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cd2e56df5335a8103d2200c.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教育信息化,必将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难得机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下面浅谈个人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理解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深化物理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是运用系统方法、现代教育意识、新的教学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教学诸元素有机结合,产生聚集效应。
信息技术教育与物理教学整合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一种物理教学方式,必将促进物理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体会(一)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师教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学的工具。
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物理资源,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物理课程的教与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程的教与学,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利用“整合”的优势,使用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da7f0e16fc700abb68fce8.png)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信息技术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结合,实现物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进课程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整合一、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程的意义与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调和的三维目标。
以构建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在应用为物理教学服务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与乐趣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
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
2、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顺序,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的眼前,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
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也可以缩小,3、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实验探究、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贯地组成的。
而信息技术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知识融为一体。
4、它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极大地开阔了学习的视野。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物理课堂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物理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c9318f0195f312b3169a5b3.png)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物理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
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出现,给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一、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
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
第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我先让用视频展示舞台灯光变换效果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了起来,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5d0b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6.png)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手段之一。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生动地解释物理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物理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借助多媒体资源,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保持专注,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二、虚拟实验信息技术还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虚拟实验的平台。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进行不同的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相比传统的物理实验,虚拟实验具有安全、节约成本、便于重复等优势。
而且,虚拟实验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实验内容,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物理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包括各种物理学习网站、物理学习资料、物理学习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深入了解物理知识,领略物理的魅力。
网络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辅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找到解题方法、学习答案解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四、交互式学习信息技术还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交互式学习的平台。
通过交互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与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参与物理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练习和测试,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d2c7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3.png)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也逐渐走向信息化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前物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通过电脑或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展示,从而更加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传达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物理实验过程、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可以通过播放光学实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实验过程中深入理解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二、模拟实验现代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模拟实验的新途径。
传统的物理实验需要繁琐的器材布置与实验步骤,不仅耗时又费力,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模拟实验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出实验过程与结果,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物理实验。
这不仅节省了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而且还能够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观察与记录。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物体的运动轨迹,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观察物体受力情况,深入理解力学规律。
三、数字化教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字化教材不仅能够让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调整,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材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轻松地跟随教师的教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习电磁知识时,可以通过数字化教材让学生进行电磁场仿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观察电磁场的变化规律,深入理解电磁学知识。
四、网络资源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也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运用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1f133cb90d6c85ec3ac619.png)
挑战, 为 了中华 民族的复 兴 , 为 了每位学 生的发 展 , 新一 轮基 且 可 以大胆创设 一些教学环境 ,设计更加 开放互 动的学 习活 础教育 课程改革 正在全面展开 。 正是 由于物理 、 物理教 育与信 动 , 参 与式 、 活 动式 、 主体 性 教学 得 到实现 , 师 生关 系得 以改 息技术 有着天然 的不 可分割 的依 存关系 ,那 么在 当前基 础教 变 , 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 育课程 改革 的新 形势下 ,物理 课程的改革就 显得意义 更加 深 2 利用信息技 术提高初 中物理教 师的专业水 平 教师的信息素 养对课程 的影响特 别的大 。没有适 应信 息 远和 重大 。现代信 息技术 的发 展一方面为 物理教育 的普及 与 传播 提供 了得天 独厚的土 壤 , 另 一方面也对物理教 育的价值 、 时代发展要求 的师资队伍 , 就 不可能 完成推进信 息技术 与课
猜想、 归纳 、 概括 等思维 活动 , 学习解决 问题 的方式 方法 。例 展及 时调 整教学方 案。
. 3 保持 良好 的使 用信息 技术的 习惯 。“ 拳不离 手 ,曲不 离 如, 初 中光 学 中“ 凸透镜 成像规律 的探 究” 一直是一个难 点 , 我 2
浅议信 息技术在初 中物理课程 中的运用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4 0 8 3 0 9 )邓天才
随着教育 改革的逐渐 深入 ,信息技 术与各学科 的综 合与 息 、 模型和方 法知识 的管理 。 现代化 的工具大大提 高了学生学 渗透将越来 越明显 ,教师 掌握现代教育 技术 已成刻不容缓 的 习的效 率 。 我在进 行初三总复 习课 时 , 一些重要的物理 实验 无
1 信息技 术— —教学课程 的助推器
不 同的学 习者认知水 平及认知风格 都不相 同 ,信息技 术就能 满足不 同学习者 的多种不同要求 。当然也可 以为学 习者提供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70351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5.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和快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而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技术和水平,使学生快速掌握学科知识。
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初中物理课堂魅力,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本文探讨了具体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融合;问题;对策引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新课改下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挥信息技术互动传播、包含文本、图像及声音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他们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创造轻松、活泼的教育环境,以便充分动员学生。
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各种教学材料,包括令人愉悦的音乐、不断变化的图像和各种鲜艳的色彩,将无声的文本变成动态的照片,并最终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其次优化学习效果。
在以前的课程中,教师一般利用黑板讲解物理知识,并制作一些模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短期内,这种学习方法更有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仍然会被其他充满活力的事物所吸引。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可用于创建类似于“包容性”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
动态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扮演一个完全反映“学习中玩耍”和“玩耍中学习”情况的角色,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充足的兴趣首先,初中物理的内容本身并不很有趣,更多的是掌握基础知识和重复练习。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f3011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f.png)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物理教学方面。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2. 电子教学资源2.1 电子书籍和教材使用电子书籍和教材可以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许多好处。
电子教材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如动画、视频和音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电子书籍也更加便捷,学生可以在电子设备上随时随地阅读和研究。
2.2 互动课件互动课件是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应用方式之一。
借助互动课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交互式的教学内容,如模拟实验、互动题目和问题解答。
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 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平台是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各种物理实验的模拟操作,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样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4. 在线研究平台信息技术还提供了在线研究平台的应用,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更多研究资源和研究机会。
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研究、在线交流和讨论,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互动。
这种研究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5. 总结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使用电子教学资源、互动课件、虚拟实验平台和在线研究平台,可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成效,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合理规划和选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最后,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最好地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和教学目标。
> 注意:本文所述应用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评估。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46f5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4.png)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各个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播物理知识。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黑板或者幻灯片等进行讲解,学生只能通过听讲的方式获取知识。
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将物理知识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使用动画、模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地搜索到各种物理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网站、物理模拟软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并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模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力学实验等,模拟真实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互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课堂点击器等设备,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交互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使用点击器进行答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较大,以往的物理教学可能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计划。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情况,推荐合适的学习材料和习题,并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570041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4.png)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物理模拟和实验。
通过使用物理模拟软件或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实验,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解决问题。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际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节省了实验材料的成本,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机会。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实时互动和反馈。
通过使用智能白板、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课堂工具,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使用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物理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和在线学习课程等。
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课后或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还需要教师积极推动和创新。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以便运用信息技术方法和工具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和开发与物理教学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和合作。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力工具。
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思考
![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0445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4.png)
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思考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模拟实验软件,可以展现一些危险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拓展物理知识面,开拓思维。
信息技术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地讲解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体现在学习模式的创新和个性化上。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书本复习,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动性较低,效果有限。
而信息技术是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可以创造出多样的学习模式,例如网络课堂、虚拟实验室、个性化学习平台等。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观看精彩的物理视频,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实验结论。
在个性化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质量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更多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化教学、互动讨论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56a1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b.png)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
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物理概念、实验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多媒体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 仿真软件:使用物理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实验和物理过程,例如模拟重力、光线、电路等,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互动课堂工具:利用互动课堂工具,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投票、问答、讨论等,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与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4. 在线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物理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例如,学生可以观看网上视频讲解、阅读电子书籍、解决在线作业等,灵活学习。
5. 编程教学:可以通过编程软件的使用,教授物理实验过程的模拟和控制。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Arduino等硬件平台编写程序,控制传感器和执行物理实验。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可以大大丰富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118549b307e87101f69639.png)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的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技术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能够支持与优化教学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多种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生学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仿真的探究情境、平等交流的协作平台和辅助学习的认知工具。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总结出来的。
因此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很多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师的讲解,全凭老师的一张嘴,老师费力,学生难懂;即使有些实验可以在课堂上演示,但是很难让每个同学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演示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实验现象非常短暂,学生不易仔细观察。
这些是造成物理难学的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的课堂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尝试一、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习的一种动力。
物理的抽象、概括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2007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7.png)
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是顺时代发展之趋势,也是应课程改革之要求。
而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信息技术的多重功能来将知识化繁为简,同时,信息技术无疑为枯燥的课堂带来了些许生机。
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标签:中职物理;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有无兴趣直接造成了课堂的“两极分化”,一面是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物理犹如探囊取物,一面是没有兴趣的学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当下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信息技术在简化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随着新課改的深入发展,对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拓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有利契机,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物理知识点多而碎的问题,将知识归类整理,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
基于此,本文将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完善物理实验教学、课下解答物理问题”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促使下,对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我会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877386cc22bcd126ff0c73.png)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将以前需在黑板上抄写的题目、解题过程或不易操作、成功几率不是很高、瞬间完成的实验,进行实际录像,运用现代微机技术,使其转变为视频信号,事先做在课件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
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兴趣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通过几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华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我们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过程,改革我们的育人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
一、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将以前需在黑板上抄写的题目、解题过程或不易操作、成功几率不是很高、瞬间完成的实验,进行实际录像,运用现代微机技术,使其转变为视频信号,事先做在课件中。
由于教师使用了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教学容量明显增大,为了让学生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传统板书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学生展示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重要的物理思想及解题的思维方法。
学生有了教师提供的板书,就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听课上,只需花少量的时间,将一些重要的内容记在事先准备好的课堂习题的相应处即可,大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我在“讲声的应用”一课时,给学生播放了由重庆医科大学设计并研制成功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肿瘤治疗系统”的视频短片,并介绍它是我国大型医疗器械中唯一实现了源头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385e96558fafab069dc02a3.png)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使它作为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的工具:从师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同时这对改进教学方式及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1.新课教学(1)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教师有效利用课件为主的演示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为学生学习、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创设条件。
例如,我在讲授《热量》一节时,首先给出两张图片:一张是炎热的沙漠图片,另一张是凉爽的海滨图片,然后提问:1.为什么我国的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谚语?2.我市是一个海滨城市,暑假你去海边玩时,海水和沙子温度一样吗?通过这两个现实的形象生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非常自然的引入课题。
再比如教《液体压强》一节,可以先播放电影《猎杀u-571》的片段:当潜艇下潜时,潜艇被压得发出砰砰的炸响,螺丝蹦出来,海水喷射而出。
这样惊险的情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样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顺利引入课题。
(2)对实验的强化和模拟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很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教学效果。
而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都安装了班班通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起到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
例如:磁现象中的磁感线,演示时只需把磁体放在视频实物展台上,磁体上边再放上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撒些铁粉,轻轻振动玻璃板,即可以在银幕上看到清楚的曲线。
再比如液化现象,一般用乙醚做常温加压液化演示,可见度很小,演示时用装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使成像最清楚,推动或抽动活塞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验,学生就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使实验获得很好的效果。
对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体会
![对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ac278080740be1e650e9acb.png)
对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体会黄陂区六指街六指中学王雄[ 摘要] 新课改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应用理论依据,同时信息技术促进了新课程改革,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探究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应该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方面的改善。
根据本人多年来教学经验,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应该能够摆脱这种尴尬局面。
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够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启发诱导开发学习者的智能开发学习者的智能,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如能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恰当的课件,提供多种感知形式,辅之以启发诱导,开发学习者的智能,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光的折射》,首先播放用Flash制作的两个课件“眼睛受骗了”:动画一:“手持渔叉的渔民,瞄准清澈见底的水中停在某一位置的一条鱼,飞叉叉鱼,正中瞄准点。
而鱼丝毫无损地游走了。
”动画二:“几个同学一起去游泳,下水后觉得水深比下水前看到的要深得多”。
此时学习者都会产生一个共识“人眼看到水中的物体位置与实际位置是不一致的”。
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习者仅能答出“折射”,却很难用光路表示出来如何折射的。
此时,再启发学习者思考“人眼看到的物体的条件和折射规律”,然后播放上述两动画中的光路图,光线用慢速延伸出来,这样学习者不仅掌握了眼睛看到的位置偏高,而且掌握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诱导学习者解答“水中的潜水员看到岸上的位置会怎样?”“海市蜃楼又是如何出现的?”等问题,学习者解答后,播放有关课件。
这样开发了学习者的智能,提高了探究能力,为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b0cbdfb14e852458fb576b.png)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用作辅助工具,探究、获取信息资源、处理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以及评价工具,与物理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降低物理实验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实时适时双边互动,了解学生动态、四个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整合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结合和被动的融入,而应该理解为一种主动地适应。
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原本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都将得以拓充。
这种融合最终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降低物理实验教学的难度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实验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物理原理和规律更为直观的展现和验证。
但是,由于实验教学效果会受到实验条件、实验的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些实验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实验,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验,而且现象更为明显一些。
如,在讲解初中物理第十四章《直流电动机》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采用传统演示实验学生不容易看清线圈在磁场中的各个位置的受力情况,于是我就专门为本节课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其中利用flash动画直观的演示了直流电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实验现象一目了然。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很容易的理解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同时在时间上,教师可以更好的控制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和思考。
在初中物理中很多重要的实验:如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船闸的工作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等等物理演示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实验来进行辅助,收到绝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罗塘中学樊远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兼备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新的境界;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抽象、理论性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利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但是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法宝,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效果和良好功能。
反思近一年多来,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中有几点感悟,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一、要充分肯定,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信息技术手段非常适应于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
目前使用的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虽然克服了以往教材中教学内容偏旧等的不足,但教材内容还是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种神秘难学之感。
现实生活中处处隐藏着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依照物理知识点,在网上找到相关网站,把站名提供给学生或在网页上提供相关链接,让学生上网浏览,便可以从小小的窗口实现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大量的感性材料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不但搜集到了和书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而且搜集到了许多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内容。
让学生感到满足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
这也正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所以信息技术对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信息技术知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内容呈现多媒体化;学习过程互动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形式全球化。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缺乏自主、合作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我们力求在每一节物理课中都安排分层的课堂练习,在练习中,多媒体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逐步深入。
计算机还可将不同解题过程,显示在大屏幕上。
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也可使教师从中获得众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多样化趣味化,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质的飞越,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提高。
鉴于我校目前开展的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初具规模,把信息技术知识高效地应用到“生本课堂”上。
有利于这项课改的顺利开展,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主题网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到“主题网站”去学习、探索。
学生接受任务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动手实验;将真实实验和网上虚拟实验相结合,使传统媒体和信息媒体优势互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网站上的资源丰富,计算机操作方便、容量大、非常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评互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时间、有能力参与探讨、展示和评价,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充满信心地展示才华、参与互动、构建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体现“生本课堂”的显著优势。
4、用信息技术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这浩如博大的信息世界中获取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如果给他们一个探究物理的“小课题”;学生受各自兴趣、喜好等个性特点的影响,他们会在不同网站或不同媒体上,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又感受到与他人共同讨论、探究的乐趣。
“小课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主体的终身学习。
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1、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要多取向实际生活,体现形象、直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要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效地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弊端。
要取向生活、体现形象、直观,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物理知识。
教师需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学探究,因势利导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使物理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让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是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也是学好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
2、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所追求的最新目标。
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让教师和同学在协作交流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积极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物理教学过程应趋向于探究性: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探究性课题的研究中,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联。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信息技术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的探究学习中提供精良的技术工具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4、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
但它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媒体。
能否在教学中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
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和智慧。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是个是个双刃剑,他可以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知识、寻找知识,互动交流,资源库丰富巨大且可共同分享的最理想的平台;同时网络游戏也对靑少年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学生若能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探索知识,与同学互动交流构建知识,对扩大想说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非常有益的,但若使学生因上网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毁了想说的理想和信念,那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网络手段,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做好信息网络应用的引导和监管,不能让学生误入歧途。
(2)、初中物理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要科学地选择应用;不恰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往往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如:一些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整堂课基本是由教师点击鼠标,由计算机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一展现出来,这样一堂课就成了“流水课”,把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变成“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其结果是上课时师生“围着屏幕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有些老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过度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其效果可想而知。
(3)、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替代动手操作的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
应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才是可取的。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
教学过程应体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能代替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通过一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经验,感悟到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要适应物理教学的需要,要促进物理教学的需要,应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学改革,保障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2014 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