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

合集下载

心理干预对改善眼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对改善眼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对改善眼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3-09-05T09:15:34.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陈燕武彦王敏[导读] 由于眼外伤事件发生突然,没有先兆或疾病发生的前驱期,患者对眼外伤毫无心理准备。

陈燕武彦王敏(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改善眼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的32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合并心理干预。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进行心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焦虑情绪的观察。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采用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眼外伤患者的焦虑情况,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眼外伤心理状态【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068-02 眼外伤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视力。

由于眼外伤事件发生突然,没有先兆或疾病发生的前驱期,患者对眼外伤毫无心理准备。

眼外伤导致残障,是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它改变了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可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愤怒和敌对情绪[1]。

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眼外伤患者的护理已不仅仅是基础及专科护理,而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

因此,对我院32例眼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研究,观察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32例眼外伤患者,男25例,女7例。

其中眼球穿通伤4例,顿挫伤前房积血23例,异物伤3例,烧伤2例。

所选择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全身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智能障碍史。

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究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眼科外伤手术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结果本组72例患者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在手术治疗中均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

同时,采取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得到患者广泛认可和好评。

结论在眼科外伤手术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眼科外伤手术心理护理眼外伤[1]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难忘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药品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众多患者在眼科外伤手术中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现就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眼科外伤手术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眼科外伤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5.6±4.3)岁。

根据外伤的致伤因素:机械伤68例,主要为挫伤27例,穿通伤22例,异物伤19例;非机械伤12例,主要为热烧伤4例,化学伤5例,毒气伤3例。

80例患者行眼科外伤手术时均采用局部麻醉。

1.2 方法1.2.1 术前护理护士人员在眼科外伤手术前应深入病房对患者的进行术前需求调查,向病人介绍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意义、目的、术中的感受等。

部分患者在术前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应热情友好、带有目的性和病人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顾虑、担忧,获取患者的信任,并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身心达到最优状态,治疗的效果才会最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护理人员应检查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

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研究

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研究

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研究摘要:以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引起眼外伤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与此同时,对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及指导的效果进行总结,突出术前护理的重要性,有效缓解眼外伤患者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及负性情绪,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眼外伤;术前护理干预;心理焦虑【引言】眼外伤属于眼科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外伤发生后,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导致失明,且合并多种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眼外伤不仅可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同时也会增加面部畸形发生概率,对患者眼球运动具有明显影响,患者对病情改善持悲观态度,并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整体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在患者术前为其开展对症护理干预,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对权威文献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对眼外伤患者术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1眼外伤患者焦虑情绪主要因素分析眼外伤主要由外伤因素引起,发病比较急,且病情凶险,易导致失明,因此很多患者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担忧、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随之而来。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患者受到心理问题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无法准确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

与此同时,很多家属看见患者的伤情,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使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冲击。

上述情况的广泛存在,均会对患者手术的顺利开展造成明显影响,严重时甚至会耽误患者的诊治,引发不良后果。

对于患者而言,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心理矛盾,不少患者既希望充分保护视力,因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同时也担心不及时处理患眼,会引发不良风险。

权威文献[1]报道认为,很多患者担忧手术过后会对自身的容貌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自己无法正常生活,对事业、婚姻等造成严重影响。

基于上述考量,很多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负性情绪。

为此,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摘要: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首先要努力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技巧,发挥护士自身优势及美好心灵,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眼科护理工作质量。

心理护理法对于眼外伤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和家属满意率高,适合应用推广。

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突发的外伤事件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导致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而个人的认知、经历、社会支持等都影响患者对眼外伤的应激反应[1]。

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于手术最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于病变和手术的恐惧紧张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恢复,本文就心理护理法和传统护理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因眼外伤需手术治疗患者33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168例,分别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男92例,女76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5±2.5岁;眼贯通伤18 例,化学烧伤41例,钝挫伤80 例,其他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具备手术资格,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前提下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保持微笑服务态度,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解答各类问题,让患者缓解刚受伤时对危险的恐惧心理,了解其心理状态,并作书面记录,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和家属普及相关眼外伤医学知识,让其对病情有所了解,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可暂时保密,只对其家属进行知识指导,避免家属由于慌张担心表现让患者更增加恐惧紧张情绪,向非特别严重患者介绍手术所需准备工作和手术大致过程,以及使用技巧性语言阐述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接受,并指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进行,共同安慰鼓励患者建立术前信心,避免紧张情绪过度而致使血压骤升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病房内播放轻松优雅乐曲缓和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改善精神状态,嘱咐患者多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同时做好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以及出院前的心理护理疏导工作,除交待相关避免感染的注意事项外,鼓励其建立信心,多运动,积极乐观。

试析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

试析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

试析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摘要:为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随机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另80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手术护理;干预;心理焦虑眼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发症多,是造成儿童和青年一只眼睛致盲的重要因素。

由于眼外伤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面部畸形、眼球运动障碍,从而导致病人在住院之前出现严重的精神焦虑,从而对手术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并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眼外伤病人的心理焦虑问题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160例眼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100例,女60例。

其中双眼损伤93例,单眼67例,眼挫伤27例,外伤性白内障20例,房积血17例,角膜裂伤33例,虹膜根部离断14例,眼内异物23例,视网膜震荡伤15例,继发性青光眼9例,眼内容物脱落2例,眼球摘除术40例,非眼球摘除术120例。

眼睛受伤后,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出现损伤,但相对于眼睛来说,伤害要小一些,眼睛的状态要好一些。

为了使问卷的内容更加完整、真实,病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求病人同意进行照护措施。

1.2研究方法随机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另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以SAS为评价指标,SAS分为20个项目,采用1-4级的得分方法,得分在20-80之间,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心理焦虑程度越严重。

目前,这种测验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信度和效度都很高。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3-01T14:32:57.87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陈玉湘薛静马丽娜[导读]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323医院眼科陕西西安眼外伤指的是眼球以及周围附属器受到外在机械性物理性或者化学性的损害,使得眼部出现各种病理性改变,容易导致盲目.陈玉湘薛静马丽娜陕西西安市碑林区323医院眼科陕西西安710054作者简介:陈玉湘,职称:主管护师,专攻眼科疾病治疗与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外商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心理干预; 眼外伤患者; 焦虑; 抑郁心理; 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4-01眼外伤指的是眼球以及周围附属器受到外在机械性物理性或者化学性的损害,使得眼部出现各种病理性改变,容易导致盲目.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交通发展快速,使得眼外伤的发生率显著提高[1].并且眼外伤具有病情复杂多样,患病部位的特殊性,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出现视力障碍,严重者出现失明.因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例如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急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2-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段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36.4±2.7)岁.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段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37.6±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均确诊.其中入选标准为:单侧眼外伤,排出其他系统严重创伤与疾病史,积极配合量表检查.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与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治疗与恢复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其具体措施包括:1.2.1心理支持由于眼外伤患者通常是由于意外事故引起的眼部疾病,患者遭受该意外事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不良心理引发原因,并对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在于患者沟通、交流是需要语气温柔、体贴、热心,争取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讲解眼外伤的治疗方式、预后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可以告知患者本院类似病例的成功治疗案例,以便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1.2.2健康指导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监理指导,让家属以及患者了解眼外伤的发病原因、用药情况、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告知患者与家属负面情绪对眼外伤治疗与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患者保持积极、平和、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确保治疗过程顺利开展,以便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刺激暴露法、分散注意力以及示范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1.3观察指标在所有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1个月后对其焦虑与抑郁心理进行评估,采用抑郁量表SDS与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由两名心理科医生对其进行调查,由患者自己填写,分别对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其中SDS评分标准为:低于50分表示心理正常,轻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61-70分;重度抑郁:70分以上.SAS 评分标准:低于50分表示正常,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2结果2.1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效果比较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2.2两组患者抑郁SDS评分效果比较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所示.3讨论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与交通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使得眼外伤的发生概率在逐渐增大.由于眼部于视觉需求,通常处于暴露状态下,受伤的概率较高.由于眼外伤对视力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是眼部常见病,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等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5].同时,会对患者的精神造成较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眼外伤会直接导致眼部外形影响,使得患者视力受到较大的反差,使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其开展优秀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便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患者以温和、稳定以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应重点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解决,以便确保良好的心理辅助学些与工作等[6].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眼外伤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1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比较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综上所述,在眼外商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詹园园.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2(7):113-114.[2] 蔡雪萍.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33(12):152-153.[3] 王立芳.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8(9):121-122.[4] 于强,李绍珍,陈和年,等.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18(5):856-857.[5] 冯冰霞,陈丽燕.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31(27):812.[6] 李亚明,朱淮成.心理干预对眼外伤致残障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3,22(11):897-898.。

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焦虑抑郁是眼外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眼外伤的流行病学、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进行综述,以了解国内外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研究现状,加强护理人员对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认识,为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眼外伤;焦虑抑郁;护理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官受到外来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因素损害,造成眼部组织器质性及功能性损害,是当今世界单眼盲的首要病因[1]。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160万的盲人是由于外伤所致,而外伤也造成了230万人双眼低视力和1900万人的单眼盲或低视力[2]。

我国每年会有数百万到上千万的人发生眼部外伤,国内研究报道眼外伤约占眼科住院总人数的1/3[3]。

突如其来的眼部外伤,使患者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郑露[4]等研究显示,眼外伤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6%。

可见对眼外伤患者而言,负面的情绪普遍存在,这些消极的情绪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患者不仅希望得到躯体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希望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现将眼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眼外伤发病流行病学特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眼外伤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正逐渐被重视。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眼外伤流行病学特征上都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因社会经济、生活习惯、医疗水平及防范意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Mao等[6]通过对眼外伤发生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眼外伤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其发生率和年龄、性别、发生场所及致伤性质等相关。

1.1年龄分布Shashikala等[7]对306例眼外伤进行研究分析,发现20~40岁人群占72.2%,赵玉萍[8]等研究显示眼外伤的发病年龄呈现双峰分布,35-45岁和5-10岁为高峰年龄。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医 生 和护 士 的反 复 检查 和 治 疗 缺 乏信 心 , 医护 人 员 态度 生 硬 。 对
2 性 格 变异 型 . 3
保持心情舒畅并且 向患者讲 明眼科局部用药 的重要性 ,以及碱 烧伤对眼部组 织损伤严重 , 需患者配合治疗 , 同减轻病 痛促使 共 疾病早 日康复 。
3 . 悲观 型 患者 3
治 疗 。
32 对 急 躁 型 患 者 .
1 临床 资料
我 院 20 0 5年 1 ~ 0 7年 1 月 20 2月收治 眼外伤患者 18例 , 0 年龄 1 5 岁 。 8 , 2 2 3 男 3例 女 5例, : 男 女为 3: 。 1 其中眼球挫伤
者 3 例, 8 眼球贯通伤者 2 例 , 9 眼化学伤者 2 例 , 1 热烧伤者 2例 。 o
维普资讯

临床 护 理 ・
~ — ~ _… 一 — — — — — —__ — —— —
28 7第6第l 0年 月 4 2 0 卷 期
眼 患者的 理分 护理 外伤 心 析与
孔颖 秀
( 山东省曲阜市人 民医院 , 山东 曲阜 2 3 0 ) 7 10
护士要及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 积极与家属和施工单位联 应 系解决医疗费用和生活所需 , 做好家属或朋友 的思想工作 , 加强
累他人 , 产生 自暴 自弃 , 甚至轻生的念头 。
脆弱, 无论平 时或战时眼外伤都很常见 , 往往造成视力障碍甚至 眼球丧失 , 眼失 明的最 主要原 因[ 是单 1 】 。做好 I # 伤患者的心理 t l l,  ̄
护 理, 不但能及时 了解 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 , 而且 对促进疾病 的康复起着重要 的作用。
情照顾 , 体贴人微 , 做到既来之则安 之 , 使患者积极 配合 治疗 ,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诱 导 时I C C 评 分 明显 低 于 对 照组 麻 醉诱 导 时I C C 评 分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提 示 积极 的情绪 、快 乐 的心 态 均 可降
低患儿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使痛阈提高。因此 ,对学龄前儿童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并提高其对麻醉的配合
手 术 、麻 醉 诱 导时 观 察组 MY P AS 评分 均 明显 低 于 对照 组 ,差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提示 术前 针 对 患 儿心 理 特征 作 心理
4 参 考 文 献 [ 1 ] 张玉 侠, 施 媛媛 , 顾 莺. 情 景游 戏对 住 院儿 童操 作性 疼 痛和 检查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a r o x y s ma l o c u l a r t r a u ma .
组 患 者治 疗前 后 的心 理焦 虑水 平 。结 果 :治疗 之 后 ,B 组 与A 组 相 比 ,患者 的 心理 状态 明显改 善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 5 )。结 论 :对 突发性 U  ̄ J ' b 伤 的患者 ,除 进行基 础治 疗 ,还要 采取 一定 的心 理干 预 ,可 以改善 患者 的心 理状 态 ,值 得在 临床 上推 广 。
Me t h o d s 1 0 0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B t wo g r o u p s . A g r o u p 0 n I y r e c e i v e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e n t , B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患 儿对 手术 的耐 受性 降低 ,增 加 了麻 醉剂 和手术 造 成并 发症 的发
性 ,利 于术 前 用药 。因 素 。疼痛 是心 理 与躯体 的共 同体验 。布 置温 馨 环境
及提高自信心可以减轻其对穿刺 的恐惧性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麻
5 Ol 0
吉 林 医学2 0 1 3 年8 月第 3 4 卷第2 4 期
患儿 做感 兴 趣 的游戏 和讲 述其 崇拜 偶像 的英 雄事 迹 ,使 患儿 沉浸 在 兴趣 中 ,学龄 前儿 童 的年龄 小却 处 于认知 水平 的前 运算 阶 段 , 并 能彻 底 了解 手术 的 目的 及其意 义 ,第一 反应 就是 将 手术 视为 对 自身 的威 胁加 以排 斥并 有恐 惧感 ,这种不 良情 绪使 得 患儿 体 内 皮 质醇及 去 甲 肾 上腺 素分 泌 大幅增 加 ,影 响 了手 术 治疗 效果 ,使
程度 。
生 率 。本研 究 中针对 患儿 的 心理 特点对 其进 行 心理 护理 ,尊 重患 儿 选择 ,与患儿 建立 信任 关 系 ,挑 选其 喜欢 的游戏及 话 题 ,极大
的提 高 J , 患儿 的热情 。结 果 显示 进入 手术 时 ,对照 组 与观察 组患
儿 MYP A s 评 分 比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而在 等待
彭明先 (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 民医院,四川 I 宜宾 6 4 4 0 0 0 )
【 摘 要】目的 :探究 突发 性 眼外 伤 患者 的 心理 特 点 及 护理 干 预措 施 。方 法 :选 择接 受 治 疗 的 眼外 伤患 者 1 0 0 例 ,随 机 分成 A 组 与
B 组 ,每组 5 0 例 。A 组 只针对 患 者 的眼外 伤进 行 治疗 ,B 组 不但 进行 基础 治 疗 ,而且 要 根据 患者 的心 理 状态 进行 护理 干 预 ,然后 比较 两
P E NG Mi n g - x i a n O q b i n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 H o s p i t a l o f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S i c h u a n Y i b i n 6 4 4 0 0 D J
依从 性 的影响 【 J ] - 中华 护理 杂志 , 2 0 0 7 , 4 2 ( 1 1 ) : 9 6 9 .
护理 町改 善患儿 焦 虑情绪 , 良好 的情 绪也 能改 变神 经 系统化 学 物 质的水 平 ,降低 肌 肉紧张 ,提高 免疫 力 。 文 献 报道 减 轻 患儿 焦虑 ,改 善患 儿 情 绪 及建 立 信 任 的 护 患 关 系 ,可 以提 高患 儿对 相关 检查 和输 液 的配合 程度 ,提高其 依从
【 关键 词】 突发 性眼 外伤 ;心 理分析 ;护 理干 预
P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na l ys i s a n d n ur s i ng i n t e r ve n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a r o x y s ma l o c u l a r t r a u ma
【 2 ] 王丽 丽. 心理 干预对 学龄 前患 儿 静脉输 液合 作 程度 的影 响 [ J J . 齐
鲁护 理杂 志, 2 0 0 7 , 1 3 ( 1 7 ) : 2 4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4 . 1 9 编校 :郑英 善]
突发性 眼外伤 患者 的心 理分 析与护 理 干预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