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普遍选择将一些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
然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之一是信息安全风险。
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将大量的关键信息交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这其中包括客户的个人信息、交易数据等。
一旦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没有足够的信息安全措施,就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共享网络和系统资源,这也增加了系统受到黑客攻击的风险。
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商业银行应该严格评估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能力,包括其技术设施、数据加密方式、员工培训情况等。
商业银行还应建立完善的合同和监管机制,明确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信息安全审计机制,定期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安全合规性的检查。
其次,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还存在操作风险。
外包的业务环节可能发生操作失误、延误等情况,导致业务无法按时完成或者出现错误。
这不仅会影响银行的声誉,还可能给客户带来财产损失。
为了防范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重点考察其运营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还应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建立起严密的业务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与外包合作伙伴签署明确的服务水平协议,确保外包业务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还会面临合规风险。
外包合作伙伴可能不符合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或者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漏洞,导致商业银行违反法规或监管规定,面临罚款或处罚的风险。
为了防范合规风险,商业银行应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仔细审核其合规性,包括是否具备相关许可证书、是否有良好的监管记录等。
商业银行还应与外包合作伙伴建立起定期报告和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了解其合规情况,并建立内部合规管理团队,专门负责监督外包业务的合规性。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始将一部分业务进行外包。
然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2.1 数据泄露商业银行业务外包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如果数据泄露,则将直接影响客户的利益和商业银行的信誉。
2.2 服务中断商业银行的业务外包是依赖于外包商提供的服务的,如果外包商的服务出现中断,则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同时也将影响客户的利益。
2.3 管理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还涉及到管理风险,如果外包商的管理水平存在问题,则将直接影响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三、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防范3.1 选取靠谱的外包商商业银行在选择外包商时,必须要选择一家可靠的外包商。
商业银行必须对外包商的资质、品牌、企业文化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确保其信誉和服务能力可靠。
3.2 建立合同约束商业银行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明确外包商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并在合同中规定相应的责任和约束。
商业银行还可以在合同中规定违约赔偿条款,确保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
3.3 加强监管和管理商业银行在与外包商合作时,必须要加强对合作方的监管和管理。
商业银行需对外包商的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合作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四、总结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外包时,必须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外包商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并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方式之一,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安全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确保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信息科技外包服务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安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外包服务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审查:商业银行在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时,应该根据供应商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水平以及信息安全认证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保障信息安全。
(2)明确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合应该明确安全标准和要求,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商业银行的安全要求来管理和保护外包服务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
(3)建立监控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信息安全监控机制,定期对外包服务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漏洞修复,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外包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1)合规性审查与监督:商业银行应该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供应商的经营行为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违反合规要求。
(2)合规培训与教育:商业银行可以为外包服务供应商提供相关的合规培训和教育,帮助供应商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合规要求,减少合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运营风险包括供应商经营风险、服务中断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运营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供应商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该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稳定的经营能力,避免供应商因经营问题导致外包服务的风险发生。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
商业银行通过外包将部分业务或功能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处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然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这篇文档将探讨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风险一:信息安全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信息安全风险。
在外包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与第三方机构共享大量关键性的客户数据和机密信息。
如果第三方机构的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客户数据泄漏、操纵或滥用,给商业银行和客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防范措施:•选择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商业银行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应对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能力和信誉度。
只选择那些能够提供高水平信息安全保障的机构。
•建立有效的合同和监管机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应建立详细的合同并明确双方的信息安全责任。
同时,应建立监管机制,对第三方机构的信息安全措施进行定期审查和监督。
2. 风险二:业务连续性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外包也存在业务连续性风险。
如果商业银行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无法按时履行合同,或者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可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到客户的资金流动和交易。
防范措施:•多样化合作伙伴:商业银行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应尽量选择多样化的机构进行合作,以避免过于依赖某一个机构而造成的业务中断。
•建立灵活的合作机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应建立灵活的合作机制,包括制定紧急情况的应急方案和备份方案。
同时,商业银行应保留一些关键业务的内部操作能力,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转移或内部处理。
3. 风险三:声誉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声誉损失。
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211244998_关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思考与建议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银行经营与信息科技的关系愈发紧密,并促使银行不断加强信息科技投入以满足业务需求。
信息科技外包作为弥补银行技术短板的专业力量,在银行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笔者在深入调研行业现状、总结梳理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与挑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与发展建议。
一、现阶段信息科技外包的主要类型及优势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的服务定位也在持续变化,从为银行提供“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逐步向提供人力辅助转变,尤其在头部互联网企业开始将自身积累的科技能力向银行输出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业态逐步形成,信息科技外包的目标也逐步由成本压缩向价值赋能转变。
经笔者梳理,面向银行提供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企业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头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服务。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企业入局C端金融服务的同时,部分头部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扩展B端市场,开始面向银行输出技术能力与解决方案,以助力银行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迅速实现突破。
此类外包服务的优势在于提供商拥有成熟的技术、高水平的服务人员,在部分业务领域甚至可以由技术服务延伸至场景合作,为银行拓客、活客创建新的渠道。
二是专业外包厂商提供的服务。
传统的信息科技外包厂商作为外包市场的绝对主力,主要是以人天或人月为定价单位向银行输出信息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力,并有中信银行审计部 左民玮 庞瑞江部分厂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原型系统和产品,可以为银行提供特定领域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此类外包服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物美价廉”,甚至已成为某些中小银行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的服务。
自2015年兴业数金成立以来,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逐步成为外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此类外包服务提供商通常与发起行原有信息科技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建方式或直接由科技部门转制而来,或以发起行科技体系选派的“精兵强将”为基础,以外部招聘员工为补充构建,因此往往更为熟悉银行业务,拥有成熟且经过实践验证的拳头产品。
浅谈银行IT业务外包风险与安全管理
浅谈银行IT业务外包风险与安全管理银行信息系统安全运营,与IT外包商提供的软硬件产品质量休戚相关,而IT业务外包风险贯穿于技术、产品、系统、服务、生产、采购、集成、运行、维护等整个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阶段,一旦风险与安全管理失控,则给银行信息系统建设带来损失。
因为IT业务外包是国内外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基本采购国外知名IT公司产品,应用软件大型商业银行以自主研发为主,少部分外包采购,中小银行信息系统建设采取外包采购方式来完成。
因此,做好IT业务外包风险与安全管理是银行业IT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IT业务外包风险分析1、从宏观层面分析,产生系统性风险。
目前银行业使用的IT产品如计算机CPU、操作系统、基础应用软件、互联网等技术都来自国外公司,因某种原因,承包商所在国家发生战争等不可抗拒性事件时,会造成IT供应商及其供应链上的公司不能正常经营,如果IT业务外包的是一些重要的核心业务,则会对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2、从供应商方面分析,产生依赖性风险。
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长期使用一些国内外知名厂商提供的软硬件产品,在熟悉供应商产品的同时,长期使用也形成了对某一供应商的依赖,也会因外包商自身或其供应链上某公司出现问题,造成外包商运营出现风险,如果银行没有自己掌握外包供应商产品技术,更换新外包商会带来成本高及影响银行业务正常运营。
3、从产品供应链分析,产生供应链风险。
目前,很多IT厂商特别是跨国IT供应商,把用户订单分包给其他外包商生产,当该公司供应链企业合作关系因某种原因出现问题时,则会产生IT外包供应链风险。
4、从采购方面分析,出现选择性风险。
在外包供应商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才能力、行业信誉、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做全面的科学分析评估,并受到来自各方面关系因素影响,选择的IT外包商各方面能力不能满足银行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容易出现项目失败,造成损失。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体现及审计对策研究银监会自2005年开始允许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外包,2006年发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与《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管理指引》两文件中对外包业务以及风险已有所提及。
今年6月7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涵盖了银行业外包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商业银行外包进行规范的文件。
尤其是在总则中明确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管理、核心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职能不宜外包”、“定期安排内部审计,确保审计范围涵盖所有的外包安排”,反映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对外包业务风险控制应该发挥的作用。
笔者结合近年参与实施外包业务管理审计的认识,对商业银行的外包业务风险及审计对策进行了总结,供内部审计同仁参考。
一、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涵义商业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
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
”1[1]商业银行采取业务外包策略往往基于以下考虑:降低营运成本、转移操作风险;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克服资源有限性、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等。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外包业务现状国外的商业银行业务外包首先从信息技术外包开始,主要涉及银行通信网络管理、银行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系统备份、灾难恢复、自助服务、呼叫中心、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处理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更多属于业务处理环节的外包;第二阶段是分段业务流程的外包,将支持银行内部的运作或客户的后端服务切分成相对完整的流程段后整体外包,甚至包括整个IT系统的外包,而不仅限于某项具体的任务外包。
通过所谓业务流程的优化组合,银行保留优势核心的流程段、外包非优势外围的流程段,以获得更高商业价值、更有效率的运作模式。
当前,随着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各个层面上的专业专注组合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单一银行独立的业务全流程研发往往不足以确保竞争优势,导致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将研发环节外包给专门的研发中心,即知识处理外包。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把一般性的业务或者服务的辅助环节交给外部机构去做,以便将自身核心能力集中关注于战略环节。
对银行而言,业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交易和操作风险,减少与信用风险相联系的资本要求,而且能将部分人力资源从日常维护管理中解放出来,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据调查,美国有68%的信用卡业务都是通过非商业银行机构来实现的。
从国际银行业务外包的运作实践来看,银行业务外包,既可以是非核心服务外包,也可以是核心服务的部分服务环节外包,还可以是核心服务的外包。
银行业务外包通常有以下几类:技术外包,如呼叫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IT策划中心等;处理程序外包,如消费信贷业务有关客户身份及亲笔签名的核对、信用卡客户资料的输入与装封等;业务营销外包,如汽车贷款业务的推销、住房贷款推销等;某些专业性服务外包,如法律事务、不动产评估、安全保卫等;后勤性事务外包,如贸易金融服务的后勤处理作业、凭证保存等。
2002年,深圳发展银行和高阳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灾难备援外包服务合同,这是我国首个银行IT系统外包的合同。
由此可见,银行业务外包问题已逐步进入我国银行实践。
因此,准确把握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对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当局都极为重要。
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首先,外包合同往往都有较长的期限,随着商业环境以及外包商自身的变化,外包机构能否按时、保质完成合同义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业务外包必然导致银行业务管理和操作上的改变,这些改变是为适应外包机构外包部分服务的需要而作出的,这种改变也可能增加银行的操作风险。
第三,外包需要将保密性数据、战略性技术或者机构的账簿、记录交由第三人接触,而外包机构及其雇员都有可能违反保密协议,泄漏前述保密信息,从而引发操作、法律和信誉方面的风险。
第四,业务外包实际上是将内部操作的部分业务或项目交给第三人,第三人的独立性造成了银行预期沟通和交流的困难。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此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技术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选择和管理信息科技外包服务时,需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以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银行的正常运营。
一、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风险1. 数据安全风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涉及大量的客户信息和资金流动。
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数据造假等安全问题,将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中,数据安全风险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2. 服务稳定性风险商业银行的业务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一旦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出现故障或服务不稳定,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业务运作,给客户带来不便,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金融风险。
3. 业务流程风险信息科技外包服务涉及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一旦外包服务商无法按照约定的流程和标准执行,将导致银行的业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混乱。
4. 法律合规风险在信息科技外包服务过程中,外包服务商需要处理银行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如不合规操作将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1.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商业银行在选择信息科技外包服务时,需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外包服务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技术实力。
外包服务商应当拥有相关的安全认证和资质,能够满足银行的业务需求和安全要求。
2. 签订严格的合同商业银行和外包服务商在签订合需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数据安全、服务水平、业务流程、法律合规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合同中还应包括外包服务商的安全承诺和相应的违约责任,以提高合同的约束力。
3. 加强监管和审计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团队,对外包服务商进行定期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外包服务商的服务稳定性和合规性。
监管团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审计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关键字】银行XX银行服务外包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注意:风险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根据外包活动不同各机构应详细识别外包活动中相应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最后在风险防范措施中进行总结性归纳。
一、服务外包概况。
二、服务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下面对使用服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一)战略风险的识别、分析技术战略的失误导致技术开发失败。
针对上述风险,有如下应对措施:建立和运行《质量目标管理程序》并定期检讨战略实施情况,及时采取战略调整计划;综上,战略风险是可控的。
(二)依赖性风险的识别、分析技术对人员的依赖风险针对上述风险,有如下应对措施:公司做好技术人员培养,并且制定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留住核心技术人员。
综上,依赖性风险是可控的。
(三)合规风险的识别、分析公司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导致罢置、监管部门重大经济处罚等后果。
针对上述风险,有如下应对措施:1.建立和完善公司规章制度;2.努力提高员工待遇;3.由公司法律顾问对规章制度进行合规性评审;综上,合规性风险是可控的。
(四)成本与收益风险的识别、分析因产品价格客户不能接受导致客户无法合作,或者因产品价格过低导致项目失败。
针对上述风险,有如下应对措施:与客户充分沟通,采取价值工程分析法,与客户共同采取措施以降低成本。
同时,应该保持价格在合理的区间,否则价格过低会导致公司成本无法维持。
综上,成本与收益风险是可控的。
(五)知识和技能风险的识别、分析因新员工或转岗人员的能力不够,导致产品不合格。
针对上述风险,有如下应对措施:1.建立和运行《生产提供控制程序》与《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确保员工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增加不合格品展示板和制作“岗位技能培训教材”综上,知识和技能风险是可控的。
(六)业务连续性的风险识别、分析1.线路毛病采用主备线路双线通讯,如果有线路毛病会启动紧急预案,快速响应,解决线路问题。
试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
试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摘要】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一种常见的业务模式,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
这种外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信息安全风险、运营风险、合规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严格的合同管理、定期的风险评估、完善的监控措施等。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潜在的风险,并确保外包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将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以帮助银行更好地利用外包服务,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风险、优势、策略、监测、控制、结论1. 引言1.1 引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商业银行将金融服务的一部分或全部业务功能委托给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商业银行选择外包其部分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注核心业务。
金融服务外包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外包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面对诸如信息安全、合规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
外包合作伙伴的不正当行为、技术故障、人为失误等因素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声誉和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管理外包业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金融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正文2.1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商业银行将特定的金融服务功能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一种商业模式。
外包的金融服务功能可以包括信贷审批、支付结算、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外包服务提供商通常是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或技术公司,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帮助商业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外包金融服务功能,即商业银行将原本由自己完成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外部专业机构去完成;二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外包可以让商业银行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减少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投入。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法律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建议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法律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建议一、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定义及发展现状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外包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定义了商业银行外包的涵义:“指商业银行将原本应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事务或某些业务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经营行为。
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商业银行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
”目前,银行业务外包范围涉及银行卡制作、法律服务、款箱运送(守库押运)、凭证传递、现金清分整点、系统开发维护、客服呼叫中心等,涉及部门包括营运管理部、安全保卫部、信息技术管理部、信用卡中心、法律合规部等部门。
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政策法律依据对于外包,目前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实践中通常以《合同法》作为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09)284号)指出:金融机构要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将非核心后台业务如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簿记核算、凭证打印等,发包给有实力、有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持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同时对商业银行能够开展外包的非核心业务范围也有了一个大致的界定。
三、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法律关系及风险分析(一)银行业务外包的法律关系目前,实践中将外包服务的法律关系认定为承揽合同,即外包服务商按照发包方(银行)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量,向发包方(银行)交付工作成果,发包方(银行)给付报酬的合同。
(二)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表现1、外包服务供应商准入风险在业务外包过程中,由于银行降低了外包服务供应商准入标准,将业务委托给注册资本低、风险承受能力差、管理经验不够、管理手段不完备、专业人员不足、保证制度不健全等专业及管理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服务供应商处理,导致业务质量和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业务需要。
试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
试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摘要】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一种重要的金融业务模式,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和形式,然后分析了其优势与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在重点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展望,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定义,形式,优势,风险,风险管理措施,重要性,未来发展,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商业银行将部分金融服务或业务流程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或服务提供商来执行和管理的一种商业模式。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成为一种常见的业务模式。
外包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专注核心业务、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等。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也存在一些风险,如信息泄漏、合规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的声誉、资金安全和客户利益造成损害,因此风险管理在金融服务外包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形式、优势、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商业银行对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外包活动能够安全、稳健进行,为银行业的发展和客户利益保驾护航。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作为金融行业的一种新业务模式,对于提高银行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当前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规避风险,确保金融服务外包的顺利进行。
研究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外包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银行加强对外包业务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银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实施方案银行业务外包风险
银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银行业务外包风险银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银行业务外包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业务外包可以有效解决用工压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但同时也产生了外包风险。
应如何加强业务外包管理,防范外包风险成为银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业务风险需警惕承包方业务处理不规范引发风险。
承包方因业务处理不规范而出现重大差错、因人员管理不到位发生重大违规事件,这就会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
有的承包方在业务承接过程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导致银行使用其产品后被第三人诉讼侵权,易引发法律纠纷。
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如果承包方属于垄断行业或单一业务来源的,容易造成外包价格的不合理,导致其成本过高而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承包方缺乏外包资质引发风险。
主要表现为承包方因本身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缺少具备专业资格的从业人员、缺乏从事相关项目的经验而无法完成所承接的外包业务。
此外,一旦银行对承包方准入要求不严格,易使报价较低的承包方中标,这样就容易导致因外包业务质量不达标而无法满足银行的业务需要。
承包方因缺乏资质极易引发违约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因为承包方自身资历和能力有限无法按合同约定的要求,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另一方面承包方在履行合同期间因其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丧失履约能力,无法继续提供合同约定的服务义务。
银行未规范评估体系引发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银行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先进有效的管理模式。
这也容易造成对外包人员的管理疏忽,如外包押运业务中,之前的提解人员是银行员工,言行举动等相关信息银行都能及时掌握,实行业务外包后,对人员管理、问题纠改的针对性不强,造成管理滞后;在现金清分整点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员工疏于管理,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在需要突击工作任务时无后备人员,存在大额整点差错等风险隐患。
客户信息被泄密引发风险。
主要包括银企集中对账、贷记卡资料录入、贷记卡不良委托催收中因外包人员工作疏忽而导致的客户信息泄密。
银行外包工作情况汇报
银行外包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您的要求,我针对银行外包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
以下是我对此情况的总体概述、外包服务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外包服务项目实施情况、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一、总体概述银行外包是指银行将一部分业务流程以及相关服务交由外部供应商进行管理与执行。
外包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专注核心业务等。
当前,我行已经与多家外包服务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信用卡业务处理、后台客服服务、信息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了外包合作。
外包业务已成为我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银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外包服务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在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时,我行严格遵循了严格的评估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技术实力、服务能力、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
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我行选择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信誉的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我行还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了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保证了外包服务的顺利进行和按时交付。
三、外包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在信用卡业务处理、后台客服服务、信息技术开发等领域,我行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紧密合作,实施了一系列外包服务项目。
通过外包合作,我行优化了信用卡业务的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缩短了处理时间,减少了人力成本。
同时,后台客服服务的外包合作帮助我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客户忠诚度。
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外包服务供应商的专业技术团队为我行打造了高效稳定的系统平台,提高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四、风险管理与控制外包合作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合规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
因此,我行高度重视外包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了专门的外包服务管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外包风险管理政策和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的外包项目,我行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灵活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包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在外包服务供应商管理方面,我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对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激励,确保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银行的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通过契约将原内部工作交由他人完成,是银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也是银行主动调整战略、实现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
按照银行外包业务的内容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处理外包(KPO)。
一、银行业务外包的国际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出于战略规划、控制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原因纷纷扩大了业务外包的范围,使得银行业务外包发展迅速。
至2004年,金融行业业务外包的规模增长超过20%。
金融研究和服务公司Tower Group(2006)调查表明:全球最大的1 5家金融服务企业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的金额预计将从2004年的1 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4%。
随着国际银行外包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3大发展趋势:(一)外包范围不断扩展银行外包形式的发展演绎着银行业近30年来经历的巨大变化和挑战。
银行业务外包首先从信息技术外包(ITO)开始,主要涉及银行通信网络管理、银行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系统备份、灾难恢复、自助服务、呼叫中心、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处理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业务流程外包(BPO)是将业务的整个运行过程外包,例如整个IT系统,而不是某项具体的任务。
它所关注的是支持银行内部的运作和客户的后端服务,通过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个业务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利润,银行需要通过重新设计商业流程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
随着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各个层面上更加专业的知识,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使得银行光靠自身的研究开发已不足以在竞争中取胜,于是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将研发环节外包给专门的研发中心,即知识处理外包(KPO)。
高校和科研机构籍以发挥自身优势,为银行提供知识处理外包服务。
(二)外包服务商身份转变随着外包内容由信息技术外包(ITO)到业务流程外包(BPO),最后趋于知识处理外包(KPO),外包服务商的地位不断变化,银行与外包服务商的关系由传统的服务提供者向发包机构的战略伙伴转变。
银行的外包与合作
银行的外包与合作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以及增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寻求外包与合作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银行的外包与合作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的风险。
一、银行外包与合作的定义银行外包与合作是指银行将非核心业务或某些环节通过委托或合作的方式交给外部机构或合作伙伴来完成。
外包通常涉及客户服务、IT 支持、风险管理、后勤支持等方面的业务。
而合作则更广泛,可以包括联合营销、共享资源和渠道、共同创新等多个领域。
二、银行外包与合作的优势1. 降低成本:外包与合作可以帮助银行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将部分业务交给专业机构处理,银行可以避免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投资。
同时,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和渠道,也可以减少运营成本。
2. 提高效率:外包与合作可以提高银行的业务效率。
专业外包机构通常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更好地完成委托的业务。
而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和渠道,可以加快业务的推进和发展。
3. 拓展市场:合作伙伴通常会有独特的资源和渠道,与其合作可以帮助银行进入新的市场。
通过合作与外包,银行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市场份额。
4. 增强核心竞争力:银行可以通过外包与合作,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与合作可以让银行专注于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银行外包与合作的风险1. 信息安全风险:将核心业务或关键环节交由外部机构处理,可能会带来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外包与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2. 服务质量风险:外包机构或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可能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和信任度降低。
因此,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确保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依赖风险:银行与外包机构或合作伙伴产生过于紧密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形成过度依赖,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银行外包风险管理固有风险分析模版
银行外包风险管理固有风险分析模版银行外包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是银行将某些业务或业务环节委托给其他机构或个人处理时产生的风险。
在银行业务中,外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为了有效管理银行外包风险,需要对银行外包固有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
下面是一个银行外包固有风险分析模版,可供参考。
一、风险类型1.合同风险银行委托外部服务机构完成业务或业务环节时,需要签订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风险是指合同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完善的条款,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或违反了法律法规等,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
2.业务风险业务风险是指外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由于外部服务机构与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可能存在服务质量不符合要求、延误、错误等问题,给银行带来损失。
3.管理风险外包业务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受外部服务机构能力的限制,但管理风险也是影响外包业务的重要因素。
管理风险包括机构风险、人员风险、流程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
二、风险评估1.风险排查对于具体业务的外包,需先进行风险排查。
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勘查、风险论证等。
2.风险评估在风险排查的基础上,对于各类风险加以评估。
评估结果需由专人进行评估,并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3.风险等级分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于风险进行等级分类。
建议将风险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
红色风险等级的风险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管理。
三、风险监控1.监控对象主要监控外部服务机构的综合风险。
同时,还需关注银行与外部服务机构的合作情况,及时掌握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监控方式采用定期报告、分析报告、现场检查等方法对于外部服务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监控。
3.监控周期监控周期一般根据业务类型和风险程度指定,建议周期不要超过三个月一次。
四、风险控制1.内部管控银行应严格管理与外部服务机构的合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做好人员培训,避免因内部原因导致的问题。
2.外部监管银行应督促外部服务机构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收益与风险分析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银行间的竞争更加复杂和深化,将部分非核心的资产业务外包出去,成为许多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本文对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业务外包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困难,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务外包收益风险金融服务公司金融业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打包给外部专业机构的一种战略行为,其实质在于金融机构的重新定位,重新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所有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
覆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各种规模的金融机构。
业务外包最早产生于欧美国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欧美国家的一些银行就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公司,而自己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以提高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近年来,业务外包在境外金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预测,在未来5年内,美国将有3560亿美元的金融业务将要外包给海外机构,占现有金融业务成本支出的15%左右。
在各类业务中,外包比例分别是:信息技术55%、行政管理47%、渠道和后勤22%、财务20%、人力资源19%、产品设计18%、合同中心和呼叫中心15%、市场营销13%、房地产设施管理11%、运输9%等。
随着对业务外包认识的加深,国内银行外包业务发展也很快,在2003年底,中国惠普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约,为国开行北京总行及分布在全国32个城市的分行提供软、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系统运行维护服务、IT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外包服务;随后,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起信用卡直销队伍,中信实业银行也找来一家外包公司,开展直销。
实际上,在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业务上,也早就出现了专业的代理公司。
如今就连个人理财规划这样高门槛的业务也有人跃跃欲试,独立于银行的第三方理财专业公司开始初显雏形。
可见其发展之快。
一、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将一些手续繁琐、风险较大的业务外包给金融服务公司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下文将对银行业务外包给金融服务公司的收益与风险做一个详细分析。
(一)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收益分析一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从核心业务到IT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等业务几乎全部由自己承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在一些非业务管理上,极大地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所以,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不但可以促使银行从这些非核心业务的制约中摆脱出来,而且可以促使银行集中各类资源进行核心业务的发展。
一般而言,外包的业务是非核心业务。
在金融服务业,外包IT相关业务仍然是最为流行的。
从国外的一些调查来看,一些机构还倾向于外包财务会计、人力资源、采购、内部审计、数据处理等,而且这些业务适合运营过程外包。
现在,也有机构开始将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并探索新的外包模式,如离岸外包和共享服务中心等。
具体业务外包的收益主要体现在:1.经营利润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
外包的最初目的就是出于成本管理的需要,把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去做。
比如金融机构实施IT业务外包,可以达到降低直接成本、更新IT系统、解决技术人才匮乏问题。
同时,专业性公司也可以从中获得规模性收益而达到双赢。
以个人贷款为例,其手续相当繁琐,是商业银行不愿从事而面对竞争又不得不从事的业务之一。
而金融服务公司拥有比商业银行更有效的资源和组织,尤其是专门化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承揽较多外包服务,他们可以通过规模经营的实现而获得比单个企业生产高得多的经营效率。
对商业银行而言,将个人贷款外包给与其建立起充分互信关系和大量业务往来的贷款服务公司,将实现审批成本的大量削减,并能腾出手来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对其资产业务更为重要的大宗企业贷款上去。
从而提高其营业利润。
2.精简组织,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利用外包战略可以减小规模,精简组织,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等问题,使组织更加灵活地进行竞争。
同时,规模偏小的组织,管理事务比较简单,更易于国内银行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
依照组织规模与组织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国内银行要想在激烈变化的环境里实现成长,就必须尽量控制规模,以确保灵活反应的能力,外包战略在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为适应竞争而精简组织、实现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外包会在国内银行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商业银行业务外包能够使银行集中精力做核心业务。
其外包战略可以有效“瘦身”以突出核心竞争力。
3.减少大量操作性工作,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有效的利用。
服务公司介入后,商业银行可以在外包业务检查方面减少大量操作性的工作,从而精简了银行组织,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也减少了由于大量重复操作带来的操作和交易风险。
4.减少技术创新成本。
在激烈的竞争中,银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系统软硬件升级、维护的投资逐年增加。
将个人信贷业务外包给金融服务公司后,银行既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又减少了技术革新的投资,提高了自身竞争力。
5.转移风险。
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提供者是战略合作伙伴,是风险共同体,金融机构在外包业务的同时也把一些风险转移给了对方。
外包还可以达到一些其它战略目的,比如能够带来价值链结构的变化。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外包实现流程再造,开发流水线式的业务流程,发展商业新模式。
二、商业银行业务外包面临的风险分析虽然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将相关风险和管理转移出去,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外包削弱了银行对业务的控制权将部分业务外包则会使银行失去对一些产品或业务的控制,进而影响到银行其他业务的拓展,减慢银行的发展步伐。
而且银行将部分业务外包后,其实也并不表示这些工作的管理就结束了,而是意味着另一种管理的开始。
(二)外包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业务外包给贷款服务公司,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和操作上的改变,这些改变也可能增加银行的操作风险。
另外,业务外包实际上是将内部操作的部分业务交给第三人,第三人的独立性造成了银行预期沟通和交流的困难。
(三)外包增强了商业银行对外包商的依赖性银行业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对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事实上的依赖性,外包机构服务的满意与否都需要银行付出成本,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四)外包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目前在我国,外包服务还没有科学、明确的行业标准,在外包商的资质认定、技术和业务能力评估以及费用标准等方面无据可依。
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进行准确、公平的评判。
于是,各银行只好各行其是,造成全行标准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外包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乏制度依据。
这使得外包服务中的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容易引发争议,甚至造成冲突,从而影响到银行业务的正常运作。
例如: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外包商准入评级体系,无法有效对外包商的技术实力、经营状况、社会信誉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以测定外包商资质等级,从而选择竞争实力强、技术有保障的企业作为业务外包合作伙伴。
另外,还缺少对外包业务的风险检测和后续评价机制。
(五)外包增加了监管难度业务外包使得外包服务商能进行不受监管的离岸操作。
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带来的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管制风险、操作风险等,加大了对外包的监管难度。
2004年8月,巴塞尔委员会联合论坛就此发布了《金融服务外包征求意见稿》,用以指导受管制机构的外包活动,确定监管当局的管制责任和义务。
可见,银行业务外包虽然可以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整体而言,收益要小于风险,所以就要求商业银行选择业务外包一定要考虑时机是否成熟,以及在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应当小心谨慎。
三、对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几点政策建议(一)慎重选择外包服务商,充分利用合作协议保护自身利益目前,在国内专业化服务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缺乏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选择与那些具有丰富专业经验、较强实力和良好资质的外包服务商合作;另外,商业银行与外包商签订的合作协议必须涵盖外包业务的所有环节,包括日常作业流程规范、稽核监督、定期沟通和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纠纷仲裁等内容。
并且,要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以保证外包业务的规范运行。
(二)建立外包过程的内部控制和安全防范机制外包过程中的风险内控措施相当重要。
例如信用卡业务,涉及大量的机密信息和数据,具体操作时直接面临着对外包商的选择、外包业务目标的制定、对外包商的管理和激励等实际问题。
我们必须健全和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外包业务安全、规范的良性运行。
其次,应坚持“核心业务不外包”,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如果将核心业务外包,有可能造成泄密甚至业务瘫痪。
保证银行对核心业务的处理权和处理能力是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三)规范内部业务流程,杜绝内外合谋的操作风险内外勾结的操作风险一直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开展业务外包的同时,我们不断规范和优化内部业务流程。
比如可以考虑将外包商管理与具体经办岗位完全分离,制定整套外包业务的处理流程,将外包单据和结算单据出具、审核与处理、费用支付等环节交由不同部门的专人负责,从岗位权责方面杜绝内外勾结、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健全和完善外包业务的安全防范机制,除了依靠微观层面的努力以外,还需要管理部门在宏观层面予以充分的规划和指引。
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围绕我国银行发展的总体战略,拟定发展专业化服务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我国专业化服务的重点、服务区域、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
首先,规范管理市场主体。
银行业务外包应该建立在具有良好特征的市场中,这个市场应该能够保证各个主体的权益,能够保证各个主体的规范运作,具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使各方的业务活动规范进行,业务关系良性发展。
其次,尽快建立对外包服务商的资格认证制度。
对于申请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实行严格审核,以保证专业化服务的稳健发展。
针对专业化服务商的性质、经营行为建立行业规范,形成客观、公平的价格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公平、广泛、高效的市场选择基础。
最后,在银行与外包商之间应建立相互牵制、合理监督的管理机制。
在理顺、熟悉业务流程的前提下,金融服务公司能充分预见外包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制定严密、高效的外包商风险管理体系。
总之,金融机构在制定合理、可行的外包策略之前,首先应该熟悉和理顺自身的业务流程,在不具备整体外包的条件下,要在小范围内、分层次地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
在考虑外包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真正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