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应急医疗设备配备和
交接直至在飞机客舱中放置,均应有专人负责并符合药品保存及其他
卫生要求。
3.3.2 急救箱应均匀放置在客舱中易于取用的位置,不适于装在急救
箱内的手臂夹板和腿部夹板可存放在距离急救箱尽可能近的易于取用
的位置;应急医疗箱应放置在客舱中易于机组人员取用的位置。
应急医疗设备放置位置应有明确的标示。
3.3.3 应急医疗设备使用条件
(a)飞行机组成员至少每 24 个日历月接受一次特需应急医疗训 练,或结合模拟机定期复训进行。
(b)客舱乘务员至少每 12 个日历月接受一次特需应急医疗训练。 4.5 应急医疗训练的小时数
8
4.5.1 应急医疗训练包括初始训练和复训的小时数要求。 4.5.2 应急医疗初始训练的小时数要求:一般应急医疗训练至少 10 小时,其中操作演示和技能实践不少于 4 小时;特需应急医疗训练至 少 12 小时,其中操作演示和技能实践不少于 6 小时。 4.5.3 应急医疗复训的小时数要求:一般应急医疗训练至少 3 小时, 其中操作演示和技能实践不少于 1 小时;特需应急医疗训练至少 5 小 时,其中操作演示和技能实践不少于 2 小时。 4.6 本咨询通告不要求合格证持有人及其代理人在实施载客运行时提 供专业的应急医疗服务。应急医疗训练不要求机组成员的应急医疗措 施取代或者达到执业医师和专业急救人员的医疗救护水平。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医疗救援管理规范总则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医疗救援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对民用运输机场发生的各种医学紧急情况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民航总局令第90号)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各机场应严格依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本机场《应急救护预案》。
采取各种方式,定期进行单项或综合性应急救护演练。
第三条 机场应急救护设备配备,应严格按照《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备配备》标准执行。
机场应急救护设备的配备,应在满足机场管辖区域内实施各种医疗急救工作的原则上,结合木机场和当地医疗急救网建设情况,积极与当地医疗急救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建立完善、规范的互助协议制度,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力量。
第四条 机场应急救护设备配备、急救网络建设和互助协议制度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院前急救和医疗后送。
第五条 民航总局卫生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地区管理局卫生职能部门按照分级管理规定的职责,负责监督管理管辖范围内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
第六条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情况实施达标考核和情况通报制度。
并定期对完善、更新情况进行复查。
第七条 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医疗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二章分级管理第八条 民航总局卫生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
1、负责检查飞行区等级4D(含)以上或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9级(含)以上的民用运输机场的应急救护预案制定、实施、演练;组织实施其应急救护达标考核工作;2、负责各机场应急救护达标考核情况通报。
第九条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卫生职能部门负责行政管辖范围内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包括:1、负责对飞行区等级4D(含)以上或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9级(含)以上的民用运输机场的应急救护预案制定、实施、演练的初审;并组织实施其应急救护达标考核的调研工作;初审和调研的情况报民航总局卫生职能部门;2、负责检查飞行区等级4D以下或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9级以下的民用运输机场的应急救护预案制定、实施、演练;组织实施其应急救护达标考核工作;3、负责对检查和达标考核的各机场的应急救护达标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并上报民航总局卫生职能部门备案;4、贯彻实施民航总局有关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各项规章、制度。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民航局令第208号)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8号)《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ccar-139-ii-r1)已经2011年7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9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应对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机场正常运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和相关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所指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航空器或者机场设施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严重损坏以及其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情况。
本规则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是指机场围界以内以及距机场每条跑道中心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相关规章、标准的制定和对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体监督检查,并按照《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的要求,负责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以上(含4e)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并按照《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的要求,负责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以下(含4d)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工作。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的要求,制定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使用该机场的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根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相协调,送机场管理机构备案。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应对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机场正常运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和相关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所指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航空器或者机场设施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严重损坏以及其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情况。
本规则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是指机场围界以内以及距机场每条跑道中心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总体监督检查。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的要求,制定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使用该机场的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根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相协调,送机场管理机构备案。
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应当接受机场所在地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
本规则所称地方人民政府是指机场所在地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
第五条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最大限度地抢救人员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预案完善、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处置有效的原则。
第六条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指导下,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汇总和报备工作,同时负责发生突发事件时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
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机场管理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和应急救援响应等级第七条机场突发事件包括航空器突发事件和非航空器突发事件。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目录清单表
2
复苏型救护车
辆
3
救护指挥车
辆
4
救护人员运输车
辆
5
救护物资供应车
辆
6
其他救护车
辆
序号
消防车辆
配备数量
备注
名称
单位
1
快速调动车
辆
2
主力泡沫车
辆
3
干粉车
辆
4
重型泡沫车
辆
5
中型泡沫车
辆
6
重型水罐车
辆
7
跑道喷涂泡沫车
辆
8
火场照明车
辆
9
通信指挥车
辆
10
破拆抢险车
辆
11
后勤保障车
辆
12
药剂补充车
辆
13
其他消防车辆
辆
序号
其他
配备数量
备注
名称
单位
1
应急救援指挥车
辆
2
救援船只
艘
3
气筏
艘
4
其他水上救生设备
艘
序号
救援破拆器材
配备数量
备注
名称
单位
1
液压扩张剪钳
套
2
液压撑拉杆
套
3
无齿切割锯
个
4
液压千斤顶
个
5
救生气袋
个
6
充气气垫
套
7
其他破拆器材
套
序号
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
配备数量
备注
名称
单位
1
专用拖车
辆
2
顶升气囊
套
3
活动道面
块
民航号令应急救援规则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和应急救援等级 (3)第三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第四章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7)第五章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及人员 (10)第六章应急救援的处置和基本要求 (14)第七章应急救援的演练 (17)第八章法律责任 (20)第九章附则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应对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机场正常运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和相关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所指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航空器或者机场设施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严重损坏以及其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情况。
本规则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是指机场围界以内以及距机场每条跑道中心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相关规章、标准的制定和对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体监督检查,并按照《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的要求,负责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以上(含4E)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并按照《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的要求,负责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以下(含4D)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工作。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的要求,制定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使用该机场的航空公司和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根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相协调,送机场管理机构备案。
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附件1:The Classification and Enumeration of Airport Safety and Security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机场安全设施设备分类及细目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二)航站楼安保设备设施(三)货运安保设备设施(四)机场要害部位安保设施(五)停车场管理系统(六)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七)机场安保信息与指挥二、机场救援消防救护设备设施(一)应急救援设备(二)机场消防站装备1.消防车及配备标准2.车辆器材及配备标准3.消防人员防护装备4.消防站通信器材配备5.消防站救援破拆器材6.消防站综合类器材(三)机场消防器材设备(四)机场应急救护设备设施1.机场应急机构设置2.机场应急救护机构组成3.应急救护机构用房面积标准4.应急救护仪器、器材、药品、物资配备标准5.通信设备6.救护车辆三、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设施(一)目视助航设施(二)场道维护设备设施(三)飞行区环境控制设备(四)机场特种设备车辆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1..基本要求:机场应在航空器活动区及其周界、道口等建立安全保卫设施,实施封闭管理。
2.围栏及周界控制系统:航空器活动区周界应修建围栏(墙)及配套设施,使之与公共活动区隔离。
围栏(墙)应坚固耐久,防止人员、车辆、及对航空器有危害的动物随意进入。
一类机场宜设立两道围栏(墙)。
1)围栏(墙)内侧、外侧的净高度均不低于2.5m。
围栏(墙)对外面应设有醒目的禁止翻越警告标识牌。
围栏(墙)内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5m的隔离带。
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围栏(墙)应是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砖墙等结构形式。
围栏(墙)的应符合表中技术要求。
四类机场围栏(墙)可采用简易结构形式,如刺丝网结构围栏等。
2)除航站楼、维修机库及其他必要的建筑外,其他作为围栏一部分的建筑物,其面向航空器活动区的一侧不应开设门及通道;窗户应安装密集型防护钢网。
(完整版)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 参与的部门:医疗服务、医院;互助协议;心理健康机构 ⊙ 规定了医疗服务部门的行动和医院的行动:医疗部门提供伤员鉴别 分类、急救和医护等服务。用最快的手段实施医疗抢救。 ⊙ 必须保证对人员、设备和医疗物资进行令人满意的分配安排。 ⊙ 规定了通信联络、机场应急训练 ⊙ 附录3 机场医疗服务
2008.7 昆明Fra bibliotek■ 有关《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标准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标准》编制提出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三、《标准》主要内容 四、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管理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 Flight Standards Department, CAAC
2008.7 昆明
13
一、《标准》编制提出:
2008.7 昆明
10
■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各部门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强化 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安全记录。但是,民 航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海恩法则(事故三角形理论),每发生 300次事故征候,就有可能发生29起重大 事故,其中包括1次特大事故。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 Flight Standards Department, CAAC
被一名歹徒劫持。
驾驶员在油料不足的情况下,于9时04分在白云
机场紧急降落。歹徒对驾驶员施以暴力,致使飞机失
控,撞上停在客机坪上的两架飞机后,该机油箱起火
有备无患 爆炸而被烧毁。
经事后统计,波音-737-2510号飞机上有75名乘
客遇难,18人受伤,机组7人全部遇难。停机坪上的
一架波音-757-2812号飞机上有46名乘客遇难,机组
■有关标准的几个主要问题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GB18040编制说明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GB18040 )》编制说明一、编制工作简况《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GB18040 )(以下简称标准)由中国质监总局、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民航局组织制定和修订。
迄今已发布两个版本(2000, 2008 )。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标准原有内容已经不能完全符合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应急救护工作的现状,2013-2014年民航局组织对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进行了调研,收集整理行业内对现行标准的修订意见,汇总并分析了174个民用机场的有效数据,研究了现有版本标准执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016年9月,经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民航局正式开展了标准修订工作。
本次标准修订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组织实施,由民航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修订编写组。
迄今,标准修订稿已经基本完成。
2017年标准修订完成第一次行业公开征求意见,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组织了对本次修订稿的符合性验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相关修订。
本次标准修订将进一步公开征求意见。
二、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运输机场的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和基本要求,用于机场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行保障。
涉及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发生的航空器飞行事故、民用航空地面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航空旅客急症等的医疗处置。
主要包括:民用机场应急救护工作职责、机制、任务、术语和定义、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机场应急救护组织体系和人员、机场应急救护设施、机场应急救护设备(含救护车辆、办公及通讯设备)以及高高原机场应急救护设备及人员配备。
三、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目标和解决的问题本次修订拟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应急救护工作实际,实现以下修订目标:1、重点突出促进作用和规范作用,保证应急救护工作的实效性。
2、促使机场应急救护工作纳入当地医疗急救体系和应急救护体系。
促使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协作互补的工作关系。
民用机场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施细则(民航规 〔2024〕14号_试题2答案版
民用机场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施细则(民航规〔2024〕14号)一、单选题:1、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在()统一领导下,成立机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A、管理局;B、监管局;C、地方人民政府;D、行业管理部门。
2、本细则所称地方人民政府是指机场所在地()以上人民政府。
A、省级(含);B、地级(含);C、市级(含);D、县级(含)。
3、运输机场应急救援总指挥(简称“总指挥”)由()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担任,全面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A、机场管理机构;B、行政机构;C、省级政府;D、县级政府。
4、领导小组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非常设工作机制。
发生应急救援等级为紧急出动的突发事件时,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由总指挥或者其授权的人担任现场指挥官,统一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现场的各救援单位的救援行动。
A、领导小组;B、指挥中心;C、救援小组;D、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
5、通用机场运营人应当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或者明确应急救援领导工作机制,并确定突发事件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A、机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B、指挥部领导小组;C、应急处置小组;D、指挥中心。
6、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和通用机场运营人应当制定(),与地方人民政府的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协调,并负责应急救援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A、应急制度;B、应急救援预案;C、应急方案;D、事故处理方案。
7、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充分考虑机场运行的复杂性和运行的机型,充分考虑()的发生概率及损失后果。
A、飞机故障;B、各类突发事件;C、飞机损伤;D、跑道破损。
8、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及机场内各参加应急救援的驻场单位应当安装带有时钟和录音功能的值班电话,视情设置报警装置,并在机场运行期间随时保持有人值守。
值班电话线路应当至少保持一主一备的双线冗余。
所有应急通话内容应当录音,应急通话记录至少应当保存()年。
抢救飞机常用的14种急救设备
抢救飞机常用的14种急救设备随着航空业的发展,抢救飞机上的急救设备变得非常重要。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乘客和机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以下是飞机上常见的14种急救设备:1. 急救箱:每架飞机上都应配备急救箱,内含基本的急救用品,如创可贴、消毒药水、绷带等。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用来处理突发心脏停搏的设备。
它可以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治疗。
3. 氧气面罩:氧气面罩可以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用于处理呼吸急促或供氧不足的状况。
4. 吸氧管:吸氧管可以帮助乘客或机组人员吸入纯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提供氧气支持。
5. 呼吸囊:呼吸囊是一种提供人工呼吸的设备,用于处理呼吸停止或呼吸困难的情况。
6. 防护手套:防护手套可以保护医疗人员免受感染或污染物。
7. 担架:担架用于安全地转移伤者或病人,可以在狭小空间中轻松操纵。
8. 紧急药物:飞机上常备有紧急药物,如止痛药、抗过敏药等用于急性疼痛或过敏反应的处理。
9. 救生背心:救生背心不仅可以提供浮力,还可作为紧急医疗用品的储存袋。
10.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用于处理心脏节律紊乱或心脏停搏的设备。
11. 消防设备:飞机上配备了各种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和灭火毯,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12. 紧急滑梯:在飞机紧急着陆时,紧急滑梯可以迅速将乘客从飞机中疏散出来。
13. 自动制动系统:自动制动系统用于帮助飞机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停稳,以减少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
14. 通信设备:飞机上配备了通信设备,如无线电和紧急呼叫按钮,以便乘客与机组人员进行即时沟通。
请注意,在紧急情况下,遵守机组人员的指示是最重要的。
以上列出的急救设备只是为了帮助初期抢救和安全撤离而提供的工具。
对于严重的医疗情况,请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以上是飞机上常见的14种急救设备。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援助,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机场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机场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要求,配备了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为确保机场运行期间设备运行正常,特制订本制度。
一、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配备
国际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照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际工作需求,现配备了数码相机、卫星电话、手持对讲机、腰挂式扩音器、手提式探照灯、户外扩音器等,以上设备存放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同时配备了应急救援指挥车及其随车器材,现存放于消防支队,其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由消防支队负责。
二、设备维护管理
应急管理室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每月对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开展检查、维护、保养及有效性验证,并记录检查维护时间和维护人员姓名,检查维护项目包括:
1.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使用情况;
2.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并将检查、维护情况填写到《应急救援指挥设施设备检查维护记录》中留存备案。
三、设备使用管理
1.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操作人员应爱护设备,切实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详细研究设备技术资料,制定操作、维护、保养规定,组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达到应知应会后方可使用。
应急救援标准整理
标准适用范围现有资料是否有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机场供油安全、飞行区安全、机坪安全、综合安全管理、目视助航设施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应急救援、消防安全有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应急救援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安全有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飞行区安全、机坪安全、目视助航设施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飞行区安全、机坪安全有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飞行区安全有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机坪安全有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目视助航设施有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CCAR-55机场供油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场供油安全、综合安全管理飞机加油安全规范MH-6005机场供油安全、消防安全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应急救援、机坪安全民用航空法应急救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应急救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应急救援执业医师法应急救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应急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控制预案应急救援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应急救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应急控制预案应急救援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实施方案应急救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消防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消防安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民用机场飞行区适用性检查实施办法飞行区安全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机坪安全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机坪安全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综合安全管理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工作规则综合安全管理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综合安全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救援民用航空器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397号令)机场供油安全民用航空燃料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MH6020机场供油安全民用航空油料设备完好技术规范MH6002-2008机场供油安全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机场供油安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机场供油安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机场供油安全油料工作条例CCAR-249机场供油安全机场供油安全民用航空油库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器安全规程MH/石油与石油设施安全规范GB15599机场供油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机场供油安全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机场供油安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应急救援、机坪安全机场勤务手册应急救援2005民航总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应急救援民用运输机场月应急救护管理规范应急救援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消防安全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飞行区安全民用机场鸟害防治工作评估手册飞行区安全民用机场常见鸟类防范指南飞行区安全民用机场鸟情生态环境调研指南飞行区安全民用机场驱鸟枪支管理办法飞行区安全机场鸟害防治方法AC-CA-2000-2飞行区安全航行引导标记牌目视助航设施民用机场助航灯光系统运行维护规程目视助航设施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目视助航设施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3145备注:危险品运输管理、货物运输管理、旅客运输管理的依据不详;机场空管的条例居多。
民用机场应急救护
民用航空行政检查项目(FS)行政检查项目:航空卫生-民用机场应急救护[5/8]【检查内容】驻场医疗部门主要职责(1/12)【检查标准】一、组织进行伤情分类、现场救治和伤员后送。
二、随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人员伤亡情况。
三、进行现场处置、人员伤亡及后送等情况的记录。
【检查依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CCAR-139-Ⅱ)第十二条。
【处理依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CCAR-139-Ⅱ)第五十条、五十一条的规定:○违反CCAR-139-Ⅱ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不积极行动配合完成应急救援任务,造成重大损失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不服从指挥,致使损失加重的;◎玩忽职守,对航空器紧急情况判断、处置不当,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
○机场管理机构和及其驻场单位未按CCAR-139-Ⅱ履行相应职责,影响弛救的,民航总局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检查内容】应急医疗互助协议(2/12)【检查标准】一、机场管理机构与所在地医疗部门订立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就应急救护事项明确双方职责。
二、每年复查或者修订一次,每月复查一次电话和联系人,及时更新。
三、互助协议包括下列内容:(一)协议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二)协议单位设备、人员的情况,所处位置;(三)参加救援工作的联络方式、集结地点和引导方式;(四)协议双方遵循的基本原则;(五)协议的生效日期及修改方式。
355四、协议附有协议单位根据应急救援计划制定的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实施预案。
【检查依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CCAR-139-Ⅱ)第十九条。
【处理依据】根据《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CCAR-139-Ⅱ)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和及其驻场单位未按CCAR-139-Ⅱ履行相应职责,影响弛救的,民航总局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检查内容】应急救护的基本要求(3/12)【检查标准】一、在交通方便、安全的地方临时划定伤亡人员救治区和停放区,并用标志予以标识,上述区域在夜间有充足的照明。
机场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附件1:The Classification and Enumeration of Airport Safety and Security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机场安全设施设备分类及细目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二)航站楼安保设备设施(三)货运安保设备设施(四)机场要害部位安保设施(五)停车场管理系统(六)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七)机场安保信息与指挥二、机场救援消防救护设备设施(一)应急救援设备(二)机场消防站装备1.消防车及配备标准2.车辆器材及配备标准3.消防人员防护装备4.消防站通信器材配备5.消防站救援破拆器材6.消防站综合类器材(三)机场消防器材设备(四)机场应急救护设备设施1.机场应急机构设置2.机场应急救护机构组成3.应急救护机构用房面积标准4.应急救护仪器、器材、药品、物资配备标准5.通信设备6.救护车辆三、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设施(一)目视助航设施(二)场道维护设备设施(三)飞行区环境控制设备(四)机场特种设备车辆一、机场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一)航空器活动区安保设备设施1..基本要求:机场应在航空器活动区及其周界、道口等建立安全保卫设施,实施封闭管理。
2.围栏及周界控制系统:航空器活动区周界应修建围栏(墙)及配套设施,使之与公共活动区隔离。
围栏(墙)应坚固耐久,防止人员、车辆、及对航空器有危害的动物随意进入。
一类机场宜设立两道围栏(墙)。
1)围栏(墙)内侧、外侧的净高度均不低于2.5m。
围栏(墙)对外面应设有醒目的禁止翻越警告标识牌。
围栏(墙)内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5m的隔离带。
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围栏(墙)应是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砖墙等结构形式。
围栏(墙)的应符合表中技术要求。
四类机场围栏(墙)可采用简易结构形式,如刺丝网结构围栏等。
2)除航站楼、维修机库及其他必要的建筑外,其他作为围栏一部分的建筑物,其面向航空器活动区的一侧不应开设门及通道;窗户应安装密集型防护钢网。
机场医疗急救方案
机场医疗急救方案引言机场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节点,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在机场进出,因此,机场医疗急救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机场医疗急救方案旨在确保在机场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急救和医疗援助,最大程度地保障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一、机场医疗急救设施与装备1.1 医疗急救设施为了应对机场内部的急救需求,机场应当建立完备的医疗急救设施。
这些设施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急救中心、急救车辆、急救设备、急救药品以及急救用品等。
1.1.1 医疗急救中心机场应该在合适的位置建立医疗急救中心,以便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医疗急救中心应该配备合格的医疗人员和必备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仪、呼吸机等。
同时,医疗急救中心应该与机场其他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人员和资源。
1.1.2 急救车辆机场应该配置一定数量的急救车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将患者转运到医疗急救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
这些急救车辆应当具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医疗救治。
1.2 医疗急救装备机场医疗急救装备应当包括但不限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箱、急救床、急救药品、呼吸机等。
这些装备应当分布在医疗急救中心和各个机场区域,以便快速应对紧急情况。
二、机场医疗急救人员培训与组织机场医疗急救人员是医疗急救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培训和组织是确保紧急情况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关键。
2.1 急救人员培训机场应该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急救人员,以应对机场内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
这些急救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和医疗知识,能够快速判断病情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2.2 急救人员组织机场应当建立一个完备的急救人员组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医疗人员。
这个组织应当包括急救人员的培训、排班、指挥和协调等方面。
急救人员应当分布在医疗急救中心和各个机场区域,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机场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南,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展开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机场医疗救护机构 机场职工超过1000人时设医务所,每个机场都应设 急救室,人员及设施应结合机场应急计划而设置(第29条) ;对设置 位置要求:容易进近、移动伤员避免人多拥挤(第32条)
表-1 机场内飞机失事伤亡人员最大数量估算
飞机乘客
幸存数量
20%受伤人员 30%受伤人员 50%受伤人员
迅速救治
稍缓救治
一般看护
人员安然无恙;停机坪上另一架波音-707-2402号飞
机上只有一名机组人员,头部受伤。在这次事故中,
总共128人遇难。三架飞机全部报废。
■巴黎戴高乐机场 航站楼 突发事件
■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各部门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强化 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安全记录。但是,民 航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 9.2 救援与消防
◎ 救援与消防勤务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为此,对付发生在机 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器事故或事件的手段中,机场是头等重要的, 因为就是在这个地区才有挽救生命的最大机会。 ◎ 有效救援的最重要因素:人员所受的训练;设备的有效性;人员 和设备能够投入使用的速度。 ◎ 在一个机场上必须设置的救援与消防的设备和勤务部门。
◎ 机场医疗救护机构人员 该人员是机场应急计划中医疗服务的核心,机 场急救室医务人员至少是高级专业急救人员(第33~34条)
◎ 没有医疗救护机构的机场 机场当局应在机场运行的全部时间内,安排足够的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 并有最基本的急救医疗工作设备(第40条)。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机场勤务手册》第七部分-《机场应急计划》 附录3 机场医疗服务
◎海恩法则(事故三角形理论),每发生 300次事故征候,就有可能发生29起重大 事故,其中包括1次特大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 GB18040—2008 代替GB18040-2000
● 2008-04-08 发布 ● 2008-06-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对救援及消防人员稳定重伤员的能力要求 ⊙接受切实可行的急救培训,至少达到急救最低水平; ⊙有足够的医疗设备能够立即投入对伤员进行稳定处理(第7条)
◎ 志愿者,经急救培训,做出应答并帮助紧急情况所造成的伤亡人员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机场勤务手册》第七部分-《机场应急计划》 附录3 机场医疗服务
■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第四版) ■ 《机场勤务手册》(第二版)
第一部分--《救援和消防》 第七部分--《机场应急计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56号(CCAR-139CA-R1)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民航总局令第90号(CCAR-139-II)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送审修改稿) ■ 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修订编写 美国FAA139部-机场证书;美国联邦航空局咨询通告
17.5 设施
◎ 提供专用电话、双向无线电通信设备和一般的报警系统
◎ 认真考虑解决撤离和护理因航空器事故的伤亡人员所需的救护车 和医疗设备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机场勤务手册》第七部分-《机场应急计划》
◎共计14章、10个附录 ◎有关医疗急救:
⊙ 参与的部门:医疗服务、医院;互助协议;心理健康机构 ⊙ 规定了医疗服务部门的行动和医院的行动:医疗部门提供伤员鉴别 分类、急救和医护等服务。用最快的手段实施医疗抢救。 ⊙ 必须保证对人员、设备和医疗物资进行令人满意的分配安排。 ⊙ 规定了通信联络、机场应急训练 ⊙ 附录3 机场医疗服务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有关标准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标准》编制提出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三、《标准》主要内容 四、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管理
■事例:1990年广州机场三机相撞
警钟长鸣
1990年10月2日,一架波音-737-200型2510号飞机 8301航班,于6时57分自厦门飞往广州。在飞行途中,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机场勤务手册》第七部分-《机场应急计划》
附录3 机场医疗服务 (共计40条规定)
◎ 机场应急救护服务的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以及医疗设施与机场的大小相匹配,并已签订互助应急协议; ⊙有足够的医疗品供应以处理发生在机场上的受伤、心脏病等及可能的 航空器失事(第5条)
◎ 机场人员的应急医疗训练 肩负应急职责的所有人员及须提供“公共接 触”的机场雇员应接受急救及CPR(心肺复苏)培训(第6条)
■ 修订背景
◎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不断完善 ◎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的修订 ◎ ICAO对我国民用航空运行审计时提出的修订规章和标
准部分内容、增加资源配置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建议 ◎ 在2005年机场使用许可证符合性检查和近年机场安全
审计过程中,各机场对原标准提出的修订意见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被一名歹徒劫持。
驾驶员在油料不足的情况下,于9时04分在白云
机场紧急降落。歹徒对驾驶员施以暴力,致使飞机失
控,撞上停在客机坪上的两架飞机后,该机油箱起火
有备无患 爆炸而被烧毁。
经事后统计,波音-737-2510号飞机上有75名乘
客遇难,18人受伤,机组7人全部遇难。停机坪上的
一架波音-757-2812号飞机上有46名乘客遇难,机组
发布
中 国 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 会
■ 有关《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 标准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标准》编制提出 二、《标准》制、修订依据 三、《标准》主要内容 四、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管事件,以人为本,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 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