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网计算表
室外雨污水管网工程量价计算表
![室外雨污水管网工程量价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f508b6116bec0975f465e2ca.png)
1 2 3 4 5
名称 主材费合计 HDPE波纹管 钢筋混凝土管道 钢筋混凝土管道 钢筋混凝土管道 钢筋混凝土管道
6
井盖
7
井盖
8
井盖
9
铸铁井箅子
10
出户管
11
出户管
12
出户管
13
粗砂
14
水泥
15
机砖
规格
d200 d300 d400 d500 d600 d80Biblioteka d1000 d1200 d1350
容积率
3137320.99 80000.00 0.00 0.00 0.00
18万机械 6% 5%
苫盖、雾炮等
3750000
#REF! #REF!
平米单价
含税总计(六+七)
746.98 5.00
t 座 根.天 车次 根 456157.60
155177.60 297222.14 224877.24 134926.34 5154570.51 304054.05 5458624.56
4200.00 16000.00
3.00 1200.00
70.00
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规划用地面积
245.00 0.00
492.00 83.00 3800.00 0.00 0.00 905.65 176.02 321.80
个
套 m m m t 千块
183.19 247.79 175.22 144.75 40.00 100.00
121.36 319.00 448.30
44880.53 0.00
86208.85 12014.25 152000.00
0.00 0.00 109909.68 56150.70 144264.73
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3
![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3](https://img.taocdn.com/s3/m/d53f7c2ebcd126fff7050bb9.png)
设计 流速 (m/s) 16
设计管 道输水 能力 (L/s) 17
地面标高(m) 起点 终点
管内底标高(m) 起点 终点
埋深(m) 起点 终点 旱流流 量(L/s) 24
旱流校核 充满 度 25 流速 (m/s) 26
备注
18
19
20
21
22
23
27
0.75 0.80 1.05 1.08 1.22
5a 2a 1a 0.5a
293.33 187.23 187.21 141.50
设计降雨量 Q=ΨqF(L/s) 3465.4 2211.94 2211.70
1671.68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一 自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水位 12m。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流量例题计算
北京市某小区面积共220000㎡(22ha),其中屋 面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0%,沥青道路 面积占16%。级配碎石路面的面积占12 %,非铺砌土路面占4%,绿地面积占38 %。试计算该区的平均径流系数。当采用设 计重现期为P=5a、2a、1a及0.5a时,试计算: 设计降雨历时t=20min时的雨水设计流量各是 多少?
v
2.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500 (1 1.38 lg P) 250 q0 q 0.5 0.65 (10 2 t 2 ) (10 2 t 2 ) 0.65
3. 单位面积径流量乘以该管段的总汇水面积得设计流量。 4. 根据设计流量求管径、管道坡度和流速。
水力计算说明(续)
1.70 1.84 1.69 1.75 1.95
1.64 1.69 1.65 1.94 2.28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6beb803f7ec4afe04a1dfcc.png)
二、雨量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续1)
极限强度法
从流域上最远一点的雨水流至出口断面的时间称
为流域的集流时间或集水时间
F
t3
极限强度法,即承认降雨强度 D
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小的规律性,
t2
同时认为汇水面积的增长与降雨历 时呈正比,而且汇水面积的增长速
B t1
度更快,因此只有当降雨历时等于 集流时间时,全部面积参与径流, 产生最大径流量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min;
A1,c,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确定。
二、雨量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 qF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F——汇水面积,公顷; q——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
雨量分析的要素
• 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 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 降雨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 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分数
• 降雨的重现期: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 一次的时间间隔
一、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续1)
暴雨强度公式
q 167 A1 (1 c lg P) (t b) n
三、雨量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续4)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一自南向 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水位12m.该市的 暴雨强度公式给定. 要求布置雨水管道并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
三、雨量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续5)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设计时 注意问题
尽量缩小汇水面积,以减少设计流量 注意地下水的排除 排水设计标准高于一般道路 雨水口布设的位置要便于拦截径流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e3f1b6c35022aaea998f0f65.png)
第1章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1.1.1 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 0=864*120/86400=1.20(l/s ) 1.1.2 各集中流量的确定: ○1市柴油机厂 450*103*3.0=15.624(l/s ) ○2新酒厂取用9.69(l/s ) ○3市九中取用15.68 (l/s ) ○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 ) 总变化系数K Z =11.07.2Q (Q 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
当Q<5l/s 时,K Z =2.3;当Q 〉1000l/s 时,K Z =1.3;其余见下表: 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 q=167A 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 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q=0.68*3920*(1+0.7lg1.0)/(27+2∑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精编WORD版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e2787a4b35eefdc8d33396.png)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综合设计——排水管网计算书(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班级给排1x1姓名 xxx学号 201210524125设计时间 ~ 2014.7.3指导老师 xxxxxxxxxxxxxxx成绩城市建设学院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城镇概况 (1)1.2 气候情况 (1)1.3 排水情况 (1)2 排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2.1 污水管道的布置 (1)2.2 居民生活污水计算 (2)2.3 街坊面积总面积计算 (2)2.4集中用户污水计算 (4)2.5面积比流量计算 (4)2.6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 (5)2.7污水管网主干管水力计算 (6)3 管道总平面图及纵剖面计算成果图绘制 (8)4 污水设计总结 (8)5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9)5.1 主要设计参数 (9)5.2 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 (9)5.3 计算步骤 (10)5.4 雨水管网主干管水力计算 (10)5.5 雨水设计总结 (11)1 设计原始资料1.1 城镇概况A 城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该城市是广东省辖县级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市区地势平坦,主要建在平原上,城市中间以铁路为界,分为两个生活区:Ⅰ区和Ⅱ区。
均有给水排水设备,自来水普及率100%。
1.2 气候情况① 市内多年来的极端高温38.7℃,每年6~8月份的气温最高。
而到了冬季(12~2月)温度较低,多年来的极端低温为0℃。
②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春季湿度大,约为65~90%;③ 雨季集中在4~9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4~9月份为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降雨量大,多出现暴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930mm ,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书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c7a9f6d866fb84ae45c8d8c.png)
第1章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1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0=864*120/86400=1.20(l/s)1.1.2各集中流量的确定:○1市柴油机厂450*103*3.0=15.624(l/s)○2新酒厂取用9.69(l/s)○3市九中取用15.68 (l/s)○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总变化系数KZ =11.07.2Q(Q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当Q<5l/s时,KZ =2.3;当Q〉1000l/s时,KZ=1.3;其余见下表: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 q=167A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q=0.68*3920*(1+0.7lg1.0)/(27+2∑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给排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
![给排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16f0ff84028915f804dc295.png)
3雨水管道设计计算3.1雨水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网布置3.1.1 排水区域划分该区域最北端有京杭大运河,中部有明显分水线。
因此以明远路为分界线,明远路以北雨水排入大运河,以南地区雨水排入中部水体。
这样划分有利于减小雨水管线长度和管道,并且可以缩小管径,提高经济效益。
3.1.2 管线布置根据该地区水体及地势特点,雨水管道为正交式布置,沿水体不设主干管,雨水通过干管直接排入水体。
一些距水体较近的街区的雨水直接以地表径流的方式直接流入水体。
明远路以北区域雨水干管的走向为自南向北;以南地区部分干管走向为自南向北,部分为自北向南,个别自南北汇入中间,具体流向根据水体所在位置确定。
具体如图3所示。
3.2雨水流量计算图3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初步设计)3.2.1 雨量分析要素a)降雨量指一定时段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水层深度,其计量单位以mm 计。
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具体及(L/ha)表示[9]。
b)降雨历时指一次连续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指全部降雨时间,也可以指其中某个个别的连续时段,其计量以min或h计,可从自记雨量记录纸上读取。
c)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Hit=(3-1)式中,i——暴雨强度(mm/min);H——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mm);t——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表示。
d)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单位为公顷(ha)雨水管渠的收集并不是整个降雨面积上的雨水,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地面面积称为汇水面积。
每根管段的汇水面积如下表所示:表7 汇水面积计算表:管道编号管道长度(m)本段汇水面积编号本段汇水面积(ha)传输汇水面积(ha)总汇水面积(ha)5~4230.7656 6.670 6.67 4~3153.84578 6.6714.67 3~2230.7658、5918.6814.6733.35 2~1153.8466、691233.3545.356~7192.36511.86011.86 9~8230.76538.1508.15 8~7153.84549.788.1517.93 16~10230.7660(3)、61(3)8.1508.15 10~11115.3861(4) 5.938.1514.08 11~12153.8460(4)、6222.9714.0837.05 12~13192.350(2)、52(2)10.6237.0547.67 13~14230.7650(1)、50(2)10.6247.6758.29 14~15230.7646(2)21.3458.2979.63 17~18115.3861(1)、(2)11.86011.86 18~19269.2260(1)、(2) 4.4411.8616.3 19~20230.7647 5.1916.321.49 20~21230.7648、4914.2321.4935.72 21~22230.7645(2)10.2335.7245.95 23~24192.331(2)、329.4909.49 24~25153.8429、3011.129.4920.61 25~26153.8426、2719.3420.6139.95 26~27153.846(2.2)、7(2.2)9.6739.9549.62 27~28173.076(2.1)、7(2.1)9.6749.6259.29 28~29173.076(1.2)、7(1.2)9.6759.2968.96 30~31192.324(2)、31(1)13.34013.34 31~32230.7624(1)、2814.8213.3428.16 32~33153.8422、2517.0428.1645.2 33~34153.844(4.2)、5(4)12.0645.257.26 34~35153.844(4.1)、5(3)12.0657.2669.32 35~36153.844(2.2)、5(2)12.0669.3281.38 37~38230.7620、2331.42031.42 38~39153.8418(2)、2128.2331.4259.65 39~40153.843(2)、4(3.2)13.6459.6573.29 40~41153.843(1)、4(3.1)13.6473.2986.93 41~42153.842(2)、4(1.2)12.5386.9399.46 43~44153.8418(1)12.45012.45 44~45153.841(3)8.8612.4521.31 45~4230.761(2)8.8621.3130.17 47~48269.2237 1.480 1.48 48~49192.335、3611.12 1.4812.6 49~50153.8433、347.4212.620.02 50~51153.849(1.2)、9(2.2) 5.9320.0225.95 51~52192.39(1.1) 2.9725.9528.92 52~53134.619(2.1) 2.9728.9231.89 53~54134.618(2) 4.6731.8936.56 55~56153.8438、3948.91048.91 56~57153.8411(2)、13(2)11.7848.9160.6957~58 134.61 11(1)、13(1)11.78 60.69 72.47 58~59 134.61 10(2)、12(2)12.67 72.47 85.14 60~61230.7640 22.23 0 22.23 61~62 203.838 41、42 31.13 22.23 53.36 62~63 203.838 15(3) 6.72 53.36 60.08 63~64 203.838 15(2) 6.72 60.08 66.8 65~66 203.838 43、44 49.06 0 49.06 66~67 203.83816(3)、17(3)16.85 49.06 65.91 67~68 203.838 16(2)、17(2)16.8565.9182.76e) 暴雨强度频率和重现期 指定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一般不是预知的。
第十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计算10-2 10-3
![第十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计算10-2 10-3](https://img.taocdn.com/s3/m/c4c50f1e52d380eb62946dbe.png)
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k
167A1 (1 c lg P) Qi (t1 m t2i b) n
ki
.Fk
F—汇水面积(hm2) q—设计暴雨强度(L/s· hm2 ) P—设计重现期(a)
t1—地面集水时间(min)
Qi—管段i雨水设计流量(L/s)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Fk—管段i上游各汇水面积(hm2) m—折减系数 t2i—上游各管段i的计算流行时间 A 、c、b、n—地方参数
mh
h α
m=ctgα—边坡系数 边坡=tgα=h:mh
五、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水力计算及举例
设计步骤总体分三大步骤:前期准备、设计计算、绘图。
第四版 P92 【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
一自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
水位12m.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给定.
要求布置雨水管道并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
管段9~10起点标高为61.000+坡降0.68=61.680,需提升高度为 61.680-1~9终点标高为59.685=1.995m≈2m。 应同时计算干管11~6、14~7、17~8、20~9,并比较其终 端标高是否满足管顶平接接入条件。
2、泵站不运行时系统的排水能力核算
泵站不运行时,管道系统只能在压力流条件下越过9~10起端流出。
5. 根据设计流速求本管段得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 6.起点埋深(1点)定为1.3m。 1点地面标高-1点埋深=1点管内底标高(1~2起端) 1点管内底标高-降落量=2点管内底标高(1~2终端) 2点地面标高-2点管内底标高=2点埋深(1~2终端) 2点管内底标高+管径D1~2= 2点管顶标高(1~2终端, 2~3起端) 各设计管段在高程上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管网水力计算表
![雨水管网水力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10366e1feff9aef8941e061f.png)
管道输水 流速m/s 能力Q
(L/s)
0.83 0.97 0.97 0.97 1.08 1.37 1.46 1.46 1.46 1.46 1.46 1.46 1.46
79.86 274.54 274.54 274.54 414.09 1072.69 1382.73 1382.73 1382.73 1382.73 1382.73 1382.73 1382.73
屋面
0.54 1.79 2.19 3.06 4.04 14.40 16.29 17.12 17.75 17.88 19.76 20.53 20.84
各类地面性质面积计算
各类地面性质的汇水面积
沥青道路及人 非铺砌土地
行道
面
绿地
屋面
0.16
0.22
0.29
0.49
0.52
0.72
0.96
1.61
0.63
43.92 23.07608857 1.57819635 25.71910276 1129.582993
45.63 24.65428492 2.26883562 24.95157684 1138.540451
46.32 26.92312053 1.26255708 23.94396395 1109.08441
0.87
1.17
1.97
0.88
1.22
1.63
2.75
1.17
1.62
2.16
3.64
4.16
5.76
7.68
12.96ຫໍສະໝຸດ 4.716.528.69
14.66
4.95
6.85
9.13
15.41
5.13
7.10
管网工程量计算表
![管网工程量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61801e14791711cc79177e.png)
合计
700 1000 1200
20
150 200 300
起点
终点
阀门井 /检查井
规格 (mm)
路面设 计标高
(m)
1250
1400
1600
2000
结构层 厚度 (m)
原地 标高 (m)
管底 标高 (m)
淤泥面 标高 (m)
是否有 基础边 管座基 到管边
础 水平距 (Y/N) 离(m)
管径 (mm)
砂垫层 厚度 (m)
总挖土 深度 (m)
挖淤泥 深度 (m)
挖土 方法
工作面 (m)
放坡 系数
单篦 雨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
双篦 雨水口 (个)
三篦 雨水口 (个)
四篦 阀门井 雨水口 /检查井 (个) (个)
挖土方 (m3)
挖运 淤泥 (m3)
碎石 垫层 (m3)
砂垫层 (m3)
回填 石粉 (m3)
管体积 余土外运 (m3) (m3)
碎石垫层 厚度 (m)
砂垫层 厚度 (m)
总挖土 深度 (m)
挖淤泥 深度 (m)
挖土 方法
工作面 (m)
放坡 系数
单篦 雨水口 (个)
双篦 雨水口 (个)
三篦 雨水口 (个)
四篦 阀门井 雨水口 /检查井 (个) (个)
挖土方 (m3)
挖运 淤泥 (m3)
碎石 垫层 (m3)
砂垫层 (m3)
回填 石粉 (m3)
原地 标高 (m)
管底 标高 (m)
淤泥面 标高 (m)
是否有 基础边 管座基 到管边
础 水平距 (Y/N) 离(m)
管径 (mm)
城市道路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范本
![城市道路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639c6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2.png)
(1)排水现状项目区内的雨水主要通过✱路道路边沟、散排方式进行排放,就近排入现状排水沟渠。
项目区域内起点至终点地势程中间高两边低,道路范围内无河流,仅在起终点处分别有两条现状排水涵,主要承担项目区内现状雨污水的排放。
✱大道有排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一条DN800污水管道,新建道路污水可接入此管道,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3)排水规划1)雨水规划根据场地地势及用地布局,片区内雨水收集后,雨水管道按分散、就近、自流的原则布置,前1.42公里雨水排向起点一条1.5×1.6m的横穿✱路的大沟,道路后1.93公里雨水排至✱大道南侧一条2.0×2.0m的合流大沟。
2)污水规划由于道路周边市政管网设施尚未完善,道路污水近期暂考虑与雨水排放至一处,待后期市政管网完善后再接入就近污水道。
根据场地地势及用地布局,道路前1.42公里污水汇合后排向✱路的一条1.5×1.6m的排水沟,待远期截污干管建成后接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道路后1.93公里污水排至✱大道DN800污水干管,最终汇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4)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排水管道Vmax=5m/s。
2)最小设计流速: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Vmin=0.75m/s。
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4)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5)雨水系统1)雨水系统规划本次设计雨水管管道双侧布置在道路混合车道下,K0+000.00~K0+120.00段双侧布置DN600管,K0+120.00~K3+355.15段双侧布置DN800管,前1.42公里雨水汇合后使用DN1000管排向起点一条1.5×1.6m的横穿✱路的大沟,道路后1.93公里雨水排至✱大道南侧一条2.0×2.0m的合流大沟。
道路全线在交叉口处预留雨水支管,具体位置详见《排水平面图》。
(完整版)雨水管网设计说明参考
![(完整版)雨水管网设计说明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ec8d4c4cf84b9d529ea7a5a.png)
5 雨水管网设计说明5.1 雨水量计算(1)暴雨强度公式我国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nb t Pc A q ++=lg 11671……………………(式5—1)式中 q —— 设计暴雨强度(L/s ·ha ) P —— 设计重现期(a ) t —— 降雨历时(min )A1、c 、b 、n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根据所处地区分别选用不同的暴雨强度公式,经过查表的本设计地区杭州的暴雨强度公式为:()()686.0403.6lg 736.71200.1770++=t P q ………………………………(式5—2)重现期:一般地区重现期为0.5~3年,重要地区3~5年,本设计地区取值为1年 降雨历时:21mt t t +=………………………………………………………(式5—3).(min)602iiv L t ∑=…………………………………………………(式5—4) 式中 t —— 设计降雨历时(min )t1 —— 地面集水时间(min ),取5~15min ,本设计地区取值为15 min t2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 —— 折减系数,暗管取2,明渠取1.2,本设计都为暗管,即取值为2 L —— 设计断面上游各管道的长度(m ) V —— 上游各管道中的设计流速(m/s )(2)径流系数ψ计算通常根据排水流域内各类地面的面积数或所占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该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也可根据规划的地区类别,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av ψ=0.515(3)实际地面径流量即雨水管渠设计流量Q 计算按推理公式:qFQ ψ=………………………………………………(式5—5) 式中 Q ——计算汇水面积的设计最大径流量,亦即要排除的雨水设计流量(L/S )q ——雨峰时段内的平均设计暴雨强度[(L/S) /2hm ]ψ——径流系数F ——计算汇水面积(2hm )把(式5-2)、(式5-3)和av ψ=0.515代入(式5-5)得 ∑∈+++=ik k i i F t Q 515.0)403.6215()1lg 736.71(200.1770686.02…………………………………(式5—6)式中Q i ——管段的设计流量(L/s ) t2i ——管段i 的计算流经时间(min ) Fk ——管段i 上游各集水面积(2hm )5.2 雨水管网定线(分散排放和集中排放相结合)(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室外排水管计算表(纵二路雨污水管网)
![室外排水管计算表(纵二路雨污水管网)](https://img.taocdn.com/s3/m/03eeea18aef8941ea66e05cc.png)
433.361 432.913
起点 (m)
455.140 453.981 451.652 450.100 448.548 446.996 445.443 443.891 442.339 440.787 439.234 437.682
436.130 434.981
终点 (m)
453.981 451.652 450.100 448.548 446.996 445.443 443.891 442.339 440.787 439.234 437.682 436.130
雨水管高程计算表
管段编号
桩号编号
起点 终点
井间 距
m
管径 mm
坡度 ‰
0+301.31 0+340 0+400 0+440 0+480 0+520 0+560 0+600 0+640 0+680 0+720
YA-1 YA-2 YA-3 YA-4 YA-5 YA-6 YA-7 YA-8 YA-9 YA-10 YA-11
40.00 4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1.2
管内底 高程
434.981 434.533
起点覆土 (m)
2.00 2.73 2.35 2.34 2.36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1.97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