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1、柏拉图认为美是相对的、柏拉图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人们不能把一个事物孤立的拿出来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

2、在柏拉图哲学当中明细提出将宇宙间的原则及道理都要看成一致普遍性,不仅仅将理念世界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还一一的描述出当时的希腊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人们接受哲学观点后,将误解点明。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4、柏拉图哲学中分别将理念及事物区分,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柏拉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区别,哲学方面主要分成一为批判,二为两重,三为回忆。

柏拉图的着作:1、《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着对话二十五篇。

他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

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2、《智者》:柏拉图最深刻的对话录之一。

该书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

该书是一篇对话体哲学着作,它反映了晚期柏拉图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会饮篇》:柏拉图式爱情的源头。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着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

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古希腊三贤的师承关系

古希腊三贤的师承关系

不要专注于
对身外之物的追求, 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 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 真正的人 。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 “雅典人啊! 我尊敬你们, 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
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 ,,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
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
想着人身和财产, 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 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
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
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
出身贫寒, 但崇尚知识, 多方求学, 逐渐成为具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 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 “善” 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 这些思想对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孔子与柏拉图对于“道德教育”都是很推崇的,他们都认为 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要重视对道德的教育。
他的其他早、 中期的
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 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此外, 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
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但一 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 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苏格拉底和他的哲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录》解读》

《苏格拉底和他的哲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录》解读》

《苏格拉底和他的哲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录》解读》1. 引言1.1 概述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思辨方法和对德行与智慧关系的探索而闻名。

而他的学生柏拉图则通过《对话录》这部文献为后世保存下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解读《对话录》中所体现出来的观点。

首先,我们将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他背后环境的初步了解。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他思辩哲学和问答方法,并阐述德行与智慧之间的关联。

接下来,我们会简要介绍柏拉图的《对话录》,包括作者和内容概述,并着重分析其中对苏格拉底形象的塑造。

最后,在阐述柏拉图如何发展了苏格拉底思想观点、《对话录》如何反映了柏拉图对理念世界和真知识追求的同时,我们还将讨论这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话录》的解读,深入了解他们对古代哲学产生的影响。

我们将探索柏拉图如何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对话录》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主题,展示这些思想如何在古希腊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我们还会讨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并探讨个人如何运用他们的思想以提升自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从中汲取灵感,以拓宽自己对于德行、智慧和真知识追求等方面认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能够反思古希腊时代哲学与现代社会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和相互借鉴之处。

2.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2.1 苏格拉底的生平背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至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出生在雅典,父亲是雕塑家,母亲是助产妇。

虽然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作品,但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其他人的记录,我们能够了解到关于他的许多内容。

2.2 思辨哲学与问答方法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思辩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导师。

他出生于公元前469年,常常通过提问学生来发现、分析和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陷,他被认为是欧洲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崇尚真理和智慧,鄙视虚伪和无知。

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代哲学家影响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弟子柏拉图(Plato)。

柏拉图出生在公元前428或427年,是苏格拉底的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他也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认为,人的生命最高的目的是寻求智慧,建立一种理想国家,最终实现社会正义。

他通过创造对话和对比来表达思想,曾经写作了很多对话来探讨道德、政治、自然和神秘主题。

他也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三位巨匠之一(另外两位是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也被称为柏拉图主义,它在欧洲哲学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承。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起构建了古代希腊哲学的思想体系,他们的思想与思考一直影响着文化、科学、政治和社会生命的方方面面。

今天,他们的思想仍然在当代哲学领域受到广泛研究和探讨,因为它们为认识世界和我们自己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工具。

苏格拉底思想的核心是探索生命的真谛。

他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权力、财富或享乐,而是在于发现自己独特的真正性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对世界和他们自己的存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以建立一个更完美、更公正、更美好的世界。

他的哲学方法是通过对话和提问,让人们思考和澄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找出自己的成长和改善的方向。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塑性和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问,就能充分发掘出来。

他的探索和思考,启示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精神也成为了道德和人类尊严的象征。

柏拉图思想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和社会。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错误和丑恶源于人类个人和群体的自私和无知,并将这种自私和无知比喻为人类的囚禁。

他认为只有通过合理和公正的法律来控制人类的欲望,并通过智慧和正义来包容和调节人类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正义和公正。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让· 布丹的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 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主权是指对 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 等的权力。 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的性质。
第四章 17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 思想
胡果· 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 1583—1645)
荷兰人,近代西方资 产阶级思想先驱,国 际法学创始人。其名 著《战争与和平的权 利》(1625年)不仅 是重要的国际法著作, 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 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 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 开创性著作。

阿奎那对政体的分类
正义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 非正义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但丁· 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 , 1265—1321年)
.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 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 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 开端的历史人物。他 的文学名著《神曲》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 山之作,但他的政治 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 纪的范畴。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 人的双重本质:人是由肉体和灵魂同时构成的 ↓ • 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城——即社会,是一个有序的人的群体) ↓ • 双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爱”为基础 • 双城在现实生活中混在一起,只有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 分开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方法(统治术)
• 宁可做令人惧怕的君主而不是受人敬爱的君主
• 君王必须同时扮演狮子与狐狸的角色
• 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第一个关注统治术的思想家, 充分体现了他的目的/手段论,即“以目的说明手 段正确的政治无道德论”。但其本质是一个爱国 主义者。
Is it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the reverse? The answer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join them together, it is much safer for a prince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if he is to fail in one of the two┉ Nevertheless, the wise prince makes himself fear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he does not gain love, he escapes hatred; this he will always achieve if he refrains from the property of his citizens and his subjects and from their wome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62-63

古希腊三杰思想总结图

古希腊三杰思想总结图

古希腊三杰思想总结图古希腊三杰是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于西方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对人类思维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启示。

以下是对古希腊三杰思想的一些总结。

首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杰中最早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人定律”的概念。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需要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调查来发现真理,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中。

他强调人的精神成长与升华,主张通过对道德和伦理的思考来提高人的道德品质。

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是以对话和提问为中心的,通过质疑和批判来引导人们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找到真理。

苏格拉底的人定律思想为后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基础。

其次,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哲学思想。

柏拉图以“理念”为中心,认为真理存在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中。

他通过对比感官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差异来揭示真理的本质。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有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分别观念,即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和分类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二是超验观念,即真理的本质超越了感官世界的表面现象。

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对于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存在于事物的本质之中,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取真理。

他提出了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一系列的哲学理论,并建立了自己的思辨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逻辑学成为了后来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总结来说,古希腊三杰的思想都与人类自身的思考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苏格拉底提出了思考和调查的重要性,柏拉图以理念为中心,揭示了真理的本质,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来发现真理。

他们的思想方法各有特色,但都强调人的思考和发现真理的能力。

古希腊三杰的思想及其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深远的,为人类思维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剖析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剖析

格:如果他们一辈子头颈被限制了不能转动,他们 又怎样能看到别的什么呢? 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 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 格:当然不能。
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
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
格:必定如此。 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 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 动的阴影发出的吗?
影像
可知世界
本原
意见(经验事物) 科学知识对象
想象
相信
推理
理智直观
2、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说明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对理念洞 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 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把火, 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 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 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

中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拉底鲁》、《泰阿泰德》、《巴门尼德》、《 斐多》、《斐德罗》、《国家》卷二至卷十、《会 饮》 晚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里底亚》、《法律》、《斐莱布》、《政治家 》、《智者》和《蒂迈欧》
不成文学说(unwritten works)
著作译著
活呢?
格:我想,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的。
苏: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中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你认为会 怎么样呢?他由于突然地离开阳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不 会因黑暗而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吗? 格:一定是这样的。
苏:这时他的视力还很模糊,还没来得及习惯于黑暗——
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会是很短的。如果有人趁这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的对话篇章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的对话篇章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的对话篇章概述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是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位人物。

他们的对话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并探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的对话篇章。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1.知识与无知苏格拉底对自己并没有展示出过多知识,相反,他坚信人们内心都存在着无知。

他认为真正智慧的人是那些能意识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并且努力寻求真理。

2.慎独和审问苏格拉底强调个体内省、自我反省以及批判性思维。

他鼓励人们质疑传统观点,审视自己的信念,并通过艰难而富有启发性的对话来揭示真理。

3.美德与道德苏格拉底相信人们的行为是受到他们对善和美善的追求的驱使。

他认为道德价值是可以被理性找出的,通过探索真理和反思自己来实现心智的净化。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的对话篇章在苏格拉底逝世后,他最杰出学生之一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框架。

1.《对话录》柏拉图写了许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国家》,《茶津铭文》等。

2.形而上学柏拉图从苏格拉底得到启发,提出了哲学中著名的“理念”概念。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其本质存在于理念境界中。

这种哲学观点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

3.政治哲学在《国家》一书中,柏拉图探讨了关于合理政治组织及个体与社会关系等问题。

他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和教育实现一个正义而有序的社会结构。

结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代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理性探索方法。

通过慎独、审问、对话以及追求真理和道德美善,他们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西方思想传统的基石。

正因如此,掌握并理解他们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西方文化与人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摘要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摘要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位,他对柏拉图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而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

苏格拉底的哲学上的观点有以下几点1.认识你自己这个观点是苏格拉底用神庙上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的,是建立在批判自然哲学和智者的基础上的。

苏格拉底一方面批判自然哲学家搞错了研究的对象,自然是神创造的,人不能力所不能及地研究自然现象,而且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还造成了众说纷纭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批判智者高扬个性,虽然他们也关注人与社会问题,但是对普遍理性是否定贬低态度,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地对人有真正认识,更违背了追求知识的哲学初衷。

他们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从人出发,但是把人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人,而不是从普遍意义上的人去研究;从人出发应该是要发现人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一个个主观意识。

所以,苏格拉底跟他们不一样的是:首先他认为哲学应该研究的对象是人自身,而且要认识到自己无知,因为是神谕的意思是真正的智慧是自知自己无知,只有自知无知而追求智慧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地位:这个宣言标志着苏格拉底摒弃感觉,高扬理性,划时代地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中的重大转折(从关注自然、主张感觉到关注人自身、主张理性)。

2.神学目的论苏格拉底在了解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推动安排万物后,认为没有说清楚是怎么安排万物的。

他认为,既然是安排那就是有目的的,就像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模样,一定是神的精心安排。

神把灵魂赋予人,并且把自然安排成为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人则是以认识神为最终目的。

3.德性(美德)即知识前面所说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身,其实就是认识自己内在的心灵的原则,这个内在的原则就是“德性”。

德性原指一事物之所以为它自身的本性,对人而言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又:“善”是万物的内在目的和原因,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所以在人的身上,善等同于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人都潜在的拥有的,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够发现认识的,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认识和实现,成为人的“善”。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

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

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

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

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研究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研究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领域中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留下了众多的哲学著述,为后世的哲学思想启迪了无数人。

本文将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入手,探讨他们的学说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领域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是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考者。

他的思想和哲学教义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坚信通过对话和讨论来探求真理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方法。

苏格拉底同时也是柏拉图的导师,掌握了斯多亚学派的认知辩证法,并在其哲学中增加了某些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是基于三个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包括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真理的本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质疑和讨论来探究世界的本质,这种方法类似于现代科学的方法。

他也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世界。

苏格拉底用其思想向人们展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方式,同时强调了真理思考的重要性。

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许多人,为哲学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作家,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在哲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也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亚里士多德将其思想传递到了后世。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涉及伦理学、政治学、知识论、形而上学等领域。

柏拉图的哲学核心观点是关于“理念”的学说。

他认为真理和静态的目标不应该来自经验,而应该来自于人们心中对于思想、理念以及根本道德的理解和感受。

他强调了人的心灵及神秘的自我存在,并将其与现实中物质的世界进行了对比。

他认为我们应该通过移除我们的思想和感受的限制,以接近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思维精深,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哲学观念,这些观念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在哲学领域中吸引了众多的精英,并影响了数百年的哲学思想。

总结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对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哲学思想也被广泛地传播和应用。

第1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第1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商务印书馆,1983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吴飞译疏,华夏出
版社,2007 ❖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
本讲参考书目(研究著作)
❖ 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 帕帕斯 :《柏拉图与〈理想国〉》,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③正义是恶(bad),是愚蠢的表现,而不正义是善 (good),是明智的的表现;
苏格拉底的反驳:
❖ (a)正义者不想去超过同类(正义者),而想超过 异类(不正义者),不正义者却既想超过同类(不 正义者)又想超过异类(正义者);
❖ (b)聪明的人是好人,不会刻意去超过同类(聪明 的人),而会去超过异类(愚蠢),无知的人是坏 人,却既想超过同类(无知者)又想超过异类(聪 明者) ;
❖ 不正义的人总是生活得比正义的人要好
做不正义的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 正义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在彼 此交往的过程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 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 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 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 义的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法律立 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正 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所谓最好, 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惩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 罪而没法报复。 ( p. 46)
❖ 赵敦华: 《西方哲学经典讲演录》,第三、 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余纪元:《〈理想国〉的生与死
苏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69—前399年 )
❖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 泰然明净的化身。(马克思)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

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

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

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

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

“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

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小编分享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欢迎阅读!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很多哲学思想到现在依然适用。

柏拉图提出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希望对你有用!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简单总结柏拉图思想

简单总结柏拉图思想

简单总结柏拉图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他对哲学、政治、伦理等领域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由他的著作《理想国》和《饥饿者》等几部重要作品组成,他的思想被称为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主要关注三个核心问题: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他认为真理的发现只有通过深思熟虑和哲学讨论才能实现,反对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主张通过理性思考来寻求智慧。

他的哲学方法主要是对话的形式,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讨论,达到真理的认识。

在形而上学方面,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Forms)” 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副本,真正的存在是理念,它们是完美、不变、永恒的。

而世界上的事物只是对理念的模仿,是不完美的。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思考和观察事物的本质来了解理念的存在,达到智慧的境界。

在伦理学方面,柏拉图认为道德是智慧和正义的目标,而智慧和正义来自于对理念的认识。

他提出了“哲人王”思想,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理念的存在和真理,因此只有他们才能成为治理社会的合适人选。

他认为社会应该按照等级制度来组织,不同阶层的人负责不同的职责,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此外,柏拉图还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德行和智慧,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了解理念的存在,并达到真理的境界。

他提出了“智者王”的观念,认为哲学家和智者应该成为社会的领导者,通过他们的智慧来指导和管理社会。

总结来说,柏拉图的思想强调了理性思考、对话和哲学讨论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理的发现和智慧的追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目标,而这需要通过对理念的认识和深思熟虑来实现。

他的哲学体系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研究。

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和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教育和社会组织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小故事: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_爱智

小故事: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_爱智

小故事: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_爱智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其师徒间有几个比较著名的故事1.柏拉图的启示(恐为后人假借希腊贤哲之名杜撰)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的璀璨星空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无疑是两颗耀眼的巨星。

他们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记录得以流传下来。

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话和辩论来揭示真理。

他经常在雅典的街头与人们交谈,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在于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他常常以一种谦逊的态度指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智慧的探索者。

这种对无知的认识,成为了他哲学思考的起点。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有追求真理的动力。

苏格拉底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取决于他对善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行善。

反之,如果一个人作恶,那是因为他对善的认识不足。

这种观点将道德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还提出了“灵魂不朽”的观点。

他认为,灵魂是永恒的,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

灵魂在生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死后会继续存在。

这种观点为后来的哲学和宗教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建立了自己庞大而系统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核心是“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实体: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

可感世界是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它是不断变化和不完美的。

而理念世界则是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

例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各种具体的桌子,都是不完美的、变化的,但存在着一个完美的“桌子”的理念,所有现实中的桌子都是对这个理念的模仿和分有。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存在的,而可感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和表象。

他用“洞穴比喻”来解释这种关系。

想象有一群人被囚禁在一个洞穴中,他们只能看到洞穴后壁上的影子,却误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念如何派生事物 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 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 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
都是如此 。”
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
或某某理念。
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人们较量一下"评价
影像",他不会遭到笑话吗?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 趟,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个往上去的念头 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 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
格:他们一定会的。 苏:亲爱的格劳孔,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个比喻整个 儿地应用到前面讲过的事情上去,把地穴囚室比 喻成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成太阳的能力。如果
(一)理念论
“理念”(Idea, Form)源于苏格拉底关 于“是什么”的定义

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 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 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
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理念的多重含义





Plato: Complete Works,John M. Cooper,D. S. Hutchinson (Author, Editor)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杨绛译,辽宁人民出 版社,2000 《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译,华夏出版社, 2003 《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书馆,1982 《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
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
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 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既然你急于要听 我的解释。至于这一解释本身是不是对,这是只 有神知道的。
遗产,使得他的著作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怀特海
柏拉图的对话传统上分为三组,分别对应于假定 的写作顺序:


早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申辩》、《克力托》、《欧绪弗洛》 《卡尔德米》、《拉凯斯》、《吕西斯》、《小希 庇亚》 《欧绪德谟》、《高尔吉亚》、《普罗泰戈拉》 《大希庇亚》、《伊安》、《美涅克塞努》、《国 家篇》卷一 早期中期过渡:《美诺篇》
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然是虚 假,如今他由于被扭向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比较 地接近了实在,所见比较真实了,你认为他听了 这话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再有人把墙头上过去的每 一器物指给他看,并且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你 不认为,这时他会不知说什么是好,并且认为他
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
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 格:我看见了。
苏:接下来让我们想象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 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他材料制作 的假人和假兽。而这些过路人,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
有的不在说话。
格:你说的是一个奇特的比喻和一些奇特的囚徒。 苏:不,他们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你且说说看,你认 为这些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而外, 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或同伴们的什么呢?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 有太阳。 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 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 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 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 更高的荣耀”。
线喻
可见世界
影像
可知世界
本原
意见(经验事物) 科学知识对象
想象
相信
推理
理智直观
2、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说明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对理念洞 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 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把火, 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 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 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
柏拉图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两个世 界必须被区分开

是/在(being),永远不变 → 理性的对象 变,且永远不是“是/在” → 感觉的对象
前者是真正实在的世界,理念世界,是概念性知 识的对象 后者是相对现实性的世界,生成毁灭着的世界, 它是感觉能力的对象


理念是非物质的形式,不可能在空间或物质中出现, 只是自身纯粹存在。 一种理性主义知识论必须以非物质论的形而上学为前 提
格:如果他们一辈子头颈被限制了不能转动,他们 又怎样能看到别的什么呢? 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 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 格:当然不能。
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
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
格:必定如此。 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 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 动的阴影发出的吗?

中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拉底鲁》、《泰阿泰德》、《巴门尼德》、《 斐多》、《斐德罗》、《国家》卷二至卷十、《会 饮》 晚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里底亚》、《法律》、《斐莱布》、《政治家 》、《智者》和《蒂迈欧》
不成文学说(unwritten works)
著作译著
格 :噢,的确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见的。
苏:因此我认为,要他能在洞穴外面的高处看得 见东西,大概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首先 大概看阴影是最容易,其次要数看人和其他东西 在水中的倒影容易,再次是看东西本身;经过这些 之后他大概会觉得在夜里观察天象和天空本身, 看月光和星光,比白天看太阳和太阳光容易。
格:当然啰。
苏:这样一来,我认为,他大概终于就能直接观 看太阳本身,看见它的真相了,就可以不必通过 水中的倒影或影像,或任何其他媒介中显示出的 影像看它了,就可以在它本来的地方就其本身看 见其本相了。 格:这是一定的。
苏:接着他大概对此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造成四季交替和
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
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 格:显然,他大概会接着得出这样的结论。 苏:如果他回想自己当初的穴居、那个时候的智力水平, 以及禁锢中的伙伴们,你不认为,他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
迁,而替伙伴们遗憾吗?
格:确实会的。
苏:如果囚徒们之间曾有过某种选举,也有人在其中赢得
过尊荣,而那些敏于辨别而且最能记住过往影像的惯常次
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
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 亦同样。”
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
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
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 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活呢?
格:我想,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的。
苏: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中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你认为会 怎么样呢?他由于突然地离开阳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不 会因黑暗而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吗? 格:一定是这样的。
苏:这时他的视力还很模糊,还没来得及习惯于黑暗——
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会是很短的。如果有人趁这
如果有个囚徒获得自由,能转身看见投射出这些 影子的物体时,他才发现他以前认为实在的东西 只不过是真实物体的影像。 如果这个囚徒进而再走出洞穴,朝向日光,瞥见 太阳的话,那他会大为震惊,当他回到洞穴去告 诉其他人他所看见的东西,只能看到洞壁上移动 影子的其他囚徒却不相信他的话。这个比喻说明 了理念论的主要观点。
序,因而最能预言后面还有什么影像会跟上来的人还得到 过奖励,你认为这个既已解放了的人他会再热衷于这种奖 赏吗?对那些受到囚徒们尊重并成了他们领袖的人,他会 心怀嫉妒,和他们争夺那里的权力地位吗?或者,还是会 像荷马所说的那样,他宁愿活在人世上做一个穷人的奴隶, 受苦受难,也不愿和囚徒们有共同意见,再过他们那种生
导读类

《柏拉图与〈理想国〉》,(美)N.帕帕斯 著;朱清 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解读柏拉图—英汉对照》,安娜斯(Annas,J.) 著
,高峰枫 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一)理念论 (二)回忆说 (三)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四)政治哲学
格:更真实得多呀!
苏: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
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那些他能够看清而
且确实认为比人家所指示的实物还更清楚更实在
的影像的。不是吗?
格:会这样的。
苏 :再说,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 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 他中途退回去,他会觉得这样被强迫着走很痛苦, 并且感到恼火;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 前金星乱蹦金蛇乱串,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 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的。你不认为会这样吗?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目录
1. 柏拉图生平与著作
2. 柏拉图哲学 2.1.理念论 2.2 回忆说 2.3 对理念论的修正 2.4 政治哲学
柏拉图 Plato
一、柏拉图生平 出身雅典贵族,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 大约二十岁时,开始追随苏格拉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