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习目标:

1.识记:(1)心理健康的含义;(2)心理辅导的含义。

2.理解:(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3)心理评估。

3.掌握:(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心理辅导及其目标;(3)中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体系构造:

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一)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等。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研究者不同观点,归纳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我国教育者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对自己有信心;②对学校生活有兴趣;③喜欢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二、中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1.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①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②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③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

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多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此外,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等也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间歇强化。另外,研究者采用自我教导训练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作用,用以处理儿童冲动行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2. 学习困难综合征

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

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好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而患有学习困难综合征的学生,则没有上述多动症的表现,他们在个性发展上是健康的,不存在多动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这类患儿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也非常敏感和不安。当过度焦虑反应急性发作时,除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外,还伴有睡眠不安稳、做恶梦、说梦话、食欲不振以及心慌、气促、汗多、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4. 儿童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课或辍学现象。

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5. 儿童强迫行为

儿童强迫行为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又一表现。强迫现象在正常儿童的发育过程中也可以看到。研究发现7~8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正常儿童的强迫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主要表现包括:①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持续十几分钟。②强迫性计数。例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等。③强迫性自我检查。如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等。④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性行为。

儿童的强迫行为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只是机械地再三重复某些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扰时,患儿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一般智力水平较高,富于想象,性格内向,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1. 焦虑症

焦虑正式与客观威胁不想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症状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心慌意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焦虑症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

2. 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症状表现为:①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②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③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④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矫正抑郁症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