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

第1章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从电力系统切除,以保证其余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受损害。
当被保护元件发生异常运行状态时,经一定延时动作于信号,以使值班人员采取措施。
2、继电保护按反应故障和按其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答:(1)按反应故障可分为:相间短路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3、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答:(1)能反应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2)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于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3)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比较简单的保护称为辅助保护。
4、继电保护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答: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第2章5、何谓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答:10%误差曲线是指电流误差10%,角度误差不超过7°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和允许负荷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
6、怎样用10%误差曲线校验电流互感器?答:(1)根据接线方式,确定负荷阻抗计算;(2)根据保护装置类型和相应的一次电流最大值,计算电流倍数;(3)由已知的10%曲线,查出允许负荷阻抗;(4)按允许负荷阻抗与计算阻抗比较,计算值应小于允许值,否则应采用措施,使之满足要求。
7、保护装置常用的变换器有什么作用?答:(1)按保护的要求进行电气量的变换与综合;(2)将保护设备的强电二次回路与保护的弱电回路隔离;(3)在变换器中设立屏蔽层,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4)用于定值调整。
8、用哪些方法可以调整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定值?答:调整动作电流可采用:(1)改变线圈连接方式;(2)改变弹簧反作用力;(3)改变舌片起始位置。
9、信号继电器有何作用?答:装置动作的信号指示并接通声光信号回路。
10、微机保护硬件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一般由:模拟量输入系统;微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和电源五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知识学习一、名词解释:1、短路:指线路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短接,以及电机或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间的短接。
2、事故:指系统全部或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以致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电能质量下降到不允许的程度,甚至设备损坏的运行情况。
3、继电保护的任务:反应电力系统故障,自动、可靠、快速而有选择地通过断路器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这是继电保护的首要任务;反应电力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一般动作于信号,告诉值班人员及时处理,这是继电保护的另一任务。
4、短路故障的危害:(1)、短路点通过短路电流将形成电弧,可能烧毁故障设备。
(2)、短路电流可达几倍至几十倍,其热效应和电动机效应,可能使短路回路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破坏或损伤。
(3)、短路时部分电力系统的电压大幅度下降,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受破坏,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压崩溃,引起大面积停电。
(4)、短路故障可能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遭到破坏,产生振荡,甚至造成系统瓦解。
(5)、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的负序分量在电机气隙中形成逆向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中感应大量的100H Z电流使转子因附加发热局部温度过高而烧损。
(6)、接地短路时出现的零序分量电流,对附近的通讯线路及铁路自动信号系统产生干扰。
5、继电保护的分类:(1)、按反应故障的不同,可份为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不同可分为主保护、辅助保护和后备保护。
(3)、按被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
(4)、按继电保护所反应的物理量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瓦斯保护等。
6、过流保护: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元件通过短路电流,其数值大大超过正常运行时的负荷电流,利用短路时电流增大这个条件构成的保护,称为过流保护。
7、低电压保护: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的另一特征是电压降低,越接近故障点电压降得越多,这种反应故障时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成为低电压保护。
五项继电保护技术常识范本

五项继电保护技术常识范本一、电流保护技术电流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保护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检测电路中的异常电流来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流保护主要有过电流保护和零序保护两种类型。
过电流保护是指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路,防止电流超载引发设备损坏和故障扩大。
过电流保护常用的继电器有过流继电器和差动继电器。
过流继电器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分为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两种。
差动继电器主要用于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设备,通过比较电流的差值来判断故障。
零序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的三相电流中有一相出现故障时,通过检测零序电流变化来判断故障位置,并切断故障电路,避免损坏其他设备。
零序保护常用的继电器有零序电流继电器和差动保护继电器。
零序电流继电器通过检测三相电流的不平衡来判断故障位置,差动保护继电器则通过比较零序电流和三相电流之间的差值来判断故障。
二、电压保护技术电压保护技术是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的电压稳定性和安全运行的关键手段。
它主要通过检测电压的变化来判断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设备。
电压保护主要有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两种类型。
欠压保护是指在电压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时,切断电路,防止设备过载和损坏。
欠压保护常用的继电器有欠压继电器和欠频继电器。
欠压继电器通过检测电压降低来触发保护动作,欠频继电器则通过检测电力系统的频率降低来触发保护。
过压保护是指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路,防止设备过载和损坏。
过压保护常用的继电器有过压继电器和过频继电器。
过压继电器通过检测电压上升来触发保护动作,过频继电器则通过检测电力系统的频率上升来触发保护。
三、差动保护技术差动保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技术,它可以通过比较电流差值来判断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位置,并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差动保护常用于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设备。
差动保护继电器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电流互感器和比较机构组成。
当系统中的电流通过互感器时,差动继电器会将互感器输出的电流进行比较,如果互感器输出的电流不平衡或超过设定值,则触发保护动作,并切断故障电路。
继电保护知识点

一填空题: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8.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随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而变。
9.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被保护线路始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范围最小。
10.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过相邻下一条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 0.5S 延时即保证选择性。
11.线路装设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为了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及作相邻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12.为使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其动作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为使过电流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可靠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13.电力系统零序电流保护采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则开口三角形出口MN端子上电压Ừmn= 3Ừo ,而零序电流过滤器Ỉj=Ỉa+Ỉb+Ỉc= 3Ỉo。
1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零序阻抗和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15.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最高值应在故障点处,最低值在变压器接地中性点处。
16.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由瞬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和零序过电流保护组成。
17.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与反应相间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比较,其保护区广,而且没有死区;其灵敏性高、动作时限短。
继电保护最全面的知识

继电保护最全面的知识一、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
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
二、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对于作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应同时满足四个基本要求,而对于作用于信号以及只反映不正常的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基本要求中有些要求可以降低。
1、选择性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继电保护基础精选全文

单位长度的线 路正序阻抗
系统的次 暂态电势
最大、小运方下 的系统电抗
21
说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最大保护范围 l p.max 小于线路L1的全长。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满足灵敏度要求的保护范围为:最大运行方式下, 三相短路时,m≥50%;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 路时,m≥15~20%。
故障不可避免,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电力工作 者的任务就是避免电力故障酿成事故。
基本任务: 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
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2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 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以免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 设备损坏。完成这一功能的保护装置称为继电保护装 置
第七章 继电保护基础
•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 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 电网的接地保护 • 电力系统的主设备保护 • 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 • 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 • 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保护
1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不可避免: 自然因素:雷击,冰灾,台风,地震 设备制造因素:设计,工艺,材料 人为因素:误操作,管理不当
2)但由于它在相邻线路上的动作范围只是线路的 一部分,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远后备)。
3)因此还需要装设一套过电流保护(电流III段) 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9
三、定时限过流保护(过电流或电流III段)
1、基本原理
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正常运行) 来整定,并以时限来保证动作选择性。
I III op1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1 .变压器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类型: 答:变压器故障可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变压器的内
部故障又可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油箱内的故障包 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 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部故 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 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切除。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 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短路。此外,还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 间短路引起的过流,以及由于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 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变压器突然甩负荷或切空载长线路时 变压器的过励磁等。变压器的异常运行状态主要有过负荷和 油面降低以及油位过高等。
源,则流过TA1和TA2一、二次侧电流方向如图(b)所示,于是I1和I2按同一
方向流过继电器KD线圈即I=I1+I2使KD动作,瞬时跳开QSl和QS2。如果只
有母线I有电源,当保护范围内部有故障(知kl点)时,I2=o,故I=I如图(c),
此时继电器KD仍能可靠动作。
5、变压器气体保护的基本原理: 气体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能有效地反
3、一条线路有两套微机保护,线路投单相重 合闸方式,两套微机保护重合闸应如何使用?
两套微机重合闸的选择开关切在单重的位
置,合闸出口连接片只投一套。如果将两套 重合闸出口连接片都投入,可能造成断路器 短时内两次重合。
谢谢观看!
4.什么是距离保护? 所谓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映短路
故障点距离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反映接入 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即反映短路故障 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阻抗与距 离成正比,所以叫做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5.什么叫差动保护? 通过测量被保护设备或被保护线路两端的 电流大小和相位构成的保护。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输电线纵联保护
二、高频保护
二)、通道的工作方式及高频信号的应用 1、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 长期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始终收发信(经常有高频电 流) 故障时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收发信机不工作。当系统 故障时,发信机由启动元件启动通道中才有高频电流 (经常无高频电流) 2.高频信号的分类及应用 按高频信号的应用分三类:跳闸信号、允许信号、闭锁信 号
概述
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灵敏性:
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
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 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 地反应出来。
概述
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可靠性:
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即
不发生拒绝动作(拒动);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 可靠不动,即不发生错误动作(简称误动)。
概述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5)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① 主保护: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②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分为远 后备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③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 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输电线纵联保护
二、高频保护 定义: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 护。高频保护就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 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 路本身构成一高频(载波)电流的通道,将此 信号送至对端,进行比较。 分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 相差高频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五、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为完成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动作于断路器跳闸的继电保护 装置必须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4项基本要求。 1、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部分 切除,保障其他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以尽量减小停电范围。
图中线路WL4上K1点短路时,应跳开断路器QF4,而其 他非故障线路仍继续运行。仅将故障线路WL4切除,不能 因为变压器T也有短路电流通过而将断路器QF2跳开。此时, 如果QF2跳闸,称为“误动作”,将造成母线W3失电压, 扩大停电范围。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QF4拒动时,再 跳开断路器QF2切除故障是正确的,仍属于有选择性。继 电保护的这种功能称为后备保护,即变压器T的保护装置 起到对相邻元件(WL3、WL4、WL5线路)后备保护的作 用。当后备保护动作时,停电范围虽有所扩大,但仍是必 要的,否则当保护装置或断路器拒动时,故障无法切除, 后果极其严重。如果在K2点发生短路,应当只跳开断路器 QF2,切出故障。让线路WL1及母线W2继续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恢复采用适当类型的继电 保护装置和正确选择其整定值,使各级保护配合而实现的。
4、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严禁无工作票在运行的保护或装置上以及仪用PT、CT二次回路上 进行维修工作,运行值班人员发现此种现象,应立即制止。 (2)运行中的电流回路上进行测量、试验、方式切换等操作时,应在 试验端子上进行,并做好防止CT二次回路开路的措施。 (3)为防止运行设备的保护误动作,不允许在运行的继电保护盘上或 附近进行振动较大的工作,必要时采取措施或停用部分保护。 (4)查找运行中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接地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 误动,直流系统大负荷投运造成直流系统电压不稳要注意保护装置 不误动。 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检查内容 (1)保护、压板按要求投停正确,保护屏交直流空开位置正确。 (2)保护装置运行正常,各指示灯、操作性信号指示正常,各开入量 与实际运行状况一致,各模拟量数值与实际运行参数一致。 (3)各插件无过热、变色、异味和冒烟。
继电保护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一章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主保护、后备保护(远后备、近后备)的概念。
第二章
1、互感器(TA、TY)的概念及作用。
2、变换器(UV、UA、UX)的概念及作用。
3、对称分量虑过器的概念。
如何实现零序、正序、负序电流(电压)虑过器。
4、继电器的继电特性是什么?
5、简述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第三章
1、三段式电流保护(单侧、双侧)的组成、优缺点、整定原则及计算。
2、单侧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3、方向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4、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
5、接地电流电压保护。
第四章
1、距离保护的概念及构成。
2、各种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和动作方程。
3、阻抗继电其的接线方式。
4、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及计算。
继电保护知识点

1.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分为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2.继电保护的作用•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变化特征。
装置: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4. 影响短路电流的大小的因素:(1)故障类型(2)运行方式(3)故障位置5.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和选择性的前提下,强调灵敏性,力争速动性。
选择性——让最靠近短路点断路器跳闸。
速动性——尽量快。
灵敏性——有足够的故障反应能力。
可靠性——不误动、不拒动。
6.电网的方向性电流保护:解决方法: 加装方向元件,规定功率为正方向时保护动作;而功率为反方向时保护不动作。
可以利用功率方向继电器来判别方向。
跳闸条件:① 短路电流大于整定值② 短路功率方向为正。
原则:动作延时最长的且仅有一个,其他的加方向元件;动作延时最长的不止一个,所有的都加7.两种接线方式性能分析:(1)各种相间短路:相同之处: 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应;不同之处:动作的继电器个数不同。
(2)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三相星形: 可反应各相的接地短路;两相星形:不能反应B相接地短路。
(3)△侧故障,滞后相电流2倍大;Y故障超前相电流2倍大解决方法:为了提高灵敏度,采用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方式8.什么是90︒接线?采用90°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指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φ=1时,Ir超前Ur 90︒的接线方式优点:① 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② 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缺点:正方向出口处三相金属性短路时仍有死区。
9.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优点:1.零序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高2.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要小3.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没有电压死区5.简单、可靠缺点:1.对短线路或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保护往往不能满足要求2.单相重合闸的过程中可能误动3.当采用自耦变压器联系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将使保护的整定配合复杂化,且将增大第II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10. 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全

工作原理: i ik ik N
2024/10/18
58
微机保护硬件系统
2024/10/18
59
各组成部分作用
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 完成输入信号的预处理工 作。即对取自被保护元件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
必要的处理并将其变成离散信号,最后转换成 数字信号,输入给微处理机。
CPU 主 系 统 的 作 用 : 由 微 处 理 器 执 行 存 放 在 EPROM 中 的 程 序 , 对 由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输 入 至 RAM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成各种 继电保护的功能。
U1
1 3
•
(U
a
•
aUb
a2
•
U
c)
•
U2
1 3
•
(U
a
a
2
•
Ub
•
aU c)
•
U
0
1 3
•
(U
••
a Ub U
c)
a e j1200
2024/10/18
30
三组对称分量的相量图
•
U a1
•
U a2
•
••
U a0 U b0U c0
•
U c1
•
U b1
•
U b2
•
U c2
2024/10/18
31
对称分量滤过器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 生了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 靠地动作;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 任何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
2024/10/18
13
复习思考题
1-2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其任务是什么? 1-3 举例说明继电保护选择性的概念。 1-4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是指直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它们 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二次设备
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的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 置、控制装置等。它们是通过电力系统的二次侧来间接地参与电力系统的运 行。
互感器与断路器
互感器
是一种将高电压或大电流转换为低电压或小电流的设备,以便于二次设备能够安 全地监测和控制一次设备。互感器分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两种类型。
继电器的类型与特性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关的装置。当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力,将开关 吸合,从而接通电路。这种继电器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时间,但容易受到振 动和冲击的影响。
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器件控制开关的装置。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值时,半导体器 件导通,开关接通。这种继电器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需要稳定的直流电 源。
初步检查
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故 障范围和可能的原因。
故障诊断与修复
根据初步检查的结果,对故障 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修复 措施。
故障报告
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时, 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 门。
故障隔离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故障 设备从电网中隔离出来。
恢复运行
在修复完成后,将设备重新投 入运行,并密切关注其运行状 况。
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或功率方向来实现对线 路的保护。根据比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联差动保 护和纵联方向保护。
横联差动保护
利用输电线路横向连接元件(如变压器、断路器等) 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来实现对线路的保护。根据比 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横联差动保护和横联方向保护 。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知识学习一、名词解释:1、短路:指线路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短接,以及电机或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间的短接。
2、短路故障的危害:(1)、短路点通过短路电流将形成电弧,可能烧毁故障设备。
(2)、短路电流可达几倍至几十倍,其热效应和电动机效应,可能使短路回路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破坏或损伤。
(3)、短路时部分电力系统的电压大幅度下降,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受破坏,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压崩溃,引起大面积停电。
(4)、短路故障可能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遭到破坏,产生振荡,甚至造成系统瓦解。
(5)、接地短路时出现的零序分量电流,对附近的通讯线路及铁路自动信号系统产生干扰。
5、继电保护的分类:(1)、按反应故障的不同,可分为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不同可分为主保护、辅助保护和后备保护。
(3)、按被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
(4)、按继电保护所反应的物理量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瓦斯保护等。
6、过流保护: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元件通过短路电流,其数值大大超过正常运行时的负荷电流,利用短路时电流增大这个条件构成的保护,称为过流保护。
7、低电压保护: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的另一特征是电压降低,越接近故障点电压降得越多,这种反应故障时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成为低电压保护。
8、主保护:指能按要求的速度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范围内的某种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
9、辅助保护:辅助保护一般用于弥补主保护某些性能的不足而设置的保护,如用作加速切除线路首端故障的电流速断保护就是一种辅助保护。
10、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作用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有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
它与主保护的关系如下:当线路XL-2发生短路故障而线路XL-2的保护2或断路器2DL拒动时,线路XL-1的保护动作,跳开1DL将短路故障切除,这种后备作用方式称为远后备。
继电保护知识点

知识点 1.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等。
2.继电保护装置: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4.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
5.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6.(1)选择性要求:由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2)速动性要求: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3)灵敏性要求: 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在事先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度电阻,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4)可靠性要77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7.无论起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种特性称之为“继电特性”。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其动作特性要有明确的“继电特性”。
8. 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小(m in .s s Z Z =),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大(max .s s Z Z =)。
9. 速断保护对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的反应能力(即灵敏性),只能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正常状态: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不正常运行状态: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故障的危害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①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
定义: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总称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
灵敏性: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应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而在任何其他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应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主保护: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 但由于引入的可靠系数K’K>1,所以电流速断保护的缺
点是: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
• 运行实践证明,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概是本线路
的85%~90%。
6.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
因此我们考虑增加一段新的保护,用来切除速断范围以
故障:短路
.
I
(3)
k
x
R
x
R
x
R
.
.
(3)
K
A
.
B
C
(a)
x
.
I
(1)
KC
R
(2)
KB
x
R
(2)
KC
x
R
.
I
.
I
A.Biblioteka .(2)K
B
C
(b)
R
x
R
x
R
(c)
x
A
.I
.I
(1.1)
B
.
(1)
K
C
KB
(1.1)
KC
x
R
x
R
x
R
(d)
A
.
.
(1,1)
K
B
C
一、继电保护的概念与作用
不正常状态:
• 过负荷: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造成 的电流增大;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又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
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8.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随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而变。
9.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被保护线路始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范围最小。
10.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过相邻下一条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 0.5S 延时即保证选择性。
11.线路装设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为了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及作相邻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12.为使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其动作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为使过电流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可靠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13.电力系统零序电流保护采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则开口三角形出口MN端子上电压Ừmn= 3Ừo ,而零序电流过滤器Ỉj=Ỉa+Ỉb+Ỉc= 3Ỉo。
1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零序阻抗和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15.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最高值应在故障点处,最低值在变压器接地中性点处。
16.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由瞬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和零序过电流保护组成。
17.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与反应相间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比较,其保护区广,而且没有死区;其灵敏性高、动作时限短。
18.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根据补偿程度可分为完全补偿、欠补偿和过补偿三种方式,实际应用中都采用过补偿方式,其中P=(IL-IC∑)/ IC∑称为过补偿度,一般取P= 5%~10% .19.未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的Ⅱ段的动作阻抗时,应引入大于1的分支系数,并取可能的最小运行方式。
在校验距离III段作远后备保护的灵敏系数时,应引入大于1的分支系数,并取可能的最大运行方式20.故障点的过渡电阻主要对距离保护的 I 段有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采用透镜特性阻抗继电器或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21.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外部故障〕。
22.纵差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可按〔单元式保护〕和〔非单元式保护〕两个条件进行选择,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常采用〔环流法纵联差动保护〕和〔均压法〕两种原理接线23.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短路电流的相位。
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两端电流相位〔相同〕,由对端发出的〔高频脉冲电流信号〕不能填满空隙,保证了内部故障时两端跳闸,而当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由于两端电流相位〔相反),由对端送来的〔高频脉冲电流信号〕正好填满空隙,使本端的保护〔闭锁〕24.在单相自动重合闸中,根据网络界限和运行特点,常用的选相元件有电流选相元件,低电压选相元件和阻抗选相元件25.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一般采用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和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两种方式。
27.变压器瓦斯保护的作用是反应变压器〔油箱底部〕的各种短路故障及〔油面降低〕。
28.变压器的轻瓦斯保护动作于〔信号〕,重瓦斯保护动作于〔跳闸〕。
29.为了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的短路故障,应装设〔纵差动〕保护或者〔电流速断〕保护。
30.发电机的纵差动保护,反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
31.当发电机电压系统的电容电流大于或等于5A时,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应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小于5A时,保护应动作信号的接地保护。
32.母线差动保护的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按躲过外部故障时最大不平衡电流和躲过最大负荷电流计算。
33.双母线同时运行时的母线保护,为了选择故障母线,可采用母联回路电流的双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或差动回路电流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34.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被比较相位的两个电流是母联回路电流和差动回路电流35.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的主要优点是:在元件固定连接方式被破坏后,内部故障时仍能保证选择性按差动原理构成的母线保护,能够使保护动作具有快速性和选择性36、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故障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37、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拒动,不应动作时不误动。
38、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表示。
39、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种保护。
40、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全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41、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外部故障。
42、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其中以二次谐波为主。
43、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即采用速饱和中间变流器,二次谐波制动的方法和间断角鉴别的方法。
44、自动重合闸装置分为哪几类?答:〔1〕按合闸的动作次数,分为一次重合闸和二次〔多次〕重合闸。
〔2〕按重合闸的应用场合分为单侧电源重合闸和双侧电源重合闸。
〔3〕按重合闸作用于断路器的方式,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以及综合重合闸。
45.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点?答:〔1〕励磁涌流往往含有大量非周期分量,使涌流波形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2〕涌流中包含大量的高次谐波,并且以二次谐波为主。
,铁心饱和度越高,涌流越大,间断角越大。
〔3〕波形出现间断,在一个周期中间断角为j46、母线故障的保护方法:〔1〕利用相邻元件保护装置切除母线故障。
〔2〕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
47、母线完全差动保护要求:母线上电流互感器——同名相,同极性;各支路——同变比,同特性。
48母线差动保护的分类:〔1〕电流差动原理;〔2〕电流相位比较原理;〔3〕母线电流相位比较。
49.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分为:〔1〕闭锁式〔2〕允许式;〔3〕直接跳闸式〔4〕解除闭锁式。
二问答分析题1】变压器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消除措施?答:原因:〔1〕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
消除措施:传统模拟式差动继电器采用平衡线圈的方式来减小不平衡电流,对于变压器微机纵联差动保护,可用软件实现幅值精确的平衡调整。
〔2〕由于改变变压器调压分接头而产生。
消除措施:在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中调整。
〔3〕由于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和饱和特性不同而产生。
消除措施:a.保证电流互感器在外部最大短路电流流过时能满足10%误差曲线的要求。
b.减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阻抗以降低稳态不平衡电流。
c.可在差流回路中接入具有速饱和特性的中间变流器以降低暂态不平衡电流。
2】重合闸与继电保护配合方式?优缺点?答:〔1〕重合闸前加速保护;〔2〕重合闸后加速保护。
前加速优点:A.能够迅速切除各段路上发生的瞬时性故障。
B.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C.能保证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电能质量。
D.使用设备少,简单经济。
缺点:A.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切除时间可能较长。
B.动作次数多,工作条件恶劣。
C.有可能扩大停电范围。
后加速优点:A.第一次是具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B.保证永久性故障能瞬时切除,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C.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
有利无害。
缺点:A.每个断路器上都要装设一套重合闸,较为复杂。
B.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
3】高频保护为什么采用闭锁保护?答:目前广泛应用的高频闭锁方向保护,是以高频通道经常无电流而在外部故障时发出闭锁信号的方式构成的。
此闭锁信号由短路功率方向为负的一端发出,这个信号被两端的受信机所接受,而把保护闭锁,故称为高频方向闭锁。
这种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非故障线路的一端发出闭锁该线路两端保护的高频信号,而对于故障线路的两端则不需要发出高频信号使保护动作于跳闸,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内部故障并伴随有通道的破坏时,保护装置仍能够正确动作,这是它的主要优点,也是这种高频信号工作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4】距离保护Ⅱ段整定原则?答:〔1〕单侧电源网络中,保护Ⅱ段动作阻抗为'''.2.1()0.8[(0.8~0.9)]set rel AB set AB BC Z K Z Z Z Z =+=+。
〔2〕双侧电源网络中:①乘分支系数'''.()set rel AB br set BC Z K Z K Z =•+•. 1.5set sen L Z K Z =≥(距离保护);2k minI sen actK I =()(电流保护) 假设sen K 不满足 1.5≥,则与相邻的Ⅱ段配合,满足时+2act t t ∆,无法配合时则按满足senK 整定:令.2.=1.5=1.5act act L LZ Z Z Z ⇒。
②线路末端变压器组:sen K =0.7,''.2=(Z +K Z )act rel AB br r Z K 。
5】三段式电流整定原则的区别是什么?答:瞬时速断是按照躲过被保护元件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限时速断是按照躲过被下级各相邻元件瞬时电流速断最小保护范围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6】1、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答: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
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
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
7】零序电流灵敏I 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 段的区别是什么?分别在那种情况下起作用? 答:区别: 零序电流灵敏I 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 段的定值整定原则不同,动作灵敏度不同零序电流灵敏I 段动作灵敏度高,作为全相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保护,非全相运行时需退 出运行;零序电流不灵敏I 段的动作灵敏度低,作为非全相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保护9】有一方向阻抗继电器,假设正常运行时的测量阻抗为要使该方向阻抗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则整定阻抗最大不能超过多少?〔设)答:为了使该方向阻抗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其对应于时的动作阻抗最大不能超过, 又知其,如下图,整定阻抗最 大不能超过Ω3.530,∠︒Ω75sen ϕ=︒30m ϕ=︒m Z 3.5Ω75sen ϕ= 3.5/cos(7530)4.95set Z =︒-︒=10】三段式零序保护的整定原则及其优缺点?〔12分〕答案:整定原则:相邻保护逐级配合的原则是要求相邻保护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能相互配合,在上、下两级保护的动作特性之间,不允许出现任何交错点,并应留有一定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