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疾病诊断
前列腺病理诊断分级标准
前列腺病理诊断分级标准一、前列腺癌的分类和特点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类和特点如下:1.腺癌:最为常见,占95%以上。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2.鳞状细胞癌:较为少见,占不足5%。
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较快。
3.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
二、前列腺增生及其分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良性疾病,其分级如下:1.I级:前列腺大小正常,无增生。
2.II级:前列腺轻度增生,体积略有增大,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3.III级:前列腺中度增生,体积增大明显,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4.IV级:前列腺重度增生,体积显著增大,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膀胱结石、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三、前列腺炎与其他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
其他良性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囊肿、前列腺结石等。
这些疾病一般预后较好,但需要及早治疗。
四、组织学评估和诊断标准组织学评估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分级和分期。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2.组织学分级;3.临床分期;4.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五、分期与TNM体系简介分期是指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深度,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
TNM体系是最常用的肿瘤分期体系之一,包括T(原发肿瘤)、N(淋巴结转移)和M(远处转移)三个部分。
根据TNM的不同组合,可以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六、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风险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特点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和分层。
预后分层是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测。
通过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策略。
七、治疗方法选择及针对性诊断试验剂开发方向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制定。
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前列腺癌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当前住院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癌症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疾病的基础,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诊治该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列腺活检前列腺活检是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标准方法,又称为“定位活检”,是指通过直肠壁或经会阴入路,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前列腺活检可根据组织学、病理学、生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确定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2、病理标本处理及检查前列腺活检的标本处理及检查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显微镜下诊断,以及分级、分期等病理学评估。
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期是前列腺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
3、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常根据前列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3种类型:腺癌(Adenocarcinoma)、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和转移性癌(Metastatic carcinoma)。
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进行区分,避免误诊或漏诊。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鉴别前列腺炎是近期内性交或排便后发生异常液体排出等症状的前列腺炎症状体现。
在前列腺活检中,前列腺炎表现为浆液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前列腺癌组织则显示为癌细胞集落或灶。
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年龄增长时前列腺组织增生所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
前列腺增生组织通常为良性,呈腺体增生、积红素沉着、小分泌物积聚等病变,而前列腺癌病变则为癌细胞增生。
三、总结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是确诊该疾病、进行个体化治疗、制定恰当预后判断及预防转移等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知识,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切实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前列腺病变磁共振诊断结果怎么看
前列腺病变磁共振诊断结果怎么看前列腺病变磁共振(MRI)报告主要通过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结构、包膜以及内部回声结构是否正常等对病情进行诊断。
前列腺磁共振检查主要通过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患者前列腺进行扫描,临床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前列腺疾病。
若患者前列腺体积正常、包膜完整、结构均匀且内部信号结构正常,通常表明患者前列腺功能正常,无前列腺炎或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若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小且结构欠均匀、包膜不完整及内部信号结构存在异常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炎等病变。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需要综合其他检查方式进行综合诊断,以便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1前列腺疾病及检查手段概述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病症,属于中老年男性人群常见生殖系统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以及检查手段日益丰富,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前列腺癌检出率不断升高。
早期明确诊断前列腺疾病类型有助于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现阶段,临床进行前列腺疾病检查的手段和方法包括超声、CT及MRI,超声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相对较低,由于前列癌病灶本身密度与正常腺体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故而,CT针对局限于腺体内的病灶确诊率较低。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诊断效能显著高于超声及CT[1,2]。
直肠指检也能够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辅助,前列腺疾病患者通常存在明显的前列腺增大现象、中央沟变浅或小时,有硬节,表面粗糙等,有助于临床初步做出诊断,需要根据手术或者病理穿刺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2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分析临床在应用磁共振扫描仪实施检查时需要实施前列腺局部扫描及全方位扫描,局部扫描以前列腺基底部为起始部位,截止部位为腹主动脉分支,进行轴位扫描,于盆腔正中部位进行矢状位扫描,以矢状位TW1、TW2及T2脂肪抑制序列或者矢状位TW2序列进行扫描,对前列腺径线实时扫描,针对前列腺轮廓情况进行观察,明确是否有突出的前列轮廓外的结节,针对前列腺分区和前列腺信号进行却分,判断结节信号为高信号或低信号,汇总结节大小、数目,判断病灶是否侵入列腺包膜,若前列腺包膜存在局部中断现象或者包膜不连接可能存在包膜侵犯风险[3]。
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前列腺炎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夜尿增多、残尿感等症状。
2. 体征:包括前列腺触痛、肛门指检发现前列腺肿大、压痛、有压痛点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前列腺液检查等。
4.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5. 排除其他疾病:如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等疾病。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进行前列腺炎的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炎的诊断也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复杂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前列腺增生的影像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的影像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的非恶性增生,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影像学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诊断标准如下: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形态的改变和结构的异常,如前列腺增生的典型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多发的低回声区域以及后方声影增强。
2. CT扫描:CT扫描主要用于评估前列腺的体积和形态,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CT扫描可以显示前列腺的具体形态、边界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范围。
3. MRI扫描:MRI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具有很高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可以明确显示前列腺增生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和临床阶段。
4. X线透视和尿液造影:通过X线透视可以观察到尿液排出的情况,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可见尿液滞留或反流。
尿液造影则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尿液的流动情况和前列腺周围的解剖结构。
5. 活检:虽然活检不是影像学检查,但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常常需要进行前列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确定前列腺增生的性质和分级。
6. 总结以上所述,超声检查、CT扫描、MRI扫描、X线透视和尿液造影以及活检是常用的前
列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关前列腺增生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依据什么诊断前列腺癌
依据什么诊断前列腺癌作者:周宜强文章来源:北京海军总医院北京海军总医院健康导读:依据什么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男科常见疾病,而且很容易复发,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朋友,危害男性健康,让患者痛苦不堪!下面我们看下依据什么诊断前列腺癌:依据什么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癌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一些有关前列腺癌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三个要点:①原发肿瘤;②淋巴结转移;③远处转移。
(一)原发肿瘤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可通过tru-cut活组织检查,或经直肠franzen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扫描可了解肿物大小及范围,正常前列腺回声均匀,侵及包膜时界限不清。
回声改变亦可由于炎症和结石所致,应予鉴别。
CT、核磁共振(MR),亦可了解肿瘤的病变范围以及膀胱、精囊、淋巴结的病变。
(二)淋巴转移前列腺癌最先侵犯的淋巴结是闭孔-髂内链,实际上在闭孔处的淋巴结一般不受侵犯。
临床上常将髂内淋巴结称为闭孔淋巴结,位于髂外静脉内侧,沿髂内血管走行是最重要的应清除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近年依靠CT及MR,但不能发现小病灶。
淋巴造影可发现70%~90%的转移。
但假阴性和假阳性较高,近年较少应用。
最有价值的诊断的改良的淋巴结清除术,即切除髂内外血管与闭孔间的淋巴结,作为分期比较精确,可以避免既往清除髂血管,闭孔、盆壁、髂前淋巴结后所造成淋巴漏、淋巴肿、下肢肿等并发症,因为即使广泛的清扫并不能阻止已有的扩散。
(三)远处转移静脉泌尿系造影发现输尿管梗阻时,说明肿瘤已侵犯精囊、膀胱颈和淋巴结,并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常见,仅次于淋巴结。
全身同位素扫描增强而平片正常应想到是转移。
肺x线照相可发现肺转移,常为淋巴管扩散,结节状少见。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
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
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1.1119:18:1919 :18Jan- 2111-J an-21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uary 11,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 121.1.1 119:18:1919:1 8:19Jan uary 11, 2021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11日 下午7 时18分2 1.1.112 1.1.1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1年1 月11日 星期一 下午7 时18分1 9秒19:18:1921 .1.1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 年1月下 午7时1 8分21. 1.1119:18Janu ary 11, 202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1年1 月11日 星期一 下午7 时18分1 9秒19:18:1921 .1.1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 年1月下 午7时1 8分21. 1.1119:18Janu ary 11, 2021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1年1 月11日 星期一 7时18 分19秒1 9:18:19 11 January 2021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1年1 月下午 7时18 分21.1.1 119:18 January 11, 2021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 年1月11 日星期 一7时1 8分19 秒19:18:1911 January 2021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7 时18分 19秒下 午7时1 8分19:18:1921 .1.11
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6
The Prostate
7
The Prostate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方法
直肠指检 血清PSA测定 超声检查 MRI 前列腺穿刺活检
19
超声诊断
准确测量前列腺体积 发现前列腺内异常回声 观察前列腺内部血流 准确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
经直肠途径(线阵纵向扫查)
长径3.20+0.26cm 厚径2.07+0.21cm(黄桂芬,1986)
经会阴途径
宽径4.49+0.67cm 长径2.40+0.44cm(张武,19856)3
三种方法测量前列腺大小 比较
64
耻骨上经腹部探测 经直肠端射式探测 经直肠双平面探测
65
三种方法的前列腺测值存在一定误差 其误差与前列腺边界显示清晰与否有关
66
经直肠超声测量法优于经腹
部超声测量法
经直肠超声测量法中,经直
肠双平面测量法好于经直肠 端射式测量法
67
前列腺增生症
68
前列腺增生症的声像图
前列腺大小
前列腺形态
内部回声 边界 彩色血流
各经线增大,尤以前后经增大 内外腺比例异常 接近圆球形 可 向膀胱凸出 但前列腺多为左右对称 出现增生结节(大小不一 单个或多 个 低回声或 等回声 圆形且边界整齐) 整齐 清晰 较正常前列腺丰富
137
超声对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意义
区分病灶侵犯前列腺的范围 是否有前列腺包膜外转移
膀胱颈、三角区、精囊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其超声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 前列腺增生超声图像特征:前列腺体积增大,前列腺内部结构变化,增生的组织呈现为均质或略不均质的低回声区域,周围正常组织与增生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清晰。
2. 前列腺增生的大小分类:前列腺增生体积小于30ml为轻度增生,30-80ml为中度增生,大于80ml为重度增生。
3. 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分类:前列腺增生程度通常采用国际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来评估,其中Qmax<10ml/s和PVR>100ml为重度增生,Qmax 10-15ml/s和PVR 50-100ml为中度增生,Qmax>15ml/s和PVR<50ml为轻度增生。
4. 前列腺增生的分型:前列腺增生分为非节段性增生和节段性增生,前者为增生分布较均匀,后者为增生分布不均匀。
5. 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前列腺增生可合并前列腺炎、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癌等疾病,超声诊断时需注意排查。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需要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前列腺体积、组织结构、Qmax、PVR等指标,以提高准确性和诊断水平。
- 1 -。
前列腺超声诊断
3.中央区、周缘区区带划分
返回
返回
返回
谢谢观赏!
2020/11/5
46
(3)充分暴露会阴部,将套有橡 皮囊之专用直肠探头插入肛门并推 进4-6cm后进行观察,探头与直肠 壁应紧密接触,可得到前列腺纵、 横等不同切面图。
(1)取左侧卧位或膝胸位
(3)探头放置会阴部或肛 门前缘,做前列腺矢状、 冠状和斜冠状切面,可得 到相应的切面图。由于图 像不够清晰,故此法较经 腹、经直肠两种方法少用。
(5)急性前列腺炎继续加剧,可形成前列腺脓肿,表 现为前列腺增大,内部可见液化呈低回声区,回声不均 匀。(图2,图3)
慢性前列腺炎
(1)前列腺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有时也 会缩小,而且左右基本对称; (2)前列腺包膜完整,但不光滑; (3)内部回声呈弥漫性增强,不规则;实 质内常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或聚集的光团, 为合并钙化或结石。因注意与前列腺癌向区 别; (4)对邻近器官组织无明显继发压迫或侵 犯现象。
憩室或囊肿,位于前列腺左侧或右侧。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囊肿过大,可压迫尿道, 会有排尿困难或性功能障碍。 【超声检查】
于前列腺切面可见不规则或类圆形的液性暗区,有的可见分隔。(如图)
四 、常见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
前列腺增生与膀胱肿瘤的鉴别
当前列腺增生时常凸入膀胱腔,声像图显示膀胱后壁有隆起样结节,常不容易与膀胱三角区肿瘤 区别。鉴别要点为:扫查时首先应重点观察结节的外形、边缘及内部回声是否与前列腺一致。前 列腺增生凸入膀胱者,凸入部分外形较规则,表面圆隆平滑,边缘整齐,回声与前列腺一致。膀 胱肿瘤呈菜花状或菜花状突起,边缘不整齐,病灶呈不均匀的低中等回声,并可侵犯膀胱肌层。
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1)
近程放疗的优势
1. 1天内完成,对正常生活影响 最小
2. 对低风险患者,达到与手术 相当的肿瘤控制率
3. 对于既往未接受经尿道前列 腺切除术的患者,尿路失禁 风险小,短期内保持了勃起 功能
近程放疗的劣势
1. 需要麻醉,急性尿路停滞 2. 至适合于前列腺体积较小的患者
25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26
外部射线放疗
是临床局部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对低风险患者而言放疗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术的PFS相似 3D-CRT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它降低了放
疗期间发生急性毒性和伤害正常组织的风险, 并使更高累积剂量成为可行方案 低风险患者的标准剂量为70-79Gy,分3541次放射,但中或高风险患者应接受7580Gy剂量
22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
23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症
1、局限性前列腺癌 T1-T2c期或T2c-T3期给 与新辅助治疗后。
2、预期寿命≥10年者。 3、PSA>20ng/ml或Gleason评分≥8分的
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24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禁忌症
1、已有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者 2、预期寿命<10年者 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者 4、严重出血倾向者。
(<60gm) 3. 如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
路失禁风险增加,并容易出现勃 起障碍
.
29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30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
1、转移性前列腺癌(包括N1和M1期) 2、局限性或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无法进行
根治性切除或放射治疗 3、配合根治性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4、治愈性治疗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
目前,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列腺大小: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大小约为20g,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会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度应该是缓慢的。
如果前列腺体积超过30g,则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病变。
2. 前列腺结构:正常前列腺呈均匀的回声分布,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前列腺内部结构异常,包括前列腺内部的分叶、分叶内部的分隔以及前列腺内的囊肿等。
3. 前列腺管道:前列腺管道是前列腺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正常情况下,前列腺管道内应该不存在结石或其它异常形态。
如果前列腺管道内存在结石或其它异常形态,则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病变。
4. 前列腺外部形态: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前列腺外部形态的异常,包括前列腺呈现出椭圆形或“卡夫曼”样的扁平形等。
以上是目前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的主要标准,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 1 -。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
2.前列腺液检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在显微镜高倍视野中超过10个,卵磷脂小体减少,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如果同时作细菌培养,可以对慢性前列腺炎做出明确诊断和分类。
如前列腺炎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则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之,则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3.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楚、紊乱,可以提示前列腺炎。
经过上述的几项检查,我们可以对前列腺炎做出诊断、鉴别和分类。
另外,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另一类前列腺疾病做出诊断:前列腺痛,它在临床上具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尤其是盆腔、会阴部疼痛明显,而前列腺液检查正常,培养无细菌生长。
除临床表现外,直肠指诊可触及肿胀、饱满的前列腺,压痛明显。
有脓肿形成时,两侧腺叶不对称,可能有局限性波动。
蛮龙液认为,急性期切忌前列腺按摩,防止感染向附睾、睾丸扩散,或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
尿道分泌物可涂片染色镜检和做细菌培养。
尿液镜检常见较多红细胞或成堆脓细胞。
三杯试验的第1杯尿微混,镜检可见白细胞,第2杯尿色清,无白细胞,第3杯尿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
中医属“劳淋、精浊、白浊”等范畴。
前列腺炎分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等不同类型。
其发病机理是细菌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免疫反应;关节炎、虹膜炎,尿道器械检查、导尿管放置,上呼吸道、泌尿系感染、性机能变化或饮食不节,喜怒不时引起湿热内蕴、败精浊腐,导致腺体发炎,脓肿。
急性期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体温升高、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尿浊、便秘、会阴部及下背部胀痛、前列腺肿痛。
慢性期的临床表现是头昏头晕、腰部酸痛、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尿后排出粘液、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睾丸肿痛。
前列腺炎病有症状复杂,病程迁延、顽固难愈、容易复发等特点。
传统医学应用清利湿热、热毒通淋法多能奏效。
前列腺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有哪些
前列腺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有哪些
前列腺组织病理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用于确定前列腺组织中存在的病变和疾病。
以下是前列腺组织病理检查的一些可能结果:
1.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能在组织标本中观察到癌细胞的存在。
2. 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前列腺增生症,也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非癌性疾病。
病理检查可能显示前列腺组织增生、腺泡扩大等特征。
3. 前列腺炎(Prostatitis):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组织的炎症。
检查结果可能显示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纤维化等病理变化。
4. 前列腺增生性上皮疾病(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PIN是一种非癌性前列腺组织异常增生。
病理检查可能显示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但无癌细胞的存在。
5. 前列腺钙化(Prostate calcification):前列腺组织中可能存在钙化部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反映。
6. 良性前列腺病变(Benign Prostatic Lesions):除BPH外,前列腺还可能出现其他良性病变,如前列腺息肉或状瘤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前列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每个人的检查结果可能不同,具体结果需要根据病理学家的鉴定和报告来确定。
ct诊断前列腺增生标准
ct诊断前列腺增生标准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通常在中年以后开始出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临床上,CT诊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CT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该疾病。
1.前列腺增生的CT影像表现。
前列腺增生的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增大、尿道梗阻、膀胱壁增厚等。
在CT图像上,前列腺增生常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同时,尿道梗阻也是前列腺增生的常见表现,CT可以清晰显示尿道受压变形的情况。
此外,膀胱壁增厚也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CT表现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前列腺增生的CT诊断标准。
根据前列腺增生的CT影像表现,可以制定以下诊断标准:(1)前列腺体积增大,前列腺横断面积>30ml为前列腺增生的CT诊断标准之一。
(2)尿道梗阻,CT图像显示尿道受压变形,尿道梗阻明显者,可作为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依据。
(3)膀胱壁增厚,CT图像显示膀胱壁增厚>5mm,可作为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依据。
3.前列腺增生的CT诊断价值。
CT诊断前列腺增生具有以下价值:(1)准确判断病变部位,CT可以清晰显示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部位。
(2)评估病情严重程度,CT可以清晰显示尿道梗阻和膀胱壁增厚的情况,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3)指导治疗方案选择,CT诊断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4.前列腺增生的CT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前列腺增生的CT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提前空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相关药物的使用。
(2)检查技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CT检查技术,如增强CT、螺旋CT等。
(3)诊断结论,医生需要结合CT影像表现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前列腺增生影像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影像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CT诊断标准是:CT横断面上。
前列腺超过耻骨联合2.0厘米,可以认定为前列腺增大。
增大的前列腺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圆形,比较对称,边界光滑,密度较均匀,部分病例可见等密度结节。
前列腺中央带明显增生时,可突向膀胱三角区。
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可以判断为前列腺组织来源。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
60—70岁为发病高峰。
解剖学,前列腺最大左右径4.0厘米,前后径2.0厘米,上下径3.0厘米。
超过上述范围可以判断为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预防:1,保持良好卫生、生活习惯,避免尿道炎症及前列腺炎症发生。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
3,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4,戒烟、限酒。
5,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性生活过度频繁。
前列腺诊断的金标准
前列腺诊断的金标准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部分,位于膀胱下方和直肠前面。
前列
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前列腺癌是男性恶性肿瘤的主要类
型之一。
因此,准确的前列腺诊断对于男性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前
列腺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呢?
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前列腺穿
刺活检(TRUS-Bx)。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以
通过血液检测来测量其水平。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前列腺癌的存在,但也可能是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如前列腺增生或炎症。
因此,PSA检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穿刺前列腺组织来获取样本进行病理学检
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前列腺癌的存在和程度,并确定治疗方案。
穿刺活检通常在PSA水平升高或其他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下进行。
除了PSA检测和前列腺穿刺活检,还有其他一些诊断方法,如数字直肠检查(DRE)、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
描(CT)。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前列腺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并检测异常区域。
总之,前列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PSA检测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在进行前列腺癌诊断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3b 直径>6cm
接侵入周围组织
膀胱底侵犯:膀胱底低信号
消失;直肠侵犯:直肠壁信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膀 号中断;盆底肌:局限性或
T4
胱、直肠、盆底肌
弥漫性T2高信号。
原发肿瘤+远处转移
盆腔淋巴结
淋巴结<1.5cm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A期 B期 C期 D期
前列腺的静脉丛汇入髂内静脉,前列腺 静脉与骶骨、腰椎和髂翼的静脉有交通, 因此,前列腺癌有腰骶部和髂部浸润时, 为早期转移表现。前列腺静脉还可通过 直肠上静脉汇入肝门静脉,因此,前列 腺癌可向肝内转移。
前列腺组织结构
纤维肌肉基质区 1/3
腺体部分 2/3
外周带 70% 中央带 25% 移行带 5%-10% 尿道周围区1%
前列腺癌的分期
TNM T1a T1a、 T1b
大体病理 触摸不到
触摸不到
MRI表现 正常
正常
前列腺内信号不均,多数为
T2a 直径<1.5cm
低信号,包膜完整
T2b 肿瘤直径>=1.5cm
同上
T3
突破包膜,局部侵犯
侵犯前列腺旁组织或一侧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周围浸
T3a 精囊腺
润,精囊体积和信号不对称
双侧精囊腺侵犯,或肿瘤 双侧精囊信号异常,肿瘤直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
90%以上前列腺癌为腺癌 其它还包括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
前列腺癌诊治的核心问题
早期发现 根治性治疗 治疗后随访
MRI重要作用
前列腺癌病灶的MRI表现
信号改变 肿瘤大小和位置
分期 指导定位活检和治疗
前列腺癌的MR信号改变
T1WI呈等信号难显示病变。 T2WI周边带的高信号区内出现低信号
分期的准确性与诊断者的经验有关
56%-93%
判断腺体内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不准确
对外周带的肿瘤敏感性高(78%),特异性 差(55%)
对局限于中央腺体内的肿瘤不易诊断
诊断的假阳性率高
活检后出血 治疗后反应 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诊断的核心问题
早期发现 分期 确定侵袭性
前列腺的血供
动脉:前列腺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3 支动脉:膀胱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和 直肠下动脉。
膀胱下动脉是前列腺的主要血液供应 来源。
前列腺的淋巴及静脉
前列腺的淋巴管形成淋巴管丛,一组注 入髂外淋巴结,另一组注入髂内淋巴结, 再流入髂总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前列腺癌可经淋巴转移至上述淋巴结。
前列腺影像解剖
C C
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 显示前列腺尖部及膀胱与前列腺的关系
正常前列腺T1WI
静脉
神经血管束
正常前列腺T2WI
内侧腺体
中 央 带
外周带
内侧腺体 中 央 带
外周带
正常前列腺T2WI
低信号纤维肌肉基质
周围血管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前列腺癌
70%起自前列腺的外周带 发病率: 美国
病灶。 孤立低信号结节 多发低信号结节 弥漫低信号改变
孤立低信号结节
34
多发低信号结节
弥漫性低信号
37
38
中央腺体Pca的MRI平扫表现
早期中央腺体前列腺癌是MRI平扫诊断的盲点,所示病灶呈弥漫性 低信号,外周带信号依然正常。这一例病灶已经出现了膀胱和精 囊的侵犯征象。
MRI平扫检查的局限性
前列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小
上下 前后 左右
30岁以内 3cm 2cm 3 cm 60岁以上 5cm 4cm 5 cm
50岁以前约为4cm 3cm 4cm 50岁以后约为5cm 4cm 5cm
前列腺主要是由平滑肌纤维和腺体组 织组成。
前列腺表面覆盖有两层被膜,内层称 前列腺包膜 ,外层称前列腺筋膜。
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 老年男性发病率第一位
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中国人平均寿命明显提高 医疗水平的提高,发现率增高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病变局限多无症状
体检时发现血清PSA值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晚期可出现一些特异性症状
血尿 排尿困难、尿潴留 病理骨折、骨痛
前列腺癌的诊断流程顺序
PSA筛查 肛诊 经直肠超声
如怀疑前列腺癌,可进一步行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 盆腔MRI(穿刺后短期内不适宜MRI检查) 全身骨扫描
PSA 值三个区间
正常: <4ng/ml
可疑:4-10ng/ml
异常:>10ng/ml
可疑者1/3有癌,异常者2/3有癌 PSA>20ng/ml很少能幸免于前列腺癌 结合TPSA、FPSA、FPSA/TPSA、PSAD等
前列腺分区
前列腺正常MRI表现
T1WI:均匀中等信号
不能显示正常分区
可区分前列腺实质与周围脂肪和静脉丛
T2WI:前纤维肌肉基质呈低信号
周围区呈高信号
薄层低信号带代表解剖包膜
移行区和中央区信号较周围区低
前列腺分区
前列腺MRI 扫描技术
平扫:常规横轴位、矢状位:T1WI T2WI STIR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观察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完整的前列腺、
前列腺疾病的MR诊断
内容
前列腺的解剖及磁共振检查方法 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前列腺良性增生
正常解剖
核桃状 基底部与膀胱底部相邻 尖端与尿道外括约肌相邻 前方为耻骨联合后间隙的
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丰富的前列腺静脉丛 及耻骨前列腺韧带 后为前列腺会阴腱膜与直 肠相邻 外侧为提肛肌
动态增强扫描(DCE-MR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弥散加权成像(DWI)
扫描前准备
保证检查时直肠内清洁 扫描前适度饮水,保持膀胱中度充盈
正常前列腺的MRI平扫表现
中央带及移行带T1WI、T2WI呈中等信号。 外周带T2WI呈高信号。 横轴位是观察前列腺最佳的位置
前列腺癌病理分级
Gleason Score (Gleason 评分)系统 前列腺腺体细胞和细胞核大小形态、腺
体排列结构 Ⅰ~Ⅴ级
Ⅰ级分化良好,Ⅴ级分化差 Gleason评分的计算:
主要分级区+次要分级区 评分越高,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
Jewett A1 A2 B B1 B2 C
D D1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