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流标准年—年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仓储管理-复习2012

仓储管理-复习2012

一、单项选择题1.固体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以致化为液体的现象称为( C )A.融化B.溶化C.熔化D.变形2.所谓仓库建设规划就是(C )对仓库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A.空间上B.时间上C.空间和时间上D.结构上3.常见设备中能重栽较长距离的设备是(B )A.手推车系列B.叉车系列C.传送带系列D.托盘系列4.在仓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护、管理,防止损坏而丧失价值,体现了仓储的( A )功能。

A.保管B.整合C.加工D.储存5.(D )是指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侧墙平行。

A.横列式布局B.平行式布局C.平列式布局D.纵列式布局6.在发货过程中,如果物品包装破漏,发货时都应经过整理或更换包装,方可出库,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B )承担。

A.收货人B.仓储部门C.验收人员D.运输单位7.平均活性指数δ值的大小可以说明物品搬运的灵活程度,若δ=3,则说明(B )。

A.大部分货物处于散装状态B.物品处于可以即刻移动状态C.大部分货物处于集装状态D.物品处于启动或直接作业状态8.仓储合同的标的是指(B )。

A.仓库B.仓储保管行为C.仓储物D.客户9. 仓库货区布置分为平面布置和( D )。

A.垂直式布置 B.倾斜式布置 C.纵列式布 D.空间布置10( D )就是委托营业型仓库进行仓储管理。

A. 第三方仓储B. 外包仓储C. 自建仓库仓储D. 租赁仓库仓储11. (D )是指保持空气的水汽含量不变而使其冷却,直至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将结出露水时的温度。

A.饱和湿度 B.临界湿度 C.冰点 D.露点12. (C )式货架平时可以密集相连排列,存取货物时货架沿轨道滑出,这样可以将仓库面积利用率提高到80%,主要用在档案等重要或贵重物品的保管。

A. 旋转式货架 B.驶入/驶出式货架 C.移动式货架 D.重力式货架13. 标准化就是使标准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使不够标准状态转变成标准状态的一项科学活动。

物流标准化 是仓储领域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物流标准化 是仓储领域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运 作 快 捷 便 利 、 高 效 通 畅 和 提 高 服 务 质 量 、 降 低 物 流 成 小 ,经 济 效 益偏 低 ,资 产 负 债 率 比较 高 , 同时 ,还 伴 随 本 的 重 要 措 施 。 近 几 年 , 随 着 现 代 物 流 在 我 国 进 一 步 大 着各 类 型仓 库 的构 成 比例 不合 理 ,许 多 仓储 设 施 设 备 已
到 了重 要 作用 ,初 步 扭 转 了我 国 物 流标 准 缺 失 、老 化 、
非 常 薄 弱 ,有 关 的 国 家 标 准 和 行 业 标 准 与其 它 行 业 相
技 术 水 平低 、标 准 化 建 设 滞 后 的局 面 。 在 国际 金 融危 机 比 , 差 距 非 常 大 , 所 以 目前 成 立 全 国 物 流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的大 背 景下 ,根 据 我 国国 民经 济 形 势 发 展 的 需 要 , 国务 员会 仓储 技 术 与管 理 分 技 术 委 员会 , 归 口组 织和 协 调 仓 院 于2 0 年3 印发 的 《物 流 业调 整 和振 兴规 划 》中 , 明 09 月 储技 术 与 管理 国家 标 准 和企 业标 准 的制 修 订 ,建 立 仓 储
“ 一 五 ” 计 划 相 衔 接 , 全 面 提 出 了 物 流 标 准 项 目 规 十
为 了充 分 发 挥 仓 储 设 施设 备 的效 益 ,建 立仓 储 领 域
划 。 该 “ 划 ” 的 颁 布 和 实 施 , 对 于 促 进 当 时 社 会 急 需 的 标 准 体 系 , 用 相 应 的 标 准 和 规 范 来 指 导 仓 储 企 业 的 运 规
经 陈 旧老 化 ,且 缺 少 更 新 改造 资 金 等 问 题 。近 年 来 ,在 规模 快速 发展 ,物流 标准 化 的基 础性 地位 更加 突 出。 2 0 年 6 , 由 国 家 标 准 委 牵 头 , 国 家 八 部 委 联 合 印 我 国 改革 开 放 的大 形 势 下 ,物 流 业 得 到 了高 速 发 展 ,全 05 月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准 含 有托 盘 标准 化 , 装箱 、 车标 准 化 , 车 载 重量 集 叉 拖 标准 化 , 管设施 标准 化 , 保 其他 物流设 备标 准 化。 物流 是一个 大 系统 , 系统 的统一 性 、 一致 性 和 系统
联合 印发 了经 国务院 批准 的 《 关于 促进 我 国现 代 物流 业 发展 的意 见》 将物 流标 准化 列 为国 家扶 持和 发 展现 ,
有计 划 、 有重 点 、 调 性 地 进行 , 协 已成 为加 快推 进 我 国
现代 物流 发 展 的迫 切 需 求。 国务 院 领 导和 政 府 有 关部 门对 加 强 物流 标 准 化
关键 词
物流标准, 现状, 问题 , 对策
物流 标准 化是指 以物流 为一个 大 系统 ,制定 系统
息标准 , 形成全 国 以及和 国 际接轨 的标 准化 体 系。 并 物 流 标准 根 据 其 定 义 分 为 物 流 软 件 标 准 和 物 流 硬 件 标 准。软 件标 准包括 物 流用语 统 一 , 单位 标 准化 , 钱票 收
据标 准 化 , 用条码 标 准 化 , 装尺 寸标 准 化 ; 件标 应 包 硬
准化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 对 目前现状, 针 分析 了影响物流标准体 系的因素, 出了相应的对策 , 提
以推 动我 国 物流 标 准 化体 系的健 全 和 完 善 。
物流 标准 化进 行 总体研 究 , 立科学 的物 流标准 体 系 , 建 制定 物流 标 隹中长 期 发展 规划 ,指 导物 流标准 化 工 作
3 4
集 装 箱 化 20 0 66
维普资讯
于 起步 阶段 , 很多 实质性 问题 还远 未接 触 。 1 物 流标 准化 工作 的开展 情况 . 2 随着 物流 产业 在我 国 的迅速 发展 , 几年 , 个部 近 各 门、 行业也 从 不 同角度 、 同程度地 开 展 了物流 标准 化 不

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

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

第一节构建物流运输网络构建运输网络,促使物流通道便捷化。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完善与外部连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优化,各类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顺畅。

——构建三层次货运走廊。

➢过境货运通道。

规划由京港澳高速东移和杭长高速北移形成长沙县城区过境高速外环线;G319、G107、G354、S206 形成普通干线公路过境环线。

➢城区货运出入口。

为便于中心区域货运车辆出入,规划货运通道出入口为南三环东延、长株高速、长浏高速东段,主要承担国家级经开区、省级临空产业区货运出入口功能;➢城区货运到发。

规划城区货运通道为龙峰大道、长株城区段,主要承担城区货运到发。

——构建“两横三纵”高速公路主骨架。

根据《长沙县中长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结合长沙县物流空间布局,构建构建“两横三纵”高速公路主骨架,主要承担中长途快速客货运输,为长沙县生产生活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可靠的运输服务。

➢横一:杭长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长沙市城区段的改扩建线路;➢横二:南三环高速及东延,长株高速至武深高速段在建,武深高速以东至浏阳段为规划项目;➢纵一:长沙至株洲高速公路,分流过境交通,承担城区组团内或组团间中长距离出行、以及长沙至株洲之间的快速交通服务。

➢纵二:京港澳高速,国家京港澳高速在长沙市城区段的改扩建线路,承担大量南北交通,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内部交通的干扰➢纵三:武深高速,是江北镇对外联系的快速通道之一。

——推动黄花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黄花机场往东扩建。

修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加快机场货站改造扩容,建设航空口岸连接3号货站内专用通道,对接综合保税区东卡口,实现综保区与停机坪物流通道的无缝对接。

新增E类货机专用机位,在国际货运站配置适合水果、海鲜和药品进出港转运的全程冷链通道,实现2025年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航空货运量达到3800万人次、31.82万吨。

——发展多式联运。

国家物流规划

国家物流规划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占GDP的比重为%;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下降到2008年的%,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港口泊位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二面临的形势;应该看到,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2.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3.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着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二基本原则;1.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长远发展;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3.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统筹国内与国际、全国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做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各地区要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物流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4.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5.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保证交通安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着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三、主要任务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二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的相互协调,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为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供条件;鼓励邮政企业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快递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五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其配套功能;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促进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按照全国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九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制订、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要对标准制订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工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订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四、重点工程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依托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二物流园区工程;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优化城市配送,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三城市配送工程;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加强油气码头和运输管网建设,提高油气物流能力;加强重要矿产品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大型装备物流设施条件;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建设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工程;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即将颁布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即将颁布

明。与会专家认 为,配送中心是物流环节上的一个基本节点 ,它有别 于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 ,配送 中心 的分类有多种形式 ,但从我国的实 际情况出发,在本标准里建 议按服务属性来分类,这样对实际应用有 指导意义。有鉴 于此 ,在对配送 中心进行规划设计时 ,除考虑其通用
性 的 内容 ,还 应 根 据 配 送 中心 的类 别 来 进行 有 针 对 性 的 规 划 。且 在 规
议。参加会议 的有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副会长戴定一 、国家发改委 经济运行局魏处长 、中物联应急物流专业 委员会主任王宗喜、中物联 标准化T作部主任黄久久 ,以及课题组的有关人员。
王宗喜教授提 出要处理好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 的关系 ,处理好
常态物流与应急物流的关系 ,处理好管理与技术 的关系 ,处理好 当前
要求 》国家标准研讨会2 1年7 9日在北京召开 。全 国物流标准化 0 0 月2 技术委员会黄久久秘书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物流专业委员会邵 志刚 干事长 、陕西科技大学刘昌祺教授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公 司黄湘
民副 研 究员 、嘉 里 大 通物 流 有 限 公 司 王毅 刚经 理 、北 京 T 商大 学 杨 浩
通 ,尽快搞一个 准把 j 和编制说 明。9 月份召开一个专家研讨会 , 争取今年底完成课题的基本框架。
研工作 ,完成 了 《 应急物流企业 条件 评估 》、 《 应急 物资包装及标 识》、 《 应急物资仓储设施设备 》和 《 应急物流标准体系表 》 四个 等
“ 国物流标准 专项规划 ”即将 颁布 垒
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所长石守发以及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中国物流
技术协会 、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 、北京物资学院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 院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湖北物 资流通技术研究所等课题承担 单位 的有关人员参加 了会议。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4年9月12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

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的工作部署, 加快疫后重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突出“降成本、提效率”主线, 以提升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为支撑, 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 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国家物流中心建设, 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提供强有力保证。

二、主要目标到2022年, 基本建成网络化、专业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力争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 继续保持内陆领先、全国靠前的成本优势。

航空“双枢纽”战略加快实施。

构建“35+15+30”(35条商务航线、15条货运航线、30条文旅航线)国际航空大通道, 发展50条国内全货机航线, 加快形成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轴辐式航空网络体系。

——中部陆海联运大通道加快建设。

构建“8+6”国际直达联运大通道, 打造直达国外枢纽城市的6条国际铁路干线通道和至2条江海直航通道, 以及经沿海城市出境的4条铁海联运通道和经上海转运至江海联运通道, 进一步完善中部陆海联运大通道。

——城市配送三级网络基本建成。

建成公共型配送中心8个以上,新建或改造多功能公共服务型冷库30万吨以上, 新增标准化冷藏车5台以上, 新增新能源物流配送车30台以上, 新增智能快件箱40组以上, 建设村级快递网点15个以上, 完善以“分拨中心一公共配送中心一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三级城市配送网络。

——物流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引进物流总部、第二总部企业5家以上, 培育3A级物流企业30家以上(其中, 5A级物流企业5家), 打造具有产业和市场优势的供应链协同平台10个以上。

三、重点任务(一)着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1.优先发展“双枢纽”航空货运网。

2024年物流管理专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书

2024年物流管理专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书
3、自我劣势盘点:有时候过于固执、人生阅历还不是很丰富、虽然能全面去看待一件事情、但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4、自我劣势克服:把握好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从而增加人生阅历。处理问题时一分为二而不是片面地去对待,努力完善对问题的系统分析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现有资源与环境,博览群书,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2、、机会与威胁分析
企业对于变化就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分析,A、环境发展趋势B、产业新进入的威胁C、供货商的议价能力D、替代品的威胁E、现有企业的竞争
作为一个企业不管是销售产品还是服务,运用SWOT时时的分析自己企业的处境是一种明知的做法,因为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企业只有处处的表现出积极的措施才会生存。
四、职业定位
可供职业选择: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货运公司、商贸企业、工商企业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从事物流工作,一般企业里的物流岗位有仓库(收发货、保管)、计划、采购、运输管理、进出口关务、物流企业里岗位主要是操作、销售、客服,物流企业类型:有做运输的.、有做报关的、有做货代的、有做仓库的、有做物流咨询策划的、有做把上面几种服务集成物流服务的。
我所就读的学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便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与德邦物流、顺丰公司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次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了我一个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未来将要如何发展的机会。
4、职业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改造传统物流与加强物流管理、城市规划物流系统运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技术操作等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需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把握住机遇,创造自己美好人生。

国家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国家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为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按照有目标、能落实、有抓手的原则,特制定2014-2016年重点工作行动计划。

一、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一)简政放权、深化物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在物流领域实施“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前置性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牵头单位:中央编办、工商总局目标及完成时限:到2015年底,全面实现物流企业的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制度。

2.清理、归并和精简物流领域各类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

牵头单位:中央编办目标及完成时限:到2015年底,清理、归并和精简一批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

3.简化道路运输物流企业年审制度。

简化车辆道路运输证年审手续,优化审验程序,允许异地年审。

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目标及完成时限:到2016年底,全面简化企业年审制度,基本实现网上年审和异地年审。

(二)切实加大对公路“乱收费”、“乱罚款”的清理整顿力度4.规范涉路执法行为。

严格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严肃查处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涉路“乱收费”、“乱罚款”违法行为。

严格落实涉路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一事不再罚制度和罚款收缴分离制度。

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目标及完成时限:到2016年底,基本消除公路“三乱”问题。

5.深入推进公路超限超载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切实加强货运车辆生产改装、登记检验和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审核把关、重点货运源头监管、企业信用奖惩等重点环节监管,研究治本长效措施。

依托治超联席会议机制,统一治超标准,开展联合执法,严查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不卸载不放行。

公布超限超载违法严重地区,挂牌督办治理。

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标及完成时限:到2016年底,国省干线公路非法超限率持续控制在6%以下。

(三)打造物流大通道6.推进全国重点物流干线的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通班列、班轮,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海尔物流 就是一个 典型案 例 .08 20 年青 岛海尔物 流公 司被 国家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对 于物流发展 的基础支撑作用 . 国家加大 了物 标 准委批 准为 国家级物 流标准化试点单位 结合 试点工作 的推进 . 海 流标准化 的工作力度 , 出台 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 . 全面推动 了物 流标准 尔物流 以提升物 流服务质量 、 物流效率 为 目标 , 全面组织 实施服务标 化工作 的开展 . 有效 支撑 了制造业 、 商贸业等关 联产业 的又好 又快发 准体系 . 包括服务 国家标准 、 行业 标准 、 地方 标准和相关管 理规范 、 工 展。 作规范 等 ; 同时创建物流服务标准化管理新模式 . 实现标准化推进 、 服 21 编制 印发 了物流标准化有关发展规划 . 务品牌 培育 和企业核 心竞争力 “ 三结合” .取得了积极 的行业示范效 2 0 年 国家标准委 、 05 国家发 展改革委 、 商务 部、 铁道 部 、 交通 部 、 应 。 民航 总局 、 国家质检总局 、 国家统计局等八个部 委联 合发布 了《 国物 全 此外. 各省 市相关主管部 门在 国家标准 委的指导下 . 在争取承担 流标准 2 0 年 一 0 0 0 5 2 1 年发展规划》 。该规划 确立了物流标准 体系 . 国家级 的物流标 准化试 点任务外 . 明 积极开 展省市物流标准化 的试点示 确提 出了“ 十五” 末期 和“ 十一五 ” 时期我 国物流业 发展急需制 修订 的 范工作 。 3 2项 国家标准。 0 2 组建 了一批物流有关 的技术委员会 . 4 21年, 0 1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中 完善物 目 . 前 国家标 准委会共组建 了 4 与物流直接相关 的专业标准化 个 流标准化体 系 . 开展物 流标准化试 点工作并逐步推 广 . 国家标 准委会 技术 委员会 , 包括 全国物流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 、 国物 流信 息管理标 全 同有关部 门制定 物流标 准专 项规划 ” 的要求 . 国家标 准委会 同国家发 准化技术 委员会 、 国物流仓储设 备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 国 国际货 全 全 展 改革委 、 科技部 、 工信部 、 交通运 输部等 1 部委 , 0 组织全 国物 流标委 运代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其 中. 国物流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又根据 全 会 、 国服务标 委会等 4个 专业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完 成了《 国物流 专业领域 发展 的需要 . 全 全 相继成立 了物流作业分 技术委员会 、 盘分技 托 标 准专项规划》的编制 ,提出了近 3 年急需制定 的 l 个物流 重点领 术委员会 、 三方物流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 3 第 物流管 理分技术委员会 、 冷 域 、3 项标准 国家项 目 该专项规划结合新 的发 展形 势 , 全 国物 链 物流分技术委 员会 、仓储技术 与管理分 技术委员会 等六 个分标委 17 对《 流标准 2 0 年一 0 0 0 5 2 1 年发展规划》 进行 了补充和完善。这两部规划的 会 这些专业 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 和分技术委员会 的组建对于加快物流 实施 . 有效地促进了物流业 的规范性 运行 和全面健康发展 。 业具体领 域标准制修 订力度 . 动物流标准有 效实施 , 而对支撑物 推 进 22 完成 了一批重要物流标准制修订 . 流业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 围绕物 流重 点领域 . 国先后 出台了 62 我 0 项物流业标 准 . 涉及 物 目前我 国物流标准化在 国家物流联席机 制的框 架下 . 由国家标准 流技 术、 物流信息、 物流服务、 道路 运输 、 货运 代理、 仓储 、 粮食物 流、 冷 委 主抓 、 部委协调 、 各 专业技术委 员会技术归 口的 良性工作 体系 已经 链物 流、 医药物 流、 汽车和零部 ( ) 配 件物 流、 应急物流等多方面 。 有效运转 . 对整个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0 年 ,物流术语》 《 05 《 、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 国家标准实施 以 25 组织开展 了物流标准化科研 等 . 来 , 于规 范物流市场 . 高物流 服务质量发 挥 了积极作用 . 对 提 为地 方政 国家加大 了标准化科研工作力度 . 物流标准化公 益性科 研工作取 府落 实相 关产业政策提供 了依 据 , 生了 良好的社会效果 : 0 年一 得突破 。 冷链物流等重点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 电物流等 产 2 6 0 《 、家 2 1 年 ,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 》 《 00 《 、 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 范》 等数 重点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 究》 《 、煤炭 、 粮食 、 原矿等 重要 大宗资源 十项 国家标 准颁布 实施 。 此外 . 物流信息标准研制工作取得 新的进 展 . 性产 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等多个涉及冷链 等重点物流领域 的项 基 于互联 网技术 的物流领域 电子数据交换报 文标准 、 物流公共信 息平 目 获得 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 . 取得 了良好成果 。 十一五 ” 间, “ 期 台开发指南 系列标 准制订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过标 准的手段来 规范 我 国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取得 了显著 的成果 , 后发布实施 了一批重 通 先 物流行业 的发展 , 取得 了积极的成效 . 中,物流企业分 类与评估指 要 的物流业国家标准 . 其 《 较好地解决 了物流标准化工作 推进过程 中基础 标》 国家标准 的实施就是一个成功 的案例 。 长期 以来 , 国物流企 业 良 和通 用标准 的缺失 问题 . 我 较好 地实现 了“ 从没 有标 准到有 标准 ” 的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国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年月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物流业增加值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年的,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年的万人增长到年的万人,年均增长。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发展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外部环境A、比较优势1、经济发展基础雄2、区位交通优势良好3、产业需求基础扎实厚B、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基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3、物流市场与物流企业逐渐成长C、制约因素1、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形成2、物流产业发展层次偏低3、物流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通常基础——区位优势(正逐渐丧失、东方大港“被”争抢)——交通条件(变普通优势)——产业优势(能否支撑起一个产业)——资源优势(建物流园区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比较优势(可发挥)——整合集成优势(区位优势正强化)——先发优势(发展高端物流)——政策优势(思想认识到位,政府扶持发展有力)——物流企业集聚优势对十二五对物流业“机遇与挑战”的解读GPG 增速减缓(稳定在7%左右)—物流业的增加值会降下来中国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换——2015 年是个转折点,服务经济会逐渐超过工业经济节能减排(硬性目标)——综合运输体系会提前建立——铁路会加速——公里运输要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加快启动内河航运工程(海河联运)——运输的组织方式、运输工具会加大研究和创新对十二五“机遇与挑战”的解读“产业升级”需要物流业做什么—当前中国工商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核心是对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整合,而产业链整合的灵魂是供应链整合与协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减轻社会经济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的压力。

“产业转移“对物流业有什么影响产业集聚和转移带来大宗商品、原材料流量和流向变化。

钢铁、汽车、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集聚,与之相匹配的物流平台将发生转移,形成新的“物流带”。

消费拉动力度加大——流通领域的集中度提高,自建物流成为一种风潮——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快递物流的飞速发展——农村物流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冷链物流会快速发展产业经济区域的重新划分——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一批新的产业带的形成各行各业(特别是实体产业)对物流业的高度关注—工商企业驳离出一批物流企业——专业物流发展很快(物流外包与物流一体化运作成为必然)物流业怎样借力“走出去”战略—工商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配套的物流服务网络。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数据处理平台 提供系统数据级的技术支持,包括: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EDI数据交换系统等。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综合数据管理系统(IDS):提供对整个信息平台的综合数据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包括: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安全管理 数据库管理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6、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由于具有全球性、实时性、全天候、连续、快速、高精度等特点,在物流运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概念(3)物流信息化要素 构成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元素。主要包括信息化政策法规、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信息资源、信息化物流装备和物流信息化人才等。
一、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应用系统层
电子采购系统
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物流信息平台可实行会员制,会员制可以享受周到的服务:如分个人会员、企业会员,企业会员又分为免费会员、收费会员.收费会员又分为一般会员、黄金会员。 它的主要功能可分为面向企业界和面向非会员企业用户两个相互关联的区域。针对会员企业的服务有:◇ 提供快捷、实时的行业新闻、行业动态、行业科技发展信息及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 为会员企业提供形象展示广告、物流服务的详细介绍;◇ 为企业在平台上发布招商引资信息、项目招标投标等;◇为会员企业的供需信息进行交易的搜索、撮合和自助式采购。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十三五”以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决策部署,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经国家同意,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形势(一)发展基础。

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高。

“十三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超过30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5.6%。

公路、铁路、内河、民航、管道运营里程以及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均居世界前列,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达到2000个左右。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7%,较2015年下降1.3个百分点。

物流资源整合提质增速。

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物流要素与服务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20年业务收入较2015年增长超过30%。

航运企业加快重组,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民航货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物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物流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中西部地区物流规模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运输结构加快调整,铁路货运量占比稳步提升,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0%。

仓储结构逐步优化,高端标准仓库、智能立体仓库快速发展。

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即时配送等发展步伐加快,有力支撑和引领消费结构升级。

科技赋能促进创新发展。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货运、数字仓库、无接触配送等“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9.30•【文号】发改经贸[2013]1949号•【施行日期】2013.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3]19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铁路主管部门、民航地区管理局、邮政管理局、质量监督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工作,制定并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国家标准委2013年9月30日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物流园区是物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为了实现物流运作的共同化,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要求,集中建设并由统一主体管理,为众多企业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产业集聚区。

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优势,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提高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化

探讨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化

探讨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化摘要:物流建设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因为传统的单一功能的仓库建设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功能多样化、差异化和形成不同功能性质的新的建筑类型。

目前新型物流建筑的设计,尚缺乏具有专门针对性的建筑设计的通用规范,使设计、建设、管理及审批部门的工作遇到困难。

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建筑设计规范;物流功能前言物流建筑作为一个新的分类正引起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介绍“物流”的起源、命名由来,阐述“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发展趋势。

1物流及物流建筑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的基本概念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都称之为物流。

而物流技术通常服务于物流,指的是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物流技术概括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

物流软技术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配送技术等。

物流建筑通常指的是物流技术中的硬技术,物流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分析传统行业的物流:传统的物流形式较为单一,表现为存储型的仓库,完成的主要功能为存储,而近代的物流向着流通型、自动化的趋势发展。

现代的物流已体现了服务多样化的特点,打破了存储型“仓库”的概念界限,现代物流建筑要完成检验、称量、装卸、搬运、存储、处理等多项功能。

因此,现代物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流程和运作上的特点,从物流的工艺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实际特性的物流建筑。

(1)随着现代物流发展,大量功能多样化的新型物流建筑涌现,而目前还缺乏对应新型物流建筑设计的专用规范,仅在现有的通用建筑设计规范中,有一些相关传统仓库的消防、照明等方面的设计标准规定。

(完整word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

(完整word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国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年月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物流业增加值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年的,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年的万人增长到年的万人,年均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关于印发《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主管部门、铁路局、交通厅、民航局、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物流信息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进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精神,建立统一、科学、完整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物流业健康进展,国家标准委同进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编制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我国物流业和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动身,旨在紧密物流各相关产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的衔接,推动物流业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当前社会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解决物流标准治理分散、标准体系不统一,制修订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充分发挥物流各相关部门、行业、技术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地点和各部门、行业要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依照《规划》中确定的要紧任务和重点项目,依照本地点、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主动将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纳入《规划》提出的物流标准体系。

二、《规划》所列的制修订标准项目将在2010年之前分时期实施,逐步完成。

各地、各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确定的项目、进度,组织力量,具体落实。

三、2005年—2010年安排物流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时,以《规划》为要紧依据,并可依照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贯彻实施《规划》要注重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

国家标准委托付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治理标委会负责联系有关部门、行业和技术委员会,落实《规划》所列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打算,以及建立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

标准项目的制修订由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技术归口,难以落实对口标委会的,由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治理标委会负责技术归口。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划》,请各相关部门、地点给予大力支持。

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国家标准委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联系。

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印章) 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印章)商务部(印章) 铁道部(印章)交通部(印章)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章)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印章) 国家统计局(印章)二〇〇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前言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优化与整合物流活动全过程,实现其科学化、系统化,获得最大效率与效益的复合性产业。

我国物流业正在从传统运作方式向现代运作方式过渡。

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迅速进展,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建设滞后、工作分散,物流标准总体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现代物流业的高度综合性决定了标准化和信息化是产业进展的重要基础。

对物流标准化进行总体研究,建立科学的物流标准体系,制定物流标准中长期进展规划,指导物流标准化工作有打算、有重点、协调性地进行,已成为加快推进我国现代物流进展的迫切需求。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不仅受到物流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也得到国务院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进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2003年12月,全国政协在向中办和国办报送的《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再次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建议加强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国务院领导专门批示有关部门进行研究;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展的意见》,将物流标准化列为国家扶持和进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性工作,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订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治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体系。

针对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需要,2003年下半年,国家标准委确定研制我国物流标准进展规划,核心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标准体系,研制工作托付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全国物流信息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课题组进行。

2004年1月,国家标准委发出《关于下达物流标准研究课题的通知》,将研究编制物流标准体系表列入国家标准委2003年标准化研究项目。

参加物流标准体系课题组的单位有: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治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治理学院。

从2003年底开始,物流标准体系课题组在体系表框架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分类调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困难细致的工作,先后召开了6次有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技术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界代表参加,总计近300人次的理论研讨会,形成了课题报告初稿。

2004年6月,国家标准委就“物流标准体系”正式向各有关部门、行业发函征求意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以及邮政、机械、包装等行业组织和军队有关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许多带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综合各方面意见,课题组对物流标准体系作了进一步修改和调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标准体系表”与“物流标准进展规划”。

《规划》以“物流标准体系表”为中心,提出了我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要紧措施和具体标准项目,对今后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能够作为各部门、行业编制物流标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打算的要紧依据,也是逐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的重要依据。

物流标准进展规划按照各相关产业的特点,对所列标准项目提出了制修订规划项目表、进度表,在实施过程中,各行业可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二〇〇五年三月目录1 编制讲明 131.1 编制目的 131.2 编制原则 131.3 编制依据 142 我国物流标准现状与面临的要紧问题 15 2.1 物流标准工作概述 152.2 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152.3 物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要紧问题 163 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进展规划 17 3.1 指导思想 173.2 要紧目标 173.3 要紧任务和重点项目 173.4 项目实施时刻 183.5 要紧措施 184 物流标准体系表 204.1物流标准体系表适用范围 204.2物流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204.3其他讲明 204.4物流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225 物流标准规划项目表 235.1 修订标准项目 23 (一)物流通用基础标准 23 (二)物流技术标准 23 (三)物流信息标准 23 (四)物流治理标准 235.2 制订标准项目 24 (一)物流通用基础标准 24 (二)物流技术标准 24A.物流设备、设施 24a.物流设施设备基础标准 24b.专业物流设施标准 24c.物流设备标准 24B.物流技术方法 25a.技术方法通用标准 25b.综合技术方法标准 25c.物流环节技术方法标准 25d.物流增值业务作业标准 25e.特定产品物流作业规范 25 (三)物流信息标准 25A.物流信息基础标准 25B.物流信息技术标准 25a.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25b.物流信息采集标准 26c.物流信息数据元与交换标准 26d.物流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标准 27 C.物流信息治理标准 27(四)物流治理标准 27A.物流治理基础标准 27B.物流安全标准 27a.物流安全基础标准 27b.物流设施设备-安全标准 27c.物流作业安全标准 28d.人员安全标准 28e.危险品/专门物资安全标准 28C.物流环保标准 28a.物流环保基础标准 28b.物流差不多业务环保标准 28c.物流专门业务环保标准 29d.废弃物物流环保标准 29D.物流统计标准 29a.物流统计基础标准 29b.物流产业规模统计标准 29c.物流业务活动统计标准 29d.物流业从业人员统计标准 29e.财务状况统计标准 29f.安全与环保统计标准 29E.物流绩效评估标准 29a.绩效评估基础标准 29b.成本评估标准 29c.风险评估标准 30d.效率与服务评估标准 30 (五)物流服务标准 30A.物流服务基础标准 30B.综合物流服务标准 30a.第三方物流服务标准 30b.国际货运代理服务标准 30c.物流咨询服务标准 30C.物流环节服务标准 30a.公路货运服务标准 30b.水路货运服务标准 30c.铁路货运服务标准 31d.航空货运服务标准 31e.管道运输服务标准 31f.储运包装服务标准 31g.多式联运服务标准 31h.商品配送服务标准 31i.仓储(公共仓库)服务标准 31 j.流通加工服务标准 31D.物流信息服务标准 31E.专业物流服务标准 32a.搬家服务标准 32b.包裹快递服务标准 32c.烟草物流服务标准 32d.医药物流服务标准 32e.食品物流服务标准 32f.农产品物流服务标准 32g.危险品物流服务标准 32h.国际快递服务标准 32i.展品物流服务标准 326 物流标准规划进度表 336.1 修订标准进度表 33近期(2005-2006) 33中期(2007-2008) 33远期(2009-2010) 336.2 制订标准进度表 34近期(2005-2006) 34中期(2007-2008) 36远期(2009-2010) 381 编制讲明1.1编制目的本《规划》以“物流标准体系表”为核心,达到下列目标:——解决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总体水平不高、严峻老化问题;——加强物流标准的统一性、关联度,促进物流标准化的协调进展;——促进我国物流与国际物流接轨,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为各产业物流的创新进展提供技术、治理与服务规范;——指导各类企业实现自身的科学和规范治理;——为国家统计数据的采集和政府部门对物流行业的治理提供依据。

1.2编制原则1.2.1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系统地表示物流各系统、行业、技术领域的内在有机联系,全面涵盖相关各行业、专业、技术领域。

1.2.2以现代物流为特征——体现物流整体化运作规律和供应链治理理念,摈弃独立、分段、自成体系的传统运作方式,少量原传统作业标准予以修订。

1.2.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体现物流市场对物流技术、服务、治理、信息的实际需求。

1.2.4有用性、可操作性——能够表明物流标准化的进展趋势与重点,指导各部门、行业的具体工作,不改变现行标准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行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