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如何导课 (1)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一个好的导入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案例一,购物找零。

老师拿出一张购物小票,上面写着某某商品的价格和学生付的钱数,让学生计算找零的金额。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加减法,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二,数学游戏。

老师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接力”、“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竞赛和合作。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三,数学故事。

老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例如关于数学家的故事、关于数学发现的故事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趣味。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四,数学实验。

老师设计一个小型的数学实验,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体积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知识的神奇和乐趣。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导入不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老师在设计导入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多尝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导入法

小学数学导入法

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近几年,我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课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练习设疑,导入新课通过适当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有意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可随意叫几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任意的分数,小数,整数,教师随即在学生书写的每一个数的后面写上“×()=1”(注:括号里为学生所写数的倒数)。

然后,让学生计算,学生觉得奇怪,议论纷纷。

怎么设计,既复习了所有知识,又巧妙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把学生的注意迅速指向教学任务和教学法程序之中。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

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

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

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此现象。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谈话导入,导入新课教师有意和学生通过谈话,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上课一开始,便启发诱导学生:“当你们看到精彩的文艺节目,该怎么办?”“热烈鼓掌”。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步骤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发现加法和减法的相关性。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教程》第一册;2. 教具:计算器、算盘、计算卡片;3. 黑板、彩色粉笔;4. 活动准备:加法竞赛、减法游戏。

教学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1. 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加法和减法吗?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

2. 老师在黑板上列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上台进行加法计算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2. 让学生自行练习减法计算,巩固知识点。

四、游戏与活动(15分钟)1. 组织加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完成《小学数学教程》第一册的相关练习题。

2. 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七、课后反思(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案的完整步骤范本,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课怎样导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_(5)

数学课怎样导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_(5)

怎样导课最有效李艳玲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下。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切实上好一节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开头有一个新颖别致的导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课堂的开头导入好了,就能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

那么怎样导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一.从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

在讲解数学新概念时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

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二.设悬导入,引发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设悬”就是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新课伊始,教师善于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将会触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教学中要注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导入的方式方法。

一切导入一定要考虑到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多么精彩的导言要用多么精彩的语言来描述,达到既简炼又具体,既有启发性还有鼓励性。

既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及品德修养,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导入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发挥它独特的光彩。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自然具体、简捷、通俗易懂。

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结构,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分钟)
1、复习回顾、迁移铺垫。

(2-3分钟)为使前面学过的旧知识更好的迁移到新授知识,教师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是很有必要的,逐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比方口算等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2-3分钟)
要注重数学的生活化,趣味性,导课要力求新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年龄结构。

出示(或口述)学习目标。

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达成的目标任务。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或探究新知)。

(5-10分钟)
本环节教师应重点在教法与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教师重点设计好自学提示或自学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自学提示及自学要求展开自学活动,根据知识难易水准能够采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的形式能够是小组内的同学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是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要重点做好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展示、点拨指导、总结规律(5-10分钟)
重点要求学生对自学情况实行个别、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实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与点拨指导。

五、练习巩固、即时反馈(5分钟)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针对性题目(即教什么就练习什么),重点
能够结合教材做一做练一练等题目练习。

六、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
当堂检测为课堂练习的重点环节,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设计综合检测题,检测题的设计应重视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综合性,题型设计要全面,表达知识练习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适当实行拓展练习。

七、小结评价与作业(2分钟)
你学到了什么?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让学生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2、活动二: (1).导入: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嘉奖给大家一幅精美的图案。 (2).引导画一画:这两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的 ,那你能猜测出这幅完整的
图案吗?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并在班级展示画法。 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视察,这些图形形状都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
的,是什么呢?(都是由 8 个正方形组成的) 。
3、活动三:(1).提问: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表示相同的分数。那 么相同的分数,表示数量是不是一点相同呢?教师两只手拿着不同样 多的小棒,请两位同学拿出其中的 ,看谁拿的又快又对。
().学生动手拿一拿,并说一说。 3.出示题目: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吗 ?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小结: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 一样多。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在本课的教学中,重视为 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拿铅 笔、画一画等活动,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下构建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分组 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 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 能清楚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同时重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课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课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课艺术摘要:导课水平是一种艺术水平,需要有深厚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美学、艺术修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根据教学活动诸因素的变化灵活地选择适宜的导课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课;艺术;方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各项工作如此,教学也不例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

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导课应具有“简洁性”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导课应精心设计,力争用最简洁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的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如果导课过长,则不容易给后面的重点内容提供足够的讲授时间,往往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更谈不上有充分的时间去训练。

二、导课应具有“趣味性”1.悬念激趣在导课阶段,教师可巧设悬念,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导课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喜欢侦探吗?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侦探?你想不想像福尔摩斯一样帮老师破案?”这样用悬念开场进入课堂,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情境激趣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

教师在导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

如教学“秒的认识”的导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同学们,201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你们看了吗?有谁坚持看到晚上12点?你们还记得新年钟声敲响时的情景吗?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12点时的情景)师生一起倒数“10、9、8……”刚才我们所数的“10、9、8、7、6、5、4、3、2、1”是以什么为时间单位的?(秒)如此导课,就将这一熟悉的并且特别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面很好地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秒的长短。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万能模板(共7篇)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万能模板(共7篇)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万能模板(共7篇)第1篇: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小学数学精彩的引入语85、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到数学王国去了一趟,学到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现在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或5整除,不信你们可以当场试验一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秘密吗?好,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寻找,看哪组最先找到。

42、《能被三整除的数》:我们学过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你还记得这些数的特征吗?这一节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

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不信试试看!``````你想知道这些数的奥秘吗?67、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三月一日开始,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等爸爸妈妈全休息时,全家一起去公园玩。

那么,最早要到几日小明全家才能一起去玩?这个问题的解决,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最小公倍数。

28、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久,猪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

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吧。

”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些给我,我要六分之一。

”孙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

同学们,八戒的多了还是少了?6、同学们,有一道题,贺老师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明白,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23、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5、例一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老师相信,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你一定会很快学会例216、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4、大家都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课艺术摘要: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带学生转入本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

它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目标,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

关键词:数学课;导入法;导课艺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同样,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虽然它占用的时间很短,但好的导课,会如同磁石,产生强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学生;又如同桥梁,联系着新课和旧课;更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

富有创新性的导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富有趣味性的导课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之,一堂课从开始就索然无味,出现冷场,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最佳状态的。

作为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笔者对此有颇多体会,也有几分收获。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疑导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心里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

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二、故事导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

新课伊始,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就能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功效。

三、学具导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全面完整版)

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全面完整版)

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数学教学流程一、基本训练本环节设计与本课新授内容有关的练习。

二、情景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应该是学生能经历的、熟悉的、身边的事例。

我们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中引出知识。

要再现学生的生活现实或片断,从学生的生活现实中引入学习,这就是创设情境。

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这节知识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让学生回顾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问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很自然的回答就是“价格”,紧接着问他们关注过哪些商品的价格,他们就很快说出很多,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很普通的问话让学生很快知道这节课要学的内容,而且知道这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明确目标每节课教师都要依据课标、教材、教参、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这节可课要学会什么,该怎么做。

在上例中,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1 结合情景体会小数的意义(要探究操作的),2 能认读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要独立学会的),3学会用小数描述有关现象(要实践活动的)。

3自主探究明确目标之后,学生就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探究。

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动手摆拼,可以是学习课本,也可以是实验研究。

在上例中,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解决目标2,目标1需要通过操作实践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4合作交流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了困惑教师不必要急于去讲,,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汇报随机的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上例中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是有难度的。

对此,我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我用钉子板围成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要求学生用“米”作单位去量长方形的长宽,这时学生犯难了: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这是就会有同学很快说出用十分之三米和十分之二米表示,大家也认可这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我立即引出小数,让学生明确平均分成十分每份也是0.1米,三份就是0.3米,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从而理解了小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导入新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一、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来导入新课,比如“数学接力”、“数学拼图”等。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游戏道具,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接触新的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故事引入新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入相关概念,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故事导入法,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题导入法
四、实物导入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孩子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教案步骤小学

数学教案步骤小学

数学教案步骤小学
年级:小学一年级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规则和方法,能够进行1-10的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以游戏形式引入加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加法的乐趣和实际应用。

第二步:讲解规则
教师简单明了地介绍加法运算的规则,如何进行1-10的加法运算,例如1+1=2,2+3=5等。

第三步:示范操作
教师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四步:练习训练
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训练,包括口算和书写答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第五步:巩固提高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进行加法运算的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加法运算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七步:总结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加法运算的教案步骤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愿教师们能够用心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用三言两语直接阐述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研究任务、研究程序。

这种导入法的优点是开门见山,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利用旧知识导入。

利用旧知识导入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提问以及做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支点,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

成功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识做铺垫。

三、用生动的实例创设情景导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这样就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境界。

例如:在“相遇问题”教学时,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两人相互有一定的距离,老师喊“齐步走”,两个同学同时相对而走,当走到两人相遇时,老师喊“立定”。

这时老师说:“这两个同学怎么了?”“他们相遇了。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相遇问题。

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能激起研究兴趣。

四、故事导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讲故事的同时进入研究状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

例如:在教9的认识时,这是一年级的研究内容,从故事导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适合。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名字叫“大白兔采蘑菇”: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兔妈妈带领他的两个孩子上山采蘑菇,采回多少个呢?(出示蘑菇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接着XXX给孩子出了一道题;谁能把这9个蘑菇分成两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快速分了起来,有的分成3和6、2和7、4和5……)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五、提出问题导入。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设疑作为研究的先导,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游戏导入法。

当代教育家XXX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统统的教育带有乐趣。

精彩导课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精彩导课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精彩导课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课堂导入,这样的导入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激情,激发学生探寻新知的欲望。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课多年从教让我真实感受到导课的重要,也初步尝到精导带来的教学效益,现就列举一二与同仁们商讨。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导课法新授前,我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入课堂就能清晰感知目标,也就是学生已经感知到本节课要干什么?怎么做?然后在师生共同合作中逐步实现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心中有底,学有方向。

这种方法在小结复习和期终巩固最为有效。

二、巧用猜想导课法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趣,让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驱使下探求新知,激发其潜能。

三、以旧引新导课法“润物细无声”是教育者最高的教育境界,数学教学亦是如此。

课上我以旧知识为桥梁,让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识。

四、巧设情境导课法注意力决定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注意力约为30分钟,因此让学生长时间亢奋尤其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情境创设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

主要做法是: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小组竞赛、你争我论、情景再现等。

五、利用教具、学具导课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

因此,新课的导入我常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如,对《三角形面积》的教学,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学具,教师也拿出模型,然后让学生观察、交流、拼摆、展示等,使学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

六、借助媒体资源导课法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频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采用多媒体创设动画情景,让学生参与“七巧板”拼图游戏比赛,想办法,出主意,其实内容已渗透新知识“割补法”求面积,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进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主题:加法与减法年级:一年级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使用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熟练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进阶题目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者教具。

2. 讲义和练习册。

3. 小学生奖励或者小礼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通过问题导入。

例如:“小明有 3 根香蕉,小红又给了他 2 根,那么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根香蕉?”让学生思考并口算出答案。

2. 让学生回答导入问题,并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二、授课(15 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者教具,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示范几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跟着一起口算。

三、练习(20 分钟)1. 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技巧。

2. 帮助表现好的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题目。

四、操练(10 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游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5 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并告知下一节课的重点。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引入更复杂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操练和总结课程内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新知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新知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新知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目标:能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较大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算珠、小学生活动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15分钟)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请学生用算珠将两个数字相加,例如:2+3=?
2. 学生进行思考后,抢答并将结果告诉老师。

3.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的概念,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的值相加在一起。

4. 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运算方法,如进位等。

二、学习新知(20分钟)
1. 让学生打开小学生活动册中的练习册,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

2. 老师巡视班级,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三、巩固训练(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例如:5-2=?等。

2.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相互核对答案,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四、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小学生活动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写出今天的学习感想。

扩展延伸:
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运用,如购物计算等。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减法的游戏练习。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10的再认识》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10的再认识》教案(2024秋)

1.10的再认识【课题名称】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4页--75页。

【教学目标】1.通过10根一捆初识“计数单位”的同时,介入了计数器认识数位,深入地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2.以“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进行对比,区分“数字”和“数”。

3.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10的含义,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难点]掌握10的组成。

【课前准备】[教师]教具:小棒、计数器。

[学生]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正在举办联欢会,你知道儿童节的由来吗?跟同学说一说。

[教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知道它们的数量吗?选一种事物数一数。

(课件出示73页主题图)预设:我看到了小旗、小花、灯笼,还有好多小朋友们在跳舞,我来数一数。

[设计意图]创设“六一”儿童节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物以及数量,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初识“计数单位”。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预设:一共11人。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预设:按照一定的顺序,1个1个地数出围成圆圈的小朋友数量,再数中间1个小朋友。

[教师]有没有更方便的数数方法呢?预设:如果表演节目的小朋友中,所围成的一圈小朋友数量不变,就可以直接从10往后数。

小结:10个一组,数起来既方便又清楚。

[教师]你能把围成圆圈的小朋友的数量用小棒摆出来吗?(学生动手摆,摆到9的时候提示学生停下来)[教师]你们刚刚是几个几个摆的?预设:一个一个摆,摆了9个一。

[教师]再添上一个是几?学生操作,9个一再添1个一是10个一。

[教师]把10个一捆成1捆,变成了一个十,所以10个一是1个十。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打包的方法,选取生活中的零碎物品,小组成员分类对物品打包,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打包方法。

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辅导一(小学数学课程)

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辅导一(小学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辅导一主要知识点:课程、小学数学课程。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编排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教材的演变。

教学重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概述(1)课程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目标、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2)广泛意义上理解的课程广泛的课程泛指所有学科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3)小学课程目标1.使学生获得数与形的最基础知识;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1)计算能力;(2)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初步的空间观念;(4)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4)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作用和地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回答了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门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它直接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二)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

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考虑儿童的发展因素,不只是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包括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三)数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发展简介认识数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过程有助于确定和理解为什么进行数学教育,认识数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小学数学课堂导课

小学数学课堂导课

小学数学课堂导课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课堂导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使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评价机制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结果记忆,而忽视了思维发展:(1)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公式、定理的记忆,而忽略了推导过程的理解。

(2)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过于侧重于计算,缺乏对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导课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停留在表面,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不能将所学概念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3)教师在评价学生对概念掌握程度时,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教师应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 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

- 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从认知规律出发,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体系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如何导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

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

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导课应具有“吸引性”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是最初教学充满形象色彩,才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所接受。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先天的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

所以,在上课开始要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极短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二、导课应具有“趣味性”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迎接新知,
探求新知。

那么,怎样的导课才具有“趣味性”呢?
1、悬念激趣。

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要求教师在导课阶段,巧设悬念,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比例尺”时,在导课时,巧设悬念,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知道孙悟空很厉害,变化多端,能变成很不同形状的人或物。

但那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掌握的“变”的本领远比孙悟空的本领大,你们看,我校20间教室的教学大楼,我能将它变小装进我的口袋(从口袋里摸出校教学教学楼平面图)。

我能将960万平方千米面积的中国变小放在教室里(出示中国地图)。

那么,这样的变法是怎样变来的呢?这样导课,用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帷幕,巧设悬念,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创编一些卡通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导课时,教师出示12.6和126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然后,老师利用磁性黑板演示童话故事情节:由于126大,平时很神气,经常欺负比它小的12.6。

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很生气,就趁126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6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

同学们,你们说,第二天,126(1.26)还会神气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如此导课,把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之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人情味,更接近儿童生
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在实践中符合儿童的特点,有童趣,激发学习兴趣。

3、形象激趣: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平时导课时,应多注意用形象直挂图或有关的教具学具进行导课。

“表演游戏导入法”、“操作演示导入法”等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都符合“趣味性”这个要求。

平时教学时就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而选择适合的导课方法。

三、导课应具有“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时间,选择不同适当的方法,必须做到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结合,融合一体。

比如,有的课用“开门见山导入法”就能一针见血地抓住教学中心,吸引学生的注意。

有针对性的导课也可让学生在课开始时进行质疑,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自己极欲寻求的答案进入课堂,探求新课。

四、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

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制造悬念导入。

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
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以旧引新。

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创设情境导入。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

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
接受了新知。

5、类比迁移。

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6、实物演示。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

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六个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只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这样才会让一节课变得更精彩,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每
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