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百年历程
汉字的简化历史
汉字的简化历史
汉字简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出于简化汉字的需要,以提高文字输入速度和减轻教育负担为主要目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5年决定对近3000个常用汉字进行简化,这次简化称为“第一次简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为方便输入和存储,汉字简化也逐渐成为大趋势。
1956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将一部分复杂的汉字用简化形式替代。
其中有些汉字经过简化后保留了其原有的音和义,而有些则变化较大,有些甚至没有了原有的音和义。
以“总”字为例,原本“總”字有16画,经过简化后变成了“总”字,只有10画。
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又实施了第二次大规模汉字简化。
这次简化基本上将第一次简化时没有简化的常用汉字进行了精简,以及对部分复杂的字进行了优化简化。
如“儿”、“夜”、“鱼”等字的简化形式与之前相比更为简洁。
汉字简化一直是一个争议性话题,有人认为简化后的汉字难以辨认和理解,而有人则主张继续简化并完全采用简化字,以方便使用。
无论如何,汉字的简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简化字在中国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方式。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汉字简化是指对汉字进行简化的历史过程。
汉字简化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变革时期。
当时,中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政治的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字繁琐,不符合实际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次针对汉字的简化运动。
这场运动最早由国学大师、右翼政治家蔡元培引领,旨在简化汉字,使之更易于书写和识读。
简化方案主要以减少笔画数为出发点,减少繁琐的结构和多余的线条。
经过多方的讨论和争论,最终确定了一批简化字,这些字成为了现代汉字简化的基础。
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汉字简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56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简化汉字总表》,该表收录了一千多个简化字,并规定了简化字的使用范围。
字形的简化主要包括删去或减少部分笔划,调整笔画顺序,合并多个独立的字形为一个。
汉字简化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提高文字的可读性和可写性,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二是为了提高識字的效率,降低兒童識字的門檻,使大多數人能更快識寫常用的文字;三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中文的国际传播能力。
汉字简化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简化字让汉字失去了一部分的文化价值,破坏了汉字的美感和艺术性。
由于简化字容易与其他字混淆,有些人认为简化字导致了阅读和写作的不便。
不过,无论如何,汉字简化仍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的推进,汉字的简化无疑有助于提高文字的使用效率和传播能力。
虽然简化字面临一些争议,但它对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汉字简化历史
汉字简化历史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
要了解中国,首先要知道中国文字的发展史。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历经沧桑,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
它们记载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思想。
汉字产生的初期没有繁体字,通行的都是楷书,因为大家习惯了篆书的样子,很少改变。
在民间写的最多的也是篆书,所以当时的很多书法家都擅长篆书。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汉字的第一个特点:笔画繁多。
后来由于篆书的不便,才渐渐形成了草书。
但草书与真正的楷书仍然是有区别的。
汉字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奥妙。
比如一个“今”字,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象征着男女阴阳合一,在古代,所有事情都归女性管。
因为只有在夜晚,男人才出来做事,白天还是要在家里陪妻子。
另外一个“上”字则是草头加山,表示这个东西高过屋顶。
意思是说:上面要多长些草,不要让人踩着。
上面的草要多一些,下面的草要少一些,这叫一阴一阳。
五十年代,国家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怎么一直简化?但其实这是中央领导的决定。
在抗战期间,日本鬼子为了奴役中国人,强迫推广日文。
但是老百姓都看不懂,为了能够把日语赶出去,我党作出决定,汉字要简化!很多人都对此不理解。
这时,陈云同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汉字必须要简化。
他认为:汉字越简单,孩子们学起来越容易。
主席欣然同意。
八十年代,又开始了一次简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发展缓慢。
一个大学教授经过无数次的推敲和计算,提出将汉字进行二简。
他认为,以前的汉字太复杂,字体太繁琐,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造成人民负担,不符合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要改善民生,实现科技兴国。
这一次的简化让很多人欢喜若狂。
不久之后,三简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简化引起了社会的热议,虽然当时还是有不少人不满意,但是,大势所趋,不得不服。
三简的结果虽然比较乐观,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不满意。
二简就是折腾一阵子,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群众不接受。
二简失败后,五简再次提出。
六简…九十年代,简化到了最后一步,那就是要将汉字简化成为拼音文字!这次简化,完全按照拼音字母的形式进行。
汉字简化的历史过程
汉字简化的历史过程哎,说起汉字简化的故事,那可真是既古老又有趣,就像咱们老祖宗手里的那壶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段历史,不带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就用大白话,让大家伙儿都能听明白。
想当年,咱们中国的汉字啊,那可是一笔一划都透着文化,美得跟画儿似的。
但话说回来,那时候的汉字写起来可不容易,笔画多得跟蜘蛛网似的,写个信儿都得半天,更别说读书识字了。
于是,就有人琢磨着,能不能让这些字变得简单点儿,好让大伙儿都能轻松掌握呢?一、汉字简化的萌芽1.1 民间自发的简化其实,汉字简化这事儿,早在古时候就有苗头了。
老百姓们为了省事儿,自己就开始琢磨着怎么简化这些复杂的字了。
比如,“禮”字,老百姓觉得太复杂,就简化成了“礼”,这样一来,写起来方便多了。
这种自发的简化,虽然没啥官方认证,但用起来还挺顺手的。
1.2 学者的推动除了老百姓,还有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觉得,汉字确实需要简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普及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于是,这些学者就开始研究怎么简化汉字,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建议。
二、汉字简化的正式实施2.1 新中国成立后的简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看,这汉字简化可是个大事儿啊,得赶紧办。
于是,就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专门研究汉字简化的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制定了一套简化方案,把很多复杂的汉字都简化了。
比如说,“薔薇”简化成了“蔷薇”,“騎”简化成了“骑”,这下子,写起来可就轻松多了。
2.2 简化字的推广与争议简化字一出来,立马就引起了轰动。
有的人觉得这是好事儿,写起来方便多了;但也有人觉得,这简化得太过头了,有些字都看不出原来的意思了。
不过啊,政府还是大力推广简化字,毕竟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掌握汉字嘛。
慢慢地,简化字就普及开来了,成了咱们现在常用的汉字。
2.3 简化字的影响简化字的推广,对咱们国家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它不仅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掌握汉字,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让咱们的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近百年来汉字的发展与文化
近百年来汉字的发展与文化汉字,自从其发明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纵观历史,汉字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
就拿从1900至今的一百年来说,汉字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
有别于以往的,汉字从繁体到简体的演变并非是出自其自身的一个渐变的过程,反而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通过行政力量强制推行的突变的过程。
从这场由繁化简的运动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出中国近百年来发展的风云与沧桑。
这场汉字的简化运动还得从1909年说起。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
该文被视为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一成立,新政府就立即着手普及国民教育,积极推动“切音字运动”。
1913年2月25日,“读音统一会”在北平(今天的北京)召开,各省纷纷派代表参加。
此次大会的宗旨明确:审定国音,采定字母。
然而,会议进行得并不顺利。
各代表们对汉字的字音等持不同意见,各种方案争论不休,最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
可以看出,世纪初的汉字简化运动,其初衷是为了普及中国教育,方便人们使用而兴起的。
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后,西学东渐的风潮越来越大。
激进派的代表钱玄同发表慷慨激昂、言辞激烈的文章,要求废除汉字、汉语,采用世界语。
也就是在这一期间,出现了一个简化汉字的方案,这一方案也成了后人简化汉字的依据。
五四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吸收的运动。
当时的人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认为中国几千年来固步自封的原因就是汉字的繁琐,所以积极要求废除汉字,而改用形如拉丁字母的读音文字来代替。
他们的初衷确实很好,但是一味的排斥传统文化,显然也有自身的狭隘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俱兴。
为了对汉字进行改革,“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组织宣告成立。
出于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关注,毛泽东还特意派秘书胡乔木参加文字改革协会,以便随时了解和指导文字改革工作。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汉字简化指的是对汉字形体进行简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汉字书写的效率和减轻人们的书写负担。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地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对一些汉字的繁体形式进行简化,从而形成了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立。
在中国大陆,汉字简化是中国语文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汉语文字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汉字的简化历史可溯源至清朝末年,当时国人开始呼吁对汉字进行简化,以提高文字的适应性和现代化水平。
真正的汉字简化运动始于20世纪初,当时,在国内知识分子中兴起了一场学术和文化改革的浪潮,倡导对汉字进行简化和现代化改革。
这场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林纾、胡适、茅盾等。
他们提倡通过简化汉字的形体,改良汉语文字,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随着改革运动的推动和社会的变革,汉字简化逐渐成为一项迫切的课题。
汉字简化并非一帆风顺。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汉字简化运动曾受到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文化人的质疑和反对。
他们认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符号和精髓,不应轻易改动其形体。
一些人还担心汉字简化会破坏古代文化传统和汉字的美感。
汉字简化的进程曾一度受到了阻力。
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的推动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汉字简化终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
195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同时建立了汉字简化推行委员会。
此后,经过数次修改和补充,《简化字总表》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汉字简化方案。
在中国大陆,《简化字总表》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实施,成为了现代汉字书写的主流标准,并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出版印刷的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大陆不同,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并没有全面推行汉字简化,而是保留了大部分的繁体字。
这也导致了简化字和繁体字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程度不同,同时也造成了两岸同胞之间语言文字的交流障碍。
汉字简化的推行和实施,不仅提高了汉字书写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也有助于减轻人们的书写负担和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度。
汉字的发展历史资料
汉字的发展历史资料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善的文字之一。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甲骨文时代。
以下是关于汉字发展历史的详细资料。
1. 甲骨文时代(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的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的形状复杂,结构繁琐,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这些文字的形状与实际物体的形态有密切关系,如“日”字表示太阳,而“月”字表示月亮。
2. 金文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世纪)金文是甲骨文的演变形式,它的形状更加简练流畅,结构更加规范。
金文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上,如鼎、爵、觚等。
金文的发展标志着汉字形状的进一步规范化。
3. 简化字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制定了小篆,即秦篆。
小篆是一种繁体字,形状复杂,书写繁琐。
汉字的简化主要发生在汉代,当时人们为了方便书写和阅读,逐渐简化了一些繁体字的形状,形成了楷书的雏形。
4. 楷书时代(公元3世纪-公元7世纪)楷书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规范字体,它的形状简洁规整,笔画匀称。
楷书的发展始于东汉末年,成熟于魏晋时期。
楷书的出现使得汉字书写更加规范化,成为后来书法艺术的基础。
5. 行书时代(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行书是楷书的一种草书形式,它的笔画流畅,书写迅速。
行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日益繁忙的社会生活,使书写更加高效。
行书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流派。
6. 草书时代(公元13世纪-现代)草书是行书的一种更加潦草隶属的字体,它的笔画变形多样,书写速度极快。
草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书写速度和表达个性。
草书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流派。
汉字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汉字的形状和结构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它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汉字的演变与简化
汉字的演变与简化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美丽而复杂的艺术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汉字的演变与简化,了解它背后的历史和原因。
一、演变的历史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代。
当时的汉字是由图画演化而来的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具体的形状和象征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更加抽象的形式。
在商朝晚期,甲骨文逐渐发展成小篆,小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正式汉字。
与甲骨文相比,小篆的形状更加简练,书写更加方便。
这为后来的汉字简化创造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书写形式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汉字的演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而逐渐完善。
二、简化字的出现汉字的简化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革才得以实现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意识到汉字繁复造成的诸多问题,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汉字简化改革。
这次简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效率,减轻人们的负担。
在这次改革中,许多复杂的字形被简化成了更加简单的形式,减少了笔画的数量。
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书写速度,还降低了文盲率。
然而,简化字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简化字削弱了汉字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简化字的出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无论如何,汉字的简化改革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它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三、简化字的意义汉字简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效率,更在于推动了文化的流通和交流。
随着简化字的使用,汉字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通用文字。
许多外国人都学习和使用汉字,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和理解。
此外,简化字的出现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在电脑和互联网的时代,简化字的输入和传输更加方便快捷,为信息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汉字的演变与简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中国汉字简化的历史
中国汉字简化的历史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汉字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汉字的简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汉字简化的历史。
一、简化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简化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危机之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亟待加快。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字简化工作。
最初的简化汉字工作是在191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了《简化字总表》。
这个总表包含了2226个简化字,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汉字,如“风”、“水”、“山”等。
二、简化汉字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简化工作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了更加深入的汉字简化工作。
195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其中包含了324个简化字。
这些简化字主要是通过减少笔画、合并部首等方式来实现的。
1964年,政府又发布了《简化字总表》第二批,其中包含了504个简化字。
这些简化字主要是通过减少部首、合并字形等方式来实现的。
三、简化汉字的争议汉字简化工作虽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但是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应该保持原样,不应该随意改动。
另一些人则认为,汉字的简化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效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
这些争议一直存在至今,但是汉字简化工作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四、简化汉字的影响汉字简化工作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字简化使得汉字的学习和使用更加方便和快捷,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效率。
其次,汉字简化也有助于推广汉字文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汉字文化。
最后,汉字简化也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中国汉字简化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汉字简化工作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字演化史
简字演化史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和发展,历经了许多转变。
以下是简字演化的历史。
简字是汉字的简化形式,最早的简字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东汉时期。
在汉朝,由于纸张是一种稀缺资源,皮、竹、丝、布等材料常用来写字,为了节约用纸,人们创造了许多形象化的字形,这样就形成了一些简化字。
唐朝时期,由于文化发展,汉字数量增加,用字量逐渐增大,随之出现了许多繁复的汉字。
而且,当时的印刷技术还不够发达,手写汉字的速度缓慢,所以有些文化人士开始使用简化字来替代繁复的汉字,以便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到了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家的独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简化汉字的运动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号召下,推出了《简化字总表》,其中列出了3500个常用汉字的简化形式,这个项目被称为“简化汉字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格不断修订,198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这是中国政府正式设立的一个庞大的汉字简化方案,约有3千个汉字被选为简化汉字。
此后许多简体汉字方案出现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其他汉语使用的国家和地区。
简化汉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汉字更加方便和易读,以及减轻认字难度,提高汉字的传播速度,以适应现代化趋势下汉语使用的需要。
然而,在人们熟悉的字形发生变化时,有时会造成阅读的难度。
简化后的部分字形与原本的复杂形式不同,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语言含义的误解,所以有些人不太喜欢简化汉字的使用,他们认为保留原来的复杂汉字有助于继承中华文化和历史。
总的来说,汉字的演化史是汉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成果,简化汉字不仅使得汉语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同时也更加适应现代化的使用场景。
它到了今天已成为了汉字使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并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
汉字简化百年历程
汉字简化历程汉字简化百年历程:简体字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负担?【摘要】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
在清末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繁难造成的,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到1950年代,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
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后,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
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
尽管简化字不是清末才出现的,1950年代制定并推行的简化字大多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专家学者凭空造出来的字并不是很多,但问题是,古已有之的简化字一直没有取代“正字”,更没有广泛地通行,如今强行废除正字,通行的俗字、手头字、草书楷化字、破体字、生造字等,很多不符合汉字的六书原则,不能根据字形望文生义,实际上比正字更难识、更难记,强行“转正”为印刷字、正字是有违其本性的。
作为“字思维”文字,汉字简化之后,“字思维”被破坏了,汉字表意体系被弄得不伦不类,虽然在书写上简便了一些,但意义区分却更复杂了,很多规律被破坏了,学起来并不比繁体字容易,意义识别只能靠死记硬背。
不仅增加了中国人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汉字和汉语的国际化。
世界上有很多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是更深层更稳固的共同体。
语言的书写具有约定俗成性,共同体的成员更改文字须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并且相约一起更改才行。
虽然中国内地在汉语共同体中是主体,但汉语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都不使用简化字,久之会造成汉语共同体的撕裂,对大中华也是一种伤害。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大问题不是笔画太多,而是异体字太多,有些写法相差很大,这才是汉字学习的最大负担。
倘若1950年代选一种流行最广、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字作为标准字,整理出一个分级别的通用字表,然后借助行政力量推行,其效果会比推行简化字要好。
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
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
唐代颜元孙着《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着《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
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
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
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
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现代汉字简化的历史
现代汉字简化的历史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使用最广泛的书写系统。
自汉字产生以来,它的形态不断发展,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润色和改进。
其中,最具有重要性的改变之一就是汉字简化。
现代汉字简化是中国特有的语言现象,建立在中国复杂的书写系统的基础上。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现代汉字简化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一、简化的历史现代汉字简化始于20世纪初期。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人们必须找出一种更加简便的书写方式。
1913年,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系统地提出了简化汉字的初步意见。
同时,魏源、梁启超等人也相继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1915年,中国内地、台湾、日本和朝鲜四地的学者共同拟定了《简化字总表》。
这一总表包括了56项汉字的简化,同时也建议了其他汉字的简化。
但是,由于各方的分歧和观点不一致,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实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汉字简化的问题逐渐被认为是必须解决的。
为此,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对汉字进行简化,这一过程被称为“简化汉字运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代汉字简化体系最终形成。
现代汉字简化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去除繁复的结构现代汉字简化将不必要的笔画和结构去掉,让汉字更加简洁易懂。
例如,“電”和“电”、“鉤”和“钩”、“麼”和“么”等。
2. 采用更加规范的结构现代汉字简化采用了更加规范的结构,使汉字美观整洁,易于识别。
例如,“雪”和“餐”等。
3. 统一变体字现代汉字简化将不同地区和不同写法的字统一为同一种字形,避免了由于不同写法造成的歧义。
例如,“醜”和“丑”都被整合为“丑”。
二、简化的原因1. 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的发展对书写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汉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书写系统,必须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传统的汉字书写方法过于繁琐复杂,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2. 提高识字率汉字识别是中国人民普遍面临的难题。
现代汉字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结构,使得识字变得更加容易。
汉字简化历程简述
汉字简化历程简述众所周知,汉字是⼀种从殷商时期开始不断发展从未断绝的古⽼⽂字。
从甲⾻⽂开始,汉字不断进⾏简化,从原本的象形⽂字演变成如今的意⾳⽂字,甚⾄在新⽂化运动时期,有⼀部分学者认为汉字应当⾛全球共有的拼⾳化道路,变为⾳素⽂字,譬如鲁迅先⽣就曾说过“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这样的话。
那么为什么汉字会在发展历程中不断简化呢?它⼜是怎样从原来的⼀幅幅画简化成如今的⽅块字的呢?汉字的简化并⾮旨在美观,⽽是便于使⽤与传播,因此,⼩篆的出现,只是统⼀⽂字的结果,⽬的是规范和美化,⽽并不是⽅便书写。
所以甲⾻⽂和⾦⽂中⼀些很⽅便书写刻画的字在⼩篆中反⽽复杂化了。
例如“云”这个字,在甲⾻⽂中本⾝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它就是⼀团⽔汽,⽽不是“雲”;繁体字中这个“雲”,便是⼩篆统⼀化的结果。
于是在⼩篆推⾏的同时,官吏们为了⽅便记录,就写出了“⾪书”的前⾝,这就是所谓的“⾪变”。
那,⾪变是什么?⾪变是汉字的第⼀次⼤规模简化,表现为解散篆体,改曲为直;省并;省略;偏旁变形和偏旁混同,这⾥我们分别举例。
改曲为直的典型,便是“⼥”字。
⼤家可以看⼀下⼩篆的“⼥”字,⼀位舞⼥曼妙的⾝姿如在眼前。
这样直观表现出它本来的意思固然好,但却不⽅便书写与传播,于是我们改曲为直,它就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
省并和省略⼤家可能有些区别不清,我们放在⼀起来说。
省并例如“奉”字,那⼀撇⼀捺实际上是两只⼿,⽽我们最后统⼀把⼀左⼀右两只⼿省并成为⼀撇⼀捺,因此,我们也认定“奉”是“捧”的初⽂。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个“古⽆轻唇⾳”的语⾳原则)⽽省略例如“雷”字,它在古时候下⾯是三个“⽥”,为了便于书写,我们将它省略为⼀个。
这个“⽥”其实指代的是车轮,所以雷的意思原本就是车轮发出的声⾳,有杜牧《阿房宫赋》为证:“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通过对字体简化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个⽐喻并不是凭空⽽来的。
偏旁变形譬如⽕字底,也就是⼤家俗称的“四点⽔”。
它原本就写作⼀个⽕字,但随着偏旁变形的需要改变为四个点。
简体字的发展过程
简体字的发展过程
简体字,即简化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减少汉字的书写难度,提高书写效率。
简体字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
早在秦朝时期,为了统一文字和书写规范,秦始皇下令实行“书同文”政策,将各地异体字进行规范,形成了最初的简化字。
这些简化字主要以简化笔画、合并偏旁等方式出现,为后续简体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推进,简体字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纸张的普及和书写工具的改进,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书写速度和效率,简化字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到了唐朝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简化字更是成为了士人阶层的必备技能。
然而,简体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宋朝时期,由于官方推崇繁体字,简化字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不过,在民间,简化字依然广泛流传,并不断发展创新。
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融合,简体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了《汉字简化
方案》,正式确定了简体字的地位。
这一方案以简化笔画、合并偏旁、采用草书等方式为主,大大减少了汉字的书写难度,提高了书写效率。
如今,简体字已经成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主要书写形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简体字的发展也体现了汉字书写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简体字的发展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它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创新,成为了汉字书写的一种重要形式。
简体字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字简化的历史
汉字简化的历史
汉字简化是指将汉字从复杂的笔画和结构中简化,以便更容易书写和阅读。
这种简化的过程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期进行的,包括太平天国、清宣统元年、五四运动、民国时期、解放时期和新中国等。
汉字的简化主要为了实用,方便学习、辨识、普及、推广、交流。
其目的是提高识字率、降低文盲率,还具有普及文化的强大效能。
最早的汉字简化可以追溯到汉代,那时的汉字被简化成了简单的笔画和结构。
此后,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书法家和学者对汉字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
在近代以来的汉字简化运动中,1955年,中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关于汉字简化的决定,该决定涉及了数千个汉字的简化。
这次简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和减少学习难度,使之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信息传播。
在汉字简化的历史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汉字简化削弱了汉字的表意性、违反了“六书造字”的原则、不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汉字简化可以提高汉字的识别率,并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汉字。
总的来说,汉字简化是中国文字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程,它为汉字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简化1949-1977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 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 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赞成简化字的推行
•在超过3000年的汉字历史中,各种字形的变迁、沿革由来已久,但 呼应于语言(国语)统一运动的文字改革,其议论的喧腾则在进入 20 世纪后。亦即随着清末民初教育的普及,整理字体、削减笔划得到了 提倡,不久就出现了各种简体字的草案。这一动向的加快,是在1917 年的文学革命以后,其时对简体字案贡献最大的是钱玄同。 •钱在文中给向国语统一准备会提出的这两个提案分别以“治本” (根本的解决)和“治标”(过渡的措施)定位。也就是说,到将来 汉字全面废弃、由罗马字的表音文字取代之前,将现行的汉字简化使 用。从古文、篆书到隶书、楷书、行书到“破体、俗体、小写”变化 的字形沿革的过程来看,“数千年来,汉字字体时时刻刻都在走向简 略化”。 钱玄同的汉字改革论得到国语准备会多数人的赞同。准备会设立了 “汉字省体委员会”,除钱玄同之外,另有胡适、沈兼士、黎锦熙、 周作人等15名委员。而且,当时两大出版社的编者、文化界的重镇张 元济、高梦旦(商务印书馆)和陆费逵(中华书局)也对这一提案表 示支持和赞同。尤其是陆费逵在1921年还发表了自己的“汉字整理意 见”,作为热心的汉字改革家为人所知。
•繁体字几大缺点: 1.难学,49年以前识字人少与此有关 2.不够环保,浪费油墨 3.浪费时间,效率不高
•赞成恢复繁体字
•认为推行简体字会造成文字混乱。认为简化汉字是所谓“俗字”、 “别字”,不应提倡。怕汉字消灭。在新旧文字并用的过渡时期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拼音文字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一天天扩大,汉字 的使用范围虽然将要相应缩小,种顾虑是怕古代文化遗产无法继承。 有些人以为实行拼音文字以后,古书没有人能懂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将无法继承。 •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 “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 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 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汉字的发展过程
汉字的发展过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它经历了漫长而精彩的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汉字的发展历程。
1. 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 - 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书写形式,浮现在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的甲骨、龟甲上。
甲骨文的字形复杂,结构繁复,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这一时期的汉字还未彻底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系统,但它为后来汉字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2. 简化的金文时期(公元前11世纪 - 公元前3世纪)金文是汉字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它浮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
相比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更加简化,结构逐渐规范。
这一时期的汉字开始用于铭文、铜器铭文、篆刻等领域,文字的应用范围扩大。
3. 篆书时期(公元前3世纪 - 公元3世纪)篆书是汉字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它浮现在秦朝至西汉时期。
篆书的字形规范、结构简洁,成为了古代书法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汉字开始广泛应用于书写、印章、铭文等领域,文字的表现力和美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隶书时期(公元2世纪 - 公元3世纪)隶书是汉字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它浮现在东汉时期。
隶书的字形规范、结构简洁,适合快速书写和印刷。
这一时期的汉字开始广泛应用于文书、官方文件等领域,文字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5. 楷书时期(公元3世纪 - 现代)楷书是汉字的第五个发展阶段,它浮现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
楷书的字形规范、结构简洁,成为了汉字书写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汉字开始广泛应用于书法、印刷、书籍等领域,文字的美感和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结:汉字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楷书,汉字不断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
汉字的发展过程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汉字简化是指对汉字的笔画、结构等进行修改和削减,使其变得更加简洁、易于书写和阅读的一种改革。
汉字简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以下是关于汉字简化历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一、1911年汉字简化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在文化领域,国内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对汉字进行改革,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于是,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
当时的简化方案主要是“简假字、除旁分音”,即去除一些不常用的汉字和同音字,同时分离部首和音节。
然而,由于时局不稳,改革进程没有推进下去,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1956年草案方案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再次开始了一场汉字简化运动。
1956年,政府宣布了一份汉字简化的草案方案,通过削减笔画和简化结构来改善汉字的书写和阅读。
这份草案主要是以新华字典为基础,删除了部分不常用的汉字和复杂的部首。
然而,由于官方的定调模糊和宣传不足,这一简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再次推出了一份汉字简化方案,这份方案是对1956年草案的修改和完善。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汉字简化的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这一方案所削减的部分比1956年的草案更大,涉及1000多个汉字。
然而,此次简化也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部分人士认为简化后的汉字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际形象。
四、反思与反简化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汉字简化方案进行反思和重新评价。
一些专家认为,简化方案中削减的汉字和部首并非完全冗余和无用,它们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意义。
更有甚者,一些反对者认为,简化方案并没有真正提高汉字的书写和阅读效率,而是使得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降,不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学创作。
因此,一些学者和民间团体开始提出反对汉字简化的口号,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汉字简化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汉字简化是指对汉字形状进行适当的精简和调整,以提高书写效率和阅读速度的一种
改革措施。
中国历史上的汉字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断演变和演化,形成了繁体
字和简化字两种书写方式。
中国汉字最初源于象形文字,象形字是通过形状直接反映所表达的意义。
随着语言的
进一步发展和演变,象形字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书写速度和简便性的需求。
于是,从小篆、隶书到楷书,字形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汉字简化方案,这是为了提高全
民的文化素质,使汉字书写更加方便和高效。
这一行动被称为“汉字简化运动”。
在汉字简化运动中,政府对常用字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
原来的“飞”字(飛)简化
成了“飞”字,原来的“马”字(馬)简化成了“马”字。
这些简化后的字形使得书写更
加方便和快速。
汉字简化方案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简化字的引入使得汉字
失去了一些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字之间的差异性。
一些人认为简化字提高了汉字书写
的效率,并且有利于普及字母。
随着电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汉字输入法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汉字简化的发展。
大部
分汉字输入法基于拼音输入法,输入简化字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
汉字简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它使得汉字书写更加方便和高效。
但汉
字简化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争议。
无论怎样,汉字简化都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简化历程汉字简化百年历程:简体字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负担?【摘要】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
在清末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繁难造成的,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到1950年代,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
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后,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
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
尽管简化字不是清末才出现的,1950年代制定并推行的简化字大多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专家学者凭空造出来的字并不是很多,但问题是,古已有之的简化字一直没有取代“正字”,更没有广泛地通行,如今强行废除正字,通行的俗字、手头字、草书楷化字、破体字、生造字等,很多不符合汉字的六书原则,不能根据字形望文生义,实际上比正字更难识、更难记,强行“转正”为印刷字、正字是有违其本性的。
作为“字思维”文字,汉字简化之后,“字思维”被破坏了,汉字表意体系被弄得不伦不类,虽然在书写上简便了一些,但意义区分却更复杂了,很多规律被破坏了,学起来并不比繁体字容易,意义识别只能靠死记硬背。
不仅增加了中国人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汉字和汉语的国际化。
世界上有很多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是更深层更稳固的共同体。
语言的书写具有约定俗成性,共同体的成员更改文字须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并且相约一起更改才行。
虽然中国内地在汉语共同体中是主体,但汉语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都不使用简化字,久之会造成汉语共同体的撕裂,对大中华也是一种伤害。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大问题不是笔画太多,而是异体字太多,有些写法相差很大,这才是汉字学习的最大负担。
倘若1950年代选一种流行最广、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字作为标准字,整理出一个分级别的通用字表,然后借助行政力量推行,其效果会比推行简化字要好。
历史已经走到反思简化字、考虑統一使用繁体字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高玉,1987、1995、2000年分别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从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201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等。
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改革又是汉语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汉字简化对汉字改革、汉语变革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中国语言学界的思考特别是反思至今甚少;很多知识人(包括一些语言学工作者)主张恢复繁体字,但为什么要恢复?其深层的语言学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是什么?也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至于如何恢复?恢复到什么状况?学术界更是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设计。
鉴于此,笔者试对清末至今一百年来汉字简化的背景、理论、推行方式以及实际效果等问题进行检讨,希冀推动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化。
一汉字、汉语自产生之后就一直在变化着。
汉字起源于图画,从形体上经历了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的过程,在手书的意义上还有行书和草书。
总体上看,汉字的变化是一种从图画到符号、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杂芜和枝叶的东西不断地脱落而留下一些筋骨的东西;但是,汉字的数量和书写则呈相反的变化,字数越来越多,异体字越来越多。
汉语的变化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书面语来源于口语,口语不断简练而雅化,再加上文人们不断丰富和创造,使它越来越远离口语;另一方面,口语不断变化,也不断丰富,自行发展,越来越远离书面语。
除了秦朝的“书同文”以外,中国古代不论是汉字的变化还是汉语的变化,都是自然流变,是人文而不是行政强力所为,所以变化速度缓慢——汉字“体”的变化比较大,但结构变化不大。
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提出汉字、汉语改革的问题;但自清末以来,汉字、汉语改革却成为一种广泛的思潮,并最终导致汉字、汉语发生巨变:在汉字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简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化、拼音方案、读音统一等;在汉语方面,语言体系发生转型,即从古代汉语转变成现代汉语,与此相关的语法、词汇、词义都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清末以来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
中西方自明末开始交流以来就时有冲突,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
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
反思的路向和进程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最后认为文化也不如西方——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国民素质不高等,于是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
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
当时接受了西学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之所以不发达,国民素质之所以低下,根本原因在于汉字和汉语——汉字繁难(难识,难写,难记),汉语文言不一致,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够掌握运用,而民众大多数是文盲,不能读书看报,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甚至于最简单的记账都很困难。
汉字复杂难学,可以说是清末语言学界普遍的观点。
例如,卢戆章说:“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之下之字之至难者。
”[①]林辂存说:“我国文字,最为繁重艰深……中国字学,原取象形,最为繁难。
”[②]陈虬说:“字又着实难识得很……而且笔墨忒多,通扯起来每字总有八九笔,多者四五十笔不等。
”[③]沈凤楼说:“中国文字极烦,学亦甚艰,自束发受书,非十稔不能握管撰文。
”[④]杨琼、李文治说:汉字“义颇闳奥,而形则繁缛……形繁缛,故作书不能疾速,日仅可数千言。
”[⑤]马体乾说:“今六书文字,难于辨,难于记,难于解,辞难通,音难同,书难音,字难工,特较标音文字之易习易用者,真不可同日而语矣。
”[⑥]因此认为需要改革,不同的只是态度和具体方案。
内地汉语用简体字,海外汉语用繁体字,会造成汉语的分裂,对汉字和汉语都是巨大的伤害。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简体字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即使现在废止简化字,它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消化。
清末兴起的汉字改革有三种态度,也可以说是三种方案。
一是最激进的态度和方案,主张废除汉字,代表人物是在巴黎创办《新世纪》杂志的李石曾和吴稚晖。
他们认为,西文优质,与其学习、模仿西文,对西文进行改头换面的汉化,或者汉语西文化,还不如直接照搬西文,改用“万国新语”即世界语。
[⑦]由于民族自尊的原因,这种主张在清末并没有多少人支持,还遭到章太炎等人的痛斥,但到“五四”前后却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中不少人认为汉字终当废除,如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都持这种观点[⑧];但他们同时又认为,废除汉字是困难的,所以主张用妥协的方式,即保留汉字,但废除文言文。
二是中庸的态度和方案,以刘师培、潘籍郛、卢戆章、蔡锡勇、王照、劳乃宣等人为代表,主张不否定汉字、汉语、文言文,但在汉字以外另创造一种简字、快字、合声字,在文言文之外另建立一套由土腔、方言、口语、官话等构成的汉语书面语,也即宽泛意义上的白话,前者供知识分子使用,后者供大众使用。
这种态度和方案在清末可以说是一种主流的态度和方案。
据倪海曙统计,从光绪十八年(1892)卢戆章提出中国第一套汉语切音字方案,到宣统二年(1910)郑东湖提出汉字笔画切音字方案,十九年的时间共产生了二十八种新汉字方案,所创造的新汉字包括拉丁字母切音字、汉字笔画切音字、速记符号、自造符号、数目代字等,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实施,还出版了一些新文字的书,但最终都成为了历史;不过,它们对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电报数码、速记等有很大影响。
三是保守的态度和方案,主张对繁体字进行改造、简化或者简便。
这是一种思路很不清晰的态度,当时缺乏深入的讨论,提出的方案并不多,也不具体,但却是本文最为关注的。
简化字可以说古已有之,符号化就是一种简化。
秦隶之后,汉字结构大致固定,之后的汉字变化主要是减省笔画,或者变化笔画。
中国古代印刷主要是雕版(或刻版)印刷、活字印刷,印刷体在汉字的形体上相对规范,但仍有一定的随意性;大量的文书则是手写,而手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特别是流布范围比较小的文书如日记、书信、账目、收据、借据、文告等,书写更是随意,大量使用别字、错字(例如,偏旁错误,笔画错误)、简笔字、破体字、草书楷化字、符号代替字、同音代替字,甚至新造的字,人们称这些字为“俗字”[⑨]。
最初这些字具有私人性,书写者和接受者相互明白就行,但随着文书流布范围的扩大,这些字慢慢流行开来,越来越被认同、模仿,于是,错误变成了正确,别字变成了通假字,简笔字变成了异体字,具有了合法性、公共性。
这是事实上的汉字简化。
清末最早提倡简化字的是陆费逵,1909年在《教育杂志》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说:“文字者,用符号代言语,所以便记忆免遗忘也。
符号愈简,则记忆愈易,遗忘愈难。
而其代言语之用,固与繁难之符号无异。
……我国文字,义主象形,字各一形,形各一音,繁难实甚,肄习颇苦。
欲求读书识字之人多,不可不求一快捷方式,此近人简字之法所由创也。
故简字与旧有文字,相去太远,一时不能冀其通行。
窃以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若采用俗体字。
此种字笔画简单,与正体字不可同日语。
如‘体’作‘体’,‘镫’作‘灯’,‘归’作‘归’,‘万’作‘万’,‘蚕’作‘蚕’之类,易习易记,其便利一也。
……余素主张此议,以为有利无害,不惟省学者之脑力,添识字之人数,即写字、刻字,亦较便也。
”[⑩]文章发表后,有读者致函提出疑问,陆费逵又作答文说:“采用俗字,本非改良文字之正法。
特以简字之通行非易,字母之创造更难,就俗字而采用之,不过略减正体字之繁重,不得已也。
且记者所言,惟就已有者而采用之,非如沈君所言,必字字求一俗体代之也。
”他认为,使用俗体字有其合理性,“因其用处极多,而苦笔画之繁重,其始偶有人作省笔字,不知不觉,转相仿效,遂成今日之俗体字。
以其易写易记,合乎人之心理也,故通行极易,虽功令悬为厉禁,而犯者仍所不免,名家帖体用者尤多,其故可知矣”。
[11]需要说明的是,陆费逵这里所说的“简字”并不是简化字,而是卢戆章等所说的切音字、快字,而“俗字”才是简化字,后来称之为“减笔字”、“简体字”。
陆费逵主张用已有的、已经广泛流布的俗字,而不必新造简化字,并且不是所有的字都简化,这与后来的简化字思想是有很大差别的。
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