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霍小玉传》有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50c7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4.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一部古老的故事,它讲述了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霍小玉和李十郎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
在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是一个聪明、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生活,追求自由和独立,希望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的性格和思想,体现了古代女性的觉醒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同时,霍小玉传也表现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在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中,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差异,他们遭受到了很多阻力和压力。
这些阻力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霍小玉传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它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它也融入了现代意识,对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霍小玉传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故事。
它通过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由和权利,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霍小玉传》是唐代作家蒋防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讲述了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在唐代广为流传,成为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现代读者的角度出发,对《霍小玉传》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情节分析《霍小玉传》讲述了一位名叫霍小玉的女子与文人李益的爱情故事。
小玉为情感所困,经历了悲欢离合,最终在失望中死去。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入挖掘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这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通过对小玉和李益的性格、行为动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多样性和现实性。
二、角色解读1、霍小玉:故事中的女主角,美丽、聪明、痴情,却命运多舛。
她对李益的爱情坚定不移,但最终因为李益的背叛而悲伤离世。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小玉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她代表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处境,她的痴情和坚定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人性的本质。
读《霍小玉传》
![读《霍小玉传》](https://img.taocdn.com/s3/m/3e3fbac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c.png)
读《霍⼩⽟传》解读现代爱情观《霍⼩⽟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讲述了霍王之⼥霍⼩⽟,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
她与出⾝名门望族的陇西才⼦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旦⾊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只求与李益共度⼋年幸福⽣活,⽽后任他“妙选⾼门,以谐秦晋”,⾃⼰则⽢愿出家为尼。
然⽽,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连这样⼀点微⼩的希望也难以实现。
曾发誓要与⼩⽟“死⽣以之”的李益⼀回到家就背信弃约,选聘甲族卢⽒为妻。
⼩⽟相思成疾,百般设法以求⼀见,李益总是避不见⾯。
最后⼀黄衫豪⼠“怒⽣之薄⾏”,将李益强拉到⼩⽟处,⼩⽟悲愤交集,怒斥李益,死后变为厉⿁,屡屡破坏李益婚姻。
这是⼀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古往今来,同情霍⼩⽟,斥责李益背信弃义,始乱终弃者有之。
但是今天再读这则故事,便联想起现在社会的爱情,有⼏个爱情观需要商榷。
⼀、⼀见钟情⽂章中讲到:“母⼥相顾⽽笑,遂举酒数巡。
酒阑,及瞑,鲍引⽣就西院憩息。
闲庭邃宇,帘幕甚华。
鲍令侍⼉桂⼦、浣沙与⽣脱靴解带。
须臾,⽟⾄,⾔叙温和,辞⽓宛媚。
解罗⾐之际,态有馀妍,低帏昵枕,极其欢爱。
”此时,霍⼩⽟和李益只是见过⼀⾯便相许终⾝。
这种情况在古代多有发⽣,但在现在多是不明智的。
虽然霍⼩⽟仰慕李益才学,李益却只爱霍⼩⽟的美⾊。
“⼩娘⼦爱才,鄙夫种⾊。
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在读者看来,李益看重的只是霍⼩⽟的外表,⽽不是其他,⽽美貌终究是会伴随岁⽉的流失⽽消逝的。
在双⽅还没⾜够的时间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情况下,两个⼀见钟情的年轻⼈便同床共枕,这在现代的爱情观看来,和“⼀夜情” 没有多⼤的差别。
在等级观念不平等的旧社会,这种不正规的结亲⽅式注定了爱情的悲剧。
⼆、患得患失“中宵之夜,⽟忽流涕。
”此处,霍⼩⽟患了爱情的⼤忌,在两个⼈“极欢之际”还要“不觉悲⾄”。
不过这⾥霍⼩⽟的患得患失是可以理解的。
她本是霍王婢⼥所⽣,霍王死后,以庶出被逐,沦落为娼。
凄婉欲绝的《霍小玉传》
![凄婉欲绝的《霍小玉传》](https://img.taocdn.com/s3/m/cdcdcf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9.png)
凄婉欲绝的《霍小玉传》作为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霍小玉传》将唐传奇中描写爱情悲剧题材作品的艺术水平推到了极致。
小说选择了懦弱才子与多情妓女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悲剧爱情模式,旨在揭露唐代上层社会男女爱情关系的真实状态。
这篇小说也是中国小说中表现男子薄情背约致使女子惨死的最早作品。
霍小玉是作者施以浓墨重彩的人物,她和才子李益相恋,后被抛弃,而成为悲剧人物。
李益并非与她逢场作戏,相反,倒是真心喜爱她的。
但在当时的上层社会,男子娶妻是非常讲究门第的,寒门士子只有娶了名门望族之女才能立身仕途,飞黄腾达。
霍小玉原本是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是众多才子追慕的对象,但父亲刚死,她就被兄弟逐出家门,沦落为娼妓,悲惨的身世使她的感情经历也注定因此而不平坦。
李益贵为陇西李氏,而霍小玉是卑贱的妓女,这就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
霍小玉真正的悲剧人生,是在她爱上李益那一刻开始的。
更具悲情的是,她深知由于门第不当,自己与李益最终结合是无望的,所以她对自己与李益的感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因此她为自己的幸福只定下了八年之期,期望“一生欢爱,愿毕此期。
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
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但上天连这一点愿望也不让她实现,爱情开始时的山盟海誓最终都没能敌过爱人怯懦绝情的灵魂。
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弃义,选聘门第较高的卢氏女子为妻,他对霍小玉避之唯恐不及,这个薄情男子亲手断送了多情的霍小玉最后一丝希望。
悲剧的力量在霍小玉对李益的血泪控诉中达到顶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是痛彻心扉的血泪控诉,也是凄怨哀婉的复仇意绪,更是一位备受欺凌的弱女子对于爱人绝情和社会不公的最后反抗。
霍小玉传结局观后感
![霍小玉传结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b112dc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9.png)
《霍小玉传》观后感《霍小玉传》是关于女子被抛弃而逝的悲剧,其中的本质原因,一是当时的造成悲剧的社会背景,二是霍小玉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只能如女萝—般依托着男子。
《霍小玉传》是在唐朝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下造成的悲剧,出生贫贱的歌伎只能是这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的玩物。
霍小玉一开始便不是和门族清华的李益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虽是霍王之女,却沦落风尘,纵使卖艺不卖身,在世人眼里也只是一个低贱的娼门歌伎。
但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的霍小玉勇于追寻自己的爱情,仰慕着少有才思,丽词佳句的李十郎,因此才有媒婆的穿针引线。
而李益自己也“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可见当时的士大夫以风流为佳谈,视歌伎为玩物。
二人一见倾心,霍小玉为李十郎一个“才”字倾心,而李十郎也如天下男子一般肤浅,看重琼林玉树般的美貌。
或者是霍小玉觉得遇上对的那人了,第一面便委身于他。
或者她觉得自己出身娼门只能由此来留住他。
只可惜霍小玉不明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一旦你放低了自己去迎合他,你在他眼中大概也只能低到尘埃里。
霍小玉也算是有自知之人,知以色爱,一旦色衰,便只能是秋扇见捐的命运,于是半夜哭泣,我看一半是真心悲伤,一半却是借以逼李益承认她。
霍小玉真是天真了,温柔乡里的男子的山盟海誓那能相信吗?纵使李益当时是真心诚意的,之后呢?欢爱时间总是易逝的,李益要离开,霍小玉那番话却是让我对其刮目相看。
霍小玉分得清形势,李益终究是要有家室的,而自己一个风尘女子如何入得了李家,于是她便说出了自己的短愿,请求李十郎给她八年欢爱时间,之后李十郎再娶妻室,自己去遁入空门。
我们无法苛求这样一个弱女子不要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她可算一片拳拳之心为李十郎考虑,只求再留一点点欢爱时间,便自动退出,走得干干净净,不留给李十郎一丝烦思,真真是一浪漫而天真的女子。
我想当时李十郎是真心感动的,“与卿偕老”的话也是发至肺腑,或许当时还心生勇气地想要说服父母,但李益终究是太过怯弱,面对严毅的母亲定下的婚约,却是一言不敢辞,这样的男子太没有担当,太过自私,比之霍小玉的全心付出,真是糟蹋了。
浅谈《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
![浅谈《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700430c0e87101f69f31950c.png)
浅谈《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摘要: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精品,它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妓女的残酷迫害,并对妓女的遭遇寄予深厚的同情。
本文不仅对霍小玉生命的陨落进行伤悼,卢氏与李益也被纳入悲剧人物的代表,由此反映唐代等级制度下女性的生存状况与男女青年的爱情命运,揭示等级制度对个体幸福的扭曲和摧残,具有更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等级制度;女性;婚姻;悲剧唐人传奇,历来备受称道,它以绚烂多姿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写的最好的、最感人至深的篇章。
作品的女主人公霍小玉,因父死而被遣,沦入娼门,后遇李益,为之痴情,魂思梦萦,望眼欲穿,以致“羸卧空闺,遂成沈疾”,最终饮恨而死。
在中国文学史上,写才子佳人的作品很多,而霍小玉尤为惨烈,《李娃传》中的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最终觅得归处;《离魂记》中的倩娘也有情人终成眷属,唯有霍小玉凄然一身,独赴黄泉,使人为之落泪。
明代学者胡应麟评论说:“唐人小说记闺阁事,卓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衰。
”一、悲剧人物之一:霍小玉《霍小玉传》是一部悲剧作品,以霍小玉作为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
文章一开始,鲍十一娘向李益介绍霍小玉,“故霍王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净持,即王之宠婢也。
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
因分资财,遣居于外,易姓为郑,人亦不知其王女。
”)这概括了霍小玉的出身和卑微处境,第一,她是被人驱逐的贱庶之女。
第二,娼妓的身份。
在唐朝这个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的社会,她的出身必定造就她终生的悲剧。
《唐律疏议》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
良贱即疏,何宜配合。
”这就说明只有本阶层的人才能互相通婚,霍小玉属“贱”,李益属“良”,阶层十分明显。
另外,唐朝的选官制度也将霍小玉与李益分隔在不同世界。
《册府元龟》记载,唐朝选官时,应选之人须先将自己的姓名、籍贯、父祖官名、内外族姻等情况,具状交郡,由郡呈尚书省审核,并明文规定刑家之子和工贾殊类之徒,均不得应选。
《霍小玉传》赏析
![《霍小玉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22fbca89eb172ded63b710.png)
自古红颜多薄命——读《霍小玉传》有感“我是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
”读到此句,不禁为霍小玉动容,自古红颜多薄命,霍小玉无疑是古时痴心悲情女子的代表。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霍小玉是否后悔过与李生的相遇相爱我们无从得知,但在死后却依然纠缠着负了她的李生,化成厉鬼纠缠着李生,可见其痴情本色。
李生爱她吗,她是值得的,这个连阅人无数的鲍十一娘都惊为仙人的女子,这个温婉之至的女子自然是值得的被爱的,李生初见她时“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在中宵之夜,面对小玉的哭诉,他誓曰“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那时的他自然是爱她的,只是这爱,在世俗的门第之见与自己的仕途之中被消磨掩盖了。
我们不能说李生负心,只能说他爱小玉爱的还不够深,他亦真亦假的态度加重了霍小玉的悲剧色彩,揭示了阶级对立造成的悲剧。
俩人尚未开始之时,霍小玉便知自己为妓女,中宵之夜自己说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松萝,无托,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她清楚自己同李生地位的悬殊,也只李生早晚会离她而去,却仍义无反顾的爱上没有结果的人。
在李生要离去之时,为了李生的前途,她未苦苦纠缠,只提出八年之约“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
犹有八岁。
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
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
”深爱至此,只可惜,这小小的八年相守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小说最后,她“含怒而视”,她要看透他究竟长得什么心肝。
她恨,恨李生的薄情,也恨自己的痴情,便有了开头一句“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
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字字珠玑,指控李生负心之罪,悲愤沉痛,斩钉截铁,李生不内疚悲痛,谁能容。
而负心人李生也未能获得幸福,他为小玉“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以后又到墓地“尽哀而返”,但即使如此,小玉只是感叹却未原谅他,仍报复于他与他的妻妾,却没有报复他于仕途,让他不能再爱上他人,此种爱惊天地泣鬼神,霍小玉后来化成厉鬼复仇,丝毫不让人觉得其可恨,反而有种大快人心的快感,也更让人怜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d70ce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0.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通过对霍小玉一生的描绘,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她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霍小玉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但她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时,她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奇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她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霍小玉的一生中,她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她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她的坚韧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总会有风雨,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见到彩虹。
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奋斗和追求,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通过《霍小玉传》,我也看到了生活中的温情和感动。
在她的一生中,有许多人给予了她帮助和支持,这些温暖的情感让她能够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
这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需要彼此的关爱和帮助。
只有在团结和互助的力量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霍小玉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她的坚韧、勇敢和乐观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她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珍惜眼前的幸福,也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部作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我会永远铭记霍小玉的故事,让她的精神成为我人生的动力和榜样。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868a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d.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一部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叶浅予。
小说以霍小玉这位女性为主角,通过她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在其中的角色与命运。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变幻,以及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首先,霍小玉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就饱受艰辛,但她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很低,但霍小玉却不甘心被束缚在家庭和传统的枷锁之下,她渴望自己的命运能够由自己掌握。
她努力学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医生。
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前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的坚韧和勇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其次,小说通过霍小玉的一生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渐被现代化的社会所取代。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不再局限于家庭和传统的角色,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权利。
霍小玉就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她勇敢地挑战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女性医生。
她的一生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奋斗。
最后,小说还通过霍小玉的一生展现了女性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与命运。
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很低,她们被束缚在家庭和传统的枷锁之下,缺乏自由和权利。
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不再局限于家庭和传统的角色,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权利。
霍小玉就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她勇敢地挑战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女性医生。
她的一生经历反映了女性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与命运,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奋斗。
读《霍小玉传》有感
![读《霍小玉传》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b7e17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5.png)
读《霍小玉传》有感读《霍小玉传》有感初读《霍小玉传》时,我看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感叹着文人与妓女的故事。
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
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
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
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
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
”(《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
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
”(《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
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故传诵弗衰。
”(《少室山房笔丛》)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妓女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落魄书生与风尘妓女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譬如宋代的柳永一生“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最后死时还是妓女集资入殓的。
《霍小玉传》开篇就先从男主人公李益落笔,写他“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而女主人公霍小玉则是婢女所生,后沦落为妓女,但因自幼生长于宗室富家,有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
在古代由于封建礼教与纲常伦理严重束缚了女人性情的发展,但凡大家闺秀名门淑女无不规规矩矩体体面面,而市井妓艺们由于她们个人的遭际与命运使她们无法做一个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因为她们堕入红尘,为了自己的生存她们要抛头露面,这种生活虽然被许多人所不耻,但是却给了她们尽情描绘人生的机会。
她们不光外表美丽,而且多才多艺,个性张扬而热情。
而当时的封建世俗文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无不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摆动,可无论得意与失意,都需要女人来陪伴,可是本本份份的良家女子是不会随便抛头露面的,更不会随便与男人调笑。
而对于有着一定审美水平与才智的文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们交流,也能满足他们更高层次审美的女人。
《霍小玉》读后感1500字
![《霍小玉》读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e26e97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b.png)
《霍小玉》读后感1500字窗外又是淅淅沥沥的雨声不断,滴尽长夜,延至天明。
一派湿漉漉,潮生生。
天地如同水墨之笔,江南这个宁静无比的城市在雨声之中愈加宁静。
隔窗听雨,每逢这样的天气。
我总会想起那段经典的唱词:叹红颜薄命前生就,美满姻缘付东流。
薄信冤家音信无有,啼花泣月在暗里添愁。
枕边泪啊共那阶前雨,隔着窗儿点滴不休。
山外复有山,何日里大刀环,那欲化望夫石一片,要寄回文织字难大一的那个深秋里,伴着西下的斜阳我第一次阅读苏童的《妻妾成群》时,就被梅珊这段咿呀的唱词所吸引。
梅珊曾经在无数个清晨披上戏装在紫藤架下舞动水袖,咿咿呀呀,在凉彻的晨风之中如同一个俏丽的鬼魅之影。
初来乍到的颂莲总是莫名的惊悸。
彼时,她总唱那段《杜十娘》。
而这段临死前的《霍小玉》没了戏装的打扮,只在深夜里一段沉痛之声,成了留给颂莲最后的遗言。
相比颂莲的小心翼翼,梅珊有那么一份张狂不羁。
只是,在这段唱词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异样的沉痛无奈。
这是荀派《霍小玉》唱段的经典之作。
为此,我曾特意搜了来,去听那段荡气回肠、幽咽难止的幽怨。
《霍小玉》,唐传奇的经典代表作。
故事的主角确实为诗人李益。
救市那个写出了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李益,那个写出了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的李益。
这是我花了很久时间才将两个形象重叠到一起的一个诗人。
相比元稹与《会真记》的主角的相叠相比难了很多。
相比《会真记》中的莺莺,我更喜欢霍小玉。
虽然崔莺莺是大家闺秀,吟诗作对,知书达礼。
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个人素养,都似高出霍小玉一筹。
霍小玉是一个风尘女子,但却多了一份明智,多了一份豪气。
心中主意拿定,只为一段情缘,心甘情愿。
待得看到绝望的结局,便以化为厉鬼相喝,以死付之。
其实这段故事,在中国传统故事中无甚稀奇,简直可以说是俗不可耐。
多情女子薄情郎,负心汉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经典。
千篇一律的女子以生死相付,到头来却不过是男子一时的消遣。
霍小玉读后感500字
![霍小玉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2e517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2.png)
霍小玉读后感500字《霍小玉读后感 500 字》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我要跟你聊聊《霍小玉》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呐!霍小玉这个女子,真是让人又心疼又佩服。
她美丽聪慧,却命运多舛。
满心欢喜地爱上了李益,以为找到了一生的依靠,哪曾想这李益竟是个负心汉!刚开始他们的爱情那叫一个甜蜜,花前月下,海誓山盟。
霍小玉把自己的真心全都交了出去,可李益呢,一转身就把这些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真心爱你的人!霍小玉的遭遇让我明白了,爱情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很不靠谱。
不能只看对方说了什么,还得看他做了什么。
不然像霍小玉这样,付出了一切,最后落得个伤心欲绝的下场,多可怜呐!不过,霍小玉也让我看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
尽管被李益伤害得那么深,她还是努力地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霍小玉》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复杂和人性的善恶。
真希望世上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别再让像霍小玉这样的悲剧发生啦!《霍小玉读后感 500 字》二嘿,朋友!我刚读完《霍小玉》,心里头那滋味儿,真是五味杂陈!你说霍小玉这姑娘,多好啊!长得美,心地善良,还对爱情充满了憧憬。
她遇到李益的时候,那眼睛里都闪着光,觉得自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可这李益呢,哼!就是个大坏蛋。
一开始甜言蜜语哄得霍小玉团团转,等自己功成名就了,就把人家给忘了。
这算什么男人啊!我读的时候,一直在为霍小玉抱不平。
她为了李益,付出了那么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和身体。
可换来的是什么?是背叛和抛弃。
不过,霍小玉也不是那种软弱可欺的女子。
她知道李益变心后,没有选择默默忍受,而是想尽办法去抗争。
虽然最后她还是没能挽回这段感情,但她的勇气真的让我佩服。
这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可最后却发现只是一场空。
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受伤就不敢去爱了,对吧?就像霍小玉,哪怕结局不美好,至少她曾经勇敢地爱过。
唐代小说鉴赏--霍小玉传
![唐代小说鉴赏--霍小玉传](https://img.taocdn.com/s3/m/bf625e265901020207409ca0.png)
《霍小玉传》——穿越千年的凄美恋歌唐代,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吸引了几乎每个文学学者的心。
因为这里不仅满足了我们那点小小的虚荣心,更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确实人才辈出,不仅有政治奇才,军事大将,更有一批在文学史上永远闪耀光芒的人物。
说起唐代文艺上的成就,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诗——唐诗。
可能也因为唐诗的光芒太盛,让我们只看到了光芒照耀下的钻石,却忽视了光环旁边的那颗纯净的璞玉。
其实唐代也是小说繁荣的时代,这时候的小说也集前世之大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例如我们熟知的《太平广记》中的很多故事,大都堪称经典。
其中以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较为经典,当然因为其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更重要的是它反应了很多深刻的社会现象,揭示人性中的弱点!唐朝乃开明盛世,然而生在盛世中的霍小玉却因庶出而沦落娼门,最后惨遭情郎抛弃,终究难以逃脱其悲苦命运。
这自然不能完全归罪于李益的无情与负心。
《霍小玉传》中,面对森严的封建制度,李益选择屈从,霍小玉选择抗争,卢氏十一娘之辈逆来顺受,不管是怎样的态度,一切最终化为悲伤的泡影,消逝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不见踪迹.纵观全文,李益并非无情之人。
他“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如此风流才子,在当时必然大受女子欢迎,但他并未因此而满足,“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可谓用心良苦,求美若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况且是李益这种才子,自然不会满足于一般女子,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当鲍氏为其觅得一女时,“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惮”,虽有虚夸之意,却不难见得其对感情之事的在意与重视。
李益对霍小玉是一见钟情,为其美色所倾倒。
在霍小玉恐其变心而悲戚之时,“生闻之,不胜感叹,”又“援笔成章,引谕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甜言蜜语但不乏诚挚之意。
李益授官上任,小玉作别叮咛,“生且愧且感,不觉涕流”。
这些并非矫揉造作的感情,如此伉俪情深,为何又失信负心呢?李益虽才貌双全,多情善感,但是胆小懦弱,没有主见,文章开头便已埋下伏笔。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8305e8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3.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霍小玉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霍小玉传》读后感1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霍小玉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了《霍小玉传》,心里不禁愤愤不平,世界上居然就有这么傻的女人!李益对她从头至尾也没有付出过真实的感情,她却为了李益这个薄情汉而送了性命。
李益是个薄情之人,从文章开头就已崭露头角,”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
博求名妓“,他一开始就抱着”博求名妓“的想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想玩玩爱情游戏,找寻刺激。
而且,他还仗着自己些许有些文采,自吹自擂地觉得非一般女子陪他不上。
这样夸夸其谈的人,霍小玉一开始居然没有看出来。
再者,当李益见到霍小玉,才说上几句话,还没混熟的时候,他便”请玉唱歌“,这样的行为,难道还不能表明,他是来寻欢作乐来的么!固然李益是为世人所不齿的,可是霍小玉却执迷不悟,当她明明已经看清了李益的真实面目后,她还是一味地往里陷,而没有及时收回自己的感情,搞得后来自己一命呜呼。
文中提到,当李益在京城时候,霍小玉千方百计,费尽钱财去请他来,他都不肯来,可见他心肠有多狠,有多绝情了,可是直到那个时候,霍小玉还不觉醒。
试想想,要是霍小玉为自己打算打算,就此放弃这个背信弃义的混蛋男人,以她的姿色,她的才气,不怕得不到爱,而且,她要是早点收手,对李益死了心,而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积蓄用在他的身上,脱离风尘,用自己的积蓄好好谋算一番,也能过上好日子。
在这里,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霍小玉的母亲,按文章里的思路看来,净持是霍小玉的亲生母亲,但是,在整个事情的发展中,净持作为她的母亲,并没有祈祷正面作用,相反,当时还是她把霍小玉力推给李益的。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9163c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3.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霍小玉的成长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首先,本书以霍小玉作为主角展开了一幅瑰丽而又充满挑战的成长史。
从她小时候的懵懂无知,到成年后的坚持追求自由和真理,她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磕磕绊绊,但更多的是勇敢与坚定。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表面,印证了每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其次,书中呈现了一个多元社会的繁荣与剥夺。
霍小玉所处的世界里,科技不断进步,但同时也伴随着众多的问题。
书中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批判,让我更加警觉,发现了现实世界中的无知与无力。
在这个多元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是力量的核心,但也可以是弱势的一方。
这使我更加反思,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又该怎样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体系呢?此外,霍小玉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人们彼此连接,努力寻找所属的位置。
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
通过霍小玉的故事,我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羁绊和互连,这也引发了我对于社会团结和和谐的思考。
总之,读完《霍小玉传》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并思考了被掩埋在现代化进程之下的问题。
这本书通过霍小玉的成长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让我对人类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责任和担当,对于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体系的追求也更加明确。
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7bc3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8.png)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
她的作品《九色鹿》、《女娲补天》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让人们对她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霍小玉这位作家,以及她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感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霍小玉这位作家。
霍小玉,原名霍启明,1949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
她曾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工作。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被誉为“女性文学的先锋”。
她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深受读者喜爱。
霍小玉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她的作品常常以女性视角来描绘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是坚强、独立、有思想的。
她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知。
霍小玉的作品不仅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困境和挣扎,也展现了她们的智慧和力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九色鹿》是霍小玉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女性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白素贞被嫁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面对丈夫的冷漠和家庭的压迫,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追求。
她在封建社会中不断挣扎,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这部小说通过女性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以及她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部作品《女娲补天》也是霍小玉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女性视角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女娲是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她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追求。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这部小说通过女性视角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命运,以及她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小玉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悟。
“皎日之誓,死生以之”——读霍小玉传有感
![“皎日之誓,死生以之”——读霍小玉传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b9eda166c85ec3a87c2c5ce.png)
“皎日之誓,死生以之”原创2017-11-16 杨皙公众号:古代渣男研究所1前段时间,蒋防写的一篇10万+的深度好文让人们重新定义了“至情”女子。
李益的软弱薄情让人愤怒、霍小玉的卑微深情让人无比叹惋、唐代根深蒂固的罪恶的门阀封建思想让人忍不住十分憎恶。
想必,许多大家早已对前面这三件事情做过不少高论。
然而,在这些言论中,居然有不少标榜着李益并非对霍小玉无情——因为“他爱的仍然是霍小玉啊”。
那么我们就在此文中重点讨论一下——李益是否真的爱霍小玉呢?谈及这个问题,有不少人会给予肯定的答案。
这是很正常的。
你看那李生的山盟海誓——“粉身碎骨,誓不相舍”、“隐喻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皎月之誓,死生以之”。
听遍男女之间的情爱之词,也难以找出比这更动听、更能打动人心的话了,大概也就《上邪》可以相比。
我们不妨可以猜测,在李霍二人“日夜相从”的二岁之间,诸如此类的话李生肯定说了更多。
可是,情话说得多、说得好真的能代表李益真心爱重霍小玉吗?我觉得不行。
为什么?分时间段进行分析。
两人相见前。
根据《唐律》,唐代的婚姻观念虽然开放,但仍然维护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强调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诸嫁娶违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即使卑幼在外地已自行订婚,只要尚未结婚,也必须服从尊长的安排,如违反尊长意志者,依律“杖一百”;而结婚,又要婚书、聘财为婚姻成立的要件。
正式下聘娶回来的女子,才叫“正妻”,其他的一律为可以随时丢掉的妾。
而在第一段中,李益却是由于“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而找鲍十一娘寻得美女。
这个鲍十一娘何许人也?书上的解释是“凡是想追求女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大家推她做个头儿”,也就是说,这个鲍十一娘并非官家提亲专用的官媒,而是一个喜欢拉媒保扦的闲老太婆。
李生需要一个“名妓”滋润生活,这鲍十一娘便介绍了霍小玉,如此便知,霍小玉在李益心中的地位:一位填补生活的美妾,而并非将来明媒正娶的正妻。
2024年霍小玉传读后感范文
![2024年霍小玉传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e33d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a.png)
2024年霍小玉传读后感范文霍小玉传,是当代作家龙应台所写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女性视角展现了一个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变革的历程,深刻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工作、爱情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读完《霍小玉传》,我深受触动,并对其中的一些主题和形象有了新的思考。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通过主人公霍小玉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困境和挣扎。
霍小玉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她的父亲凤燕是一个严厉而专制的人,对妻子和女儿都极其苛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霍小玉从小就没有得到父亲的关爱和支持,她被迫去追求完美与成功,以期获得父亲的认可。
然而,这种压力与期望并没有使她感到快乐,而是让她感到痛苦和束缚。
同时,霍小玉所面临的婚姻困境也令人深思。
她在年轻时嫁给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男人,但婚后却发现自己的婚姻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样美满。
她的丈夫不关心她的内心世界,不理解她的追求,他只希望霍小玉能依附在他身边,成为一个顺从的妻子和母亲。
这样的婚姻让霍小玉感到窒息和束缚,她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和追求,最终选择离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本书还通过描写霍小玉在工作中的经历,探讨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和困境。
霍小玉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女人,但她在工作中却常常受到男性同事的忽视和歧视。
她付出了比男性同事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这种职场中的性别歧视让她感到沮丧和失望,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在本书中,作者还通过描写霍小玉的爱情故事,探讨了女性在感情中的选择和权利。
霍小玉曾经与一个年长她许多的男人相爱,并怀上他的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她最终选择了堕胎。
这一决定让她感到痛苦和后悔,但她也意识到这是她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的选择。
霍小玉的爱情经历反映了女性在感情中所面临的抉择和困惑,同时也呼唤着社会对女性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读完《霍小玉传》我对女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是现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霍小玉传》有感
初读《霍小玉传》时,我看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感叹着文人与妓女的故事。
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
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
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
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
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
”(《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
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
”(《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
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故传诵弗衰。
”(《少室山房笔丛》)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妓女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落魄书生与风尘妓女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譬如宋代的柳永一生“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最后死时还是妓女集资入殓的。
《霍小玉传》开篇就先从男主人公李益落笔,写他“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而女主人公霍小玉则是婢女所生,后沦落为妓女,但因自幼生长于宗室富家,有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
在古代由于封建礼教与纲常伦理严重束缚了女人性情的发展,但凡大家闺秀名门淑女无不规规矩矩体体面面,而市井妓艺们由于她们个人的遭际与命运使她们无法做一个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因为她们堕入红尘,为了自己的生存她们要抛头露面,这种生活虽然被许多人所不耻,但是却给了她们尽情描绘人生的机会。
她们不光外表美丽,而且多才多艺,个性张扬而热情。
而当时的封建世俗文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无不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摆动,可无论得意与失意,都需要女人来陪伴,可是本本份份的良家女子是不会随便抛头露面的,更不会随便与男人调笑。
而对于有着一定审美水平与才智的文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们交流,也能满足他们更高层次审美的女人。
这种女人自然不必是他们的妻子,也无法成为他们的妻子,于是色艺双全的妓女与文人也就变得情投意合。
然而,所有的快乐都不是女子的,文人感情的抒发只是他们个人的需要,
他们要在得意与失意的人生中渲泄自己,他们也需要别人听懂他们的渲泄。
得意者如《霍小玉传》中李益,进士及第,于是到处博求名妓,他无非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得志之情。
而作为女人她们往往付出自己的真挚的情感,到头来却逃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可以说,霍小玉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痴情”,就是对爱情的坚贞。
篇中对她的一切描写,都是围绕着这个特征进行的。
她渴望跳出火坑,就是要争取真正的爱情生活,摆脱倚门卖笑、被人蹂躏的悲惨命运。
她一经爱上李益,就生死以之,至死不渝,最后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霍小玉痴情,但不痴迷,没被暂时的幸福时光所迷惑,而是非常的清醒。
她深知自己同李益社会地位的悬殊,对他们之间的情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
以至于在极欢之夜还虑及色衰被弃,虽然换得李益的信誓旦旦,仍不能完全消除疑虑,但毕竟是个暂时的慰藉!李益授官后,情况有变,她冷静地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一切,对李益的盟约不抱任何幻想。
“盟誓之言,只虚言耳”!既包含着她的无限辛酸,也表明她对事情看得何等透彻! 尽管霍小玉对自己的爱情结局有着理性的认识,但当共处八年的愿望破灭,自己被抛弃后,也只能发出这垂死的怨恨。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决!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都是受害者,无论她们的出生多么的高贵,性格多么的贤淑,但是她们都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因为那种社会的游戏规则从来就不是女子制定的,当她们加入到游戏中时,就已经注定只是这游戏中的一个棋子,一个牺牲品,不要再说什么反抗,一个人就是有再大的勇气再大的智慧又怎么能反抗得了社会呢。
当一切规则都已经制定好,等着她们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霍小玉含悲而亡,然而,我想说,她是幸运的,起码,她的生很美,她的死也很美,面对那么多生来平乏死去枯槁的生命,用一种美的方式打开自己的人生或许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