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学名称英语翻译的现状_吴骞

合集下载

从顺应论看中国高校校名的异化翻译

从顺应论看中国高校校名的异化翻译

从顺应论看中国高校校名的异化翻译作者:杨超标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2期杨超标(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摘要:纵观中国高校校名的英译状况,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的现象。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又必须与语境顺应,而语境具有动态性特点,即顺应性不应该解释为单向性的,语言选择并不总是为了去顺应事先存在的环境因素。

事实上,语言选择也会改变环境,或使环境或现实反过来顺应语言选择。

对中国高校校名的英译进行异化处理,可以打破英语在语言世界的霸主地位,彰显目的语的异质性,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文化输出相对滞后这一现实。

关键词:顺应论;动态性;中国高校校名;异化翻译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4-0125-02一、引言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 是一所高校的“名片”, 它关系着一所大学给予社会的第一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融汇了大学精神, 体现了大学的品牌形象[1]。

而其英译无非是一所大学在更大范围内——全世界里给予大家的第一印象, 换言之, 是大学发给全世界的“名片”, 其意义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这已成为许多从事翻译研究的中外学者的共识。

如翻译理论家谭载喜认为,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与其说与语言有关,毋宁说主要与文化有关。

目前,广大翻译工作者大多是停留在对中国高校校名的命名方式和校名英译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如中国大学校名的结构归纳如下:地名+学校﹑精神属性+学校﹑地名+专业学科+学校[6],再就是分析了校名翻译中汉语拼音与威妥玛式拼音的共存,讨论了是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Academy、Conservatory 还是School? NormalUniversity 还是 Teachers University? 也指出了地名翻译上的混乱,学科名翻译中的混乱和性质类名翻译中的混乱。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考探微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考探微

292018年35期总第423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考探微文/王璨毫无疑问,翻译是大学英语不可缺少的组成,也是培养综合性英语人才主要途径。

随着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深化改革,相关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要求。

然而长久以来,很多大学都忽视英语翻译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正是因为层次不出的问题而影响大学英语综合质量提升。

因而深化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1.高校缺乏重视。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程设置存在严重不足情况,部分院校英语专业在翻译教学方式每周只有2个课时,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课时更是少之又少。

主要因为学校没有充分认识翻译课程重要性,进而影响学生参与翻译学习积极性。

再加上英语教材很少涉及和翻译技能有关知识,这种处于边缘化的翻译教学阻碍学生能力提升。

2.教学方法单一。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翻译课仍然局限于传统模式,即英语教师占据课堂主要地位,学生被动听讲,完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师生之间也极少有互动,因而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多和大学英语教学有较大的班容量,教师授课过程千篇一律,不仅无法一对一沟通交流,一定程度还会限制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即使英语教师传授再多的翻译知识,学生也无法及时消化。

3.综合能力偏弱。

无论在母语还是英语,学生不足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会导致其在翻译学习中存在较多问题。

高中是学生学习英语主来源,也是认识、理解知识以及基础能力形成的关键性阶段。

但高中英语多集中于听说读写四个层面训练,以致于学生步入大学也形成翻译技能不重要意识,自然而然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转化中出现错误。

二、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1.优化翻译教学大纲 明确翻译地位。

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虽然明确提出对非英语专业翻译水平要求,然而现有教学大纲仍然集中于对学生听力和口语等综合能力培养层面,也没有明确指示各个层次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随着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深入,校园内的公示语也变得愈发重要。

校园公示语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学校文化和形象的窗口。

在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不通顺的情况,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效果。

研究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对提高高校国际化形象,加强国际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译文过于生硬,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请勿乱扔垃圾”直译为“Do not throw rubbish”, 这种译文显得生硬,与英语表达习惯不够贴切。

由于汉英句式的不同,一些常用的表达在翻译中难以对应。

“严禁吸烟”翻译为“No smoking”就无法传达出“严禁”的强调。

还有一些翻译过于拘泥于原文结构,致使表达不够流畅。

“违者将受到惩罚”翻译为“The violator will be punished", 这个译文虽然准确,但句子结构形式较为拘谨,欠缺流畅性。

二、汉英翻译的应对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要加强汉英句式和表达习惯的对比分析,理解英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准确把握翻译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生硬和拘泥于原文。

要灵活运用英语表达的各种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有流畅度和自然度。

要重视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采用更加接近英语表达习惯的方式,使翻译更贴切、更精准。

三、案例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不准喧哗”在实际的翻译中可以用“No shouting”或者“No noise”,与其对应的翻译习惯。

再“严禁擅自进入”在实际的翻译中可以用“No unauthorized entry”,这样的翻译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英翻译的问题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校园中的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园公示语是高校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校园文化、制度和秩序的重要信息,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汉英翻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语言表达不准确、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校园信息的传达和接受。

对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研究,提高其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不准确。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译者往往难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在校园中常见的关于校规校纪的公示语,中文原文可能用词严谨、措辞严肃,而英文翻译可能表达不够精准,难以让外国学生准确理解其中的规定和要求。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要求可能与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背景的考量,使翻译后的公示语更符合外国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

提高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汉英双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目前,中国高校的翻译人才在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上存在一定不足,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上加大力度,提高其翻译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引进国外的汉英双语人才也是提高校园公示语翻译质量的重要途径,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国学生的需求和习惯,将中文原文准确地传达给外国学生。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校园信息的传达和接受。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汉英翻译的研究和培训,提高翻译人才的水平,增强校园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接受能力,更好地满足国际化背景下学生的需求。

大学英语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docx

大学英语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docx

大学英语翻译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语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充当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无障碍交流,学生必须重视外语学习。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达到灵活有效地利用英语进行沟通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强弱决定的。

现阶段,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大学的英语翻译教学水平不容乐观。

虽然,每年我国大学都培养了大量外语翻译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学生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其中绝大多数学生的翻译能力都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水准。

总结原因,第一,我国大学总体翻译教学水平不髙。

第二,社会没有提供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的环境。

从具体方面来讲,影响我国翻译水平提髙的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所有的翻译教学都应该以翻译理论为基础。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翻译理论。

同时,教师要利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力求从宏观角度把握译文的整体思路,同时注重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要求和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无误翻译出个别单词或句子。

如果学生总是反复纠结于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结构复杂的生僻单词或者词汇量大、结构复杂的句子,势必就会对这些生僻词句进行反复分析和重点记忆,而忽视了那些较小的关联词和句子。

那么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就经常会对这些小词和小句子感到无从下手,于是就产生了英语式汉语或者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二、我国大学中的翻译教学很少重视双语素质的培养。

想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语言。

对翻译的初学者来说,经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经常说“这句话我明白是什么意思啊,就是用语言翻译不出来!”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翻译的水平和能力确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经常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适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某种翻译技巧,并根据所讲述的技巧和理论进行一些扩展训练。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公示语的翻译也备受关注。

校园公示语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可以传达学校的政策、规章制度、学术活动等信息,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提高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和学习生活。

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翻译准确、流畅,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而有的翻译语言生涩、不通顺,甚至出现了错译、漏译的情况。

一些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存在歧义和模糊不清的现象,给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应用造成了困难和误解。

随着国际化办学的推进,部分高校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也存在了中西文化差异、传统礼仪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更好地融入国际化视野,提高翻译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存在哪些问题呢?语言表达不准确、流畅是导致翻译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导致翻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错误。

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翻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一些校园公示语的特殊用语和学术术语也给翻译带来了困难,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准确翻译。

一些翻译者对翻译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高校校园公示语翻译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也是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面对中国高校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呢?高校应加强对汉英翻译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高校可以借助外部的翻译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校园公示语的专业翻译,确保翻译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高校应积极推进校园国际化,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国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培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校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一、引言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1. 英语翻译教学资源落后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资源相对落后,教材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也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上,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 实践环节不足对于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教学资源的落后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更新并不足够,导致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模式的单一是因为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缺乏足够的培训和交流。

3. 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许多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实践环节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

四、解决方案1. 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更新力度,优化教学资源,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英语翻译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

2. 创新教学模式,引入更多的新颖教学方法和模式,增加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翻译创新能力。

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翻译能力,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

五、结语通过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资源、模式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

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可以有效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将会迎来显著的提升。

从英译角度看中国大学校名的“名正言顺”

从英译角度看中国大学校名的“名正言顺”

( 广西师范学院 外 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 00 ) 3 01
[ 内容提要] 中国大 学校 名的规范与否 ,直接 影响其 英译是否得体 ,而 翻译 的得体,又是对大学教育发展最
好 的诠释 。本文试 图结合 中国大学校名英译 中的实际现象寻找最佳方法原则 ,使 中国大 学校名 的英译适 当得体, 即名正言顺 ,更好 的发展 中国教育 。 [ 关键 词] 中国大学校名 :英译:“ 名正言顺 ” :教育发展 [ 中图分类号] H0 9 5
2 名 ”何 以 “ ” ? .“ 正
的校名都是合理 的, 些是成功的表率 , 有些有失败的教 有 而 训 ,应该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 的来看 。当然 ,笔 者认 为
存在 即合理 ,并不是倡议 所有 的院校都 去改名 , 有些保持 自 己的本色更好 ,比如北京大学 , 清华大 学这种 已经打 出 自己
吸引那些先进 的目光去更好 的了解 中国, 作为中 国教育人才
更多生源为主 。( 引 自田江 ,刘泰越 ) 转 校名的更改仍在继续 , 唯心主义学者黑格尔 曾经说过存
在即合理 , 虽然有唯心 的成分 , 但校名 的更正在 中国得 以持 续,实践证明 ,它是合理的 。在唯学历人盛行的今天 ,人才
1 引 言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2 30 1—3 0 872 2 1 )0 — 11 0 名 ,其出发点 自然是好的 , 未必都有好的结果,有一些还 但 是事倍功半的 。 纵观 中国大学校名 的更改 , 有一定 的历史阶段特征 。 大 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 一阶段是 1 9世纪末、2 O世纪初 ,引 进西方高等教育制度 , 初步建立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 大学 除 部分举办师范教育外 , 一般都是走综合性发展道路 , 在命名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因此,英语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在英语翻译教学方面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探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研究生英语翻译教学中,以学术翻译为主要内容,注重从语言技能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进行培养。

并且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和教材。

此外,高校也越来越注重考试的质量。

然而,高校研究生英语翻译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语言技能不足。

许多学生在翻译时会出现语言错误,如语法错误,词汇选择错误等。

这些错误极有可能导致翻译的结果不准确。

二、文化背景了解不足。

在翻译时,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对翻译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许多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文化不了解,因此无法进行准确的翻译。

三、缺乏实践经验。

学生多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练习,而这些练习往往与实际工作中的翻译有所出入。

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往往难以适应翻译工作的要求。

对于以上问题,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英语语言培训的力度,强化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应着重培养。

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

在翻译课程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三、加强实践教学,增加翻译实践环节。

可以利用校内外实习、考察等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翻译工作,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总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高校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论中国大学名称英语翻译的现状_吴骞

论中国大学名称英语翻译的现状_吴骞

论中国大学名称英语翻译的现状吴骞①(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公二教研室,四川自贡643000)摘要:随着各国大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学校名体现了一个大学的文化和价值,大学校名的翻译影响到学校的国际形象。

而国内部分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将从大学的英文定义,大学译名存在的问题和中外高校校名翻译的比较来撰写文章,并提出了对部分高校英文校名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名;英文翻译;建议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58(2014)02-0052-03①收稿日期:2014-02-24作者简介:吴骞(1982-),男,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实践)方向研究。

!!!!!!!!!!!!!!!!!!!!!!!!!!!!!!!!!!!!!!!!!!!!!!!!!!!!!!!!!!!!!!!!!!!!!!!!!!!!!!!!!!!!!!!!!!!!!!!!!!!!!!!!!!!!!!!!!!中国国内大学名称的英文翻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育界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自从1998年国内高校扩招重组合并以来,有一部分大学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都进行了更名。

根据笔者查阅教育部2012年公布高校名单和统计数据,国内高校包含公立和公立成人高校,民办和独立学院共计2890,其中公立高等学府是2138所。

由于中国国内大学名称设置中有高职、高专、学院、大学的名称,国内高校的英文译名可谓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英语中表示大学校名的词汇分别为:University、Institute、College、school、academy等都带有大学的含义。

国内高校英语翻译上存在很多不同版本或相互矛盾的翻译译法。

上述例举的那些单词都包含了提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含义。

但是,国内部分大学在其英文名称的翻译上存在问题,名称未能体现大学本有的属性、特征和科研大学特色。

根据高校专业和发展方向类别划定,大学可以分为综合类大学、专业型大学和学院,以及高职类院校。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任。

然而,现实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回顾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

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育理念的滞后、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学评价体系的缺陷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包括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等。

这些对策旨在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本文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以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近年来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上,多数大学英语课程仍然以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为主,翻译教学往往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

即使有翻译练习,也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句子翻译,缺乏对篇章翻译和文化转换的深度训练。

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翻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主动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对翻译学习失去兴趣。

再者,师资力量方面,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翻译能力和教学经验有限,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教学。

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国成人高校校名英译研究

中国成人高校校名英译研究

中国成人高校校名英译研究麦新转【摘要】通过对我国成人高校校名翻译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同一通名多译名并存及使用非通用性专名等问题.遵守译写规范,全名或缩略化处理等方法,则有利于校名类型文化和校名翻译标准化的建构.【期刊名称】《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成人高校;校名翻译;问题与对策;类型与标准化【作者】麦新转【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从招生管理的角度把高等教育分成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校等三个类别,成人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类型化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国民终生学习重要一环。

校名是校园文化和构建大学人的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日益国际化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人高校的中英文校名也不例外,它以独特的序列构筑了自己类型。

类型化也是校名翻译讨论的一个焦点,如理工科大学[1-2],“师范”[3]以及民族院校[4]等。

成人高校这一类型的校名翻译鲜为人们关注,余静(2005)认为“广播电视大学”现有的英译Radio and TVUniversity存有质疑,我国这类学校名称的翻译应该摒弃字面对应的中式表达,沿用英语国家已有的通用表达University of the Air或是Open University。

[5]在中外合作大学、机构性大学、开放大学及应用技术大学等新型大学顺势而生的新形势下,笔者分析了“开放大学”的英译。

但进一步观察我国成人高校校名翻译,其译名则呈现一番稍显混乱的景象,有些译文不仅让受众难以理解,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本类型高校译名体系的构建以及高等教育的外向形象。

据教育部网站公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面向普通高中招生的成人高校(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Adults)共有292所。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研究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注重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经验不足,应对复杂的语境和文化差异能力不强。

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和课堂练习阶段,缺乏专业实践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磨练翻译能力。

为了改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在教学内容上应更多地融入真实的翻译案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翻译难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专业实践。

可以举办翻译比赛、实习实践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翻译水平。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规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检验以上建议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地调研。

我们选择了某高校的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的翻译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实地观察也发现,学生们在实际翻译案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惑和不足,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实践机会来提高翻译能力。

综合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坚信提出的改进措施是可行的。

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和翻译实习项目等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翻译技巧。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翻译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

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作者:叶峰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7期摘要:翻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翻译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考试针对性不强等因素都制约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现状,应从提升翻译教学比重,适当将翻译教学及交际法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及技巧,加强翻译练习入手,改善翻译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发展策略翻译为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强的影响力,需要大量高质量的翻译人才。

在谈判桌上或国际产品推介会上,任何一点翻译上的瑕疵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造成巨大的损失。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关注中国,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并了解中国。

然而因翻译却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一位美国游客在一个地方看到把“三姐妹山”译为“Mount Three Sisters”觉得好笑,因为mount可作动词,在美国俚语中有to have sexual intercourse的意思,恰好宾语又是three sisters。

因此,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的翻译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对此,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之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质量欠缺当前大学英语所选用的教材都没有专门的详细介绍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的独立板块,只是在每个单元后面的练习中设计一些英汉互译的练习,而这些翻译练习充其量只是些造句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该单元所学的词汇、短语及句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翻译。

学生也并没有通过这样的翻译练习真正掌握翻译理论及技巧。

与此同时,学生会产生一种误解:每个句子只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译文,其他的翻译均是错误的。

这样,学生在翻译中很容易形成死译或硬译,这也就犯了翻译的大忌:翻译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还走人了一个翻译误区。

大学英语汉英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汉英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汉英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对外文化交流能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汉英翻译题部进行了重大改革。

然而中国学生所接受的多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重形式多于重意义,方法单一,错译和误译现象十分普遍。

通过对学生翻译实践中所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对策,对于帮助学生克服翻译中的困难,提高汉英翻译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汉英翻译;对策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沈阳工程学院科技基金项目《跨文化视野下汉英翻译错译误译成因例析及对策》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QN-1404。

一、大学英语汉译英翻译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何其莘提出:21世纪的外语教育应该肩负起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的重任,要使我们的学生,起码是部分学生,有能力用准确、地道的语言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然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母语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在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即英语学习者甚至是英语水平较高的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都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进行了局部调整,其中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改革出发点是,优化输入,重视输出,让学生们具备把中国的情况介绍到国外的能力。

然而中国学生所接受的多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在翻译过程中重形式多于重意义,翻译方法单一,多采用直译法,这种方法容易造成“死译”、“硬译”,最终导致错译和误译。

二、提高学生汉译英水平的对策(一)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

目前很多学生抱怨单词难记,仅靠机械记忆的方式很难牢固掌握单词。

如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一直是困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的难题。

教师可以尝试语音词汇教学法、词缀词干教学法以及语境词汇教学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

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

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王银泉;崔燕【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年(卷),期】2011(013)006【摘要】Based on the past research,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come up with a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semantic structur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文章结合近年来中国高校校名英译问题的研究,从中国高校校名语义结构组合类型出发,就高校名称英文翻译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分析和比较了已有研究的共识和分歧,归纳提炼了既兼顾翻译策略,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校名翻译原则。

【总页数】6页(P25-30)【作者】王银泉;崔燕【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4;H159【相关文献】1.透过“校名”看大学本质(上)——中国高校“变脸”前后的特色图谱展示 [J], 舒迅2.透过“校名”看大学本质(下)——中国高校“变脸”前后的特色图谱展示 [J], 舒迅3.浅析"大学"在中国高校名称中的英文翻译 [J], 黄玲;吴晓芳4.透过“校名”看大学本质(上)--中国高校“变脸”前后的特色图谱展示 [J], 舒迅;5.透过“校名”看大学本质(下)——中国高校“变脸”前后的特色图谱展示 [J], 舒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校名英译探微

大学校名英译探微

大学校名英译探微
麦新转
【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3)002
【摘要】通过对分校或校区名译写和英语小词及标点符号在翻译中使用的考察,发现概念模糊给分校或校区译写带来困难和混乱,英语小词的运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相对灵活,但其译写都较易被忽视.地名专名和通名译写时多采用增益翻译策略,校名英译名受语体影响普遍彰显不够充分.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麦新转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平行文本理论下的大学校名英译研究 [J], 李蓓
2.校名英译的是与非--以大学章程的校名条目为考查对象 [J], 朱叶丹
3.大学校名及其关键词的英译研究 [J], 张珏
4.大学校名英译的基本格式及其关键词翻译研究 [J], 朱叶丹
5.甘肃省大学校名英译现状与分析 [J], 周亚莉;杨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大学名称英语翻译的现状吴骞①(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公二教研室,四川自贡643000)摘要:随着各国大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学校名体现了一个大学的文化和价值,大学校名的翻译影响到学校的国际形象。

而国内部分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将从大学的英文定义,大学译名存在的问题和中外高校校名翻译的比较来撰写文章,并提出了对部分高校英文校名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名;英文翻译;建议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58(2014)02-0052-03①收稿日期:2014-02-24作者简介:吴骞(1982-),男,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实践)方向研究。

!!!!!!!!!!!!!!!!!!!!!!!!!!!!!!!!!!!!!!!!!!!!!!!!!!!!!!!!!!!!!!!!!!!!!!!!!!!!!!!!!!!!!!!!!!!!!!!!!!!!!!!!!!!!!!!!!!中国国内大学名称的英文翻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育界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自从1998年国内高校扩招重组合并以来,有一部分大学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都进行了更名。

根据笔者查阅教育部2012年公布高校名单和统计数据,国内高校包含公立和公立成人高校,民办和独立学院共计2890,其中公立高等学府是2138所。

由于中国国内大学名称设置中有高职、高专、学院、大学的名称,国内高校的英文译名可谓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英语中表示大学校名的词汇分别为:University、Institute、College、school、academy等都带有大学的含义。

国内高校英语翻译上存在很多不同版本或相互矛盾的翻译译法。

上述例举的那些单词都包含了提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含义。

但是,国内部分大学在其英文名称的翻译上存在问题,名称未能体现大学本有的属性、特征和科研大学特色。

根据高校专业和发展方向类别划定,大学可以分为综合类大学、专业型大学和学院,以及高职类院校。

在类别划分的角度来看,海外高校和我国高校的划定大致相近,但是,国内高校对University,institute,college,school和academy这几个词的定义和理解区存在较大问题和争议。

以下是笔者本人对大学英语名称翻译现状的一点见解和看法。

一、对大学的定义笔者查了一本国外编著的英语词源学资料,词源学对英语单词university的定义是指:Universityis“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also“bodyofpersonsconstitutingauniversity,”fromAnglo-Frenchuniversité,OldFrenchuniversitei(13century.),fromMedievalLatinuniversitatem(nom.universitas),inLateLatin“corporation,society,”fromLatin,“thewhole,aggregate,”fromuniversus“whole,entire”(seeuniverse).Intheacademicsense,ashorteningofuniversitasmagistrorumetscholarium“communityofmastersandscholars;”supersededstudiumasthewordforthis.(fromthedictionaryofethmolog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对University作出的定义是:aninstitutionatthehighestlevelofeducationwhereyoucanstudyforadegreeordoresearch(综合性)大学;高等学府。

(p1933)韦氏高阶(Merriam-webster)对University作出的定义是:1.a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providingfacilitiesforteachingandresearchandauthorizedtograntacademicdegrees:specifically:onemadeupofanundergraduatedivisionwhichconfersbachelor'sdegreesandgraduatedivisionwhichcomprisesagraduateschoolandprofessionalschoolseachofwhichmayconfermaster'sdegreesanddoctorates;2.thephysicalplantofauniversit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对Institute作出的定义是:anorganizationthathasaparticularpurpose,especiallyonethatisconnectedwitheducationoraparticularprofession.(p916);韦氏高阶(Merriam-webster)对institute作出的定义是:aneducationalinstitutionandespeciallyonedevotedtotechnicalfield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对College作出的定义是:(inBritain)aplacewherestudentsgotostudyortoreceivetrainingaftertheyhaveleftschool.(英国)学院,职业学校,技术学校;而牛津高阶英语字典对College作出其他的定义是:(intheUS)auniversitywherestudentscanstudyforadegreeaftertheyhaveleftschool.OneoftheseparateinstitutionsthatsomeBritishuniversities,suchasOxfordandCambridgedividedintoKing'scollege,Cambridge.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College均指中Vol.29No.2Apr.2014第29卷第2期2014年4月景德镇高专学报JournalofJingdezhenCollege学后的教育机构。

在英国,college是提供高等或专门教育;在美国,college开设初级学位课程,而university除了开设初级学位课程之外,还开设更高学位的课程。

在美国英语中,college(P316)常常指的是大学(university)尤其涉及到学士学位。

牛津高阶英语字典对School作出的定义是:(AmE,informal)aCollegeorUniversity:thetime;adepartmentofacollegeoruniversitythatteachesaparticularsubject(学院,系)theuniversityofmedical/lawschool(1551页).韦氏(Merriam-webster)对School作出的定义是:aninstitutionforspecializedhighereducationoftenassociatedwithauniversity.牛津高阶英语字典对Academy作出的定义是:aschoolorcollegeforspecialtraining.专科学校;theRoyalAcademyofMusic。

韦氏高阶(Merriam-webster)对academy的解释为highereducation-usedwiththefunctionsoftheacademyinmodernsociety。

二、国内大学校名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笔者查阅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其他相关网站发现:国内部分大学在其校名翻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它的官方网页的翻译是Peki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北大医学部的前身是北京医学院(Beijingmedicalscienceuniversity);但是笔者发现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官方英文翻译是(theschoolofmedicineofTsingHuaUniversity)。

北大医学部的英文翻译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研究中心,而不是隶属北京大学的一个学院(教学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BeijingAeronauticsandAstronasuticsUniversity,但笔者认为翻译成BeiHangUniversity,这样会让不懂汉语拼音的外国人不知所云。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PekingUnionMedicalUniversity),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中国地质大学(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university)这几所的英文译名可以接受,但笔者在浏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上看到其英文译名为(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文名字译为(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这会让读者对北外和北二外产生模糊概念,分不清到底哪个是北外,哪个是北二外。

中央民族大学原译名为CentralUniversityofNationalites,中央民族大学后改名为MinzuuniversityofChina改为Minzu的原因是Nationalites在词典上的第一个注释是指anethicgroupconstituingoneelementofalargeunit。

而不是指民族。

官方的解释是Nationalites有部落的意思,外国人认为来到了所谓的中国部落大学,这种解释并不合理。

我们再来看3个例子进行对比分析:北京理工大学的英文译名的官方翻译为: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这种译法是仿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翻译方法,北京工业大学的译名是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北京科技大学的译名是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Beijing。

笔者认为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英文译名存在问题,笔者建议北工大校名的译法为“BeijingIndustryUniversity,这样的话体现了本校的“工业”专业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