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5课《诗五首》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5课《诗五首》课件 语文版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 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 正直。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县,要经过雄
溪辰溪等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随风一直到夜郎以西那遥远的西
南边地
寄心,让李白与明月融为一体, 明月已成了李白的化身,形影相 随送朋友,通过想象,使明月人 格化,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 之情,对当时官僚制度的厌恶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
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 的花草。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 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 宇宙吞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 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亦为之 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 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 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 诗中以饱满的 热情形象地描绘 了这座名山雄伟 壮观的气势,抒 发了作者青年时 期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俯视一 切从实际出发切 的豪情和气慨
•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 洒旗、春风、寺院、楼台、烟雨
•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 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 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 矣。”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诗五首课文分析pdf新版语文版【含答案】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诗五首课文分析pdf新版语文版【含答案】

诗五首杂 诗这原是一组组诗,共三首,教材选的是第二首。

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来,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人们常把“他乡遇故知”当作人生一大喜事。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他乡异地忽然遇到来自故土的旧友,自然唤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一般说来,短诗尽量避免重言。

本诗开篇却连用两个“故乡”:“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

“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却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短短十个字,把“我”在特定情境下的感情、心理、神态等刻画得栩栩如生。

所谓“故乡事”,包括宗族家眷、邻里乡情、风物民俗等等,应该很多很多,可诗中只问“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为什么“我”唯独眷恋着“绮窗前”的寒梅呢?人的思乡之情,往往是和那些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相联系的。

可以这样设想,绮窗前的寒梅与“我”在家乡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使“我”想起家人朝夕相处的亲情,想起友人围炉夜话时的温馨……这里的寒梅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了,它已被诗化、典型化了,成为一个意象。

诗人正是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真正是“大巧若拙”。

这恰恰体现了诗人的功底。

附《杂诗》另两首: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其三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夜雨寄北这首诗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前句“君问归期”,是妻子在问,“君”即妻子;“未有期”,是游子在答,“游子”即丈夫。

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但这问答,是彼此相隔一方,并非一处;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

继之“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内容预览:25.诗五首【根底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鬓毛衰:耳边的头发疏落。

城阙:城墙和宫殿 ,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大渡口 ,这里指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

津 ,渡口。

宦游人:远离家乡 ,出外做官的人。

天涯:天边 ,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近邻。

酬:酬答 ,这里指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弃置:这里指被贬谪。

翻似:倒好似。

侧畔:旁边。

万木春:意思是万木逢春 ,生机勃勃。

寄北:寄给北方的友人。

何当:何时 ,什么时候。

杨花:指柳絮。

离亭:驿亭。

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 ,所以称“离亭〞。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⑴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证圣初(695)进士及第。

授国子四门博士。

开元中,累迁至太子宾客、秘书监。

天宝初 ,上疏请度为道士 ,求还乡里 ,玄宗制诗赠行 ,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不久去世。

贺知章少时即以文词知名,性旷达,善谈说。

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尝邀嬉里巷 ,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经常醉后属词 ,文不加点 ,动成卷轴。

又擅长草隶 ,人共传宝。

在长安时 ,与李白一见而为忘形之交 ,称白为“谪仙人〞。

七言绝句清新婉曲 ,颇饶韵致。

如?咏柳?、?回乡偶书? ,均为人所传诵。

?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

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隐逸传?。

⑵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 ,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 ,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剧烈 ,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 ,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 ,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 ,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 ,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 ,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 ,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 ,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 ,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 ,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语文版七上语文【课件二】第25课诗词五首

语文版七上语文【课件二】第25课诗词五首

1、《夜雨寄北》一诗中,哪是现实, 哪企盼、希望? 2、“未有期”反应了诗怎样的情绪? 对不得归的无奈和愁苦 艰难 3、“巴山夜雨涨秋池”既写回归的() 愁绪之多 “涨”改为“满”好不 又渲染了()此句中的 好?为什么? 不好。“涨”字富有动态,既写出了巴山 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 人的愁思之绵绵。
• 九月,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 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 湖南常德)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 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 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 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 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 州刺史、和州刺史。所到之处,访问疾苦 ,关心民瘼,写了不少诗篇。宝历二年冬 ,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 涯至此结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选自《王子安集
》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 他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 父,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 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 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 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 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 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 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七级语文上册 25.诗五首 课件 语文(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 25.诗五首 课件 语文(通用)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芳林十哲”
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 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郑谷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疑梦,相悲各问年。。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2021/5/112021/5/112021/5/1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专家告诉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2021/5/112021/5/112021/5/11
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 (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 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 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 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 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 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 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 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 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 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郑谷一生作诗 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 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 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 首。

25.《诗五首》(语文版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25.《诗五首》(语文版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尾联表达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56
诗文解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 自己在第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吟:徒然地吟诵。 归来后,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白白地吟诵 《思旧赋》表示悼念。 回到故乡后,与王质一样,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一 样。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用白描手 法抒发游 子的思乡 之情。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 的情况,表达了浓郁的思乡 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 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 入诗,平淡而隽永。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 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4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9
诗文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首联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 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
诗五首
花桥学校LKM0222制作
1
诗 五 首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介
王维(约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 河东人。外号“诗佛”。 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 和孟浩然合称为“王 孟”。苏东坡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
5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25--诗五首分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25--诗五首分解

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 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 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 长律)。
送别诗、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 物诗、悼亡诗、 讽喻诗、行旅诗、酬谢﹙答﹚诗等。
古诗鉴赏指要: 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 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 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简介
▪ 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 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外号“诗佛”。开 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 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 《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 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 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 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q阙uè/辅/三秦,唐风·烟王望/勃/五津。 与君离/ 别意,同是h宦/u游àn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 歧路,儿女共/ 沾巾!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现代统称为诗歌。它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音 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 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
音 律
诗 歌
内 容
古体诗 不讲对仗 押韵较自由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5课诗五首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5课诗五首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 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 “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 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 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 解读,似乎更确切。
• 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 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 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一个 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 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 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 一种情味隽(juàn)永的诗意美,写 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 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 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 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 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赠:送给(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 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 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 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惜别之意,是宽慰友人,全诗的中心 句,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无须,不要。
抄:窗前的寒梅可能是作者当年朝夕相伴,最 为喜爱之物。寒梅已成故乡的一种象征,已被 诗化,典型化了。成了我思乡之情的寄托。
语言风格
运用白描手法,全诗语言质朴 而诗味浓郁。
主题思想
全诗以白描手法,于平淡无奇中简 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作品与作者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第25课诗五首课件语文七级上-30诗五首

第25课诗五首课件语文七级上-30诗五首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柴桑(现江 西九江)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饮酒》是他弃官归 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体,为酒后即兴所作,写对世事 人生的感慨,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回顾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作品:
1、《桃花源记》 (散文)
2、《五柳先生传》(传记) 3、《归园田居》 (田园诗)
结庐在人境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 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解释: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 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 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zhù)
(zūn) 金酒杯。
行路难
乐诗一府有首名羞歌三。贵同辞首的“直之,菜馐:一这肴”同。是。“原第值”
筷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一山d斗ǒ酒。u)值十十千千: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板 书 设
行 路 难

金樽美酒 玉盘珍馐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坚冰塞川 大雪满山 闲钓碧溪 忽梦乘舟
长风破浪 挂帆济海
欢乐气氛
怀 才
内心苦闷 不
道路艰险 遇
相信希望
愤 懑
充满信心 不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 文学家,他在清王朝表面繁荣之际, 就向当局发出了警告:在众人酣歌太 平之际,就指出了危机四伏的前景。 他称当时的社会为“日之将夕,悲风 骤至”,极力呼吁改革。但他在政治 上不受重视,官职卑微,抱负无法施 展。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 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 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 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 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 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这 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 是己亥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107

25 杜甫诗三首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现在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春望》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三月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他一路上所看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于是他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佳作。

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望岳》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崇高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同时以泰山和诗人的志向作对比,以山之雄奇反衬诗人志向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抱负。

《春望》 本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局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忧国忧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感。

《石壕吏》 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快解①岱宗:即泰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内容预览:25.诗五首【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鬓毛衰:耳边的头发疏落。

城阙: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大渡口,这里指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

津,渡口。

宦游人: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近邻。

酬:酬答,这里指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弃置:这里指被贬谪。

翻似:倒好像。

侧畔:旁边。

万木春:意思是万木逢春,生机勃勃。

寄北:寄给北方的友人。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杨花:指柳絮。

离亭:驿亭。

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称“离亭”。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⑴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证圣初(695)进士及第。

授国子四门博士。

开元中,累迁至太子宾客、秘书监。

天宝初,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制诗赠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不久去世。

贺知章少时即以文词知名,性旷达,善谈说。

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尝邀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经常醉后属词,文不加点,动成卷轴。

又擅长草隶,人共传宝。

在长安时,与李白一见而为忘形之交,称白为“谪仙人”。

七言绝句清新婉曲,颇饶韵致。

如《咏柳》、《回乡偶书》,均为人所传诵。

《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

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隐逸传》。

⑵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⑶郑谷,唐代诗人。

字守愚。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

生卒年不详。

少颖悟,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唐诗纪事》引述)。

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授京兆□县尉。

迁右拾遗。

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归。

卒于家乡别墅。

世称郑都官。

郑谷在当时诗名颇盛。

他曾修改僧齐己《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为“一枝”,齐己拜为“一字师”。

又与许棠、任涛、张□、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

郑谷诗反映生活面不广,情感也欠深沉。

所以《郡斋读书志》批评他“格韵凡猥,语句浮俚不竞”。

但其诗笔调清新,思致宛转,律对中时有警句。

绝句如《淮上与友人别》、《席上贻歌者》、《越鸟》、《鹭鸶》,亦复风神摇曳,有悠然不尽之意。

尤工咏物,《鹧鸪》、《燕》、《竹》、《海棠》诸篇皆能状物而得其神,《鹧鸪》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一联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

《唐才子传》用“清婉明白,不俚而切”来概括其诗风,是比较恰当的。

著《云台编》3卷,因乾宁三年扈从昭宗于华州,寓居云台道观时编次而得名,有明嘉靖年间刊本。

另著《宜阳集》,为晚年退居宜春时编成,已佚。

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⑷王勃,字子安,绎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

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

勃既废,客剑南。

久之,补虢州参军。

坐事,复除名。

勃父福峙,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交践省父。

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急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⑸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一作彭城人,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裔,因此也算河北中山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重要人物之一。

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入朝为主客郎中,最后,官至检校礼部尚书。

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成就的出色诗人。

尽管他和韩愈、白居易都有深厚的交情,却能在诗歌的风格上保持独立自主,不附合、更不附属于韩、白的有势力的流派。

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民间文学的学习上,他的爱好不仅局限于一般人所熟悉的古代乐府歌辞,而更感到兴趣的则是当时民间所流行的俚歌俗调。

他的《竹枝词》、《柳枝词》就是他的艺术实践。

他的诗歌语言干净明快,决无炫博矜奇的地方。

著有《刘梦得文集》。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⑴《回乡偶书》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抓住了诗人回乡后遇见故乡人回答的一个场景描写,清新自然。

⑵《夜雨寄北》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⑶《淮上与友人别》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情景结合,表现了离人的特殊的心境。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本篇是对白居易赠诗的酬答。

从白居易赠诗的末句接过话由,以直陈的笔触回顾被贬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作为开端。

尾联以“长精神”自勉,从而点明酬答的题意,收束全篇。

中间两联,或用典抒情,或借景达意,尤为精警形象,全诗跌宕起伏,沉郁而不失昂扬精神。

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一首酬答诗,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是酬答诗中的优秀之作。

二、文章脉络⑴《回乡偶书》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

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

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

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⑵《夜雨寄北》上联:一问一答,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下联: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欢乐的憧憬。

⑶《淮上与友人别》上联: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寓情于景。

下联: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即景生情。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点题,定调。

城阙--五津颔联:写离情别意。

离别意--宦游人颈联:写别后思绪。

天涯--比邻尾联:互勉,作结。

歧路--沾巾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应和白诗,表现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颔联:通过用典,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

颈联: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态度。

尾联:点明题旨,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名句赏析⑴《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

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⑵《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却话……”的寄想看似平易,实则奇崛。

它把“巴山夜雨”的场景一下子搬向想象中的未来时间。

那里出现的是北方某地窗前的亲友秉烛夜话,在灯花的跳动中,出现了那时已成为过去的、如今夜雨之中孤单身影愁苦思念的影象,如同电影的“切入”--在未来的画面中切入了如今的现实、即对于未来而言此日已为过去的物境人情。

佛家的三世相: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奇妙地实现了融合!不仅是现在而且还有将来,不仅仅是眼前已实现情景还有未来尚待验证的情景的契合;从今天想象明天,又从明天想象今天--各个不同的时空得到自由往返的交通。

已有的无定会聚的怅惘,与假定性的异日异地的回味今日今地,以至于把伤怀与苦况当作付之一笑的欢乐。

其间所体现出来的通脱的人生哲理,的确倚仗于诗人对于时空观念的创造性把握。

不能如期与未可预期的会聚,及其想象中的补偿,使时间得到了广延,空间得到了拓展,人的情感的存在也得到了扩大和充实。

因此,这首诗中充填的不仅仅是别离的伤怀以及相聚的未可预期,而是增添了期待、憧憬甚至是想象未来、回味此时苦况所产生的乐趣。

⑶《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离亭晚”中的“晚”字很重要。

它既充分表现了惜别之情,又为下一句补景设色。

两位朋友在“离亭”话别而不愿分别,直留达到天“晚”,终于不得不在暮霭沉沉、暮色苍茫中分手上路,各奔前程了。

“君向潇湘我向秦”,茫茫别意,都从两个“向”字传出,令人黯然销魂。

明人谢榛却认为此结“如爆竹而无余音”;因而移作起句,将全诗改为“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四溟诗话》卷一),未免点金成铁。

明清诗评家多认为此诗有盛唐风韵。

沈德潜把它和被几个诗评家分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的“秦时明月”、“渭城朝雨”、“黄河远上”、“朝辞白帝”等并列(《说诗晬语》卷上),是当之无愧的。

著名的《鹧鸪》诗第二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颇有神韵,但从全篇看,还不如此诗完美。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

这是对杜少府的安慰,同时也有点赞扬。

对杜少府来说,你远去蜀中,不要感到寂寞,还有知己朋友在这里,不因距离远而就此疏淡。

对自己来说,像杜少府这样的知己朋友,纵然现在远去蜀中,也好像仍在长安时时见面一样。

这两句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

但这两句并非王勃的创造,他是从曹植的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变化而成,他利用“万里犹比邻”这个概念,配上“海内存知己”,诗意就与曹植不同。

后来王建也有两句诗:“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

”这是把王勃的诗意,反过来用。

不能不说是偷了王勃的句法。

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的颈联,紧承颔联而来。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