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虱类

合集下载

粉虱类(精)

粉虱类(精)
Whitefly
云乎?雾乎?
粉虱大发生的报告
北京
– 1976年夏末秋初,温室白粉虱在北京首次大暴 发,在温室、大棚较多的西郊区骑车在路上, 迎面飞舞的白粉虱钻入人的鼻孔和口中。
粉虱大发生的报告(2000)
河北
– 白粉虱成虫肆虐廊坊任丘 规模之大实属历史罕见, 成团白粉虱成虫乱飞乱撞。( 2000年8月29日人民 日报)
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Greenhouse Whitefly
Adult
Nymph
Pupa
烟粉虱A型 Bemisia tobacci
Adult
Tobacco whitefly
Eggs
Nymph
Pupa
烟粉虱B型(银叶粉虱) Bemisia argentifolii
各虫态特征
温室白粉虱与烟粉虱的区别
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 ♀长1.06mm ,翅展 ♀长0.91mm ,翅展 2.65mm。♂长0.99mm,2.13mm。♂长0.85mm, 翅展2.41mm 翅展1.81mm 虫体淡黄色到白色,前 成 虫体黄色,前翅脉有分 翅脉无分叉,左右翅合 虫 叉,左右翅合拢平坦。 拢成屋脊状。 当与其它粉虱混合发生 时,多分布于高位嫩叶。
Silverleaf whitefly Tobacco Whitefly Adult
Nymph
Pupa
纹翅粉虱 Trialeurodes abutilonea (Haldeman)
Bandedwinged Whitefly
简介
Common name: whitefly 分类地位:同翅目,粉虱科 虫态特征
Silverleaf whitefly

粉虱类

粉虱类

烟粉虱B型与A 烟粉虱B型与A型的区别
B型烟粉虱蛹上缺少第四前亚缘毛。 B型能在西葫芦上引起银叶病,一品红、 南瓜、青花菜白茎,而A型不能。 B型粉虱比A型有更广泛的寄主植物。 B型比A型取食更多的植物汁液,分泌更 多的蜜露,传毒能力更强。 B型比A型产卵更多。
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Perring
煤污病
由于严重为害分泌过多蜜露, 由于严重为害分泌过多蜜露,引起大豆 叶片煤污病,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 叶片煤污病,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在温暖地区,以成虫和卵在杂草和花卉 上越冬。 在寒冷地区,以各种虫态在温室内作物 和杂草上越冬。 春季和夏季迁入经济作物,当温度上升 时虫口数量迅速增加,一般在夏末爆发 成灾。
Whitefly
云乎?雾乎? 云乎?雾乎?
粉虱大发生的报告
北京
– 1976年夏末秋初,温室白粉虱在北京首次大暴 年夏末秋初, 年夏末秋初 在温室、大棚较多的西郊区骑车在路上, 发,在温室、大棚较多的西郊区骑车在路上, 迎面飞舞的白粉虱钻入人的鼻孔和口中。 迎面飞舞的白粉虱钻入人的鼻孔和口中。
粉虱大发生的报告(2000) 粉虱大发生的报告(2000)
成虫
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与烟粉虱的区别
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

成虫在光滑叶片上, 卵多不规则散产,少 成圆形或半圆形;在 数成圈状,产在叶背 多毛叶片上散产。 面(少数叶正面)。 卵初产时为淡黄色, 卵初产时为淡黄色, 孵化前变为琥珀色, 孵化前变为黑褐色。 不变黑。

烟粉虱
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与烟粉虱的区别
1龄若虫

一龄若虫淡绿至黄色,椭圆形, 一龄若虫淡绿至黄色,椭圆形,长0.27mm,宽 宽 0.14mm。背部隆起,腹部扁平。有三对足和 。背部隆起,腹部扁平。 触角,能作短距离爬行, 触角,能作短距离爬行,在孵化时身体半弯 直到前足能抓住叶片,脱离废弃的卵壳。 直到前足能抓住叶片,脱离废弃的卵壳。

中国粉虱科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粉虱科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粉虱科系统分类研究粉虱科Aleyrodidae由Westwood于1840年建立,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

粉虱科昆虫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寄主植物广泛,部分种类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粉虱科3亚科、161属、1556余种;中国已记录粉虱科2亚科、49属、248种。

本文对中国粉虱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粉虱科的分类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以及对粉虱科的生物地理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该类群的基本形态特征、研究材料和方法做了详细地阐述。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粉虱科种类记述作者依据采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号标本,以及上海昆虫博物馆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保存收藏的所有粉虱玻片标本,记述中国粉虱科2亚科、34属、95种,其中5新种(2个已经发表)、2新记录属、13新记录种,订正新异名1种。

同时编制粉虱科分亚科、分属检索表,绘制了全部新种、新记录种及部分已知种的分类特征图,提供了部分种类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拍摄的玻片标本照片;此外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部分种类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提供了超微结构电镜照片;同时整理完成了中国粉虱科昆虫名录。

本文记述的新种、新记录属、新记录种和订正的新异名如下:新种:1.天目山棒粉虱Aleuroclava tianmuensis Wang & Dubey,2014(已发表)2.梧桐棒粉虱Aleuroclava sterculi Wang & Du, sp. nov.3.长毛麻粉虱Massilieurodes longichaete Wang & Du, sp. nov.4.豆科后伯粉虱Metabemisia leguminosa Wang & Du, sp. nov.5.香桂瘤粉虱Tuberaleyrodes lauri Dubey and Wang,2013(已发表)所有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扬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粉虱类害虫的危害及其防治药剂有哪些?

粉虱类害虫的危害及其防治药剂有哪些?

粉虱类害虫的危害及其防治药剂有哪些?
导语:粉虱繁殖力强,它不仅会直接取食作物,其还会引发作物煤霉病、传播病毒等病,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一直是棚室蔬菜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下面本人为您介绍粉虱的相关防治药剂。

1、螺虫乙酯(亩旺特)。

螺虫乙酯是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

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这种特性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

2、烯啶虫胺。

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

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等。

3、噻虫嗪(阿克泰)。

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

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

4、联苯菊酯。

联苯菊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

上述药剂中,螺虫乙酯对于成虫杀灭效果差,所以可以与烯啶虫胺、噻虫嗪、联苯菊酯等药剂混用,来增强杀虫效果。

另外,噻虫嗪前期使用可以利用植物的吸收传导作用,提早使用利于虫害的预防。

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

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通过取食还可传染病毒博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

卵长约0.2毫米,侧面观长椭圆形,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

3龄若虫体长约0.51毫米,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

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侧面观),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发生特点 在北方温室内1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

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143粒。

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

卵以其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3天内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能力,开始营固着生活。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在温室中约1个月完成1代。

防治方法 由于白粉虱成虫、幼虫、卵各虫态同时发生在一个植株上。

体表有蜡质,耐药性强,有的农药对卵和蛹杀虫效果低。

而大多数成虫生活在叶背面,易于逃脱农药的毒害,另外,成虫在光强时活跃,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身体不易沾药,虫子很快逃脱,药剂防治后,虫口密度很快就能恢复,再从施用农药安全实用来看,还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这些都给温室白粉虱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才能奏效。

粉虱的介绍跟防治方法

粉虱的介绍跟防治方法

粉虱,粉虱,因成虫色白,身体被覆一层白色薄粉,故亦称白粉虱。

因为粉虱的成虫喜栖息在植株顶端新叶上产卵,比较容易被雨水淋到或冲击,成虫遇水翅膀容易被水粘附于叶片,或寄生菌类增多,而被寄生死亡。

故雨季不易造成灾害。

但干旱季节,就有大发生的可能。

常见白粉虱种类烟草粉虱除危害烟草外,尚可危害500种以上植物,如圣诞红、胡瓜、番茄、茄子等。

温室粉虱因其在温室内发生特别严重,故叫温室粉虱。

螺旋粉虱因产卵时卵堆成螺旋状,故叫螺旋粉虱。

其吐粉量比上述两种粉虱为多,故被其危害的叶面,有如撒上白粉状。

粉虱形态习性及危害成虫:个体甚小,体长约1.5—2.0毫米,翅白色,覆有蜡粉。

卵:长椭圆形,有柄,长0.2—0.5毫米,多产于叶背,竖立状,亦有蜡粉,初为黄绿色,后变为黑色。

幼虫:体呈淡黄绿色,一龄体长约0.25—0.5毫米,扁平、长椭圆形,固定后开始分泌白蜡粉物。

二龄体长约0.38—0.7毫米,扁平、卵圆形。

三龄体长约0.54—0.8毫米,扁平、渐成盾形。

蛹:亦称为四龄幼虫,体长约0.8—1.0毫米,白色到淡褐色,通常背面生有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

以温室粉虱为例,在温室内一年约可发生10代。

发育最低温约5°C,最高温约在40°C。

在25—26°C时,卵期约6—7天,幼虫有四龄,第四龄又称假蛹。

一龄期约3—3.5天,二龄期约2.5—3.5天,三龄期约2.5—3.5天,假蛹期约6—10天。

成虫寿命约12—58天,平均30天。

完成一世代约需一个月的时间。

成虫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每一雌成虫可产卵数约100—200粒,最多达420粒。

喜产卵于植物的嫩叶背面,极少产在叶片正面或茎上。

所产下的卵分布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虫一面把口器刺入叶片组织内,一面以口器插入点为圆心转动虫体产卵,所以产下的卵分布呈半圆形或圆形,每圈约有15—30粒卵。

另一种是散产,排列不规则。

初孵化的第一龄幼虫有爬行现象,但范围有限,固定后即不再爬行,于固定点刺吸危害。

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三、粉虱的种类介绍 1、茶叶黑刺粉虱
学名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同翅目,粉 虱科。别名桔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分布江苏 、安徽、河南以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成虫体长0 .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 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

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 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 顶部嫩叶产卵。白粉虱卵以其卵柄从气孔 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保持水分平衡, 不易脱落。
四、粉虱的生活习性
粉虱
亚热带年生10—12个重叠世代,几乎月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 ,每代15—40天,夏季卵期3天,冬季33天。若虫3龄,9— 84天,伪蛹2—8天。成虫产卵期2—18天。每雌产卵120粒左 右。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成虫喜欢无风温暖天气,有趋 黄性,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l一 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相对 湿度低于60%成虫停止产卵或死去。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 ,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
中文学名: 粉虱 界: 动物界 亚门: 有颚亚门(Mandibulata) 亚纲: 有翅亚纲 Pterygota 亚目: 粉虱亚目
英文名: Aleyrodidae;whiteflies; whitefly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同翅目 科: 粉虱科
种: 茶树黑刺粉虱、棉粉虱 、烟粉虱、 分布: 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 银叶粉虱 洲、北美等国。
粉虱Aleyrodidae;whiteflies;whitefly
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吸汁昆虫的统 称。若虫像介壳虫,扁卵圆形,常被有棉花状物质。成虫 长2∼3公釐(0.08∼0.12吋),被有白粉,像小蛾。翅在体内 发育,最后一次脱皮时翻出。多分布于温暖地区。柑橘粉 虱(Dialeurodescitri)是大害虫,吸橘、枣树汁液,分泌蜜 露,使烟黴菌生长,从而毁坏果实。橘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woglumi)生於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蜜 露上生长烟黴菌,使橘树的光合能力减退。

粉虱类害虫抗药性研究方法综述

粉虱类害虫抗药性研究方法综述
提供 一 定 的帮 助 。
关 键 词 :粉 虱 ;抗 药 性 ; 抗 性 监 测 ; 抗 性 机 理 ;风 险 评 估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3 . 4 1 4 4 3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4 0 (0 0 0 — 5 0 0258 21) 52—5
造 成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高 达 数 十亿 美 元 。 由 于 粉 虱
旨在 今后 的抗 药性 工 作 中能提 供 一定 的帮 助 。
1 抗 药性 监 测 方法 1 1 生 物 测 定 方 法 生 物测 定 方 法 是 害虫 抗 性 . 监 测 的重 要 手 段 ,其 中用 于 粉 虱 抗 性 监 测 的 主 要 方法 有 成虫 浸 叶生 测法 、成虫 喷雾 测 定法 、内 吸生 测 法 、成 虫 粘胶 皿 测 定法 和 卵/ 虫 浸渍 法 。 若 依 据 粉 虱 类 害 虫 不 同 虫 态 及 不 同类 型 杀 虫 剂 所
室 白粉虱 ( r luoe a oairm) Ti e rd s p rr u 、带 状 翅 白 a v o
粉 虱 ( b ui na 、银 叶 白粉 虱 ( . g ni l ) a to i) l B a e toi r f i 等 四种 l 1 I 。粉虱 类 害虫世 代 重叠 严 重 ,除 卵期 外 , 其 它 各 虫 态 均 能 分 泌 蜜 露 和 刺 吸 植 物 叶 片 及 果 实 造 成 为 害 ,并 且 是 煤 烟 病 、粉 虱 传 双 生 病 毒 等 病 害 的重 要 传 播 媒 介 ,每 年 单 独 烟 粉 虱 就 能
Abs r c : W h t fi s a e v r mp  ̄a tpe ti s c s a o nd t e wo l ta t ie e r e y i o n s n e t r u h rd.W ih lng a d u ntli e t l t o n ni elg n i o h mi a i e tc d s, wh t fis r ssa c o i e tcde e o e ius p o l m.I h r e f c e c l ns ci i e s ie e e it n e t ns c ii s b c me a s ro r b e l n te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危害及其严重,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绿叶类植物,要想高效率防治白粉虱,必须充分了解白粉虱的活动规律及习性,然后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生活习性:1、越冬期: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中旬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气温偏高,白粉虱由大棚转向露地危害繁殖。

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再次进入大棚危害。

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大棚菜区经销商有金9银10一说)10月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露地烟粉虱纷纷向大棚转移或死亡,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结束。

2、温度: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

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2~30℃繁殖最适温度18~21 ℃;17℃以下停止活动(不代表死亡)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可以忍耐45 ℃高温,也可以在5℃低温下存活一段时间,能够在北方的温室大棚中越冬,能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多在温暖、干旱的春、秋季节爆发。

3、产卵:雌成虫产卵200-300粒左右。

群体以40倍不等的速度繁殖。

每年发生6~11代每代30天左右;具有趋嫩性,趋黄性。

分布:顶上中下一、防治策略:1、以防为主;2、治早,治了。

3、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4、防虫网。

二、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放置草蛉、丽蚜小蜂等白粉虱天敌等进行捕杀草蛉卵2、物理防治:黄板诱杀3、化学防治:①轮换交替用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②杀虫杀卵结合:配合吡丙醚、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部分作物禁用)等③速效与持效期结合:吡蚜酮+杀螟丹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粉虱捕匠④化学制剂与生物制剂结合:吡蚜酮+粉虱捕匠;烯啶虫胺+粉虱捕匠,噻虫嗪+粉虱捕匠。

也可用藻酸丙二醇酯+粉虱捕匠产品:粉虱捕匠,生物制剂,杀虫杀卵。

粉虱类虫害防治措施

粉虱类虫害防治措施

粉虱类虫害防治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粉虱类虫害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给作物带来严重危害。

粉虱分类的基本概况和我国常见种的识别

粉虱分类的基本概况和我国常见种的识别

粉虱分类的基本概况和我国常见种的识别
特征
粉虱是一类古老的昆虫,是一种多种多样的小型昆虫,可以分布在全球各地。

粉虱有许多种,在我国也有不少种类。

粉虱分类的基本概况:
粉虱属于种子虫类,是种子虫类中最小的昆虫,大多数粉虱体长仅有0.2-2毫米,体色有黑、褐、灰等。

粉虱的外形像一个
小卷曲的球,头部有两个突出的触角。

粉虱的触角有两个,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头部有两个触角,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后腹有一对翅膀,有的粉虱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

粉虱的触角有两个,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头部有两个触角,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后腹有一对翅膀,有的粉虱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

我国常见种的识别特征:
1. 狗粉虱:体长0.5-1毫米,体色为灰褐色,头部有两个触角,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有翅膀。

2. 猪粉虱:体长1-2毫米,体色为灰褐色,头部有两个触角,
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有翅膀。

3. 马粉虱:体长1-2毫米,体色为灰褐色,头部有两个触角,
腹部有三个腹足,足趾有三个,有翅膀。

4. 牛粉虱:体长1-2毫米。

粉虱的识别与防治

粉虱的识别与防治

丝 的有无 ,常随 寄主而异 。
主而异。
成 虫 雌 虫体 长 0 9 ±0 0 毫 米 , 展 2 1 雌 虫 体 长 10 ± 00 毫 米 , 展 2 6 .1 .4 翅 .3 .6 .4 翅 .5 4 0 0 毫 米 :雄 虫 体 长 0 8 4 0 0 ±0 1 毫 米;雄 虫 体 长 0 9 ±0 0 毫 - .6 . 5_ . 5 - .2 .9 .3
温 温室 内繁殖为 害,无滞育、休眠现 象 , 第2 年春季通 过菜苗移栽或 由通 风 口迁飞
至 人 棚 、 地 ,成 为 大 棚 和 露 地 蔬 菜 的 虫 露 源 。 北京地区 , ~8 在 7 月份 是温 室 粉 虱 的
不 规则散产在叶背面 ( 少见叶 正面 ) 以吸食点为圆心,转动身体产卵排列 ; 初产 时淡黄绿色 , 孵化前颜色加深, 至 成半圆形或圆形,在多毛叶片上卵散
旧北 方 农 、 生 产 的 重 要 温 室 害 虫 之 一 l
粉虱 的生活周期 分为卵 、 4个 若 虫 期
时 导敛 ‘ 红 臼茎 、 片黄 化 落 叶 ;在 棉 品 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温 窀粉 虱 与 烟 粉虱 在 形 态 } 卜 相似 , 分
被 害植物往往 叶片褪绿 、变黄 、萎蔫 ,植 烟 粉 虱 对 不 旧 的 植 物 有 不 同 的 危 害 株 长势衰弱 , 至全株枯死 , 可传播植 甚 亦 花 生活 史 相 近 , 害 习 相 同 , 很 多 共 同 症 状 :叶 菜 类 如 H蓝 、 椰 菜 受 害 表 现 为 物 病 毒 病 。 危 有 表 1烟粉虱和温室粉 虱的主要 形态特征 比较
在 自然 条 件 下 , 不 同地 区 越 冬 虫 态 不 全 一 样 。在 我 国北 方 露 地 不 能越 冬 , 但 在 保护地 中,粉虱各 虫态均 可安全越冬 。

吸汁害虫—粉虱类

吸汁害虫—粉虱类
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 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 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 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 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 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 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 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 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 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
•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
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排泄蜜露 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 一年4代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
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至11月下 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 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 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虫喜较阴暗的 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 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雌可产卵 数十粒至百余粒。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 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壳均留叠体 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 虫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 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其它粉虱: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防治方法
•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可减轻发生与为害。 • (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

温室白粉虱防治

温室白粉虱防治
温室白粉虱
一、形态特征 二、发生规律 三、综合防治
概述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主要为害葫 芦科、茄科、豆科蔬菜及花卉等上百种植物,是 蔬菜上的重要害虫。成、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植物 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分泌大量蜜露, 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外观;成虫还可传播病毒 病。
图7.2.2-2 温室白粉虱危害状
3.美洲斑潜蝇为害症状,可在( A )见蛀道。
A.仅在叶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B.仅在叶片背面
C.叶片正面和背面均可 D叶片正面和背面均不可
4.如图为( C )的为害状。
A.豌豆潜叶蝇 B.茶黄螨
C.美洲斑潜蝇 D.白粉虱
5.下列属于美洲斑潜蝇成虫生活习性的是( ABCD )。
A.趋光性 B.趋蜜性 C.趋黄性 D.趋绿性
成虫有趋黄性和趋嫩性,喜产卵于嫩叶背面。 若虫孵化后先在叶背爬行活动数小时,找到适宜的 取食场所后便固定在叶背面吸汁为害。白粉虱繁殖 的适温为18~21℃。
三.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无虫苗。 2.生物防治 释放丽蚜小蜂或草蛉。 3.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 以每叶有3只成虫为防治指标。选用 噻虫嗪、联苯菊酯、吡丙醚、啶虫脒、藜芦碱等药剂, 加水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棚室蔬菜 也可用异丙威烟剂熏烟防治。
二测试练习题
1.美洲斑潜蝇属( 双翅 ) 目、( 潜叶蝇 ) 科,
以( 幼虫 ) 潜叶为害,叶片出现( 由细渐粗 )、 ( 灰白色线状弯曲 )的蛀道,蛀道内的虫粪多呈
(虚线状 )排列。 2.温室白粉虱属( 同翅 )目、( 粉虱 )科。成、
若虫在( 叶背面 )吸食植物汁液,分泌大量(蜜露) ,诱 发(煤污病 ),影响植物外观。化学防治以每 叶有( 3只成虫 )为防治指标,可选用(噻虫嗪)、 ( 联苯菊酯 )、( 啶虫脒 )兑水喷雾。

白粉虱

白粉虱

1形态特征白粉虱蛹壳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64毫米,宽约0.74毫米。

淡黄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时蛹壳大小变化很大;背盘区中央稍向上隆起,整个蛹壳面覆盖白色棉状蜡丝。

亚体缘周边单列分布小乳头状突。

在背盘区对称分布有 5对较大的短圆锥形乳头状突。

在腹部中段的2对较大的乳头状突之外侧还分布有1个小的乳头状突。

管状孔略呈三角形,盖瓣片仅盖住孔口上方,舌状器明显伸出盖瓣片以外。

在管状孔上方两侧分布 1对鬃状短毛,在亚体缘尾端分布有2根鬃状长毛。

2 分布地区粉虱科昆虫的 1种。

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中国北起大庆,南到石家庄,西起兰州、西宁,东到济南均不断猖獗发生。

日本、荷兰均有分布。

3 生长习性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

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

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环境适合时,约1个月完成1代,1年可发生 10代以上。

1雌可产 40~50粒卵。

雌成虫有选择嫩叶集居和产卵的习性,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成虫逐渐向上部叶片移动,造成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垂直分布,常表现明显的规律。

新产的卵绿色,多集中在上部叶片,老熟的卵则位于稍下的一些叶上,再往下则分别是初龄幼虫、老龄幼虫,最下层叶片则主要是伪蛹和新羽化的成虫。

3.1 寄主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葛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一品红等各种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

3.2 为害特点锉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蔬菜粉虱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蔬菜粉虱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2 0 1 3 . O 7
为, b 园艺
病虫 防治
蔬菜粉 虱发 生规 律与综 合防治
徐兴 林
蔬 菜 粉 虱 俗 称 小 白 蛾 ,属 昆 虫 纲 同 翅 目粉 低, 幼果 受 害 严 重 时 常脱 落 。
虱 科 ,主 要 包 括 温 室 白粉 虱 和 烟 粉 虱 ,是 温 室 、 2 . 2 引发 煤 污病 粉 虱在 吸食 汁液 的过 程 中分 泌
大 棚 、露 地 蔬 菜 上 的 重 要 害 虫 。在 蔬 菜 生 产 上 , 温 室 白粉 虱 和 烟 粉 虱 常 常 混 合 发 生 ,因 其 世 代 重 叠 、繁殖 累积 可 导致 爆 发 成 灾 , 引起 蔬 菜 减 产 甚 至
绝收。 1 发 生 规 律
大量蜜露 , 引 起 煤 污 病 的发 生 , 煤污病覆盖污染 了
3 . 3 繁 殖能力强 , 速 度 快 粉 虱 一 年 可 发 生 1 0余
粉 虱 具有 趋 嫩 性 , 成 虫 常 聚集 在 植 物 上 部 充 分
展 开 的嫩 叶 上 吸 食 危 害 , 造成植 物营养缺乏 , 产 量
和 品质 下 降 。
2 . 1 吸食 汁液
大 量 成 虫 和 若 虫 密 集 在 叶 片 背 面
1 8 - 2 7 o I = ,每 代 发 育 时 间 随温 度 升 高 而 缩 短 , 1 8℃
病虫 防治
每, 匕 园艺
2 0 1 2 4℃时需 2 5天发 育 1 代。 2 4
℃时 各 虫 态 发 育 历 期 为 :卵 期 7 - 8天 , 1龄 期 3 ~ 5
叶片和果实 , 严 重 影 响光 合 作 用 , 影 响 果 实 正 常 成
熟, 导致 蔬 菜 大 幅度 减 产 。 2 . 3 传播 病 毒 烟 粉 虱 能够 传 播 7 0多 种 病 毒 , 是

粉虱

粉虱
蔬菜害虫
粉虱类 (Aleyrodidae)
• 危害蔬菜的粉虱类害虫有: • 1.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 • 2.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roariorum Gahan) 皆属于同翅目,粉虱科。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生活史及习性
• 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其后传入欧洲,现广布 世界各地。在北方,温室一年可生10余代, 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危害。成虫有 趋嫩性,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持 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 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危害瓜类、豆类 和茄果类蔬菜。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 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 周年发生此虫世代重叠严重。
化学防治
• 治手段。 • 根据我国进行的一些田间药效试验,初步明确
• • • • • 1.8%阿维菌素类杀虫剂2000-3000倍液、 昆虫几丁质酶抑制剂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 10%吡虫啉2000倍液、 2.5%天王星1000-1500倍液 以及5%锐劲特1500倍液对烟粉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该虫为害时,一般群集在上部嫩叶背面, 卵刺吸汁液为害,致使叶片发黄变形,萎 蔫,甚至全株枯死。此虫由夏至冬不断发 生,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常 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1一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 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 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毫 米,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 色。 若虫体长约0.29-0.8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 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 伪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 厚,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 刺。

大花蕙兰粉虱防治方法

大花蕙兰粉虱防治方法

案例二
防治方法不当,使用了高毒性的杀虫剂,虽然短时间 内杀灭了粉虱,但造成了植物药害和生态环境污染。
经验分享与学习交流
在选择防治方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 虑,如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
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防治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与环保,避免对人类 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防治大花蕙兰粉虱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采 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鉴别方法
根据粉虱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进行鉴别,不同种类的粉虱在发生时间、发生规 律和危害症状等方面存在差异。
粉虱的繁殖与传播
繁殖方式
粉虱繁殖能力强,一生可产多枚卵,卵孵化后若虫会爬到植物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经过数次蜕皮 后成为成虫。
传播途径
粉虱可以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在温室内由于环境封闭,容易造成粉虱大量繁殖并传播。
提高栽培技术,创造适宜的大花蕙兰生长环 境。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性,避免过度 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吸引粉虱。控制浇 水,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过湿导致植株 容易感染病害。同时,注意通风,保持空气
流通,降低粉虱繁殖的环境条件。
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
要点一
总结词
科研支持,技术推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加强粉虱防治的科研力度,开展针对性研究。研究粉虱 的生活习性、繁殖条件和传播途径等,寻找有效的防治 方法。加强技术推广,将研究成果普及到生产实践中, 提高农民和园艺师等人员的防治技能。通过举办培训班 、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广粉虱防治的实用技术。
数据收集
通过定期、定点调查,收集有关虫 害的数据,以及施用不同防治方法 后的数据。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不同防治 方法的优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粉虱类
温室白粉虱(属粉虱科)
1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全身及翅覆白色粉蜡。

雌虫体长约1.1㎜,雄虫约1.0㎜,喜聚集于叶背。

刚羽化时翅在背面折叠,约10min后展开,半透明,以后全身布满白色蜡粉。

卵椭圆,长约0.21㎜,宽约0.09㎜。

卵柄长约0.12㎜,埋在植物组织中。

初产卵浅绿色,孵化前渐呈肾褐色。

卵多散产,偶或数卵成月牙形排列。

若虫共3龄。

1龄若虫长约0.27㎜,浅黄绿色,胸足和触角发达;2、3龄若虫各长约0.38和0.55㎜,足和触角萎缩,营固着生活。

蛹壳体长可达0.76㎜左右,黄褐色。

初期体扁平,正卵圆形,侧面观边缘较直,且分泌有蜡丝,渐伸长并加厚,中部加厚似蛋糕形,背面长出许多粗大的蜡丝,一般11对。

无尾部沟槽。

伸出的唇舌具小裂叶,宽大于长。

2重要寄主及为害症状
最喜为害温室的黄瓜、番茄、茄子和西葫芦等蔬菜,露地栽培的菜豆、茄子、甜椒、芹菜等受害较轻。

在观赏植物中如倒挂金钟、绣球、月季、大丽花、黄刺玫、一串红、牡丹等受害叶较严重。

分部全中国,遍及全世界。

以若虫群集在叶
片背面穿刺植物组织吮吸汁液,被害处形成黄斑,并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导致植物枝叶发黑,枯死脱落,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黑刺粉虱(属粉虱科)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橙黄色,有薄白粉。

前翅
褐紫色,翅上有7个白色的斑纹;后翅小,淡紫褐色。

雄虫体小,腹部末端有握器。

卵长椭圆形,弯曲,长约0.25㎜。

顶端较尖,基
部钝圆,基部有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状如香蕉。

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孵化前为灰黑色。

幼虫共3龄。

初孵幼虫椭圆形,淡黄色,体背面有
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色至黑色,有光泽,并在体
躯周围分泌1圈白色蜡质物;2龄幼虫黄黑色,体背有9
对刺毛;3龄幼虫深黑色,体背上刺毛14对,体长0.7
㎜左右,体躯周围的白蜡增多。

蛹壳近椭圆形,长0.7~1.1㎜,漆黑色,有光泽,
边缘锯齿状,周围有较宽的白色蜡边,背面显著隆起,
胸部有9对刺毛,腹部有刺毛10对,两侧边缘雌蛹有刺
毛11对,雄蛹有10对。

2 重要寄主及为害症状
寄主植物除柑橘类外,尚有蔷薇苹果梨葡萄柿等数十种
植物。

为害症状同温室白粉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