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扩大咯血的血供与其介入术后复发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大咯血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大咯血的诊断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d7a48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d.png)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出血的支 气管动脉来达到止血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 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止血效果好的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误栓塞正常血管、远端肢体缺血 等。因此,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
肺切除手术
CHAPTER 04
研究展望与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大咯血发病机制
深入研究大咯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理论依据。
新型治疗手段研究
开展新药研发、新型手术技术等治疗手段的研究,提 高治疗效果。
精准医疗研究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开展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的研究,提高治疗效果。
当前面临的挑战
新型诊断技术
胸部CT血管造影
通过CT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对肺 部血管进行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大咯血的
原因和部位。
支气管镜技术
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或超声支气管镜 ,直接观察气道内病变,并进行组 织活检和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 断和评估病情。
核医学检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对 肺部血管进行功能成像,有助于发 现早期病变和评估治疗效果。
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胸腔镜手术
通过介入技术,对病变的支气管动脉 进行栓塞,阻断出血血管,达到止血 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止血效果好, 尤其适用于紧急止血。
对于某些原因不明的大咯血,胸腔镜 手术可探查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治疗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支气管镜下止血
采用支气管镜对气道内出血进行局部 止血,如激光凝固、冷冻治疗、局部 药物注射等,具有止血迅速、损伤小 的优点。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6303a28e9951e79b8927e1.png)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4-07-11T15:18:48.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何富生吴哲高珅郭军[导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并发症主要有胸痛、腹胀、脊髓损伤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胸痛,发生率24%~97%。
何富生吴哲高珅郭军(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113006)【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血供方式、栓塞材料及栓塞方法对支气管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影响疗效因素的分析。
方法 108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及相关责任血管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出血动脉。
根据治疗效果对供血方式和不同栓塞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各因素对复发的影响程度。
结果 108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咯血均完全停止,技术成功率为100%。
结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和多支动脉供血更容易导致介入栓塞治疗后复发,单纯PVA、PVA加明胶海绵栓塞后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大咯血介入治疗血管栓塞复发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15-02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2003年至2013年收治的大咯血行介入栓塞治疗的108例患者。
108例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29~79岁,咯血量250~1000ml/24h。
主要为反复的咯血发作,部分伴咳嗽,咳痰,反复感染,乏力,胸闷等症状。
均经肺部CT确诊。
原发疾病为支气管扩张85例,肺癌17例,肺动静脉畸形6例。
1.2 方法1.2.1 分组:本文从采用不同栓塞材料、供血血管2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栓塞疗效。
按血供方式对108例大咯血患者分为2组:单只动脉供血组,多只动脉供血组;按栓塞材料及栓塞方法对108例大咯血患者分为3组:包括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单纯PVA颗粒栓塞、PVA颗粒加明胶海绵栓塞。
1.2.2 造影表现造影时支气管动脉出血的主要直接征象为造影剂外渗,肺实质内见片状高密度影;间接征象为支气管动脉及膈下动脉、肋间动脉增粗,迂曲紊乱,分支增多,呈现簇状、索条状及团状。
浅谈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26
![浅谈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26](https://img.taocdn.com/s3/m/9e6b3fe55901020206409c6a.png)
浅谈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急诊DSA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100例。
结果:本组当即见效86例;11例术后3-10天复发,再次(BAE)治疗后临床咯血症状消失;3例栓塞失败,1例支气管动脉找不到,其中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放弃栓塞;本组总有效率为97%。
结论:(BAE)方法治疗大咯血,创伤小、效果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大咯血;明胶海绵;治疗【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01-02 大咯血往往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自1974年法国Remy等[1]首先报道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方法治疗大咯血成功以来,在最近的30多年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又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成熟,(BAE)已成为大咯血或经临床治疗难以控制的非急性大咯血急救中的首选;其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已被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
现将我院(BAE)100例治疗大咯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收集自2000年以来,应用(BAE)方法治疗大咯血100例。
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54岁。
本组病例中术前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43例,肺结核32例,肺癌10例,肺转移癌3例,矽肺6例,隐匿性咯血2例,肺脓肿3例,肺血管畸形1例。
24小时内咯血量100-1000ml,临床内科治疗0.5-3天无效,而行(BAE)急诊治疗。
2方法2.1术前经常规胸部X片、多层CT(MSCT)检查;部分患者或年龄大于55岁以上者,行胸部MSCT增强扫描后,于vitre4.2工作站行后处理,利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成像(VRT)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显示方法,对兴趣区多角度的观察,同时重点观察术野内血管壁钙化斑情况;以明确病变部位、范围、胸膜粘连等情况。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https://img.taocdn.com/s3/m/66ffe13a52d380eb62946dbb.png)
大咯血病人窒息的抢救
第四步
病情监测
第三步
止血、输血
第二步
吸氧
第一步
开放气道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1、开放气道:对大咯 血已有窒息征象者, 开放气道是抢救的关 键一环。护理者应迅 速抬高患者床脚,成 头低足高位或迅速抱 起患者双腿呈倒立状, 使上半身向下与地面 呈45°~90°,托起 头部向背屈。
医嘱予完善相关检查,抗炎、止血、化痰等药物应用。并 与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等对症处理。
护理诊断
1 2 3
潜在并发症:窒息 与咯血量多,速度 快有关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多粘稠和无力 咳嗽有关 有效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功能降低有 关
4
5
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 咳痰、咳嗽、咯血有关
与反复
焦虑、恐惧:与突发咯血、个体健康 受到威胁有关
咯血是指喉 及喉以下呼 吸道任何部 位出血,经 口排出者
咯血需与口腔 鼻、咽部出血 或上消化道出 血引起的呕血 相鉴别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
病因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血色
血
呕
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 肺脓肿、肿瘤、心 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 脏病等 出血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 等 咯出 鲜红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呕出,可为喷射状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采取“先健侧、后患侧;先健支、后患支”的原则实施灌洗.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4、输血:对发生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迅速纠正休克,
补液、静滴升压药。输血速度要缓慢,一次量不宜过
多,因输血量过多,可增加肺动脉压力而加重出血。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咯血的病人
不仅要注意咯血量,还要注意咯血速度 及次数,及尿量的变化。观察病人的 T、P、R , Bp及心率的变化 。
术前CTA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术前CTA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65f1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5.png)
术前CTA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王彬;闵旭红;苏攀;徐云富【摘要】Purpose:To discuss the value of preoperative bronchial artery CT angiography (CTA) which can be used in artery embolization (BAE) to treat bronchiectasis,and to analyze the bronchial artery dimension and clinical factors.Methods:Twenty bronchiectasis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who were received BAE treatment and accepted bronchial artery CTA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une 2016 were reviewed.One of these 20 cases was with recurrent massive hemoptysis after left partial lung resectio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Bronchial Artery (BA),Aberrant Bronchial Artery (ABA) and 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ie (NBSA) from CTA,embolizations were conduct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ronchial diameters and clinical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were furtherevaluated.Results:Among all 20 patients,40 bronchial arteries,9 left bronchial arteries,17 right bronchial arteries (14 right intercostal bronchial arteries),12 common trunk of right and left bronchial arteries),2 aberrant bronchial artery and 14 non-bronchial arterial circulation arteries were observed.Eighteen bronchial arteries were shown with thickened wall,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bronchial arteries dimension and the time of hemoptysis.Conclusion:Bronchial artery CTA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and quantities of bleeding in hemoptysis patients before BAE treatment.There wer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of bronchial artery diameter with bronchiectasis history andhemoptysis volume.%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的指导价值及支气管动脉内径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20例BAE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患者(含1例左肺部分切除术后再发大咯血患者),通过术前CTA显示的支气管动脉(BA)、迷走支气管动脉(ABA)、非支气管性体循环供血动脉(NBSA)等信息,指导术中造影并进行栓塞.测量支气管动脉内径,并与临床相关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结果:20例患者支气管动脉CTA共显示支气管动脉(BA) 40支,左支气管动脉(LBA)9支,右支气管动脉17支(其中右侧肋间支气管动脉14支),共干支气管动脉12支,迷走支气管动脉(ABA)2支;非支气管动脉性体循环供血动脉(NBSA) 14支,术中结合CTA显示勾选血管造影证实相关血管并栓塞.增粗支气管动脉18支,相关分析示支气管动脉内径与咯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BAE术前咳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确定出血血管位置及数目,BA管径粗细和支气管扩张病史及咯血量呈正相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5页(P131-135)【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咯血;支气管动脉CTA;动脉栓塞术【作者】王彬;闵旭红;苏攀;徐云富【作者单位】安徽省胸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介入科;安徽省胸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介入科;安徽省胸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介入科;安徽省胸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大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症危及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因素。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c9fb0dde80d4d8d15a4fad.png)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15例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治疗,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结果即刻止血10例,术后咳少量暗红色血痰5例,出现轻度的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9例。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止血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成本低,适用于经内科治疗无效,又不宜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的救治[关键词] 大咯血;介入治疗;栓塞;护理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急重症,多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等。
对于大量咯血(>500 ml/d,或>300 ml/次),内科保守治疗往往效果较差。
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1月对15例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治疗,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1 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现身说法介绍介入的止血效果,介入中尽量避免咳嗽,为避免咳嗽可考虑给予镇咳药止咳。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介入治疗。
1 2 术前准备术前遵医嘱行血、尿常规,凝血常规,乙肝标志物定量,胸部正位DR片,肝、肾功和心电图检查;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常规备皮;提前做好麻醉剂及碘过敏试验,并于术前6 h禁食4 h禁水。
2 术后护理2 1 常规护理拔出导管后,穿刺点以多层无菌纱布压迫止血15 min后行加压包扎,搬运患者时保持术侧下肢伸直制动。
术后患者取仰卧位,穿刺点以1 kg沙袋压迫6~8 h,术侧肢体制动12 h,绝对卧床24 h。
2 2 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
指导患者咳嗽时压迫穿刺部位。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或皮下血肿形成,观察术侧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15 min 1次,若发现敷料有渗血、术侧肢体皮肤颜色青紫、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疗效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666ff3fff61fb7360b4c65b6.png)
腰 穿 针 要 尽 量 细 、 尖 式 的 ; 果 是 切 面 针 , 切 面 要 与 硬 膜 纤 维 [ ] 刘俊 杰 、 笔 如 针 4 赵俊 主编.现代 麻醉 学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M] 人 社 ,0 3 17 2 0 ,07—19 . 08
[ ] 陈 昆洲 .腰 硬 联 合 阻 滞 麻 醉 的 风 险 与 并 发 症 [ ] 20 5 C .0 6年
管 阻 滞 麻 醉 临 床 麻 醉 手 册 . 沈 阳 : 宁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辽
1 9, 1 9 —2 99 7: 8 03.
为 了减少腰麻后头 痛 的发生 , 使用腰 穿 针应 遵循 以 下原则 :
平行插入乎行退 出。 参 考 文 献 [ ] 柳 垂 亮 , 玉 娟 , 伟 贤.腰 硬 联 合 麻 醉 几 个 热 点 问 题 新 进 1 李 招
医 学信 息
临床 医学
M E I A N O D C L I F RMAT oN I N . 2 1 o1 00 ・23 ・
联合硬膜外与腰 麻 的阻滞 范 围常较 一般腰 麻或 硬膜 外 麻醉
阻 滞 范 围广 , 此 , 合 硬 膜 外 与 腰 麻 期 问 要 加 强 麻 醉 管 理 , 理 因 联 合
1 资料 与 方 法 .
22 疗效 分析 。1 . 7例采用 明胶海 绵 、 V P C颗粒 l O例 , 明胶
海绵 +弹簧钢圈 5例 , 明胶海绵 +P C+弹性钢 圈 2例均 1次栓 V 塞成功 。立 即止血 I 7例。治愈 1 , 转 1例 , 6例 好 总有效 1 。 7例
23 不 良反应及 并发 症 。所 有患 者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胸 闷, .
3 讨 论 .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肺部咯血性疾病血供来源的探讨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肺部咯血性疾病血供来源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dc35c186edb6f1aff001ffe.png)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 07年第 1 7卷第 1 期 JM dIaigV 11 o 1 2O 1 e g o.7N .1 O7 m n
血 管 内介 人 治 疗对 肺 部 咯 血性 疾 病 血供 来 源 的探 讨
石 荣 书 , 国军 , 好成 , 蒋 夏 蔡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贵州
争
遵义 530 ) 60 3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肺部咯血性疾病 供血动脉 的来 源, 高血管 内介入 治疗的 效果 。方 法 : 血管 内介入 治疗 咯血患 提 经
者 5 例, 8 其中支扩 2 , 7例 肺结核 2 例 , 1 肺癌 8 , 例 炎症 2 。急性 大咯血 5 例 , 例 3 反复少 量咯血 5例。全部采 取经 动脉穿
刺插管进行血 管造影及栓塞处理 。结 果 : 现供血动 脉 17条 , 中 , 气管 动脉 8 , 发 6 其 支 1条 肋间 动脉 4 1条 , 胸廓 内动 脉 2 4 条, 腋动脉分支 1 条 , 动脉 3 ; 8 膈 条 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 5 , 8例 肋间动脉参与供血 3 , 5例 胸廓 内动脉参与供血者 2 , 4例 腋 动脉分支参与供血 者 1 , 动脉参与供血者 2 ; 4例 膈 例 单纯 由支气 管动 脉供血者 2 例 , 并有 其它 血管供 血者 3 1 合 7例。结 论: 支气管 动脉是肺 部咯血性疾病 的主要供血动 脉 , 供来 源与病变 性质无 关 , 血 邻近病 变部 位的血 管均可 发 出分支 参与
at u p n 4css aia t r c up n 4cs¥ ati prn aspln a ̄,s pe r ci r r rr spl g i 2 . , xl yae ba hsp y i 1 a , r r hei up g i 2cs¥ i l b nh l t e y i y n ae lr r r n y l g n i  ̄ ea c i y n m o a a e y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07c1d1ba1aa8114531d9b5.png)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对12例咯血患者行肺动脉造影加支气管动脉栓塞,给予护理干预,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立刻止血8例,术后咳少量暗红色血痰3例,继续治疗后一周内均无再次咯血。
1例较前无明显改善。
出现轻度的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7例。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止血效果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标签:大咯血管动脉栓塞护理干预大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急重症,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肺炎肺脓肿。
对于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一次咯血大于200ml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且又不易行外科手术的可行介入治疗安全,见效快,并发症少。
我科自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对12例大咯血患者收住进行介入治疗,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效果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治12例咯血患者,男9 例,女3 例,年龄39 ~67 岁。
其中支气管扩张6例,肺癌5 例,肺脓肿1例。
大咯血急诊入院3例,反复多次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9例转入我科。
1.2 治疗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肺动脉造影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明确出血部位后,将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2 结果12例病例经过栓塞治疗,8例即刻止血,3例术后咳少量暗红色血痰,咯血总量<100ml,一周内停止咯血。
1例较前无明显改善。
7例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经一周治疗均缓解,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3 护理3.1术前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取患侧卧位,利于通气。
2心理护理:咯血患者病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易产生恐惧心理,部分患者有濒死感。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介入手术的方法及优点,消除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术前准备术前积极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和心电图检查,备血样,胸片,CT,间减少转运,搬动。
CT血管造影术(CTA)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CT血管造影术(CTA)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01ba31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6.png)
CT血管造影术(CTA)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术(CTA)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本院接治的咯血患者资料抽取50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术诊断治疗,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标准,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咯血责任血管共78支,CT血管造影术诊断咯血责任血管共75支,数据对比未见统计差异(P>0.05)。
在CT血管造影图像中,责任血管铭心啊出现扭曲及增粗表现,相对正常血管超出2毫米;肺部实质出现异常染色,肺动静脉出现分流,对比剂有外溢表现。
结论 CT血管造影术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能够较为准确的提示咯血责任血管的存在情况,且CT血管造影相对于数字减影等手段来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患者创伤更小,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术;咯血;介入诊断咯血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因素导致的,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多数患者存在肺部血管破裂,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常见疾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动脉畸形等[1],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咯血症状的出现,对于一些疾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而要确保治疗的有效性,首先要在术前明确责任血管情况,缩短治疗用时、提高治疗效果。
CT血管造影是当前临床常用的介入诊断治疗措施之一,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鉴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CT血管造影术在咯血患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本院接治的咯血患者资料抽取50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术诊断治疗。
所选患者77岁为最高年龄,36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56.66±20.66)岁;21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其中26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13例患者为肺结核、8例为肺癌、3例为支气管动脉畸形。
1.1.1纳入标准所选患者有完整的病史资料;均出现明显的咯血症状,单次咯血量超过300毫升,已对患者造成威胁;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于同意书签字[2]。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c96ac75168884868762d699.png)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4%;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33%。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23,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
给予静脉用药物进行止血,选取垂体后叶素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并用,对于部分持续性大咯血患者出现循环性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可给予多次、少量输入新鲜血液治疗,同时给予吸氧或者无创通气治疗[3]。
1.2.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均采取“seldinger技术”,经患者的股动脉部位穿刺插入进5f cobra 导管,在患者的胸5~6椎体水平部位,寻找到患侧的支气管动脉主干进行造影检查,首先明确患者病灶部位的支气管动脉血供状况,经5f cobra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使用的栓塞材料为pva颗粒微粒以及明胶海绵颗粒,治疗结束后再进行造影检查,明确栓塞治疗效果[4]。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治疗后24 h内活动性出血停止,经随访半年没有复发;显效:治疗后咯血次数显著减少,或者仅存在痰中带血的情况;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咯血次数明显减少,每日最大的咯血量已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没有达到有效、显效、治愈的标准[5]。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2927b22bb4cf7ec4bfed08d.png)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一、概述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
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引起支气管组织构造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以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
多起病于儿童及青年时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炎,迁延不愈的支气管肺炎等。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麻疹、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已使本病的发病率大为减少。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属于祖国医学“咳血〞的范畴。
二、西医诊断〔一〕病因支气管扩张发生的病因较多,包括支气管肺部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大类,两者之间存在互相影响,最终导致支气管管壁构造破坏而发生支气管扩张。
〔二〕病史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
其典型病症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咯血可反复发生,程度不等,从小量痰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有些病者因反复咯血,平时无咳嗽、脓痰等呼吸道病症,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慢性重症支气管扩张的肺功能严重障碍时,劳动力明显减退,稍活动即有气急、紫绀、伴有杵状指〔趾〕。
〔三〕体格检查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
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部较粗的湿啰音;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肩胛间区,咳嗽时可闻及干湿啰音。
〔四〕辅助检查X线检查,早期轻症患者胸部平片示一侧或两侧下肺纹理部分增多及增粗现象;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中有多个不规那么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
体层摄片还可发现不张肺内支气管扩张和变形的支气管充气征。
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
根据反复咳痰、咯血的病史和体征,再结合童年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一般临床可作出诊断。
支气管造影能确诊,并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范围,以及病变严重的程度,对治疗尤其对于考虑外科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提供重要参考根据。
支气管扩张引起反复咯血怎治疗
![支气管扩张引起反复咯血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4fc25c7e009581b6bd9ebec.png)
支气管扩张引起反复咯血怎治疗*导读:支扩一般在儿童期发病,支气管及肺实质病变都是不可逆的,肺部病变反复恶化,明显影响了生活质量及劳动力,如有条件最好切除病变。
但近年来新抗生素不断出现,能有力控制肺部感染,有相当一部分支扩病变可保持在“稳定状态”,病人身体健康,继续工作,需要手术的明显减少,但认为手术从此不再需要也不正确。
由于胸外科已为相当安全的手术,手术效果好,因此在治疗上,对每个病人应个别考虑权衡利弊。
……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反复咯血怎么治疗,该如何选择?1.有无症状、症状轻重、有无反复肺部感染的历史、发作的次数及治疗的效果如症状轻,感染容易控制,可以内科治疗,否则要考虑手术。
2.有无咯血史要重点考虑,有些所谓“干性支气管扩张”,平常并无多少肺部感染症状,但可能突然咯血。
支扩是良性疾病,在有多种抗生素的今天,大部分感染可以控制,患病后能存活多年,但大咯血威胁生命,虽然现在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以急求,从长远看,有大咯血或反复咯血的最好手术治疗。
3.病变的范围这是决定内外科治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病变局限的可以切除,病变较广泛,但有的部位轻,有的重,症状又很明显的,可以切除较重病变取得姑息疗效,但如双侧都有病变,轻重相关不多,就不能考虑手术了。
4.年龄有些病例分析,见40岁以后病人病情常能缓解,进展的不多,而50岁以上的病人体力多已较差,有其他疾病,忍受手术差,因此对40~50岁以上的患者手术保守一点。
5.合并其他病变的情况如为良性肿瘤堵塞引起的支扩,切除主要为治疗肿瘤;肺结核所致支扩(多为上叶),此时结核病变多已稳定,不必手术。
6.全身情况及有无其他疾病如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病变,或心肺功能差,无法承受手术的,只能内科治疗。
7.生活、工作及医疗条件如生活及医疗条件好,工作也不太劳累,保守治疗后病变多能保持稳定。
如为野外作业,体力劳动,学生在学习中,医疗条件又不太好,病变恶化治疗有困难的,最好切除病变。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161a27f90f76c660371a92.png)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
方法74例大咯血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
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并给予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
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介入治疗大咯血,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发生,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大咯血;临床观察咯血是喉及喉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的临床症状,也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大咯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主要指患者一次咯血量>100 ml,或咯血量>600 ml/d,如不及时处理,患者易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介入治疗是近几年被临床应用于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方法,目前已开始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法。
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介入治疗大咯血,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大咯血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9.4±4.7)岁;其中支气管扩张41例,肺癌19例,肺结核9例,其他5例。
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
全部患者对本次治疗均具有知情权,并接受本组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并给予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
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无上述疾病患者给予静脉推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配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
肺结核大咯血的多支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的介入栓塞治疗
![肺结核大咯血的多支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的介入栓塞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09ee32b102de2bd97058876.png)
肺结核大咯血的多支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的介入栓塞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多支非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的体循环侧支动脉(NBSA)所致肺结核咯血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2例有多支非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的体循环侧支(NBSA)所致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行栓塞治疗的非支气管动脉的侧枝血管参与供血的动脉后,利用明胶海绵颗粒微球及不锈钢弹簧圈进行栓塞。
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结果 22例累计栓塞非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的体循环侧支血管35支,其中包括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肩周动脉、膈动脉、内乳动脉以及胃左动脉等等。
22例均成功止血,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胸主动脉造影,有利于发现体循环动脉参与病灶供血,增加了体循环动脉的完全栓塞率。
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具有成功率高,见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责任NBSA的发现和超选择介入完全栓塞对于介入治疗肺结核大咯血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咯血的治疗效果,减少咯血复发率。
漏栓责任NBSA是影响肺结核大咯血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会诱发再次咯血的发生。
栓塞治疗过程中应全面,耐心,仔细寻找各方面来源的侧枝血管如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肩周动脉、膈动脉、内乳动脉以及胃左动脉等等。
关键词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支动脉 NBSA 侧枝供血血管超选择栓塞术肺结核大咯血 BAE1.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2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曾被确诊为慢性或急性肺结核,并经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
其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45~78岁,平均(53)岁。
8例患者为首次大咯血,余14例有反复痰中带血史。
8例患者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行急诊BAE。
1.2方法1.2.1血管造影:所有的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引入5F导管鞘,送入CORDIS-5F猪尾导管行胸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造影,通过造影,初步明确病灶侧支气管动脉(BA)或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支动脉(NBSA)的开口位置,后置换入CORDIS-4F Cobra导管或Simen 1导管,将导管分别置于病变侧供血的BA或责任NBSA开口处造影。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疗效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c080ecd47f1922791688e8ac.png)
3 0 3 6
实用 医学杂志 2 0 1 3年第 2 9 卷第 1 8 期
痔才需要治疗 , I ~ Ⅱ度 内痔推荐保守治疗 , Ⅲ一 Ⅳ 度 内痔才考虑手术治疗 ,而且要严 格掌握手术指 征 。 因此 对 于 痔 的保 守 治 疗 成 为 目前 肛 肠 界 学 者 研究的热点 , 而在所有 的非手术疗法 中 , 胶圈套扎 被认为疗效最好 , 仅次于手术 。 C R H O R e g a n套 扎 法 在 美 国 应 用 比较 广 泛 , 经多次 临床验证安全有效 [ 引 . 2 0 1 0年 4月我院引 进该技 术 , 主要 进 行 I~Ⅲ度 内 痔 的治 疗 , 获 得 较 好 的近期疗效 , 总有效率达 9 8 . 3 %。所有患者治疗 后 随访 1 年, 仅2 例( 0 . 4 8 %) 复发 , 再次 C R H套扎 治 疗 后 痊愈 。有 研 究 表 明 , 肛垫 的窦状 血 管 压力 升 高 是高 压 性 肛 垫 形 成 的 原 因 之一 ,也 是 早 期 痔 病 患者肛压增大 的原 因之一 。 I、 Ⅱ 度 内痔患者使 用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后 ,肛管静息 压呈现明显 降 低, 同时出血 、 疼痛 、 瘙痒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 C R H O R e g a n套 扎 法 其 原 理是 结 扎 肛 管 和 直肠 交 界处 L角的肛垫组织 , 终止痔的血供来源 , 降低肛 管 静息 压 , 使 痔从 根 本 上得 以治 愈 。利 用 人体 未 开 放的 6 0 %浅 静 脉 网 以 重 建 肛 管 内 新 的浅 静 脉 网 。 同时将肛管 内组织收紧 , 使整个肛管组织 向上提 , 重 建 后 的 静 脉 网有 强 大 的支 撑 作 用 不 会 发 生 松 弛 的现象 。 该技术 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微创和无痛 。 治 疗 全 过 程 分 步 进行 , 每 次 只套 扎 一 个 部 位 , 待 套 扎 的黏膜坏死脱落 、 完全修复后再进行下一次治疗 , 目的是 减 少 患 者 痛 苦 和 并 发症 ;操 作 过 程 中要 确 保 只套扎 了直肠黏膜 。如果 同时套扎 了肌 肉组织 ( 这时患者会感到疼痛) ,则 必 须用 手 指按 揉 的方 法松解。 C l e a t o r t ] 报道 用 C R H O R e g a n套 扎 法 治疗 I ~ Ⅳ度 内痔共 1 8 5 2 例, 有效率达 9 5 . 5 %, 复发率 为4 . 5 %, 只有 一些 轻 微 不 良反 应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6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6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3cbf2fd915f804d2b16c1da.png)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6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46例大咯血患者行胸部CT,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后,使用明胶海绵、PV A颗粒栓塞病变血管。
结果: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24例(52.17%)即刻咯血停止;15例(32.61%)咯血显著减少,3 d内咯血逐渐停止;共计治疗显效39例(84.78%)。
7例(15.22%)治疗无效,其中2例(4.35%)死亡,5例转外科治疗。
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均较轻,在3~5 d后症状消失。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微创。
为常规内科止血治疗无效,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内科常规止血治疗常常难以奏效,因反复大咯血可并发窒息和失血性休克,病死率高达50%以上。
1974年Remy[1]首先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获得成功,先后治疗104例咯血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
该技术的开展为大咯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降低了大咯血的病死率。
现将本院从2008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46例大咯血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7.6岁。
支气管扩张22例,肺结核11例,肺血管畸形5例,肺癌3例,原因不明5例。
所有患者术前经内科常规止血治疗无效,24 h咯血在500~1500 ml。
1.2 方法术前准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行胸部CT、血常规、凝血常规及其肝肾功能检查,造影剂过敏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手术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右腹股沟韧带下1~2 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2%利多卡因局麻后,作3~5 mm皮肤切口,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选用4F的Cobro 导管在导丝配合下插管,结合病变部位插管至相应支氣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造影,找到病变血管后,行超选择性插管。
中医医案——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中医医案——支气管扩张并咯血](https://img.taocdn.com/s3/m/2877439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f.png)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润肺降气、调理脾胃法治愈咳血病案:曾某,女,32岁。
初诊:1970年。
主诉及病史:年前行右肾切除,此后即体弱。
国庆节前连日加班,发病当晚便咳呕痰血,即以“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收住内科病房。
至第3日,邀我会诊。
诊查:咳血痰量已数痰盂,淹然而卧,言语低微,倦怠无神,神志清,面色苍黄,每咳则痰中带血或全系鲜血。
切其脉尚缓而有神,舌质红苔黄。
辨证:病因强力劳动,气机逆乱,血不循经,随气上逆。
治法:前人云“其气冲和,则气为血帅,血随之而运行。
血为气之守,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故欲止血必先降其逆上之气,并力戒多动多言。
疏方润肺降气、养血止血。
处方:杏仁12g 紫菀15g 生地30g 白芍15g 阿胶珠15g 麦冬15g 枳实9g 丹皮9g 白茅根30g 茜根炭9g 川贝粉9g(分吞)三七粉12g(分吞)药进2剂,咯血止。
又进2剂,精神转佳,略进饮食,苔黄- 1 -转白。
再疏方以调理脾胃,养血止血。
处方:生地24g 当归9g 白芍9g 焦白术9g 云苓12g 潞党参9g 怀山药15g 扁豆12g 枣仁15g 麦冬15g 炙甘草9g 阿胶12g (蒸兑) 3剂药后咳嗽咯血不复作,食饮正常,已能起床行走,休养数日出院。
按语患者平时体弱,更加强力劳动,损伤肺络,血不循经,气遂而出。
对于大出血的治法,《血证论》言之最详,大致不外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然而咳血必属肺失肃降,气逆不降,则血不得宁。
故当以润肺降气为先导,而达止血之目的。
出血既止,又当调理脾胃,使气血源源而生,身体方可望康复。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434,张孝纯医案。
张孝纯,1910年生。
主任中医师。
湖南省长沙市人。
少年时从叔父学习中医,后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1937年毕业,先后在长沙、贵阳等地行医。
1954年起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扩大咯血的血供与其介入术后复发之
间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陈永芊敬文斌王艳勤贾西平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选择1998年3月一2009年11月的支扩大咯血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57例,术中DSA检查将其分为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三类进行研究比较,探讨支扩大咯血的血供类型与其介入术后复发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改进介入手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支扩大咯血、血供、介入手术、复发率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大多数内科治疗都难以控
制,而外科手术受病变范围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限制,并且手术创伤和风险大,术后恢复较慢。
经导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arterialembolizationBAE )以其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
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常用技术;但术后复发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1998年3月一2009年11月的支气管大咯血患者57例, 男34例,女23例,年龄35—72岁,平均53.8岁,病程1 —19年,24小时咯血量400— 1100ml以上,均保守内科治疗无效后,行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术中DSA检查,发现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11 例、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33例、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13例术后患者咯血立止或3—5天内渐止;随访1周一1年,其中11例患者不同程度咯血复发,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7例、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3例。
血供类型病例数复发例数复发率
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1119.1%
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33721.2%
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13323.1%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局麻下经皮股动脉入路穿刺插管至气管分叉水平,于透视下行推拉导管技术,经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的病变侧,结合胸部平片及CT所示病变或可疑病变部位,分析、寻找其异常供血血管,透视下经导管注入PVC颗粒(直径300卩m—700卩m)、明胶海绵颗粒(1mr^ 1mim< 1mm +明胶海绵条(1mim< 1mr^ 10mr)或弹簧钢圈,分别逐级栓塞异常血供动脉,反复造影直至病变血管不显影即
停止治疗。
造影设备为Ge-98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导管采用COO公司生产的5FCobra及3F超微导管;0.033in超滑导丝,对比剂为碘海醇或欧乃派克。
栓塞前应仔细分析支气管动脉影像有无异常交通支,栓塞中密切观察患者,以防止缺血所致的脊髓损伤或咯血引起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15分钟,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平躺,穿刺侧下肢禁屈24小时。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2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9.1%;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的术后复发7例,复发率21.2%;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的术后3例,复发率23.1%。
第一类与后两类的术后复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类的术后复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男,61岁,2005年1月因“支扩大咯血”入院,内科治疗无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术中DSA病变呈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血管扭曲、增粗。
采用PVA颗粒栓塞后,咯血停止。
2006 年12月患者再次出现痰中带血,于内科常规治疗后少量咯血停止。
3 讨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有效方法,然而部分
患者咯血复发,大大影响了BAE的疗效。
综合各报道资料,一年内复发率为15.2%— 23.2%。
为减少术后咯血复发,探讨与复发相关的因素显得很有必要。
3.1 支气管扩张的血供特点
本研究中表明,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中长期疗效较好;但支气管扩张患者多为多支动脉供血(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且复发率也相对较高。
因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病变,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终末支气管扩张与吻合,易出现反复咯血。
咯血长期反复发生,导致基础病变广泛,部分合并胸膜肥厚粘连。
支扩咯血患者多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但因其病理特征导致参与供血血管复杂,常有变异和胸壁体循环动脉(包括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壁外动脉等)参与肺内的血液供应。
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了丰富的侧支网络,导致临近的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有些大咯血也可能源于肺动脉。
多支动脉供血(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复发率较高与供血动脉漏栓及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介入治疗前,应尽可能完善相关的影响学检查:常规胸片、CT(尤CTA,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合并胸膜肥厚等情况,为介入手术提供指导。
介入治疗术中,除常规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外,还应结合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并对结果仔细分析,根据病变位置判断需寻找的侧支血管(包括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廓外动脉等),并加以栓塞。
同时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
考虑肺动脉造影。
尽可能显示所有的供血动脉,是避免漏栓,减少复发的前提。
3.2 术中栓塞
对发现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异常血管逐一栓塞是成功治疗咯血的关键。
常规透视监视下缓慢间歇推入栓塞剂,直至病变血管消失,短段主干存留为止。
选用超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即可以更好显示病灶供血动脉进而实施有效栓塞减少复发(栓塞病变主干,在病变附近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导致咯血复发),同时又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此外,栓塞材料明胶海绵中期栓塞剂,易致血管再通而复发。
选择聚乙烯醇(PVA)颗粒、弹簧圈属于永久性栓塞剂,复发率较低。
总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患者中单支支气管动脉供血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复发率低,中长期疗效较好;而占大多数的多支动脉供血(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合并非支气管动脉供血)者,复发率相对较高。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术中全面、详尽展示病灶部位、范围、血供情况并予以精细、准确的栓塞可提高介入治疗中长期疗效,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咯血患者导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4,336.
[2] 敬文斌,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介入治疗的疗效临,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9,56.
[3] 段峰,大咯血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