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心理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汪春霞
安徽省宁国市中医院242300
【摘要】:
1.目的:研究慢性病病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心理干预作用.
2.方法:在常规护理之上进行特殊的心理干预.
3.结果:经过护理之后,慢性病患者精神状态、病情的改善及对疾病战胜信心得到提高。结论:对慢性病患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病患提升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康复情况,可以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关键词】慢性病;心理;护理
慢性疾病是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慢性病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因为慢性病病人有病程长,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疾病痛苦折磨、死亡危险降临等特点,部分慢性病患者会过分的关注自身感觉,从而希望得到快速的恢复,或者认为自身可以像患病前一样的生活,从而拒绝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排除家庭中成员的支持,但是事实情况上恢复情况较慢,从而悲观失望情况更佳容易滋生.另一部分人因此出现淡漠、消沉的情绪特点,或者其他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出现,对周遭的事物反应迟钝,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因此心理护理对相关病患的生活非常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在宁国市中医院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慢性病患49例案例,通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和24例,其中男性共38例,女性共11例,年龄范围为58-88岁,其中甲减18例,糖尿病19,类风湿关节炎
1.2 护理方法
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配合医生治疗之上进行特殊的心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其中观察组护理方式如下:
1.2.1 提供优良的环境
其心理干预首先是提供给病患一个良好环境,避免因为长期康复治疗带来的压抑感,良好的诊治环境可以让内心得到舒缓.病房内使用柔和的色调,房间范围宽敞,有安全扶手设计,沐浴有座椅设置,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播放愉悦舒缓的音乐,或者病患自己喜欢的歌曲,尽可能的满足病患对环境氛围的需求;
1.2.2 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
要建立起护患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要对病患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要热情的相处,多聊聊病患的生活起居,个人爱好,多交流谈心,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感,可以和病患做朋友,减少生疏感和护患之间的生硬的身份距离.
1.2.3 有针对性的个性护理和健康宣教
针对病患的心理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当病患出现焦虑或者消极情绪时要了解产生这种不良情绪的根源,虽然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但是疾病对其个人的生活的影响是有不同的,要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心理护理计划与心理干预.必要时可以跟病患一起进行病情发展的分析,让其充分认识疾病治疗的过程,同时分析当
前科学发展的优势和成功案例,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在开始心理疏导时,应该尊重患者权利,同时挖掘积极的强化刺激,在强度减少的时候,不必过早要求患者面对现实,如果疏导有成果,这样可以帮助病患树立最直接的信心.心理疏导可以和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让训练不枯燥,同时积极配合的情况也较好.
1.2.4 家属心理护理
其中对于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同时关键,对家属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是提升家属尽快投入到照顾病患状态的生活角色转换中,家属的心理疏导一定程度上更加快速的调动病患的恢复治疗的主动性,进入心理上接受事实的状态中,同时配合治疗的进行.告诉家属如何辨别康复期的不良情况指标,及早的进行不良情绪干预.不可以让家属在言语和行为上在早期有所松懈,特别是病患处于敏感期时,一定要避免家庭环境因素给病患敏感的心理造成伤害.家人要给与照顾,但是不可以让病患感觉自身是累赘和包袱,让病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其有存在感,建立病患康复的自信心,并且面对病患的不良情绪要做好充分的耐心准备.
1.3 观察内容与标准
主要集中观察病患在护理之后的战胜疾病能力和精神状态情况.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测评以Bartbel的相关指数进行评估,数值越低,自理能力越差【1】.而精神状态的评定为三个标准:优、良、差.而精神状态的优良比例为:(优质病例数量+良性病例数量)/总病例数量*100%【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资料用(X±s)表示,计数数据资料运用x2、t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战胜疾病信心方面经过特殊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病患病情好转平均得分为59.25±5.23,而对照组为41.58±3.98,两者在精神状态方面的情况,观察组25人中,优良的精神状态比例为95%,精神较差的比例为5%,优质状态为22.5%,良性状态为72.5%.而对照组的24例病案中,精神状态优良情况比例仅为61.54%,较差的比例为38.46%,优质比例为5.13%,良性状态为56.41%
3.讨论
慢性疾病是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慢性病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3】.在这种情况之下,护理人员对于病患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将有助于其整体生活状态的提高,对治疗的配合也相对提高,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因此具有广泛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冷晓辉.心理干预对于慢性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22):62-63
[2]马丽,龙燕,郑栋华,等.心理护理对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1):102-103
[3]刘霞,张朝晖.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后慢性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
生,2010,48(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