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这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没有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也没有体现对商业的抑制,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直接关系,故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的离心倾向增强,故选C项。实行察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独尊儒家学说有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 项。
【考点】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唐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中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唐代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故排除B项。
【考点】科举制度。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黄池镇”“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这说明黄池镇经济发达,也从侧面说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5.【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人们对待贫穷的态度由道德上的中立转变为“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与商品经济发展、人人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财富的社会观念盛行有关,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财富观的变化,这不能等同于道德沦丧,C项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D项说法错误。
【考点】明清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情况。
6.【答案】D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体用”“旧学”“新知”等可知,该校歌推崇的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与西方先进技术的结合,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有关内容。
7.【答案】C
【解析】题中歌谣劝卖脚带者弃行的原因是裹足对女性是一种凌虐,而不是脚带无销售市场,A项错误,排除;“普遍解放”说法以偏概全,B项错误,排除;材料信息“四乡八镇销场远”折射出女子裹足现象非常普遍,C项正确;歌谣的唱词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舆论方向,但并不一定说明已达成社会共识,D项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的国人称“国民”,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才不拉倭奴,由此可知这一记载的时间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故C项正确。A、B两项处于清朝晚期,国人称臣民,与材料中的“国民”不符,排除;1946-1949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已经在此前无条件投降,退出中国,排除D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许戎衣有泪痕》”和漫画信息可知,妻子鼓励丈夫英勇杀敌,结合时间信息“1940”可知此时正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由此可知B项正确。
【考点】抗日战争时期
10.【答案】D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有某限度的蓬勃”“不能蓬勃到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等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羁绊之中,如果不摆脱殖民压迫、赢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蓬勃发展,D项正确。有限度的蓬勃发展不等于没有发展空间,A 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使民族资本主义有某种限度的发展但不能蓬勃发展,B项“依赖”说法与之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1.【答案】D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1949年10月3日”“大旗招展全球”等可知,该漫画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内政措施及其国际影响等内容,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宣告成立,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
符合题意;此时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了,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封锁包围敌视的态度,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有关内容。
12.【答案】B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等可知,此时我国工业化开始有所发展,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B项正确。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指的是1949年至1952年,C项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是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不协调发展策略,D项错误,排除。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
13.【答案】C
【解析】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此时美国不仅要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也要应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C项正确。当时中国确实重返联合国舞台,但中国无力改变美苏对峙的局势,A项错误,排除;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是基于各自的需求以及对付苏联的需要,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并未消除,B项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考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4.【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由公民承担国家公务对公民来说是一段有效的人生经历,由“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官员的产生及公民参政的积极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管理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参政的积极影响,不是公民教育的影响,故D项错误。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1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受宗教影响,利用宗教表达自己的诉求,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神学统治,故A项错误:D项为宗教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考点】文艺复兴。
16.【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制宪会议经历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1787年宪法,但宪法在各州并未顺利通过,宪法的通过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故A项正确;当时美国并未消除各州的矛盾,故B项错误;南北方的对立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当时北美实行的就是邦联体制,故D项错误。
【考点】美国联邦政体的确立过程。