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入门与欣赏论文
谈摄影艺术的独特审美论文
谈摄影艺术的独特审美论文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摄影艺术备受追捧,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和还原现实生活,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摄影艺术表现和表达各种思想。
在审美方面,摄影艺术也始终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想要深入了解摄影艺术,就需要对其独特的审美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够以专业的视角进行摄影艺术实践。
关键词:摄影艺术;独特身体;具体表现引言人类之所以会产生审美,是因为面对各类不同的事物需要进行取舍,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
就摄影艺术来说,很多人都会被其独特的审美性质所吸引,在摄影实践中,摄影艺术的独特审美表现体现在整个艺术形成过程中,使得很多人都会从中得到独特的身体体验。
一、摄影艺术概述(一)发展历史分析摄影作为一个新的技术方式最早是由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并且以发明者的名字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术。
人们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摄影的内容以及表现方式不断丰富,进而出现了艺术摄影,艺术摄影十分注重摄影的艺术感,使得摄影作品成为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艺术摄影当中有着不同的艺术摄影流派,在不同的时期之内,各类艺术摄影流派都风靡一时,例如在艺术摄影发展早期,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以及抽象摄影艺术受到人们的追捧,后随着摄影艺术的不断进步,自然主义摄影艺术、印象摄影艺术等都相继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成为当时流行的摄影艺术风格[1]。
在多年的发展之中,摄影的技术手段以及实践在不断拓展,摄影艺术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基本特点分析摄影艺术主要是通过摄影画面来进行内容呈现思想的呈现,并且可以通过各类拍摄、图片制作技巧来实现对摄影画面的修饰,使得摄影作品更加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同时摄影艺术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客观现实的呈现表达直观的情感。
在艺术作品拍摄创作过程中,摄影者总是能够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各类不同的视觉形象进程呈现,最终直接进行某种情感的传递与表达。
作为摄影的主导者,摄影艺术家的艺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摄影艺术作品的品质,通过艺术家的视角进行审美审视后,呈现给大众的摄影作品也会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摄影技术入门课程论文(我与摄影)
摄影技术与入门课程论文我与摄影小时候,照相是件比较稀罕的事情,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跟家人规矩的站在一起,别人拿着相机轻摁快门儿“咔嚓”的一声当时的我们就被永远留在了照片上。
那时候总觉得照相特别神奇,总向往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掌握这个神奇的事物,留住自己想留的东西。
后来我知道了照相留住的仅仅是那时的一个画面,没有了小时的那种神秘感,但是它依旧让我向往,因为它通过画面永久的记录了我们记住的或者早已遗忘的“昨天”,看着曾经的照片,开心抑或遗憾,总让人感慨颇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照相机也由原来的“傻瓜式”进步了N多,更主要的是手机的平民化以及手机照相功能的增添使得照相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现在随时随地都会有人拿起手机对着景物、自己、朋友来上那么两张。
我也喜欢拍照,但是我更喜欢拍的是身边的人和事,也许跟我总喜欢怀旧有关,我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身边的朋友记录下来,这些曾经的片段会带给我很多欢乐很多警示······后来我了解到照相更加专业的叫做“摄影”,摄影是更加具有艺术美感的照相,它不是仅仅单纯的要摄影者摁下快门那么简单。
因为摄影所表达的除了展现基本的事物,它还通过各种手段在相片中给人以不同的视觉震撼,同时带给人一种思想上的启示。
能够让图片观看者不仅仅是看到图片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摄影者想表达的深层次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摄影。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更加地爱上了摄影,我于是决定要学习摄影,而不仅仅是照张相,于是在大学的第一次选修课上我选择了摄影技术入门,下面简单说一下学习到的摄影的基础知识以及摄影的一些技巧:首先,摄影以摄影术所对应的目的和领域、遵循的原则、具有的特征、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价值为标准,摄影可以分为:艺术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商业摄影、纪念摄影等。
之前我一直以为只要是各种的专业的摄影者他们是没有分别的,听了一节课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错了,原来一个摄影分类下来也有这么多类。
摄影基础论文
浅析人物摄影构图【摘要】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作结晶,它更来自于主观对客观物象的选取,这种选取不是轻易地按下你的快门,而是充分体现了你的艺术构想和审美取向。
在摄影艺术中,摄影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规律。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不仅在进行画面布局的时候是十分讲究的,而且它也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本论文通过景别在摄影中的运用技巧、特征,以及对照片风格的影响等方面做出了阐述。
我们平时构图时可选择的拍摄方位有很多,在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作为拍摄点,拍出与众不同的画面,在摄影艺术中,摄影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规律。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在进行画面布局的时候是十分讲究的,它既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心理和视觉习惯。
只有掌握了这些固有规律之后,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最优美、最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迭给受众。
或许有些人我们并没见过,但是我们总能通过照片形成对他们的性格认定。
有的人是我们家人,儿时的朋友,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捕捉到当时的情景。
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人物的原因。
现在无论是书上还是网络上,谈人物摄影的数不胜数,而我所选人物,就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搜集,整理中,将我对人物摄影的点滴所学记录下来,细细的品味。
【关键字】构图技巧、正面、侧面、背面、特写、半身、全身【正文】好的照片必须有一个主题——能表达普遍行寓意的主题;好的照片要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趣味中心——被摄主体上;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也就是所摄入必要的内容,而排除火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而现在所要谈的被摄主体,便是人。
人像可以分为两大类:肖像与抓拍人像。
无论被摄对象配合与否都可以拍摄到上述两类人像照片。
所以,被摄对象是否意识到正被拍摄或者是否与摄影师进行配合,并不是区分两者的唯一标准。
不管拍摄对象距离是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与你的关系是疏远还是亲近;无论是在摄影棚里拍摄还是在街头拍摄,无论被摄对象是你最爱的人还是偶尔路过的陌生人,你都要时刻记住有关构图的技术与技巧这些才是能够帮助你充分表达主题思想的最好办法。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引言
摄影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探讨摄影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摄影作品对观者的影响和解读。
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摄影是通过光线记录影像的艺术技术,可以捕捉现实世界的瞬间,展现事物的形态、肌理和情感。
摄影术在19世纪初诞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摄影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摄影作品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示了摄影师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摄影作品可以记录历史瞬间,传递情感和思想,启发观者的思考。
摄影作品还可以提供美学的享受,引发观者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摄影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摄影作品的主题多种多样,可以是自然风景、人物肖像、纪实报道等。
摄影师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如构图、光线运用、色彩处理等来传达其意图和表达方式。
摄影作品对观者的影响和解读
观赏摄影作品是一种主观的体验,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感受对作品进行解读和理解。
摄影作品的内容、构图和表现手法都会对观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结论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和传递世界的美和真实。
摄影作品可以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并提供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因此,对摄影的认识和鉴赏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体验和审美视野。
> 注意:本文以编程方式生成,内容为摘要,仅供参考,不可引用。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我对摄影的认识
我对摄影的认识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501学号 ************姓名杜宏升教师杨亦隆摄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
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
摄影家用自己的照相机去拍出画来。
“拍”出画来,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
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
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摄影更是一种表达体系,是摄影者传递内心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就像人们用语言来说话、用文字来书写、作家用小说来传递自己的观点、画家用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歌手用歌声传递内心的情感。
摄影师用的只有相机去捕捉生活那点点滴滴的美,那偶尔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已成定论,无论你怎样创造想象,如何自由发挥,都不能超脱“几分之1秒”这一时间限定,使摄影这门艺术有了它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像其他艺术种类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可以天马行空、驰骋想象、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但任何艺术都是人的艺术,人的因素才是决定的因素,在摄影创作中,毫无例外地要遵循这种艺术转换规律,即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性灵转换成摄影的语言,才能使得摄影艺术的过程成为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互为关联、制约的审美过程。
美学家高尔泰曾对“艺术”作过如下阐述“:任何人类的创造物,如果它不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它就不是艺术……”这个层次把烹饪、骑射兵法等技术概念,同作为美学对象的艺术概念区别开来。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
摄影技术基础题目:《“读图时代”我对摄影的认识》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院系:建工学院专业:建环13-01姓名:刘铮著学号:541302070127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像娱乐场所、商业广告、艺术创作等。
摄影虽然是一门艺术,必然和艺术有相同的特带特点,除此它还有实用价值的一方面。
比如像一些商业广告或用来绘画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有相当高的拍摄技巧。
因此,我们对摄影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怎样拍一张好的照片尤其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对我们使用的相机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就是我们如何去拍好一张照片。
在摄影过程中,光圈和快门作为参数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的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
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想象到光圈越大透过镜头摄影到感光器上的光线越强,反之则越弱。
他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拍摄质量,比如在快门相同的条件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但如果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除此,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
当我们对光圈和快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的关系来更好的达到照片最佳的的曝光效果呢?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可以抓拍到行人的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
在确定了快门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选择光圈的大小。
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知识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的效果不同而已。
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说到光的问题不仅仅是光圈和快门调好就行,我们还要考虑到外界光线的问题。
从美学观点来说,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形象艺术,若从感光胶片所记录下的影调、色调构成的画面来说摄影是一中光的艺术。
所有在我们视觉范围的东西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给人视觉美感的①。
大学摄影艺术鉴赏论文
大学摄影艺术鉴赏论文大学摄影艺术鉴赏论文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摄影艺术鉴赏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大学摄影艺术鉴赏论文篇1摄影并非是一项简简单单的照相,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学问、技术、技巧。
众所周知著名的导演冯小刚的成功于此就存在很大的关系。
就从简单的拍照说来讲,不同技术的拍同样的东西,效果确然迥然不同,效果差异很大。
给人拍照,一般选择本人的前、后、左、右的45度角较好,这样更能突出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当然不仅如此,一些背景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如身后有一些线条的建筑物或其他的一些东西,这样在拍摄过程中就有好多技术啦!一般要使这些线条拍成直线,这样的话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加沉着,稳定;不懂的人很有可能会把它拍为线条倾斜,这样的照片看起来里面的人则会显得不稳定,焦急,效果不好,如是在高楼上就会感觉到像是有一种掉下的感觉,照片中的人看起来比较消极。
还有很多许多需要注意问题,其中重要的就是在照相时要适当的留一些空隙,比如适当的露出天空,一般不要使背景特别闷,这更有助于提高看照片人对照片人做出好的心理判断。
电影《大腕》中十分注意对人物的摄影,尤其是对尤优,露茜,泰勒的特写,以及人物在各种不同场合下,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中的表情,神态,性格表现的近乎完美。
像泰勒在太庙中拍戏,以及和露西,尤优在一块儿走并且谈论葬礼的问题,这一段将他们各自的神态,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尤其在最后结局的时候,对人物的摄影将尤优与露西之间的爱情,以及泰勒与露西和尤优之间的友情通过画面间接表现出来,更现内涵。
同时由于摄影艺术的特点,将主角的特色表现了出来,并且更加突出了演员的有点,尤其是将关之琳饰演的露西那美丽漂亮,而又略微调皮的神态表现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电影《大腕》中存在一些虚化的运用,使其要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清晰。
摄影艺术鉴赏结课论文
摄影艺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摄影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关键词】:摄影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摄影教学审美情趣健康心理素质鉴赏能力实践活动审美能力摘要:通过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活动,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
总之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思维、审美能力、思想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摄影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带有强烈品质的媒介。
它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灵,蕴含审美理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与科学技术连结在一起的文化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客观的复制,也是一种主观的表现。
在大学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修养,进而培养高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摄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交汇的结晶,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摄影者通过画面的构思、色调的均衡、场景的剪裁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使观赏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满足。
与此同时,通过对摄影器材的了解,我们可以接触到现代科学各个领域,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艺术修养。
因此,摄影不仅仅是会摆弄照相机,而是一种包括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过程。
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是一场革命,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将摄影艺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对高校学生进行摄影知识和摄影艺术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美学教育。
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摄影艺术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把摄影教育纳入人才素质培养的轨道 ,旨在拓展和重视摄影在传统的以音乐美术为主导的艺术教育中的功能及独特作用。
摄影艺术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觉思维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摄影艺术相关论文范文
浅谈摄影艺术相关论文范文摄影是人们记录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摄影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摄影相关论文范文篇一:《浅析摄影课讲授艺术》上好摄影课不容易,上好大学生的专业摄影课就更不容易。
笔者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在艺术教育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课、走访、问卷、调研,发现目前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大学专业课老师在教学中,仍然是“老三篇”:黑板粉笔、照本宣科、缺乏激情。
这种讲课从表象看很像写作文,大家都在写,但精彩的篇章不多,多系平铺直叙,;有“标签式”硬贴,“商品式”硬配之嫌。
这种讲课说老实话老师是花了苦力,也费了心血的,但大学生们不买账,不喜欢,学生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素质提不高,教学成效甚微。
笔者认为,要教好大学的专业摄影课,授课教师必须讲究授课艺术。
要解决这个难题,授课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三个字:新、情、活。
一、精心备课,内容求“新”内容求新,一是指对内容的开掘要深,要扩充新内容,向大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摄影课内容变化较快,特别是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摄影的冲击较大,要适应这种变化,摄影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因此,我们不能抱住老教材不放,应该坚持“信息新、数量大、实用性、课题化”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
摄影课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最大量的最新的和有用的信息,他们听起来才会觉得过瘾。
二是指对内容的创新和发展,要掌握其本质,占据制高点,讲到最前沿。
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老师不满意的意见中有一条就是“我们知道的老师反复讲,我们不太懂的老师省略讲,我们不明白的老师又不讲,老师讲过后我们还是不会做”,这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当然,有时是老师自己也不太清楚,怎么能讲得清楚呢?二、细心讲解,表达含“情”这是研究“怎么讲”的问题。
有了好的、最新的摄影知识内容,如何将它们变成可视、可听、可读、可析的对象,并通过老师的语言将各个知识点让大学生记住并掌握呢?这是另一个困惑老师的地方。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摄影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
现在照相机已经普及了,手机上也都有自带的摄像头随时可以拍摄,但是我们只是处于简单的拍摄并无任何技巧而言,拍出的照片也没有美感。
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经过《摄影艺术赏析》这门课的学习,我对摄影艺术赏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是我经过学习学到的知识和一些感想。
摄影艺术欣赏也叫影鉴赏。
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
因此,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
它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点:1.摄影艺术欣赏是对摄影作品的接受与反馈摄影家创造出来的摄影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接受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能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就如同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就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就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石块,摄影作品也是如此。
只有通过观众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生命力。
2.摄影艺术欣赏是一种主体创造活动观众在摄影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摄影作品无论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其中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
它们需要欣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摄影艺术欣赏是审美经验与综合效应的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讲,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在摄影欣赏活动中这种主体力量集中表现在观众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将这多种经验综合起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获得强烈的美感。
艺术摄影论文
艺术摄影论文艺术,与其说关乎方法和工艺,不如更关乎气质、品味和情感……在艺术家的手里,摄影变成了艺术……简而言之,摄影就是摄影师把它当成什么。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艺术摄影的论文,供大家参阅。
艺术摄影论文一:浅谈艺术摄影用光技巧的重要性光与影这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不管是自天还是夜晚,影子都会因为光的存在而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光表现得较为现实,在此种背景下,光与影的完美组合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也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准确判断。
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师要借助自身的艺术修养,通过光影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一、摄影艺术的概述所谓摄影是指借助镜头来表现真实画面的艺术媒介。
从这一点来看,摄影媒介不能将自己诊释出来,正因为如此,这种艺术介质影响着人们对摄影的看法。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照片具有明显的真实性。
摄影师借助照片将真实的场景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摄影师也具有表现真实场景的欲望。
摄影摄像技术借助不同的形式来持续、分化其所涉及的领域。
二、光线对生活与拍摄的影响(一)拍摄的整体效果受到光线的影响从物理学的方面来讲,照射在某一物体表面的光线、物体本身的反射能力都会影响着某一物体本身的亮度。
比如:一块黑色的抹布,虽然这块抹布自身具有较弱的反光能力,但是如果将这块抹布放置在强烈的光线下,此时这块抹布的亮度值会增加。
经过实践证明,拍摄对象在不同的光线中,所呈现出来的亮度是不同的。
究其原因在于由于主观光线与客观光线的影响,因此所拍摄的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某一种因素都会影响着亮度值。
因此拍摄对象的最终效果会受到亮度值的影响。
(二)摄影过程中,光线的季节变化我们都知道,太阳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的光线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由于角度的变化,此时被拍摄物体表面的阴影与质感会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最适宜的拍摄时间是从1o点到14点这一段时间;最合适的采光角度是被拍摄物体上方的4-5度左右。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摄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一:论建筑摄影的用光特点一、光线的基本特性摄影的最基本特征是瞬间性,它能把稍纵即逝的瞬间精确地表现在照片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种瞬间性,要用心观察建筑和建筑环境在各种光线照射下的微妙变化,捕捉精彩的瞬间,使照片中的建筑和建筑环境不但真实,而且优美。
日出和日落时分是一天中天空色彩最具戏剧性变化的时刻,也是拍摄建筑逆光照的最佳时刻。
在强光的烘托下,高低起伏的建筑轮廓线成了视觉的主要要素,而建筑的空间、质感、色彩统统都被隐没在阴影之中。
白昼,在侧向绚丽的阳光照耀下,建物显得明亮,反差大,色彩比强度低的光线照射下更加鲜艳,从而能突出建筑的的外部特征,把建筑的三维空间真实地传递给读者。
在强光下拍摄建筑要特别注意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形成的阴影效果,要利用那些简洁,形状鲜明而整齐的阴影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黄昏,所有景物都会沐浴在金黄色的光辉之中,画面有一种在白天无法得到的气氛。
黄昏的阳光近乎水平且光线柔和,它不但能产生明显的阴影,增强建筑的立体感,还能显示出阴影部位的层次和材料表面的质感纹理。
用这种低角度光线来表现建筑时要特别掌握好拍摄的时机,过早则画面的气氛会不够浓重,过晚则要随时防止附近高楼大厦对阳光的突然遮挡而错失良机。
在拍摄现代城市建筑时还可以多留意一下玻璃幕墙对光的反射,也许会发现很多的创作机会。
幕墙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色彩差异很大,黄昏时更是变幻莫测,拍摄时要善于观察,尽可能把幕墙上的金色、银色等反射光利用起来,表现这种光影给建筑带来的神采。
1、光度。
光度就是光源的发光强度,发光的强度大我们就说光度强,反之,任何光源的强度都是从亮到暗,离光源近的地方光度强,离光源远的地方光度弱,光源的不同,其光度有很大的差别,同一光源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也有不同的光度。
光线的光度强时,被摄物体的影调表现为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鲜艳。
光度弱时,被摄物体的影调与光度强时表现的情况恰恰相反,影调看起来比较暗淡,反差也小,色彩也不够鲜艳。
摄影艺术欣赏论文
摄影艺术欣赏物联网152001班毅201520050111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
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
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
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
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的容姿日益妖娆。
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
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
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
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
”(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
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
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
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了两本书,即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
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
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
摄影技术课论文
艺术,是一种生活经验,摄影是我们的生活记录,生活中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真诚与信心,以欣赏的眼光去关照万物,生活中处处是感动。
端起相机,眼前一片绚烂。
对于这种雅致的爱好,我是仰视了很久,一直都是在近处看,看人;在远处看,看作品。
很多美奂绝伦的作品让历史,让风情处于静止中,就是这种静止让爱好的人驻足,也就是这种静止惊扰了一些处于疯癫状态的爱好者。
这些爱好者将风云变幻,将人间瞬间,将人物悲喜能在取景框中诠释得不着痕迹。
一切的繁华,亦或一切的苍凉在静止中庄严有度,清晰可见本质。
走进了,我突然发现,这里面有超凡的智慧,有惊人的哲学,每一幅作品都在摄影者的精心构思下回味无穷。
这个被很多人走进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有人说摄影的门槛低了,一不小心踩进来的人多了,可是能出好作品的人却不是很多。
是呀,街上的风景很多,在众人的左顾右盼中竟然也是寥寥无几的精品闪现。
爱好只能说是爱好,跟真正的摄影还有一段似乎遥远的距离。
漫长的旅途中,沿途的风景跨越了时空的美丽,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静止是需要你心神共振后的完美默契才能创作出绝美的画面。
不是你被恩准了踏入这个门槛就会幸运地被推崇为大师。
当自己被一幅幅画面感动得分不清东南西北时,脚步仍然在丈量万里之后谦卑地在原地踟蹰不前,脚永远都知道路上的艰辛。
是呀,爱好就是爱好,这是一个完全裸露自己思想拍摄过程。
人生一辈子,走一遭,爱一场,能够凸显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这将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情呀!能够为了这种爱好毫不吝惜地消耗自己的时间,我想这是活着的享受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吧,我不后悔!1 风光摄影的概念风光摄影是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类别。
其拍摄范围十分广泛,就季节而言,包括春、夏、秋、冬,就拍摄对象而言,包括山、水、花、草,日、月、星、辰,风、雪、雾、霜、雨、夜等等。
它大到名山大川、天际宇宙,小到一花一朵、一草一木,都可以入镜。
从广义上讲,风光摄影还包括城市风光、建筑风光、工业风光、农业风光、文化遗产风光等。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优秀3篇)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优秀3篇)摄影技术论文篇一【摘要】本文主要从艺术学的角度来探讨摄影作品的构成,阐述了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关键词】摄影艺术学艺术作品构成一、摄影作品的内容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将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
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也是艺术家艺术创造的结果。
它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
而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个因素构成。
1.摄影作品的题材题材,就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创造而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部分。
摄影题材来自于客观存在,这是摄影的纪实性所决定的。
它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摄影作品反映的内容必然是客观实体。
而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
也就是,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
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
不同题材的摄影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所以摄影的类型也与题材有关。
摄影的题材、类型分为: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
2.摄影作品的主题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反映的认知与改造,是对题材的认识与评价。
它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的思想、观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过,由于摄影的纪实性导致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与客观原型的同一性。
这种纪实性在摄影一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摄影随时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
当然,单纯记录现实的摄影不一定称之为“艺术”,他们只是实际存在的简单物化,并不具备艺术素质。
而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在于摄影艺术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往往具有鲜明的主题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摄影作品的主题是摄影家对摄影纪实性的充分利用,借现实主体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摄影作品赏析论文
摄影作品赏析论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懂得了其中的乐趣。
我渐渐了解到了景深原理,知道该如何通过对快门和闪光的调节来得到想要的效果。
接下来对摄影光影、色调、构图等知识的学习,通过生活中摄影时常出现的情况,让我初步了解了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拍照,比如说正的强光下就不是很适合拍具体的物体,也懂得了要巧妙地运用相机的模式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色调的照片,比如可以通过阴天模式让朝霞更加红艳。
之后对每一类摄影类别的介绍也让我对摄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春天花开时节花卉摄影让我们能够在这个时节拍下美丽的校园花卉。
人物摄影的艺术也是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其中有许多细节会影响到整个摄影作品的质量,比如女生适合柔光下拍照,而男生则最好用强光来体现男性的轮廓等等。
我最喜欢的还是风景摄影,他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技巧,比如构图时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放置景物时也要避免将景物居中,这也是初学者们常犯的错误,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另外照片是两维的,要在两维的照片里表达出三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大的物体是比较近的,小的物体是比较远的,所以,通过物体大小在照片里的对比,就可以让人感觉出出距离。
在摄影的世界里,长焦拍摄效果是把景物?压缩?在一起,而广角的效果则是缩小了远处的景物,让人产生距离感。
所以,在这种场合,我们一般使用广角镜头。
另外光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风景摄影中,有了光的照射,画面才会产生明暗层次、线条和色调。
拍摄风光,主要是以太阳光作为光源。
太阳的位置不同,照射在景物上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侧光在风光摄影中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
摄影方面论文
摄影方面论文在当今社会,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摄影,人们可以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摄影技巧和摄影风格的选择。
首先,摄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每个人都可以随身携带一部相机,并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所见所闻。
在旅行中,摄影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美丽的风景和难忘的瞬间;在朋友聚会中,摄影可以留下欢乐和友情的证据。
因此,摄影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摄影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按下快门,它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技术。
首先,了解光线的运用是摄影的基础。
在不同的光线下拍摄出的效果完全不同,因此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光线角度。
其次,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后期处理也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适当的修饰和调整可以让照片更具艺术感和吸引力。
最后,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偏好。
有些摄影师喜欢拍摄风景,通过镜头展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有些摄影师则更注重人物摄影,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
无论选择何种风格,摄影都是一种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摄影风格。
综上所述,摄影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摄影风格,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点滴。
让我们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和创作的快乐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艺术入门与欣赏论文摄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运用,但真正懂得摄影与欣赏的专业却比较低。
摄影画面中形象展现的方法与手段,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
画家用的是画布与笔,雕刻家用的是刀,文学家用的是纸与笔。
而摄影者运用的则是感光材料(录像磁带)、光学镜头,经过光线的特殊作用,记录再现生活中的种种形象。
也就是说,摄影画面因其独特的记录生活、反映现实的技术、艺术处理过程与表现形式,形成了摄影画面的若干特点。
纪时性是摄影画面的本性,它要求镜头前的一切物体必须是真实的:真人、真事、实景、实物。
摄影画面创作必须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正是摄影画面创作的这一重要特点,使之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人们之所以对摄影画面感到可信、可亲,首先由于它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可视形象作为信息载体来表达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含义,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因而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摄影镜头同人们的眼睛—样,有一定的视角范围,凡是在这个视角范围内的一切:人、事、景、物,都能被真实地摄入画面。
换言之,镜头视角之内的一切事物,必须是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之中,创作也必须在这样真实的空间中进行。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能够获得摄影画面形象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摄影艺术的个性特征。
影画面的可视形象,直观,生动,通俗易懂,便于同观众相互交流,便于观众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思想到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并给观众以一种“临场感”。
摄影画面是用可视的形象有选择性地反映生活。
画面的形象并不是纯客观地“临摹”生活,而是渗透着作者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的。
摄影画面形象是作者在拍摄现场通过其独特表现手段,诸如:角度方位的变化、画框的合理裁剪、光线的描绘处理、线条影调的选择配置、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等等,从而把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和情感溶灌于画面之中,使之内容鲜明,富于感染力,给观众以某种美的享受。
摄影画面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富于典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单幅的、静止的摄影画面,在内容的表达、形象塑造、形式的运用上,都要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使画面形象成为“凝练的诗句”,富有哲理和说服力。
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讲,从拍摄静止的单幅画面人手,了解、掌握“画面语言”的特点,是一项基本功,掌握了它,是大有益处的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而社会生活又是艺术的源泉。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特点,是它的本质”。
(《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9页)摄影画面同其它艺术相比,对于再现生活来讲,可谓是最形象、最直接、最真实的了。
画面创作的前提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思考和评价。
在创作过程中,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运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探其实质,都是摄影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的反映。
在一切艺术的创作活动中,认识生活都是表现生活的基础。
对于摄影创作来说,虽然也需要想象,但因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真实性的严格限制,不具有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那种虚构的自由。
大干世界,亿万民众,社会百态,浩瀚自然,经过摄影创作最终表现在画面上的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瞥、广阔空间中的一个“点”。
若要从这“一瞥”、“一点”中透视出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某一侧面,以及某些诗情、哲理,是很不容易的。
摄影画面的创作,由于是面对被摄对象在“真实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的,因而要对生活进行直接的观察和选择,要注意形象表现的典型性。
生活中的每一个场面、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点”、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瞬间,不一定都具有典型意义。
摄影者要“在生活的立体空间中”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各个“点”去理解生活,从生活的“千姿百态”中寻找出具有审美价值、代表生活本质的典型的瞬间来。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5页)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蕴藏并闪现着许多“闪光”的东西,摄影者应具备其独特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捕捉能力。
这些能力是在不断地认识、观察、积累、理解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艺术门类的不同,对于生活的再现和表现具有不同的物质手段和表达方式。
画家注重于色彩、线条、形体、透视比例的观察;雕塑家注重对物体体积的感受;音乐家注重对生活中的自然音响及节奏变化进行研究……摄影家则侧重对生活典型瞬间形象的选择与提炼。
有人称摄影画面是“瞬间的、凝固的”艺术,这种瞬间的、凝固的艺术所再现的生活瞬间必须是典型的、具有审美鉴赏价值的。
三、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门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它们之间又始终不断地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利用摄影工具把变化中的人物、景物、事物、事件以及镜头前客观存在的一切实体拍摄在胶片(或磁带)上,获得静止的画面或连续运动的屏幕形象,形成再现生活的画面,这就是摄影。
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艺术。
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艺术有很密切的联系。
在与这些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摄影艺术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使摄影这门艺术日趋完善、成熟,我们除了熟练地掌握这门艺术的表现技巧与形式而外,还要研究摄影理论、规律、特点,丰富自己的艺术“功底”。
同时又必须研究和探讨其它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方法,从中悟出其它艺术在构思上、表现形式上与摄影艺术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把其它艺术的精髓和血液注入自己的肌体内加以吸收,丰富摄影艺术的表现力;着重突出本门艺术的局限性,拓展摄影画面创作的新天地。
摄影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把生活中一般的、个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传达某种思想和感情。
这就是摄影构图艺术的基本任务。
使观众通过画面这一“窗口”,了解时代、社会与生活,从而得到某种启迪。
鲁迅先生说得好,从事写作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摄影是靠画面来“达意”的,摄影画面要采取哪些形式和哪些方法才能达意?这就是摄影者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对于画面,总的说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
对于画面怎样“经营”,国内外摄影家进行过细致、全面的探讨,逐渐形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及章法准则。
在反复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摄影画面“达意”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和准则。
摄影者了解、熟悉、掌握它们,就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组织和构成画面形象的各种“语言”,最终实现“达意”的目的。
本书着重从画面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分析。
内容包括:摄影画面的结构、章法、布局;拍摄角度及方位的选择与确定;画向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物体表面结构质感的处理与再现;光线的综合分析与造型作用;线条的认识、选择和提炼;影调的配置;两极焦距镜头的认识与实际运用等。
书中结合摄影画面、图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实际,来探索画面表现方法领域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对于摄影画面的研究探讨,不能只注重于形式表现,而忽视画面的主题内容。
摄影画面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在任何艺术中,作品的内容总是起主导作用的。
然而,有了好的内容,还必须寻求一种适合于主题内容表现的、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没有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再好的内容也不能较完美地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唯奇为上,唯怪为好,将会使作品变为单纯满足感官刺激的东西,而失去艺术价值。
从鉴赏角度来讲,当人们感受一幅画面时,往往是先从画面形象、布局、题材着眼,进而探求作品的主题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正是这一鉴赏过程的生动概括。
所以,当表现形式与内容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时,形式就有了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主体在画面中出现,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个或更多的人,这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思想和具体拍摄对象而定。
《觅食》(图2)也是采取井字构图法将主体放在右下角的“点”上。
主体小白鼠的动势又把观众视线送到了它的对角“点”上,两点相互配合、呼应,使画面构图形式感较强,画面整体感效果较好。
《在更衣间等待着》(图3)将静态主体人物构置在偏离画面中间左边的位置上,画面处理静中寓动,使即将出场的主体人物有呼之欲出之感,人物静的姿态、富有变化的构图,较好地调动了观众视线的运动,画面右边空而不空,自然而然地与画面左边形成了呼应。
如果拍摄以表现气氛、气势和规模为主的大场面时,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结构上起支点作用的、统帅全局的一个点或某一件物体,让它在画面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使画面主次分明、前后照应,组成一个整体。
这样就避免了画面结构松散、形象零碎、缺乏说服力的不足。
《激浪高歌同心曲》(图4)中指挥群舟竞渡、挥臂呐喊的人,在画面中起了统帅全局的作用,形成了画面结构的支点。
虽然他在主题思想表达方面不比其它东西及人物更重要,但在构成一幅画面中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有机地把画面组织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个人虽然算不上画面唯一的主体,但却成了画面的结构中心,如果在画面中失去了这一点,整个画面就显得平淡,没有生气,主题思想也就得不到比较完美的表达。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拍摄大场面时,人们经常选用一些富有地方特点的古寺、古塔、亭阁、拱桥或生活中常见的又比较醒目的建筑、树木、山丘、帆船来结构画面,有时这些物体在画面中并不是主要表现对象,也不是画画的主体,但它们的确在画面构图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支点作用,如《秋水如画》(图5)中,有近处景物有远处景物,有廓柱围栏,有树木秋水,有游船远山,景物很多,虽然有画框把它们同构一图,如果画面中没有远山上小塔的出现,画面就难以成立。
在构图中,小塔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把画面组织起来了,使画面变成了一个整体;二是有效地把观众的视线组织起来了,画面虽然景物很多,但有主有次,“通俗易懂”。
在电视节目拍摄中,拍摄者通常很注意画面的结构配置。
如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展示了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沙海中缓缓而行的骆驼队和戈壁滩洁白晶莹的盐碱滩;电视艺术片《啊,草原》中,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群星散落般的牧民“房毡”,“走敖特”的车队、山坡上“晚归”的牛群、羊群中“七月”的牧羊人、草场上缓缓行进的割草机、远近错落像一座座小房子似的草垛;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中,平缓航行在江面上的轮渡和搏击狂涛险浪的船工;纪录片《在孔雀升起的地方——阿原版纳行》中藏蕤优姿的风尾竹和芭焦丛中的傣楼;专题片《绍兴的桥》中造型各异、历史悠久的拱门桥、叶桥和石孔桥;纪录片《望长城》中起伏连绵的长城遗迹、长城边上的农舍等。
无论是固定的静止画面,还是电视中的活动画面,这些景物出现在画面中,常常起着结构中心的作用。
不管在一个镜头中有多少景物,它们总是形成趣味中心和结构焦点,把众多景物组织收揽到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