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

合集下载

秭归怎么读_秭归的读音_秭归脐橙是什么地方

秭归怎么读_秭归的读音_秭归脐橙是什么地方

秭归怎么读_秭归的读音_秭归脐橙是什么地方说起秭归就不得不提秭归脐橙,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很多人不知道秭归怎么读,你知道“秭”的读音吗?下面给大家分享秭归怎么读_秭归的读音_秭归脐橙是什么地方.欢迎阅读!秭归怎么读?秭的拼音是[ zǐ ]秭是什么意思?1.〔秭归〕地名。

在湖北。

2.古代数目名,指一万亿,也指十亿或千亿等。

秭归在哪里?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

故有“葫芦城”之称。

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

秭归好玩的地方秭归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

秭归县拥有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其中包括5A 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是渝东鄂西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境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64公里、高速公路1条、国道1条、省道5条。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几个。

屈原祠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1.5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为纪念屈原而建。

主体建筑由山门、前殿、大殿等组成,屈原墓、名人石刻、山门等均从原有建筑迁移而来,新祠的装饰、灰塑、彩绘均继承老屈原祠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

泗溪生态旅游区泗溪生态旅游区距三峡大坝和新县城12公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独特,尤以“竹之旅”吸引游客。

景区由大溪、小溪、芭蕉溪、顺阳溪等四条溪流组成,因而名为“泗溪”。

景区幽篁修竹,小桥流水,原始自然,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

”九畹溪九畹溪曾是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秭归实习报告区域地质背景

秭归实习报告区域地质背景

秭归实习报告区域地质背景秭归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东部,是长江三峡库区的一部分。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靠三峡大坝,南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东临宜昌市,西靠巴东县。

地理坐标为北纬29°47′~30°34′,东经110°15′~110°45′。

全县总面积341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万人。

秭归县地处华蓥山南麓,属于武陵山脉。

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

地表形态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峡谷等。

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丘陵约占20%,平原约占15%,盆地和峡谷约占5%。

秭归县地处扬子克拉通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上。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多样。

根据地质调查数据,秭归县区域地质背景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地层:秭归县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宇到新生界都有出露。

太古宇主要为古村坪岩组,古元古界主要为小以村岩组,中-新元古界主要为庙湾岩组。

此外,还有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

地层岩性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2. 岩浆岩:秭归县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为黄陵岩基。

黄陵岩基出露面积约560平方公里,是一大型复式岩体。

岩浆岩类型多样,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茅坪复式岩体以陈家冲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为代表,黄陵庙复式岩体以小滩头似斑状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为代表。

3. 变质岩:秭归县变质岩主要有三个岩组,分别是太古宇古村坪岩组、古元古界小以村岩组及中-新元古界庙湾岩组。

变质岩类型包括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

4. 构造:秭归县地处华蓥山南麓,构造活动频繁。

区域内有多个褶皱和断裂发育,构造格局复杂。

主要褶皱有秭归复背斜和宜昌复向斜,主要断裂有秭归断裂和宜昌断裂。

这些构造活动为秭归县的地貌形成和地质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秭归县区域地质背景复杂,地层岩性多样,岩浆岩分布广泛,变质岩发育,构造活动频繁。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秭归地处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地理环境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特点。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对秭归地理环境进行介绍。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地区,东临长阳县,南接五峰县,西连郧西县,北界神农架林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至30°53',东经110°34'至111°10'。

秭归地处于大别山南麓的长江南北走向的剖面上,地势起伏较大,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

秭归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整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东西两侧分别是大别山和神农架。

其中,大别山位于秭归南部,是一条绵延的山脉,山势陡峭,山峰众多,其中最高峰为秭归县的主峰,海拔达1,508米。

神农架位于秭归北部,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森林资源保护区,地势相对平缓,山区密布,林木繁茂。

秭归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气温较高,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冬季寒冷干燥,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左右。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旅游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期。

秭归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经秭归境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秭归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白浪湖、石泉湖、牛首山水库等,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休闲娱乐和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除了丰富的水文资源,秭归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秭归境内有大片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类型多样。

这里有茂密的竹林、繁茂的树木,还有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秭归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锰矿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秭归地理环境优越,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文资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些优势为秭归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秭归农业调研报告

秭归农业调研报告

秭归农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级行政单位。

为了深入了解秭归县的农业发展状况,本次调研以农业为重点,旨在探讨该地区农业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农业现状1. 农田面积和土地利用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秭归县的农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农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农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2. 农业机械化和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机具普及率达到80%以上,大部分农业生产环节已实现机械化作业。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3. 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秭归县农产品产量稳定,其中水稻、小麦、蔬菜和水果产量居全县前列。

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未能达到市场需求,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4. 农业供给和市场销售农产品供给主要以本地消费为主,部分地区需要依赖外地进口。

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部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渠道进行销售。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灌溉设备、农用道路等的不完善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 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亟需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短缺,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部分农产品的附加值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不够当前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有限,农民缺乏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发展方向及建议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农用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田规模经营的能力。

2. 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强化农业科技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4. 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提供行业数据和市场趋势等信息,引导农民选择适宜的农产品种植和市场销售渠道。

秭归八大怪

秭归八大怪

秭归八大怪-----------------民间风情一怪:生在湖北爱川菜。

秭归人都是湖北人,但秭归人的饮食习惯却和四川人口味一样,爱好麻辣。

二怪:县城方言两大派。

秭归县以链子岩为界,链子岩以上的人说话与四川话相近,链子岩以下的人说话与武汉话相近,县城从归州(四川口音)搬迁至茅坪(武汉口音)后,两种方言融合到一起,出现了一城有两种方言。

三怪:萝卜饺子街角卖。

油炸萝卜饺子是秭归独有的地方风味小吃,来秭归想吃油炸萝卜饺子,在宾馆饭店是绝对没有的,想吃必须到街上小摊上去买,即炸即吃,外酥内软,香辣可口。

四怪:三个端午龙舟赛。

秭归的端午节要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过三个,分别为头端阳、大端阳、末端阳。

端午节主要有祭屈原、游江招魂、包棕子、划龙舟、赛诗会等活动。

五怪:红心棕子江中甩。

在端午节包棕子吃棕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但在秭归有一个在游江招魂时向江中抛棕子的习俗。

相传乡亲们在打捞屈原尸体的时候,将粽子纷纷投入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以免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这种习俗延传至今。

六怪:目不识丁把诗赛。

诗人吟诗不足为怪,但在秭归乐平里,一字不识的农民吟诗却是很平常的事。

相传受屈原的影响,乐平里一带的农民人人都会吟诗作对,即使是一字不识的农民,他的吟诵被整理后往往就是一首好诗。

七怪:户户门前挂青艾。

秭归人过端阳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左右悬吊艾束、菖蒲,这样既可避邪,又可备药用。

八怪:屈原衣冢红棺材。

秭归有个奇特的风俗,老人百年后睡红漆棺材,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神鱼负尸返回故里,乡民们具棺椁盛葬。

棺材做成漆什么颜色,争论很大,最后一老者定夺漆成红色,说法是红色为古代五种正色之首,屈原大夫应该享受这个待遇。

从此以后,秭归老人去逝后都睡上红棺材了。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支流清江
的上游。

秭归县境内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一处旅游胜地。

下面
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秭归县的旅游景点。

首先是清江画廊,这是秭归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清江画廊是
清江两岸的一条长达108公里的峡谷,沿途山峦叠嶂,江水潺潺,
景色宜人。

在这里,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清江画廊,欣赏两岸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此外,清江画廊还有许多瀑布、溶洞等自
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次是神农溪,神农溪是清江的支流,也是秭归县的一大特色
景点。

神农溪水质清澈,沿岸树木葱茏,风景如画。

在这里,游客
可以尽情享受清澈溪水的清凉,还可以参加漂流等水上活动,感受
刺激与乐趣。

另外,秭归县还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天河梯田、鹦鹉洞、
白帝城等。

天河梯田是一处古老的农耕文化遗产,梯田沿山势而建,层层叠叠,宛如天河一般壮观。

鹦鹉洞是一处古老的溶洞景点,洞
内钟乳石、石笋等自然景观琳琅满目。

白帝城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的遗迹,城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吸引着许多历史爱好
者前来参观。

此外,秭归县还有许多民俗村落和民间艺术表演,如龙舟节、
土家歌舞等,这些都是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值得游客前来一览。

总的来说,秭归县是一处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希望大家有
机会能前来秭归县旅游,亲身感受这里的美丽和魅力。

秭归──诗人之乡

秭归──诗人之乡

秭归──诗人之乡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

故有“葫芦城”之称。

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

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

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

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

沱上有屈原祠。

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

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

改名为“屈原纪念馆”。

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

古人曾集为“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

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

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

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颂》屈原祠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

今天,秭归已成为我国七大柑桔生产基础之一。

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

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

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诞生在山青水秀的乐平里。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

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

秭归地理环境的介绍秭归地理环境介绍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属于宜昌市辖区。

它位于巴山腹地,北接神农架,南濒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秭归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秭归地势起伏,山地占据了县域的大部分面积。

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其中以巴山为主。

巴山海拔高度较大,有许多山峰超过1000米,最高峰达到了2105米。

这些高山给秭归带来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如峡谷、峰林和溶洞等。

秭归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江——黄柏河,它穿越秭归县境,形成了幽静的峡谷风光。

秭归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秭归县的自然植被多样丰富。

山脉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很高。

这些森林不仅为秭归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保护了土壤和水源,维护了生态平衡。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长江在秭归县形成了宽阔的河谷,河谷地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农田分布广泛,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还有许多果树和蔬菜。

秭归的农产品质量优良,被誉为宜昌的“粮仓”。

秭归县境内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有石灰岩、石英砂、铁矿石等矿藏。

石灰岩资源丰富,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

铁矿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当地的钢铁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秭归县的地理环境也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秭归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

乘船游览长江,欣赏秭归的美景,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

此外,秭归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神农架、太子山、伍家岭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秭归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它的山脉、河流、森林和农田共同构成了秭归独特的自然风光。

这里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

秭归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经济和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秭归的典故

秭归的典故

秭归的典故篇一:秭归是中国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个城市,位于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处。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就是“秭归之战”。

秭归之战发生在明朝末年,是明朝军队与清朝军队在秭归县的一场重要战役。

当时,明朝正德皇帝在位,而清朝的统治者是康熙皇帝。

由于明朝与清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敌对关系,因此双方都不断地在边境上发动战争。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明朝的将领徐有贞率领一支军队在秭归县附近遇到了清朝的军队。

由于双方军队人数相当,因此战斗开始了。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明朝的军队表现出色,最终击败了清朝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秭归之战的胜利不仅使得明朝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还使得明朝的军队士气大振,为明朝在后续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外,秭归之战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秭归之战之外,秭归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古汉墓、袁隆平故居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秭归还是一个著名的农业县,以农业生产为主,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和农业历史。

秭归县是中国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就是秭归之战。

秭归之战的胜利不仅使得明朝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还使得明朝的军队士气大振,为明朝在后续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外,秭归还是一个著名的农业县,以农业生产为主,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和农业历史。

篇二:秭归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就是“秭归九溪十八涧”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刘青山的富翁,在秭归九溪十八涧游玩时,不慎失足跌落在涧中。

他虽然拼命挣扎,但最终被涧水淹没。

然而,他并未就此死去,而是被救起并带到当地一位神仙的家里。

神仙发现刘青山虽然身处困境,但却心态乐观,于是决定帮助他摆脱困境,获得永生。

经过神仙的指点,刘青山在秭归九溪十八涧中游玩,并在涧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

湖北省秭归县标的介绍(新)

湖北省秭归县标的介绍(新)

一、秭归县区位秭归县项目标的介绍二、秭归交通区位图三、秭归县城市简介 1、概况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面积 2427 平方千米,人口 42.3 万人,汉族为主。

西汉置秭归县。

北魏改置长宁县。

隋复秭归县。

唐置归州。

后几经变动,1914 年复置秭归县。

矿藏资源有煤、铁、 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秭归脐橙远销海外。

2、交通交通四通八达。

通过移民迁建、扶贫等工程建设,秭归水陆交通发达、纵横交错。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2000 多 公里,有 7 条出境公路通达全国各地。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 64 公里,三峡水库蓄水发电后,秭归县城将成为渝 东鄂西的交通“咽喉”和物资集散地。

长江航运便利,已建成的三峡翻坝高速、正在建设三峡翻坝物流园与拟建设的翻 坝铁路将构成三峡翻坝水、陆、铁转运体系,有效缓解长江航运过坝能力。

3、经济秭归县 2013 年上半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生产总值达到 48 亿元,增长 13%。

二是完成地方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 3.3 亿元,增长 28.16%,高全市平均增速 3.7 个百分点。

三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5 亿元,增长 34.6%,高全市平均增速 3.1 个百分点,增幅位居九县市第二位。

四是实现工业增加值 12.88 亿元,增长 14.9%, 高全市平均增速 1.5 个百分点。

五是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36 亿元,增长 15.2%,高全市平均增速 0.6 个百分 点。

2014 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四个特点,即:第二产业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80 亿元,同比增长 161.08%;民营企业投资持续走高,完成投资 25.21 亿元,占全县的 62.65%;中小项目仍然是中 坚力量,全县 147 个中小项目完成投资 21.03 亿元,占总额的 52.26%;房地产投资趋于平稳,与去年的 90%以上 的高位增长相比,今年的增速为 40.3%,虽然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小,但表明我县房地产投资结构渐趋合理。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旅游景点介绍
秭归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素有“三峡第一山水秀”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峡的入口。

以下是秭归旅游景点的介绍:
1. 清风岩:位于秭归县城南约10公里处,是一个以峡谷风光、峰峦奇石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峡谷纵横交错,有千秋万载、黄鹤英雄二大浮雕等观赏点。

2. 三台山:位于秭归县西北约30公里处,是湖北省重点风景
名胜区之一。

这里山势雄伟,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专门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赏奇峰怪石、探索山林。

3. 神农溪:位于秭归县西北部,是一条蜿蜒而过的幽静溪流。

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环绕,是游览秭归风景的理想去处。

在这里,游客可以乘坐橡皮艇漂流,感受刺激与乐趣。

4. 五指峰:位于秭归县九畹溪乡境内,是秭归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五指峰由五座石峰组成,状如五个手指,因而得名。

峰上有观景台,可以一览秭归的美景,尤其是三峡大坝的全景。

5. 长江三峡:秭归是长江三峡的入口,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穿越三峡,欣赏陡峭的峡谷、奇特的峰峦以及壮观的水利工程。

以上是秭归旅游景点的简要介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有关的景点等待游客的探索。

秭归的典故

秭归的典故

秭归的典故秭归,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南部,是一个山水相依的美丽小县城。

相传在古代,秭归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居住。

但是,这个地方也有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那就是洪水的威胁。

在古代,秭归县的居民们常常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每逢雨季,河水泛滥,大量的洪水倾泻而下,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秭归县的一位聪明的县官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措施,来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

这位县官决定修建一座高大的堤坝,将洪水挡在外面。

于是,他召集了全县的人民,动员大家一起修建这座堤坝。

大家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堤坝的修建工作中。

有的人挖土,有的人搬石头,有的人负责监督工程进度。

大家在县官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努力修建这座堤坝。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堤坝终于修建完成了。

这座堤坝高大坚固,可以有效地抵挡洪水的侵袭。

当洪水来临时,堤坝稳如磐石,将洪水困在了外面。

居民们欣喜若狂,为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感到无比自豪。

从此以后,秭归县再也没有受到洪水的威胁。

居民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那位聪明的县官也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而受到了大家的爱戴和崇敬。

秭归的典故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抗洪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挑战,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秭归,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秭归的典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只要我们铭记秭归的故事,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秭归区域地质

秭归区域地质

2、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概况2.1地质环境条件2.1.1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2。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5乡,全县共有463个村民委员会、3245个村民小组,乡镇概况见表2-1。

县内交通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

(见图2-1)2.1.2气象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493.2mm。

降雨具连续集中的特点,雨季表2-1 秭归县乡镇概况合计2427 460 403838图2-1 秭归县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图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mm。

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590mm,长江河谷地带为1000mm左右,个别地区如高程1500m以上地区降雨量达1865.2—1904.3mm。

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大部分地区为120—159天,个别高山地区达200天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月平均降雨量150—457.6mm,多暴雨,日降雨量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1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发生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150mm以上的特大暴雨频次较少,历史上曾发生过2次,即1975年8月9日平均日降雨量258.7mm,最大日降雨量358.0mm;1996年7月4日平均日降雨量211.3mm,最大日降雨量260.0mm。

转我的家乡秭归介绍

转我的家乡秭归介绍

转我的家乡秭归介绍秭归山川优美,人杰地灵,城镇干净、整洁,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质量一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2003年2月,秭归新县城获得国家建设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国家正推荐秭归参加联合国迪拜(Dubai)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评选。

秭归集名人(屈原)、名坝(三峡大坝)、名峡(西陵峡)、名湖(高峡平湖)、名物("中国脐橙之乡")于一体。

大自然似乎对秭归格外宠爱,全长194公里的长江三峡,穿越秭归县境内的长度达90公里。

驰名天下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是西陵峡中的经典之作,同样也是大自然馈赠给秭归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秭归旅游景点众多,除了举世闻名的西陵峡和三峡大坝以外,有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复建保护地--凤凰山,有世界名胜--屈原祠,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有三峡地区最有影响的古建筑群落--新滩古民居,有居于中国四大渎庙之首的江渎庙,有三峡第一漂--九畹溪,三峡大坝后花园--泗溪,三峡雪原--朱棋荒,有三峡地区最大危崖体景观--链子岩,有共和国最年轻的县城--秭归新县城,有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试范点--银杏沱移民新村。

这里民风淳朴,风俗独特。

划龙舟,包棕子、挂艾叶、吟离骚华章,表达一份你对屈原怀念之情;看秭归花鼓舞、听峡江号子、赏三峡奇石、品风味小食,感受一番屈原故昊的风情。

这里物产丰富。

煤炭生产享有盛誉。

黄金产量名噪荆楚;峡橙四秀天下闻名;秭归绿茶三峡一绝;浅刺大板栗备受青睐;秭归烟叶可与云贵烟叶媲美;秭归魔芋畅销海内外…三峡第一漂-九畹溪"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评价九畹溪漂流。

九畹溪距三峡大坝20公里,分为两段,上段两人一舟,闯越怪石密布、浪花四溅的激流险滩;下段坐观光艇或冲锋舟,穿越绝壁林立、山穷水复的九畹峡谷,欣赏地缝、仙女山、望夫石等奇观。

漂流九畹溪,体验浪遏飞舟的快感,享受战胜自我的激情,被中外游客誉为"三峡第一漂"。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018′~11100′,北纬30038′~310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

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²。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等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等5乡,县内交通比较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

2、气象与水文2.1气象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mm。

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mm。

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590mm。

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大部分地区为l20~159天,个别高山地区达200天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4~1 0月,月平均降雨量l50~457.6mm,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358.0mm;日降雨拿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l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

2.2水文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长64km²;流量丰沛,多年平均流量l4300m³/S,水位变幅巨大,达40m左右。

县境溪流网布,l35条常流溪汇入茅坪河、九畹溪、龙马溪、香溪河、童庄河、归州河、青干河及泄滩河等8条支流,呈交错排列,构成树枝状水文网。

总流长247.8km,流域面积1952.5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80.4%;区内最大的支流为香溪河,其次为青干河、归州河、九畹溪。

秭归

秭归

秭归[zǐ guī]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

西汉置秭归县。

北魏改置长宁县。

隋复秭归县。

唐置归州。

后几经变动,1914年复置秭归县。

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秭归脐橙远销海外。

地理位置: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

东与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

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东西相距66.1公里,南北相距60.6公里。

[1]气候特征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

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属鄂西南山区。

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无霜期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年日照时数1631.5小时,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气候特征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

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属鄂西南山区。

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无霜期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年日照时数1631.5小时,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简介
屈原故里秭归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屈原故里而闻名。

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就是江汉平原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也是楚国的忠臣。

他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由于楚国内斗和外敌入侵的原因,他被谗言所害,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忠诚精神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秭归县作为屈原的故乡,保存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县城中心的屈原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屈原的生平事迹、诗文及相关文物,向游客展示了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

此外,秭归县还有许多与屈原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景点。

每年的端午节,在秭归举行盛大的屈原文化节,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游客还可以参观屈原祠、屈原故居等景点,了解更多关于屈原的历史和传说。

屈原故里秭归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秭归县位于长江和三峡的交汇处,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乌杨山、龙缸潭、鸳鸯溪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总之,屈原故里秭归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以屈
原文化和自然景观而著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屈原的忠诚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秭归地质认识总结

秭归地质认识总结

秭归地质认识总结1. 简介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属于湖北省西部地区。

该地区地处大别山的北麓,是一个地势较高、山地相对集中的县域。

秭归县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质环境。

2. 地质背景秭归县所在的大别山是中国东部的一座重要山脉,起源于晚过渡性地壳运动中的造山作用。

这座山脉形成的时间跨度较长,经历了地质演化的多个阶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

大别山是由多个构造带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坳陷-隆升造山带、利川拗陷、平凹带、秭归-三峡隆升断层等。

这些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决定了秭归县地质特征的形成。

3. 地质历史秭归县的地质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地质时期可以追溯到距今几亿年前的古生代。

在这个时期,大别山地区经历了多次的海侵和陆地抬升,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岩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生代时期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对秭归县的地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别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地壳抬升,形成了地质构造上的巨大变化。

近代以来,秭归县地区普遍存在着构造断裂和岩浆侵入现象。

这些地质活动的发生,进一步改变了该地区的地貌和地质构造,为今天的地质特征奠定了基础。

4. 地质特征秭归县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4.1 山脉地貌秭归县地处大别山北麓,因此地势较高且地形复杂多样。

山脉地貌是秭归县地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山峰起伏、峡谷纵横,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4.2 河流地貌秭归县境内有长江和小三峡等著名河流穿越而过。

这些河流经过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河流地貌景观,使得秭归县地区的地貌更加多样化。

4.3 断裂和溶洞由于大别山地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断裂地带比较发育。

这些断裂对地质构造和地貌发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溶洞方面,秭归县也有部分发育尚不成熟的溶洞。

5. 地质资源秭归县丰富的地质资源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具体而言,秭归县拥有丰富的金、银、铜、铁、锡、硅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秭归的文化

秭归的文化

秭归的文化秭归文化底蕴丰富。

秭归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王昭君就出生在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个美丽的传说。

是端午习俗及龙舟文化的发祥地。

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即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秭归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末魏晋、兴盛于唐,一直保持到当代。

所包含的礼俗及文化元素十分丰富。

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众人聚集屈原庙或岸边,设祭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龙舟游江,唱《游江》,呼唤屈子魂归;龙舟竞渡,各异龙舟争相前进,场面十分壮观,成为融民族性、竞争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骚坛诗会,自明代起,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由读过私塾的农民自发组织,每逢端午便聚于屈原庙吟诵楚辞、或相互诗词唱和,欢度端午并纪念屈原。

端午习俗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盐蛋、稻场娱乐等。

秭归柑橘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秭归培柑桔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而今秭归因盛产脐橙于一九九五年四月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

秭归柑桔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脐橙具有果大无核、皮薄、色鲜、肉脆汁多、香郁味甜的品质,桃叶橙具有果面光滑、皮泽橙红、皮薄易剥、味甜而浓、质脆化渣、富有香气的特点,而夏橙成熟于四月中下旬,是调节水果市场的最佳果品,具有多汁化渣、酸甜适度、富有香气的特点。

我县生产的纽荷尔脐橙、罗伯逊脐橙35号、桃叶橙从八十年代至今已多次获农业部部优产品称号,农业博览会多次金奖及全国名牌产品称号。

桔颂牌、长红、秭良三号等脐橙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地区。

秭归通过引进国家内外贸部投资及世界银行贷款已发展成为中国脐橙之乡,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使产柑区农民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

秭归县温度和降水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秭归县温度和降水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秭归县温度和降水变化对干旱的影响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的中心位置。

该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受到干旱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秭归县温度和降水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一、秭归县气候条件秭归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

根据气候数据显示,秭归县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在900毫米左右。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当气温过高时,会导致作物受热伤害,甚至死亡。

秭归县夏季气温较高,为了防止作物枯死不得不进行灌溉,大量水资源被消耗,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农民面临严重的干旱问题。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气温升高导致水分蒸发加快,降水增多,但是由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供水能力有限,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在面对气候变暖和干旱的双重威胁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降水是支配作物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秭归县由于地处长江三峡库区,气候湿润,长期受降雨影响。

但是,降雨存在着季节性的不平衡性,集中在夏季,导致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供应不均衡。

秭归县的土壤大多数属于黄壤,虽然富含养分,但是干旱和无雨天气会使土壤缺水,减少养分供应,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和发展。

在干旱的情况下,水分供应不足,土壤中的养分无法被作物充分吸收,导致阳性对应回龄叶面积收缩,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作物减产或死亡。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秭归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进灌溉设施,加强水利管理等,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综上所述,秭归县面临着气候变暖和干旱的双重威胁。

温度变化导致作物生长和发展的受限,降水变化则会影响水资源的供应。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节约水资源,改善灌溉设施,加强水利管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御干旱的威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田坝乡村委会25个224平方公里34983人
泄滩乡村委会13个145平方公里15079人
沙镇溪镇村委会15个188平方公里36025人
两河口镇村委会19个269平方公里29667人
梅家河乡村委会13个88平方公里18707人
磨坪乡村委会12个141平方公里12005人
郭家坝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20个313平方公里51092人
气候
秭归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温热冬暖;600米~1200米地带,温和湿润,冬冷夏凉;1200米以上地区,冬寒无夏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征。[8]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春气温回升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初夏气候温和,雨水适中,盛夏日均气温一般在27℃以上,常有特大暴雨、洪涝出现,夏末湿度减小,炎热少雨,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少雷雨。县内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分别占秭归县总面积的20.9%、56.1%、16.4%、6.6%。
矿产资源
至2010年,勘探、开采矿产资源20多种,主要有:(1)煤。地质储量4505.8万吨,累计开采486万吨。煤炭质量属于低质煤,发热量在3000~5500大卡之间,含硫量在0.2%~2.5%之间。(2)黄金。累计探明储量3822.85千克,累计开采量为1962.85千克。(3)硅石。硅石在县内分布较广,现已探明储量51万吨。(4)饰面用灰岩。现已经探明储量4097.18万吨。另有水泥用灰岩、石膏、铁矿、铜矿、砖瓦用页岩、高岭土、重晶石矿,储量都比较丰富。
经济概况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9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010年增长15%。
秭归县风光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达到150484万元,比2010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46051万元,比2010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0369万元,比2010年增长15%。人均GDP达到18345元,比2010年增加3984元,同比增长27.7%。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
地质地貌
秭归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海拔800米以上高山128座,2000米以上高山2座。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秭归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名秭归县,1949年~1991年,先后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归县隶属宜昌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9年,秭归县设龙江、三闾、桑坪、水田坝、泄滩、西陵、金沙、两河、团结、磨坪、文化、郭家坝、周坪、芝兰、杨林、茅坪16个人民公社和茅坪良种场、九岭头林场2个农林场。同年9月,秭归县重建62个社辖管理区,辖460个生产大队,3135个生产队。
秭归,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而改秭归为长宁县。
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唐武德二年(619)置归州,天宝元年(742)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元年(758)复置归州。
宋时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279)降为州6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50个村(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乡镇
居委会、村委会
国土面积
人口
茅坪镇居委会3个、村委会18个206平方公里85750人
屈原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2个215平方公里19674人
归州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1个128平方公里27956人
第二产业
2011年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创造工业总产值612104.2万元,同比增长19.9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9874万元,同比增长18.1%;利润总额达到17912.9万元,同比增长17.41%;税金总额38183.5万元,同比增长167.77%。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家,其中2011年新增8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达到22家;新增税收过千万元企业2家,达到5家。秭归县工业企业新发明专利20件,新开发产品500多个,认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
秭归县城秭归县城
草地0.06万公顷,占0.2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78万公顷,占3.43%;交通运输用地0.24万公顷,占1.06%;水域及水利设施1.11万公顷,占4.88%;其他土地0.31万公顷,占1.36%。耕地复种指数为231%。利用类型复杂多样,且分布不均匀。以农用地为主,且林地所占比重较大。秭归县农用地面积20.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78%,其中林地占农用地的71.25%。人均拥有土地少,耕地更少。秭归县人均拥有耕地0.08公顷。在耕地中,旱地面积2.44万公顷,旱地的比重高达82.71%。
1985年10月,将原两个镇、11个区调整为1个镇、8个镇(区)、2个场、3个区,实行“镇区并存,两块牌子(镇政府、区公所),一套班子”新体制。1个镇即归州镇;8个镇(区):香溪镇(区)、新滩镇(区)、沙镇溪镇(区)、两河口镇(区)、郭家坝镇(区)、周坪镇(区)、杨林桥镇(区)、茅坪镇(区)。2个场:九岭头林场、云台荒药材场;3个区:水田坝区、泄滩区、磨坪区。镇、区下设50个乡、3个乡级镇。县管镇、区,镇管村,区管乡和乡级镇。
九畹溪镇村委会14个275平方公里24752人
杨林桥镇村委会14个235平方公里26224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最新土地更新调查实有国土总面积22.74万公顷。其中,耕地2.9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97%;园地2.42万公顷,占10.64%;林地14.87万公顷,占65.39%;牧
第一产业
2011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236185万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农业产值100964万元,同比增长36.1%;林业产值5613万元,同比增长15.8%;牧业产值83009万元,同比增长40.8%;渔业产值650万元,同比增长25.2%。
2011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50484万元,同比增长4.56%。
秭归夜景秭归夜景
乡的白果园、高姑坪、贾家店、云雾垭、庄屋岭、羊来洞、肖家垭7个村民委员会划归香溪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陶家坡。秭归县7镇7乡分别为:香溪镇、屈原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周坪乡、杨林桥镇、茅坪镇、芝兰乡、文化乡。
2001年1月,秭归县调整行政区划,将7镇7乡撤并为7镇5乡。撤销芝兰乡,将原芝兰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周坪乡管辖,乡人民政府驻周坪。撤销文化乡,将原文化乡的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坝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崔家湾。香溪镇更名为归州镇。秭归县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杨林桥镇、周坪乡。
1987年10月,秭归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12个区(镇)、50个乡、3个乡级镇改建为8镇8乡,即归州镇、香溪镇、屈原乡、新滩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文化乡、周坪乡、芝兰乡、杨林桥镇、茅坪镇。
1995年10月,秭归县调整行政区划,将8镇8乡撤并为7镇7乡。撤销归州镇、新滩镇和屈原乡,设立屈原镇和香溪镇。将原新滩镇和屈原乡所辖的屈原、三星、大周坪、北峰、五指山、板仓、鲁家河、仙女坪、袁家岭、九龙、高峰、双龙1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屈原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前山坡。将原归州镇和屈原
工业增加值达到208191万元,比2010年增长16.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89874万元,增长18.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20.8:35.35:43.85转变为2011年的22.57:36.90:40.53,其中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31.22%。
2011年,秭归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6%,即消费价格总水平与2010年相比上涨5.6%。其中:食品111.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分别为106%和109.9%。[10]
水资源
秭归县水利资源优势明显,长江横贯东西64公里,l35条溪河汇成8条水系注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主干的“蜈蚣”状水系。8条水系为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及泄滩河,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秭归县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县内共有水库20座,其中小(Ⅰ)型4座,小(Ⅱ)型l6座,承雨面积138.65平方公里,总库容3839.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704.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0公顷。县内地下水蕴藏量4.89亿立方米。在水能资源利用方面,现已开发建设水电站109座,装机容量8.52万千瓦
明洪武九年(1376)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再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裁长宁县复置归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归州为直隶州,隶属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归州直隶州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秭归县。[2]隶属荆南道。民国11年(1922),隶属荆宜道。民国21年(1932),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84年2月,行政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区公所;撤销管理区,建立区辖乡镇人民政府;将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秭归县设两个镇:归州镇(原城关镇)、香溪镇(九岭头林场并入);11个区:龙江、三闾、水田坝、泄滩、西陵、两河口、磨坪、郭家坝、周坪、杨林桥、茅坪(茅坪良种场并入)。区下设55个乡、5个乡级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