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字词专项(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整理教师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整理教师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整理一、重点注意的词1、【朝】①zhāo 早晨(名词)②cháo 朝廷(名词)③cháo 朝见(动词)【私】①私人,自己(代词)②私下,偷偷的(形容词)③偏爱(动词)【修】①身长,长(形容词)②修建(动词)③整治(动词)【莫】①不定代词,指人。

译为“没有谁”。

【孰】①谁(代词)②仔细,周详(副词)2、理解重点词语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二、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2、形容词作动词: 【私我也】偏爱3、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穿戴4、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5、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朝服衣冠】在早晨【暮寝而思之】在晚上三、一字多义1、之a.结构助词,的【齐国之美丽者也】【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妻私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代词,代这件事【暮寝而思之】【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c. 代词,代人,指徐公【孰视之】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王之蔽甚矣】e.连词,无意义【数月之后】f.助词,调节语气,无实际意义【公将鼓之】2、朝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b.【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c.【朝服衣冠】早晨(zhāo)d.【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e.【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3、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4、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比)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f.【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向5、上a.【受上赏】第一等的b.【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6、若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动词b.【门庭若市】如,像,动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臣:宫廷大官。 吏:地方小官。 面刺:当面指责。 谤: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讥讽。 市朝: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 时时:不时,有时候。 间:间或,偶尔。 期年:满一年。 进者:指进谏的话。
• 天下各诸侯联合起来抗秦。赵国派魏加去 见楚相春申君黄歇说:“您已经安排好领 兵的大将吗?”春申君说:“是的,我想 派临武君为大将。”魏加说:“我年幼时 喜欢射箭,因此我就用射箭做个譬喻好不 好?”春申君说:“好的。”
• 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 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 乎?’更羸曰:‘可。’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
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和城北徐公比,谁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
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原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翻译: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
(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地不如(徐 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写的。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邹zōu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间jiàn进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服:穿戴。

(3)孰视之孰:仔细。

(4)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5)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6)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议论”。

(7)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

(8)皆朝于齐朝:朝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房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段背知识清单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三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资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资料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采纳,接受)朝服..衣冠(在早晨)(穿戴)孰.视之(同“熟”,仔细)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客之美.我者(以……为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期年..之后(满一年)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王之蔽.甚矣(这里指所受的蒙蔽)皆朝.于齐(朝见)旦日..(第二天)与徐公孰.美(谁,哪一个)窥.镜(照)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能面刺..(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能谤讥于市朝二、通假字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三、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受)蒙蔽)(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6)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今义:(诽谤,讥讽)(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7)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委婉劝说) 今义讽刺四、古文默写①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文言字词梳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文言字词梳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文言字词梳理一、通假字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表余数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2.明日,徐公来明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今天的下一天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规劝;今义:讽刺,侧重揭示、批评或嘲笑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表大致范围,方位词5.窥镜自视窥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6.能谤讥于市朝1.朝:朝服衣冠(名词,早晨)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皆朝于齐(动词,朝见)2.孰:吾与徐公孰美(代词,谁,哪一个)孰视之(副词,仔细,这个意义后写作“熟”)3.美: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形容词,漂亮,好看)4.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如,比得上)门庭若市(动词,像,如同)5.上:受上赏(形容词,上等的)上书谏寡人者(动词,送上,呈上)6.: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对,向)皆以美于徐公(介词,比)能谤讥于市朝(介词,在)皆朝于齐(介词,到,向)7.间:时时而间进(副词,偶尔)又何间焉(动词,参与)四、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服:名词作动词,穿戴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早晨3.令初下,群臣进谏下:名词作动词,下达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状语,当面6.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九下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

九下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

九年级语文(下)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导纲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朝服.衣冠: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皆朝.于齐:时时而间.进: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虽.欲言,无可进者2.翻译下列语句: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⑤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原文填空:①写出文章中“齐王纳谏”取得显著成效的句子:②文章揭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的句子是: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①今齐地.方.千里:②闻.寡人之耳者: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邹忌修八尺有.余:2.翻译句子(4分):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邹忌是如何讽喻齐王的?(2分)4.从齐国的“大治”中悟出怎样的治国之道?(2分)三、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一)(2009江苏徐州市中考真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重点字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重点字词

译: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

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察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

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1)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2)纳谏:接受规劝。

纳,接受,接纳(3)修:长,这里指身高。

(4)昳丽:光艳美丽。

(5)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修八尺有(yu)余,而形貌昳(y)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ng)讥于市朝(ch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重点字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

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

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朝:早晨。

服:穿戴。

窥:照。

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

孰:仔细。

6、期年:满一年。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9、时时而间进、时时:不时,有时候。

间:偶然。

进:进谏。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句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写的。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邹zōu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间jiàn进2.说明下面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那个地点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服:穿戴。

(3)孰视之孰:认真。

(4)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5)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6)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议论”。

(7)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

(8)皆朝于齐朝:朝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房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今齐地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成效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明白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确实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段背知识清单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三段。

因此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梳理一、理解重点词语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2、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4、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5、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三、一词多义(1)之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2.问之(代词,他)3..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孰视之(代词,指徐公)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8.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9.臣之妻私臣(的)10.王之蔽甚矣(不翻译)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12.数月之后(无意义)13.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 (zhāo)e.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3)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公(比)四、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委婉地劝说今:讽刺。

2.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4.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五、文言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课外文言字词积累1、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2、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检测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检测版

一:重点字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修:。

有:。

形:。

貌:。

昳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窥:。

谓……曰:。

孰与: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

5、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私:。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7、皆以美于徐公。

以:。

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方:。

左右:。

蔽:。

9、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面刺:。

市朝:。

闻:。

10、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门:。

庭:。

1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

间:。

1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

虽:。

二、近义词1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谏:。

14、谤讥于市朝谤:。

讥:。

三、一词多义:(一)、1、“问之客曰;暮寝而思之;孰视之;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代词,。

之: 2、“齐国之美丽者也;臣之妻(之妾、之客);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寡人之过”:结构助词,。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王之蔽甚矣”: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1、欲有求于我(莫不有求于王):。

于:2、皆以美于徐公:。

3、谤讥于市朝(战胜于朝廷):。

4、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重点字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

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

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朝:早晨。

服:穿戴。

窥:照。

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

孰:仔细。

6.期年:满一年。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9.时时而间进.时时:不时,有时候。

间:偶然。

进:进谏。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私:偏爱。

11.谤讥于市朝。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市朝:公共场所。

重点语句翻译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译: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传到我的耳中来的,给予下等奖赏。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课内文言文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课内文言文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3.窥镜而自视 4.吾妻之美我者
5.臣之妻私臣 6.皆以美于徐公 7.虽欲言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问题探究
与: 介词,与……相比
何: 疑问代词,怎么 而: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之: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
问题探究
知识 原原文文呈呈现现 实词释义 虚词释义 句子翻译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3.文中对齐王的形象着墨不多,其应答过程中的语言描写仅有一个“善” 字,请你谈谈对这一个“善”字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5.邹忌的劝谏艺术有什么特色?
问题探究
知识 原原文文呈呈现现 实词释义 虚词释义 句子翻译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宫里的侍妾和左右近侍之臣偏爱齐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举国上下都有求于齐王。 2.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答案】 不盲目轻信,善于思考,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 能够正视自己,有自知之明。
知识 原原文文呈呈现现
实词释义
第22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虚词释义 句子翻译 问题探究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能于市朝谤讥(寡人),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知识 原原文文呈呈现现 实词释义
8.旦日,客从外来
孰: 同“熟”仔细
讽: 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 谏: 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 修: 长,这里指身高 昳丽: 光艳美丽 服: 穿戴 窥镜: 照镜子 孰与: 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甚: 非常,很 及: 赶得上,比得上 旦日: 第二天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9私:动词,偏爱。 20诚:确实。 2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以,以为,认为。 22地:土地,疆域。 23宫妇:宫里的妃子。 24左右:侍从。 25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6蔽: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27善:好。 28乃:于是,就。 29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 30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 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市朝,公共场合。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省略句 与(之)坐谈 (3)倒装句 ①忌不自信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主要记载 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 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 于斗争的行为,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邹忌进谏齐王纳谏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 要。只有广泛地听取不同意见,深入地了解不同情况,才能做到头 脑清醒,不受蒙蔽,迅速改正缺点,把事情办好。
3.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1)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名词 ,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名词,朝见) 孰视之(形容词,仔细,周详)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代词,哪一个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 门庭若市(动词,如,像 ) 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形容词,好看 )
(2)孰 (3)若
(4)美 以……为美)
(5)上 (6)下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字词专项试题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字词专项试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字词专项时间:2022.4.12 单位:……*** 创编者:十乙州一、选择题1.对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受中赏;能谤讥于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面刺:当面指责B.过:错误。

过失C.朝:公一共场合D.闻:听到2.对以下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臣诚〔确实〕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偏爱〕臣C.群臣吏民能面刺〔指责〕寡人之过者D.时时而间〔暗中〕进3.以下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呜呼!其真无马邪C.燕、赵、韩、魏闻之孔子云:何陋之有D.欲有求于我也所欲有甚于生者4.以下加线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语句专项一、选择题1.以下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如今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B.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D.今天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3.以下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今/齐/地方千里B.今齐/地方/千里C.今/齐地方/千里D.今/齐地/方千里4.下面的句子是略句的一项是哪一项〔〕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D.皆以美于徐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字词专项
一、选择题
1.对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面刺:当面指责
B.过:错误。

过失
C.市朝:公共场合
D.闻:听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确实)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偏爱)臣
C.群臣吏民能面刺(指责)寡人之过者
D.时时而间(暗中)进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孔子云: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4.下列加线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语句专项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D.今天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3.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今齐/地方/千里
C.今/齐地方/千里
D.今/齐地/方千里
4.下面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皆以美于徐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