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专利审查的标准与研究
浅谈我国专利审查的标准与研究

浅谈我国专利审查的标准与研究摘要:成文法天然具有滞后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申请复杂多变,因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可能全面涵盖各种具体的专利申请。
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用于衡量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集合,即针对专利申请所选用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有关审查标准性规定以及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解释性的具体衡量标准。
关键词:专利审查标准一致性成文法天然具有滞后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申请复杂多变,因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可能全面涵盖各种具体的专利申请。
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用于衡量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集合,即针对专利申请所选用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有关审查标准性规定以及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解释性的具体衡量标准。
在专利审查实践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围绕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对促进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方式提出了完善的建议,特别是对如何建立规范的专利案例指导制度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对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认识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用来调整申请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关系,但专利申请纷繁复杂,不断变化,要使相对固定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明确、详尽地规范所有专利申请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人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的时候不可能预知所有情况,或者对所有的关系都规定得周密、详尽,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专利申请都作出无误的调整,因而在客观上不得不留有一些余地。
最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在颁布之后,由于审查员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不一定能够保证审查员都做出同样的审查结论。
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标准与实践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平衡考量

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标准与实践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平衡考量专利审查与审定是确保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重要环节。
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保护方式,对于创新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专利申请的审查与审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标准与实践,以及如何平衡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考量。
一、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标准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标准是保证专利质量与获批合规的重要依据。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专利审查标准,但总体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颖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即在提交申请之前,该发明不能被公开或被他人提出专利申请。
2. 创造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必须具有创造性,即与现有技术水平相比有显著的进步。
3. 工业适用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必须具备工业适用性,即可以在工业领域中制造、使用或应用。
4. 可描述性:专利申请必须描述清楚发明的内容、结构和原理,以便他人能够复制和理解。
以上标准是确保专利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审查与审定来筛选出具有创新性的发明,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
二、专利审查与审定的实践在实践中,专利审查与审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首先向相关专利申请机构提交申请文件,然后该机构进行初步审查,检查申请文件是否满足法定要求。
如果初步审查通过,申请将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实质性审查是专利审查与审定的核心环节,其中专家会对申请发明进行详细的科学技术分析,评估其是否满足专利法规定的标准。
这一过程需要专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审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实践中,专利审查与审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技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专利标准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此外,技术发展的速度也对审定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快捷、更高效的审查与审定流程来满足创新者的需求。
三、实践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平衡考量专利审查与审定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实践创新质量与法律合规的考量。
技术类专利申请中的审查标准研究

技术类专利申请中的审查标准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类专利的申请数量也不断增长。
然而,在技术类专利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面临审查机构对专利内容的审查。
这个过程中,如何明确技术类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类专利的审查标准具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
因为技术类专利的申请要求是要求该专利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在此基础上,审查机构会对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技术效果、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审查。
因此,技术类专利的审查标准需要在技术、法律等多个领域进行权衡和把握。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技术类专利审查标准的基本框架。
技术类专利的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审查。
这是技术类专利的基本要求,审查机构会对申请人的专利是否创造性、实用性进行评估。
2.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审查。
审查机构会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技术效果等进行审查。
3.可转化性和可利用性审查。
此项审查主要是要求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可以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并具有商业利用价值。
4.先进性和可行性审查。
申请人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领先性、先进性,以及是否能够在实践中被有效地应用。
5.法律合规性审查。
技术类专利的申请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专利申请是否涉及到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基于以上的审查标准,申请人可以准确地把握技术类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审查要点,有利于优化专利申请方案,提高审查通过率。
然而,对于技术类专利的审查标准,仍存在一些难以明确的问题。
例如,对于创新性的审查,审查机构会如何确定创新性的高低?对于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审查,审查机构会如何确定方案的可行性?这些问题需要审查机构综合考虑技术和法律等多个因素进行权衡和判断。
因此,技术类专利的审查标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完善和发展。
除了规范性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审查机构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审查标准的不清晰而导致错误的审查结果,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专利系统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优化研究

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优化研究摘要: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专利事业单位作为知识产权的审查机构,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保护创新成果。
本文通过研究专利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审查标准,探讨如何优化审查标准,提高专利审查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部分:导言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它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鼓励创新、保护技术成果、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专利事业单位作为负责审查专利申请的机构,其审查标准的优化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的现状目前,专利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审查标准主要包括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要求等方面。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专利申请的合法性、新颖性和可实施性。
然而,由于审查标准的过于严格和繁琐,导致审查效率低下、审查周期长、审查成本高。
此外,由于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技术的专利审查标准缺乏一致性,也影响了专利审查的质量。
第三部分: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优化的必要性针对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存在的问题,优化审查标准是必要的。
首先,优化审查标准可以提高专利审查的效率,缩短审查周期,降低审查成本。
其次,优化审查标准可以提高审查质量,确保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新颖性。
最后,优化审查标准可以增加标准化和一致性,提高专利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
第四部分: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优化的方法为了优化专利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审查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补充和更新审查标准,保证审查标准与时俱进。
其次,简化审查程序,减少冗余步骤,提高审查效率。
另外,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审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此外,建立合作机制,与其他审查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
最后,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专利申请者的知识产权意识。
第五部分:优化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的意义优化专利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审查标准对于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专利审查的技术要求与标准

专利审查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专利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通过专利保护可以对科技和创新的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激励。
而专利审查则是保证专利质量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专利审查的技术要求与标准。
一、背景介绍专利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专利局)对申请的专利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满足法定要求和技术标准。
专利审查的目的是保证专利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技术要求1. 创新性专利申请必须具备创新性,即专利的技术内容必须是在该技术领域中不属于公开的、已知的技术或设计方案。
申请人需要通过现有技术的调研和分析,证明其创新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实用性。
2. 实用性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即该发明或设计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具体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审查人员会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实际可行性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实用性。
3. 可分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必须能够以可分的形式进行描述和申请。
这意味着申请人需要清晰地将专利的技术特点、结构和功能等要素进行描述,并确保技术描述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4. 非显而易见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不能是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动。
审查人员会比对现有技术和专利,判断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显著的技术进步,有别于已有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标准要求1. 法律合规性专利申请必须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申请人的资格要求、申请程序的合规性、申请文件的递交要求等。
同时,专利的内容和范围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
2. 技术水平专利审查的标准要求申请的技术内容必须处于一定的技术水平之上,即要求技术方案具备一定的创新、实用和可行性。
审查人员会通过对专利文件的审查和技术论证,评估申请的技术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3. 语言和规范性要求专利申请文件必须采用规范的语言和格式进行撰写。
文件中需要详细清晰地描述技术方案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等要素,确保文件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 保密性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技术文件和资料需要严格保密,避免技术泄露和不当使用。
发明专利审查要求

发明专利审查要求
发明专利审查的要求是一种评估发明创造性和可行性的过程,旨在确定一个发
明是否具备专利保护的资格。
在进行发明专利审查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
首先,发明专利审查要求评估该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
该发明必须在技术领域
中具有独特性,不能是已经公开和广泛使用的知识。
评估创造性的标准是,该发明是否具备对于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属于显而易见的创新。
这将需要对现有技术和先前的专利进行仔细研究和比较。
其次,可行性也是发明专利审查的要求之一。
这意味着发明必须能够实际应用
并产生技术效益。
审查人员会评估发明是否具备工业上可实施的特性,它能否在现实环境中得到有效执行和操作。
此外,审查人员还会检查专利申请中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技术细节和实施方法来支持发明的可行性。
另外,发明专利审查要求还包括对发明的新颖性的评估。
这意味着该发明不能
与在申请日之前公开或已经申请专利的发明重复。
审查人员会仔细研究现有技术文献,确保发明是独特的,并且没有其他人已经申请了类似的专利。
此外,审查人员也会对发明的可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发明的功能进行审查,以确保它是否具备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潜力。
发明的实际用途和意义对审查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发明专利审查要求评估发明的创造性、可行性、新颖性和可用性。
在审查过程中,审查人员将详细研究申请文件,并对发明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其符合专利保护的要求。
这样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保护发明人的权益。
专利审查标准的解读

专利审查标准的解读专利是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通过获得专利权,创造者可以获得独家权利,并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进行控制和经济利用。
然而,申请获得专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历专利审查的过程。
专利审查标准是评判专利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依据,本文将对专利审查标准进行解读。
一、创新性标准专利审查的第一个标准是创新性。
专利申请必须具备创新性,即所提出的发明在已有技术领域中不能得到直接推断或被揭示。
在判断创新性时,专利审查人员将会进行同领域的比较和参考,以确定该发明是否具备足够的创新。
因此,在申请专利前,申请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确保自己的发明具备足够的创新性。
二、实用性标准除了创新性,专利审查还会对发明的实用性进行评判。
实用性要求是指所申请的发明必须具备实际应用的意义,并且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或提供技术改进。
审查人员将会评估申请专利的发明是否能够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或其他相关领域。
因此,在申请专利时,申请者需要清晰地描述发明的实际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数据或说明,以证明发明的实用性。
三、可行性标准可行性标准是专利审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可行性指的是所申请的发明是否可以在合理的条件下实施。
在评估可行性时,专利审查人员会考虑到发明的技术、经济和实施难度等因素。
因此,在申请专利时,申请者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细节,包括实施方法、技术方案和所需的资源等,以确保专利审查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发明的可行性。
四、可比性标准专利审查标准中的可比性是指所申请的发明与已有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
专利审查人员会通过查阅相关的技术文献和专利数据库,以确定申请的发明是否已经被他人披露或者已经申请专利。
因此,在申请专利时,申请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的技术文献和专利情况,确保自己的发明与已有的技术方案有所区别和创新。
总结:专利审查标准是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依据,通过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比性标准的评判,可以确保专利申请的公正和合理。
专利评审的常见审查标准与要求

专利评审的常见审查标准与要求专利评审是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和评估的过程,旨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
在专利评审过程中,专利审查员会根据一些常见的审查标准和要求来评估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审查标准和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专利评审的过程和要求。
一、新颖性和创造性专利申请的第一个审查标准是新颖性和创造性。
新颖性要求专利申请中的发明在提交申请之前没有公开过。
创造性要求发明具有独创性,即与现有技术有明显的区别。
专利审查员会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现有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和比较,以确定申请的发明是否满足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二、实用性和工业应用专利申请的第二个审查标准是实用性和工业应用。
实用性要求发明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工业应用要求发明具有工业制造或商业应用的可能性。
专利审查员会评估发明的实际应用性和市场潜力,以确定申请是否满足实用性和工业应用的要求。
三、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专利申请的第三个审查标准是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
技术水平要求发明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
创新程度要求发明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专利审查员会评估发明的技术难度和创新程度,以确定申请是否满足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的要求。
四、清晰度和完整性专利申请的第四个审查标准是清晰度和完整性。
清晰度要求发明的描述和权利要求清晰、准确、具体。
完整性要求发明的描述和权利要求涵盖了发明的全部内容和范围。
专利审查员会评估发明的描述和权利要求的清晰度和完整性,以确定申请是否满足清晰度和完整性的要求。
五、禁止性规定专利申请的第五个审查标准是禁止性规定。
禁止性规定包括对不可专利化的主题的限制,如抽象思想、科学发现、数学方法等。
专利审查员会评估发明是否违反了禁止性规定,以确定申请是否满足禁止性规定的要求。
六、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专利申请的最后一个审查标准是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
公共利益要求发明对社会有一定的益处和积极影响。
道德规范要求发明不违反道德和伦理原则。
专利审查标准

专利审查标准专利是一种用于保护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
对于一个发明创造是否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以及如何获得专利保护,审查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专利审查标准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一、专利审查标准概述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国家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审查时使用的规则和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专利的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保护。
二、可新颖性标准可新颖性是专利申请的基本要求之一。
该标准要求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在申请日之前,不得在国内外已经被披露或公开使用。
专利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发明或创造的新颖性。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专利局发现了与专利申请相同或类似的已有技术,申请人需提供技术比较意见书,证明其发明或创造与已有技术的区别。
三、创造性标准创造性是专利审查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要求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具有突破性和非显而易见的创新。
专利审查人员会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细致研究和比较,以判断申请的发明或创造是否具备创造性。
在评定创造性时,专利审查人员会考虑申请人的技术背景、现有技术水平以及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等因素。
四、实用性标准实用性是指专利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实用价值。
专利审查标准对于实用性的要求是,发明或创造必须能够在现实中起到一定改进或创造性的作用,并且能够在现实应用中得到使用。
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说明和实施方法,以证明其发明或创造的实际应用性。
五、其他审查标准除了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标准外,专利审查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内容。
例如,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要求,包括撰写规范、图纸的格式等。
此外,专利审查还会考虑专利的法律合规性和伦理道德性等方面的要求。
六、专利审查流程专利审查过程包括申请、公布、实审和授权等阶段。
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后,专利局将对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并发起公布。
随后,专利局对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包括对上述审查标准的评估。
最终,如果专利申请符合专利审查标准,专利局将授权专利,并颁发专利证书。
专利申请的专利审查和权利要求解读

专利申请的专利审查和权利要求解读专利是为了保护发明者的独立创造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
在申请专利时,经历了专利审查的阶段,以及最终确定的专利权利要求。
本文将介绍专利申请的专利审查和权利要求的解读。
一、专利申请的专利审查专利审查是指对专利申请的内容进行审核和评估的过程。
专利审查旨在确保专利申请符合法律要求和专利局的规定。
以下是专利审查的一般流程:1.提交申请专利申请者需要提交一份申请文件,其中包括专利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纸等。
这些文件必须详细描述发明的内容和实施方式。
2.初步审查专利申请提交后,经过初步审查,专利局会检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例如完整性、格式等。
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申请者将收到通知进行修改。
3.实质审查一旦通过初步审查,专利局将进行实质审查。
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局将对专利申请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技术性审核和法律性审核。
技术性审核主要涉及对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法律性审核则针对法律上的规定和要求。
4.通知和答复如果专利申请存在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专利局将向申请人发出通知,并要求其提供答复或补充材料。
申请人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回应。
逾期未答复或未提供补充材料可能导致申请被拒绝。
5.决定和授权最终,专利局将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决定,即批准或拒绝专利申请。
如果专利申请获批准,申请人将获得专利授权,并享有专利权益。
二、权利要求的解读专利权利要求是专利文件的核心部分,用于界定和限定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描述了发明的技术特征和要求,决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权利。
权利要求通常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是对发明的核心技术特征进行概括性描述,而从属权利要求则进一步限定并细化了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
在解读权利要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是专利权益的关键。
需要仔细分析权利要求中的每个技术特征,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对于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逐一对比和解读。
专利审查的法律要求与标准

专利审查的法律要求与标准专利是一种保护创新和发明的法律制度。
为了确保专利权的确立与保护,专利审查过程被引入,其中有一系列的法律要求与标准需要被满足。
本文将探讨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法律要求与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程序的重要性。
一、专利的法律要求1. 新颖性要求专利的首要要求之一是新颖性。
具体而言,新颖性要求指的是专利申请的发明在其申请日之前不能被公众所了解,也不能与先前的发明具有相同的特征。
这意味着,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发明的独创性并排除已有技术的影响。
2. 实用性要求专利申请还需要具备实用性要求,即发明必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简而言之,专利的发明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经济利益。
3. 创造性要求创造性要求是指专利申请的发明必须具有创造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这意味着发明不能是基于常识、已有技术的简单进步。
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4. 可复制性要求专利申请中的发明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即他人应能依据专利文件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描述,以临时技能水平复制其发明。
二、专利的审查标准1. 公开性标准专利的审查标准之一是公开性标准。
专利文件必须具备明确而详尽的描述,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复制申请的发明。
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将根据专利文件的描述来评估其是否满足公开性标准。
2. 技术水平标准技术水平标准是专利审查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申请的发明必须超越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平均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审查员将会对申请的发明进行详细的技术性评估,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技术水平标准。
3. 专利性标准专利性标准要求专利的发明必须属于专利法允许的范围,即专利法规定的可被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
审查员将对专利申请进行专利性的评估,确保申请的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要求与规定。
4. 公共利益标准公共利益标准是专利审查中的考量因素之一。
尽管发明可能满足专利性的要求,但如果其对公共利益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则有可能导致专利被拒绝。
关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制度

关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制度1. 引言实用新型专利是我国专利法中的一种专利类型,与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并列。
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制度是保护创新成果和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制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实用新型专利的概念与特点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形状、结构或其组合提出的适于实际使用,并对其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提供保护的技术方案。
与发明专利相比,实用新型更注重产品在使用上的改进和创新,具有以下特点:•相对容易获得:相较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在申请时不需要提供详细的技术方案描述和权益要求,因此较为容易获得。
•较短有效期: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为10年,而发明专利有效期为20年。
•较低审查标准:实用新型专利只需通过”新颖性”和”实用性”两个条件即可获得授权,无需经过”创造性”的评估。
3. 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程序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四个阶段。
3.1 申请阶段在申请阶段,申请人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书面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等。
这些文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确保专利保护范围的明确性和可行性。
3.2 初步审查阶段初步审查是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主要检查是否符合法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发出补正通知书,要求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补正。
3.3 实质审查阶段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
在这个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该专利进行全面、深入的检索和评估。
•新颖性:即所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已经被公开或者使用过。
如果已经被公开或者使用过,则不满足新颖性要求。
•创造性:即所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显著的进步性和创新性。
这需要进行与现有技术的比较,评估其是否具有突破性和非显而易见的特点。
•实用性:即所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够在实际使用中产生预期的效果。
专利实质审查标准

专利实质审查标准
专利实质审查标准是指国家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时应
当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根据不同国家的专利法和相关法规,具
体的实质审查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质审查标准:
1. 可新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内容必须是新的,即在申请日之前,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被公开过。
国家专利局会根据现有的技术
文献和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判断申请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
2. 创造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内容必须具有创造性,即不属于常
识性、明显或容易得到的技术。
这需要判断该发明是否对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是非显而易见的。
3. 工业适用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内容必须具有工业上的实用性,即该发明能够在工业上得以实际应用。
国家专利局会根据实施说明书
中的技术方案和示例,判断该发明是否能够实际应用于现实生产中。
4. 揭示清晰: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实施说明书中要具备足够
的揭示性,即能够清晰地描述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让技术人员能够
理解该发明并实施。
5. 不属于禁止申请的内容: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些特定领
域的发明可能被禁止申请专利,比如抽象思维的方法、数学公式等。
国家专利局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申请内容是否属于禁止申请的
范围。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专利实质审查标准,具体标准和要求可能会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在实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和专利局都
需要遵守这些标准,确保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专利审查的标准和要求

专利审查的标准和要求专利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者的权益并促进创新发展。
而专利审查则是确保授予专利权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
一、专利审查的标准专利审查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以确保所申请的专利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1. 新颖性专利法规定,所申请的专利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
新颖性意味着该专利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不应该出现在公开的技术文献中。
专利审查员会对申请的专利发明与已有技术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与已有技术相同或者非常相似,则可能被认为缺乏新颖性。
2. 创造性专利发明必须具有创造性,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创新和突破性发展。
这意味着申请人的专利发明需要具有显著的技术改进或者创新成果,而不仅仅是对已有技术的简单改进。
3. 实用性专利发明必须具有实用性,即申请的发明应当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积极的效益。
专利审查员会对申请人的专利发明进行技术和应用可行性的评估,如果发现专利发明过于抽象、理论性强而缺乏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则可能被认为不符合实用性要求。
二、专利审查的要求除了根据标准进行审查外,专利审查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需要申请人满足。
1. 完整的申请材料申请人需要提交全面、准确和清晰的专利申请材料,包括专利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纸(如果适用)。
这些材料需要包含清晰详细的描述,以便专利审查员能够准确理解专利发明的技术内容和应用。
2. 申请费用专利申请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申请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缴纳费用,以确保申请能够被有效审查。
3. 与专利审查员的沟通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申请人有时需要与专利审查员进行沟通,以解答审查员的疑问或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申请人需要做好沟通准备,并根据要求及时提供所需的材料或回答问题。
4. 保密期限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在提交后需要经过一段保密期限。
在保密期限内,申请人需要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讨论申请的专利发明。
违反保密期限可能会导致专利申请被拒绝。
专利局的审查标准与注意事项

专利局的审查标准与注意事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利成为了创新者保护自己创意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申请专利之前,了解专利局的审查标准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专利局的审查标准以及申请专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专利局的审查标准专利局在审查专利申请时,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
首先,专利局会对申请的发明进行新颖性审查。
这意味着申请的发明必须是在申请日之前没有公开过的。
如果相关技术已经在公开领域存在,那么该发明就不具备新颖性,专利局将拒绝申请。
其次,专利局会对申请的发明进行创造性审查。
创造性要求是指发明必须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并且不会被普通技术人员所预见。
如果发明只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改进,专利局可能会认为它缺乏创造性。
此外,专利局还会对申请的发明进行实用性审查。
实用性要求是指发明必须能够实际应用,并且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
如果发明没有实际应用或者没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专利局可能会认为它不符合实用性要求。
最后,专利局还会对申请的发明进行可行性审查。
可行性要求是指发明必须能够在技术上实现,并且具备可行性。
如果发明在技术上无法实现或者不具备可行性,专利局可能会认为它不符合可行性要求。
二、申请专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申请专利时,有一些事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首先,申请人需要确保自己的发明具备新颖性。
在申请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确保没有类似的发明已经存在于公开领域。
其次,申请人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发明。
专利申请需要提供清晰、具体的描述,以便专利局能够理解发明的技术特点和实施方法。
此外,申请人还应该提供相关的图纸和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发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发明。
在申请专利之前,可以考虑签署保密协议或者进行技术保密措施,以防止发明在公开之前被泄露。
最后,申请人需要耐心等待专利局的审查结果。
专利局的审查过程可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申请人需要做好耐心等待的准备。
如果申请被拒绝,申请人可以根据专利局的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再次提交申请。
专利申请中的技术审查标准与流程

专利申请中的技术审查标准与流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利申请逐渐成为了企业和个人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方式。
在申请专利时,技术审查标准和流程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专利申请中的技术审查标准与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专利申请的挑战。
一、技术审查标准专利的技术审查标准是确保专利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在技术审查中,专利申请人需要证明所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新颖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应该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被公开的,没有在任何地方或者以任何方式被公众披露过。
换言之,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是新的,与已有技术有所区别。
2.创造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应该具有独创性和非显性。
这意味着所申请的专利技术方案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改进,而是在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
3.实用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应该是能够实际应用的,具有实用性和工业上的可行性。
申请人需要提供清晰的技术描述,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并在实际中应用该技术。
二、技术审查流程专利申请的技术审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递交:专利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给专利局。
申请材料包括专利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绘图等。
2.初步审查:专利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包括核对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申请要求等。
如果申请材料存在问题,专利局会发出通知,要求申请人进行补正或说明。
3.实质审查:在初步审查通过之后,专利局会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实质审查。
该审查过程包括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
专利局可能会对申请人提出疑问并要求进一步的解释或提供更多的技术资料。
4.审查结果:专利局根据实质审查的结果,决定是否批准专利申请。
如果申请被驳回,申请人可以选择进行复审或者提出异议。
5.授权与维持:如果专利申请通过审查,申请人将会收到授权通知,并支付相应的专利权费用。
在专利授权后,申请人需要定期向专利局缴纳专利维持费用,以保持专利的有效性。
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

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引言专利是保护创新的一种方式。
通过授予发明人专利权,社会鼓励和保护创新,并激励他们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做出贡献。
然而,为了确保专利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专利申请需要通过审查程序。
在世界各国,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专利保护的流程和要求。
一、新颖性标准任何专利申请首先都要符合新颖性标准。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提交申请之前没有被公开。
换句话说,专利申请的发明不能已经被他人公开,无论是通过口头公开、发表论文、展览或公开销售等渠道。
如果申请的技术特征已经被公开,那么该发明将被认为缺乏新颖性,无法得到专利保护。
二、实用性标准除了新颖性,专利申请还必须满足实用性标准。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在技术上能够被实际应用。
专利申请必须能够证明发明的实际效用和可行性。
换句话说,申请的发明不能是抽象的理论或毫无用途的构思。
例如,虚构的科幻理论或无法实际实施的设计都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三、非明显性标准除了新颖性和实用性,专利申请还必须满足非明显性标准。
非明显性要求发明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
换句话说,在相同技术领域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不能轻易想到该发明。
如果发明对于一个熟悉该技术领域的专家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该发明将被认为不具备非明显性,从而无法获得专利保护。
四、专利可行性标准专利可行性是指发明必须在技术上可行并能够实际实施。
在专利申请中,发明必须描述清楚,包括实施细节、工艺流程等。
如果申请的发明无法在技术上实施或缺乏足够的技术指导,那么该发明将被认为不具备专利可行性。
结论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在世界各国可能略有不同,但核心原则是一致的。
除了满足新颖性、实用性、非明显性和可行性标准外,还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不当扩大申请范围、不得违反伦理规范等。
理解并遵守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对于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并促进技术和创新的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在提交专利申请之前,发明人应当深入了解专利法律法规,确保符合申请条件,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的意见,以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专利审查标准

专利审查标准专利是一种给予发明人或者其他依法享有专利权人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进行独占利用的权利。
为了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和鼓励技术创新,各国设立了专利审查机构,对申请专利的发明进行审查。
专利审查标准是评估一项发明是否符合专利法要求的指导性准则,它对于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和创新的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利审查的目标和原则专利审查的目标是保证专利的质量和有效性,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专利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 创新性原则:专利审查旨在确保申请的发明具有技术创新性和技术进步性。
只有具备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的发明才能获得专利保护。
2. 可工业应用性原则:专利审查要求发明具有可工业应用的实际价值,即发明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而非纯理论推导或概念性的想法。
3. 揭示性原则:专利申请必须对发明进行充分的揭示,使他人能够在该领域理解和实施该发明,而非含糊不清或不完整的描述。
4. 公共秩序和道德原则:专利审查要求发明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涉及违法犯罪、危害公众利益的活动,也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
二、专利审查标准的要求专利审查标准是专利审查的依据和准则,对于评估专利申请的发明是否符合专利法的要求具有指导作用。
根据不同国家的专利法律和实践,专利审查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要求:1. 新颖性要求:发明必须具备新颖和独创性,还不能在先于申请日的时间点被公众所知晓。
发明的任何部分或方面都不能在现有技术中得到揭示或暗示。
2. 显著进步要求:发明必须具备显著的技术进步,不能只是现有技术的简单改变、常规变化或者某一领域的常识性手段。
3. 工业应用性要求:发明必须具备可工业应用性,即发明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并具备一定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4. 启示要求:专利申请必须对发明进行充分的技术揭示,包括发明的实质特征、实施方式、实施效果等,以便公众能够在该技术领域理解和实施该发明。
5. 统一性要求:专利审查要求发明与专利权要求的统一,即发明必须符合专利法中的专利主题要求,不能涉及不同技术领域的混合或非相关技术的组合。
专利审查中的审查指南和准则

专利审查中的审查指南和准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专利成为了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想要获得一项专利的授权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专利审查的严格程序。
在专利审查中,审查官会根据一系列的指南和准则来评估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专利审查中的指南和准则,帮助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专利审查过程。
一、审查指南的作用审查指南是指司法院专利审查指南和乌鲁木齐专利审查指南的简称,是专利审查工作中的重要参考文件。
审查指南的目的是帮助审查员对申请专利的申请文件进行评价和审查。
它提供了不同专利类型的解释、案例分析和实施准则,同时还包括了与不符合专利资格的申请有关的指南。
二、审查指南的内容审查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利申请的格式要求:审查指南详细规定了专利申请的格式要求,包括申请文件的组成部分、页码要求、附图要求等。
申请人需按照指南的要求,准确地填写和提交申请文件。
2. 专利资格的审查:审查指南对于不符合专利资格的申请给出了明确的判断标准。
例如,自然规律、抽象思维过程和纯粹的数学方法不被认为是可专利的发明。
申请人需要注意,确保自己的发明符合专利资格的要求。
3. 发明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要求:审查指南明确了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评估标准。
新颖性要求是指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不应公开使用、公开销售或者被其他人提前专利申请过。
创造性要求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在技术上具有显著的进步。
申请人需要准确理解这些要求,并提供充分的技术信息和实施细节来证明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4. 技术领域和背景:审查指南要求申请人提供清晰的技术领域和背景,包括相关技术的现有水平和问题。
申请人需要撰写技术背景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技术问题和发明的意义。
5. 申请文件的要求:审查指南对于申请文件的要求也作了详细说明。
申请人需要准确描述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描述要求,并提交清晰、具体的附图来支持发明的理解。
三、准则与案例分析除了审查指南,审查准则和案例分析也是专利审查的重要参考文件。
专利权的实质审查分析

专利权的实质审查分析专利权的实质审查是指对于专利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法规定的实质审查。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专利的创造性、技术性和工业适用性,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
本文将对专利权的实质审查进行分析,从法律和实务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讨论。
一、法律角度的实质审查1. 创造性审查创造性是专利申请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实质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具有创造性,即对于同一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能是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
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局会比较该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的区别和差异,确定其是否具备创造性。
2. 技术性审查技术性是专利申请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实质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是基于自然科学规律的创造性技术解决方案。
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性考察,确定其是否符合专利法的要求。
3. 工业适用性审查工业适用性是专利申请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实质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具有实际的工业应用价值,即具备能够在工业上得以实施和利用的特征。
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工业适用性的考察,确定其是否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二、实务角度的实质审查1. 文件准备在进行实质审查之前,申请人需要准备完整的专利申请文件,其中包括专利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等。
这些文件需要按照专利法的要求进行书写和提交。
在实质审查过程中,专利局会对这些文件进行细致的审查。
2. 技术比对在实质审查过程中,专利局会将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进行比对,以确定其创造性和技术性。
这一步骤需要专利审查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背景,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仔细研究和判断。
3. 专利保护范围确定根据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权利要求书,专利局会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确定的准确性对于专利权的实施和保护至关重要,需要在实质审查过程中仔细考量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专利审查的标准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8T09:12:51.3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谢林
[导读] 深入分析专利指导性案例与在审专利申请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认真选择比较,使类比推理的过程具有合理性,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摘要:成文法天然具有滞后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申请复杂多变,因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可能全面涵盖各种具体的专利申请。
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用于衡量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集合,即针对专利申请所选用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有关审查标准性规定以及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解释性的具体衡量标准。
关键词:专利审查标准一致性
成文法天然具有滞后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利申请复杂多变,因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可能全面涵盖各种具体的专利申请。
专利审查标准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用于衡量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集合,即针对专利申请所选用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有关审查标准性规定以及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解释性的具体衡量标准。
在专利审查实践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围绕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对促进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方式提出了完善的建议,特别是对如何建立规范的专利案例指导制度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对专利审查标准一致的认识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用来调整申请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关系,但专利申请纷繁复杂,不断变化,要使相对固定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明确、详尽地规范所有专利申请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人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的时候不可能预知所有情况,或者对所有的关系都规定得周密、详尽,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专利申请都作出无误的调整,因而在客观上不得不留有一些余地。
最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在颁布之后,由于审查员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不一定能够保证审查员都做出同样的审查结论。
此外,在操作层面上,由于专利审查工作所涉及的各个审查领域存在巨大差别,不同审查领域的审查部门在统一审查标准中也存在一定困难,如电学领域和化学领域。
上述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专利审查标准的不一致,而专利审查标准不一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可能导致审查员对专利法作出的解释和专利审查结果远离专利法的精神和目的;2、可能造成不同审查员对同一类事实作出不同的审查结论,出现"同案而异审"现象。
二、审查标准一致的内涵
根据专利审查的实践过程,审查标准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事实认定、理由论述和证据采用趋于一致。
以下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事实是审查员从申请文件和/或对比文件等证据中筛选出的与结论即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相关的事实,事实应当是依据申请文件、对比文件等证据和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常识提出的与理由相关的事实,主要包括申请文件相关的事实认定,如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及对比文件相关的事实认定等。
理由论述是指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为得出审查结论而给出的用于衡量专利申请能否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审查指南中的审查标准性规定及其他具体标准的论述过程。
理由论述的一致性主要包括法条适用和具体论述过程保持一致,如: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某条规定及相关论述趋于一致,或在存在法条竞合时,不同审查员选择适用法条时保持一致等。
证据采用一致,主要涉及审查员的检索水平、经验认知以及所属技术领域的专业水平趋于一致。
三、对实现审查标准一致的建议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查员队伍是审查标准一致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专利审查要正确行使,关键取决于审查员,即审查员的法律素养、专业素质、道德理念、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尽量避免由于审查员工作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冲突等因素导致的审查标准不一致;增强审查员的公仆意识,增强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建立规范的专利指导性案例制度。
专利指导性案例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针对性。
专利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针对具体专利申请提出来的问题,而专利法通常不是基于解决专利个案制定的,而是基于专利申请的普遍性问题制定的。
相较而言,专利指导性案例都是针对典型个案作出的,因此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第二,及时性。
专利法是对既往专利审查等的总结,因此难免具有滞后性,对于今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专利申请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会难以适用。
而专利指导性案例都是直接针对个案做出的,及时反映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能够对现实中新的专利申请作出及时应对。
第三,更有利于规范审查员的自由裁量权。
在专利指导性案例公布之后,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审查员就必须按照专利指导性案例进行审查,更进一步规范了审查员的自由裁量权。
四、如何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
首先,应确保专利指导性案例是精心筛选的,将优秀的审查经验传授给其他专利审查员学习和参考,有助于提高专利审查的可预期性,保持专利审查标准的一致性。
选取专利指导性案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典型性,二是正确性,三是严格性。
首先,典型性既表现在专利申请中的事实具有典型的特点,也表现在其针对专利法律适用的疑难性、新型性等问题所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次,专利指导性案例应该是专利审查结论正确的案件,正确性包括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两方面。
在专利指导性案例发布后,并不是永远具有拘束力,经过一段时期,可能与新的立法或者社会的变化不适应,就需要发布新的专利指导性案例来替代。
最后,其发布应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讨论通过,通过程序应当严格,且应具有统一的格式、体例和编号,应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权威媒体上统一进行发布。
其次,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的关键,在于明确专利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专利指导性案例是一种类似专利审查过程中审查标准的参照物。
但是,在建立专利案例指导制度时应明确,专利指导性案例并不取决于专利审查员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应当参照"的标准。
具体来说,第一,专利指导性案例具有权威性。
"应当"的含义包含了强制性的要求。
即所有的专利审查员在遇到类似案件时,都应当参照专利指导
性案例来进行审查。
第二,"参照"指在没有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时,专利审查员对于同类案件应当参照专利指导性案例做出审查结论。
最后,专利指导性案例的运用关键在对"同案或者类似案件"的判断。
因为专利申请相似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适用专利指导性案例。
专利申请类似性应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事实类似。
考虑在审专利申请和专利指导性案例中的关键事实是否具有类似性。
在考虑的时候,应当注重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将会对争议焦点的专利法律适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二,案件所争议的法律问题具有相似性。
例如,是否属于专利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客体范畴。
凡是具备了上述特点的专利申请都可以认为与专利指导性案例之间存在类似性。
由此可以看出,类似性的判断就是逻辑上类推方法的运用。
因此专利审查员必须谨慎对待类推方法,深入分析专利指导性案例与在审专利申请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认真选择比较,使类比推理的过程具有合理性,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专利审查中的听证原则[J]. 张毅. 科技与法律. 2015(04)
[2]由专利审查投诉平台的一个具体案例谈对法律说理的思考[J]. 时鹏.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