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利用浮力的三种规律测量利用杠杆测量

合集下载

密度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密度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密度测量的原理是什么密度测量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占据空间的比值,通常用公式表示为密度(ρ)=质量(m)/体积(V)。

在实际测量密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密度测量原理:1. 浮力法:浮力法是一种通过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的测量来确定物体密度的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除掉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前后液体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浮力,从而得到物体的密度。

2. 悬浮法:悬浮法是一种通过物体在液体中悬浮状态下的平衡条件来确定物体密度的方法。

在悬浮状态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从而得到物体的密度。

3. 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通过比较物体与已知密度液体的比重来确定物体密度的方法。

比重是物体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通常是水)的密度之比。

通过浸泡物体于已知密度液体中,测量物体和液体的比重,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4. 弹簧测力法:弹簧测力法是一种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通过将物体挂在弹簧上,根据胡克定律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进而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同时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5. 共振法:共振法是一种利用物体共振频率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的原理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通过在物体上施加周期性的力,当频率与物体共振频率匹配时,物体将共振产生振幅最大。

通过测量共振频率和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密度测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不同的测量方法基于不同的原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量。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要了解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我们要先懂得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常规方法,也就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好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测固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3.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浸没,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以上常规操作,我们可称之为《天平量筒法》。

但是中考物理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用非常规的特殊方法去测量物体的密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考察方式。

那么有哪些特殊方法呢?一、《助沉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把重物放入水中记下水和重物的体积V13.用重物系住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4.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二、《针压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向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3.用细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浸没,记下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24.木块的密度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所以可以采用助沉法或针压法。

针压法是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三、《双提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固体密度)【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完整版)14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完整版)14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丈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弹簧秤读数差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 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怎样测石块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 1( 2)将石块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 2( 3)推导: F 浮 =G 1-G 2V 石= V 排 =F 浮 / ρ 液 g=(G 1-G 2)/ ρ 水 g /(G -G ) ρ 石 =G 石 /V石 g=G ÷ ( G 1 -G )/ ρ 水 g= G ρ 水 1 2 1 12二、比较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 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怎样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 1( 2)将石块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 2( 3)将石块淹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 G 3( 4)推导:在水中遇到的浮力:F =G-G 2 即 ρ水gV 石 = G -G 1 1 1 2在奶中遇到的浮力: F 2=G 1-G 3 即 ρ 奶 gV 石 = G 1 -G 3 两式比较得:ρ奶 = (G -G ) ρ /(G -G ) 1 3 水 12三、沉锤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丈量。

例 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方法 :( 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 1( 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淹没水中记下示数 G 2 ( 3)将木块、铁块都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 G 3( 4)推导:木块遇到的浮力: F 浮 =G 2-G 3木块的体积为: V 木 = V 排 =F 浮 / ρ 液 g=( G 2-G 3 )/ ρ 水 g木块的密度为:ρ 木= G 木 /V 木 g=G 1ρ 水 /(G 2-G 3)四、曹冲秤象法: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测量密度的方法

测量密度的方法

测量密度的方法贯穿古今中外,人们研究出许多测量密度的方法,对现在乃至未来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很多方法既简单便捷,又经济环保。

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等体积法、等质量法、助沉法、等浮力法、弹簧测力计法、等压强法、一漂一沉法,杠杆法等。

下面了解一下用浮沉法测玻璃的密度:一、测量原理浮沉法是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原理,玻璃试样在溶液中的浮力等于该试样排开液体的质量,可借助高精度分析天平进行称量。

分别称量玻璃试样在空气中质量a和在液体(一般选用纯净水)中的质量b,利用两者之间的质量差a-b,可以核算出玻璃式样的体积(a-b)/ρx,ρx为液体密度,再根据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与核算的玻璃式样体积,最终计算玻璃试样体积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密度。

二、测量方法(1)、仪器与试剂。

仪器包括:分析天平一台;最小分度值为0.1 mg烧杯一只,容量500 ml;温度计一只,经过校准;悬吊组件,悬吊丝直径小于0.2 mm。

试剂包括:纯净水,需煮沸在环境中放置2 h;无水乙醇;浓盐酸(1 : 1)(2)、玻璃试样与处理。

玻璃试样一定具有代表性,玻璃试样表面光滑、无裂纹、无飞边、无气泡,质量在10 g左右。

将切好的玻璃试样在浓盐酸中加热至沸腾,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各洗两次,放入干燥箱内,105℃干燥30 min。

(3)、操作步骤。

将制备的玻璃试样使用电子分析天平,首先测量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a,然后使用细丝将玻璃试样扎紧,将其投入到盛有已知密度纯净水的玻璃烧杯,细丝另一端悬挂在天平臂杆上,此时测定质量b。

测量玻璃试样在液体中的质量时,要求玻璃试样侵入纯净水深度大于10 mm,玻璃试样表面不能黏附气泡,有气泡黏附需使用细杆将其排除,气泡附着说明玻璃表面污染或试样处理不好。

在测量过程,玻璃试样必须使用镊子来移取,不得使用手指捏取。

(4)、结果计算。

玻璃试样密度计算见下式:ρ=a.ρx/a-b式中ρ:t℃时试样的浓度;a: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b:玻璃试样在溶液中的质量;ρx:溶液的密度。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性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及适用范围。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定律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和所受的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的物体的密度时,可以使用一瓶装满水的容器。

首先,在水中测量容器的重量,然后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次测量容器的重量。

根据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固体物体的密度,包括金属、陶瓷、塑料等。

二、直接称量法测量密度直接称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物体本身就是固体且形状规则的情况。

首先,需要称量物体的质量。

然后,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通过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时,可以使用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然后利用尺子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最后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仅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三、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基于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浸没的能力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将沉没在液体中;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将浮出液面;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浸没物体的液体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物体的密度时,可以用水作为第一个液体,然后用另一个密度已知的液体进行浸没,如酒精。

通过调节酒精的浓度,直到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上下浮动,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密度与酒精的浓度相等。

比重法适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尤其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总结起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可以包括浮力法、直接称量法和比重法。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湖北省广水市余店初级中学邢大义液体密度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探讨“如何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我现将它们进行了归纳总结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借鉴,以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通常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天平和量筒测量方法:需要的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V;③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④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m2)/V。

二、缺失器材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天平测量方法:需要的器材:天平、水、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为m o;②烧杯中装满水的质量m;③烧C _仇—%)蘇P憲-------------杯中装满被测液体的质量0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觀I -盹)。

量筒测量方法:需要的器材:量筒、等臂支架、两个相同的小桶、水、细线、被测密度的液体。

图1图3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将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放在等臂支架的两端; 测液体倒入一边的小桶中;将水慢慢加入另一端的小桶中,使支架的两端平衡为止 所示);③将小桶中的液体和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得液体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则液体的密度为:三、弹簧测力计测量方法弹簧秤测量法:需要的器材:弹簧测量计、小桶、水、细线、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小桶的重为 G 桶;②将小桶中装满水,测得总重为G ;③将小桶中装满被测液体,测得总重为G 2 ;④则液体的密度为:"G6。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量法:需要的器材:弹簧测量计、圆柱体小桶、刻度尺、三角板、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刻度尺、三角板测量出圆柱体的体积 V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空小桶的重为G 0;③桶中装满被测液体,测量出总重为G ;④则液体的密度为:四、“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液压计测量法:需要的器材:液体压强计、刻度尺、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密度的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密度的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密度的测定的原理是什么密度是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衡量物质集中程度的物理量。

测定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浮力法、比重法、气体比湖法、延伸比热法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的原理。

一、浮力法浮力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或沉没的原理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浮力等于其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沉于液体深处,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测定步骤:首先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将其悬挂于一个袋子或线上,然后将物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观察其是否浮起或沉没。

根据物体是否浮起或沉没,可以判断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二、比重法比重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和液体中所产生的浮力差异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根据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以及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可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产生的净浮力。

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丧失的重力,浮力与比重(密度)成正比。

测定步骤:首先测定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浸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

根据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质量差异,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净浮力,从而得到物体的密度。

三、气体比湖法气体比湖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气体中所产生的浮力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浮力等于其排除的气体重量。

由于气体比液体的密度小很多,气体比湖法一般用于测量密度特别小的物体。

测定步骤:首先测量物体在天平上的质量,然后将其悬挂于一根细线,浸入某种气体中(通常是氦气)。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和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密度。

四、延伸比热法延伸比热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延伸量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根据线膨胀公式,物体延伸的长度与物体的初始长度、温度变化、以及物体的线膨胀系数有关。

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延伸量和线膨胀系数的关系进行计算。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量。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1. 浮力法浮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将待测物质悬挂于天平下方的水槽中,并测量物体悬挂在空气中和悬挂于水中的重量差异来计算密度。

具体的步骤如下:步骤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作为m1;步骤2:悬挂物体于水槽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步骤3: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在水中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作为m2;步骤4:计算密度的公式为ρ = (m1 - m2) / V,其中ρ代表密度,m1和m2分别为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2. 比重法比重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它是通过将待测物质浸入已知密度溶液中,并测量物体在溶液中的浮力来计算密度。

具体的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一个已知密度的溶液,确保待测物质完全浸没在溶液中;步骤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作为m1;步骤3:将物体浸入溶液中,测量物体在溶液中的浮力,可以使用浮力计或是浸沉法来进行;步骤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在溶液中的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即:F浮 = m1g;步骤5:根据浮力与物体在溶液中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公式为ρ = m1 / (m1 - F浮/V),其中ρ代表密度,m1为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二、注意事项1. 定量仪器的选择在进行测量密度的实验时,应选择准确、精密的定量仪器,如天平、浮力计等,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2. 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应确保其稳定性。

检查天平是否校准准确,浮力计的浮力是否平衡等。

3. 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进行浮力法或比重法实验时,物体应完全浸没于液体中,避免在测量过程中有气泡残留的情况发生,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浮力知识点归纳利用浮力测物质的密度

浮力知识点归纳利用浮力测物质的密度

1 浮力知识点归纳一. 浮力概念: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二、物体的沉浮条件:下沉:G 物>F 浮 悬浮:G 物=F 浮 上浮:G 物<F 浮-----漂浮:G 物=F 浮漂浮物体的公式:ρ物∶ρ液=V 排∶V 物证明:∵漂浮∴F 浮=G 物,即ρ液gV 排=ρ物gV 物,即ρ液V 排=ρ物V 物,即ρ物∶ρ液=V 排∶V 物(交叉相乘)物体的浮沉可以用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定.这是判断物体的浮沉的另一种方法.(前提是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体。

)1.若ρ物<ρ液,物体上浮 3.若ρ物=ρ液,物体悬浮2.若ρ物>ρ液,物体下沉三、浮力的应用1、轮船:(1)用”空心“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m 排=m 船+m 货)2、潜水艇:靠改变“自重”实现上浮和下沉。

3、气球和飞艇:利用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使G 物<F 浮而升空。

4.密度计:利用物体漂浮来工作的,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1. 称重法:F 浮=G -F (重力减去在液体中的拉力)该法适用于浮力探究题计算,常常和弹簧测力计连在一起出题目,分值较大,需要牢牢掌握2.阿基米德法:F 浮=G 排=ρ液gV 排该法常常用于计算,一般与平衡法使用,公式为F 浮=G 排=ρ液gV 排3.平衡力法:F 浮=G 物(漂浮、悬浮)对于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利用漂浮或悬浮的平衡条件 ,只要测出物重就知道浮力大小,F 浮=G 物下沉的物体N G F -=浮4.成因法(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压力差)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等于物体的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差,即F 浮=F 向上-F 向下。

该法只需掌握其原理,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一般在初中阶段不做计算要求测物质密度的思路:1. 原 理:2.须解决两个问题: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解决质量用①天平 ②弹簧测力计 ③量筒和水 漂浮(二力平衡)解决体积用① 量筒、水、(加)大头针 ② 弹簧测力计、水 g G m =排水浮gV F G ρ==gF G g F V V 水拉水浮排物ρρ-===2利用浮力测物质的密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质的密度1.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水的烧杯(细线)2.主要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记为G(2)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 . 表达式:利用弹簧测力计、水测牛奶的密度1.器材:弹簧测力计、牛奶、盛水的烧杯、盛牛奶的烧杯(细线)2.主要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G(2)把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此时的拉力F1(3)把石块浸没在牛奶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此时的拉力F23 . 表达式:利用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一)1.器材:量筒、水、蜡块、细铁丝2.主要步骤:(1)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 1(2)将蜡块放入量筒的水里,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为V 2(3)用细铁丝把蜡块压入水里,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为 V 33.表达式:(二)1.器材:量杯、水、橡皮泥2.主要步骤:(1)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 1(2)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漂浮在量杯的水里,水面 到达的刻度为V 2(3)把橡皮泥全部浸没在量杯的水里,水面到达的刻度为 V 33 .表达式:水ρ⋅1312V V V V --=木ρ=泥ρ水ρρ⋅--=12F G F G。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体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体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体密度一、利用浮力知识测固体密度1.双提法: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1)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 、烧杯、水、矿石,测矿石的密度(2)步骤:① 用细线把矿石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矿石重力为G ;② 把矿石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

(3)表达式:ρ=F G G— ρ水2.一漂一压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泡沫、塑料块、木块等)(1)器材:量筒、水、烧杯、木块、大头针量筒、水、细针,测木块密度(2)步骤:① 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值V 1,;② 放入木块使其漂浮,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2;③ 用细针把木块全部按如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3。

(3)表达式:ρ= 1312V V V V ——ρ水 3.单漂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形状规则柱体的密度(1)器材:烧杯、水、细线、刻度尺,测长方体木块密度(2)步骤:① 测出木块高h 1 ,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把木块放入水中,测出露出水面高度h 2,(3)表达式: ρ=121h h h — ρ水 4. 一漂一沉法: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把沉底的物体变成漂浮(一)、(1)器材:量筒、细线、水、玻璃小酒杯(能放入量筒),测小酒杯的密度(2)步骤:① 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1,,② 将小酒杯漂浮在量筒内水面上,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2,③ 将小酒杯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3,(3)表达式:ρ=1312V V V V —— ρ水 (二)、(1)器材:量筒、细线、水、橡皮泥(密度大于水),测橡皮泥的密度(2)步骤:① 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1,,② 将橡皮泥做成碗状,使它漂浮在量筒内水面上,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2, ③ 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下液面对应刻度值V 3(3)表达式:ρ=1312V V V V —— ρ水 二、利用浮力知识测液体的密度1. 三提法:(1)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2个大烧杯、盐水、水。

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利用浮力的三种规律测量利用杠杆测量

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利用浮力的三种规律测量利用杠杆测量

力学复习特殊方法测物质密度 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 理: 解决两个问题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秤 ③量筒和水 漂浮:解决体积用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④弹簧秤、水 利用浮力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量筒、水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2、特殊方法1只给天平或弹簧秤、没有量筒 等体积法Vm =ρ排水浮gV F G ρ==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 密度瓶法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分析:表达式: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天平右盘增加的砝码重力等于浮力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 两提法一提解决质量m 1 m 2 m 3m 2m 1m 3m 2m 1312m m m m -+=排水水排水物ρ312V m m m V -+==ρρρρ231231111--m m m m m m m m V m V m =====gG m =二提解决体积 2只有量筒,没有天平 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仪器:量筒、水 一漂一沉法一漂一沉法分析:一漂得质量 浮F G =一沉得体积仪器:量筒+水+小烧杯一漂一沉法V 1V 2V 3V 1V 2V 3V 1V 2V 3F G F -=浮水ρρ1312V V V V --=浮F G =分析:一漂得质量 一沉得体积3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器材:杠杆、细线、刻度尺、烧杯、水 杠杆二次平衡法用刻度尺测出 L2和 L 2 ′分析:杠杆第一次平衡时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物体仪器:天平、量筒、水、针或细铁丝 一漂一压法 类似一漂一沉法)(12V V g mg -=水ρ测密度比水小的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仪器:刻度尺、烧杯、水 单漂法分析:漂浮①测固体密度可以用天平或弹簧秤很容易测出物体质量,还可以让其漂浮水面利用G =F 浮=G 排水计算其质量,借助于刻度尺、钩码和细线利用杠杆原理也可测出物质质量;②测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长度再计算、量筒和水排水法、弹簧秤和水浮力法; ③最后利用 ρ=m/v 得出结果 测固体密度方法小结 1、常规法 2、等体积法 3、一漂一沉法h 2h 1V 1V 2V 3一漂一压法 4、双提法 5、单漂法6、杠杆二次平衡法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3__用细线把小石块拴好,使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___的水中,小石块不接触烧杯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____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 等压强法 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水液P P也可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或用薄塑料片盖住,橡皮膜水平时,同上; 仪器:U 型玻璃管+刻度尺+水 等压强法 分析:U 型管两侧液体压强相等双漂法---等浮力 密度计原理 分析:浮漂浮:F G =三提法h 2待测液体h 1水h 1h 212gh gh 水液ρρ=∴水液ρρ21h h =。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在物理学中,浮力是指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所受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因此,利用浮力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一般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

首先介绍静态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密度较小的固体物体。

静态法:1.准备一个已知密度的测量体(如一个正方体),并将其完全浸入液体中,测量其重量为W(L1)。

2.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为m,然后将其通过一个细线悬挂到已知测量体下方,确保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

3. 此时物体受到浮力F,并且满足F = mg(质量*重力加速度)。

测量待测物体和测量体共同悬挂的重量为W(L2)。

4.利用测力仪或天平等仪器测量W(L2)-W(L1)的差值作为物体所受的浮力F。

在计算测量物体的密度之前,需要找到一个已知密度物体的密度值ρ(K)。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测量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ρ(K)*V*g(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密度为ρ(K)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K)。

此时用物体所受的浮力F除以重力加速度g,即可得到已知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即是已知密度物体的体积(V(K)=F/g)。

5.接下来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V。

待测物体受到的浮力F=m*g(m为待测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所以待测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V=F/g计算得出。

6.最后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ρ(d)。

由于测得的密度为ρ(K),体积为V(K)的物体排开了液体,而待测物体的体积为V,所以待测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V(K)-V。

所以,待测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ρ(d)=m/(V(K)-V)来计算得出。

动态法:上述静态法适用于测量密度较小的固体物体,但对于密度较大的物体或液体,可以使用动态法。

1.准备一个已知密度的测量体(如一个空心球体),并将其完全浸入液体中,测量其重量为W(L1)。

2.先测量测量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W(A),然后将其浸入液体中,测量其在液体中的重量为W(L2)。

密度测量的方法是

密度测量的方法是

密度测量的方法是
密度测量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浮力法测量: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相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物体浸入液体时所受到的浮力,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

2. 吊轻法测量:将待测物体与一个已知质量的参照物体分别悬挂在同一天平下,测量两者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两者都浸入液体中测量其浸入液体时的质量,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的质量差异,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

3. 毛细管法测量:将待测液体通过一个细长的毛细管流出,测量流出速度和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根据毛细管的截面积和流出速度的关系,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 比重法测量:将待测物体与已知密度的参照物体分别投放到液体中,测量两者在液体中的浮沉程度,通过比较两者的浮沉情况,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

5. 或者通过体积法测量:将物体置于器皿中,测量物体占据的体积,然后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密度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物体特点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浮力测密度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物体密度的方法,基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浮力测密度的方法:1.饱满法(容器法):这是一种基本的浮力测密度方法,适用于测量密度较小的固体样品。

首先,将一个容器(如烧杯或容量瓶)装满液体,并记录液体的密度。

置入样品后,测量液体中的上升量,即为样品的体积。

根据浮力公式F=ρVg(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V为上升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2.轻质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密度较小的液体和浮于液体表面的固体样品。

首先,将称量好的液体样品放置在盛有液体的计量容器中,记录液体的密度。

然后,将要测定密度的固体样品轻轻放置在液体表面,等待其达到浮性平衡。

根据浮力公式可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3.浸水排出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密度较大的固体样品。

先测量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将其完全浸入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中,例如水。

之后,记录固体样本完全浸入液体后的体积,以及样品悬挂在液中排出的液体体积,根据体积变化和排出液体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4.弹簧浮子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浮力较大的液体。

使用弹簧浮子,其浮力与液体中的浸入部分的体积成正比,并通过与浮动浮子相连的测力传感器测量浮子所受的浮力。

结合弹簧的刚度和拉力计的读数,可以通过浮力公式计算出液体密度。

5.振荡法:这是一种用于测定粒状物料密度的方法。

通过振动装置将样品弹出一定高度,然后测量样品振动的周期,可以根据振动周期和物料的物理参数来计算出其密度。

总而言之,浮力测密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密度测量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质和实验条件。

在应用浮力测密度方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利用浮力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利用浮力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小石块)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细线、水
实验步骤:
(1)G (2)F
F浮 G F
(3)推导: ρ 水 gV 排 G F
V石
V排
G F ρ水g
m

G g
ρ石
G
G
ρ F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木块):(悬锤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木块、细线、水、小石块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如图6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og
BC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2一m1)g0 2-m1
ρ水
D.物体的密度是
m
m0

2
m0
ρ水
图6
(2011天津中考)
小结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测力计
mG g
③量筒和水
V物
V排水
m2 m1

m物 m物水
V物 m2 m1
12(09天津中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
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操作: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
的质量mo;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
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再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
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

G gV泥
V1
V2
法二:弹簧测力计测G和G示
法三:空心法
法四:曹冲称象法
7、练习(06天津中考)
小明想测量一枚合金戒指(10g左右)的密度,来到实验室,张老师拿给他以下 器材,250cm3(分度值为5cm3)、100cm3 (分度值为2cm3)、 50cm3 (分度值 为1cm3)的量筒各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的弹簧秤一个,最小砝码为 1g、标尺的最小刻度为20mg的托盘天平一台(已调平衡),还有一个小烧杯, 足量的细线和水。让他从这些器材中选用一部分进行测量。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 个最佳的测量方案,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要求: (1)写出选用的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六种方法
1. Archimedes定律法:将待测物体放入水中测量位于水中和浸水后浮起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再根据Archimedes定律来计算其密度。

2. 密度瓶法:将已知密度溶液装入密度瓶中,并称重,再将待测物体放入密度瓶中测量深度差,然后用密度瓶重量减去溶液重量来计算物体重量,从而计算其密度。

3. 浸水重法:将待测物体悬挂于天平上,先测量物体质量,再将其浸入水中进行测量,用物体质量减去浸水后的重量,再除以物体体积来计算物体密度。

4. 质量比法:用已知密度物质(如水)将待测物体浸入,并测量物体和物质的质量,然后用物体和物质质量的比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5. 倾斜法:利用倾斜装置,将待测物体倾斜至倾斜角度,测量物体和框架的重量,从而计算物体密度。

6. 倒置法:将待测物体浸入水中并放入一个漏斗中,在物体上方装上压力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测量压力计读数,再除以物体体积来计算物体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方法测物质密度 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 理: 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秤 ③量筒和水 漂浮: 解决体积用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
④弹簧秤、水 利用浮力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量筒、水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2、特殊方法
1)只给天平(或弹簧秤)、没有量筒 等体积法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 密度瓶法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分析:
表达式: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m 2
m 1
m 3
m 2
m 1
V m =ρ排水浮gV F G ρ==3
12m m m m -+=排水水
排水物ρ312
V m m m V -+==
天平右盘增加的砝码重力等于浮力
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 两提法
一提解决质量
二提解决体积
2)只有量筒,没有天平 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仪器:量筒、水 一漂一沉法
一漂一沉法
分析:一漂得质量

F G =
一沉得体积
仪器:量筒+水+小烧杯 一漂一沉法
V 1
V 2
V 3
V 1
V 2
V 3
m 1 m 2 m 3
ρρρρ2
31
231111--m m m m m m m m V m V m =====
g
G m =F
G F -=浮水
ρρ1
31
2V V V V --=
分析:一漂得质量

F G = 一沉得体积
3)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
器材:杠杆、细线、刻度尺、烧杯、水 杠杆二次平衡法
用刻度尺测出 L2和 L 2 ′
分析:杠杆第一次平衡时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物体
仪器:天平、量筒、水、针(或细铁丝) 一漂一压法 类似一漂一沉法
o
G B
L 1 L '2
o
G A
G B
L 2 L 1 o
G B
L 1 L '2
o
G A
G B
L 2 L 1 V 1
V 2
V 3
)
(12V V g mg -=水ρ
测密度比水小的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仪器:刻度尺、烧杯、水 单漂法
分析:漂浮
①测固体密度可以用天平或弹簧秤很容易测出物体质量,还可以让其漂浮水面利用G =F 浮=G 排水计算其质量,借助于刻度尺、钩码和细线利用杠杆原理也可测出物质质量。

②测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长度再计算)、量筒和水(排水法)、弹簧秤和水(浮力法)。

③最后利用 ρ=m/v 得出结果 测固体密度方法小结 1、常规法 2、等体积法 3、一漂一沉法 一漂一压法 4、双提法 5、单漂法
6、杠杆二次平衡法
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3)__用细线把小石块拴好,使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__
_的水中,小石块不接触烧杯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ρ石的表达式
h 2
h 1
V 1
V 2
V 3
为:ρ石=____
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 等压强法 分析:
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也可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或用薄塑料片盖住),
橡皮膜水平时,同上。

仪器:U 型玻璃管+刻度尺+水 等压强法 分析:
U 型管两侧液体压强相等
双漂法---等浮力 密度计原理
分析:

漂浮:F G =
三提法
h 2
待测液体
h 1

h 1
h 2
水液P P =1
2gh gh 水液ρρ=∴水液ρρ2
1
h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