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观光农业:江苏农业的新亮点

富集区初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
休闲农业主题园 ( 景点)。不仅有
观光果园、生态、有机茶园、主题
江苏省观 光农业现 状
从2 世纪9 年代 中期开始, 江 0 0
花卉园,而且有各具特色的休闲景 点,如以传承历史、弘扬中华文化
为载 体的溧 阳天 目湖 、仪征登 月湖
江苏省 决定把发展观光 农业作为建
优 势,各大 中城市如 南京是 “ 六朝
古都 ,十朝都会 ”,遗址古迹丰 富, 文化底蕴深厚; 素有 “ 米之 乡” 鱼
坚持循序渐进 。旅游市场 的发
展具有渐进 性, 因此观光 农业的发 展一定要 先易后难,梯度推 进。要
勃兴起。走在全省前列的南京市着
力培育 5 个农 业主题公园,完善提 高 5 个农家乐旅 游专业村,打 出了
南京 “ 农业生态游 、 “ 乡土风情
游” 、 “ 业科技游 ” 农
食游”
“ 农隶美
“ 乐购物游 等品牌。 观
观光农业田发展势喜 良好。近 k
几年来,全 省观光农业 园建 设方兴
鄙— —
, t =., 譬哪 _ D , =
维普资讯
观光农业 ● 江苏农业 的
新 腻 冗占 毫一 r 1 - - 1
屋 、做农家活 、看农家景 成 为城
郊农村 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
20 年底 国家旅游 局公布的 2 3 04 0 个
为载体 的水上游乐 、垂钓 ,南京八 挂洲以沙滩风情 为载体的沙滩风情
体验 等 。 据 初 步 统 计 , 全 省 目前 已 有 各 类 休 闲农 业景 点 、项 目近 1 0 0
市场优 势 。N2 0 年,江苏将 07 率先达到全 面小康社会标准, 人均
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分析

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分析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为了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三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江苏省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下面将分别从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文化+旅游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是农业与文化的融合。
苏州市吴中区北部的木渎古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
在木渎古镇周边,修建了古建筑群,重建了传统农舍,营造出浓厚的古镇氛围。
另外,在古镇内还建设了农业示范园,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和传统农耕文化。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农业相结合,木渎古镇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旅游、农业科普于一体的文化农业旅游景区。
其次是农业与旅游的融合。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草场门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草场门镇拥有较为丰富的农畜资源,而且交通便利,是南京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为了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草场门镇兴建了一座以农业为主题的农业科普园区,展示了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
同时,园区内还开展了农产品交流市场,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和购物的平台。
通过举办各种农业展览、旅游产品体验活动等形式,草场门镇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农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农业、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
江苏省泗阳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文化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的地方。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泗阳县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景区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在园区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了以农耕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化艺术中心。
同时规划了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展示了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
通过举办农文展览、文化节庆等活动,泗阳县成功推动了农业、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个案例表明,通过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
苏州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益 于人们健 康长 寿 的新兴 农 业 ) 。面对 目前 食 品安 全 的问 题 , 其 是 城市 居 民对 食 用 的农 产 品质 量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康 尤 健
农 业 将 成 为 一种 趋 势 。 13 观 光 休 闲型 都 市农 业 .
产性 、 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 , 将高质 、 高效 和可持续发展相 结合 的现代农业 …。发展都 市农业 是解 决 当前 城市 普遍 面
占全 年 雨 量 的 6 % 左 右 , 水 日天 数 12~13 d 平 均 海 拔 5 降 2 3 ; 4m。 市 总 面 积 8 8 82h 其 中丘 陵 面积 2 . m , 全 4 .4 m , 2 5h 占总 面 积 的 2 7 ; 域 面 积 3 0 9h 占总 面 积 的 4 . % ; 原 .% 水 6 . m , 25 平 面 积 4 5 4 h 6 .4 2 m ,占 总 面 积 的 5 .8 ,其 中 耕 地 4 % 3 39 m , 0 .2h 占平 原 面 积 的 6 .% 。丘 陵 山 地 植 被 丰 富 , 53 2万
临 的环 境 污 染 、 通 拥 挤 、 活 紧 张 、 理 压 力 变 大 等 问 题 的 交 生 心
将 农业 与旅 游 、 生产 与消 费融 为 一 体 , 顾 经 济 和社 会 效 兼 益 的 一 种新 型农 业 。充 分 利 用农 业 资 源 、 业特 色 、 农 农业 生产 活 动 , 游 客 提 供 观 光 、 闲 、 游 的 一 种参 与性 、 味性 和文 为 休 旅 趣 化 性很 强 的农 业 。旅 游 观 光 休 闲农 业 是 集 田园 风 光 和高 科 技
重要途径。2 0世纪 9 0年代 初 , 国大都 市区域 范围 的农 业 我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由新加坡维信集团领衔投资,于1995年开发建设,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以"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发展主题,集农业科技、国际览、销售贸易、产业招商、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
景点地处苏州郊外太湖之滨,园内建有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项目30多个。
观赏鱼世界:汇集了来自五大洲的200多种淡水观赏鱼种植园:占地达60亩的果蔬采摘园内既有蔬菜,也有水果,进口品种,也可以土地分割出租,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
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纪念林、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
一年一度有采摘节休闲滑草场:至今仍是苏锡常地区首座休闲型滑草场,占地5000平米,分为滑车及滑鞋两处草场趣味牧场:除了鸵鸟等少数几个品种只做观赏之用外,其余的草鸡、野鸭、山羊、香猪、孔雀等均可售卖跑马场:由来自蒙古的伊拉特师傅经营的跑马场已成为苏州市少数几个有影响的马场醉绿园酒店:农家菜、太湖湖鲜、野地烧烤三大特色咏春湖:以风车动力引动水流,使它与太湖连通,平均的 2.5米深度和达8 米的最深处,可湖中泛舟、赛龙船趣桥竞渡:秋千桥、铁索桥等五座趣桥考验着游客的勇气与体力鱼趣园:捞鱼、钓虾、捉泥鳅等项目其它:倾斜小屋、植物克隆馆、双人自行车、放风筝、垂钓、射箭等项目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坐落在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占地3600亩。
景区距新建北戴河火车站500米,京沈高速公路出口800米,紧临205国道。
项目定位依靠高科技农业,集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我国首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4A级景区,充分展示了科技、农业和观光与娱乐的完美结合。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旅游业是苏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对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一、旅游资源丰富苏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水乡文化和丝绸文化等,其中苏州园林、苏州历史古迹和古镇等景区是苏州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被誉为“园林之都”,世界上现存的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就位于苏州。
此外,还有著名的虎丘、留园、狮子林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基础设施完善苏州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方便游客前往苏州旅游。
苏州还拥有一流的酒店和旅游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众多高端品牌酒店相继进入苏州市,提升了苏州旅游的品质和档次。
三、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苏州市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苏州市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国内游客的增长额较为显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苏州旅游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市场贡献了不少。
四、旅游业发展格局趋于多元苏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格局趋于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景区,苏州还注重开发创意、生态、休闲等新的旅游产品。
例如,苏州乐园、东山景区等,不仅拥有游乐设施,还打造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度假和休闲。
此外,苏州还积极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较为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格局趋于多元化等特点为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苏州旅游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的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创新,提升苏州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2•【字号】苏府办[2010]98号•【施行日期】2010.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苏府办〔2010〕98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四月十二日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413号)和《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发〔2009〕56号),设立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挂苏州市林业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建制。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的职责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划入的职责1.将原市农林局的职责、原市畜牧兽医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农业委员会。
2.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协调有关扶持政策落实的职责,划入市农业委员会。
(三)新增的职责指导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建设。
(四)强化的职责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和湿地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产品产需调控,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二、主要职责(一)拟订种植业、林业、园艺业、畜牧业、渔业、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田园综合体是指将现代化的商业、休闲、文化等元素融合到乡村或郊区的田园风光中,打造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消费升级,田园综合体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各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道。
首先,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田园综合体“田园乐活谷”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依托苏州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水果、参与农耕体验、享受田园美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住宿度假,感受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田园乐活谷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对当地资源的充分挖掘,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其次,浙江省杭州市的田园综合体“西溪农庄”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西溪农庄依托西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田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参与农耕体验,感受农家乐趣,同时还可以享受温泉度假,放松身心。
西溪农庄的成功,得益于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农业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最后,河北省保定市的田园综合体“石家庄农博园”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农博园依托保定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农业展览,了解农业科技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同时还可以观赏文艺表演,参与互动娱乐。
石家庄农博园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娱乐业态的丰富,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综上所述,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打造独特的田园风情,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的多元化需求。
苏州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苏州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旅游业形式之一,它以乡村为载体,以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题,提供了与城市快节奏生活相反的缓慢、自然的旅游方式,深受游客的喜爱。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的乡村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苏州是一个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农耕文化和自然环境逐渐受到破坏,乡村旅游成为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目前,苏州乡村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苏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中包括农家乐、民宿、农耕体验、农村游、古村落观光等等。
游客可以在乡村中体验传统农耕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在古村落中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产业融合发展。
苏州乡村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度假业等产业实现了融合发展。
通过将农场打造成旅游景点、推出农产品伴手礼,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
苏州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文化活动等形式,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农村旅游品牌。
同时,在市场推广方面,苏州乡村旅游采用了各种手段,包括网络宣传、推广活动、广告宣传等,提高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提升服务质量。
苏州乡村旅游业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在旅游接待、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
这些举措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提升了苏州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苏州乡村旅游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不完善,部分农村景区存在环境污染、文化虚化等问题。
其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再次,部分乡村旅游项目过分商业化,忽略了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为了进一步发展苏州的乡村旅游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强监督和执法,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苏州市观光农业开发的思考

据 有 关 统 计 。 20 到 05年 底 , 市 初 具 规 模 的生 态 休 闲观 光 全
农 业企 业 有 1 1 . 业旅 游单 位 4 7个 。这些 企 业大 大丰 0家 农 9
Hale Waihona Puke 20 年, 05 江苏省人均 G DP达 3 3 美元, 8 0 苏州市的人均
G P超 过 5 0 美 元 。社 会经 济 的发 展和 人 民 生 活水 平 的 D 0 0 提高 已成 为激 发 人们 旅 游休 闲 需 求增 长 的 直接 动 力 。同 时 苏州 市 地 处长 江 三 角 洲 。 交通 发 达 , 到 周 边 沪 、 和 省 内 受 浙
22 增 加农 民收 入 。 进 苏 州市城 乡统 筹 、 . 促 和谐 发 展 结 合 苏州 的实 际 情 况 。 展 观 光 农业 , 发 有利 于 促进 农 村 人 口向城 镇 、 镇 人 口向 郊 区双 向 流 动格 局 的形 成 , 城 为缓 解
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 ,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
旅游城 市 的辐 射 , 观光 农业 市场 优 势明 显 。特 别 是那 些通 过
富了苏州的旅游资源 , 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不容忽视 的问题。
31 项 目单一 霄 同 . 乏 内涵和 特 色 . 缺
观 光 农业 是 一项 展 示 性 很强 的农 业 。其独 特 性 和 新颖 性 的 展示 非常 重要 。因此 。 光 农 业 的类型 、 观 结构 、 规模 应根 据地 域分 布特 点 的不 同 , 行 合理 布局 , 避 不顾 客 观 条件 进 力 的趋 同化 。由于 忽 视了 农 业旅 游 资源 的综 合 开发 , 使观 光农 业旅 游项 目功 能 、 内容单 一 。 开发 的 广度 、 度 不够 。 多具 深 许 有开 发价 值 的 资源 未 得到 很 好 的 利 用 ,无 法跟 上现 代 旅 游 市场 需求 多样 化 、 性化 的发 展趋 势 。目前 苏 州 已有 的观 光 个 农业 园 中极 具特 色的 观光 农 业旅 游 项 目尚 不 多 见 ,各 地 开
苏州农业知识

苏州农业知识
苏州农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设施和先进技术,实现种植、养殖业高效发展的农业形态。
设施农业具有高效、可控、可持续的特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在苏州,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2.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和物质循环,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苏州,生态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的资源和环境,以休闲、观光、度假等形式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型产业形态。
在苏州,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
在苏州,智慧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5. 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生产技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
在苏州,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苏州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创新,苏州的现代农业将继续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产 的自然状态 , 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 , 缺乏高档次 、 多功能 、 知识 型的农业旅游活动 , 少农业休 闲度假产 品, 缺 旅
游环境 不尽如人意。景区( ) 点 回头客少。 1. . 3季节影响, 2 忙闲不均 ‘
区 、 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 园区 、O多个休闲渔业垂钓区 , 2个 2
作者简介: 王和才(9 4 )男, 苏苏州人 , 16 一 , 江 副教授 , 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研 究。
1 苏 州休 闲农 业发 展现 状
11苏州发展休 闲农业 的有利条件 和发展现状 .
休 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 论证 , 造成农业旅游总体
目标不 明, 基本处于随意开 发的状态 , 区域间协调性不够 , 建 设 时没有准确的定位 , 区( ) 景 点 布局 自由 、 随意 , 缺乏特色 ,
以及一批 湿地公 园和生态农业 园。初步形成 了六 大品牌模
式 : 是借 助山水 自然 资源的生态休 闲乡村游 , 一 如三山村 、 树
收稿 日期 :0 8 1— 7 20 — 2 1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苏州市休 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 究”O SD 4 O0 ) ( 8J 8O o 8
生产 经营方 式 , 以农 业 资源 为基础 , 它 将农 业生产 、 科技应
乡村游 , 如神 园农庄 、 虞山宝岩 生态 园; 三是以耕作 或加 工方 式独特 、 科技含量较高 的修学游 , 如波力牧场 、 未来农林 大世 界; 四是 以乡 间节 庆 、 宗教 、 工艺 、 曲等为依托的 民俗体验 戏 式乡村游 , 如太湖渔港村 、 镇湖刺绣之 乡; 五是 以古村落 建筑
20 年第 8 09 期 总第 4 6期
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思路

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思路□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胡海霞苏州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太湖地区的旅游度假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度假产业体系渐成规模。
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毫无疑问要将旅游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形成集休闲农业、旅游度假、手工业、创意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构建度假区的高端产业结构体系,成为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太湖度假区现存问题仅以新公布的国家度假区标准来看,太湖度假区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度假区范围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交叉。
从最新的申报标准要求看,度假区的边界不可与风景名胜区交叠,因为风景名胜区属于严格保护的自然资源。
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规定: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都是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即不可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开发。
2.度假区过夜游比例低。
度假区应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过夜游客的人天数指标与年游客总人数的比例不宜低于50%。
而太湖度假区2010年过夜游客为48.6万人次,(这个统计有问题,应统计人天数,而不是人次数),仅占年游客总人次621万的7.8%。
3.对海外游客吸引力较低。
度假区入境游客数量占总游客量2010年比例为1.8%,尚未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的要求。
因而,尚不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即使在国内知名度也比较低。
截至到2009年,全国各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已达158个。
特别是今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申报以来,很多省级度假区纷纷行动起来争创国家级。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到国外度假区度假,如马尔代夫目前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新婚蜜月度假地,两个个人去住四五晚,需花费四五万元,但很多年轻小资趋之若鹜。
因而,度假区面临的内外竞争越来越激烈。
4.产业定位模糊。
标准规定,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小于1:1。
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及发展模式探究

( 一) 地理 区位和交通优势
土地 肥沃。本地主要 特产 有洞庭枇 杷 、 杨梅 、 碧 螺春 茶 、 阳澄湖大闸蟹 、 太湖银鱼 、 太 湖 白鱼等。改 良栽 种后形成 规模化种植的农产 品有树 山黄桃 、 翠 冠梨 、 葡萄、 小西 瓜 及大棚栽种的无公害蔬菜等。 旺 山生态村 、 树 山生 态村 、 三 山岛 、 苏州 未来 农林 大
[ 基金项 目] 苏州市社 科应 用 课 题阶段性成 果( 编号 : 1 3 一 C一 2 3 ) 。
7 2
2 0 1 4 年 第 1 期・ 总 第 2 3 5 期
世界 、 苏州玫瑰园等一 批各 具特 色 的乡村 旅游示 范点 的 建设 为苏 州市民提供 了更多休 闲度假 的好去处 。东 山陆
场, 利用城乡之间在 自然景观 、 生活习俗及文化 方面的差
苏州经济持续强 劲 的发展 , 势必 提高苏 州 城乡居 民 的工资和家庭综合 收入 。从 而为苏州地 区的旅游市场 提
异, 通过规划设计 以满足 城市 居 民的乡村 观光 、 度假 、 休 闲等需求 的旅 游产业形 态 , 是 把观 光游览 、 休 闲度假 、 康
乐游 。从 产 品 类 型 角 度 , 乡村 休 闲旅 游 可 划分 为观 光 农 业 型 、 乡村 民俗 型 、 古村 镇 型 和 文 明 生 态村 型 发 展 模
式 。该研究可对 苏州地 区 乡村旅 游产 品的开发和旅游 管理部 门的科 学规 划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 乡村休 闲旅 游 ; 旅游产品 ; 发展模 式 【 中图分 类号】F 5 9 2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 南 部的太 湖之 滨 、 长江南 岸 的人
海 口处 。东邻上海 ; 西 抱太 湖 , 紧邻 无锡 , 隔湖遥 望宜 兴 和常州 ; 北濒长江 , 与南通 隔江相 望 ; 南邻浙 江 , 与嘉 兴接
观光农业案例

观光农业案例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它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农业观光、农庄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观光农业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第一个案例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田园风光农庄。
该农庄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种植了各种水果和蔬菜,如草莓、桃子、西瓜、黄瓜等。
农庄内设有观光果园和采摘园,游客可以在这里自由采摘水果,感受农家乐趣。
此外,农庄还开设了农家餐厅,供应新鲜的农产品制作的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农庄还举办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制作农产品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增加了他们对农业的了解和兴趣。
第二个案例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茶园乐园。
这个农庄主要种植茶叶,并且开设了茶园观光区和茶文化体验馆。
游客可以在茶园中徒步漫游,欣赏茶山风光,了解茶叶的生长过程,还可以亲自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
在茶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参加茶艺表演和茶道体验,了解茶文化的魅力。
此外,农庄还提供了茶叶销售和茶文化产品的购买,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购买到地道的茶叶和茶文化产品。
第三个案例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乡村花园。
这个农庄以种植花卉为主,打造了一个花海世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在花园中,游客可以漫步花海,感受花的香气和美丽,还可以参加花艺培训和DIY花卉制作活动。
农庄还举办了各种花展和花文化活动,如花卉展览、花艺比赛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此外,农庄还开设了特色餐厅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就餐和住宿的便利。
通过以上三个观光农业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为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希望更多的农庄能够借鉴这些成功案例,不断创新发展,推动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
农业观光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以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为例

(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 09 ) 10 5
摘要 :农 业观 光旅 游 是 以保 护 自然生 态环 境 为基 础 、 开发 农 业旅 游 资 源 为重 点 的新 型农 业 产 业 。 以 苏
州未来农林 大世界五一黄金周的游客为研 究对象,针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细分 ,从各 个层 面考察游客 的满意度 ,以及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农 业观光旅游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 ,增
o n i n na r tc in,e h ii g e po n g c l r e o re . Ths p p ra ay e o r t aifci n b n e vr me tlp oe t o o mp a zn x lr g a r ut a rs u s s s i i ul i a e n z st u s t a t , y l i s s o
tk gSzo uueA r o dtu s ster erhojc ivsgt gt r t as c o .T ersl hw ta, ai uhuF t gi r r m a h e ac bet net a n ui tf t n h u s o t n r w l oi s i i o s s ia i e ts h
S N Qa —h n U i o—se g ( o eeo cnmi n a a e e t N n gi l r nvm  ̄, a n 1 0 5 hn ) C lg l fE o o c a dm n gm n, a gA r u ueU i i N g 2 0 9 ,C i s c t e a
业相结合的消遣性劳动活动 ,人们利用节假 日到近郊
农 村 劳动 。农 民利 用 当地有 利 的 自然 条 件 开辟 活动 场 所 , 以田园 风光 、特 色果 园 、花 园 、茶 园 、渔 场及 农
观光农业园案例

观光农业园案例
以下是一些观光农业园的案例:
1.苏州未来谷农业观光园:该园区以“农业+科技为主题,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观光旅游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高科技农业设施,了解现代农业技术。
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绿色的农产品。
2.成都多利桃花源:该园区以农业+休闲“为主题,集农业生产、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桃花景观。
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美食,还可以参加各种农耕活动,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3.福建万佳生态观光园:该园区以农业+文化”为主题,集农业生产、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
了解福建地区的农业历史和文化。
4.广东岭南生态园:该园区以农业+生态”为主题,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于一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生态农业示范区,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和保护措施,同时也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
这些观光农业园的案例都是以农业为基础。
结合科技、休闲、文化等元素,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这些园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方式,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
下面是YJBYS店铺整理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欧洲关于伊甸园的神话描述中,便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梦想与神秘的极乐世界的向往,而这个极乐世界是与外界分离的安全性很好的空间,里面种植了奇花异果。
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花园里不仅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和蔬菜,而且还有枝头挂满果实的果树,以供贵族们观赏食用。
在这一时期,园林中也相继出现了葡萄园、桔园、蔬菜园、稻田、药圃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
在16世纪以后的二、三百年里“农业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逐渐盛行。
到最近100年里,伴随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为各阶层所接受。
这样的理念,既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启迪了许多西方的景观设计。
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园利用各类果树为植物造景材料,大大丰富了园区景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果品观光、采摘等其它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农业旅游,然而,这时观光农业并为被正式提出,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于农田景观的欣赏观看,代之相继出现了据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业观光游逐渐成为其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
基于SWOT理论的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2 1 , 1 1 ) 15 — 28 0 0 4 ( 1 :2 5 15
Gu n x rc lua ce c s a gi Agiut rlS in e
基于S T WO 理论的苏州市生态休 闲农业旅游研究
邓 志 强 ,王 卉 ,王 文
( 西 南大学地理科 学院,重庆 4 0 1 ;2苏州东方园林 有限公 司,江苏苏州 2 5 2) 1 075 118
St dy o c 一 g iulur lt u im n Su ho t s d o u n e 0 a r c t a o r s i z u Ciy ba e n S OT he r W t oy
DENG h — in Z i q a g ,W ANG i,W ANG e Hu W n
( S h o o G o rp ia S in e S uh et nv r t C o g ig4 0 1 , hn ; u h uO e t a e s o Ld, 1 c o l f e ga hc l ce c , o tw s U i s y h n q 0 7 5 C i 2S z o r na G r n . t. e i, n a i l d C
e o a r u t r l o r m, t n t e ig o o iy g i e r go a o p rt n ee , a e b e r p s d i r e c ee ae c — g i l a u s sr g h n n f l u d , e in l o e a i , t . h v e n p o o e n o d r o a c lr t c u t i e p c c o t
细分市场 , 提高社区参与度 、 完善基础设施 , 开展区域合作 、 加强政策引导等促进苏州市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 的对
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_以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淮阴大青豆、白马湖粉青豆、淮阴青豆均聚在第二群第五亚群;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南京毛豆、金湖大菜豆、海系13等品种(系)均聚在第二群第二亚群。
长期以来,由于大豆品种改良主要集中于当地适应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并且同一育种地区及各育种单位集中化利用亲本,造成了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过于狭窄。
从聚类图(图1)发现,金湖螺丝豆与别的品种(系)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螺丝豆的表皮是黑黄相间的,与其他品种(系)差异较大;宁镇1号与其他品种(系)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宁镇1号是春播品种,而其余大多数是夏播品种。
大豆育种中应该注重跨地域引种,推广不同育种单位不同时期育成的新品种,有利于保持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防范品种遗传背景单一。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的DNA 指纹图谱数据库,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还发现6对核心引物可以将这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一一区分开来,可用于品种鉴定和新品种保护。
随着育成新品种的不断出现,需要不断增加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品种数量,同时还要增加构建图谱的SSR引物数目,从而使数据库数据更加完善,以满足分析研究需要。
参考文献:[1]Konovsky J ,Lumpkin T A ,Mc C D.Edamame :the vegetable soybean[M ].Binghamton :Haworth Press ,1994:173-181.[2]楼巧君,陈亮,罗利军.三种水稻基因DNA 快速提取法的比较[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5):749-752.[3]Nei M ,Li W.Mathematical mode for studying genetic variation interm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9,76:5269-5273.[4]Smith J S C ,Chen E C L ,Shu H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ofSSRloci as molecular markers in maize (Zea mays L.):Comparisions with data from RFLPS and pedigree [J ].Thero Appl Genet ,1997,95:163-173.[5]韩立德,盖钧镒,邱家驯.菜用大豆品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 ].大豆科学,2002,21(4):274-277.[6]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J ].浙江农业科学,2001(1):1-4.周玉明.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以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48-150.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以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周玉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结合苏州澄湖生态农业观光园案例研究湿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休闲农业开发之浅见一、苏州休闲农业基础1、苏州区位优势明显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嘉兴、湖州,西靠无锡,北依南通。
目前拥有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苏沪高速、沪苏浙高速6条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在建的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轨道3条铁路线,横贯境内;312国道、204国道、苏虞张公路、318国道,联通东西南北;建有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等三大港口,并且紧邻上海虹桥和无锡机场,使苏州形成了一个水、陆、空齐全,高速化、网络化、立体化大交通新格局。
另外,近年来苏州各地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城郊成环、县乡成网、水陆并进、多种交通方式同时发展的立体型、开放式的大交通框架结构。
周边各大城市就近到苏州各市的农村进行休闲游的自驾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
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为乡村之旅提供方便,为苏州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
2、苏州天然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些都成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自然资源。
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苏州观光休闲农业类型丰富多样。
3、苏州政策支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进一步引导,专门出台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区(点)管理办法》,使得苏州乡村旅游有章可循。
为了合理调配乡村旅游资源,完善筹资和利益分配机制,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苏州市旅游局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2006年10月开始编制《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1月23日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市政府审批通过。
该规划按照现代理念与国际标准开发苏州乡村旅游,以乡村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意境为基础,以乡村的遗产建筑和人文民俗为重点,以吴文化为核心,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绿色度假”产品。
4、区域经济发达根据长三角地区16城市社会经济调查交换资料显示,2011年,长三角地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超过3万元,工资性收入仍为创收主体。
统计显示,2011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上升态势,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达到3035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列前三位的城市为上海、杭州和宁波,分别为36230元、34065元和34058元。
纵观2011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它经济及个体被雇从业人员的工薪收入达到20626元,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的67.9%,工薪收入依然是居民收入的主体。
此外,养老金、离退休金、赡养和赠送等转移性收入是居民家庭收入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1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平均为8651元,占比达28.1%,居全国首位,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给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苏州现代农业现状与特点1、苏州现代农业现状近年来,苏州市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观光休闲农业基地:以森林生态资源为主的旅游观光型基地,如上方山、虞山、穹隆山森林公园等;参与体验型基地,在东、西山果茶区体验采摘新鲜水果、在双山岛垂钓中心体验垂钓的乐趣;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型基地,如东山席氏家园,依靠太湖地域特色和独到的资源优势,为人们提供垂钓、观光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太湖风情;农业科技旅游基地,如吴江市绿乐生态科技园,园内林、花、果和水体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产、学、研和科普有机结合的特色鲜明;渔业观光游基地,相城区阳澄湖镇的“风情渔港”,游客可以乘快艇在湖上兜风,了解捕蟹、吃蟹知识;科普教育型基地,如太仓的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内的现代农业展示馆、花卉园艺馆、恩钿月季公园等场馆均是良好的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科普活动场所。
太仓现代农业展示馆、高新区玉屏山生态园等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休闲于一体的农业基地相继建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市有各类观光休闲农业场所110多家,占地面积97736亩,从业人员7768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57.61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超过17亿元。
其中,2008年全市新增休闲农业场所20多家,休闲农业在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当地特色农产品。
2008年全年观光休闲农业场所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为:粮食3.32万吨、蔬菜3.63万吨、水果7841吨、茶叶32吨、花卉22.61万盆(株)、牲畜8.35万头、禽24.69万只、水产2.70万吨、林特产1020吨。
(数据来源苏州统计网)吴中区东山镇三山岛农家乐专业村、昆山市锦溪镇联湖村、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生态农庄、相城区阳澄湖镇莲花村、相城区阳澄湖镇清水村5个单位被评为2008年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常熟虞山林场宝岩管理区2个单位被评为2008年江苏省观光农业园。
加上2006年我市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苏州市神园农庄、苏州市相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吴江市新申农庄4个单位被评为首批江苏省观光农业园,江苏常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树山生态村、苏州西山石公村3个单位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
2、苏州现代农业特点依对苏州现存的休闲农业的分析有以下特点:苏州及周边休闲农业开发总结模式如下:田园农业休闲模式:田园农业游,田园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民俗风情休闲模式:农机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农家乐休闲模式: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型,食宿接待型村落乡镇型模式:古民居与古宅院游,民族村寨,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休闲度假模式: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科普教育模式: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回归自然休闲模式: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但通过了解,苏州的休闲农业发展呈现下列不足:1、发展层次低,产业孕育不成熟2、不成规模、没有产业化3、主题、品牌不突出,缺乏有效的品牌运作4、缺乏总体、长远规划5、创意与营销不足6、季节性依赖强三、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休闲农业正在从纯粹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向观光、休闲、创意农业一体化综合开发发展。
目前以创意农业为代表的新农业开发模式在北方已崭露头角,在长三角却鲜有成功案例。
所谓创意农业,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增加文化内涵,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能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
创意农业的兴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1、创意农业的含义是:一是创意农业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
二是创意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
创意农业不仅仅是创意农产品,还要创意农耕文化活动、创意农业产业形态。
创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条,让人们充分享受农业价值创新的成果。
三是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充分应用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知识产权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四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通过“三生”即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创造“三农”即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达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境的目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综合上述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活动,以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2、创意农业的特征1、创意农业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
创意农业是是创意灵感在农业中的物化表现。
它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
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引擎作用,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创意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
创意产业强调用新的理念,激发新的发展模式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重塑农业的产业体系,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整体发展的全新模式。
3、创意农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
传统农业的产出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产业链条短、市场需求单一,因此附加值很低。
而发展创意农业主要消耗“人的智慧”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并加入文化、科技等资源,将农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营销、配套设施开发等融为一体,构筑多层次的农业产业链,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因此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创意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4、创意农业是对特色资源的再整合。
创意农业并不是要对农业资源再创造,以发明一种新的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对现有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再发现和再整合的过程。
这一整合过程依然以原本存在的资源为载体,通过加入新的辅助资源,重新开发、设计、包装,使其具有独创性,从而使其具有新的市场。
通过创意设计与创意营销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
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
产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市场调查、产品定位、设计研发、品牌包装、渠道管理、物流配送、产品定价、客户服务等农产品流通的软技术环节,具备农产品流通环节、全产业链要素整合能力和顶层战略设计能力,使之成为集“产品创意”、“文化创意”、“园区创意”、“产业创意”和“功能创意”这五种模式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业。
3、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方向展望四个中心:1、高端康复理疗中心(定制式医疗、私人医生、重大疾病康复)走半医疗型路2、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参观、体验中心(北京地区多个创意农业产业园可以供参考)3、休闲度假中心(集休闲度假、高端理财一对一,高级商务会所俱乐部,会员型投资推介会)4、0污染水果蔬菜中心(水果蔬菜全流程可追溯系统,与周围农户进行订单式农业,以点辐面)四、现代休闲农业开发路径附:国外的创意农业模式1.荷兰模式:高科技创汇型在荷兰,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为高科技创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