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评价今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涵盖知识面广,重视基础,命题形式富于变化,既有常见的选择、填空题,又有材料题,还有图中学史,及问答题。
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材料等能力,难易适中,兼顾到了全体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二、具体分析全卷分两种题型,即:选择题、非选择题。
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15小题,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图表、问答题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如选择题3、8、11等题,不仅涉及面宽,且命题形式新颖,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均是七年级上册后半册书的重点内容,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同时材料分析题和图中学史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平时基础扎实,此题根本不用死记硬背,一看就能很容易答出来,否则,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只知一味死学的孩子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三、今后教学措施1、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篇一」本次考试我们采用的是我校自己出的试卷,试卷还是很符合我们学校的教学实际的,不管是从试卷的难易程度,还是从试卷的适应范围,还是切合中考题型等方面,都是质量不错的,既能检测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太难而丧失学习兴趣。
但本次考试的历史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细,有重点,感觉整体很好,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本次考试的试卷:一、历史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历史期中考试全校参加27人,及格的24人,50分以上的3人,40分以上的10人,24分以下的3人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最高分57分,最低分19分,平均分37分,及格率72%。
从总体上看,要求识记的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要求理解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弱。
从题目上看,选择题的正确率比较高,材料题中22题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的思想家是谁?他是那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题变相考查了诸子百家的学派、代表人物。
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
第21题分封制在后期出现了什么问题?由于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低,导致写不出完整通顺的答案。
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历史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4、态度不端正。
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涂鸦,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综合素养差。
试卷中部分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字体工整。
二、改进建议: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认真备好一堂课。
期末考试历史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政史合卷,考试时间共100分钟,历史卷面总分为50分。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综合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依纲据本。
命题依据七年级上期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
基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简明。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表述清楚,简单明了。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共8个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与班平均分差距不大,但优分率悬殊较大,另及格率偏低,需引起高度关注。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学生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历史七年级上期末质量分析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非统一阅卷学科
一、检测数据统计
1.全卷数据统计
2.分数段统计
二、检测结果分析
1.优势分析
2.问题分析
三. 问题综述及改进措施
1.知识方面
要求实记的知识没有记住;看书不细致,对书中细节不了解;缺少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不能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看书,在今后的教学中经常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脉络和知识网。
2.能力方面
还不具备根据已有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材料的能力;个别学生识图能力较差。
今后课堂上多设置问题,给学生思考锻炼的机会,多看地图,培养识图能力。
3.其它方面
加强课堂管理;备课做到精细;坚持记笔记,并定期检查。
加强平时的知识检测,做到及时复习,即使巩固住。
四、对本试卷的评价及建议
1.评价
本套试卷知识面考察广泛,几乎覆盖全书,重点突出;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题型多样,包括单选、改错、识图答题、史料分析等。
2.建议。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本次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设计合理,难度适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试题涵盖了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题目能够正确作答。
但在一些涉及知识细节的题目上,部分学生出错率较高。
这表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解决涉及实际应用的题目时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出错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验,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分析和判断能力部分学生在涉及分析和判断的题目上出错率较高。
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
三、教学建议根据此次质量检测的试卷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涉及知识细节的内容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设置思考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理性看待问题。
总之,本次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表明,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但仍需在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应用能力。
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考试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按县教育局、教研室对**年冬全县期末调研考试的要求和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统一安排监考、阅卷,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试卷分析1、总体印象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严格按照岳麓版《历史》课本进行命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结合课本的要求,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选择题第5题;注意将历史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如选择题第9题,突出了素质教育下不能读死书的理念;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加强了对学生读记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知识,又体现了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的课程要求;试题注意紧跟时代的脉搏,强调了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认识;试题普遍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通过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例如19题的第二问20题的第三问,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主要特点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初一历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历史事件及原因,培养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
试题设计的基础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杜绝了偏题、怪题和难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考查了学生记忆、理解、比较、分析、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
试卷的第1、5、8、9、10、12、14、15、17、18等题目,均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注意了基础知识的覆盖面。
②注重问题的创设,设置答案开放的问题。
历史作为文科性质的学科,开放性的试题既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避免了试题的呆板性。
每个学生对历史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样的题目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体现了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例如第19、20题。
③突出重点知识又注重与时代相结合。
历史考试相对灵活但其实重点也是比较明显的,这次考试就突出了课本的重点,考查的都是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强调过的重点。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统计(保留一位小数)1.成绩统计表2.分数段统计表(人)二、检测成绩分析说明这次七年级历史学科考试总人数为632人,平均分75.3分,及格率70%,优良率33%。
从分数段看,成绩主要集中于60~79 之间,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一)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概念把握不准确历史概念的认知是历史学习的入门基础,历史的长河正是由一个个历史概念组合衔接而成。
历史概念是区分历史史实和现象的重要依据,如果对历史概念的认知含糊不清,就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判断和历史脉络的把握。
2 .历史思维能力、捕捉材料信息能力和归纳能力弱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往往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题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不懂的提炼有用信息,归纳能力差的话,答题就会杂乱无章,找不到答题要点。
初中学生在材料分析题部分大多失分比较严重,逻辑思维能力差,一方面是年龄阶段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平时训练太少,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所致。
3.没有构建知识体系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语数政地等多学科、多门类、多领域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就是一个构建体系的过程。
无论是前后知识点间的纵向联系,还是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再或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都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比如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政治思想的认知,与历史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这些学科知识的欠缺也会对历史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历史材料分析中往往就会引用一些文言文史料,七年级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少,阅读能力较弱,由此很难读懂材料内容,与历史史事联系起来,造成理解困难。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非常关键,如果能准确抓住问题的要点,做题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把握不清问题的关键,势必会与答案擦肩而过甚至是背道而驰,或者是不知所云,乱答一通。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一)试题分析: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
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
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
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1、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
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
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2、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
3、本份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
4、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5、6、7、11小题,材料分析题的第25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2)图文并茂整套试卷共用图12幅,图片形式多样,有照片3幅、有地图2幅、有文物图4幅、人物图3幅、想象图6幅等。
如:《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历史时空关系。
实物图和想象图有助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图片资料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但“司母戊鼎”历史实物图片不具有唯一性,干栏式房屋图、祖冲之图属于想象绘画图,不同版本差别很大,以此出题,试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商榷。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份试卷考查的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内容,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20道)、填空题(5道)、问答题(2道)、材料解析题(2道)、题型齐全,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知识点考查全面,难易程度适中,涉及本学期所学的所有历史知识。
关于“著名战役”、“改革变法”、“行政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考查较多。
试题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能力。
二、学生成绩状况及分析1、学生成绩状况。
参加考试xxx人,最高分xx分,最低分xx 分,平均分xx分,及格人数xx人,及格率为xx%,优秀人数xx人,优秀率为xx%。
2、学生成绩分析。
成绩整体xx,平均分xx分,其中不及格xx 人,优秀学生xx人,优秀率为xx%。
三、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选择题(1-20)每小题2分,共40分。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略第二题,填空题(21-25)每空2分,共20分21、22、23题,主要考查武王伐纣、西周定都、楚汉之争、推恩令颁布者、秦汉两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满分12分,均分6.08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察。
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记忆混乱,张冠李戴。
2学生基本功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3.书写不规范,错别字过多。
24、25题,主要考查第二单元第12课西汉的建立相关知识与第四单元南北朝两晋时期的文化这两个内容。
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内容贴切教材。
满分8分,最高得分8分,最低得分0分。
平均分4.73分,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牢固2.错别字现象较多3.极个别学生不细心,导致答案写错题号。
第三题,问答题(26-27)共10分。
26、27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知识点以及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胜败的主要因素。
满分10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2.05分,存在问题:1.个别学生对考试重视不够,留有空白卷;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3.错别字过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本次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旨在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本文将对本次考试试卷质量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试卷类型及结构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占60分,主观题占40分。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主观题则涉及到了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命题思路及特点本次考试的命题思路主要围绕七年级历史上册所学内容展开,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命题特点如下:1、联系实际:试卷中选取了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唐朝的繁荣、辛亥革命等,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着重能力:试卷主观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比较、评价等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和表达能力。
3、知识点覆盖全面:试卷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考查内容全面。
三、考试情况分析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以下问题:1、选择题部分,有些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2、主观题部分,有些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偏差,需要加强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历史事件的细节和关键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经验总结本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2、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偏差,需要加强历史分析能力。
3、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加强表达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讲解易混淆的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初一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人,其中70分以上的有200人,占参考人数的50%;60分以下的有80人,占参考人数的20%;平均分为68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第二大题的小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第二大题的第24小题,对丝绸之路的考查,第21小题对各学派知识的考查,第22小题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
命题灵活,侧重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得满分40分,70%的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14—18分。
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13、20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分析题24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失分主要是(3)、(4)小题,学生对知识学的比较死,学生能全回答正确的较少。
22题考的是秦皇汉武,学生得分多在8分左右,失分主要是(2)题和(4)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试题的问法,很多学生产生了歧义,因而导致出错。
四、教学建议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命题特点本次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试卷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和知识点,包括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
从命题特点来看,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朝代更替等。
同时,也强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材料分析、简答题等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试卷还关注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全年级平均分为_____分,最高分_____分,最低分_____分。
从分数段分布来看,优秀率(80 分及以上)为_____%,良好率(60 79 分)为_____%,及格率(60 分及以上)为_____%,不及格率为_____%。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薄弱,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记忆不准确;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无法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答题技巧欠缺,不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总分 60 分。
学生在选择题部分的得分情况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拿到 30 40 分。
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不清,如“禅让制”和“世袭制”、“分封制”和“郡县制”等;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把握不准,导致错误选择。
2、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从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回答问题不全面、不准确。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1][1]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我校的七年级两个班历史,共60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最高分分,最低分分。
总体情况不是理想,特
别是未及格人数多。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及分值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总
体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难度。
基础知识全面、基本技
能落实到位,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所学知识只做了机械记忆,有的同学甚至记得都很少,对于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回答的同题似乎就没有办法解答,表现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问题。
另外由于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接触到历史科目,对于历史的考试缺乏一些答题的技巧,不能做到较好的学以致用。
四、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首先,还是要解决学生记忆的问题,争取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基本点的记忆要基本上不出现什么问题,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叫学生边阅读边尝试着背诵,这种记忆方法应该比一遍一遍重复阅读直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
为以后的中考复习打下基础,其次,要努
力做到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有一个更新的突破,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历史实际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初步了解历史和生活和社会的关系和历史和其他科目的关系。
总之,本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的分析,总结了这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汲取教训,力争做得更好。
2013年1月29日。
七年级上册历史考试分析-模板
一、概况
本次考试,七年级共792人,最高分为96分,90分以上39人,80分以上207人,60分以上515人.平均分65.17分,优秀率为26.26%,良好率为48.48%,及格率为65.1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根据新课改要求,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大类型.题目设计精巧,推陈出新,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形式活泼.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
2、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七年级上册,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答卷情况分析:
学生存在突出问题
1、历史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出现记忆混淆现象,如“中原人口南迁”和“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很多学生就认为是一样的.
2、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准确.
创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教师能不能大胆放手,能否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加以改变.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义务阶段的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创课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精髓,而课堂应该是我们实施创课的主阵地.如果为了知识的延伸或拓展,如果为了能使教师在课堂中教的所谓“轻松”,而把课堂中该学习的任务布置到课外,这种所谓的“补课”我不认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厌倦,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学生怎么学才是最快乐的.
总的感受是课改无论怎么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根本.创课的精髓体现于一个“创”字上,更要好好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教师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根据本次考试的经验教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加强对 未涉及的细节内容的讲解。
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
针对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基 础训练和复习。
增加挑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目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更具挑战性 的题目类型和难度。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数量较少,但分值 较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
学生答题情况
03
得分情况统计
最高分:90分
不及格率:15% 及格率:85%
最低分:40分 平均分:75分
错误类型分析
01
02
03
基础知识不扎实
部分学生在回答基础题目 时出现错误,如时间、人 物、事件等细节信息混淆。
知识点考查深度
本次考试对知识点的考查深度适中, 既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考查 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题目类型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数量占比较大,主要考 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
解。
填空题
填空题数量适中,主要考查学 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
简答题
简答题数量较少,但分值较高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 分析和概括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们需要反思教 学方法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
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目标 展开。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我们需要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调整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精选3篇)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精选3篇)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一、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
从试卷题型看,试卷分为五个大题,25个小题。
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第二题为简答题,共2个小题;第三题为材料解析题;第四题为分析说明题;第五题为探究题。
从考查内容看,试卷着重考查了从史前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历史。
其中,第一、二大题侧重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四、五大题,则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依据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考查内容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试题的难度看,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尤其是第三大题,依据材料,层层设问,第一问到第五问,由易到难,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既突出了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
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
总体上较好。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8-12分。
其中第五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做得较差。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2分。
其中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南北方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结构截然不同?)学生在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特点,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因此都只能得2分。
(满分为4分)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
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
初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初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引导语:从分析的对象角度来划分,分析法还可以分为,概念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欢迎参考!初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题特点这次期末考试试题由教育局统一命题,满分100分。
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
其突出有以下四个特点。
1、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本套试题有五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30题);填空题(31-35题);材料解析题(第36题);读图题(第37题);简答题(第38题)五种题型。
知识点考察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再现,又有基本能力的提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可以说题型命制思想贴近中考试题。
2,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问题考查。
试题所考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历史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考查,内容涉及古代文化成就(31题,34题,35题);改革或变法(36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措施(37题2,3小题);少数民族的问题及边疆问题(38题);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学派的态度(32题)等。
3,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考点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了政治制度史、中外交往、文化史、边疆诸领域,试题覆盖面广,注意考查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程度。
4,试题角度新颖,贴近学生认知本套试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试题的情景创设上。
试题设置的情景,或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时政、名人名言、影视作品、文献资料等,体现了命题者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带考的人文思想,又体现了命题者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反映了历史学科注重史料、史实,讲究科学性的特点。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1302人,60分以上有1144人,80分以上者有838人从表格中看出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多,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侧重于培优而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忽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
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
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知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
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3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1)本试卷具一定的创新,如:题型上的多样性,不再是一味的材料解析题。
(2)试卷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3)本试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解析题部分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有话说,起到很好的效果。
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改变过去照搬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试题设计整体较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试卷情况:通过以上数据发现,此次考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担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牢靠,这与我们的学生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教学的负担仍然较重。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概述本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60分钟。
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涵盖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成绩分布全年级平均分为75分,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40%。
从整体成绩分布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历史知识掌握较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试题分析选择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适中。
其中,第3题考查学生对朝代更替的掌握情况,第7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第12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能力。
这些题目失分较多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
填空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
其中,第16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识记能力,第19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名的记忆能力,第22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
这些题目失分较多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记忆不准确。
简答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其中,第27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第30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这些题目失分较多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分析能力不强、表述不准确。
材料分析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高。
其中,第34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第37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的影响。
这些题目失分较多的学生主要是因为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分析能力欠缺。
四、教学建议强化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要加强辨析和练习。
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可以通过多做练习、多进行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加强材料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多阅读历史文献、多进行材料分析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
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了广泛的历史知识。
(二)具体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失分最高的是第11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封建社会了解不太清楚。
其次是第5、17题,主要是这两题不在课文正题中,没有扩展,有点偏题。
2、非选择题。
本题共有21、22、23三道大题,主要考察了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和秦王扫六合等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21题做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出现于学生材料分析不到位,有些古文不太理解。
特别是21题的材料二,学生不求甚解。
有的答成分封制,有的空着失分很多。
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做自由发挥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23题的4个问题中,第4题学生做得不好,不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
有的即使评价了,但是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3、简答题。
本题共24、25、26三题。
25题秦疆域的西边答的不好,与长城西端相混。
26题比较不错,部分同学容易把此题与材料分析的23题中的第3题相混。
(三)综合分析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15课的基础知识。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将历史知识与课文中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第2题。
4、本次考试优秀率 40% 及格率 75% 平均分为73.65(四)教学反思针对此次评卷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
检测于2014年1月17日结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共6页,试卷批改完毕,现进行分析如下:
一、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
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
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
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其中客观题40分、
主观题占60分。
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和华东师大版版教材为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
的提高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本次考试中(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
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
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
(四)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三国鼎立形式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今后教学打算: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
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
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
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4、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
初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认真答题的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读题,规范答题,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