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苏教版
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海安县孙庄初中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8分)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出拼音。
(4分)在这个单元里,你可以lĭng nüè到这些人物的fēngcǎi: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所jìng yǎng的文学大师鲁迅、zhìài着孩子们的女教师、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走近这些人物,会提升你的精神和品格。
2.按要求填空(6分)①,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油蛉在这里低唱,。
④,潭影空人心。
⑤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
⑥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3.下列加点成语使恰当的一项是()(2分)A、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差别不大。
B、这次考试,班上同学们的成绩良莠不齐....。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4.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4分)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
②我们要经受意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
③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④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和“”互换。
(2)句④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改为。
5.古诗赏析.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
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①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②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6.综合实践活动(4分)。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8·深圳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人为地把经典割裂开来而断章取义,那样做会造成对全社会的误导。
B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 . 记者重访地震重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D . 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2. (2分)(2019·开江模拟)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
B . 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C .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D .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3. (2分) (2020七上·吉林期末)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②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东吴的快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了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③接着叫二十只船驶回南岸。
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⑤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A . ⑤④①③②B . ④③①⑤②C . ⑤②①④③D . ④①③②⑤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4. (9分) (2017七上·长沙期中) 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初一语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1. 默写诗文名句,写出相应作家或篇名① 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④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逢入京使》)【答案】①弹琴复长啸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③惟解漫天作雪飞④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琴”“折”“惟”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殷.红(_______)污秽.(______)qiè(_____)而不舍zhì(_____)痛【答案】(1). yān(2). huì(3). 锲(4). 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要注意“殷”在这里应该读“yān”,“锲”的偏旁不要写错。
3.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D. 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兀兀穷年” 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
最新-江苏省南通市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

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运用(共34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3分)很多名人之所以受人jǐng yǎng,能彪炳史册,就在于他们能坚持一般人坚持不了的东西,譬如xìn niàn、理想、自己的尺度。
我们可能没有他们那样的铮铮铁骨,为了真理为了正义赴汤蹈火的勇气,但最起码,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尺度,维护自己做人的zūn yán。
( ) ( ) ( )2、默写(8分)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___________________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她马上成为,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
④百草园之秋乐声不断,“,”那是昆虫的音乐会。
⑤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B.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C.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D.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4、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内容上有一些小毛病。
仔细阅读,然后按文后要求修改:南大街是南通最负胜名的繁华商业区。
这里店铺林立、牌扁高悬、人气旺盛;尤其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进入文峰大世界,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座现代化大型连锁购物中心,其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左右。
每到华灯初上,北边的市民广场便是中老年朋友载歌载舞、小朋友溜冰的好时候。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阶段性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无答案)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17-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初一语文考试满分:85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6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 题。
(7 分)古人云:“凡有所学,皆成气质。
”多读书是可以锤炼出一个人A(与众不同/异乎寻常)的气质。
翻动书页,我们读到,一位yìng lǎng的老人,靠一个人的毅力,把荒漠变成绿洲;一个胆小nuò ruò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和ān wèi 下,找回了自信......B 通过翻动书页,使我们能体悟生命的真谛,触摸人性的温度,追寻仙人的哲思。
1、根据拼音,依次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3 分)2.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在横线A 处。
(2 分)A 处的成语是:。
3.B 处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分)。
4.我们学校将举行“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4 分)示例:环保演讲比赛①②5.名著阅读(7 分)(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它的兵器是原大禹治水的,又唤作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3 分)(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4 分)。
6、用课文原句填空。
(8 分)(1),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3)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4),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5),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6)《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 题。
(6 分)边词(唐)张敬忠五原①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初中苏教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在凉山yí(▲)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净化一切。
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cuì(▲)水冒出蒸汽,再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wū(▲)浊。
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
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火把节之歌》)2.名著阅读:下面对《小王子》主要内容的描述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先用横线划出错误的地方,再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小王子》是英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书中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从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⑴;⑵。
3.小明的奶奶不理解“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的意思,请你代小明给奶奶作一点解说,50字左右。
(3分)4.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学过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3分)到了小院门前,看见爷爷伛偻着背在忙碌着,在阳光的映衬下,满头银发泛着特有的光泽,5.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4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所下载的客户端或APP了解新闻、资讯以及其他想要获取的知识。
这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碎片化阅读。
智能社会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成倍增加,吃早餐时、等公交时、坐地铁时,人们都习惯性地拿出手机阅读各类信息或文章。
一些前沿的时髦的话题和热门的网络词汇也张口就来。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8.0 分)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山光悦鸟性, ______ 。
②______ ,但余钟磬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 ______ 。
④______ ,禅房花木深。
⑤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______ ,持续行进。
⑥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 。
⑦不用说碧绿的菜畦,______ ,高大的皂荚树,______二、其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7.0 分)2.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梦想是荒漠中的绿洲,她给无望带来活力 A 梦想是高峰上的流水,她给沉静的大自然带来激情。
不论前面的高峰有多么xi ǎn jùn,不论前面的河流多么湍急,只要梦想在闪光,你前行的步履必定会坚固而qīngy íng.梦想素来不会选择人,它是上天分予每一个人将来宏图的奇异画笔。
只需你心中有梦想,你就能从泥土的芳香、花草的笑容中 xi āo róng 你心中的坚冰。
只需你执著地追求梦想,你就会让本来白纸般的生命开出 B (八门五花五彩缤纷)的花朵。
(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 2)在 A 处增加正确的标点符号______( 3)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 B 处 ______( 4)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改正建议。
______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3.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种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
体育课上,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
假如你见到此景该怎样劝告小王呢?(友谊提示:劝辞他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4.阅读下边诗歌,达成以下各题城东初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上林,即上林苑。
建于秦朝,汉武帝时加以扩大,为汉宫苑。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段测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段测语文试卷一、基础(20分)1.(8分)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杜牧《泊秦淮》一诗中“,”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3)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请把韩愈的《晚春》默写完整。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2.(2分)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1)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 bùshě。
(2)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你一泻万丈,hào hào dàng dàng,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tong jué的。
3.(3分)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____所说的那样。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____(3)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_____A.谣言成果羞辱B.谎言硕果羞辱C.谎言成果耻辱D.谣言硕果耻辱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呼唤着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之所以小弗朗士害怕韩麦尔先生责骂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连一个词语都说不出来。
C.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市代表能否获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广东赛区冠军的关键。
D.作为一种新媒介,“微课掌上通”为老师和家长更好地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5.(4分)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你是潮水,我乐意是环绕你周身的堤岸;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小草。
江苏省等八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等八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一片yìlì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正是这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带领我们祖祖辈辈在历史的浪潮中,jiānshǒu信念,乘风破浪。
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A (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跟随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我们亦将chuánchéng爱国精神,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
A处的词语是。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综合性学习江海中学拟举行“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爱国在行动”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活动三:爱国情怀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内涵,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
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其具体经历,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鲁迅邓稼先闻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句子默写用课文原句填空。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南通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共8分)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 )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zhì(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jí()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____A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万丈狂lán( ) zhì( )痛典jí( ) qiè()而不舍2、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语文阶段测试

初一语文阶段测试首卷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学习,你的知识又增添了许多;你的能力又增强了许多;你的情感又丰富了许多,下面请认真做好这份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4分)不必说碧绿的菜qí(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yín(),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xiāo(???? )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fù()盆子,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默写填空。
(6分)a吴楚东南坼,??b横眉冷对千夫指,c?? ,禅房花木深。
d. ,但余钟磬音。
e请分别写出完整的一句咏月和咏柳七言古诗。
咏月:咏柳:3、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老师》一文所写的七件事情,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安排。
七件事情中第一、二、三、四、六件事突出写“我”对蔡老师的挚爱和思念,第五、七件事直接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爱护。
B、《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人物通讯,之所以以“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为题,是因为由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C、《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赵普》叙事简洁,详略得当。
如文章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为何奏荐此人,而重点记叙一奏、再奏、三奏、四奏,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反映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参加口语交际及实践活动。
(3分)??英子要参加省里举行的钢琴比赛,为此她每天练习到很晚。
江苏省南通市 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答案)

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3月份)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山光悦鸟性,______ 。
②______ ,但余钟磬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 。
④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 。
⑤每归私第,______ ,读之竟日。
⑥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______ ,继续前进。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和煦的东风将春天如期送来。
明媚的春光无处不在:她在还巢的燕群中,她在轻拂的柳枝下,______ ①春天的轮廓渐渐清xī,春天的色彩渐渐丰rùn,春天的歌喉渐渐liáo(______ )亮。
②让我们拥抱春天,感悟生命的从容洒脱;让我们走近春天,欣赏春光的清灵毓秀。
(1)文中括号内应填的字分别为:______ 、______ 、______ 。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仿写一句话:______ 。
(3)文中②两处划线句中有一处有语病,请选出来并修改。
选______ 句,修改意见:______ 。
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3.名著欣赏与推介。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掮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①这段文字出自______ 写的《西游记》,是“______ ”这一故事的结局部分。
②联合国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人们表示感谢和尊重。
为此,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从你读过的课外书里选一本在读书交流活动中为大家推荐,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20171212361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共6页总分:150分时间:140分钟)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5分)①心灵需要适时远行。
②秋高气爽的星夜,一杯清茗,几卷美文,通过他人的笔去A (领略领会)大千世界,做一次精神上的远足,让心灵突破世俗的樊篱。
③在这信马由缰、(suí xīn suǒ yù)的行程中,三毛开始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讲故事了,笛福在无人的荒岛上编排着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剧本……④在这样的心灵远行中(m àn bù),不仅能洗涤自己内心的尘埃,而且身上不会沾染飞扬的尘土。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A两处。
(1分)A处应填:3. 找出文段中的病句并修改。
(2分)第句,修改后的句子:4.综合性学习。
(8分)七(1)班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下面是主持人拟写的一段开场白,您将内容补写完整。
(4分)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朋友是寂寞日子里的一首生命的感动。
(2)下面是一份调查报告,请用一句话归纳结论。
(不超过10个字)(2分)①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5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③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2人选答“朋友”,10人选答“独自忍受”。
(3)假如有朋友来你家做客,你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至少写出两点)(2分)5.《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4分)(1)《朝花夕拾》又名,作者。
(2分)(2)“美女蛇”“卧冰求鲤”在《朝花夕拾》中分别与文章《》和《》有关。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七上·碾子山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 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
D . 江东公园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2. (2分) (2017九上·山西月考)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也。
痛恨:憎恨。
B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可以。
C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十六或十七。
D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置。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9分)3. (3分) (2017九上·梁溪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sèyīnɡāi吝________绿________如盖言简意________4.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②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________③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⑤河曲智臾亡以应________⑥陶后鲜有闻________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2020·南宁模拟) 古诗文默写(1)乐器、乐曲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往往借此来表达怀乡思亲之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
(2)中考倒计时100天,同学们互赠古诗文,你抄录了苏轼的“③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劝勉同桌心无旁骛;同桌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淫慢则不能励精,④________”与你共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共8分)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 )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zhì(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jí()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____A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万丈狂lán( ) zhì( )痛典jí( ) qiè()而不舍2、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5、下面是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两句有语病,请你帮他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6分)①网络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②然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电脑等问题。
③所以,在利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提高警惕,以免不入歧途。
(1)第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 ,关山度若飞。
(2)当窗理云鬓,。
(3)《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5)《木兰诗》中运用比喻,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与理解(88分)(一)阅读清代文学家姚范的《山行》一诗,完成7~8题。
(8分)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7.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
(26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
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9.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4分)(1)及鲁肃过寻阳()(2)即更刮目相待()(3)母恐其以劳生疾()(4)遂博通群籍()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11. 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3分)12. 甲文中孙权告诉了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各自的目的是什么?(8分)13.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他们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都是出去打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5分)(三)阅读《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文,完成14—18题。
(27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高荣伟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
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
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
”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上世纪50年代了。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
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
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
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
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
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
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
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
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
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14.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
(6分)立志上天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巨大科研成果15.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6分)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1)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2)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17.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分)18.下面是“感动中国”对黄旭华的评价,请你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人物仿写句子。
备选人物:邓稼先闻一多袁隆平黄旭华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拥有无穷的力量。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27分)太阳和霓虹灯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
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
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
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
”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
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
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
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
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甲)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
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
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
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
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
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乙)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