浪怎样为什么浪大风大掀起巨浪,浪头很高,波涛汹涌。
预设三:自天涯\自\什么意思,谁知道\自\字典里有许多意思,其中有\自己\也有\来自\。
你选择哪一个\自天涯\的意思呢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3.这些字义认知了,谁能够讲出诗意呢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道整张诗。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
我想沿着黄河巨浪,直上银河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四、品读想象。
(过渡阶段)诗人东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出这千古佳作。
(课件师范念)听到了老师的朗诵,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别急同学们,自己再细细地读诗,想想你眼前会浮现哪些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在这些字词下做上记号,等会儿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浪淘沙(其一)》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作业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浪淘沙(其一)》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作业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d8342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7.png)
五、理解诗意:
1.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 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 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知识点:
一、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年) 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 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 春望”。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朗读指导: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 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 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9课_古诗二首_浪淘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9课_古诗二首_浪淘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8eb5b97cb9d528ea80c779f3.png)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诗二首浪淘沙》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 《浪淘沙》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___,这一想象表现了淘金者对________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________的精神。
2. “浪淘沙”是这首词的________。
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天涯: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4. 我能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引号的作用:A.表示引用的话 B.表示具有特殊的含义 C.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1)“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________(2)小刚说:“老师来了。
”________(3)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呀!________5. 选词填空反应影响反映(1)用户都________“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________。
(3)上课随便说话,会________别人听课。
6. 缩写下面的句子。
①七八个小朋友在茂密的大树下做游戏。
________②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
________③一位老红军讲述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________④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________7. 诵读刘禹锡《望洞庭》,回答问题。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请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
________(2)“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镜未磨”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
________(3)本诗成功地运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从诗中找到采用了比喻修辞的诗句。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9课古诗二首浪淘沙》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答案】唐,刘禹锡,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豪迈气概【考点】诗的思想情感古诗二首(池上、所见)【解析】本题考查诗的思想感情,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联系作者生平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即可。
《浪淘沙》课堂练习题
![《浪淘沙》课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20402e3186bceb18e8bbdb.png)
第五单元古诗诵读浪淘沙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是解释,用“ "画出。
1。
九曲.(qū qǔ)黄河万里沙。
2.浪淘.(①冲洗②淘气)风簸(bǒ bō)自天涯.(①边际②范围,限度).
二、写出下面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三、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1。
“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于词牌名。
()
2.“九曲黄河里沙”中的“九曲”指的是九条河道.()
3.“浪淘风簸”形容风浪很大.( )
4。
“如今直上银河去”中的“银河”指银色的河。
( )
四、填空。
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
2.“九曲”是形容,“万里”是形容 . 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
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的气概。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ab26fbde80d4d8d05a4ff1.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基础训练1.读句子,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bò)自天涯。
(2)李大婶手上拿着簸.(bǒbò)箕,嘴里哼着小曲.(qūqǔ)儿向村口走去。
(3)下雨了,我们躲在屋檐.(yán zhān)下看门前菜园里种的畦.(qíwā)菜,心里盼着它们喝饱水,快快长大。
2.选字填空。
壁臂避(1)手( ) 墙( ) ( )免载裁栽(2)( )剪 ( )树 ( )人飞船静净竞竟(3)安( ) ( )净 ( )然干( )3.选择题。
(1)下列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四百八十”是( )。
A.虚指,说明南朝寺庙多B.实数,说明南朝寺庙多(3)如果我们赞美高铁建设者不畏艰险、勇猛前行的精神,可以引用诗句(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4)“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淘金者向往牛郎织女( )生活。
A.衣食无愁的富贵B.想有就有的神仙C.宁静的田园D.受人管制的奴隶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浪淘沙》一诗是模仿淘金者的口吻写的。
( )(2)《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
( )(3)“闼”的意思是“大门”。
( )(4)《书湖阴先生壁》中“净无苔”,写出了庭院的干净,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5)《浪淘沙》一诗由黄河联想到银河,为本诗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 ) 5.理解诗句内容,回答问题。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诗句中“九曲”强调______________,“万里”说明______________。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93a46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7.png)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练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意思:(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①篁:竹子,竹林。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可用诗中的一个字“__________”来概括,诗人选择竹林而坐,也足见其品格之__________。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给下列字注音。
(1)苔(______)(2)闼(_______)[2]解释下面词语。
(1)长:______ (2)净:______(3)手:______ (4)排闼:______[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净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4]请结合诗歌第一、二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17.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
![《17.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b6efcd5a6c30c2258019e42.png)
《17.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
一、组词。
淘()簸()涯()莺()
二、默写《浪淘沙》。
浪淘沙
【唐】
,。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四、辨字组词。
啼()郭()酒()瞻()
谛()廓()洒()檐()
莺()裁()浇()畦()
莹()栽()绕()蛙()
五、默写《江南春》。
江南春
【唐】
,。
,。
六、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答案】
一、淘气颠簸天涯黄莺
二、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
织女家
三、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四、啼叫谛听城郭轮廓白酒洒水瞻望屋檐莺歌燕舞晶莹剪裁栽树浇水围绕菜畦青蛙
五、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六、: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淘沙课堂练习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五单元古诗诵读浪淘沙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是解释,用“”画出。
1.九曲.(qū qǔ)黄河万里沙。
2.浪淘.(①冲洗②淘气)风簸(bǒ bō)自天涯.(①边际②范围,限度)。
二、写出下面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三、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1.“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于词牌名。
()
2.“九曲黄河里沙”中的“九曲”指的是九条河道。
()
3.“浪淘风簸”形容风浪很大。
()
4.“如今直上银河去”中的“银河”指银色的河。
()
四、填空。
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
是:,写作者想象的诗句
是:。
2.“九曲”是形容,“万里”是形
容。
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
如:。
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
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