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fe9b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为《铁杵磨针》。
本文将针对这道作文题目进行解析和讨论,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和写作技巧。
首先,我们来仔细解读作文题目《铁杵磨针》。
这个题目从字面来看,是一个比喻,意思是通过刻苦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这个比喻的核心是“铁杵”和“磨针”,具体内容会有所发散,但总的来说,可以想象为一个人用铁杵不断磨制一根不锈钢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才能完成任务。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恰当地呈现出“铁杵磨针”的比喻?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供考生参考。
1. 确定中心思想:在进行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即要表达“铁杵磨针”这一比喻所代表的含义。
可以是坚持不懈的追求、勤奋努力的意义等等。
这个中心思想将贯穿整篇作文,需要在文章中得到体现和拓展。
2. 应用比喻修辞:在文章中,可以将“铁杵磨针”比喻为个人的成长历程,或者某个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等。
通过这个比喻,可以用生动的形象将抽象概念表达出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3. 具体细节描写:在描写“铁杵磨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通过描写铁杵和针的形象特征,以及磨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以让读者对比喻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共鸣。
4. 叙事结构:可以选择以叙事的方式来展开文章,例如描述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努力和困难。
通过叙事结构,可以将读者投入到具体的场景中,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引用名言典故:在阐述“铁杵磨针”的意义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名言或典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例如,引用孔子的“不懈努力”的故事,或者用苏东坡的诗歌来概括“铁杵磨针”的精神。
6. 结尾亮点: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要紧扣中心思想,用简练有力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总结一下“铁杵磨针”所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或者提出鼓励和激励读者坚持努力的号召。
通过以上的写作技巧和思路,考生可以灵活运用,将《铁杵磨针》的比喻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升华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407a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8.png)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一、引言2017年的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考生们在经历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后,终于到了高考的最后一战。
而语文作文作为高考的一大要素,承载着考生们多年的努力和积累。
本文将探讨关于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背景、内容和写作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二、题目背景2017年的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前进的力量”。
这一题目背景十分广泛,可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表达对于前进力量的理解和思考。
三、内容分析1. 政治方面政治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考生可以从政治改革、政府作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国家治理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2. 经济方面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支柱。
考生可以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创新等角度来探讨经济力量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3. 社会方面社会是人们生活的舞台,社会进步是社会力量前进的结果。
考生可以从社会变革、民众参与、社会公平等方面来阐述社会力量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4. 文化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考生可以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等角度来表达文化力量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四、写作技巧1. 立意明确在写作中,要明确自己对于前进力量的立意,以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方向和目标。
2. 合理构思在文章的结构上,可以采用四段论的结构,即引言、论证、对立论证、总结四部分。
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3. 多角度思考在论述时,要尽量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深入挖掘各个角度的意义和内涵。
4. 语言准确注意语言的表达准确性和准确性。
避免用词模糊,语句过分冗长,造成理解障碍。
五、结尾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技巧,希望考生能够在2017北京高考中写出一篇优秀的语文作文。
无论最后的得分如何,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努力发挥自己的写作潜力。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前进的力量”,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eace7225c52cc58bd6beb6.png)
全国卷I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
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7f8faa27284b73f342502b.png)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作者:赵善立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32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49 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字数不少于700字。
【命题解读】2017年北京卷从几幅照片的画面拍摄入手切入命题,看似寻常,却不简单。
在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同时,又在考查学生的想象和描写能力,考查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和自己对责任的思考,是一道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好题目。
1. 热点素材写这篇记叙文,要立足于当下的热点素材。
只有关注最新的科技热点才能合理地想象,设置三十二年后中国社会的生活状况。
当今社会,机器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3D 打印,5G 网络、海底超级高铁、无人驾驶汽车、VR 虚拟技术等这些高科技,在三十二年间将会获得飞跃性发展,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它们应该成为照片的底色和背景。
2. 名言素材写这篇记叙文,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在对照片画面形象描绘之后,可以运用引用法来升华主旨。
引用名言既能使文章有文采,又能使文章思想深刻。
可以引用这样的名言指出科技改变生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也可以引用这样的名言指出爱国心改变中国——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吴玉章说:“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 经典场景选择一些典型场面,会使文章充满场景感,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98c5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点击下载北京高考语文2017年真题及答案(word版)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b965f03add36a32d737581f0.png)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因时间的关系,现仅就看到的2017年几套高考作文题进行一下简要的点评,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大家批评。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1、纽带是能够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者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绩,你将选择怎么样的画面?请你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北京的高考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每年都有新的题型出现。
今年和去年的一大一小不同,是二选一,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
议论文是定题作文,这与几十年来高考一惯所要求的自拟题目相比,又是一创新,或说回归。
难度较自拟题目的下降了一些,同时也限制了一些高手的水平发挥。
从所给材料的内容来看,涉及范围较广,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及校园等都有,可切入点较多,与考生生活关联较紧。
对于首都的考生来说,这些内容并不陌生,易于考生的选择;同时视野大,起点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与见识,这是本题的优点。
所定题目是纽带,词义的内含比较丰富,容易让人联想,咋看之下,考生不会产生畏惧感。
此题通俗却新颖,简单又丰富,还是较为不错的。
只是难度低了一点(因为是首都,可以理解)。
可能好多考生会写得太大、太空了,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再看记叙文所给材料的内容,是一则想像材料,面对32年后的祖国国庆,你如何拍摄几幅作品,来显现这个民族所取得的成就。
仍是定题,重点是怎样的画面。
这个角度也比较新颖,能让考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却不易落入空泛。
总体上说,还是不错的。
至于在描写或记叙时,因为是国庆内容,所以,考生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入自己丰富的想像,引发无限的知识而去自由尽性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也可以随机而应用。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2a6c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e.png)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高考进行时,愿你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高考网为您提供的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
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
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
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
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
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
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doc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2d998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3.png)
2017 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 答案含分析 )本试卷共8 页, 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七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4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风俗活动。
人们往常在除夕这日,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一定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 r 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祥瑞,要言不烦(gāi),..深受人们喜欢。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准节气张贴的春联,而春联还有其余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春联的撰写,常常着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特别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 / 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春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此中不乏艺术精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2分)...A.秋稔(r ěn)冬祥.B.楹(yíng)联.C.要言不烦(gāi ).D.镌刻.意蕴.齿颊留香..撰写.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以下语句,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色洋洋C.春回鞭炮声声D.春来细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挨次填入词语,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以下对于“春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经常与书法艺术相联合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世界上热门问题许多,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可以,外面武.......精选文档力干涉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独一出路。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https://img.taocdn.com/s3/m/0b001b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8.png)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49 年,秋高气爽,我带着相机,行走在这片繁荣昌盛的土地上,为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拍照。
我首先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曾经,这里贫困落后,交通不便,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
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崭新的小洋楼,白墙红瓦,错落有致。
村子中央是一个宽敞的广场,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广场旁边是一座现代化的学校,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我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充满希望的画面。
走进学校,我看到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孩子们通过虚拟技术与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
教室里不再是单调的黑板和粉笔,而是智能的电子白板和 3D 打印机。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信,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我用相机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这是教育普及和科技进步的见证。
离开小山村,我来到了繁华的都市。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智能交通系统有序运行。
无人驾驶的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天空中不时有飞行汽车穿梭而过。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空气清新宜人。
我站在城市的最高点,俯瞰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
来到一家科技公司,我看到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他们研发的新型芯片即将投入生产,这将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实验室里,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闪烁着光芒,科研人员们专注而执着的神情让我深受感动。
我拍下了他们工作的场景,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海边。
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远处,一艘艘巨大的货轮满载着货物驶向远方,那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纽带。
海边的沙滩上,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孩子们在沙滩上堆砌着梦想的城堡。
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203e2127d3240c8447ef9f.png)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
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意思是“刚刚”B.告罄.:“罄”读作qìng意思是“尽”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意思是“路”D.憨态可掬.:“掬”读作jū意思是“令人喜爱”【答案】1.A2.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杨洋解析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
![杨洋解析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46622fa76e58fafab003f5.png)
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杨洋杨洋: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同学。
我们今天跟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2017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太激动了,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时间就拿到了这个题,我估计在听我们这个直播课的同学一部分是今年可能刚刚结束的考生,准备通过这个课看看写的角度是否正确。
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是准备今年的高考,然后看看最新的高考命题的趋势、情况。
所以我们希望下面讲解的内容虽然说时间不长,不到一个小时,能从两个方面都给各位同学一些收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人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你怎么看?今天最早拿到这个题目有点超乎想象,在高考结束前10分钟,当时我正好在网易直播间里面。
题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说有没有做今年高考题目的一些预测,我就谈了几个预测的角度,当时讲的时候内心非常的忐忑,因为主持人问你有没有什么预测内容的时候,我想万一说了以后结果题一拿到直播间里面发现讲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对的,这就是打脸的感觉了。
但是如果说要不讲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办法,最后谈了几个我自己在过去的两到三个月里面对于高考真题比较关注的角度。
事实上我是把一月份到六月份《人民日报》上时评的文章都做了系统分析,我们清楚每年高考的命题和实事的关联非常清晰。
我们相信在这些媒体里,我们看到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比较中正、比较理性的评价,也可以看到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怎样的非常重要的事件。
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之议论文分析及例文《说纽带》(38张PPT》
![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之议论文分析及例文《说纽带》(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16501831126edb6f1a104d.png)
【题目分析】 “说纽带”,这一题目,可以考虑将“纽带”这一抽象概念作为自己 谈论对象,这要求考生具有极强的抽象能力和深入分析能力。也可具体 谈论某一社会、历史、文化领域的“纽带”,这需要考生对某一领域有 着全面的了解。 一般可考虑从“纽带”这一概念的本质、原因、方法、影响入手去思 考,例如: 一、从本质上看,可参考论点: 1、“纽带”表面上似乎只是人或事的中介环节,但实质上恰恰是 这些中介环节建构了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 2、“纽带”从空间上看是政治、经济、文化凝聚力的汇集点,从 时间上看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点。 3、“纽带”不仅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诉求,更是建构和谐世界的 基础和前提。
说纽带
现如今,时代发展飞速,新发现层出不穷,新创意无处不在。高 速运转的社会,犹如一个飞轮,巨大的离心力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渐 疏远。而在这时,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纽带的重要意义。 纽带是什么?是一种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它让我们不再是一个人 孤零零的单打独斗,让人历史处于困厄之中也能有承担的勇气和坚毅的 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份家书化作纽带,承载着无尽的 担忧与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化作纽带,承载 着满心的牵挂与祝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杯浊酒化作纽带 ,承载着不尽的眷恋与不舍。这些纽带,承载着爱,让亲人远隔千里, 依然能相互触碰到心灵最柔于热点素材。这道考题特别是提示语也在倡 导考生选择最新的时事热点进行议论。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经济全球 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写以“一带一路”“习特会”“中国企业走出去 ”“5G网络”“共享单车”“马云拜会特朗普”等为纽带,促进中国发 展;文化发展以“传统技艺”“工匠精神”“孔子学院”等为纽带;校 园和谐可以写以“理解”“家校共建”“换位思考”“包容互助”等为 纽带;社会安宁也可以写以“关爱”“信任”“平等”“诚信”“责任 ”等为纽带;历史的传承更可以写以“中国故事”“诗词大会”“雄安 新区”等为纽带;但不要就“事”论“事”,要始终把“人”的发展作 为作文立意的落脚点。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ee7459be1e650e53ea9903.png)
天津卷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 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 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 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 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 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 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 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 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 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 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 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 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 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 “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 “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对于“我”的构思 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 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 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 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江苏卷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 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 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浙江卷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 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 作。
高考2017作文北京卷解析及范文
![高考2017作文北京卷解析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145aef0c22590102029d44.png)
高考2017作文北京卷解析及范文导读:本文高考2017作文北京卷解析及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高考资讯请关注高考网。
高考2017作文北京卷解析及范文作文题:说纽带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名师表示,“说纽带”的议论文实际上是谈人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考生应当抓住纽带指向的“联系”这一关键点,找准一个主题切入论述。
考生可以分层次整理自己的论述过程,按照分论点逐一展开,从时间或空间线索上安排文章设计。
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子,对有联系和没有联系两方面作用进行论述,最终归结到自己的结论上来。
教师称,整篇文章要注意逻辑连贯性,观点明确,论证过程清晰,并且能够首尾呼应。
纽带的话题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线索,要注意将立意点落脚到文化、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不要就事论事,要始终把“人”作为作文立意的落脚点。
范文说纽带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如今可谓人所共知,但人类掌握这个道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国家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他认为人类的网络已经开始编织,其渠道便是语言。
远古先民通过交谈、信息和物品的交换,实现了群体间最古老的交往与互相影响,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称其为“第一个世界性的网络”。
人类从走出非洲开始,尽管在征服新的土地的过程中丧失了对古老起源的记忆,但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一定区域内的密切往来,让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意识到了合作中竞争乃至冲突对自身带来的影响。
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北京卷)
![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北京卷)](https://img.taocdn.com/s3/m/f5c3b6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d.png)
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北京卷)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北京卷)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今年高考北京卷使用自主命题,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北京卷),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26。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专家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在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
2016年,两道大作文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17年继续沿袭这样的做法,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优势提供平台。
第一题:“说纽带”2017年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现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等,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
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本题与下面的大作文题,分别限定了文体。
其原因一是北京卷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二是限定文体,有利于减少考生选择题目的时间。
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完整版
![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e52d6f8e9951e79b8927aa.png)
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评析(《语文月刊》2017年8月第8期)北京市育才学校杨明鲜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出,立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热议。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北京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成熟、稳健、鲜明、坚定。
在形式上,继续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将形象思维命题和抽象思维命题组配起来,尊重考生个性的差异,关注考生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设置,体现了考题的公正性、合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考生都有话说,利于人才选拔。
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教化和构建,体现着为天地立心的精神,也就是为社会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在写作教学上,坚持从单纯的外部限制转向内在的写作思维引导,也就是注重写作的心理生成规律,注重写作核心素养的形成,使高考作文的写作成为独具匠心的写作引导训练。
由此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
一、“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评析近三年来北京高考作文题,在检测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对记叙文的写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维引导,对学生写作和老师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依然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为作文的教与学指点迷津。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任务驱动型成命题风向标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任务驱动型成命题风向标](https://img.taocdn.com/s3/m/f9d5652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5.png)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任务驱动型成命题风向标努力就会有回报!高考频道为你带来“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任务驱动型成命题风向标”,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更多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一、微写作:注重对传统名著的考查2017年的微写作,依旧承袭“三选一”的形式,延续考查“各有侧重”的思路,或突出体现了选择性,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
第1题要求学生叙述《平凡的世界》的情节并作简要点评。
第2题要求学生用一种花来比喻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的一人,并依据原著简要陈述理由。
第3题要求学生选择题目中指定的一人,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2017年的微写作命题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与文学名著阅读联系紧密。
三道题的题目中都要求“依据原著”,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面。
三道题分别考查了《平凡的世界》《红楼梦》《边城》等著作,如果对原著的内容不甚了解,那么在解答该题目时,一定会失分。
第二,与“文学类文本阅读”联系紧密。
第一道题目中结合《根河之恋》来考查《平凡的世界》,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大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2017年的大作文延续了2016年两个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第一题继续沿用读写结合且以更开放的形式,要求学生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二题则指向性更明确地限制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记叙文。
第一,在文体方面,分别落实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也是文体继去年之后明确体现在题干要求中。
第二,进一步强调想象。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强调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故事。
同时也有了限制,体现在提干要求中就是“想象合理”,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
第三,作文材料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6a62dc5fbfc77da269b1a5.png)
(2017·全国卷Ⅰ作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评一]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关注热点,倡导国际视野。
作文材料中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出行、购物等八大门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问题,同时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承担中国公民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展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功能。
2.全面驱动,尊重个性,引导独立思考。
今年的高考作文,既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数量限制,又有“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内容驱动,还有“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对象规定和目标达成,同时更有“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的思维驱动;四重驱动层层叠加,对考生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欠佳的考生来说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写作。
3.取材方面,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
“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若从十二个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来写,肯定会忽视本次作文的核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进而导致偏题。
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高考北京卷作文
![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高考北京卷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a57c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7.png)
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高考北京卷作文高考进行时,愿你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高考网为您提供的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2017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1、题目:大作文二选一: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你怎么看。
2、名师解析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名师杨洋:第一题,我讲过非常类似的题目,我讲过一滴水和海洋的关系,当时举的例子,无论你是多么有个性的一滴水,都要融入到世界民族的海洋里,然后才能汇集力量。
其实是一样的,无论你是珍珠还是玛瑙,一定要在纽带上汇成项链,这样才能放射出更大的光彩。
第二题,我们跟学生高考前最后谈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当你面对一个题目时一定要有一个现实维度,我们讲解考试技巧、文学素材,但你在考试时一定要有一个现实维度。
此时此刻我们坐在这里认为2017年出这个题,它关注的不见得真的是2049,而是关注今天和未来的关系。
杨洋:作为一个命题人,这个命题人背后有非常大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他在给我们出题目时是希望你能够基于现在的一些设计而在2049年呈现出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我们今天正在设计什么?大概就是未来照片中所呈现的画面。
如果我出一个题,“你为四年后的自己拍照”,那你很快会想到我拍学士照,因为你准备读本科。
现在让你为2049年拍照,那就要问我们现在正在做什么,那我们现在正在做什么呢?大家看过几张照片马上就会理解我们以现实的维度做考量,我们在做“一带一路”,在做民族复兴,那你一定要想到在2049年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文明符号的汇集,这个照片还是广角的,甚至打开想象,这个照片可能是VR、3D的照片,所以你要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导读:本文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进行时,愿你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高考网为您提供的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
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
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
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
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
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
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
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
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