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图集培训讲解PPT
11G101培训课件
筑详图等。
03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识读建筑施工图需要掌握一定的投影知识,了解各种图例和符号的含义,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阅读和理解。同时,还需要结
合其他相关图纸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03
11G101图集内容解读
图集概述及编制依据
图集概述
11G101图集是建筑结构施工图集, 涵盖了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的详细构造和配筋要求。
根据材料、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因 素,建筑结构可分为木结构、砖混结 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钢筋混凝土的定义
01
钢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
过搅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工序后形成的人造石材。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02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久性和耐火性,适
11G101培训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基础知识与技能 • 11G101图集内容解读 • 钢筋加工与连接技术 • 钢筋安装与定位技术 • 现场实践与应用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11G101概述
11G101是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梁、板)的编号,是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发布的规范。
编制依据
图集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设 计文件进行编制,保证了图集的权 威性和准确性。
图集内容构成与特点
内容构成
图集包括封面、目录、总说明、各分部分项工程说明、构造详图等部分,内容 全面、系统。
特点
图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直观易懂;注重细节,对关键节点和难点进行重 点解析;强调实用性,方便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2024年11G101培训课件(多场合)
11G101培训课件(多场合)11G101培训课件一、概述11G101是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规范,它规定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基本内容、表示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课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1G101规范,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确保建筑结构安全。
二、11G101规范的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11G101规范适用于建筑行业施工图设计阶段,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和维护等工程。
它规定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基本内容、表示方法和技术要求,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了统一的依据。
2.施工图的基本内容施工图是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节点详图、基础详图、其他专业施工图等。
11G101规范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施工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1G101规范规定了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包括符号、线型、尺寸、标注、文字说明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施工图的清晰度和易读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错误。
4.施工图的技术要求11G101规范对施工图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和合理。
三、11G101规范的应用1.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按照11G101规范进行设计,确保施工图的完整、准确、清晰。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等,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和美观要求。
2.施工图审查施工图审查是确保施工图质量的重要环节。
审查人员应对照11G101规范,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施工图符合规范要求。
审查内容包括施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安全性等方面。
3.施工图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情况,应及时办理施工图变更手续。
变更后的施工图应重新审查,并按照11G101规范进行修改,确保施工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施工图归档施工图是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145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Thank you
11G101图集培训讲解PPT课件
31、剪力墙变截面,老图集未标注不伸入上层钢筋的弯折长度,新图 集规定12d。 32、三四级抗震剪力墙搭接钢筋为圆钢时,老图集规定可做5d直钩, 新图集无此规定。 33、剪力墙纵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老图集为三四级抗震或非抗震直径 小于28时,新图集在此基础上取消直径28限制,并增加一二级抗震非底 部加强部位。 34、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老图集 无,新图集增加。 35、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构造,老图集区分约束构件及构造构 件,其中搭接按1.2Lae计算,新图集不区分,其中搭接按Lle计算。 36、 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时,边缘构件在剪力墙中的锚固做法,老图集无, 新图集规定锚固1.2Lae。 37、连梁箍筋封闭位置,老图集规定可位于任何一角,新图集无规 定。 38、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未规定,新图集规 定设置箍筋。 39、连梁侧面筋为剪力墙水平筋,老图集有此规定,新图集未规定。 40、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老图集规定按框架梁纵筋锚固,新图集 未规定。
部门:巫山金科城 主讲:欧阳洲
目
பைடு நூலகம்
录
一、03G图集与11G图集的区别 二、11G101-1图集新要点概览 三、11G101-1图集详解 四、总结
一、03G图集与11G图集的区别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 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 《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 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 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 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 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 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 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 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 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 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G101课件79页PPT
• 钢筋伸至端头,弯折10d ,当墙厚小,采用U型搭 接方式,有翼墙时,伸至 对边,向外弯折15d。
1、剪力墙水平筋的构造
• c、有端柱的情况 • 伸至柱内,满足直锚长度
大于LaE,可不用弯折; 不满足,伸至对边弯折 15d,直锚长度大于 0.6LaE。
•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连接构造,离开楼面 的距离不小于500
5、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
• 新图集强调洞口周边上下左右布筋,矩形洞口斜向钢筋 作用不大。
6、连梁腰筋的设置
• 连梁的腰筋是水平筋的一 部分,不需要放在箍筋内 。
7、地下室外墙钢筋构造
• 地下室外墙钢筋构造不同于普通剪力墙,通常情况,竖 向分布筋在外侧,水平分布筋在内侧,设计有要求,按 设计要求做。
6、楼板局部升降的配筋问题
• a、升降高度大于板厚的情况。
6、楼板局部升降的配筋问题
• b、升降高度小于板厚的 情况。
7、板中配置抗冲切钢筋构造
• 包括抗冲切架立筋和弯起钢筋的配置。
8、板中开洞、洞边加强筋的处理措施
• 对于洞口直径不大于300,受力钢筋绕过孔洞,不需补 强钢筋;大于300但不大于1000时,需做补强钢筋。
3、板中纵向筋第一根筋的布置位置
• 应该从支座边半个钢筋间 距放置第一根筋。
4、悬挑板在阳角、阴角附加钢筋的配置
• a、阳角构造
4、悬挑板在阳角、阴角附加钢筋的配置
• b、悬挑板阴角的构造。
5、单、双向板的规定界限
• 规范对单双向板有着明确的规定,用于设计计算和 施工布筋。布筋时,短向垮的钢筋在外。
12d。 • 有框梁,框梁内满足锚固长度,可不伸至板顶,也无须弯
11G101图集培训课件
03G101锚固长度表
11G101锚固长度表
最小锚固有长度的变化 03G101: 250
11G101: 200
保护层的变化
03G101: 11G101:
保护层是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影响:所有箍筋都发生变化,且对于多肢箍的长度计算将变得 更为复杂,拉勾也影响保护层的厚度.规范规定保护层大于50MM时需要做保 护层的防裂措施
竖向折梁的做法
关于肢距的小知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强制性条文
第11.3.8条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 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 这点在原03G101系列中未有“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的规定。从 11G101-1柱构造详图可知,在新的平法图集中:无地下室结构基础顶面, 有地下室时地下室顶板,梁上柱梁顶面,墙上柱墙顶面属于结构嵌固部位。 在采用11G101设计的工程图纸Fra bibliotek,应由明确的说明。
相关嵌固部位节点设置
柱箍筋加密部位
板内有纵向加强带(暗梁),在加强区域,纵 筋不重复配置.
培训小结
对于图集只是本工具书,要能检索就行, 不需要刻意每天研究,有些用的多了,自然就 记住了。
对于广联达软件的应用,获取信息的 方法,一是软件自带“帮助”,二是“服务新 干线”,三是周围的前辈或者同事。
培训的内容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自己的 主动性和工作的方法。所以呢,你们不能局限 于培训所学的内容,要在工作中摸索,找到不 断进步的手段。总之,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 灵活运用才能发挥软件为我所用的最大优势。
11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PPT课件
框架柱不落地
柱的力传递到 下方的梁
框架柱不落地
框支梁 柱的力传递到 下方的梁
框支柱
框支梁 KZL
框支柱
框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两层楼板
框支柱
框支梁 KZL
占据一层的 转换大梁, 有时梁上开 有洞口
框支柱
框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框支梁 KZL 框支柱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主次之分) JZL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筋,箍筋 为II级钢。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非抗震梁采用不同箍 筋间距和肢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 座端部箍筋,后写跨中钢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长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返回
1)梁编号
• 梁类型代号 •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
支座之间为一跨 •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两端悬挑为B
返回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非框架梁 (两端为梁)
L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返回
2.配筋图
• 配筋图表达梁断面形状、尺寸和标高, 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它 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三部分。
• (1)立面图表达梁的长度、立面形状 和钢筋位置;
11G101图集培训讲解PPT课件
81、梁加腋,老图集为竖向加腋,新图集新增水平加腋。 82、焊接封闭箍,老图集没有,新图集增加。 83、板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隔一布一”时,老图集无制图规则,新图集 规定以Axx/yy@xxx形式表示。 84、环境类别条件描述,老图集为2002版规范内容,新图集为2010版规范 内容。 85、机械锚固长度,老图集为0.7Lae,新图集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86、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有规定,新图集无规定。 87、板纵筋非接触搭接构造,老图集有两个节点,新图集只保留了错位搭 接构造,取消了弯折搭接构造。 88、单(双)向板配筋示意图,老图集无,新图集新增加。 89、无梁板抗冲切箍筋间距,老图集为小于等于h0/3,新图集与此相同并增 加小于等于100。 90、无梁板抗冲切弯起钢筋,老图集规定弯折45度,新图集规定为30至45 度,且弯起钢筋倾斜段和冲切破坏的斜截面的交点应落在规定范围内。
31、剪力墙变截面,老图集未标注不伸入上层钢筋的弯折长度,新图 集规定12d。 32、三四级抗震剪力墙搭接钢筋为圆钢时,老图集规定可做5d直钩, 新图集无此规定。 33、剪力墙纵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老图集为三四级抗震或非抗震直径 小于28时,新图集在此基础上取消直径28限制,并增加一二级抗震非底 部加强部位。 34、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老图集 无,新图集增加。 35、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构造,老图集区分约束构件及构造构 件,其中搭接按1.2Lae计算,新图集不区分,其中搭接按Lle计算。 36、 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时,边缘构件在剪力墙中的锚固做法,老图集无, 新图集规定锚固1.2Lae。 37、连梁箍筋封闭位置,老图集规定可位于任何一角,新图集无规 定。 38、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未规定,新图集规 定设置箍筋。 39、连梁侧面筋为剪力墙水平筋,老图集有此规定,新图集未规定。 40、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老图集规定按框架梁纵筋锚固,新图集 未规定。
2024版11G101图解说明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平法标注与识图方法
掌握平法标注的基本原理和识图技巧, 能够准确识别和解读结构施工图。
钢筋构造与连接
了解钢筋的构造要求、连接方式及验 收标准,确保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
熟悉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施工缝对 结构性能的影响。
02
它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发展历程与现状
11G101最初由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机构 发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成 为建筑行业广泛应用的规范之一。
目前,11G101已经更新至最新版本, 不断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进 步,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更加全面和准 确的指导。
操作流程
用户通过控制界面发送指令,控制模块接收并解析指令,然后控制相应部件执 行动作,同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用户。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保持高稳定性和实 时性,确保用户操作的顺畅和准确。
03 11G101图解说 明方法
图形符号识别技巧
熟悉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了解并掌握电气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如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 二极管、三极管等。
某结构加固工程实践
在某结构加固工程实践中,工程师根据11G101图集提供的加固方法构造详图,制定了针对 性的加固方案,成功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经验教训与启示
重视图集更新与标准变化
注重细节处理与施工质量
在使用11G101图集时,应密切关注图集的更 新和标准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 的设计理念和构造要求。
树型等。
分析信号传输路径
02
在拓扑结构图中,分析信号的传输路径,了解信号从输入到输
2019《11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 PPT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一般梁均采用矩形断面,此部分写出 矩形截面的宽度b×矩形截面高度h
加腋框架梁
加腋 加腋
加腋 (梁高度变化)
例: 2 22;4 20
2φ20;4φ18
2φ20 上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HRB335钢筋 4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4根直径18mm的HRB335钢筋
在中间
2φ16;2φ20+ 2φ18
2φ16 上部3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16mm的HRB335钢筋
2φ20+ 2φ18 下 部 两 跨 通 长 筋 均 为 2 根 直 径 20mm 的 HRB335钢筋和2根直径18mm的HRB335钢筋,其中2φ20 放在角部, 2φ18放在中间
v v
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 径16mm的II级钢 (HRB335)
下部通长纵筋 4 16
返回
5)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侧面抗扭钢筋 4 12
侧面构造钢筋 4φ12
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侧面构造钢筋 6 14
侧面构造钢筋 4φ12
侧面构造钢筋 4φ12
6)高差
(-0.010)
此跨梁顶部比 楼板低10mm
例:2 20
2φ16 表 示 上 部 2 跨 通 长 筋 为 2 根 直 径 16mm 的 HRB335钢筋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②仅有架立筋,注写在括 号内
例(2Φ10)
上部通长筋 在角部
11G101-1图集及讲解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 4.2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 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按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考 虑。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为15d。
❖ 4.3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 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规定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 为15d。
❖例 6Φ25 2(-2)/4, 2Φ25+3Φ22(-2)/5Φ25,
38
梁平法标注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6Φ25 2(-2)/4 2Φ25+3Φ22(-3)/5Φ25 6Φ25 2/4 6Φ25 4/2
14
目录
2
梁平法
2.1 梁平法----平法规则 2.2 梁平法----配筋构造 2.3 梁平法----钢筋算量
15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梁 内 有 什 么 钢 筋 ?
16
钢筋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箍筋 纵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其他钢筋
17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 例: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31
集中标注——通长筋
❖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 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什机么械情连况接下有或架对立焊筋接?连
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 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 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 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非框架梁底部钢筋锚固La,老图集为弧形非框架梁按La,新图集为当梁配有受 扭纵向钢筋时按La。 52、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构造中a小于等于200,老图集a从梁底向上一个起步 距离开始计算,新图集从梁底开始计算。 53、主次梁附加钢筋间距,老图集规定间距8d且小于等于正常间距,加密时应小于 等于100,新图集无规定,仅说明配筋值由设计标注。 54、折梁钢筋构造,老图集 无,新图集有。 55、纯悬挑梁底筋锚固,老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 56、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老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 57、悬挑梁节点详图,老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 梁构造。 58、剪力墙在框支梁中的锚固,老图集按伸至框支梁底弯折计算,新图集墙身按锚 固Lae计算,边缘构件按按锚固1.2Lae计算。 59、框支梁侧面钢筋直锚不足时弯锚,老图集要求大于等于0.4Lae加15d,新图集 与此相同,并增加总锚固长度大于Lae的要求。 60、井字梁,老图集对于弯锚平直段的规定是不小于0.4La,新图集区分“设计按铰 接时”及“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并具体由设计指定,另增加部分构造说明
71、板中暗梁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 72、后浇带钢筋构造,老图集区分50%搭接留筋和100%搭留筋构造,新图 集均为100%搭接留筋构造并区分梁板墙构件。 73、局部升降板构造三,老图集钢筋连续通过,新图集取消。 74、板洞加 强筋构造二,老图集有斜向补强筋,新图集取消,并增加环向加强筋。 75、板放射筋支座锚固,老图集无规定,新图集规定平直段及竖直段长 度。 76、柱帽钢筋锚固,老图集均为Lae(La),新图集有15d弯钩规定。 77、 地下室外墙封顶构造,老图集为自板底增加Lae,且伸至板顶弯折15d,新 图集区分简支支承和弹性嵌固支撑两种构造。 78、钢筋种类,老图集主要包括热轧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 和RRB400级钢筋四种,新图集主要包括HPB300级、HRB335级、 HRB400级、RRB400级和HRB500级钢筋五种,并增加HRBF335级、 HRBF400级、和HRBF500级三个细晶粒热轧钢筋种类,并取消环氧树脂涂 层钢筋。 79、锚固长度中的混凝土强度上限范围,老图集为C40,新图集为C60。 80、纵筋搭接区箍筋加密,老图集规定按小于等于5d且小于等于100mm加 密,新图集规定与此相同并增加箍筋直径不小于d/4规定,并增加当受压钢 筋直径大于25时,在搭接接头端面外100范围内设置两道箍筋的规定。
部门:巫山金科城 主讲:欧阳洲
目
录
一、03G图集与11G图集的区别 二、11G101-1图集新要点概览 三、11G101-1图集详解 四、总结
一、03G图集与11G图集的区别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 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 《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 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 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 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 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 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 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 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 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 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81、梁加腋,老图集为竖向加腋,新图集新增水平加腋。 82、焊接封闭箍,老图集没有,新图集增加。 83、板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隔一布一”时,老图集无制图规则,新图集 规定以Axx/yy@xxx形式表示。 84、环境类别条件描述,老图集为2002版规范内容,新图集为2010版规范 内容。 85、机械锚固长度,老图集为0.7Lae,新图集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86、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有规定,新图集无规定。 87、板纵筋非接触搭接构造,老图集有两个节点,新图集只保留了错位搭 接构造,取消了弯折搭接构造。 88、单(双)向板配筋示意图,老图集无,新图集新增加。 89、无梁板抗冲切箍筋间距,老图集为小于等于h0/3,新图集与此相同并增 加小于等于100。 90、无梁板抗冲切弯起钢筋,老图集规定弯折45度,新图集规定为30至45 度,且弯起钢筋倾斜段和冲切破坏的斜截面的交点应落在规定范围内。
21、小墙肢概念,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新图集为墙肢长度 不大于墙厚4倍。 22、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新图集增加下柱 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23、柱顶锚固,老图集为3个节点,新图集增加加锚头(锚板)构造节点 。 24、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老图集弯折15d,新图 集弯折10d。 25、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交错搭接,老图集外墙转角处为1.2Lae,其它位 置为Lle,新图集统一为1.2Lae。 26、转角墙钢筋构造,老图集只有一个节点,新图集增加为三个节点。 27、墙身水平筋构造,老图集图例较少,新图集新增一页构造详图。 28、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为板底增加Lae,新图集为弯折12d。 29、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与边框梁节点,新图集增加墙锚 入边框梁Lae节点。 30、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新图集 增加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
61、板上部非贯通筋在板内弯折长度a,老图集规定a=h-15,新图集无规 定。 62、板筋端支座(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锚固构造,老图集为总锚长 取La,新图集为限定的平直段长度加15d弯钩。 63、板筋端支座(支座为砌体墙)锚固构造,老图集底筋为大于120且大于 h,面筋同底筋并加弯钩,新图集底筋为大于120且大于h且大于墙厚/2,面 筋同底筋且平直段增加大于0.35Lab规定,弯钩竖直段增加15d规定。 64、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老图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新图集任何 情况下不得小于200mm。 65、抗裂构造筋、抗温度筋、分布筋自身及相互关联构造,;老图集无, 新图集新增加。 66、悬挑板上部钢筋端部弯钩,老图集伸至板底加5d水平弯钩,新图集伸 至板端加竖向弯钩。 67、折板配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 68、板翻边构造,老图集有多次弯折,新图集采用多根钢筋,每根钢筋最 多弯折两次。 69、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 70、板带端支座钢筋构造,老图集为总锚固长度取La,新图集为限定平直 段长度加15d弯钩。
二、11G101-1图集新要点概览
一,保护层定义及其加5, 二,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 三,机械锚固形式, 四,梁柱纵筋搭接处箍筋加密, 五,地下室外墙构造, 六,剪力墙封顶纵筋弯折, 七,剪力墙一次搭接, 八,约束边缘构件套环箍筋, 九,墙中梁的腰筋, 十,梁端部纵筋锚固形式, 十一,梁下部纵筋搭接位置, 十二,梁水平加腋, 十三,柱顶部纵筋锚固形式, 十四,井字梁, 十五,板支座筋在锚固端的弯折,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类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 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 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 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 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 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 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 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18、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 式。 19、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老图集弯折入200,新图集弯折总长 12d(Lae、La)。 20、墙上柱锚固,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 150mm。
91、柱变截面节点上柱插筋锚固长度,老图集为1.5Lae,新图集为1.2Lae。 92、柱箍筋全高加密,老图集规定Hn/Hc小于等于4的短柱箍筋全高加密, 新图集与此规定相同,另增加矩形小墙肢厚度不大于300时箍筋全高加密的 规定。 93、复合箍筋,老图集规定柱内复合箍可全部采用拉筋,新图集无此规定。 94、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 95、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时,老图集有侧面纵筋直径大于等于10、间距小 于等于200、配筋率大于等于0.3%的规定,新图集取消。 96、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老图集无规定,新图集规定锚固 长度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97、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老图集有弯折错开a搭接构造,新图集取消。 98、构造边缘翼墙,老图集长度方向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300,新图集长度 方向总体标注为大于等于Bw且大于等于400。 99、构造边缘转角墙,老图集双向均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300,新图集两方 向总体分别标注为大于等于400,且两方向分别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大于等 于200。 100、老图集编制人为陈青来,新图集编制人为高志强、袁文章、赵宪波、 张兴、徐莉、罗斌。
41、连梁端部支座为边框柱时,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按框架节 点。 42、暗梁与连梁重叠时钢筋构造,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暗梁纵筋 (连梁附加纵筋)伸入墙内每侧max(Lae,600)。 43、连梁暗撑,老图集两个节点,新图集三个节点(增加筒中筒结构Lae 取值的规定,修改暗撑箍筋构造规定)。 44、连梁暗撑锚固长度,老图集为Lae,新图集为Lae且大于600。 45、 暗撑箍筋加密区长度,老图集规定为600mm,新图集无规定。 46、墙洞 补强,老图集圆洞只有大于300节点构造,新图集变化为300至800,800 以上两个构造。 47、楼层框架梁端部锚固节点,老图集上下层钢筋弯锚节点相同,新图 集修改底部钢筋弯锚节点为“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 内侧”。 48、楼层框架梁端支座加锚头(锚板)锚固及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 外搭接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 49、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节点锚固平直段,老图集为大于等于0.4Lae, 新图集为两种情况,并应由设计指定。 50、当非框架梁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深梁时,老图集负筋伸 入支座长度为Ln/3,箍筋是否加密未明确,新图集区分两种情况由设计 注明,箍筋应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