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上课教案
方山子传上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方山子传》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理解并分析方山子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方山子的品质和人生价值观;(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美德;(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坚持自我。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词汇的学习与理解;2. 分析方山子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3.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2. 深入剖析方山子的内心世界;3. 将文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入方式:讲述方山子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字词,理解文意。
3. 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分组讨论,分析方山子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4. 探究学习: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主题思想,领悟人生价值观。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方山子传》;3.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方山子传》的背诵情况,以及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美德的认同。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方山子的文献资料,加深对方山子的了解;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方山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选修教案设计)(合集5篇)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选修教案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方山子传》教学设计(选修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具体分工:第一大组(重点负责第一段并兼顾全文)第二大组(重点负责第二段并兼顾全文)第三大组(重点负责第三段并兼顾全文)第四大组(重点负责第四、五段并兼顾全文)各组同学准备内容:一、基础知识2、各同学挑出自己负责段落的:①重要、难的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其他对理解句意很关键的词)②重要、难虚词(18个重要虚词中涉及到的)③重要、难的句子(特殊句式或其它疑难句子)。
组长整理好准备在堂上讲解。
(可写在纸上投影出来或做成课件)3、组长收集整理其它组同学提出的自己负责段落中的疑难问题,并选代表在堂上解答这些问题。
二、本文思想内容及写作技巧1、每个同学针对课文思想内容或写作技巧至少设计一个问题。
每组最终选定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2、完成课后p29“思考.探究”题。
三、扩展加深1、复习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
《饮湖上初晴后雨》(湖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查找“隐士”(陶渊明、许由、伯夷、叔齐、介子推等)的相关资料。
3、查找“苏东坡”的相关资料。
教师补充:一、问题设计1、根据你搜集到的隐士资料,概括出他们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以“说东坡”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个片段,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可以是对他个人(如经历、性格、思想、爱好、品质)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他的某首(篇)诗、词、文、赋的写景、意象、情感、语言、风格等任一方面的看法。
二、补充资料尽管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
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
“隐逸文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他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
方山子传 教案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方山子传》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寓言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3)了解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方山子传》;(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兴趣;(3)学会对比分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方山子品质的赞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2)学会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弘扬传统美德;(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方山子传》全文;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寓言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3. 了解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古代词汇、句式的理解;2. 寓言手法在传记文学中的运用;3. 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方山子传》的背景及作者苏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技巧。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分析寓言手法在传记文学中的运用。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方山子的赞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6.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有品质、有道德的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方山子品质的认同和自己的道德修养。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方山子传》全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苏辙及其作品的介绍,古代传记文学的相关文章。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讲话致辞、报告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方山子传》全文。
2. 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对方山子的描写手法和特点。
3.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对方山子的生平背景进行了解和探究。
3. 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方山子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方山子坚定信仰、忠诚友谊的崇敬之情。
2. 培养学生对方山子面对困境时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的欣赏之情。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方山子传》全文。
2. 分析并评价作者对方山子的描写手法和特点。
3.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2 教学难点1. 对方山子生平背景的探究和理解。
2. 对文中对方山子形象深入剖析的能力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方山子的文章,激发学生对方山子的兴趣。
2. 简介方山子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对方山子产生探究的欲望。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标记。
3.3 合作探讨1. 分组让学生讨论对方山子的描写手法和特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文讲解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
2. 分析并评价作者对方山子的描写手法和特点。
3.5 课堂练习1. 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造句或写段练习。
2. 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评。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方山子传》。
(2)理解《方山子传》的文意,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品质和人生经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方山子传》。
(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方山子的忠诚、勇敢、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准确理解《方山子传》的文意,把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 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品质和人生经历。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 理解方山子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忠诚、勇敢、坚韧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方山子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古代传记文学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方山子传》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对方山子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方山子传》,理解文意。
2.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3.1 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如何评价方山子的品质和人生经历?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评价。
4. 案例分析4.1 教师选取方山子人生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
4.2 引导学生剖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如忠诚、勇敢、坚韧等。
5. 欣赏与借鉴5.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方山子传》的语言、表达技巧。
5.2 学生借鉴方山子的精神,谈谈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方山子的品质和人生经历。
6.2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方山子传》,写一篇读后感。
(完整版)《方山子传》教案
(完整版)《方山子传》教案方山子传苏轼教学目标:1、运用推断法,弄懂词意,疏通文句;2、学习文章通过言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3、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运用推断法,弄懂词意,疏通文句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推断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意思是“那风本没有雄和雌的差异,可人却有得志和不得志的区别。
”那么,假如人生“不遇”,生命该如何取向?方山子有一份答卷,而这份答卷深深地感动了大文豪苏轼。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份答卷。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字音:少sh ào 时著zhu ó帽见xi àn 于眉间阳y áng 狂傥t ǎng见之句读:(1)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3)方山子/怒马独出语气:(以第二段为例)(1)写和方山子意外相遇,所以总的语气应是惊喜。
(2)饱含惊喜的具体词句“呜呼!”——表惊讶;“何为而在此?”——读出不解之意,探询语气;“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读出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意,感到奇怪;“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读出不可思议,奇怪的语气。
2、整体感知掩卷而思,说说读出了那些内容。
3、齐读巩固三、疏通文意,质疑讨论1、疏通文意要求:边读边译,标出疑难2、互学互助,解决疑难要求:同座位讨论,解决部分疑难3、质疑讨论要求:(1)声音洪亮清晰,说清问题出处;(2)有意识地运用推断法,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字音推断法:犹见.于眉间同“现”,显现阳.狂垢污同“佯”,假装傥.见之同“倘”,或许,可能语境推断法:光、黄间.隐人“光”“黄”皆是地名,“间”表示不确定,译为“一带”;稍壮.uu..前面有“少时”,后面有“晚”,所以“壮”应表示年龄,译为“年纪渐渐大了”驰骋..当世前面有“折节读书”,后有“然终不遇”,所以“驰骋”应有“纵马奔跑”引译为“放开手脚,施展才华”余既.耸然异之。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方山子传》;(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方山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方山子传》;(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3)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方山子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方山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张;(3)人物描写方法及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方山子的生平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魅力;(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方山子的思想主张;(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传记文学作品。
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通过人物描写,分析方山子的性格特点。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和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方山子传》;2. 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方山子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期评价:结合整个学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方山子传》。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学习方山子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方山子传》。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发学生对《方山子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方山子传》。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2)分析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
(2)学生书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方山子传》的朗读和背诵。
2. 翻译并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朗读、背诵、翻译和写作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方山子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方山子传 教案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方山子传》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
能够理解方山子的形象特征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意,提高文本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通过方山子的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直、坚韧的品格。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方山子传》文意的理解和文本分析。
方山子形象的特征和所代表的价值观。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
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出方山子的形象和故事。
激发学生对《方山子传》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分组朗读《方山子传》,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3 文本分析: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征,探讨其性格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识别和解读文中的修辞手法。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背诵《方山子传》。
4.2 选择文中的一个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4.3 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方山子形象的感悟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学生对《方山子传》的背诵情况。
5.2 评价学生在文本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5.3 评价学生的作业,包括短文的质量和对方山子形象的理解深度。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
6.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方山子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6.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方山子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7.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拓展活动8.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方山子传》。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方山子的生平事迹,通过对方山子形象的分析,表现了作者对方山子坚贞不屈、淡泊名利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己政治失意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品质。
2.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领会作者通过对方山子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方山子传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文言实词、虚词,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方山子形象的理解,以及作者对方山子的赞美之情。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文言实词、虚词进行造句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方山子传2. 板书内容:方山子形象:坚贞不屈、淡泊名利作者写作意图:赞美方山子品质,表达自身政治失意感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方山子精神的理解。
2. 作业答案:方山子的形象特点是坚贞不屈、淡泊名利。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方山子的精神,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名利所动,追求内心的真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对方山子的形象分析,使学生对方山子的品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方山子传》教案
《方山子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一些关键词汇的意思。
(2)了解《方山子传》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3)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方山子的深厚情感,体会友谊的价值。
(2)学习方山子坚韧不拔、忠诚正直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方山子传》的文言文内容。
(2)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3)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
(2)对方山子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 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方山子传》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关键词汇。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 能够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3.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自主阅读其他文言文作品。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其他关于方山子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在不同作品中的形象特点。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方山子传》,使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思考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方山子传》,感受苏轼的文人风骨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尊敬先贤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方山子传》的内容,把握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
2. 苏轼的思想观念和文人风骨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苏轼的文人风骨。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方山子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苏轼的文人风骨。
3. 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苏轼文人风骨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方山子传》的内容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进行评估。
2.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通过课后阅读练习和课堂互动进行评估。
3. 学生对苏轼文人风骨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课后文章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方山子传》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和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第二课时:讲解课文,分析苏轼的文人风骨,小组讨论。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参与度是否高等。
方山子传教案6篇_教学资源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一):公司防汛应急预案范文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公司各种设施在夏季安全度汛,一、防汛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抢险救援队伍:公司所有人员有职责有义务参加抗洪抢险,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二、防汛组织程序在险情发生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机关各部门及中、西药车间负责人用心调配本部人员,配合进行抢险救援。
险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时,值班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三、汛期工程部防汛措施1、防汛器材放在门岗,放防汛器材,主要有编织袋、砂子、铁锹等;2、公司重点部位:公司所有厂房门口。
3、险情:(1)公司门口向内流水不及。
(2)排水管道堵塞,厂区内水位上升。
4、汛期到来之前,办公室人员应仔细巡查全厂重点部位(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2)检查污水井、排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3)检查配电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状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四、险情处理程序1、若厂内出现险情时,要迅速用沙袋堵住重点部位门口,保护公司财产。
2、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状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3、事件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由办公室向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作出汇报。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二):雨季防汛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保护职工的人生安全,确保在雨季汛期来临时,确保工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施工现场正常施工,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防汛文件精神,为此制定《四川航建富士康员工保障性住房(一期)第四标段工程项目部雨季防汛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四川航建富士康员工保障性住房(一期)第四标段工程项目部雨季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刘治副组长:晏兵组员:董磊、余恒、林晓春、王立忠、王中华四川航建富士康员工保障性住房(一期)第四标段工程项目部雨季防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在项目办公室。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方山子传》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1.1.2 分析《方山子传》的文体特点,如叙事、议论、描写等。
1.1.3 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方山子,少时,有志于天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方山子传》。
1.2.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拓展思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1.3.2 理解方山子的品质,如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1.2 分析《方山子传》的文风特点,如幽默、讽刺、赞美等。
2.1.3 解读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如“方山子,少时,有志于天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重点:理解《方山子传》的文体特点和苏轼的文学风格。
2.2.2 难点: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3.1.2 激发学生对《方山子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2.2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特点和苏轼的文学风格。
3.3 课堂讲解3.3.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如“方山子,少时,有志于天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
3.3.2 教师分析《方山子传》的文体特点,如叙事、议论、描写等。
3.4 拓展思考3.4.1 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方山子的品质对自己的启示。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苏轼》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掌握《方山子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方山子传》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的文人风骨和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方山子传》是苏轼为纪念其好友方山子而作的一篇传记,描绘了方山子的生平事迹和人格品质,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体会苏轼的文学风格。
2.3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人生价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方山子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情感。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总结苏轼的文学风格。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实践环节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或其他相关教材。
5.2 参考资料:关于苏轼和《方山子传》的相关论文、评论、解读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苏轼和《方山子传》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5.4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白板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苏轼的情感,感受文人风骨和爱国情怀。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最新7篇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最新7篇《方山子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
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教学难点: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自读法、分析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
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
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
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
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美女,在一边歌舞助兴。
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
有时,美女们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不敢找美女来陪酒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
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
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
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
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
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也有美好的东西。
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了,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从屋里出来怒火中烧。
两人只好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
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
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方山子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1.1.2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1.1.3 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魅力。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2.2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
1.2.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方山子坚守信仰、执着追求的敬佩之情。
1.3.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1.3.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方山子传》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创作的一篇传记,记述了方山子的一生。
方山子,名局部,号方山,明代著名儒家学者,被誉为“明朝第一儒”。
2.2 教学重点2.2.1 分析并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2.2 探讨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2.3 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2.3 教学难点2.3.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3.2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读作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1.2 提问:什么是传记?传记的作用是什么?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3.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3 合作探讨3.3.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方山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3.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4 课堂小结3.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4.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第四章:作业布置4.2 选取一篇古代传记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方山子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用意2、认识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二、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三、研读课文1、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明确:(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四)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4、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
二年级语文《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方山子传》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出示幻灯片)读下列三则文字,指出出处。
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二、读下列三则文字,指出出处。
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刘向《晏子春秋》)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晏子春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传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第一部纯文学的传记,而《史记· 游侠列传》又是第一部写侠客的传记。
宋人的人物传记突破了史传“史”的藩篱,更重视人物传记“文”的一面,重视传主“隐”的一面,这些传记让那个年代的江湖充满个性的光辉。
三、苏轼的《方山子传》共372个字,这样一个短章写得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一泻千里,不知所之。
在初高我们学习了苏轼大量的诗、词、文,《方山子传》是选修教材中的一篇选修,文浅意深,字面上没有大的障碍,下面我们就围绕下面四个问题结合文本阐述阅读体会。
讨论一:“有人说,方山子就是苏轼自己”,方山子形象寄寓了苏轼怎样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态度?◎亦侠亦儒亦道侠风道骨儒心◎使酒好剑轻财◎异:隐与侠◎豪纵盛气,文韬武略总之,执着而又超越追求心灵自由而又不逃避屈原:屈大侠司马迁:司马大侠李白:李大侠千古文人侠客梦讨论二:正史人物传记有一套固定的结构程式和布局章法:姓名籍贯世宗逐一叙其生平行事,是直线型结构,而《方山子传》结构上曲折跌宕,是破格变调之作,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对比映衬、虚实结合、结尾意蕴深远)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时空穿插错落◎笔法跳动,虚实盘转◎谨严而善变◎非凡的叙述才华,光鲜生动顺叙——倒叙直说——斜说横说——竖说实说——虚说顺说——逆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学生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学生了解传主的重要事迹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遭遇困难与挫折时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分析,学生了解传主的重要事迹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
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
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
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
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美女,在一边歌舞助兴。
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
有时,美女们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不敢找美女来陪酒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
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
两人讲来讲去,
越讲越泄气。
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
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
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也有美好的东西。
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了,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从屋里出来怒火中烧。
两人只好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
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
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
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月娥老家是河东人。
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
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同时,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这个陈慥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家世和人生经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
二、课内知识梳理
1.整体朗读,字词正音:
闾(lǘ)里折(zhé)节岐(qí)亭陈慥(cào)
矍(jué)然勋(xūn)阀阳狂垢(gòu)污傥(tǎng)
2.归纳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犹见于眉间:“见”通“现”。
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
(2)古今异义词: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像,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
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今义:男人的配偶。
(3)词类活用:
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4)特殊句式: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
鹊起于前:状语后置。
三、1.快速阅读全文,填写下表,了解传主的基本信息
我们经常说对古人信息的了解至少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姓名(包括字号等)、朝代、家庭背景、生平、著作,那么从苏轼的文章中,我们能了解方山子多少信息?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填写下表。
明确:
2.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
明确:异人
方山子到底异在何处?
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
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
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
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3.苏轼为何写这个异人?(引导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他和苏轼有没有共同的遭遇?)
对作者进行简单回顾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苏门占了三位。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明确:
共同遭遇: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4.面对挫折,苏轼又是选择怎样的人生?(联系你对苏轼的了解来说说)
明确: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地任职,都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功绩。
但是,他却在《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
”将自己一生的功业概括在他遭贬的三个地方。
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
黄州是他思想发生隶变之地,从此,他借助于佛老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最终集儒道择三家思想于一身,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旷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而这种思想境界,使他面对更险恶的被贬之地惠州、儋州,却能与民同甘共苦。
这才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是他留给后人精神上的最宝贵财富。
5.请概括比较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态度?
苏轼:不屈己志,坚持到底
方山子:不屈己志,归隐避世
6.苏轼和方山子,哪种人生更精彩?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选择哪种人生?(不拘泥于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7.总结:
永不言弃
也许我们曾经挥霍了大把青春,消磨了诗一样的岁月,但不必叹息,因为年轻,我们还有机会;但我们坚信,每一次伤痛都有其意义,也许执着无法改变结果,至少对得起自己渴望的心。
永不言弃是坚定信仰与执着进取最重要的观念,是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只有永不言弃,才能对得起生命的精彩。
四、随堂检测
1.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遇:不得志
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
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
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
解析: B.惊奇的样子;C.嗜酒;D.遗留下来的样式
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尊奉
B.稍壮,折节读书: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纵马奔跑
解析:D.“驰骋”施展才能
3.下列红色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②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余闻光、黄间多异
C. ①使从事于其间②使骑逐而射之
D. ①见方山子从两骑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解析: D使动用法(A.①交往②出名;B.①对……感到奇怪②与众不同的;C.①假使②让)
4.对加红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终不遇②余既耸然异之
③环堵萧然④此岂无得而然哉
A.①④不同,②③不同
B.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解析: B (①然而;②形容词词尾;③形容词词尾;④这样)
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
”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解析: 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6.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
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六、作业布置:课时作业《方山子传》(1-12)
附:板书设计
方山子传
方山子的异:
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
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
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
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