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是指通过对隧道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目前,全球各地的隧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隧道监控已经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
1.隧道监控量测参数隧道监控量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隧道位移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及隧道结构中的任何变形。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滞后变形、收敛变形和开挖变形等。
(2)压力:隧道压力监测是指测量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以及隧道结构的压力。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围岩应力、锚杆力、压力管道内部压力等。
(3)温度:隧道温度监测是指监测隧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温度梯度及各个节点温度。
(4)水位:隧道水位监测是指测量地下水位、坑内水位和排水系统中水位等。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水位高度、水位波动及水位变化速率等。
2.监测方法(1)传统测量仪器: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激光位移仪、全站仪、GP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高,但是需要现场排线,测量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卫星、航拍摄影等技术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无需人员进入现场,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隧道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
遥感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验证传统仪器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3)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方便,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
3.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实施隧道监测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
其中,重要的监测数据应当及时报警并进行应变措施,从而保持隧道安全运营。
4.安全管理隧道监测的安全管理也是隧道量测方案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应包括隧道安全预警、风险分析、隧道安全评估等方面。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建筑工程,其施工测量与监控是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过程。
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测量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选择和布置等。
其次,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的基准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现场进行调查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以便合理确定测量方案。
2.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包括纵向测量、横断面测量、隧道轴线测量和管片安装测量等。
其中,纵向测量主要是对隧道的纵向坡度、纵断面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横断面测量主要是对隧道断面的几何形状进行测量;隧道轴线测量主要是测量隧道的轴线位置和曲线半径等参数;管片安装测量主要是对管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和测量尺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激光测量仪器、GNSS定位系统等。
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进行施工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如隧道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等。
最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以确定施工的合格性和进展情况。
4. 施工监控的方法和技术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施工监控。
施工监控主要包括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和变形监测等。
沉降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或周围地面的沉降量,来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应力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内部的应力变化,来评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变形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断面的变形量,来确定隧道的形变情况。
为了实现施工监控,可以采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如人工测量和离散点监测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全站仪监测、激光扫描监测和遥感监测等。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新奥法出现以来,隧道监测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大约20年后开始逐步的采用新奥法施工,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相关监测方法和手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指导隧道安全施工,也是认识和理解隧道围岩动态的基本途径,为判断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及支护结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标签: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信息反馈1 监控量测的项目及测量方法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根据围岩条件、工程规模、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来选择测试项目。
现场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其中必测项目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的稳定,并通过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来指导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性量测。
选测项目是对一些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掌握围岩的稳定状态与锚喷支护的效果,具有指导未开挖区的设计与施工。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及有关规范的要求,并根据隧道施工的需要,表1列出监控量测内容及测量方法,其中必测项目为表1中的第1至第4项,选测项目为表1中的第5至第11项。
表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及测量方法序号项目名称测量方法量测布置1 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等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2 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仪每5-10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3对测点3 拱顶下沉水准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每5-100m一个断面4 地表下沉水准仪、水准尺每5-10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11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
中线5-20m一个测点5 围岩内部位移(地表设点)地面钻孔中安装各种位移计每个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一个断面3-5个钻孔6 围岩内部位移(内部设点)地面钻孔中安装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每5-100m 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11个测点7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之间压力各种类型压力盒每个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一个断面15-20个钻孔8 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柱压力计或其它测力计每10榀钢拱架埋设一对测力计9 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测量各类混凝土应变计或应力计、测缝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每5-10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宜为11个测点10 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各类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及拉拔计有必要时进行11 围岩弹性波测试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在代表地段设置2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方法为了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必须在施工阶段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收集由于隧道开挖而在围岩和支护结构中产生的位移和应力变化信息。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1)1.1概述 (1)1.2监测工作目标 (1)1.3监测工作范围 (2)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1.1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依据 (3)2.1.2第三方监控量测的重点 (3)2.1.3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 (4)2.2隧道隧址区工程概况 (4)2.3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7)2.3.1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8)2.3.2监控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8)2.3.3监测原理及方法 (47)2.3.4监测频率 (52)2.3.5测读技术要求 (52)2.3.6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 (53)2.3.7监测结果的处理 (55)2.3.8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56)三、主要分项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57)四、监控量测总体计划 (59)4.1监控量测工作的进度计划 (59)4.2质量保证措施 (60)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和范围1.1概述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终点位于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
隧道沿线存有煤矿采空区、瓦斯、瓦斯段落的腐蚀性地下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因此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措施。
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工序多、内容复杂、相互交叉、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加强现场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已成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此,施工各阶段的监控量测也就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
从设计思路上讲,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隐患,预测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主线,从监测围岩与支护的变形和应力、了解隧道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四方面着手,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1.2监测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现场巡查和监控量测,迅速准确地获得第一手实际观察和量测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和对现场施工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隧道第三方监控量测和施工技术咨询,提供可靠、准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在内的“三控”技术咨询服务。
隧道监控量测总结报告
隧道监控量测总结报告隧道监控量测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本报告旨在总结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
一、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连接两个地区的作用。
然而,隧道的特殊环境和复杂结构使得其安全运行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隧道监控量测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振动等,以及监控隧道结构的变形和破损情况。
通过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以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三、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隧道监控量测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实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隧道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振动等参数。
监控设备则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传输和处理监测数据。
同时,还可以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控,以提高安全性。
四、隧道监控量测的应用隧道监控量测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隧道建设阶段,可以通过监控量测来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和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隧道运营阶段,可以通过监控量测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此外,隧道监控量测还可以用于预测隧道的寿命和维护周期,为隧道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五、隧道监控量测的优缺点隧道监控量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同时,监控量测还可以帮助隧道管理者预测隧道的寿命和维护周期,提高维护效率。
然而,隧道监控量测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
六、结论隧道监控量测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和结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目录一、目的和任务 (3)二、主要内容 (3)三、断面布设原则 (4)四、测点布设原则 (5)五、监测频率 (8)六、监测管理值 (9)七、监测方法 (12)八、监测信息反馈 (13)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随着我国隧道建设项目规模的增大、数量的增加,隧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监控测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文中详细阐述了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断面布设原则、测点布设原则、监测频率、监测管理值、监测方法以及信息反馈,可供参考。
一、目的和任务(1)掌握初支变形,指导现场处置,保障施工安全;(2)为调整施工方法提供参考;(3)为二衬施作时机提供指导;(4)为进行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二、主要内容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2.1、必测项目①洞内、外观察;②净空变化;③拱顶下沉;④地表下沉(浅埋隧道必测,H0≤2B时)。
2.2、选测项目①围岩内部位移量测;②锚杆轴力量测;③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④钢支撑应力量测;⑤隧底隆起;⑥锚杆拉拔(说明:在必要情况下选测)三、断面布设原则3.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断面(2)Ⅲ级软质岩主要指:砂岩(三门峡以北)、片岩、板岩、页岩、泥质砂岩、砂砾岩、泥灰岩等。
(3)Ⅲ级硬质围岩、Ⅱ级围岩原则上不布设监测断面,特殊地段根据现场情况布设监测断面,特殊地段指:①掌子面施工时,有掉块、坍方等的地段;②初期支护有开裂、剥落等的地段;③需要进行设计调整的段落(进行一定的监测,为动态调整支护参数、施工方法等提供参考,验证调整效果);④其他需要进行监测的地段。
(4)各断面布设间距误差控制在“断面间距的10%”以内。
3.2、地表沉降断面四、测点布设原则4.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布置示意图图4.1-1全断面法图4.1-2两台阶法图4.1-3三台阶法4.2、测点布设要求:(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2)测点埋设在钢架、格栅等初期支护上;(3)测点应在初支支护后立即埋设;(4)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隧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交通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施工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在工程测量监理中,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的基本原则、技术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基本原则1. 精确度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要求高精度和高准确性,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 实时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及时反馈相关数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3. 综合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全面了解施工情况。
4. 长期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要进行全程监测,以保证施工后的运行和维护安全。
二、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技术手段1.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卫星信号进行无线电测量,实现隧道工程的位置测量和高程控制,并能够提供高精度和实时性的数据。
2.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通过利用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内部的形状、尺寸和变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可以提供三维立体模型和变形分析。
3. 高精度全站仪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测量,对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地质变化进行监测。
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监测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监测系统,实现对隧道的统一管理、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提供全面的监测信息。
5. 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使用动态变形监测设备,对隧道结构的挠度、监测点的沉降和位移等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三、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目标和区域,制定测量监控方案,并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2. 建设前监测: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基线测量和地质勘探,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监测点的布设。
3. 施工过程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按照监测方案进行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隧道监控测量方案
隧道监控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是一个封闭的道路系统,通常位于地下或山脉中,连接两个地点。
由于隧道的特殊性,其监控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监控隧道可以帮助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实时的数据以便进行维护和改进。
本文档提出了一个隧道监控测量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和测量隧道的关键参数。
2. 监控设备2.1 摄像头为了实现对隧道的实时监控,我们建议安装摄像头。
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测隧道的交通状况和行人活动。
建议在出入口和重要位置安装摄像头以获得最佳监控效果。
摄像头应具备高分辨率和低光照下的良好表现,以确保清晰的图像质量。
2.2 温度传感器温度是隧道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
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变化。
这对于检测火灾或其他温度异常非常有用。
温度传感器应该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并能够与监控系统实时通信。
2.3 烟雾传感器烟雾是隧道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的一个重要指标。
安装烟雾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到隧道内的烟雾,并发出警报。
烟雾传感器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火灾发生之前及时发出警报。
2.4 气体传感器隧道中的气体浓度是另一个需要监控的重要参数。
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对隧道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安装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气体传感器应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气体。
3. 数据采集和存储为了实现对隧道的监控和测量,采集和存储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采集传感器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
建议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收集传感器数据,并配备数据收集节点。
数据收集节点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4. 数据分析和展示隧道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展示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来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异常,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向用户呈现。
5. 报警系统隧道监控中的报警系统是一项关键功能。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施工独立控制网旳边长投影变形值 要不大于2.5cm/km。从上表能够看出该隧道控制网达不到精度要求,为 了减小投影需建立独立网。
该隧道独立网采用既变化投影面又变化投影带旳措施。该独立网是 在北京54椭球下,以勘测网中隧道进口GPS9201点作为约束点起算,以 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高程H=332.10m。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以某一长大隧道为例,该隧道东西走向,长约8km,中间设一斜井。该 区布设了勘测网(北京54参照椭球,0米投影面,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 1 8 ° 1 5 ′ ) , 在测区共加密12个点GPS9201-GPS9212.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隧道监控量测
5、监测资料整顿及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旳主要措施,经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 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旳位移速率。详细措施如下: 1 将量测统计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统计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 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旳位移u-时间t 旳关系曲线。 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白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将暂停开挖并进行加强支护处理。 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 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4 各测试项目旳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 砌旳施作。
从上表能够看出,地面全站仪旳测量数据与独立网 GPS 坐标反算旳 数据吻合程度很好,能够验证独立网测量成果旳精度和可靠性,用该独 立网能够到达该隧道贯穿误差精度旳要求,所以该平面独立网能够作为 该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旳基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一、量测的目的
现场量测具有多元化、系统化进行施工中围岩动态等量测的同时,用其结果与设计进行比较,及时迅速变更相应设计指导施工管理的特性。
二、量测的主要内容
对该隧道的量测根据隧道施工中全线量测方式分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和洞口段地面地中量测项目。
三、必测项目表
四、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流程
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流程
1、速度—时间曲线、位移—距开挖面距离曲线,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2、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也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剧增长现象。
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加密监视,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
当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0.2mm/d,洞顶下沉位移速度为0.15mm/d时,一般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可以施作二次衬砌。
3、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要小于技术参数值。
若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且接近技术参数值、或喷层出现明显裂缝,则要调整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初期支护变形趋于零,同时初期支护应力变化也趋于稳定时,根据这两个数据可判断隧道已处于最终稳定状态。
经过分析、整理的量测数据资料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并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以便正确指导施工。
4、超前地质预报:拟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并以工作面钻探测孔、工作面地质素描为主等手段对断层、裂隙水的分布、地质突变等地质情况作超前预报。
隧道施工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方案施工监控量测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各种量测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量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量测结果确定两次衬砌施做时间。
根据隧道围岩的多样性及不良地质地段多的特点,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安全,我们拟采用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和实用的量测围岩应力-应变方法,控制围岩变形,掌握准确的数据,修正参数,指导施工。
1. 各类围岩量测项目监测项目分必测项目(A 类)和选测项目(B 类)。
必测项目是用以判断围岩的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经常性量测。
选测项目是用以判断隧道围岩松动状态、喷锚支护效果和积累资料为目的的量测。
各类围岩量测项目见表7-12. (表略)2. 运用隧道三维非接触量测新技术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工程测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围岩净空位移量测基本上还是沿用20 世纪60~70 年代的量测方法,一般采用钢尺式收敛计,挂钢尺抄平等接触方式进行。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简便可靠、能适应恶劣环境等优点,但采用此种方法有以下几点不利因素:该法对施工干扰大;由于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测量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人为错误,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测速慢,从而更加大了对施工的干扰;当跨度大于15m 时,由于钢尺的抖动、拉伸、温差等因素及工作条件恶化使测量无法进行。
以上这些都使钢尺式收敛计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隧道快速、大跨、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施工中我们从高精度、简单实用、快速准确的原则出发采用非接触观测。
(1)非接触观测原理非接触观测是以光学/电磁方式远距离测定结构上点位的三维坐标。
由于无须接近测点,该法避免了传统接触式观测必须触及测点才能观测的缺点,是隧道变形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施工中我们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全站仪自由设站是仪器从任一未知点上设站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求得该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然后以此测出其余新点的坐标。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1.监测方案9.1.1 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的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监测主要目的如下:(1)、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整体的稳定性;(2)、通过量测取得第一手资料(量测数据),根据各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3)、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结果反馈到隧道支护设计中;(4)、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9.1.2 监测项目的选择为全面收集掌握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区间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控量测项目:(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3)、拱顶下沉监测★(4)、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监测★(5)、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6)、围岩内部位移监测(7)、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监测(8)、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监测(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10)、锚杆内力、抗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注:★为重点监测项目1.2.监测方法(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隧道开挖后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描述,确定围岩类别,对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
根据开挖后围岩的结构、构造的产状、隧道内渗水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按《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中的打分法判定工作面的稳定状况。
整理出地质素描图,每次开挖爆破后即进行此项工作。
(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根据所埋设的测点和量测频率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量测并逐点作好记录,对量测数据描绘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隧道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容。
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为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以及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指导日常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隧道监控量测主要包括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锚杆抗拔力、针对Ⅳ、Ⅴ级围岩段观测锚杆轴力、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接触应力、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量测、隧道分段涌水量和水压、涌水含砂量与含泥量观察、地表水水位观察等监测项目。
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此项工作,并将结果做系统处理后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监控量测工艺流程见下页“隧道监控量测工艺流程图”。
1)监测量测容、方法和仪器
(1)地质和支护状况信息的观察
观察记录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作地质素描。
观察开挖面附近初期支护状况,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和初期支护的可靠性。
由工区地质组进行,其它技术人员协助。
围:工作面及初期支护后的地段进行观察。
监测仪器:地质罗盘仪等。
(2)隧道洞口段、浅埋和偏压段地表沉降监测
洞口段覆盖层薄,开挖后围岩难以自稳成拱,地表易沉陷,为了确保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
布点原则为:在Ⅴ级围岩且埋深小于40m的地段沿隧道轴向每隔5~10m布设。
同时在横向依据实际情况,选定主断面,沿主断面布设测点,以了解地表沉降的横向影响围。
监测仪器为: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等。
(3)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
拱顶下沉及净空变位收敛量测, 根据围岩类别、隧道尺寸和埋深等,沿隧道纵向在拱顶和墙中布设测点,测点间距一般Ⅴ级围岩为10m,Ⅳ级围岩为20~30m,Ⅲ级围岩为50m。
净空变位量测在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在开挖12小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读取,采用无尺量测法。
浅埋地段洞外量测点布设在同一横断面。
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见下页“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图”。
(4)仰拱底部的监测
Ⅴ级围岩开挖地段在底部设测点,每10m设一点与拱顶下沉量测点同断面布设、水准仪测量。
(5)锚杆抗拔力量测
锚杆拉拔是锚杆施工过程控制中质量检验的常规项目,可检验锚杆锚固效果和锚杆强度,每300根检查一组,每组做3根锚杆拉拔力检验;或根据实际情况及监理指令加设检验项目。
监测仪器:电测锚杆、锚杆抗拔器等。
(6)锚杆轴力量测
锚杆轴力主要是量测锚杆的在不同时期的受力状况。
方法:在软岩变形段及断层破碎带变形段各设置1~2组进行测试,每组设5根锚杆进行轴力测试。
监测仪器:电测锚杆、锚杆轴力计等。
(7)围岩压力及支护拱架应力量测
主要量测围岩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初支结构拱架主力筋受力情况,以此评价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及合理性。
方法:在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Ⅴ级围岩中进行)5~10m各设置断面,每断面上测点对称布置24个。
同时初期支护的格栅主筋应力量测点与围岩与初期支护的接触应力点设置在同一断面上,对称布置,每断面布设15~20测点。
监测仪器:采用土压力盒、钢筋应力计及频率接收仪量测。
(8)隧道涌水量及涌水含泥量与含砂量观察容
在隧道排水沟每50~200米设置一个涌水量监测点,对隧道涌水量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此指导隧道结构防水堵排对策,从而达到隧道结构防水的“限量排放”的目的。
同时为了保证隧道排水系统的畅通,不定期的对隧道初期支护段涌水进行取样分析测试其含泥量和含砂量,根据其水质状况采取必要的堵排措施,防止排水导致隧道排水系统的堵塞和淤积现象发生。
说明:本图为示意,无比例。
①以上布点为示意,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酌情进行增减。
②浅埋和明洞量测未列入此图,在现场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布设。
③明暗洞交界面设变形缝并设量测点。
在必要时加底板上拱量测点。
④钢筋内力、初期支护与围岩间应力量测未示。
拱顶下沉量测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量测点布置示意图CRD法开挖量测点布置示意图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量测点布置示意图
CD 法开挖量测点布置示意图
全断面开挖量测点布置示意图
拱顶下沉量测
台阶法开挖量测点布置示意图
方法:涌水量采用三角形围堰法或浮标进行测试,而含泥量与含砂量则采用烘干后秤取重量法进行测试。
(9)地表水力联系观察项目
为确切了解隧道涌水排水对地表水系的影响,进一步弄清隧道排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为制定隧道堵排水方案提供依据,在隧道发生大的涌水和突水时,则有必要对地表水系进行观察。
主要设置的项目有相关区域的井泉水位状况的观察。
2)量测频率与结束标准
(1)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定,一般按“量测频率表”进行。
量测频率表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2)监测结束标准
根据收敛速度判别:
一般地段:收敛速度>5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加强
初期支护系统;收敛速度<0.2mm/d时,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特殊地质地段: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严格控制过大变形。
各量测项目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周结束,断层破碎带地段位移长时间不能稳定时,延长量测时间并采取加强措施。
(3)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容之一,置于动态管理体系之中,具体包括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信息反馈等几个主要方面。
A)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
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大小顺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计算以及离群数据的取舍。
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
绘制量测数据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所示)和距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
还可通过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
B)建立监测管理等级基准
建立监测变形管理等级标准,管理等级分三等,其等级划分及相应基准值见“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
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判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指导施工。
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
注:U0 为实测变形值,Un允许变形值见“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
Un的确定:Un的确定考虑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等因素并结合现场条件选择。
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
注:硬岩取下限,软岩取上限。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侧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乘以1.2~1.3后采用。
C)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渠道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反馈平台。
监控量测设置洞和地表两个监测小组,每个小组的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与项目总工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进行部快速传递,从
而作到每日监测结果的及时上报。
如有变形超过管理标准,则由总工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对策,通过调度命令直接传达到工区执行,并同时通过及其它方式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
周报、月报则通过书面形式上报项目总工,由项目部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和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
D)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见下页“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E)信息反馈设计的主要容
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施工工序的更改;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辅助施工措施的选择与变更;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及辅助施工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