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真题研究:世界古代史

合集下载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5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5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世界古代史1.(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11)在早期罗马法中,婚姻关系分为夫权婚姻和自由婚姻,只有夫权婚姻的效力为法律所承认。

但到了查士丁尼时期,夫权婚姻已完全被自由婚姻所取代,并且丧失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础。

该变化表明A.万民法蕴含天赋人权理念B.罗马法发展使妇女地位得到改善C.罗马法注重维护平民利益D.习惯法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2.(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11)公元前4世纪,德谟斯梯尼曾多次担任雅典重要官职,经常发表演说,在公民大会提出议案。

他曾资助城邦购买粮食、修筑城垣,出资赎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担了5次舰船捐、2次宴会捐、2次合唱捐。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面临严重财政困难B.金钱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频繁发动对外战争D.政治人物重视公共利益3.(2020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11)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这一热潮的出现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D.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4.(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1)“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

这体现了他A. 用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B. 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C. 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 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5.(2020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10)古代罗马法中规定:法官在审理诉讼案件时,如果原告有欺作、胁迫等行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谅的错误,法官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

这一规定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权威B.有利于维护诚信和公平C.意在维护罗马公民利益D.强化了人们的守法意识6.(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1)有学者在论述罗马法时指出,原始制度注重对法律过程的考究,法律后果并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协议或者简单的意思表示,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特定的话语。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3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3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

一、世界史高频考点突破——研高考、拓视野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世界史部分考点分布在:32、33、34、35题32题考查的知识点:1.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解析: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与希腊与罗马矛盾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故B项正确;影响罗马人的是希腊的文化,并非城邦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万民法兼顾被征服者利益,只能缓和彼此矛盾,不能解释罗马人“成为俘虏”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2.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且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B.城邦珍视独立自主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C.商业上自由平等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D.希腊公民素质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解析: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此观点正确,但是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A项错误;独立自主在材料中并未强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并且……它是……”,故C项正确;希腊公民素质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3.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特点,但它仍规定三、四等级公民只能出席公民大会,不能担任高级官职。

这表明雅典() A.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B.否定下层公民政治权利C.保障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民主政治建设尚待完善解析: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是在伯利克里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即使是作为下层民众的三、四等级公民,他们也依然有参加雅典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故C项错误;虽然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民主政体在雅典最终确认,但我们通过材料仍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故D项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图5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5.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4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4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世界古代史1.【答案】B【解析】自由婚娴取代夫权婚娴,体现了罗马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男女平等观念,这也表明罗马法的发展使妇女地位得到改善,故B项正确。

万民法中是否蕴含着天赋人权理念,没有史实依据,A项错误;C项拔高了罗马法的作用;D项本身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谟斯梯尼作为政治人物积极承担社会义务,重视公共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积极承担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说明雅典财政困难,A选项错误;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当时雅典频繁发动战争的内容,C选项错误。

故选D。

3.【答案】B【解析】12-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生、兴起和扩张的时期,此时对罗马法的注释、评论、解释和适用于法律实践,是为了从罗马法中寻找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法律观念和内容,说明罗马法承担了时代的需求和价值,故选B;这一热潮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A;这一热潮是基于罗马法的创新,并不是继承古罗马文明,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产婆术”的办法,逐步引导人主动思考,解决自身思考的问题之处,从而逐步到寻求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理性精神,A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主张引导人思考,不是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其对神学的破除,C项错误;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不符合材料引导人思考的信息,D项错误。

故选A。

5.【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是,因原告有欺诈行为而减免被告的责任。

这说明不诚信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既体现了对诚信原则的维护,也体现了司法公平,故B项正确;该规定提升了法律的权威,而不是法官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可能发生于罗马公民之间,因而不能说明是为了维护罗马公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强化了人们的诚信意识,而不是守法意识,排除D项。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的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 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权势强大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 社会经济凋敝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7.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新高考卷I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贝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 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孟子认为有了礼义能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韩非子认为义能够维护君臣之间秩序,由此可知他们都认为义能够起到稳定秩序,维护等级的作用,故选D ;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他们所说的义不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排除A ,-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侧重于道德层面,排除B ;义不仅仅用来规范统治阶层行为,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 。

故答案为:D 。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孟子和韩非子倡导“义”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

2.(2分)(2020•新高考I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 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 •强化了经济控制C •开通了丝路贸易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解析【分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B ;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A ;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

故答案为:B 。

(共15题;共30分)【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汉时期商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西汉时期实行抑商政策,采用盐铁官营制度,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使商业发展进入低谷3.(2A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3)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3)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3)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

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

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

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7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城市发展,保持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

从难度来看,第(1)(2)问比较简单,第(3)问有一定难度。

从试题类型来看,第(1)问属于概括归纳题,具体方法是:逐句逐字阅读材料,根据标点符号、主体或意思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结合所学,转化语言;罗列答案,规范书写(序号化、段落化和要点化)。

第(1)问12分,西周和古希腊各作答三点以上,共六点以上即可。

第(2)问表面上属于概括归纳题,但事实上,题干材料中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那怎么办?分析转化问题,发现问题可转化为城邦国家产生的条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6分,作答三点以上。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原卷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原卷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内容概览A·高考真题争满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命题点02 中古时期欧洲的发展演变】【命题点03 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B·核心素养拿高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1.(2023·重庆高考·10)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

其中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

该条文旨在()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 B.革新教育体制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 D.宣扬法律权威2.(2023·江苏高考·1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3.(2023·天津高考·10)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

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A.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C.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4.(2023·河北高考·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低级种姓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

这说明古代印度()A.中间阶层不断壮大 B.等级结构日益复杂C.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D.社会矛盾有所缓和5.(2023·福建高考·12)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

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3)。

[精选]2020年历史高考全国III卷(解析版)

[精选]2020年历史高考全国III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图5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一、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概述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试题内容丰富,涵盖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多个领域。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历史论证等。

整体而言,试题难度适中,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历史基础和分析能力的考生。

二、试题分析与评价1.试卷结构合理,题型多样。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全面考查考生的各种历史素养。

2.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强调历史逻辑。

试题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注重考查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性,使考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

3.试题凸显历史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

试题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切入点,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识历史,培养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关注现实,联系生活。

试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引导考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和国家发展服务。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1.扎实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生应通过系统学习,对历史知识形成体系化的认识。

2.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历史论证等,以应对高考历史试题的考查。

3.关注历史热点问题。

结合现实,关注历史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历史敏锐度,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4.加强历史素养的培养。

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三卷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育价值,对于选拔具有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的考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考生要想在历史科目中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关注历史热点问题。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一、客观题部分近日,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已经公布,考生们都在紧张地备考中。

本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除主观题外,更是解答了多个历史难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次试题的具体内容。

1. 下列哪位皇帝极力主张“安民富国,尊儒重道”?A. 刘邦B. 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解析: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他秉承了汉武帝“金融版图,文教大兴”的方针,在治理国家中重视发展经济,促进庶民生活的改善。

因此,答案为B。

2. 下述哪个不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三民主义”?A. 民主B. 土地C. 民族D. 独立解析: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民主革命派别国民党提出过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

因此,答案为B。

3. 以下哪次世界大战发动时,中国还没有抗战?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三十年代日本侵华D. 格尔曼法西斯侵苏解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中国依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尚未走完自己的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

因此,答案为A。

二、主观题部分1. 分析《法华经》在佛教宗教发展史上的地位。

法华经是佛教“大乘佛教”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荒漠甘泉”、“慧灵珠玑”。

该经典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生命的无限性和人类悟道的方法,成为了整个中古时期后期大乘佛教最受欢迎的教典。

其地位在佛教宗教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整个中古时期佛教的信仰和思想。

2. 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内涵。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往往被理解为“天地人三才一体,道德身心并高一体”的意蕴。

天、地与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天地配合,万物不殊”,也可以理解为“宇宙的发展进程和人类的文明演化互相依存”。

这种内涵并不是简单的哲学概念,而是整个文化体系内最基本的准则,它反映着中国文化对于宇宙与人的深刻感悟和对于理想国家的拟制。

以上就是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的内容概览,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和高考考生提供一些有用资料。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答案】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D
【解析】
【详解】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须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
评卷人
得分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6.B
【解析】
【详解】
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故选B。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3.(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4.(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5.(4分)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6.(4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 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 原因。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把握题干关键句“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周王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解答】A.当时是春秋时期,到战国礼乐制度才真正崩溃;B.中国封建社会仍然延续了王位世袭制,故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根据材料“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周王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故选D。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分封制的瓦解为切入点,考查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主要考查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

2.(4分)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和图片,结合《步辇图》描述的内容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

【解答】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面上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

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

该画线条劲细流畅,色彩浓丽,人物神形兼备均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有利于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因此具有史料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真题研究:世界古代史
1、(2019·全国Ⅰ卷·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

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019·全国Ⅱ卷·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3、(2018·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4、(2018·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5、(2018·全国Ⅲ卷·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6、(2017·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7、(2017·全国Ⅱ卷·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8、(2017·全国Ⅲ卷·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9、(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
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0、(2016·全国Ⅱ卷·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11、(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12、(2015·全国Ⅰ卷·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13、(武汉模拟试题)古希腊城邦不断对外殖民活动,希腊移民与他们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同胞信仰同样的神。

他们也讲希腊方言,同母邦之间保持着商业联系。

古希腊人的上述行为
A.有助于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建立 B.促进了希腊统一国家的建土
C.推动希腊城邦思想文化的发展 D.突显希腊城邦的集体责任感
14、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个居于中间。

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作为两个极端的经济地位都力求攫得政权,以便实行代表自己利益的寡头(贵族)制或民主制,从而各走极端。

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
A.阶级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B.城邦制度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稳定
C.调和社会矛盾利于保障城邦利益 D.通过分工可实现个体价值差异化
高考真题研究十参考答案
高考真题研究十参考答案
高考真题研究十参考答案
高考真题研究十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