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UV)消毒(一).

合集下载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1 概述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

紫外线消毒课件ppt课件

紫外线消毒课件ppt课件

紫外线消毒安全注意事项及防
06
护措施
操作人员安全培训要求
熟悉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性能 、特点和使用方法
掌握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操 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了解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及 防护措施
具备处理突发情况和应急事 故的能力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穿戴防护服
长袖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避免直接照射
不要直视紫外线灯管,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紫外 线下
化学指示剂法
化学指示剂选择
选择对紫外线敏感的化学指示剂,如光敏染 料等。
颜色变化观察
照射处理
将化学指示剂置于紫外线灯下一定距离处, 进行不同时间的照射处理。
观察化学指示剂在照射前后的颜色变化,判 断紫外线消毒效果。
02
01
结果判定
根据颜色变化程度与标准比较,判断紫外线 消毒效果。
04
03
物理检测法
紫外线消毒课件ppt 课件
目录
• 紫外线消毒基本原理 • 紫外线消毒设备与技术 • 紫外线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 紫外线消毒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 • 紫外线消毒在食品加工行业应用 • 紫外线消毒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

01 紫外线消毒基本原理
紫外线定义及分类
紫外线定义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 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 人们的视觉。
技术参数与选型依据
技术参数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紫外线强度、照射时间、灯管功率、设备尺 寸等。
选型依据
在选择紫外线消毒设备时,需要考虑水源水质、处理水量、杀菌要求等因素,以 及设备的性能、价格、维护等成本效益分析。同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安装和使 用环境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良好的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紫外线消毒-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12
适用范围及条件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 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 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13
使用方法
1.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
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 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 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 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 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 的照射剂量。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 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 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18
注意事项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 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 的照射剂量一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 起损伤。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 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 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 u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 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 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000 uW.s/CM2 ÷70 uW/CM2=24分钟。
(3)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 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 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 进行消毒。
9
适用范围及条件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 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 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 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14
使用方法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 10000 uW.s/CM2;杀灭细菌芽胞时应达到100000 uW.s/CM2; 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 抱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 600000 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 剂量不应低于100000 uW.s/CM2。

三类环境空气消毒的几种方法(一)

三类环境空气消毒的几种方法(一)

三类环境空气消毒的几种方法(一)三类环境空气消毒的几种方法一、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紫外线消毒设备有UV灯、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等,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

但紫外线消毒对于硬表面的消毒效果更好,而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有限。

•过滤消毒: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常见的过滤消毒设备有空气净化器、空气滤芯等。

过滤消毒可以去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烟雾等,但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较弱。

•空气离子消毒:通过产生大量负离子,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吸附在离子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见的空气离子消毒设备有空气净化器、空气离子发生器等。

空气离子消毒可以净化空气,并具有消除异味、除尘等功能。

二、化学消毒方法•臭氧消毒:利用臭氧气体的强氧化性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臭氧消毒设备有臭氧发生器、臭氧消毒机等,可以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氧化,达到消毒净化的效果。

但臭氧消毒需要注意控制臭氧的浓度,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消毒喷雾剂: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剂制成喷雾剂,经过喷洒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得到杀灭。

常见的消毒喷雾剂有酒精、过氧化氢等,可以快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但使用消毒喷雾剂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手持式消毒器具:利用化学物质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小型设备,方便携带和使用。

常见的手持式消毒器具有紫外线杀菌棒、臭氧杀菌机等,可以在特定场合进行局部消毒和空气净化。

三、生物消毒方法•植物消毒:通过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质,抑制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植物有苦参、迎春花等,可以通过布置植物来净化空气,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

但植物消毒需要注意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

•益生菌消毒:利用益生菌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消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常见的益生菌消毒产品有空气益生菌喷雾剂、益生菌滤芯等,可以调节空气中的微生物菌群,保持空气的良好品质。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紫外线(UV)杀菌作用的原理基于紫外线具有破坏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核酸(DNA和RNA)结构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主要包括UV A (315-400纳米)、UVB(280-315纳米)和UVC(100-280纳米)三个波段,其中UVC在200-280纳米的紫外线辐射中,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最为显著。

原理:1.DNA和RNA的吸收:紫外线在特定波段的短波长光线中,能够被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所吸收。

2.形成光生物学效应:吸收紫外线后,核酸分子内的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引发一系列光生物学效应。

3.形成交联和损伤:光生物学效应导致核酸内的嘌呤和嘧啶等碱基之间形成交联,或者直接引起DNA链的断裂,从而破坏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4.细胞死亡:DNA和RNA的严重损伤会阻止微生物的正常复制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

运用:1.水质处理:UVC紫外线常被用于处理水质,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水、废水等。

通过紫外线辐射,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空气净化: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利用UVC紫外线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医疗器械消毒:在医疗领域,UVC紫外线用于消毒医疗器械、手术室等设施,以预防医院感染。

4.食品处理:UVC紫外线可用于食品工业,对食品表面进行杀菌处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表面消毒:UVC紫外线可以用于表面消毒,如消毒工作台、实验室器具等。

6.空调系统消毒:在空调系统中应用UVC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少空气传播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需要考虑紫外线的波长、剂量和照射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UVC紫外线是一种紫外线辐射,直接暴露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特点●高效率杀菌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成,而对传统氯气及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线的效果一般需要20分钟至一小时的时间。

●杀菌广谱性紫外线技术在目前所有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是最高的。

它对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

●无二次污染由于紫外消毒技术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不会对水及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由于九十年代对紫外线核心技术的完善,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仅消毒效率是所有消毒手段中最高的,而且其运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可达每吨水4厘或更低,因此,其性价比是所有消毒技术中最高的。

它既具有其它消毒技术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又具有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在千吨水处理水平,它的成本只是氯消毒的1/2,是加氯脱氯消毒的2/5,更只有臭氧消毒成本的1/9。

即使在十万吨处理量水平,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也远远低于其它消毒技术。

●连续大水量消毒九十年代末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除定期需一、二小时以内的例行保养外,其最佳操作条件是24小时连续运行。

●应用领域广在目前所有的技术中,没有一种像紫外线技术一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不仅可以消毒淡水,还可以消毒海水;不仅可以消毒饮用水,还可以消毒废水。

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需要水消毒的领域。

例如:养殖业淡水、海水消毒,贝类净化,农业加工用水,饮用纯净水,电子,医药,生物工业用超纯净水,各种饮料,啤酒以及食品加工等等。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包括3类:UV-A波长为315nm~380nm,UV-B波长为 280nm~315nm,UV-C波长200nm~280nm。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V-A占 97%,UV-B占3%,UV-C接近于0。

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

uv原理及操作

uv原理及操作

UV原理及操作一、UV原理1.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电磁辐射。

2.UV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副作用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食品加工、制药、医疗卫生等领域。

3.UV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微生物细胞内部DNA分子的特定波长,使其断裂或交联,从而破坏微生物基因组,抑制其繁殖和生长,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UV操作UV设备选择在使用UV消毒设备时,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UV 设备通常包括UV灯管、反应室、电子控制系统等部分。

在选择UV 设备时,需要考虑消毒场所的大小、水流量、水质情况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

UV设备安装UV设备的安装需要考虑环境温度、湿度、气流等因素,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连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UV设备操作在操作UV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开机前检查:将UV设备连接好后,首先需要进行开机前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UV灯管是否正常、反应室是否清洁、电子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等。

(2) 开机操作:开机前需要确保反应室内没有任何异物,并将UV灯管充分预热。

开机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UV灯管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消毒效果。

(3) 关机操作:在关闭UV设备前,需要先关闭电源,然后等待UV灯管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清洗和维护。

UV设备维护UV设备的维护包括定期清洗反应室、更换UV灯管、检查电子控制系统等。

在维护UV设备时,需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UV消毒的优缺点UV消毒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无副作用的消毒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操作简单:UV消毒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操作简单易行。

(2) 消毒效果好:UV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 环保无污染:UV消毒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但是,UV消毒也存在以下缺点:(1) 消毒范围受限:UV消毒的消毒范围比较狭窄,需要对消毒物品进行逐一照射,效率比较低。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紫外线(UV)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消毒使用的紫外线为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为253.7nm。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紫外线的消毒方法1、空气消毒:使用时请关闭门窗,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自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每次消毒时间为30-40分钟;如关灯后需要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再开;紫外线灯照射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室内,紫外线消毒过程中会产生臭氧,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

2、物品表面消毒:将物品要摊开或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照射,紫外线不能穿透物体;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在灯管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min。

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min~60min。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一定注意做好防护,眼睛更要注意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

1、为甚么紫外灯杀菌时不克不及有人?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三大类。

其中紫外线消毒灯产生的紫外线就属于UVC。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相反的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好。

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映照,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

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体系等造成危害。

历久接触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反复发作可导致结膜炎、慢性眼脸炎,甚至发生眼脸皮肤癌等病变。

紫外线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一些列的炎症反应,如皮肤红斑、肿痛、上皮增生和机体抵抗外界侵袭能力下降等。

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的伤害是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成正比,即照射剂量越大,对人的伤害越严重。

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引言紫外线(UV) 技术最初是用来确保城镇自来水的完全消毒。

自40 多年前该技术推出以来,现在已经应用于全球范围内许多行业包括制药企业的消毒、TOC(总有机碳的含量)降解、臭氧和氯胺分解以及生产工艺用水的余氯脱除。

水是制药过程中用量最大的物质,在更多严格标准的驱动及日益复杂工艺要求下消毒技术已被采用。

药品生产一般都是由几个工艺段组成,在不同阶段之间本身也可能遭至微生物污染,而紫外线消毒可以被用作为有效的保障,从而确保药品在各个工艺段之间不会发生变质。

紫外线安装典型阶段是在活性碳过滤器之后或RO 之前,或者将紫外消毒及TOC 降解系统设置于精处理单元。

活性碳过滤器后面加上合适紫外消毒系统或RO 处理单元之前装一个合适紫外线消毒系统将杀灭进水中99.9% 的细菌。

紫外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低压及中压。

低压系统紫外线输出单色光谱(254 纳米波长),而中压系统输出多色光谱紫外线(波长介于240 – 310 纳米之间)。

紫外线通过打断微生物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腺嘌呤和硫胺分子,使其无法继续繁殖。

微生物因而可在不使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被杀死。

尽管254纳米是有效消毒波长,但脱氧核糖核酸能最有效地吸收的波长为265 纳米的紫外线(见图1)。

了解这些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差异是设计具有杀菌效果好、效率高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基础。

总体来说,低压系统最好用于小流量、间歇性系统,而中压技术则更适合高流速水体消毒。

紫外线系统的安装紫外设备可以安装在超纯水系统的各种位置(见图2)。

安装或改造现有管道和容器相对简单,可实现最低程度的生产扰动和最小的占地要求。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唯一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工作是每12 个月更换一次紫外灯管,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

一旦安装完毕,处理工厂就可以每天24 小时运作,无需停机对系统进行日常卫生维护和消毒。

简述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起源及应用分析

简述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起源及应用分析

简述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起源及应用分析(1) 紫外线(UV)消毒技术的起源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将紫外线消毒技术应于于城市污水处理中,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使用加氯消毒工艺中产生的余氯对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

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

进入21世纪后,紫外线消毒器技术将得到更多的推广,从国内来说,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

(2) 如何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的紫外光消毒是指UVC消毒,从原理上来说,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在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寄生虫、病毒、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不需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等,可以取得更好的消毒效果。

(3) 紫外线消毒在给排水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消毒技术,凭借良好的处理效果已成为给水深度净化的首选。

而将紫外线消毒方式应用于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消毒可以满足景观及绿化用水要求。

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有效实现污水资源化,用于灌溉农田、林地和草坪等,可避免化学消毒剂对植物的损伤;用于地下水回灌可以防止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产生适应性而再度繁殖造成的地层堵塞。

紫外线消毒将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4) 紫外线的消毒杀菌和光化学功能消毒杀菌:通过直接照射,紫外线(主要指UVC)可以通过破坏各种细菌、病毒、微生物、寄生虫或其它病原体细胞组织中的DNA、RNA,阻止细胞的再生,因此具有高效的杀菌功能。

光化学:空气中的氧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解作用,产生臭氧,臭氧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能够杀灭水中或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水中的水分子、臭氧、氧气及双氧水等在紫外线的辐射下发生着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并通过在水中形成具有比臭氧和氯更强的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等进行彻底的降解。

紫外线消毒课件课件

紫外线消毒课件课件

紫外线消毒课件一、引言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利用紫外线(UV)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灭活的技术。

紫外线消毒课件旨在介绍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二、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破坏,使其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灭活的目的。

紫外线根据波长可分为UVA、UVB、UVC三种,其中UVC波段的紫外线具有最强的杀菌能力。

三、紫外线消毒方法1.直接照射法:将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到待消毒物品上,适用于空气、表面和水体的消毒。

2.流动水消毒法:将待消毒的水体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适用于水处理和循环水系统。

3.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利用紫外线灯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适用于空气净化。

四、紫外线消毒应用1.医疗卫生领域: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等场所的空气和表面消毒。

2.食品饮料行业:生产设备、包装材料、饮用水等的消毒。

3.水处理领域:自来水、游泳池水、工业循环水等的消毒。

4.公共场所:空气净化器、空调系统等的消毒。

五、紫外线消毒优缺点1.优点:消毒速度快、效果好,不产生化学残留,对环境友好。

2.缺点: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害,需注意防护;紫外线灯管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紫外线消毒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六、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1.防护措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

2.消毒时间:根据紫外线强度和待消毒物品的污染程度,确定合适的消毒时间。

3.检测与监控: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确保消毒效果。

4.维护与更换:定期清洗紫外线灯管,及时更换损坏的灯管。

七、总结紫外线消毒课件为大家介绍了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消毒方法,并注意防护措施和设备维护,以确保消毒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紫外线消毒技术将不断完善,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因为理解紫外线消毒如何作用于微生物是正确使用和评估该技术的关键。

紫外线

紫外线

紫外线(UV)杀菌消毒原理: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已经证明:波长在200-280mm 的紫外线(UV-C )可破坏微生物的DNA 或RNA 结构,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而死亡,因而足够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高效杀菌功能,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足够剂量的UV-C 在较短的时间内(0.2-5 秒),达到高效杀菌消毒效果。

紫外线(UV-C)杀菌消毒特性1 .广谱、高效:UV-C 的灭菌效率可达99%-99 。

99% ,对几乎所有的细菌病毒都能高效杀灭,并且对传统的氯气,臭氧无法或不能有效杀灭的寄生虫类也能有效杀灭。

紫外线(UV-C )杀菌所需时间短(0.2-5 秒),而传统的氯消毒,臭氧消毒方法要达到同样的效果需20-60 分钟的时间。

2 .安全、可靠、简单UV-C 杀菌消毒属物理方法,不用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不会有氯消毒那样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产物。

传统的消毒方法(如氯消毒、臭氧消毒)其消毒本身属于具毒、易爆物品,使用对周边环境、现场操作人员及居民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UV_C 杀菌消毒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安全隐患,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杀菌消毒技术。

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为整机模块化设计,占地少,安装简单,只要接上电源即可每天24 小时不间断使用(除定期需1-2 小时例行维护外),例行维护时可以不影响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3 .低成本,大流量,应用广UV-C 杀菌消毒设备由于结构简单,基建投入少,运行能耗少,维护费用低,具有较低的成本,在所有的消毒技术中,他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在千吨水处理量水平,其运行成本仅为氯消毒的1/2 ,是氯加脱氯消毒的2/5 ,是臭氧消毒的1/9 ,而在万吨水处理量水平,运行维护费用则更低。

UV-C 杀菌消毒是用光辐照快速消毒,不像传统化学消毒方法那样需要较长的化学反应时间,因而可大流量过流式消毒,目前水处理量可达每小时几十升至60 万吨。

UV-C 杀菌消毒的广谱、高效以及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他可应用于各种水质(净水、污水、海水)和空气的杀菌消毒,适合各行各业的杀菌消毒要求。

紫外线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它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消灭细菌、病毒和真菌,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化学残留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紫外线消毒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首先,紫外线消毒设备是紫外线消毒的关键。

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包括紫外灯管、反射罩、电子控制系统等部件。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另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设备的消毒效果。

其次,紫外线消毒的时间和距离也是需要注意的重点。

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与照射时间和距离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照射时间越长、距离越近,杀菌效果越好。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要考虑被消毒物体的特性和紫外线的穿透性,避免过长时间的照射导致消毒效果不佳或者被消毒物体受损。

另外,紫外线消毒的环境条件也需要重视。

紫外线消毒通常需要在密闭、无遮挡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紫外线的照射能够覆盖到被消毒物体的所有表面。

同时,消毒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也会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紫外线消毒的安全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眼睛,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另外,紫外线消毒设备也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消毒方法,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设备的选择和维护、照射时间和距离的控制、消毒环境的条件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和安全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紫外线杀菌消毒利用UV灯波长介绍

紫外线杀菌消毒利用UV灯波长介绍

紫外线杀菌消毒利用
UV灯波长介绍
紫外线属于一种辐射原理,能以光速透过空气与空间的电磁波能量。

紫外线杀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效率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于沉淀物过滤法、逆渗透法、活性碳吸附法、去离子法等多项水处理工艺中。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部分: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5%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对水质较差的水源也适用。

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H )类消毒副产物 ,无臭味 ,无噪声 , T Ms 不影
响水质 ,无二次污染;杀菌作用快 ,效果好杀菌
率 高 ,不受 P H值 等理化 因子影 响 ;容 易操作 , 管理简单、能耗低、 自动化程度高 ,运行和维修
费用低。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设备选 用方面 ,
3 紫外线杀菌灯 工作原理
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毒技术 ,在国外 肖 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
污染 ,病原漫延 ,危害更大 ,因此对养殖用水和
排水进行杀菌处理成为重要课题 。目前 ,水产养
殖对于水体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即化学消毒 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我分为药物消毒 ( 如 加入氯制剂 )和臭氧消毒等 ;物理消毒法分为紫
目前能够输 出足够 的 U C强度用于消毒的 V 只有人工汞 ( 合金)灯光源。紫外线杀菌灯灯管 是 由石英玻璃制成 ,汞灯根据点亮后不同 ,分为三
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优于中压 高强度紫外灯 。
6 存在 问题
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 ,当处 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 ,一些被紫外线杀伤 的微生 物在光复活 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 D A分 子 ,使 N
细菌再生 。因此 ,要进一步研究光复活 的原理和
种 :低压低强度汞灯、中压高强度汞灯和低压高
强度汞灯。杀菌效果是 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量
决定 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 的输出能量 ,与灯
的类型、光 强和使用时 间有关 ,随着灯 的老化 , 它将丧失 3 %一0 的强度 。紫外 照射量是指达 0 5%
强度 ( / m ) w 。照射 量越大 ,消毒效 率越高 ,
由于设备尺 寸要求 ,一般照射时间只有几秒 ,因 此 ,灯管的 U C输 出强度 就成了衡量紫 外光消 V

紫外线杀菌的机制

紫外线杀菌的机制

紫外线杀菌的机制光是一种能量,并且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

紫外线(UV)是一种高能量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在1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

UV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继续生长和繁殖,从而杀死它们。

UV杀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技术,它在水和空气处理、医疗设备消毒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DNA损伤和光氧化。

DNA损伤是指UV辐射引起细菌和病毒的DNA分子发生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继续生长和繁殖。

UV-C波段(200 nm - 280 nm)是最有效的波段,因为它可以直接损伤DNA和RNA,而避免了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当UV-C光照射到细胞中时,它与DNA的特定DNA碱基(嘌呤)上的分子键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抑制了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光氧化是指UV辐射作用于细菌和病毒中的有机分子,如色素和氨基酸等。

这些有机物质吸收UV-C光,产生有氧自由基,抵消并破坏基因组的细菌和病毒。

有氧自由基(如OH-)会与有机物中非常不稳定的亚基(如CH=CH,OH等)结合,形成稳定而无毒的化合物,从而使细菌和病毒无法生存。

UV-C光在细菌和病毒中的作用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数十秒或几分钟就能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UV-C波段的光线对人体组织也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UV-C灯的使用必须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

一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服装,确保不会直接暴露在UV-C光线之下。

总之,紫外线杀菌机制是基于UV-C波段的高能光线对细菌和病毒的DNA损伤和光氧化作用,从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UV-C杀菌技术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快速、简单、高效和经济的优点。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

浅谈紫外线空气消毒数年来,许多新技术被引入供暖通风及空调(HVAC)行业,而一项被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技术便是利用紫外线(UV)能量破坏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紫外线杀灭空气传播的有机体方面的知识和了解已显著增多,而为了满足现今市场的需要,人们对先进紫外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加大。

本文回答了许多有关在供暖、通风和空调应用领域内使用紫外光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其频率恰好低于可见光谱。

紫外光谱中可杀菌的波长或频率集中在254纳米,可极好地抑制微生物、霉菌孢子和病毒性污染物。

该频率分布于紫外光谱的UV-C段(见下图)。

紫外线如何发挥作用?当微生物穿过UV-C时,光线会穿透有机体的细胞核,破 坏其DNA的分子键。

这种破坏或断裂使微生物无法繁殖。

一旦缺乏繁殖能力,有机体片刻内就会死去而无法繁殖后代。

有些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对于紫外光能作用的恢复能力要比其它病原体强。

例如,病毒比细菌容易破坏,而有效地减少霉菌孢子则需要最大的紫外光量。

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肉眼看不见,而且多数非常细小,以至于能够轻易地穿过标准的空气过滤设施。

向过滤方程式添加紫外线空气消毒可以防止即便是最细小的微生物滋生。

典型的应用紫外线处理设备并不能代替其它类型的室内空气品质调节产品。

紫外线的作用很特殊,在于破坏生物的生长,所以紫外系统可以辅助其它空气净化系统,如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系统(HEPA)和电子空气过滤器。

紫外光在空气净化方面有许多实际的应用;一些较为常见的应用概括如下。

全国各地都安装了紫外线空气消毒系统,以控制不必要的空气质量维护成本。

过去,紫外线空气消毒系统通常都用于工业设备,但如今紫外线空气处理对于普通家庭所用来说也非常切实可行和理想。

HVAC系统的潮湿环境会成为空气传播的霉菌和微生物最好的滋生地。

当细菌和霉菌生长过度时,HVAC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常常会受到影响。

专业安装的紫外线系统能够保证盘管不会滋生细菌和霉菌,因为交流盘管始终在紫外光能的照射之下。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

最优化运行
Aquaray ® 3X 和 Aquaray® 40HO 系列采用计算机CFD模型软件进行 优化,最大化紫外线照射剂量和最 小化损失。
简单维护
立式灯管设计,方便操作人员 对紫外线灯管和石英套管进行 检修和替换(无需将紫外线模 块移出消毒渠外)。
性能可靠
错列的立式灯管排列方式显著提 高系统性能,杜绝(即使在灯管 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微生物绕过 紫外线照射区的可能性。
工业
得利满技术-Ozonia公司开发了适于以下不同工业应用的明渠 式和管道式紫外线消毒系统: • 食品和饮料 • 电子 • 制药 • 化妆品 • 水产养殖 • 冷却塔 • 水疗和泳池
技术
实践/理论
紫外线系统通过灭活水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微生物达 到消毒目的。 在紫外线广谱中,波长为200~280 nm的紫外线经证实是破坏核 酸(DNA 或 RNA)灭活微生物的最有效波长。 紫外线系统的杀菌效果取决于紫外线透光率、流量和投加剂量等 不同因素。其中紫外线剂量是灯管照射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的 函数。
出水
L型设计
进水
新式“L”型设计、在线进 水和离线出水方式最优化系 统的水力性能,降低水头损 失和最大化有效紫外线剂量 。
产品聚焦:Aq 系 列 采 用 计 算 机 CFD 模型软件进行优化,最大化有 效紫外线照射剂量和最小化损失。
节省占地面积
产品聚焦/性能
紫外线非化学药剂,消毒处理无有害 副产品产生
小剂量紫外线对于似隐孢子虫和贾第 鞭毛虫等抗氯性微生物灭活效果显著
紫外线也可结合其他消毒方式(如臭 氧系统)形成多重保护屏障
处理装置结果紧凑,便于系统集成
有效消毒光谱范围
100
200

2024版《紫外线消毒》PPT课件

2024版《紫外线消毒》PPT课件

《紫外线消毒》PPT课件•紫外线消毒基本原理•紫外线消毒设备与技术•紫外线消毒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紫外线消毒在医疗领域应用案例分享目•紫外线消毒在其他行业应用拓展探讨•紫外线消毒安全性问题及防护措施建议录01紫外线消毒基本原理紫外线定义及分类紫外线定义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紫外线分类根据波长可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UVC(100-280nm)和真空紫外线(10-100nm)。

消毒作用机制破坏DNA结构紫外线能被DNA强烈吸收,使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联结,形成嘧啶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

蛋白质变性紫外线照射可引起蛋白质变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等的消毒。

适用范围紫外线穿透力弱,只能直线传播,因此消毒时需注意物品摆放和遮挡问题。

穿透力弱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皮肤晒伤、眼睛损伤等,因此使用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对人体有害适用范围与限制02紫外线消毒设备与技术紫外线灯管消毒器紫外线水处理消毒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常见紫外线消毒设备类型使用紫外线灯管产生紫外线辐射,对空气或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小巧轻便,适用于户外、旅行等场景的消毒需求。

应用于水处理领域,通过紫外线照射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

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设备结构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由紫外线灯管、反射器、石英套管、电子镇流器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利用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紫外线辐射,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目的。

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需要在密闭环境中使用,以保证消毒效果。

技术参数与性能评估技术参数包括紫外线灯管的功率、辐射强度、使用寿命等;设备的消毒效率、处理量等;以及设备的尺寸、重量、电源等参数。

性能评估评估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消毒效果、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非化学性的物理灭菌方法,通过使用
紫外线辐射来破坏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杀死它们
或阻止它们繁殖。

1.设立专门负责紫外线消毒的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制定相关的
政策和规定。

2.明确紫外线消毒的目标和标准,包括所需的紫外线剂量、间
隔时间和操作程序等。

3.采购和安装符合标准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制定紫外线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程序、操作员培训和操
作技术要求等。

5.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紫外线的危害性、个人防护、设备操作和紫外线剂量测量等。

6.制定紫外线暴露限制和控制措施,限制人员和其他物体的暴露时间和剂量,确保安全。

7.建立紫外线消毒记录,包括设备运行记录、消毒剂量记录和不合格记录等,以便监控和评估消毒效果。

8.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检查和培训,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9.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紫外线消毒的质量和安全性。

10.建立紫外线消毒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人员疏散和设备故障处理等,以防止事故和减少损失。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和操作程序,监控和评估消毒效果,并进行定期检查、培训和紧急预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UV)消毒(一)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
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 (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

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

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 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

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

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

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 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3 紫外线杀菌灯工作原理
目前能够输出足够的UVC强度用于工程消毒的只有人工汞(合金)灯光源。

紫外线杀菌灯灯管是由石英玻璃制成,汞灯根据点亮后的灯管内汞蒸气压的不同和紫外线输出强度的不同,分为三种:低压低强度汞灯、中压高强度汞灯和低压高强度汞灯。

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

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UVC强度(W /m2)照射剂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由于设备尺寸要求,一般照射时间只有几秒,因此,灯管的UVC输出强度就成了衡量紫外光消毒设备性能最主要的参数。

在城市污水消毒中,一般平均照射剂量在300 J/m2以上。

低于此值,有可能出现光复活现象,即病菌不能被彻底杀死,当从渠道中流出接受可见光照射后,重新复活,降低了杀菌效果。

杀菌效率要求越高,所需的照射剂量越大。

影响微生物接受到足够紫外光照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是透光率(254 nm 处),当UVC输出强度和照射时间一定时,透光率的变化将造成微生物实际接受剂量的变化。

4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1)紫外线消毒无需化学药品,不会产生THMs类消毒副产物。

(2)杀菌作用快,效果好。

(3)无臭味,无噪声,不影响水的口感。

(4)容易操作,管理简单,运行和维修费用低。

5 紫外线消毒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使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较差的出水也适用。

目前国内研究、生产和应用污水紫外线消毒器还很少。

天津大学的顾平等人以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试验,确定了紫外线剂量与细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出能产生紊流的紫外线消毒器,多元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封闭式消毒器可处理100~500m3/h水量,并且在游泳池的循环水消毒中已有应用,模块化敞开式消毒器可根据用户需求具体设计安装。

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厂的深度处理采用了敞开式紫外线消毒工艺,可向城市提供4×104m3/d的工业回用水,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6 存在问题
(1)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使细菌再生。

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光复活的原理和条件,确定避免光复活发生的最小紫外线照射强度、时间或剂量。

(2)石英套管外壁的清洗工作是运行和维修的关键。

当污水流经紫外线消毒器时,其中有许多无机杂质会沉淀、粘附在套管外壁上。

尤其当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更容易形成污垢膜,而且微生物容易生长形成生物膜,这些都会抑制紫外线的透射,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水质采用合理的防结垢措施和清洗装置,开发研制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紫外线消毒器。

(3)目前国产紫外灯执行直管型石英紫外线低压汞消毒灯的国家行业标准,灯的最大功率为4W,且有效寿命一般为1000~3000h,而进口低压灯管的有效运行时间可达8000~12000h,中压灯管也可达5000~6000h。

相比之下,使用国产灯管会增加维修费用,因此,研制生产寿命长的紫外灯或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紫外灯生产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在我国目前污水厂紫外消毒系统招标中,有些污水厂由于大量工业污水的导入,使得排放的污水色度加深,但招标文件中的污水紫外透射率参数仍采用国外提供的数值,造成与国内污水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为将来紫外设备的运行达到消毒要求,留下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7 结论
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

(1)紫外光用于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消毒可以满足目前国内景观及绿化用水要求。

(2)该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3)能耗低、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便。

(4)在设备选用方面,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优于中压高强度紫外灯。

另外,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将其用于灌溉农田、林地和草坪等可避免化学消毒剂对植物的损伤;用于地下水回灌可以防止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产生适应性而再度繁殖造成的地层堵塞。

随着对紫外线消毒机理的深入研究、紫外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毒装置在设计上不断完善,紫外线消毒法有望成为代替传统氯化消毒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