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治疗指南
室性早搏临床路径(文书特制)
室性早搏临床路径一、室性早搏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室性早搏(ICD-10:I49.30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心电图表现:1)提前发生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其前无P波;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3)完全性代偿间期,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缩在内前后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之和;4)有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查找引起房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包括洋地黄过量、电解质或代谢紊乱、慢性肺部疾病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9.300室性早搏疾病编码。
2.除外洋地黄过量、电解质或代谢紊乱和慢性肺部疾病等造成的房速。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2.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4.超声心动检查、胸片,对于持续性局灶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应当排除左房血栓的存在。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1.根据基础疾病情况对症治疗。
2.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和口服)。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
室性早搏治疗——射频还是药物
Rosenbaum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1)额面向量环向下, 电轴轻度右偏, 多在+ 60o~ + 120o之间,类似左后分支阻滞;
(2)II、III、aVF 导联常为直立高大的QRS 波, I导联为小R 或rS 型;
(3)胸导联为左束支阻滞形态, 但不同于典型的左束支阻滞 QRS 波的初始向量向前, 而且运行缓慢; 与典型的左束支阻滞不同, 横面向量环逆钟向运转。
证据级别(IIb,C类):因单形室早频繁引起 室性风暴而可能需行普肯野纤维消融的患者 证据级别(IIb,C类):无症状室早为避免发生 频发室早或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肌病的患者
Europace(2006)8,746-837
特殊位置起源的室性早搏
CASE1
15岁男孩,因频发室性早搏(PVC)入院,心悸在运动后加重,没有晕厥 病史。入院后检查无结构性心脏病。 24小时动态心电图:16086个室早,其中253成对室早,左室造影后用20pole电极导管和7F大头(4mm长)电极导管行心内膜标记。 无论用不用异丙肾,程序心室刺激均不能诱发室速. 电生理检查:PVC最早的激动位点位于左室后乳头肌。
室性早搏的药物治疗
①利多卡因、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体阻滞剂,对各种早搏均有效;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需注意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 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 β-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 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⑥如药物治疗无效,则可酌情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⑦有的可有发生SC对病因治疗
室性早搏的治疗指南医学ppt课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心力衰竭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02
03
04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过度 输液。
合理应用利尿剂,保持出入量 平衡。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心功能,根据病情调 整药物治疗方案。
心律失常并发症识别及应对方法分享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影像科、心理 科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04
加强室性早搏的预防和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情绪稳定、减少刺激性饮食等,有 助于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导管消融联合起搏器植入
对于复杂室性早搏或多形性室性心动 过速患者,可采用导管消融联合起搏 器植入的综合治疗策略。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指导
心理干预在室性早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减轻焦虑和压力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 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减 轻焦虑和压力,改善心理 健康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 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
降低复发风险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 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 方式,降低室性早搏复发 的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提供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精神压力等均可增加室性早搏的发生风 险。
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可有心悸,脉搏脱漏等2.听诊心律不齐3.各种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二尖瓣膜脱垂、高血压心脏病等4.电解质紊乱,过量烟酒,药物,麻醉,手术等5.正常人,心室内假腱索等辅助检查】1.心电图2.动态心电图3.病因及诱因检查诊断】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大于0.12s。
2.配对间期固定(若配对间期不等,可见于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并行心律)3.完全性代偿间歇(插入性室性早搏例外)5.室性早搏可分为单形性,多形性或多源性;二联律,三联律;成对,成串等。
6.室性并行心律:配对间期不等,相差大于0.12s;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短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的整数倍;可有室性融合波。
治疗】1.纠正一过性可逆诱因,如电解质混乱,缺氧,药物中毒等。
2.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必利用抗心律变态药物;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需要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
3.急性心肌梗死:出现频发、多源、配对、成串或R-On-T室性早搏,并不是引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变态先兆,不主张利用利多卡因,除非引发血液动力学混乱,不然不必急于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初期利用β受体阻滞剂。
若合并心力衰竭,则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侧重改良血流动力学障碍。
4.慢性心脏病变:病因治疗;二尖瓣脱垂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心肌梗死后病人频发室早,有过晕厥史,可考虑ICD 或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对室早疗效不显著,但可降低心梗后猝死率、再梗率和死亡率。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1.可无症状或出现血液动力学紊乱,低血压,晕厥,阿斯综合征等2.第同心专心音强弱不等,可闻及大炮音,颈静脉搏动与XXX专心音纷歧致3.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急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脏瓣膜病等4.电解质混乱,代谢障碍,药物中毒等5.遗传性病变,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6.少少数未发觉病因,称为特发性室速辅助检查】1.心电图2.动态心电图3.心电生理检查4.病因及诱因检查诊断与鉴别】1.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2.QRS波群形态异常,时限大于0.12s。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概述一)定义与分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min,在30秒内自行终止。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秒,或虽然少于30秒,但伴随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
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超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
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超过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二)流行病学1.NSVT: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
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
在伴有心悸症状的所有患者中,约有6%为NSVT。
由于大多数NSVT患者无症状,仅有50%左右的NSVT患者可重复记录,所以难以得到可靠的NSVT流行病学资料。
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约有3%的健康、无症状的个体发现有NSVT,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别。
有报道显示11%的表面健康的老年人有NSVT。
多数情况下,NSVT发生短暂,无临床症状。
因此,临床上对NSVT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甄别这些看似正常而实际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并对合并有NSVT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SCD)危险性增加的信号,所以对于NSVT患者,治疗患者的基础心脏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更重要。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剌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
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①按发作频率分类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②按形态分类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
室性早搏治疗指南幻灯片课件
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心脏基础状态
、交感神经的活性,以及患者室颤发
生的阈值等相关。
19
危险分层
心室的易颤指数 – 有学者进一步根据室早的联律间期计算心室的易颤指数 – 该指数= RR´×QT/RR – 判定:易颤指数>1.4的室早易引发室颤 易颤指数为1.1-1.4的室早易引发室速。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 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 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室早频发
7
临床表现和诊断
• 临床表现: 1. 因人而异,多无明显症状。
– 1月后~1年内室早发生率约为6.8%
–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 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 心功能正常者仅5%~7%。
•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
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伴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
≥30次/h(6次/min)、 ≥1000次/24h、>10%所有 心搏数
• 形态:单形和多形 • 起源部位:单源和多源
多形性与多源性有什么区别?
• 联律间期:R on T室早和舒张晚期室早
• 预后:功能性和病理性
10
如何判断室早性质
四个步骤
临床表现 常规心电图 室早形态
室早起源
11
从临床表现上判断
17
R ON T
•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 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 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 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 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 ,而T波峰顶前20~30ms被称为心 室易颤期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 索,可引发室颤
早搏 病情说明指导书
早搏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早搏概述早搏,又称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
早搏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
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的健康人群均可出现早搏。
早搏可偶发或频发,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失重感、心跳停搏感等。
原有心脏病患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力衰竭。
甚至有发生猝死的风险。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过早搏动、期前收缩。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
主要病因:早搏可能与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或外界因素刺激等有关。
检查项目: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测定、电解质检测、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检查、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早搏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正常人也常出现。
但若出现心悸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及时就医咨询。
临床分类:临床上对早搏的分类方式比较多。
1、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分类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根据异位起搏点的所在位置,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1)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
(2)交界性早搏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
(3)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2、据发作的频率分类根据早搏发作的频率可以将其分为偶发早搏和频发早搏。
(1)偶发早搏是指在多个心跳周期中偶尔出现一次早搏,尚未达到频发早搏的诊断标准。
20169室性早搏治疗指南
非结构性心脏病症状性室早的治疗: 1. 原则上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宣传教育、去除诱因,若症状持续及
阶段性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予药物治疗。 3. 药物: 受体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仅10-15%患
• 风心病与室早:无心功能不全发生率7% • 肥厚型心肌病与室早:Holter:47%~64%,与心肌肥厚
程度有关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
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 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室早频发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2020/4/28
目录
• 定义、流行病学 • 病因和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分型、预后评估和危险
分层 • 治疗策略和方法
定义
即室性期前收缩,指HIS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 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流行病学
• 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 普通人群1-4%(ECG)~40-75%(Holter) • 随年龄增长,>75岁,发病率高达69%。反应过度、如临大敌 • 男性比女性40%,成对室早高60% • 心律失常发病率:室早、房颤、房早 • 有昼夜节律变化,多在日间交感N兴奋性较高时 • 临床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预后呈非平行关系 • 室早本身的特点与基础疾病共同决定预后
R ON T
•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 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 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 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 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 ,而T波峰顶前20~30ms被称为心 室易颤期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 索,可引发室颤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从临床意义到治疗方案(全文)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从临床意义到治疗方案(全文)室性早搏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是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心室提前除极引起的心脏搏动。
室性早搏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室性早搏,缺血缓解后早搏数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最初的数小时内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可达70%~100%,高龄、梗死面积大、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见频发、成对、多源性、R-on-T室性早搏,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同时也是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常见征象之一。
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室性早搏非常常见,复杂性室性早搏发生率可达87%。
此外,洋地黄中毒、感染或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血症)可诱发室性早搏。
怎样识别室性早搏?偶尔的室性早搏,尤其是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可无任何不适。
如早搏频发,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心脏有较长的停歇,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性早搏发作可加重心力衰竭,引起晕厥、心绞痛与低血压。
心脏听诊时,室早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需要注意的是,室性早搏的症状严重程度、发作频度与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
室早的心电图表现为:①提前出现的QRS-T前无相关P波;②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秒;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④常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应注意观察早搏发生的同时是否伴随心率波动、ST-T改变、QT间期延长等现象,也可以用Holter记录协助诊断,并指导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即使频繁发生的室性早搏预后也一般良好;相反,心肌梗死合并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即使室性早搏偶发其猝死风险也将显著升高。
ACS患者的室早治疗:纠正潜在诱因是关键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重点寻找并纠正室性早搏的潜在诱因,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合并心力衰竭等。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治疗措施包括基本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和抗心肌缺血治疗)和再灌注治疗(溶栓、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室性早搏需要药物治疗
室性早搏需要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患者会来医院求治。
然而,并非所有的室性心律失常都需要药物治疗。
临床上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过度治疗的情况较为突出。
本文将2014年欧洲心律协会等学术机构联合颁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的要点汇总如下,并对其进行简要解析,供大家参考。
1. 对于所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包括遗传性或获得性心肌病变在内的心脏基础疾患。
——虽然目前拥有更多的先进检查设备,但心电图与心脏超声仍然是性价比最佳的检查方法,可为心律失常的诊断、评估与病因分析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2. 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表现为持续性心律失常者,可考虑进行磁共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疾患。
——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相比,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可直接影响到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因此有必要对此部分患者进行更为深入的辅助检查;3. 若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心律失常类型提示冠心病时,应进行心肌缺血方面的检查。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心脏事件的风险常由基础心脏疾患所致,而非心律失常本身。
因此,对于存在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应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伴有冠心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也同样如此,首先应针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以降低心律失常的频度与不良事件风险。
此外,缺血性心脏病基础上所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其他病因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有所不同,因此明确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4. 若暂不能明确宽QRS心律失常的性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兼顾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
——虽然室性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宽QRS,但部分室上性心律失常也可有此表现,因此不能仅将QRS形态作为区分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依据。
对于暂时不能准确判定心律失常起源者,应选用对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5. 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且排除遗传性心律失常,无症状的偶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应被视为正常变异。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治疗(2)
器质性早搏次数变化值
10000 室早 (次/24h) 有效率 (%) 8000 6000 4000 2000 0 70 60 50 40
器质性早搏次数减少总有效率
65.8% p=0.001
p=0.001
参松养心 n=298 美西律 n=298
p=0.001
50.7%
基线
4周
8周
30
参松养心 n=298
主要疗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次数下降率 次要疗效: 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 NT-proBNP、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复合终点事件等 研究结果:治疗组显著增加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室早次数下降率,改善心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多中心 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330例临床研究
改善心功能
逆转电重构
心 律 失 常
逆转神经重构
改善微循环、心功能、神经重构,参松养心优于胺碘酮
参松养心治疗器质性室早疗效优于美西律
唯一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与西药对照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牵头,国内36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共同参与
病例
• 患者,女,59岁,反复胸闷、心悸2年 余,加重半月。 • 现病史:患者近2年出现活动后或劳累 后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可减轻 ,无明显呼吸困难,无发热、畏寒, 无心前区疼痛,近半月不适加重入院 ,目前精神可、饮食、睡眠欠佳,二 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服降 压药物治疗。
病例
• 入院查体:血压130/75mmHg,神清,双肺 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 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腹部无压痛 、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
早搏的治疗和疾病管理
早搏的治疗和疾病管理,最新基层诊疗指南这样说!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
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早搏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从诊断、疾病评估、转诊、治疗及疾病管理等角度解析了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治疗(一)治疗原则1. 有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功能不全者,需明确此类患者的预后与室性早搏并无明确关系,但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处理是否得当直接相关。
首要处理是按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对基础心脏病进行标准治疗。
如未诱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室性早搏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可按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处理。
2.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3.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通常无需药物治疗。
首先进行精神心理评估,详细告知室性早搏的良性特征,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症状缓解。
可利用动态心电图让患者明白症状与室性早搏之间是否相关,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保证睡眠,调整心态。
经反复解释并告知室性早搏的良性特征后,患者临床症状仍不缓解,对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转诊临床心理科门诊。
(二)导管消融治疗经保守治疗症状仍明显,并经临床心理科会诊,症状不是由对室性早搏的顾虑导致焦虑所致,或有左心室扩大或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经慎重评估后可建议导管消融,但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室性早搏患者的诊治流程见图3。
室性早搏的疾病管理(一)随访与评估1.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评估,对症干预。
2.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评估,一般可每6个月检查1次。
检查内容应包括:(1)心电图:治疗后室性早搏增多,或出现多形性室性早搏,应建议转诊。
室性早搏治疗指南ppt课件
• 普通人群1-4%(ECG)~40-75%(Holter)
• 随年龄增长,>75岁,发病率高达69%。反应过度、如临大敌
• 男性比女性40%,成对室早高60%
• 心律失常发病率:室早、房颤、房早
• 有昼夜节律变化,多在日间交感N兴奋性较高时
• 临床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预后呈非平行关系
• 室早本身的特点与基础疾病共同决定预后
• 1月后~1年内室早发生率约为6.8%
•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 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 心功能正常者仅5%~7%。
•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
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伴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 定义、流行病学 • 病因和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分型、预后评估和危险
分层 • 治疗策略和方法
PPT学习交流
2
定义
即室性期前收缩,指HIS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
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PPT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PPT学习交流
4
病因
• 病因 1.无结构性心脏病者: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
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 2.结构性心脏病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
病、二尖瓣脱垂 3.其它: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PPT学习交流
5
室性早搏与心血管疾病
• 室早与冠心病:
• 心肌梗死(MI)最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 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 左右。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四时用药”辨治室性早搏探讨
“四时用药”辨治室性早搏探讨
班高亚;范苗苗;刘舜禹;王振涛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1
【摘要】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PVCs),又名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
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1],在健康、亚健康人群以及多种心脏疾病患者身上均可发生。
研究表明,本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明显升高[1]。
目前临床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炎、缺氧等。
除此之外,药物、电解质紊乱、情志因素、过量饮酒、抽烟等亦可诱发本病。
关于本病的治疗.
【总页数】3页(P179-181)
【作者】班高亚;范苗苗;刘舜禹;王振涛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心病科;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14.171
【相关文献】
1.基于“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理论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中风特色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赤水玄珠全集》辨治肺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特色
3.基于古代医籍和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辨治肺结核的用药规律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侯炜教授辨治脑胶质瘤的用药机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8
多形性室早与多源性室早
多源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形态不一,偶联间期亦不相等
多形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形态不一,但偶联间期相等
ppt课件
19
R ON T
•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 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 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 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 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 ,而T波峰顶前20~30ms被称为心 室易颤期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 索,可引发室颤
• 诊断:形态、数量、起源部位及与运动关系,依 赖常规ECG及动态心电图,注意与室上性激动伴 差异传导及间歇性心室预激
ppt课件
10
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相关P波;
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即同一份心电图上如有多个室性早搏,其联律 间期的差值不超过0.08s;
• 形态:单形和多形 • 起源部位:单源和多源
多形性与多源性有什么区别?
• 联律间期:R on T室早和舒张晚期室早
• 预后:功能性和病理性
ppt课件
12
如何判断室早性质
ppt课件
13
从临床表现上判断
ppt课件
14
从心电图上判断
从室性早搏以外的心电图表现判断,如 1. 窦性搏动的QRS波形态 2. 心室复极有否异常 3. Q—T间期有否延长 4. 房室传导有否阻滞等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定义
即室性期前收缩,指HIS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
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ppt课件
5
流行病学
• 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 普通人群1-4%(ECG)~40-75%(Holter)
如窦性搏动的形态或节律异常,同时并发的室性早搏多为 病理性。
ppt课件
15
从室早形态上判断
根据室早的QRS-ST-T形态,Schamaroth提出了功能性室早和病理性
室早的心电图鉴别要点,其也适用于动态心电图。
ppt课件
16
从室早型,病理性室早可在心外膜 导联上表现为qR型,不论该q波多么少,均系心肌损伤之 征。
ppt课件
20
R ON T
• 发生率很低,
• 急性心梗前24小时:R on T室早仅占 2%。而且不是所有R on T室早都能 引发室速和室颤
•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10min内:R on T室早的发生率为8%,但此期仅 有4%的室速或室颤被R on T室早引 发。
• R on T室早是否能引发室速与室颤与
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心脏基础状态
、交感神经的活性,以及患者室颤发
生的阈值等相关。
ppt课件
21
• 如室早为qR型或QR型伴有ST段抬高及T波呈“冠状T”, 则为心肌梗塞之征!(尽管在窦性波形上尚无心肌梗塞之 征)
• 成对性室早、R ON T、多源性、多形性、双向性、尖端 扭转等等。
ppt课件
17
联律间期
• 联律间期(或称偶联间期、联律间距):早搏前的QRS波群 的开始点与室性早搏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称之为偶联间期 。又如连续两个心房性早搏,它们的P-P时间距离也称为 “偶联间期”
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 2. 结构性心脏病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
病、二尖瓣脱垂 3. 其它: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ppt课件
7
室性早搏与心血管疾病
• 室早与冠心病:
– 心肌梗死(MI)最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 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 左右。
– 1月后~1年内室早发生率约为6.8%
–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 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 心功能正常者仅5%~7%。
•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
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伴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
5%,伴LVEF<40%患者室早发生率升至15%,Holter发
• 随年龄增长,>75岁,发病率高达69%。反应过度、如临大敌
• 男性比女性40%,成对室早高60%
• 心律失常发病率:室早、房颤、房早
• 有昼夜节律变化,多在日间交感N兴奋性较高时
• 临床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预后呈非平行关系
• 室早本身的特点与基础疾病共同决定预后
ppt课件
6
病因
• 病因 1. 无结构性心脏病者: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
•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 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 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ppt课征件术后室早频发
9
临床表现和诊断
• 临床表现: 1. 因人而异,多无明显症状。
焦虑、心慌,担 心死,战略上藐 视,战术上重视
2. 最常见的症状: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严重 者出现乏力、气促、出汗、头晕、晕厥、心绞痛
现心衰患者室早二联律或多ppt课形件性可达71~95%
8
室性早搏与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与室早:伴LVH心功能正常者,室早和短阵室速发 生率2%~10%
• 风心病与室早:无心功能不全发生率7%
• 肥厚型心肌病与室早:Holter:47%~64%,与心肌肥厚 程度有关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1
目录
• 定义、流行病学 • 病因和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分型、预后评估和危险
分层 • 治疗策略和方法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3.在规则的窦性节律下,代偿间歇绝大多数呈完全性。如果室早侵入窦 房结使之重建周期,则代偿间歇也可以不完全;
4.ST-T呈继发性改变,即室早的T波与室早的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其
ST段亦有改变。
ppt课件
11
分型
• 频率:偶发和频发
≥30次/h(6次/min)、 ≥1000次/24h、>10%所有 心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