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

合集下载

种猪遗传交流应以精液交流为主

种猪遗传交流应以精液交流为主
基金项 目:十二五” “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繁殖技术项目(AR -6 c S3 ) 到“ 级 ”A级 )l 顶 ( i l 。 作者简介 : 渊锡藩(9 8 ) 陕西蒲城人, , 13 - ,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要从 主 全 国生猪遗传 改 良计划规定 ,限定 由冠名 事动物繁 殖教 学、 科研 及期刊编辑 工作.— a : f9 8 6 . m E m i y 2 9 @13 o lx c
范》 。 )
3 种 公 猪 站 建 设 全 国生猪遗传 改 良计划 中要求 , 2 0 - 2 2 在 0 9- 0 0 -
年十几年 中全 国建 设 4 0 种公猪站 ,0 2年前选 0家 21 依 托种 公猪 站采 取精 液交 流方 式可 以达 到 种 出 1 0家种公猪站用于核心育种群 的精液交换 。 该计 猪 的遗 传交流 。国家核心育 种场可 以优先 使用 , 按 划特别强调 ,种猪 的遗传交流是 以种猪 的精液交流 计划 、 按要求来调拨 、 配送优秀种公猪精液 。 因此 , 通 为 主 。 过种公猪站 的精液交流 , 加快 了各场 间遗传 联系 , 加 31 种 公猪 站 的 分 类 和任 务 . 速 了猪群 的遗传改 良进度 。 31 育种型种公猪站 主要设立在国家核心育种 .. 1 专 门生产优秀种 公猪精液 的种 公猪站 , 以充 场建站 。根据全 国生猪优势 区域布局规划和 国家核 可 分共 同使用优秀种 公猪 。将其精液经过 处理、 保存、 心育种场 的分布情 况合理布局 ,以及根据种公猪 的 遗传 交流配种计划 , 提供 1 2个 品种 的种 公猪 精液 ~ 收 稿 日期 :o 2 0 — 3 2 1—82 进行统一调拨 、 配送交流 。 要求种公猪 的品质必须达
() 欲 正常 。 2性

生猪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生猪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猪种发展历史脉络野猪最早起源于400万年前的东南亚,之后在欧亚大陆逐渐扩散。

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野猪开始在黄河流域被驯化饲养;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欧洲野猪开始从欧洲东南部开始驯化,并迅速向北扩展。

1493年,哥伦布带着8头猪进入古巴,猪从此进入美洲。

1539年,被称为美国之父的Harnando De Soto带着13头猪进入美国。

之后,猪在1600年进入美洲新墨西哥,17世纪末转入东部和西北部。

1.国外猪的育种历程。

国外猪育种经历了外貌选育、脂肪型猪培育及瘦肉型猪培育3个典型阶段。

18世纪之前,国外猪几乎不进行专门的选育,没有选育目标和具体育种记录,养猪主要以具有社会大众喜欢的外貌、能养活、能产肉满足家庭需要为主。

18世纪,以英国为代表,开始以脂肪沉积能力为育种目标进行选育。

1770年到1860年,英国以本地猪、中国猪和暹罗猪为亲本开始选育,兼顾早熟和育肥快的优点,成为中白猪、小白猪和巴克夏猪的原始雏形。

1831年,英国的大白猪(又称:大约克猪,约克夏猪)新品种在温莎皇家展览(Windsor Royal Show)首次得到关注。

1896年,丹麦政府以英国大约克与北欧的一种晚熟吉尔吉斯猪杂交,生产F1杂种猪胴体,供应英国腌肉生产的需要,继之形成了培育长白猪新品种的计划,并建立了第一个育种群。

1898年,丹麦登记了12个大白猪群和50个长白猪群,成立了全国猪育种和生产委员会指导育种。

1907年,丹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猪后裔测定站(用来集中测定猪后代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等特征,并以此评定猪的种用价值),核心群中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都以后裔测定的科学数据为依据而进行选择,经过数10年努力,丹麦长白猪成为流线型、体长而后躯发达的理想瘦肉型品种。

杜洛克猪外貌与生产性能的演变则体现了美国猪的育种史。

在18世纪和一战期间,杜洛克是一种大体型脂肪型猪,在20世纪20年代曾一度开始向瘦肉型转变,但二战期间由于杜生猪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王立贤 王立刚洛克猪体型大,能生产大量猪油以满足当时需要,所以仍回到了脂肪型猪种。

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附件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征求意见稿)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重要食品。

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

发展生猪生产,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

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为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猪肉有效供给,制定本规划。

一、生猪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猪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阶段和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就,逐步从农村居民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一)生猪产业发展历程1、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建国初期,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购统销政策。

生猪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主要特点是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短缺,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养猪生产力低下,肉食品供给匮乏,人均猪肉消费很低。

1984年,全国猪肉产量14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13.84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3.78%,1979-1984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7.61%。

2、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阶段(1985-199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调动了畜禽养殖的积极性,生猪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生猪购销政策放开。

随着“菜篮子工程”和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居民猪肉消费大幅提高。

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3956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29.09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68.3%,1985到1997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6.7%。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
国 家 级 种 畜 质 检 中 心 对 场 间 遗 传 交 流后 代 进 行 DN A亲 子 鉴 定 ,对
积 极 争 取 中 央 和 地 方 财 政 对
家组 ( 下 简称 “ 家组 ” ) 以 专 作 为 生 猪 遗 传 改 良 计 划 的 主 要 技 术 力 量 , 负 责 全 国 生 猪 遗 传 改 良计 划 方 案 和 场 间 遗 传 交 流 计 划 的 制 定 、参 与 种 猪 生 产 性 能 抽 测 、 重 大 技 术 问 题 的 研 究
为 增 强 全 国生 猪 遗 传 改 良计 划 技 术 力 量 ,重 新 组 建 全 国 猪 育 种协作 组专 家组 ( 下简称 “ 以 专 家组”) ,主要 负责 全 国生 猪 遗 传 国家 支持 生 猪 核心 育种 场 建设 ,
生 猪 产 业 政 策 适 当 向生 猪 核 心 育
组 ,指 导 全 国 生 猪 遗 传 改 良计 划
求 定 期 向 辖 区 内 种 猪 性 能 测 定 中 心 送 测 种 猪 ,抽 样 数 量 不 少 于 当 年该 场 测定 总 量 的 5 %。 三 、健 全 种猪 质 量监 督 体 系
场 管理
加强 对全 国生 猪遗 传 改 良计划 的宣 传 ,增 强对 改 良计 划 实施 重要
性和 必要 性 的认识 。组 织 开展 技术


《 国生猪遗传改 良计划 ( 0—0 ) 全 2 92 0 0 2 实 施 方 案
主要任务

专 家 组 成 。 领 导 小 组 下 设 办 公
改 良计 划 方 案 和 场 间 遗 传 交 流 计
划 的 制 定 ,参 与 种 猪 生 产 性 能 抽 测 ,重 大 技 术 问 题 的 研 究 以 及 实

解读种猪良种登记及性能测定技术要求

解读种猪良种登记及性能测定技术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解读“良种登记及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核心内容,规定了种猪 系谱登记与种猪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种猪选育和良种登记严谨性,应当贯穿良种系谱登
国家农业行业科技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第十二届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9
记与性能测定全过程,对于原种猪场和扩繁种猪场具有重要作用。
饲料转化率=
饲料总消耗量 总增重
··············(3)
2.3 活体性状
从动物体形态结构与内在联系特性分析:猪只活体性状既反映了形态结构和体质结实度,又包含这些
指标间接估测产肉能力。由于一些性状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如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信息资料,对于
被测个体瘦肉率间接估测和选择留种具有实践意义。且体长、胸围、胸宽和腹围等与商品规格大小和产量
系列直接涉及到品质育种和商品销售市场价值,也涉及到饲料消耗和栏圈周转利用成本投入。诸如育肥期

日增重、达目标体重日龄、饲料转化率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受到企业和生产者极
大关注。
2.2.1 达目标体重日龄 age to target live weight
控制制定的后备种公、母猪的体重在一定范围,称重前停料 12h 以上,记录测定日期,并转换成过目
种猪登记根本目的在于:(1)保护系谱的准确性和保持品种纯度。在当前种猪市场出现以劣充优、品 种混杂和冒充本品种与良种的情形下,具有现实意义。开展登记过程中严格审查系谱,发现不纯或其来源 存在疑问,应免除登记;(2)在血统登记、血统审查工作基础上将进行“性能登记”,即对纯种个体中的 优良及优秀个体进行注册,其目的在于使注册个体受到应有重视、得到更多利用机会,使核心群组建与更 新计划、动态遗传评估计划、选配计划以及 AI 公猪的推广计划等能建立在更加科学、有据基础上。无疑, 规范种猪登记制度的持续性有利于该品种的遗传改进(引自彭中镇,2010)。由此可见一斑,“种猪企业良 种登记及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在猪的育种工作中不可小视。

种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操作流程的探讨

种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操作流程的探讨
随着 农业 部 《 国生猪 遗传 改 良计 划 (0 9 全 2 O — 22 0 0年) 的颁布及 实施方案 的施行 , 》 在全 国生猪产 业 技 术体 系 岗位 专家 和 全 国猪 育 种协 作组 专家 的 指 导下 , 立足 现 有 品种 资源 , 强 种猪 生产 性 能持 加 续测 定 , 高种猪 生产 性 能 , 选 国家 生猪 核心 育 提 遴 种场 与组建种 猪育种核 心群 , 立稳定 的场间遗 传 建 联系 ,形成 以联 合育种为 目标 的生猪 改 良计划 , 促 使全 国各地种 猪 场真 正 开展起 扎 扎实 实的种 猪 测
2 准确清查母猪产仔数据 。 填写母猪产仔记录表 般一 个万 头 (0 6 0头 母猪) 规模 猪场 , 周有 每 2 4头母猪 分娩 、4窝仔猪 出生, 2 每天 就有 3 5窝仔 ~ 猪 出生 , 能有时每天也会 有十几 窝仔猪 出生 。每 可

窝仔 猪 中又有 死胎 、 乃伊 、 木 弱仔 、 仔 , 要一 一 健 都
大连础 明集 团有 限公司交流 岛原种猪场 , 根据 自己种猪群和测试设备 的具体实 际情况 ,建立 了适 于 自己猪场实 际的种猪测试流程 、种猪测试具 体操 作程序 、电子版及纸质版测试数据表格 资料 的登记 保存办法 ,为种猪场种猪测试人员提供 了一套简洁 易懂 、 综合 系统 的操 作方法 与流程 , 介绍如 下 , 现 仅 供 大家共 同研究探索 。 1 从种猪 配种记录资料入手 ,录入 GB S育种软件 管理系统 种猪群 引进 或核心育种 群确定 后 , 首先根 据种 猪 群个体 间亲缘关系及 个体亲属 的育种 资料 , 制定 猪群 配种方 案 。 严格按 照配种方 案配种做好 配种记 录 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否则 ,从生产仔猪的起点一 配 种记 录就 出现 误 差 ,其 测试 选 留结 果就 失 去 了 意义。 配 种记 录必 须 时时记 载 , 天天 记录 , 期录 入 定 G S育种 软件 管理系统。 B 将配种记录录入 G S育种 B 软件管理 系统 , 一般每周 1 至少每 月把配 种记录 次, 录入 1 。 次 这里必须强调 ,一般种猪选育场 不仅不 做杂交

农业部颁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部颁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部颁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牧业通讯》
【年(卷),期】2011()13
【摘要】第一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以下简称“核心场”)是开展全国生猪联合育种的主体。

为了规范核心场管理,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农办牧[2009]55号)、《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农办牧[2010]10号),制定本办法。

【总页数】1页(P12-12)
【关键词】育种场;生猪;管理;农业部;改良计划;联合育种;核心场;遗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
【相关文献】
1.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J],
2.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J],
3.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J],
4.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试行) [J],
5.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是一项旨在提高我国生猪品种的遗传质量,增加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重要计划。

该计划于2009年启动,经过多年的实施和努力,在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该计划的背景、目标和成就,展开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背景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启动背景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我国生猪产业的竞争力。

2009年前后,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生猪品种质量亟待提高的双重压力。

我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旨在通过遗传改良手段,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生猪产业升级。

2. 目标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优良的遗传改良手段,提高我国生猪品种的遗传质量和稳定性,增加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具体包括:选育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强、饲养管理适应性好、肉质优良的新品种,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肉品质量。

3. 成就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根据计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各地区相继成立了生猪遗传改良基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遗传改良工作。

通过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生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生猪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在疾病防控方面,通过遗传改良,生猪的抗病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在全国范围内,生猪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推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我认为,该计划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生猪品种的遗传质量、增加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我国生猪产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生猪养殖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我也意识到,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遗传改良的长期性、技术装备的升级、疾病的防控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推进。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格式与内容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格式与内容

附件1: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一、项目摘要。

项目内容的摘要性说明,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年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投资估算、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申报要求详细说明符合选项要求的情况,不得将本行业(品种、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代替本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市场(产品或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量化分析)。

主要包括本项目区本行业(或主导产品)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现有生产(业务)能力调查与分析、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等。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原则上应是具有相应承担能力和条件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人员状况,固定资产状况,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

项目建设单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须具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并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建设地点选址注意与当地建设规划、资源约束条件衔接一致,要直观准确描述地址情况及选址原则,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基础状况、建设条件加以描述,不可以项目所在区域代替项目建设地点。

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及公用设施情况,地点比较选择等。

要求在附件中提供项目建设总体布局现状图和规划图、项目建设地点现状照片等。

六、生产(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主要包括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主要技术工艺流程与技术工艺参数、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选型方案比较,技术依托单位等.七、项目建设目标。

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任务、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建成后要达到的生产能力目标或业务能力目标,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功能结构等目标。

八、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建工程(水工工程)、田间工程、配套仪器设备等。

要逐项详细列明各项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分类量化)。

土建工程(水工工程):详细说明土建工程名称、规模及数量、单位、建筑结构及造价.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标准应与项目建设属性与功能相匹配,属于分期建设及有特殊原因的,应加以说明。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疫情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生猪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国家启动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生猪基因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更适应环境和抗病能力更强的优良品种。

具体而言,计划将重点研究以下方面:第一,研究生猪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变异规律。

通过深入研究生猪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挖掘出有利于生猪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关键基因。

第二,构建生猪遗传改良技术体系。

该体系将包括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和人工授精等多种技术手段,帮助养殖户快速培育出优质品种。

第三,打造生猪遗传资源库。

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生猪品种,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猪遗传资源库,并对资源进行分类、鉴定和保存,为后续的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该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 1 -。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最 多 的 国 家 ,具 备 发 展 生 猪 生 产 得 天 独 厚 的优 势 ,长 期 以 来 在 丰 富 国 内 品 种 资 源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的
工作。 1有 效 保护 地 方 品种 。农 业 部 .
高 到 7 .千克 ;育肥猪 出栏 周期 6 5
从 17 的 30 左 右 缩 短 到 10 9 8年 0天 8
二 、 生 猪 良种 繁 育 体 系初 步
建立
天 左 右 ;生 猪 配 合 饲 料 转 化 率 与 “ 五 ” 时 期 相 比 提 高 了 2% 八 0
以 t c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先 后 建 设 了47 4 8个 原 种 猪 场 、 扩 繁 场 ,
先 后 两 次 公 布 了 国家 级 畜 禽 品 种
方 猪 种 开 展 了大 量 工 作 , 促进 了
地方 猪 种 资源 的保 护 和 开 发利 用 。 2培 育 一批 新 品种 、配 套 系。 .
评 估 中心 和 质 量 检 测 中 心 等 为 主 体 的 良种 猪 繁 育 体 系 初 步 建 立 。 20 年 以 来 , 国 家 在 全 国 20 07 0 个 生 猪 主 产 县 实 施 了生 猪 良种 补 贴
育 体 系 ,加 快 生 猪 遗 传 改 良 进
程 ,提高生猪 生产水平 ,增加养
猪 效益 ,制 定本 计 划 。
自 19 年 以来 ,苏 太 猪 等 1 个 新 98 5 品 种 、 配套 系 通 过 了 国家 畜禽 遗
传 资 源 委 员 会 的 审定 。这 些 新 品
项 目 ,人 工 授 精 普 及 率 明显 提
善 。 生 猪 存 栏 率 从 17 9 8年 的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的通知》(农办牧[2009]55号)精神,加快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进程,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水平,特制定《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为保障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实施,成员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有关同志及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执行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并筹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为增强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技术力量,重新组建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主要负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方案和场间遗传交流计划的制定,参与种猪生产性能抽测,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等(见附1)。

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1依托专家组,与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机构以及种猪场紧密配合,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二)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估遴选;到2020年,通过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持续选育,达到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技术指标要求。

其中,2010~2012年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达5万头。

2013~2016年再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

1.制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

为规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报,客观公正地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国畜牧总站结合我国种猪场现状,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总体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试行)(见附2),作为申报和验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条件要求和技术标准。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生猪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猪种业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基础与要求(一)发展基础。

近十年来,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建成了相对完善的育种体系。

遴选了89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4家服务于核心场间遗传交流的种公猪站,覆盖全国24个省份。

组建了15万头的核心群,累计收集品种登记数据近900万条、有效性能测定数据700万条。

建立了以场内测定为主的生产性能测定体系,组建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定期发布种猪遗传评估报告,指导企业科学选育。

二是种群生产性能水平不断提高。

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进展获得稳步提升,100千克体重日龄分别降低9天、6.7天和5天,大白猪和长白猪总产仔数分别提高1.7头和1头,基本形成了持续改良、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以地方遗传资源和引进品种为素材,培育了15个新品种、新品系及配套系。

建立了基因组选择平台,建成了国家级保护猪品种DNA特征库。

区域性联合育种实体企业相继成立,在开展实质性联合育种工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发展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稳产保供任务艰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种业支撑。

第一期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基本建立起了良种繁育体系,但育种基础工作仍然相对薄弱,基因组选择、表型组智能测定等关键技术应用总体滞后,育种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疫病净化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

总体上,我国种猪性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新形势下,有必要继续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着力解决我国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解读及工作进展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解读及工作进展
仍不高。 业 的生产方式正在向规模化 、集约化 、标准化 饲 交数据后2 3 日内反馈评估结果 。评估 中心在网 养方式和产业化模式转变 ,向区域集 中、产业 整 络平 台上每季度公布一次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综合
1 . 有利于提高我 国生猪 生产水 平和 效益 。新 生猪遗 传 改 良事业 发展 之路 。 中 国成 立 以来 ,特 别 是 改 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生 猪 三、 《 改 良计划 》的六大 内容 生产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 ,但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 比 根据 《 改 良计划 》 《 实施方案 》与 《 国家生

# 2 0 1 3 年第 1 期
Ch i n aS w i n e Ge n e
I m p r 0 V e m e n t P r 0 g r a t m i c 衾 i 酌 星 寓 霉 计 圳 专 墨 栏

ve m


Hale Waihona Puke 于 印发 《 全 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 ( 试行 )》的通 知” ( 牧站 ( 种 )[ 2 0 0 0] 6 0 号 ),为进一步实 施外种猪联合 育种奠定 了基础。2 0 0 4 年 ,农业部 启动 “ 9 4 8 ”重大专项 “ 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 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 繁育体系 的持续发展 ” ,在 该项 目的支持 下 ,全 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在北京 成立 。在整合 三个 主要外来猪育种协作组 的基础 上 ,2 0 0 6 年1 O 月 ,成立了 “ 全 国猪联合育种协作 组” 。经过近两年 的酝酿 , 《 改 良计划 》于2 0 0 9 年8 月颁布。2 0 1 0 年3 月颁 布了 《 实施方案 》,同 时启 动 国家生 猪核 心育种 场 的遴选工 作 。截至
仍有一定差距。肉猪的达1 0 0 千克体重 日龄 、料 肉 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 ( 试行 )》等三个文件中

家畜繁殖员高级技师理论卷A(171126)

家畜繁殖员高级技师理论卷A(171126)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高级技师家畜繁殖员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家畜繁殖员5-03-01-01》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大写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1分,满分60分。

) 1.( )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要求。

A 、社会舆论 B 、社会主义道德 C 、封建道德 D 、社会主义文明 2.职业道德就是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 )、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A 、道德准则 B 、思想准则 C 、行业准则 D 、科学规律 3.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 )。

A 、纪律性 B 、继承性 C 、自愿性 D 、单一性 4.猪的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缘,头朝( ),尾朝( )。

A 、前下方,后上方 B 、前方,后方 C 、上方,下方 D 、左方,右方 5.以下不属于副性腺分泌液功能的是( )。

A 、冲洗生殖道 B 、活化精子 C 、使精子分裂 D 、防止精液倒流 6.激素通过( )传递到特异的靶器官。

A 、淋巴 B 、输卵管 C 、血液 D 、输精管 7.最适合精子运动和代谢的温度是( )。

A 、高温 B 、低温 C 、体温 D 、-196℃ 8.舍内气流速度小于( )米/秒,说明通风不良。

A 、0.05 B 、0.5 C 、1.0 D 、1.5 9.胎膜是胎儿的附属膜,是( )本体以外包背着的几层膜的总称,它包括绒毛膜、尿膜、羊膜。

A 、卵子 B 、精子 C 、胎儿 D 、子宫 10.应用生殖激素检测家畜的发情,是通过对雌性家畜体液中生殖激素水平进行测定,依据( )中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来判定发情程度。

A 、发情持续期 B 、妊娠期 C 、空怀期 D 、发情周期11.胚胎移植前后所处环境的同一性,包括供体和受体在分类学上的相同属性,动物生理上的一致性以及( D )的一致性。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11.23
•【文号】农办牧[2010]55号
•【施行日期】2010.11.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

(农办牧[2010]55号)
北京市农业局、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浙江省畜牧兽医局、福建省农业厅、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海南省农业厅、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的规定,我部组织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报企业进行了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现公布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畜禽良种场等八家企业为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见附件)。

各地要加强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监管,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做好2011年生猪育种场审核推荐工作,确保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组建工作有序推进。

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要认真履行规定义务,积极配合专家组,主动开展种猪登记、性能测定及数据上报、遗传交流等工作。

附件: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附件:
第二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畜禽良种场
2.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
3.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
4.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
5.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
6.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
7.海南罗牛山种猪育种有限公司
8.四川省乐山牧源种畜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手册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手册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手册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手册导读正文1. 了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性2.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历史背景3.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目标和任务4.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方式和方法5. 对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个人理解和展望结语导读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一直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遗传育种,改良生猪品种,提高生猪产量和品质,促进养猪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性、历史背景、目标和任务、实施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展开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份有价值的文章。

正文1. 了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性生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其产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

而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通过改良现有生猪品种,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肉质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生猪的产量和品质,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历史背景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生猪品种品质较差,产量低下,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业部门开始了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通过引进外来品种、选育高产高质猪种等方式,逐步提高了国内生猪品种的品质和产量。

3.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目标是通过遗传育种技术,改良提高生猪品种的品质和产量,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水平。

其具体任务包括选育新品种、提高品种适应性、增加猪只的抗病力和肉质等。

4.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选育工作、繁殖工作和品种推广工作等。

在选育工作中,通过交叉配种、选择育种等技术手段,筛选出优良的生猪品种。

在繁殖工作中,采用人工授精、优化饲养管理等方式,提高猪只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在品种推广工作中,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将优良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使更多的养猪户受益。

对《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国标中 精液定义表述

对《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国标中 精液定义表述

对《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国标中精液定义表述的商榷渊锡藩1 杨公社1 曾文先1 张一玲1原积友2 王强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2.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西安3.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摘要:《种猪常温精液》GB 23238—2009与《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GB/T 25172—2010,是猪常温精液标准和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两个国家级重要的法规配套文件。

精液的定义及指标表述必须一致。

从而体现出国家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严谨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猪常温精液;生产;保存;技术规范;国家标准1.两个法规文件的属性及关系1.1 两个法规文件的属性项目 《种猪常温精液》《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性质GB 23238—2009的第4章精液和第8章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规定:属于强制性的。

GB/T 25172—2010的全文属于推荐性的。

实施时间2009-05-012011-01-01制定规则第7章规定:样品中任何一项目检验未达到本标准中要求规定的,则判为不合格。

--1.2 两个法规文件的关系1.2.1两个法规文件是从猪常温精液的产品质量指标和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两方面,来保证种公猪站和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法规性文件。

1.2.2 通过《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来保证《种猪常温精液》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指标。

1.2.3 属于推荐性的《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中列出的猪常温精液的产品质量指标,必须执行强制性的《种猪常温精液》中规定的标准。

否则,所生产的精液产品则会判为不合格产品。

2 两个法规文件某些指标不同表述的对比项目《种猪常温精液》《猪常温精液生产与保存技术规范》采精量单位4.1.3 采精量≥100mL4.2.2剂量地方品种40~50mL附录A.2.2取二个剂量全部倒入量筒内,准确检测其精液量,q—剂量值,mL5.3.2采精量采用称量法计算采精量(1g相当于1 mL)附录A.1电子秤称量精液但是本文件如下处的采精量单位却使用mL:表1 采精量/ mL6.2.6V1—采精量, 单位为毫升mL表2 (精液产品)剂量/ mL附录表B.1采精量/ mL附录表D.1(精液产品)剂量/ mL精液有效期 4.2.6产品常温精液有效期≥72小时表2中未列出精液有效期要求总精子数/剂量--表2 30-35/108个直线前进精子数/剂量4.2.4 72小时有效期内,精液产品中直线前进精子数≥25亿表2 精液产品中直线前进精子数21~24.5亿精子活力/剂量4.2.3 72小时有效期内精子活力≥0.6表2 ≥0.7精子畸形率/% 4.2.5 72小时有效期内,精子畸形率≤20/%表2 ≤18原精液细菌菌落数/ mL--表1≤1×1033 讨论与质疑3.1 采精量是以容量单位(mL)表示各种动物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的采精量均是以容量单位(mL)来表示,强制性《种猪常温精液》国标,明确是以容量单位(mL)来表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请表申报单位:联系人: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二O一O年二月1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申报。

二、企业名称应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名称一致。

三、核心群和繁殖群种猪来源指引进或自留,引进的要说明供种国家、地区(或单位)及日期。

四、统一计量单位:窝重为kg,达100kg体重日龄为天,日增重为g,膘厚为mm,眼肌面积为cm2,屠宰率、胴体瘦肉率为%。

五、胴体瘦肉率指屠宰测定的平均值。

六、种猪繁殖、生长发育与屠宰性能是指近两年来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和繁殖记录统计结果。

七、所填数据包括系谱、性能测定数据与提交至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数据一致。

八、本表一式六份,用A4纸双面打印,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如果一个品种有多个来源,请分别填写。

**: 指公猪站是否与种猪场建设在一起。

3二、企业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和持证上岗人员名单说明:本表可加页三、申报单位基本情况注:本项可另加附页四、主要仪器设施设备注:可另加附页五、种猪繁殖、生长发育与屠宰性能成绩六、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与产销基本情况七、申报单位承诺及专家推荐意见八、主要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技术材料九、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审核意见附件1:《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的通知》(农办牧[2009]55号)精神,加快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进程,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水平,特制定《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为保障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实施,成员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有关同志及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执行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任务,并筹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为增强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技术力量,重新组建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主要负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方案和场间遗传交流计划的制定,参与种猪生产性能抽测,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等(见附1)。

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依托专家组,与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机构以及种猪场紧密配合,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二)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估遴选;到2020年,通过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持续选育,达到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技术指标要求。

其中,2010~2012年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达5万头。

2013~2016年再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

1.制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

为规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报,客观公正地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国畜牧总站结合我国种猪场现状,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总体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试行)(见附2),作为申报和验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条件要求和技术标准。

2.遴选程序。

遴选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推荐、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上报、专家组现场评审。

经遴选符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标准的企业,在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上予以公布。

(1)申请申请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种猪场,需要由2名专家联名推荐,并填写《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请表(见附3)。

推荐专家至少有一位专家组成员,另外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主要从事猪遗传育种方面工作。

推荐专家应详细了解申请种猪场的基本情况,并对申请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审核签署意见后,报送至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申报材料一式6份,电子版材料传至myc@,或登录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进行填报。

(2)受理办公室负责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退回申请单位所在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并说明不予受理原因;符合条件的材料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评审。

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核实材料、听取汇报、考核评分等方式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综合审核,形成现场审核意见。

(3)批准程序办公室综合审核意见,报领导小组批准。

经批准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三)组织开展种猪登记全国畜牧总站指导各地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纯种猪进行登记。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0-2004)的要求,组织技术推广部门具体对辖区内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纯种猪进行登记,并将登记数据及时传送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四)建立种猪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体系1.种猪性能测定。

采取场内测定为主、中心测定站测定为辅的方式,按照全国种猪性能测定规程进行种猪性能测定。

中心测定: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主要对各种猪场选送的公猪进行测定,并负责对本省区核心育种场种猪生产性能进行抽测。

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按农业部下达的种猪质量监测计划开展测定。

场内测定:核心育种场育种群的纯繁后代每窝至少测定1公2母,鼓励实施全群测定。

2.种猪遗传评估。

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负责全国种猪遗传评估工作,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区域遗传评估中心,负责本区域种猪遗传评估工作,并将区域内核心种猪场测定数据上报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依据核心种猪场或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报送的测定数据,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方法(模型参见《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进行种猪遗传评估,核心育种场参考评估结果进行种猪选留,在此基础上开展持续的选育改良。

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及时在网络平台上公布评估结果,每季度公布一次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综合分析结果,同时利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核心种猪场报送的测定数据进行场间性能比较,评价场内测定数据的准确性,评估场间关联度。

联系专家协助核心育种场处理数据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评估结果的合理利用。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至少每2周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并于周四前将新的测定数据上报到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于下周一将结果反馈至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五)开展遗传交流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会同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根据种猪遗传评估结果制定场间遗传交流计划,经全国畜牧总站审核后组织实施。

遗传交流以种猪精液交流为主。

每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至少应与其他3个核心育种场保持持续的遗传交流。

遗传交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将他场优秀种猪引入本场育种群;二是将他场优秀种公猪精液引入本场育种群。

应保证有5%以上的育种群母猪用他场种公猪配种。

经全国遗传评估评定最优秀的种公猪应根据场间遗传交流计划参与场间遗传交流。

联系专家会同核心场育种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交流种猪的配种计划,并由本场、交流场和专家组同时备案。

所在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辖区内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完成遗传交流工作。

(六)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根据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分布情况,2012年前选出10家种公猪站用于核心育种群的公猪精液交换。

公猪站的种公猪主要来源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且必须是经性能测定、遗传评估优秀的种公猪。

为推进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猪的推广,2020年前建设400家种公猪站,合理布局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点,用于社会化遗传改良与生猪良种补贴工作。

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优先选用经过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的种公猪。

二、管理措施为推进《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顺利实施,确保改良计划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动态监管与指导。

(一)日常管理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实行专家联系制,办公室为每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委派1名专家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应履行规定义务,主动开展种猪登记、性能测定及种猪选育等工作,指定一名技术人员在联系专家的指导下完成育种技术工作,每年1月15日前向办公室提交上一年度工作报告及本年度工作计划;联系专家指导所联系育种场育种群的性能测定和数据报送工作,协助育种场解决技术问题;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场内育种条件、数据交流、遗传交换计划执行情况等。

(二)动态监管当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资格,并在相关网站上予以公布:一是企业关闭或转产,不再从事种猪生产的;二是被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三是不配合专家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出现数据故意造假的情况;四是出现国家规定一类传染病的。

联系专家要随时掌握所负责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改良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因未尽到职责出现的问题要承担责任,情节严重者取消专家组专家资格。

附件2: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试行)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是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为了规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遴选,确保公开、公正、公平,特制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

一、基本条件(一)种猪场必须是原种猪场,并取得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有专门的育种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须经过专门的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培训。

(三)有完善的育种设施设备。

二、种群要求(一)核心群母猪数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长白猪600头以上;大白猪600头以上;杜洛克猪300头以上。

(二)种猪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无遗传缺陷和损征。

(三)种群健康状况良好,符合种用要求。

三、技术要求(一)有明确的种猪选育方案,执行2年以上,并有年度选育工作总结报告。

(二)场内种猪性能测定制度齐全,遗传评估方法科学合理,拥有2年以上的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记录。

(三)系谱记录齐全,主要经济性状(总产仔数、达100kg 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测定数据完整有效,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