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汽车专业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检查与更换喷油器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说课课件 全国创新杯大赛一等奖

说课课件 全国创新杯大赛一等奖
并运用到将来的教学中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就业方向
幼儿园 学前教育机构
幼教一年级学生
知识基础
具有一定的视唱 能力
学习兴趣不浓厚
说教材
说学情
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说教法 学法
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突破重难点
情景导入 法
奥尔夫教学法
小组讨论 竞争法
师生合作法
情感体现
1、组内合 作展示
2、组组间 合作展示
力度统一 速度统一
音区统一 音色运用
节奏把握 表情把握
感受和谐音 乐之美
队员之间
声部之间
队员与指 挥之间
歌曲与合唱 表演之间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4.拓展与研究,学生参与
最优小组
说程说教教学学过过程 说说活活动动反反思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5.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课堂活动
5.课堂作业(2分钟)

4.课堂回顾,课堂总结(10分钟)
易 到
3.游戏提升(15分钟)

, 层
2.基础知识讲解与巩固(15分钟)



1.学习引入(3分钟)
说教材
说学情
1.学习引入
说目标
说程说教教学学过过程 说说活活动动反反思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2、欣赏《青春舞曲》
说程说教教学学过过程 说说活活动动反反思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4.拓展与研究,学生参与。
学生自主实践演练节奏型

全国“创新杯”汽修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说课稿课件

全国“创新杯”汽修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说课稿课件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一 说教材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选 配
安 装
发 动 机 维 修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一 说教材
教材 实际维修工作 维修手册
过程
任务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作业者 掌握检测安装要点,能够正确地使用工量具,而且还要求 作业者严格按照维修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并认真地对相 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一 说教材
知识目标 熟悉检测部位 及操作步骤 掌握工量具的 使用规范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地完 成活塞环的检 测与安装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 的工作态度
良好的团队协 作意识
教学目标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一 说教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活塞环在更换与检测过程中,开口间隙、 侧隙和背隙的大小以及安装后各道环开 口朝向对维修后发动机性能影响显著。
去学习
引导学生围 绕问题展开 讨论,通过 讨论明确思 路,达到学 习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 合作和交流的 方式进行学习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四 说教学过程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四 说教学过程
提出任务
信息检索
制定计划
分组操作
评价反馈
思考探究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四 说教学过程
提出任务 5分钟
课件演示
分析故障原因 提出工作任务
说课课件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说课内容
1 2 3 4 5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活塞环的更换与检测
一 说教材

全国“创新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课件 (任务导入)

全国“创新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课件 (任务导入)

4. 叙述各种空气流量计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5. 叙述各种空气流量计的优缺点
6. 规范进行空气流量计及其线路的检查
7. 规范进行空气流量计单一故障码的诊断与排除
二 设备和资料
1设备:(1)宝来发动机试验台架 (2)故障诊断仪(博士KT600) (3)万用表 (4)卡罗拉整车
2资料:(1)参考书 (2)维修手册 (3)电子资料
思考题
1. 我们即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 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3. 我们将用到那些设备和资料,你任务还需要具备哪些学习条件? 4. 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学习计划。Leabharlann 恭祝大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空气流量计的检测与维修
任务描述:
一辆桑塔纳2000GSi轿车,怠速抖动,且行使中特别是加速 时,车辆前后“窜动”,乘坐感觉极不舒服,故障指示灯亮。 进厂后,通过故障诊断仪检查,读出与空气流量计相关的故障
码。需对空气流量计及其线路进行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并做
出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空气流量计及其安装位置 2. 叙述电控发动机空气量的两种检测方式 3. 叙述空气流量计的作用和种类
三 课时安排
1 2 3 4 5 6 7 认识空气流量计及其安装位置 叙述电控发动机空气量的两种检测方式 叙述空气流量计的作用和种类 叙述各种空气流量计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叙述各种空气流量计的优缺点 规范进行空气流量计及其线路的检查 规范进行空气流量计单一故障码的诊断与排除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说明文写作》说课稿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说明文写作》说课稿

《说明文写作》说课稿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蔡晶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明文写作》。

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课程设计作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我所教的班级是我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年级级2班,共34人,全部是男生。

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实践,因而他们对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不感兴趣,更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在专业实践中,由于缺乏表达能力的训练,他们虽然能对本专业知识进行表述和说明,但语言缺乏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不少学生毕业以后希望从事汽车营销方面的工作,却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

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兴趣点,采用课堂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内容上与汽车专业结合,引导学生完成介绍“汽车”的说明文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针对学情,我认真分析了教材:1. 教材特点:本课选自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内容是进行说明文写作训练。

教材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适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

2. 本课地位及作用:本课是对说明文知识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

3. 教材处理:在教材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我通过导学案、视频案例以及设置职业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巩固、补充和延伸,使教材处理更贴近学生,贴近专业。

4. 教学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写出符合要求的说明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合作探究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结合专业进行写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 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能综合运用说明文的知识进行说明文写作确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抓住“汽车”的特征,采用合理的顺序对“汽车”进行说明则是本课的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全国“创新杯”电类专业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教学设计

全国“创新杯”电类专业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  教学设计

目录一、设计思想 (1)1.学情分析 (1)2.教材解读 (1)3.教学目标 (1)4.重点难点 (1)三、教学策略 (2)1.教法设计 (2)2.学法指导 (2)四、课程实施 (2)理论学习3环节 (2)1.咨询环节(课前) (2)2.计划环节(课前) (2)3.决策环节(课中)45分钟 (3)实践操作2阶段 (3)4.执行阶段(课中)180分钟 (3)5.检查阶段(课中)45 分钟 (5)教学成果1展示 (5)6.评估成果(课中)45分钟 (5)五、课后拓展: (5)六、板书设计 (6)七、教学反思 (6)附件1 引导文资料 (7)附件2自主学习任务单 (10)授课班级:14电气1班(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人数:24 人授课内容: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授课学时:7课时一、设计思想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微课—翻转课堂融入到引导文教学法中,以3211的模式呈现。

创建理论教学3环节,实践操作2阶段,教学成果1线路和1个虚拟货币评价体系的实践课堂。

1.学情分析岗位需求:主要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

知识水平:学习了点动控制电路,能绘制电路图,能叙述工作原理,对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有了一定了解,线路安装及自检能力还有待加强。

认知特征:习惯于借助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2.教材解读教材特点:高教社出版的《电力拖动与PLC—项目式教学》采用“教材+学习卡”模式,创新教材呈现形式,配套的课程资源库、仿真实训软件等教学资源,为师生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

地位作用:《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是该教材项目二的内容,是对点动控制电路的检验与提升,是学习正反转电路的基础,是机床线路中的典型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使用热继电器,能理解电动机连续控制原理,能完成电路安装与调试过程与方法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课中先仿真后实践进行线路安装与调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仿真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在职业目标的形成中提高的7S素养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安装电路并进行检查调试教学难点:理解线路工作原理三、教学策略1.教法设计借助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在海浪鱼研讨中实现翻转课堂,解决理论难题;仿真演练、实战比拼突出教学重点,督导检查强化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用虚拟货币的考核方式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说课课件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说课课件

观看微课视频中的小品, 说出访谈相关知识点
善于 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情境 导入 访谈 知识 实弹 演练
学生利用手机现场点赞 选出最优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大比拼
集思广益“大智慧” 访谈校长“零距离” 访谈结果大盘点
趁热 打铁
获胜小组可以现场对校
长进行访谈
善于 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情境 导入 访谈 知识 实弹 演练 访谈提纲大比拼 集思广益“大智慧” 访谈校长“零距离” 趁热 打铁 访谈结果大盘点
小组名称 访谈对象 背景材料 访谈目的 访谈时间 访谈问题 1、 及回答记 2、 录 3、
访谈主题 访谈人
访谈地点
善于 反思
小组分工
访谈提纲表格
返回2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任务D:拟定访谈对象,列出访谈提纲,进行实地访谈
情境 导入 访谈 知识
实弹 演练 趁热 打铁
善于 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任务E:观看微课视频,自学访谈要点 任务F:完成问卷调查,教师汇总结果
善于 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情境 导入 访谈 知识 实弹 演练 访谈提纲大比拼
集思广益“大智慧”
访谈校长“零距离” 访谈结果大盘点
趁热 打铁
善于 反思
教学过程
采访自评表
课前 准备 情境 导入 访谈 知识 实弹 演练 访谈提纲大比拼
采访对象:
1、采访人的个人素养 1)礼仪着装/精神面貌 2)表达能力(语速/吐字清晰度等)
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竞赛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共耗时一个月时间
阶段一
准备阶段
一周
布置任务 明确活动主题和目的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闸祺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闸祺

学生通过参与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从而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再通 过产品加工实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出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对螺纹加工 的教学内容产生自主探究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6、总结与思考 (10分钟) (10分钟) 2、加工分析 (20分钟)
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20分钟) 4、加工实训 (90分钟)
教学反思
说教法学法
螺纹的作用和地位:
1 2 3 4
起到传动和链接作用
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属于车削加工常见要素
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 热情较高 动手能力强 独立思考 合作意识
数控特色班 自愿报名组成
10数控8班
专业能力 参差不齐
在教学设计和 教学实施中 应特别注意
3、编程校验 (30分钟)
课程 导入
连接作用
传动作用
课程 导入
提问:视频中,加工螺纹的机床、刀 具及工量具有哪些?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课程 导入
加工 分析
加工 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 若不按加工工艺操作可能出现的状况
小组加工 方案PK
小组陈述 组间互评
优化方案
教师点评 确定加工内容、工序、参数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闸 祺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设计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张瑜胜、禹诚主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系列丛书 《数控车工项目训练教程》

全国“xx杯”汽车运用与维修类大赛特等奖作品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全国“xx杯”汽车运用与维修类大赛特等奖作品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全国“xx杯”汽车运用与维修类大赛特等奖作品教学设计精品模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创新杯”说课比赛单位:姓名:说课名称: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授课类型:一体化课程资料类别:教学设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时】4课时【授课班级】13汽制5班,45人【授课类型】一体化课程一、【课题】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知识技能基础教学对象为中技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二年级学生,接受了一年的技校教育,对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应多举实例进行分析归纳来进一步培养。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大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弱,而且欠缺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应在课堂上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多进行实物教学,通过现场实操训练的方式让同学们把教学内容从感官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本课程采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沈云鹤主编。

2、教学内容“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一个教学任务。

这个学习任务包含活塞连杆组的功用与工作条件、活塞的结构、活塞环的类型和结构等主要教学内容,并从中学习了如何对活塞连杆组进行检修和装配的实操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一个完整的的工作过程把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结合在一起,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该节内容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后,所要认识的活塞连杆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涉及到一些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总体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活塞连杆组重要作用,并对日后进行发动机大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发动机典型故障中,如:排气管蓝烟、机油消耗量过高、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起动困难等故障现象都有可能是活塞连杆组工作不良引起的,所以活塞连杆组的检修是汽车维修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之一。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巧用阵列设计中国结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巧用阵列设计中国结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分析工艺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小組四
先阵列内部图案,然后画菱 形,再阵列四周小圆环
设计 意图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学生领悟 再次设计
初次设计 提交错误
视频再现 分析原因
学生提交问题 师生共同研讨
汇集阵列困惑 提升绘画能力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提交问题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小 组 一 二 四
小 组 板书设计 五 六 三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步骤二
内部图案设计
步骤三

最新全国“创新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润滑系教案

最新全国“创新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润滑系教案
过程
目标
分析
重点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组成和油路。
难点
结合发动机台架认知发动机的油路。
关键
通过拆装油底壳,认知润滑系各部件并掌握润滑系油路。
方法
分析
教法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讲授法、讨论法、联系法为辅。
学法
多途径信息收集、协作实操。
相关
要求
知识
要求
1、如何才能正确的拆装油底壳;
2、润滑系的功用、组成及油路;
某客户的大众新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驾驶不当,碰伤底盘,油底壳受损变形。维修接待员经检查后,向客户承诺45分钟的交车时间,向车间递交维修保养工单,维修人员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油底壳的更换及集滤器的检查。
课题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发动机润滑系
教具
大众AJR发动机、发动机拆装工具、PPT
信息来源
教材,学习资料
3、提升个人素养的要求。
职业态度要求
1、认真遵守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企业7S标准进行操作;
2、注意团队合作,养成互相协作的好习惯,培养企业意识及创新精神。
教学
资源
发动机台架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发动机拆装工具5套、工具车5辆。
行动导向过程设计
行动阶段
行动过程
能力培养
时间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2、根据功能决定结构这一道理,通过功用引出润滑系工作的四个条件,再根据这四个条件指导学生认知发动机各部件,并结合实际部件引导学生掌握各部件的作用。
3、指导学生完成油底壳的拆卸。
5、你认为一件DIY手工艺制品在什么价位可以接受?
1、
2、(四)大学生对手工艺制品消费的要求培养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创新杯”汽车专业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全国“创新杯”汽车专业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让课程内容与职业
教学反思
让4S店维修技师参与 关键内容的教学;
标准对接,教学过
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计划实施环节真实;
优秀小组录像。
在操作过程中时间控制上有 难度。
措施: 在今后教学中多注意,多研 究。
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知识盘点
资讯 30分钟
计划
20分钟
决策
10分钟
实施
80分钟
检查
10分钟
评估
10分钟
技师到校参与教学 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 旧课复习
任务设计
教学组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提问一:汽油机的喷油压力是多少?
学生回答:汽油机一般为(250~400KPa)
提问二:对涉及到燃油供给系统的作业时应该先做什么?
思维水平
思想活跃; 对专业课的知识接受能 力较强。
过渡页
01 任务设计 02 教学组织
03 教学学法
04 教学过程 05 教学反思
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
任务设计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案例导入
行动导向 型教学
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
情景教学
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
任务设计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感谢聆听,敬请指导!
C
评分岗位 5S评估
D
5S评估 操作岗位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评分岗位
5S评估
操作岗位
指导岗位 5S评估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Q群互动平台
微课网络视频
动态演示 直观形象
资源共享 即时沟通
自主选学 帮助理解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导学蓄势 明确任务
课中闯关 解决任务
总结评价 提升能力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分组,选组长,以“机修---”起组 名
课前准备
建立Q群,各小组创建学习文件夹 ,上传导学案、评价表、微课视频 等学习资料
《机械基础》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选材章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维主编 《机械基础》第七章第五节 知识点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教 材 分 析 2 学 生 特 点 3 教 学 策 略 4 教 学 过 程
5 教 学 反 思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作用 机械基础所学知识的综合运 用 在本节课的内容 机械基础知识
升 学
机械设计基础 数控机床设备 故障与诊断
就 业 机器设备的安 装、调试与维 修岗位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岗位能力分析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岗位 对接 知识内容
岗位能力
1、机床相关配件的使用、 保养要求 2、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 3、主轴及机械常见故障
1、机器组成、认识轴、轴 承、离合器、齿轮等零件 功用和安装要求、各种标 准件的的使用 2、机构简图的识读,认识 齿轮系,理解齿轮系变速 原理、带传动等运动机构 3、带传动、齿轮传动的安 装、维护、保养
1.看简图,找出各档 轮系啮合的齿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全国“创新杯”汽车专业类说课大赛 一等奖作品:检查与更换喷油器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