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双师型”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在浙江省2008年新出台的《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中对“双师素质”给出了新的内涵。职称的高低对是否能取得双师资格的影响并不巨大,通过企业先锻炼和参加应用技术研究,也可以发展成双师。但是具体的认定标准仍然是模糊的,比如对于职业资格,我国当前还没有一个非常公认的机构和体制来规范,各种职业资格取得的价值也并不对等,此外如参加一线锻炼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无非常明确的要求。所以,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给实际认定双师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认定过程中缺乏非常明确的指标导致“部分教师不向‘双师型'方向努力,对自己是否‘双师型'持无所谓态度”。
[2]但是,模糊的概念把认定双师的权力给了学校,高职院校在认定双师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可以认定符合自己需要的双师和建设符合院校实际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混沌理论: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后续结果的截然不同。从新的评估体系,我们发现特色建设对高职院校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高职院校能够根据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制定出有效的教师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会更好的促进特色的形成。.
一、双师素质内涵的解读
(1)双师素质内涵的价值取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关于双师素质的内涵与其说是一个科学概念毋宁说是高职院校师资发展的一种导向,是一个指导高职院校师资发展“应该怎么样”的纲领性定义,体现了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方面的价值追求。
“双师”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关于高职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其产生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我国的教育在长期发展中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需要即缺失。高职教育中实质性实践教学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所以,“双师”虽然最早出现于国家有关行政性文件中,却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师资建设上不可回避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的正确途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主导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话语,反映到师资培养上就是要求教师能够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合格的高职教师应当追求自己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懂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理想状态。所以双师素质内涵是要求教师成为这样的完人,并不能局限于“双证”的内涵,它涉及到一个教师德、知、意和行的综合方面,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如果纯粹把“双师”描述为一种“抽所以需要以科那么在实践层面是无法操作的,象的理想人格”,
学的方法将其分解量化,实施细则正是从操作层面上对双师素质进行了规范。但由于我国当前对各种专业技术资格和行业资格证书没有严格的统一认证标准,使得在具体的认证过程中难以操作,如果院校仅仅出于草率应付评估为目的,追求双师表面数量的增加,“双师”的认定就会变得形式化,失去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
伍的意义。
(2)双师素质的起点和落脚点
从逻辑上说,高职院校教师首先是一名高校教师,所以双师型起点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高校教师,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中对高校教师的条件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比如要求高校教师学历必须要达到本科及以上,此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影响,高学历者也呈现数量繁荣的局面,所以很多学校新招聘的教师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并且对进的教师要求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通过高等教育学等四门课培训,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另一方面,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所以双师素质教师并不是对高职教师的附加要求,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素质。
(3)模糊的认定标准
不论是新出台的双师素质界定,还是以往的概念,人们对双
师素质的认定标准仍然没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出于探索认+
双证”或者“讲师=定双师的具体操作方法,曾出现了“双师.
工程师”的理解,而在我国各个专业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证规定和权威的认定制度,双证与双师的价值是否对等也值得商榷,但是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来设计双师素质的指标体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科学安排,实践建设等等需要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不断细化和研究。
(4)“双师”素质需要持续性提高
从评估的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双师教师不是一经认定就可终
身享有的称号,作为已经取得双师资格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参与企业一线经历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当下的企业实际,所以实施细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企业的一线经历必须在近五年内,这些表明“双师”资格具有一定的
时效性,已经取得双师型资格教师持续关注本行业专业发展,跟上时代发展变化。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措施:从模糊出发打造特色
(1)根据教师来源类别不同,有针对性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从学校来自学校,容易造成教学与
行业发展的脱节,所以应当开阔师资引进渠道,多从企业一线招聘专业人才。根据不同的来源培养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刚刚从院校毕业从教的理论教师,因为缺乏企业一线锻炼经到企业的现场去接应当鼓励他们多到企业去参加一线锻炼,验,
触正在发生的一切,参与一线生产和管理,逐渐生成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来自一线的教师,长期企业的运作经历和环境,让他们加强对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的掌握和理解,意识到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和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能够及时转变角色,融入教学课堂,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根据院校自身办学地位研究科学的认定标准,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操作指标
各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背景,在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上也各不相同,所以应当根据自身特色建设双师教师队伍。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我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以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建筑艺术、水利水电类专业为特色,所以应该紧紧抓住这些专业的特点,把与大土木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双师作为建设的标准,建成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建立双师培养的长效机制
双师的培养和提高应该贯穿教师整个的职业发展中,应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取得了双师资格并不表明不需要提高双师素质了,荀子曰:学不可以已。为了跟上科学技术快速度,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融合,在如今被称为“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如果一旦认定为双师便坐享其成,教学知识的更新不及时跟上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教师的知识结构马上就会过时淘汰。
)采用“集体式”双师培养模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