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经济学PPT课件
Arthritis Rheum2005;53;185-197
(三)成本-效益分析
定义:
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和评估,对药物治疗方 案所消耗的卫生资源价值(成本)和由方案产生的结果值(效益) 进行比较的方法。
指标:
用货币单位表示的结果(效益)
方法:
1. 净效益 净效益=效益-成本
2. 费效比 费效比=效益/成本
(二)决定研究角度
(三)研究方案设计
➢ 前瞻性 ▪ 药物经济学试验(PCT) ▪ 平行试验 (piggy back) • RCT(临床Ⅲ期 )+成本资料收集
➢ 回顾性研究 ▪ 临床试验数据+补充收集治疗费用数据
➢ 模型研究 ▪ 临床试验+文献资料+专家咨询
➢ 混合试验设计
建议:药物经济学研究最好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结合,
1或100代表健康) – 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直接分级法(rating scale)
» 标准博弈法(standard gambling)
» 时间权衡法(time-trade off)
» 个人权衡法Person Trade-Off method • 间接测量:健康质量调查表(QWB)、健康效用指数
3. 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净效益/成本)×100%
适用性
➢ 优点 适用于单个或多个不相关的治疗方案的评估。 如类风关病人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性锻炼;化疗住院治 疗和预防性治疗方案比较
➢ 缺点 有时结果难以转化成货币单位。 如疗效、副作用、生命质量评价等
➢ 应用 卫生经费预算和政策评估
社会总成本:各项支出费用总和(人员工资除外)
社会经济效益: 直接社会效益(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 + 间接社会效益(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成本-效益分析
定义:
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和评估,对药物治疗方 案所消耗的卫生资源价值(成本)和由方案产生的结果值(效益) 进行比较的方法。
指标:
用货币单位表示的结果(效益)
方法:
1. 净效益 净效益=效益-成本
2. 费效比 费效比=效益/成本
(二)决定研究角度
(三)研究方案设计
➢ 前瞻性 ▪ 药物经济学试验(PCT) ▪ 平行试验 (piggy back) • RCT(临床Ⅲ期 )+成本资料收集
➢ 回顾性研究 ▪ 临床试验数据+补充收集治疗费用数据
➢ 模型研究 ▪ 临床试验+文献资料+专家咨询
➢ 混合试验设计
建议:药物经济学研究最好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结合,
1或100代表健康) – 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直接分级法(rating scale)
» 标准博弈法(standard gambling)
» 时间权衡法(time-trade off)
» 个人权衡法Person Trade-Off method • 间接测量:健康质量调查表(QWB)、健康效用指数
3. 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净效益/成本)×100%
适用性
➢ 优点 适用于单个或多个不相关的治疗方案的评估。 如类风关病人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性锻炼;化疗住院治 疗和预防性治疗方案比较
➢ 缺点 有时结果难以转化成货币单位。 如疗效、副作用、生命质量评价等
➢ 应用 卫生经费预算和政策评估
社会总成本:各项支出费用总和(人员工资除外)
社会经济效益: 直接社会效益(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 + 间接社会效益(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
药物经济学4成本效果分析PPT课件
第21页/共44页
•
2、效果的确定
• 效果指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种特定临床治疗目标或货币单位表示。 我们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对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做效果评价。
•
3、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 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果的极大化,以成本-效果比 (C/E)作为表示方法,即产生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及静脉滴注所需的给药费用。C注A=C注B=(176.32±66.12)元。
•
d 住院成本(C住) 患者住院的床位费、护理费、扩工费等所需的费用。
C住A=C住B=(225.20±84.45)元。
•
e 总成本(C总) 等于各种成本的总和。C总A=(6106.88±2053.83);C
总B=(6126.72±2061.27)。
最大的卫生服务效果
第3页/共44页
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区别:
成本
收益
货币计量 相同点
效果
临床指标 量
健康效果
效益 货币计
第4页/共44页
不同点
指标、适用范围与方法:
• 指标:成本-效果比(C/E) 注意:单位不同及未定单位
• 适用范围: 1、不适用单一方案; 2、用于相同目标、同类指标不同方案的比
0.5%
0.1%
0
第10页/共44页
不干预C 5% 0.3%
运用增量成本效果比在此案 例中进行计算?
第11页/共44页
成本计算:
• CA= (疫苗成本A+ 治疗成本A) = ($10×1000+$250×1000×3%)=17500
• CB =(疫苗成本B+ 治疗成本B) = ($20 × 1000+$250 × 1000 × 0.5%) =21250
药物经济学临床学PPT课件
将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进行比较, 以评估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用分析
最小成本分析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效用这一 指标,以评估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 和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找出成本 最低的治疗方案。
02
临床药学概述
临床药学的定义
01
临床药学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以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目 的,对临床用药进行科学管理和 监督的一门学科。
02
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 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和安全性 ,以及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不良反应。
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的用药方案和个 体化治疗,提高药物治疗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耐 药性的发生。
保障患者权益
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 经济的药物治疗,维护患 者的健康权益。
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优化
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设计和优化药物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3
药物经济学与临床药学关 系
药物经济学对临床药学的影响
药物经济学为临床药学提供决策依据
01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临床药学可以更科学地
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药物经济学促进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临床学 ppt课件
目录
• 药物经济学概述 • 临床药学概述 • 药物经济学与临床药学关系 •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
0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药 品或医疗服务从研制开发、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中,有 关经济效益、成本与效用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经济学研究》课件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罕见病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包括药物 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详细描述
该案例首先介绍了罕见病药物的市场背景和研发概况, 然后对某罕见病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的经济学评价。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 效果,评估了该药物的经济学价值。同时,该案例还讨 论了罕见病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心血管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包括药物的 有效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详细描述
该案例首先介绍了心血管药物的市场背景和研发概况, 然后对某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的经济学评价。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评估了该 药物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经济学价值。
案例三:某罕见病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果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与其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效果 通常以临床指标或健康状态指标进行量化评 估,例如症状减轻、病情缓解等。
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用,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THANK YOU
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优化药品报销比例和限额,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的经 济负担。
03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与其产生的效益进行比较,通常以货币为单位进行量化评估。 效益可以包括临床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等方面的改善。
总结词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优秀资料PPT
①直接成本:指提供医疗服务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由直接医疗成本和直 接非医疗成本两部分组成。
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两部分。 直接医疗成本是指实施某方案或项目所消耗的医药资源,如医疗费、药费、 检验费、医生的时间、工资、和其它保健成本。 直接非医疗成本是指患者寻求医疗服务而导致的个人消耗,如旅差费、食宿 费、营养食品费等。 ②间接成本:指由于疾病、伤残或死亡所造成的收入损失。 包括休学、休工、早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间接成本有时比直接成本高 得多。 ③隐性成本:指难以用货币单位确切表达的成本。 一般是指疾病、预防或诊断措施等引起的疼痛、恐惧、担忧等肉体和精神上 的痛苦和不适,以及生活与行动的不便等。
(2)为临床医疗决策提供指导
(3)药学服务质量评价
(4)为新药开发提供收决策依据
效益
(5)为药品生产和经益营提供参考效依果据
效用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熟悉)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
(1)最小成本分析
(2)成本--效益分析
(3)成本--效果分析
(4)成本--效用分析
1.最小成本分析
2、研究内容 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利用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对医疗服务项目或干预措
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之间的成本和收益,并进行相关的决策 分析。
成本分析和收益评价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 3、服务对象
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提供单位、医疗保险组织、医药企业、医 生以及患者等。
二、成本
成本用货币单位表示。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第一节 概述(掌握)
一、药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药物经济学(PE)概念: 是指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测
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两部分。 直接医疗成本是指实施某方案或项目所消耗的医药资源,如医疗费、药费、 检验费、医生的时间、工资、和其它保健成本。 直接非医疗成本是指患者寻求医疗服务而导致的个人消耗,如旅差费、食宿 费、营养食品费等。 ②间接成本:指由于疾病、伤残或死亡所造成的收入损失。 包括休学、休工、早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间接成本有时比直接成本高 得多。 ③隐性成本:指难以用货币单位确切表达的成本。 一般是指疾病、预防或诊断措施等引起的疼痛、恐惧、担忧等肉体和精神上 的痛苦和不适,以及生活与行动的不便等。
(2)为临床医疗决策提供指导
(3)药学服务质量评价
(4)为新药开发提供收决策依据
效益
(5)为药品生产和经益营提供参考效依果据
效用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熟悉)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
(1)最小成本分析
(2)成本--效益分析
(3)成本--效果分析
(4)成本--效用分析
1.最小成本分析
2、研究内容 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利用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对医疗服务项目或干预措
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之间的成本和收益,并进行相关的决策 分析。
成本分析和收益评价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 3、服务对象
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提供单位、医疗保险组织、医药企业、医 生以及患者等。
二、成本
成本用货币单位表示。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第一节 概述(掌握)
一、药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药物经济学(PE)概念: 是指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测
药物经济学第九章-药物经济学应用 PPT课件
第四,形成新的药品研发方案
11
提高药品经济性的方法
一、提高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二、保持治疗成本,提高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 三、保持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不变,降低成本 四、小幅度提高治疗成本,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收益 五、小幅度降低患者的收益,大幅度降低治疗成本
12
四、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Ⅰ~Ⅲ期临床 试验阶段中的介入时机选择
另一方面还应让医务人员、药师以及患者 转变只注重治疗方案有效性、安全性的传 统观念,使其广泛了解并正确认识到药物 经济学在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和意义
24
二、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目录制定
(一)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概述 1.基本药物目录概述 遴选基本药物的原则:为临床必需、疗效
切确、毒副反应清楚、适合国情。 最新版基础药物目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
药品研发阶段的工作不仅决定着产品在该环 节的成本大小,还关系到其在生产、流通、 使用各环节的成本,在该阶段通过良好的设 计降低成本将显著提高药物的经济性。
9
三、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
对于药品研发来说,药物经济学最好的介 入时机是在药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
在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 需要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目标与临床研究的 目标有机结合,但有时临床研究并不会因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标而改变
在临床试验阶段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面临 较大的不确定性性,因此在评价时进行全 面的不确定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10
提高所研发产品的经济性步骤
首先,对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价,以使决策 者对其在相同治疗领域中的位置有所了解
其次,通过不确定性分析找出影响产品经济性 的重要敏感因素
第三,判断哪些敏感因素可以作为改进的对象 且具有改进的可行性
11
提高药品经济性的方法
一、提高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二、保持治疗成本,提高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 三、保持药物为患者带来的收益不变,降低成本 四、小幅度提高治疗成本,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收益 五、小幅度降低患者的收益,大幅度降低治疗成本
12
四、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Ⅰ~Ⅲ期临床 试验阶段中的介入时机选择
另一方面还应让医务人员、药师以及患者 转变只注重治疗方案有效性、安全性的传 统观念,使其广泛了解并正确认识到药物 经济学在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和意义
24
二、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目录制定
(一)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概述 1.基本药物目录概述 遴选基本药物的原则:为临床必需、疗效
切确、毒副反应清楚、适合国情。 最新版基础药物目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
药品研发阶段的工作不仅决定着产品在该环 节的成本大小,还关系到其在生产、流通、 使用各环节的成本,在该阶段通过良好的设 计降低成本将显著提高药物的经济性。
9
三、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
对于药品研发来说,药物经济学最好的介 入时机是在药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
在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 需要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目标与临床研究的 目标有机结合,但有时临床研究并不会因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标而改变
在临床试验阶段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面临 较大的不确定性性,因此在评价时进行全 面的不确定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10
提高所研发产品的经济性步骤
首先,对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价,以使决策 者对其在相同治疗领域中的位置有所了解
其次,通过不确定性分析找出影响产品经济性 的重要敏感因素
第三,判断哪些敏感因素可以作为改进的对象 且具有改进的可行性
《药物经济学》课件
药物经济学与全球卫生
随着全球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药物经济学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评估全球范 围内的基本药物目录、疫苗接种计划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
药物经济学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全球范围内 的卫生水平和公平性。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标准化,推 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最小成本分析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以 确定哪种方案的成本最低,从
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02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总结词
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其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估每单位效果 所需的治疗成本。它通常用于评估长期治疗方案,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案例二:某降压药的经济学评价
总结词
降压药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长期服用 ,经济学评价需考虑患者生命周期内的总成 本。
详细描述
某降压药价格相对较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 。从单次治疗成本来看,该降压药的经济学 评价是正面的。然而,从患者生命周期内的 总成本来看,需要考虑该降压药对患者心血 管事件和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以及由此 产生的长期治疗成本。综合来看,该降压药
处方管理
药物经济学有助于医疗机构制定合理的处方管理政策,规范医生处方行为,避免过度用 药和不合理用药。
卫生技术评估与医保决策
卫生技术评估
药物经济学是卫生技术评估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对新药、新技术等进行全面 的经济效果评估,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VS
医保决策
药物经济学在医保决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过对药品和疗法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为医保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支持。
药物经济学ppt课件
• 2002年全国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为12422 元,上海市23959元,每人每日65.6元
.
25
意愿支付法(Willingness-to-pay method)
• 意愿支付的金额可以通过对人群或患者的 调查获得相关的数据
• 通过价格来反映资源的机会成本,如用药 品的平均批发价格(AWP) 来计算药品的 成本
.
18
成本类型
• 直接成本(资源的交易成本、直接医疗服务 的住院、诊疗、护理、药品、诊断、手术、 家庭服务费。 非医疗成本的交通费,伙食费)
• 间接成本(生产力损失) • 无形成本(疼痛,忧虑) • 成本的差异反映了能力应用上的差异
(capacity utilization)
.
19
直接成本
• 医疗直接成本(疾病的检测、治疗与预防 的相关成本,如初级保健、社区服务、门 诊和住院、诊断、试验、药品、手术、医 用设备)
.
40
要从全社会角度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
• 病人-直接负担的医疗费用及非医疗费用 • 医院-直接的医疗成本 • 医保-支付的社会统筹基金 • 政府-全部的社会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
本及间接成本
.
41
谢谢!
.
版权所有
42
.
21
直接医疗成本的计算方法
• 自下而上方法(bottom-up)用于有较好的 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 自上而下方法(top-down)用于仅有有限 的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
22
间接成本
• 目前尚未标准化(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 法、磨擦成本法)
• 它是指因病缺勤误工、病休、失能、死 亡、 提早退休、失业对病人及家属劳动力的影 响
.
25
意愿支付法(Willingness-to-pay method)
• 意愿支付的金额可以通过对人群或患者的 调查获得相关的数据
• 通过价格来反映资源的机会成本,如用药 品的平均批发价格(AWP) 来计算药品的 成本
.
18
成本类型
• 直接成本(资源的交易成本、直接医疗服务 的住院、诊疗、护理、药品、诊断、手术、 家庭服务费。 非医疗成本的交通费,伙食费)
• 间接成本(生产力损失) • 无形成本(疼痛,忧虑) • 成本的差异反映了能力应用上的差异
(capacity utilization)
.
19
直接成本
• 医疗直接成本(疾病的检测、治疗与预防 的相关成本,如初级保健、社区服务、门 诊和住院、诊断、试验、药品、手术、医 用设备)
.
40
要从全社会角度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
• 病人-直接负担的医疗费用及非医疗费用 • 医院-直接的医疗成本 • 医保-支付的社会统筹基金 • 政府-全部的社会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
本及间接成本
.
41
谢谢!
.
版权所有
42
.
21
直接医疗成本的计算方法
• 自下而上方法(bottom-up)用于有较好的 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 自上而下方法(top-down)用于仅有有限 的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
22
间接成本
• 目前尚未标准化(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 法、磨擦成本法)
• 它是指因病缺勤误工、病休、失能、死 亡、 提早退休、失业对病人及家属劳动力的影 响
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PPT课件
互斥方案的选择
对一组独立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其中的每一个 方案都可视作单一方案,因此无须进行方案之间 的经济性比较,仅需对其中每一个方案自身的经 济性进行判定并据此决定方案的取舍
对互斥方案的选择,需要 进行方案之间的横向比较, 通过比较选出经济性最好 的方案(选出一个或都不 选择)
B/C≥1的方案都是经济的,均可选择 B/C<1的方案都是经济的,均可选择
ICERD-C
ICERD-A
1800
1400
第29页/共38页
三、适用条件与适用范围
• (一)适用条件:成本-效果分析的适用条件是备选方案的 收益能以相同或同类指标予以反映和计量。成本-效果阈值 的缺失将导致成本效果分析无法实现对方案经济性的判定和 方案的选择。
2.患病率 即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患有某疾病的频率,常用于慢性病 的统计分析。
某疾病患病率=(某时点某疾病的病例数/某时点调查人数) *100%
3.治愈率 即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的频率
治愈率=(治愈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数)*100%
第19页/共38页
常用的效果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4.某疾病好转率 即一定观察期间,在某疾病接受 治疗的患者中好转的频率。
最小成本分析
• 综合评价和比较干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的常用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这 3种方法在备选方案的收益(效益、效果或效用)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而仅需对备选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也即最小成本分析
第1页/共38页
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的评价指标为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e,B/C)是指方案在整个实施期或作用期内的效益之和与 成本之和的比值。
药物治疗学和药物经济学(共31张PPT)精选
1)基本任务:确认、测定、评估和比较正在或要实施的
第七页,共31页。
方案的成本和结果(产出)。 2)基本要求:有两个以上(yǐshàng)可用于比较的方案;各 种方案的成本和结果均可被检测和量化。 3)评估方法 (1)疾病成本评估(Cost of illness evaluation)
对限定人群的特定疾病进行整个成本的确认和评估。 又称‘疾病负担’(burden of illness)。涉及疾病的直接 和间接成本。
第三页,共31页。
(3)医院从业人员依据药品疗效、价格、是否医保药品 、病人情况、风险或不良反应确定治疗方案。 (4)药厂和药品公司对药品的开发、宣传和营销。 (5)病患对药品的选择(xuǎnzé)。 2)药物资源配置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3)药物资源配置利用与国民经济或其他因素关系
如:药品种类配置;药品费与整个医疗费的比例;医保投 入与国民收入比例;投入比例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十四页,共31页。
可用适当物理单位量化成本(chéngběn)和结果吗? 贴现率:研究进行的时期?在将来出现的成本(chéngběn) 和结果被贴现到目前的价值吗?所有判定都给了贴现吗? 结果:结果对医药决策者是准确和适用吗?进行了恰当的 统计分析吗?讨论了所有的假定和限制吗? 敏感性分析:成本(chéngběn)范围的显著性变化进行了敏 感性测试?恰当的相关的变量变化?所获发现是否有预期 的趋势? 结论:研究得出结论?可否把结论推展到临床? 赞助者:由于赞助方的关系,研究有无偏见?
本法适用于药品开发,处方选择和方案比较。 (5)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
CUA与CEA类似。但产出不用物理单位表示,而用病人 主观选择和与疾病治疗相关的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表示。
第七页,共31页。
方案的成本和结果(产出)。 2)基本要求:有两个以上(yǐshàng)可用于比较的方案;各 种方案的成本和结果均可被检测和量化。 3)评估方法 (1)疾病成本评估(Cost of illness evaluation)
对限定人群的特定疾病进行整个成本的确认和评估。 又称‘疾病负担’(burden of illness)。涉及疾病的直接 和间接成本。
第三页,共31页。
(3)医院从业人员依据药品疗效、价格、是否医保药品 、病人情况、风险或不良反应确定治疗方案。 (4)药厂和药品公司对药品的开发、宣传和营销。 (5)病患对药品的选择(xuǎnzé)。 2)药物资源配置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3)药物资源配置利用与国民经济或其他因素关系
如:药品种类配置;药品费与整个医疗费的比例;医保投 入与国民收入比例;投入比例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十四页,共31页。
可用适当物理单位量化成本(chéngběn)和结果吗? 贴现率:研究进行的时期?在将来出现的成本(chéngběn) 和结果被贴现到目前的价值吗?所有判定都给了贴现吗? 结果:结果对医药决策者是准确和适用吗?进行了恰当的 统计分析吗?讨论了所有的假定和限制吗? 敏感性分析:成本(chéngběn)范围的显著性变化进行了敏 感性测试?恰当的相关的变量变化?所获发现是否有预期 的趋势? 结论:研究得出结论?可否把结论推展到临床? 赞助者:由于赞助方的关系,研究有无偏见?
本法适用于药品开发,处方选择和方案比较。 (5)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
CUA与CEA类似。但产出不用物理单位表示,而用病人 主观选择和与疾病治疗相关的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表示。
《药物经济学研究》课件
面临困难
成本效益分析 复杂: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对药物的成本 效益进行分析, 但分析过程复 杂且难以量化
政策制定困难: 药物经济学研 究需要与政策 制定相结合, 但政策制定往 往受到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不断创新研究 方法,但目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难以满
足实际需求
药品价格与疗效的关系
药物经济 学研究: 评估药品 的经济价 值
药品价格 与疗效的 关系:价 格越高, 疗效越好
药品定价 策略:根 据疗效和 成本制定 价格
药品价格 与患者负 担: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患者 负担过重
药品价格 与市场竞 争: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市场 竞争力下 降
药品价格 与医保政 策: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医保 支付压力 增大
应用:在药品使 用决策、医保报 销政策制定、医 疗资源配置等方 面进行成本-效 果分析,以实现 药物经济学的目 标。
药品使用阶段的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增量成本:增加的成本,包括药品价格、治疗费用等
效益: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生存率等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增量成本和效益,以确定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应用:在药品使用阶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优化药品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成本。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风险和 回报
预测药品 上市后的 市场表现 和销售情 况
制定药品 研发阶段 的投资策 略和预算 规划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 效益
药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包括研发费用、临床试验费用、生产成本等
效益:包括药品疗效、安全性、市场接受度等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评估药品研发的可行性和价值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帮助制药企业优化研发策略,提高研发 效率和成功率
成本效益分析 复杂: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对药物的成本 效益进行分析, 但分析过程复 杂且难以量化
政策制定困难: 药物经济学研 究需要与政策 制定相结合, 但政策制定往 往受到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不断创新研究 方法,但目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难以满
足实际需求
药品价格与疗效的关系
药物经济 学研究: 评估药品 的经济价 值
药品价格 与疗效的 关系:价 格越高, 疗效越好
药品定价 策略:根 据疗效和 成本制定 价格
药品价格 与患者负 担: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患者 负担过重
药品价格 与市场竞 争: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市场 竞争力下 降
药品价格 与医保政 策: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医保 支付压力 增大
应用:在药品使 用决策、医保报 销政策制定、医 疗资源配置等方 面进行成本-效 果分析,以实现 药物经济学的目 标。
药品使用阶段的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增量成本:增加的成本,包括药品价格、治疗费用等
效益: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生存率等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增量成本和效益,以确定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应用:在药品使用阶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优化药品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成本。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风险和 回报
预测药品 上市后的 市场表现 和销售情 况
制定药品 研发阶段 的投资策 略和预算 规划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 效益
药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包括研发费用、临床试验费用、生产成本等
效益:包括药品疗效、安全性、市场接受度等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评估药品研发的可行性和价值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帮助制药企业优化研发策略,提高研发 效率和成功率
药物经济学(临床)ppt课件
GDP 10.51 9.59 8.84 7.82 7.14 8.00 7.50 7.96 9.10
卫生总费用 8.12 18.68 17.07 15.20 12.54 12.26 8.30 13.40 10.90
弹性系数 0.77 1.95 1.93 1.94 1.76 1.53 1.11 1.68 1.20
快速上升。
.
各国药品费用的比率
❖ 卫生费用占国❖
发展中国家 2— 4%
❖
中国
4.96%(2009年)
❖ 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
❖
发达国家 10—20%
❖
发展中国家 40—60%
❖
中国
60%以上
.
❖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70年代,来源于成本 -效益(效果)分析在药物治疗上的应用。
.
❖ 广义的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给 与需求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 的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 措施等。
.
❖ 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泛指西方经济学在药物治疗 评价上的应用,包括一切有关药物临床应用的经济 学研究。具体地说,它是应用现代经济学(主要是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 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 药物治疗备选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不 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 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 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omics
2010.秋
.
主要内容
药物经济学的内涵 药品的供给与需求
药物经济评价 药物经济学与医院药学
.
主要参考书
❖ 1、《应用药物经济学》【美】F·兰迪、瓦根 伯格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药物经济学原理及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关如何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信息,以实现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
02
提高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
通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医疗保健系
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
03
促进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为医生、患者和医疗决策者提供有关药品使用的经
济合理性信息,促进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面临的挑战
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大
药物经济学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临床数据、经济数据和药 品使用数据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
缺乏专业人才
医院药学中缺乏具备药物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 药物经济学应用的需求。
政策法规限制
政策法规对医院药学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如药品 价格控制、医保报销政策等。
05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 前景与挑战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发展趋势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成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医院药学需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 的经济效益,为患者提供更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
药物经济学原理将应用于医院药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药品采购、处方管理、药品使 用和药品成本效益分析等。
药物经济学关注药品及其相关医疗保健资源的成本和效果,通过比较不 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为医疗决策者提供有关如何合理使用有限资
源的信息。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新药研发、药品定价、报销政策、临床实践 和医疗系统等多个方面。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01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药物经济学》课件
,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药物经济学概 述
药物经济学评 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在 医疗决策中的 应用
药物经济学的 发展前景和挑 战
案例分析
PART ONE
PART TWO
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治疗方案的 经济学评价和决策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的目标是提高药物治疗 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成本: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成本-效益比:衡量药品的经济效 益,通常用成本除以效益得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效益:包括药品治疗效果、患者生 活质量、社会效益等
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在药物经济学 评价中,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 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药 品的经济价值。
政策背景:医疗保险政策 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成本分析:医疗保险政策 的成本构成和计算方法
效果分析:医疗保险政策 的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具体案例的分 析和结论
药物名称:阿托伐他汀
适应症:高胆固醇血症
推荐理由: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
经济学评价:成本效益分析,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 果
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成 本效益比
研究内容: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物的经济学原理、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药物经济学应用等。 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等。 应用领域:药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定价、药物报销、药物政策制定等。
研究意义: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药物经济学概 述
药物经济学评 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在 医疗决策中的 应用
药物经济学的 发展前景和挑 战
案例分析
PART ONE
PART TWO
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治疗方案的 经济学评价和决策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的目标是提高药物治疗 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成本: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成本-效益比:衡量药品的经济效 益,通常用成本除以效益得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效益:包括药品治疗效果、患者生 活质量、社会效益等
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在药物经济学 评价中,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 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药 品的经济价值。
政策背景:医疗保险政策 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成本分析:医疗保险政策 的成本构成和计算方法
效果分析:医疗保险政策 的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具体案例的分 析和结论
药物名称:阿托伐他汀
适应症:高胆固醇血症
推荐理由: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
经济学评价:成本效益分析,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 果
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成 本效益比
研究内容: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物的经济学原理、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药物经济学应用等。 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等。 应用领域:药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定价、药物报销、药物政策制定等。
研究意义: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 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8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一疾病可供选择的药品品 种、规格、剂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等越 来越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品一般具有不同 的治疗成本和不尽相同的治疗效果,药物经济学 研究与评价的结果能够帮助医生、临床药师经济 合理地选择药品。
34
三、学习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
教材第一章第七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实力有限,国
民收入中可用于医药卫生的绝对额和相对额与发 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人均医药卫生资源可用 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有限的药物资源满足人民 日益提高的医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突出,用药物 经济学指导我国的医药实践尤为迫切和重要。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作出怎样的选
择? 药物资源是否也具有稀缺性特征?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又将作出怎样的选
择?
3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在经济学中,把人类无限的欲望和需 求与用来满足需求的资源的有限形成的矛 盾现象称为稀缺性。
也就是说,想要的很多,可实际能满 足的又很有限,这样的资源供需矛盾现象 就形成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说,稀缺性 就是指资源和物品相对于无限的人类欲望 的有限性。
24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药品的经济性要求,将推动医药企业不断地 探寻降低药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不断地提高药品 疗效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医药企业在药品的研 究开发、生产和流通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 理水平,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25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结果能为科学、合理、有效 地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能够全面地实现药 品政策的目的。
11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实用工程学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源于20世纪初,美 国通过了《河流及码头法》,首次将成本效益分 析运用于政府经济决策,规定分析河流、码头给 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决定地方政府的财 政分担,其后几十年,成本效益分析广泛用于水 利工程,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政府部门的预算中。
药物经济学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方面 的应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在 医药卫生决策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决策依据是 医疗必须和社会责任,而无需考虑医疗成本、收 益及其比较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的,所以直到1966 年,《估算疾病的成本》一文的出现,才拉开了 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序幕。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 床合理用药、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药品价格 的制定、药品报销目录的确定、新药审批的依据之 一。
26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发展中国家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 本药物概念为核心建立的国家药品政策体 系,其中包括了药物经济策略。一国制定 药品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这个国家的国民 对药品的公平可及性与持续性,促进药品 的合理使用及控制药品费用的合理增长。
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药物经济
学评价能及早判定药物的经济性,从而及早做出
继续或终止研究开发工作的决策,使可能的损失
降至最小。
22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只有具有治愈疾病效能的 药物才是最为经济的药物,这样的药物成本-效益 比通常明显优于缓解症状的药物。
2、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9
“丁渭工程”——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
子
在中国北宋时期,当时的京都开封府为火灾所毁,皇帝 就委派一个工匠去主持重修一座防火的宫殿。大量的建筑材 料需要从城外用车或人力运入,费时费工。该工匠想出了一 个既省钱又省力的办法。他命令工人挖掘了一条从工地延伸 到城外河流的人工运河,将所有的材料用船运入,宫殿很快 就建好了。宫殿完工后,他又命令将所有碎砖、碎瓦以及废 土填入运河,使这条运河重新成为一条街道。显然,该工匠 的工程设计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省时、省力的,投入的成本小, 获得的效果好。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就是成本效果最优的 方法。
15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与发展
1986年,“药物经济学”这一术语在文献中的首 次出现。1989年《药物经济学》杂志创刊。1991 年第一部《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出版,标志着 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
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说明了药物经济学 是以成本效益分析为起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 依据;
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 改善与提高,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0
药物经济学对医药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32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医药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世界各国对 医药开支的经济承受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医药 资源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的医疗必需。传统的药 物评价指标和决策依据不能较好地满足人群整体 的医药需求。只有同时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 性和经济性,才能使有限的医药资源较好地满足 人群整体的医药需求,提高医疗保健的公平性与 可及性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关乎老百姓能不能吃 上需要的药,使人群整体健康效果得到最大程度 的改善与提高。
30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卫生决策直接关系到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与 利用效率,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能为科学、合 理的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决策部门能够 科学、经济、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国家、组 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31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作用: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7
一、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主要讲两个问题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促进药物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8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成本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子 “丁渭工程” 成本效益分析法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实例 构成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3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全社会层 面,二是指具体的消费者层面。在全社会层面能 不能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在具 体的消费者层面,是否能安全、有序、经济、适 当地使用药物。
合理用药既关系到医药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关系 到人民健康等其他很多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与 评价能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全 社会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21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 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
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并由于难度的加大、费用的
提高、周期的延长、上市新药的平均有效专利期
的缩短等因素,使得新药研发的风险更大。在这
种情况下,新药研发决策的正确与否,药物的经
济性评价关系重大。如果决策失误,会使企业蒙
10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三者的结合构成 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884年,法国经济学家提出公共设施(道路、桥 梁等)的公众利益远大于其对公共财政的贡献, 到20世纪30代,随着美国公共投资的急剧增加, 经济学家开始真正介入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 的分析。
5
药物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药品是社会发展及人类预防和诊治疾病不可缺
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就目前来说,可用于药品的
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及技
术、资金、人员、时间等都是有限的,这样的有限
性就决定了可供人们选择和使用的药品的配置、质
量和数量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
12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运筹学运用于政府决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军队将运筹学研究及衍生的系统分析理论应 用于武器开发,其着眼点主要在成本效果分析, 比较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方法的优劣,将分析各 军事项目的成本、效益列为武器开发的重要指标。
13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4
面对稀缺性所应解决的选择问题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在用有限的物品或资源 去满足人们的不同欲望与需求时,人类就必须作 出选择,最想要的、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资源 怎么用?给谁用?以使有限的物品或资源发挥出 最大的效用,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满足人们的 欲望与需求。经济学把这种选择具体概括为解决 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及各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18
二、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材第一章第六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具有能够为政府部门、 组织结构和个人提供医药决策的经济参考依据, 从而指导药物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消费,使药物 资源的利用更经济、更合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19
药物经济学作用的具体体现
对医药行业的作用: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14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1970年,在美国,医生对心肌梗死的预防进行了 成本效益研究。1977年,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两 篇文章,提出了为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 源,必须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由此在医药领域 引发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和讨论,并引起了医药学 工作者、医药决策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9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 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8
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一疾病可供选择的药品品 种、规格、剂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等越 来越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药品一般具有不同 的治疗成本和不尽相同的治疗效果,药物经济学 研究与评价的结果能够帮助医生、临床药师经济 合理地选择药品。
34
三、学习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
教材第一章第七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实力有限,国
民收入中可用于医药卫生的绝对额和相对额与发 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人均医药卫生资源可用 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有限的药物资源满足人民 日益提高的医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突出,用药物 经济学指导我国的医药实践尤为迫切和重要。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作出怎样的选
择? 药物资源是否也具有稀缺性特征?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又将作出怎样的选
择?
3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在经济学中,把人类无限的欲望和需 求与用来满足需求的资源的有限形成的矛 盾现象称为稀缺性。
也就是说,想要的很多,可实际能满 足的又很有限,这样的资源供需矛盾现象 就形成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说,稀缺性 就是指资源和物品相对于无限的人类欲望 的有限性。
24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药品的经济性要求,将推动医药企业不断地 探寻降低药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不断地提高药品 疗效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医药企业在药品的研 究开发、生产和流通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 理水平,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25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结果能为科学、合理、有效 地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能够全面地实现药 品政策的目的。
11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实用工程学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源于20世纪初,美 国通过了《河流及码头法》,首次将成本效益分 析运用于政府经济决策,规定分析河流、码头给 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决定地方政府的财 政分担,其后几十年,成本效益分析广泛用于水 利工程,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政府部门的预算中。
药物经济学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方面 的应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在 医药卫生决策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决策依据是 医疗必须和社会责任,而无需考虑医疗成本、收 益及其比较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的,所以直到1966 年,《估算疾病的成本》一文的出现,才拉开了 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序幕。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 床合理用药、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药品价格 的制定、药品报销目录的确定、新药审批的依据之 一。
26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发展中国家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 本药物概念为核心建立的国家药品政策体 系,其中包括了药物经济策略。一国制定 药品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这个国家的国民 对药品的公平可及性与持续性,促进药品 的合理使用及控制药品费用的合理增长。
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药物经济
学评价能及早判定药物的经济性,从而及早做出
继续或终止研究开发工作的决策,使可能的损失
降至最小。
22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只有具有治愈疾病效能的 药物才是最为经济的药物,这样的药物成本-效益 比通常明显优于缓解症状的药物。
2、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9
“丁渭工程”——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
子
在中国北宋时期,当时的京都开封府为火灾所毁,皇帝 就委派一个工匠去主持重修一座防火的宫殿。大量的建筑材 料需要从城外用车或人力运入,费时费工。该工匠想出了一 个既省钱又省力的办法。他命令工人挖掘了一条从工地延伸 到城外河流的人工运河,将所有的材料用船运入,宫殿很快 就建好了。宫殿完工后,他又命令将所有碎砖、碎瓦以及废 土填入运河,使这条运河重新成为一条街道。显然,该工匠 的工程设计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省时、省力的,投入的成本小, 获得的效果好。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就是成本效果最优的 方法。
15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与发展
1986年,“药物经济学”这一术语在文献中的首 次出现。1989年《药物经济学》杂志创刊。1991 年第一部《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出版,标志着 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
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说明了药物经济学 是以成本效益分析为起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作用: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 依据;
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 改善与提高,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0
药物经济学对医药行业的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32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医药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世界各国对 医药开支的经济承受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医药 资源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的医疗必需。传统的药 物评价指标和决策依据不能较好地满足人群整体 的医药需求。只有同时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 性和经济性,才能使有限的医药资源较好地满足 人群整体的医药需求,提高医疗保健的公平性与 可及性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关乎老百姓能不能吃 上需要的药,使人群整体健康效果得到最大程度 的改善与提高。
30
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卫生决策直接关系到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与 利用效率,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能为科学、合 理的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决策部门能够 科学、经济、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国家、组 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31
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作用: 有利于人群整体健康效果的改善与提高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7
一、药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主要讲两个问题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促进药物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8
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成本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例子 “丁渭工程” 成本效益分析法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实例 构成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3
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全社会层 面,二是指具体的消费者层面。在全社会层面能 不能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在具 体的消费者层面,是否能安全、有序、经济、适 当地使用药物。
合理用药既关系到医药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关系 到人民健康等其他很多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与 评价能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全 社会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21
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 和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
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
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并由于难度的加大、费用的
提高、周期的延长、上市新药的平均有效专利期
的缩短等因素,使得新药研发的风险更大。在这
种情况下,新药研发决策的正确与否,药物的经
济性评价关系重大。如果决策失误,会使企业蒙
10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三者的结合构成 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884年,法国经济学家提出公共设施(道路、桥 梁等)的公众利益远大于其对公共财政的贡献, 到20世纪30代,随着美国公共投资的急剧增加, 经济学家开始真正介入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 的分析。
5
药物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药品是社会发展及人类预防和诊治疾病不可缺
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就目前来说,可用于药品的
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及技
术、资金、人员、时间等都是有限的,这样的有限
性就决定了可供人们选择和使用的药品的配置、质
量和数量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
12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经济学、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
运筹学运用于政府决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军队将运筹学研究及衍生的系统分析理论应 用于武器开发,其着眼点主要在成本效果分析, 比较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方法的优劣,将分析各 军事项目的成本、效益列为武器开发的重要指标。
13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4
面对稀缺性所应解决的选择问题
面临资源的稀缺性,在用有限的物品或资源 去满足人们的不同欲望与需求时,人类就必须作 出选择,最想要的、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资源 怎么用?给谁用?以使有限的物品或资源发挥出 最大的效用,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满足人们的 欲望与需求。经济学把这种选择具体概括为解决 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及各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18
二、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材第一章第六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具有能够为政府部门、 组织结构和个人提供医药决策的经济参考依据, 从而指导药物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消费,使药物 资源的利用更经济、更合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19
药物经济学作用的具体体现
对医药行业的作用:为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和 老药改良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 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
14
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1970年,在美国,医生对心肌梗死的预防进行了 成本效益研究。1977年,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两 篇文章,提出了为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 源,必须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由此在医药领域 引发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和讨论,并引起了医药学 工作者、医药决策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9
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