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发挥信息技术课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发挥信息技术课优势推进素质教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课优势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信息技术课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自主获取、管理、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未来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如何使用互联网、如何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以及如何处理信息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信息技术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制作PPT等技术,还需要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信息技术课可以推动学生在表达自己时更加流畅、准确和自信。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独立设计和创作。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各种现代化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为未来的创新和创业奠定基础。
最后,信息技术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了解在线学习资源的来源和优劣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信息素养、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方法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利与弊梁娴雅,黄晓卿(福州市施程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0)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优质的数学课堂早已经不单是制作几项课件辅助教学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微课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正悄悄地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也在冲击着课堂教学。
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一睁眼看到的都是信息技术产品,所以孩子们在摆弄这些产品时总能无师自通,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开阔,他们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变化,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教与学的关系理所当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凸显。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一)动态演示,从“无形”到“有形”,将数学思维可视化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能直观呈现,从“无形”到“有形”,让抽象的相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常用的教学课件或软件都能通过动态演示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本来不可视,一些题目只停留在讲解阶段,学生有时无法意会,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运用技术可以将学生看不见的思维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把静止的状态动态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本质的理解。
例如在《图形旋转》一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将车杠抽象为线段的过程用动画的慢镜头模式呈现给孩子们。
随之,线段再延伸围成三角形,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具体事物——图形、线——面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容易言传,通过直观演示可以让学生意会。
(二)借助技术,从“粗糙”到“精细”,让数学推理更严密数学讲究严谨,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在思考推理、动手操作、空间想象等方面都受到限制,课堂上的一些操作可能会由于孩子在制作过程中不够精细导致孩子们对结论质疑。
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交流和创新、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详细探讨。
一、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代社会大量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持。
人们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快速传递信息,替代传统的书信或纸质文件流转的方式。
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资源,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
此外,信息技术也可以自动化许多繁琐的重复性工作,减轻了人类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促进交流和创新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交流和即时分享。
这种交流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人们可以跟随时代的脚步,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这种交流方式也促进了创新。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并且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这样创新的火花就会更容易产生。
三、提升生活品质信息技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作用。
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在线购物、进行在线支付等。
这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还为商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方面的突破。
人们可以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测和诊断,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便利性。
四、拓展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资源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共享。
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学生前往学校或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无论是大学知识还是职业培训。
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寻找感兴趣的领域的资料和知识,大大拓展了学习资源。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谈谈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谈谈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
2、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因特网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可以实现教师、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
3、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与传统知识组织的线性特征相比,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通过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联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
4、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笔者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中,作出了如下几方面的积极研究与实践: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怎么会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呢?怎么能够在有限的时空、有限的能力局限下有所创新呢?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兴趣、爱好的促使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尽管自己的阅历还浅、知识还贫乏、能力还低下,但他们会努力去追求,努力地去完善自我,甚至会干出不平凡的惊人的事情来,这是被实践早已证明得出的结论。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春》,先向学生展示多媒体画面《绚丽的春天》,画面上呈现出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景象,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优美诗句在音乐声中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课件演示结束,老师随即提出问题: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又是如何描绘春天的呢?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兴趣正浓的进入《春》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揣摩、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很不费力的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情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再现美、创造美的魅力的重要学科。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8
获2004年湖北省教师电教作品大赛中获论文类一等奖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市三等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起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小学何晶[摘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农村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支持,便于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农村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披露:我国城乡少年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其中一项表现为: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如电子设备,城市的孩子的拥有量远远高于农村孩子,加之农村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孩子买不起一些必要的课外书籍,这意味着农村的孩子在选择学习资料时受到了限制,更需要外界资源的补给,加上农村孩子信息较闭塞,见识不广,知识面较窄,给包括数学在内的小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
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因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新技术的涌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企业、组织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信息技术的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和在线协作平台,可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更好协作,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拓展市场和客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更加便捷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找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3.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和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获取大量的用户数据,并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提升品牌形象。
4.促进创新和创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无数的创新机会和创业可能。
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开发出各种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创造新的商机。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策略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下是几个策略建议:1. 技术升级和更新及时进行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更新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工具不断涌现,企业和组织需要及时跟进,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进行升级。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安全更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2. 提升信息技术人员的能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团队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关键。
企业和组织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提升,为信息技术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具,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3.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企业和组织应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护企业和客户的信息不受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述评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最终表现为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竞争。
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会主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这便是“科教兴国”之所以成为我们国家基本国策的原因之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或教育理念仍旧带有封建科举教育的印痕。
它不是从多层面、多角度发展性地培养人才不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不去发展学生的特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学生的任务是死背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以考分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评估学校、评估学生、评估教师的方法盛行。
这便使得我们的课堂形成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带有注入性、强制性、甚至惩罚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单调的课堂师生活动形式封闭的教学环境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个性的养成与创造空间的拓展。
由此看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教育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设想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寻找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渠道培养创造型人才争取在认识上取得一定的创新教育经验找到一定的规律总结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途径同时在实践上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选题意义、价值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发挥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促使学校由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体现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指导思想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2012年3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3)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3)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4)第三章发展目标 (5)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7)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7)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9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5)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17)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19)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21)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22)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25)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25)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27)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28)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29)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31)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34)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34)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 (34)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 (35)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 (36)实施 (38)序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国家开放大学 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
目前,注册在学生359万人,其中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万人,包括近20万农民学生,10万士官学生,6000多残疾学生。
国家开放大学的组建成立,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途。
历史使命国家开放大学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
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支持联盟为实现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四大支持联盟。
与国内若干所大学合作,成立大学支持联盟,依托其师资、专业、课程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国家开放大学建设。
与若干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中心城市合作,成立行业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推进学习型行业、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技术架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和教育公平。
国家开放大学将依托高水平IT企业,建造远程教育云平台。
依托高水平网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实现总部与分部安全、高速互联。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已更为广泛。
它是科学技术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备课和授课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更为美术教育带来了一次教学上的革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下面浅谈笔者的一些美术教学体会: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传统的美术教学有着许多不适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地方,导致美术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美术教学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非常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中将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优势。
下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浅谈计算机教学的优势。
1.简化教师备课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传统的美术教学需要美术教师花费很多时间来精心准备范画、教具。
如讲色调一课需要多幅形式相同而颜色不同的范画,教师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用计算机准备范画可帮助教师在课前准备上节省大量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去备课、教学。
在湘版教材高中美术鉴赏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中,教师用语言描绘很难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让教师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上欣赏课时,只需将美术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当欣赏经典作品时,只要鼠标一点,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能用声音和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在美术高考教学时有时需要给学生作范画,传统教学由于画纸大小限制,教师画范画不能让学生看得非常清楚,教学效率非常低,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会更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视频将作画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在教学时随时可以播放,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来供学生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7-13T08:02:27.32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3期作者:董海燕[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体验。
通过使用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变得直观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河北省广平县明德小学057650摘要:本论文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挑战和注意事项,提出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培养信息素养和科技素养。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1.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体验。
通过使用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变得直观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这种视觉呈现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2.现代信息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动、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可以参与各种互动式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竞赛、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3.现代信息技术还拓展了学习空间和资源。
通过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他们可以在课堂之外随时随地进行数学学习,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网站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辅助材料。
这种跨越时空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深度,促进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发展。
如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如何促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一、(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这种动力与支撑表达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动教育公平;⑵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
⑵展开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动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
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表达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点取代“整合”观点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点和传统“整合”观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使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仅仅停留在使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理应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革新。
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互联网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辅助。
无论是图片、视频、资源网站、教学软件还是在线课程,都可以为教学带来更多元的素材和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趣的视频和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或者通过预习资料或在线作业来拓展学生的知识。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教室中不再只有传统的黑板和教科书,而是有了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具有互动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软件运用随着教学软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软件,来辅助课堂教学。
数学老师可以选择数学绘图软件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语文老师可以使用语言学习软件来进行词汇练习和听说练习,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语音软件来进行口语和听力训练等等。
这些教学软件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 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教育不再受制于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
这种方式使得教学能够面向更广泛的范围,打破了地域限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1. 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能够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
携手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数学教学魅力培新小学王莹莹《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利用,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强调一种高效和谐与自然融入,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改善。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效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有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相结合,就是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借助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小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信息技术的利弊辩论稿
关于信息技术的利弊辩论稿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一样,信息技术也有其利弊,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辩论。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利1.提高效率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文件管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文件共享和协作办公,避免了传统的纸质文件和办公方式带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2.拓展信息渠道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闻、学习知识、交流信息。
这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拓展了信息渠道,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广度。
3.促进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例如,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突破。
通过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模拟实验、创意设计等工作,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
4.促进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社会的多方面发展。
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设备更加智能化、医疗信息更加便捷共享,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更加灵活、学习更加多样化,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5.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经济活动更加高效、规模更加扩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二、信息技术的弊1.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信息技术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信息技术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3、信息技术的选取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的特点,对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
4、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已有成果,结合学科特点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传感器、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使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信息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概述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领域是粮食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和生态农业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农业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渔业养殖效率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测、智能控制、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
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结合云计算等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因素、作物生长情况、动物饲养状况等进行分析,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1.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方式,将气象预报、气象风险信息等及时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者。
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提前制定农业生产方案,减少气象风险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作物遥感监测。
作物遥感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的异常情况。
这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及时调整农艺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3.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智能化设备、GPS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通过农业物联网,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可以精确掌握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并远程控制喷灌系统、施肥设备等农业生产设备。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1.森林资源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火灾等问题,为森林资源保护和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2.林业数据分析。
通过对森林生长状态、性质和分布规律的分析,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林业。
树现代教育观念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程内容 、 教育模式、 教学方 法、 教育手段乃 至教育体制 等全方位 的变 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信 息技术 在教育 中应用的发展 策略。
评价等与信息技术 的应用有关 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
价。
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 在教育 中必然地发挥 作用 , 它必须 要
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才能对发展全 民教育产生 积极的推动作 用 。只有把信息技术 的应用作 为 中小学 教育系统 的有机组成部 分, 与科 学 地 确定 课 程 内容 和 目标 , 正确 地 分 析 学 生 的学 习需 要 和 特 征 , 选择适合的教学策 略, 确定合 理而科学 的评 价标准等教 育教学过程 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 , 教育技术 的思想 和方法进 行支持 和指 用 导, 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真正做到充分 、 合理 、 有效地 发挥
和其它手段去探索、 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和能力 。
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所构建 的教学资 源的设计、 开发 、 用、 利 管理 与评价 。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 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机制 , 开展与 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 目标、 教学结构 、 学评价 的研 究, 教 重视 对信息技术应用 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
一
首先 , 各级政府应炽信息技术 的应用和发展 建立稳定 的经费来 源 渠 道 , 保 经 费投 入 , 确 国家 在 经 费 投 入 政 策 上 应 有 所 倾 斜 , 其 对 尤 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 , 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 比例 , 以加 快其发展速度, 缩小教 育差距 设 立专项 资金 , 过拨 款、 通 奖励 、 补 助、 贷款等形式 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 信息技术在 中小学教育 中应用的关键 。 领导者的重视及正 确的认识 可 以直 接转化 为政府 的一系列 有效行 为 。由于存在经费、 认识 、 师资 、 软件 以及升学压力等 多方面 的原 因, 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 中的应用发展 十分缓慢 。如果政府采取 系 列 的政 策 措施 , 过 政 府 行 为来 推 动 , 分 有 利 于 信 息 技 术 在 中 通 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有人在对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进行探索。
在我校,运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
网络运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改要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实践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现代手段构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命脉。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理论学习,树立新观念,指导新实践。
当前新形势下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因此,我们加大了信息技术资源的投入,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扩充了学习资源。
从2000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侨牌"作用,多次争取华侨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
华侨先后慷慨捐资100余万元,建起了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开展教师理论与业务学习,学校制定了教职工的教育理论学习计划,建立了教师学习网页,开辟了理论前沿、校长信息、教海探幽、科研培训、校内示范、一试身手等栏目。
"理论前沿"栏目汇集了新课程通识学习的理论文章供教师学习;"校长信息"栏目汇集了由校长推荐的学习信息;"一试身手"为互动栏目,即将你学习后的感受及疑问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方法上应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才会有全新的教育实践行为。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高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信息科技教育已成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它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校。
1、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整合。
有了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平台,如何在教育中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这就是课程整合问题。
我校已由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发展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的整合阶段。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老师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高效益"的具体要求。
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强化备课,工夫在课前。
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法和学法以外,还要备教学最新信息、恰当的教学手段。
第二,重教学技能,着力在课内。
教师要作到每堂课优质高效,虽不倡导哪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培养学习方法,发挥在课后。
新课程的启动,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课本知识仅仅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倡导、鼓励学生在网上获取积极信息和知识。
通过课程整合实验的推动,激发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内在动机,教师能从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电脑,真正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效。
我校50岁以下的教师经过了从使用现有课件---修改课件---制作课件,现在人人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先后制作了各种形式的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近两百件,其中在市、县评比中获奖的有多件,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基本上不再有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学生喜欢课程的数量和范围均明显增加。
2.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计算机教室不再仅仅是被计算机老师用来进行计算机学科教学,其他学科也经常使用计算机教室,我校各学科率先开展了网络教学。
我们引进了部分教学资源库与我校教师积累的素材共同形成了学校课堂教学资源体系,专门安排了一个计算机教室用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网络教学。
有这么一种课堂,课堂里看不见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看不见学生无精打采,只见学生头戴耳机,手执鼠标,时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浏览学习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而七嘴八舌激烈讨论,时而通过BBS讨论组争先恐后发表看法,一位学生很快通过了教师设置的问题,鼠标一点,进入了教师特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网页……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课后,部分学生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到因特网上继续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一个教室里进行的,但教学环境却是虚拟因特网环境,也就是说,学习者如果分散在校园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通过校园网络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网站,学生几天几夜都看不完,这样使学生明白在这信息爆炸时代,比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知识,并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
这样的课堂模式实际上完全改变了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民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证。
而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具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的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胆地应用实践才能达到。
三、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实施可行的校本培训,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管理的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每一层级的培训和每一项要求都是为教师的成长奠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我们体验到在实践中培训、在探索中成长的校本培训之路。
近年来,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通过学习思考、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专家引领等方式,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管理机制。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旨在不断推进课改的"创新杯"教学大赛。
本学期的以"实践、反思、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杯"教学大赛,从迎接新课改、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的宗旨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等电教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加人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等50余人次。
活动内容包括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等,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潜心钻研、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努力探索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学校设立了教育论坛、新课程理论研讨、研究性学习研究会。
定期举办公开教研活动,活动中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培训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网站推出BBS、MAIL、CHAT、留言板、新网校等特色栏目,实现了教研培训的信息化,数字化,真正做到了优秀资源共享。
教师与教师间利用教育网站相互交流、探讨,共同面对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
在教师应用能力培训上,要求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能。
到目前,我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试的教师15%达到初级水平,有80%达到中级水平,5%的教师已达到高级水平。
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探讨和思考学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不断地自适应、自组织过程和主动推动过程。
当前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制度、内容、方法、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人们从技术革命的新视角对教育进行整体审视,使教育有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是永恒的,因此,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任何教育改革都应该从长远着眼,追求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选择教育信息化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选择,它的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创建现代化教育的道路上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